🤰孕婦疫苗第二劑開打中🤰
最近無論是平日或是假日,都可以感受到市府各局處的忙碌與辛苦。因為防疫工作跟疫苗施打進度相當緊湊,所以有時要處理陳情等聯繫,局處長或承辦往往是忙到收完站後天都黑了,還要回市府批改公文、處理公務或是回覆議員們的問題,這段時間加班時數大爆增,辛苦了!
假日感謝先生可以幫顧小孩,我才能夠再到施打站當志工幫忙!💪 看著各局處的首長跟同仁們,假日也不停休,依然從一早七點開始就在各施打站忙碌運作著,蠻不捨的,但也謝謝大家在這非常時期承擔的一切。
其實,在七月初傳出7月12日可能解封時,我在7/2就已經請市府務必盡快為幼托人員施打疫苗。因為七八月解封後會最快接觸到孩子的其實是托嬰與幼兒園。(還有安親或補教業者其實也承擔了雙薪家庭的托育需求)
感謝新竹市府及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從7/9開始,安排了托嬰中心、幼兒園教師及課後照顧人員施打疫苗,這陣子教育處也規劃協助國小到國高中教師們的疫苗施打,算了一下,共6個工作天打完近萬名的教育人員,看這數字就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後面必定付出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辛苦了!
另外,#新竹市的代理教師們尚未排入施打疫苗,經詢問是因為要等到各校教甄辦完後待名單確定後再施打,也 #請市府能盡快安排讓已確定聘任的代理教師施打疫苗,及早健全保護力。
最近接獲許多跟孕婦疫苗第二劑相關的陳情,所以這週來到體育館施打站當志工協助,也能更實際了解孕婦媽媽們施打的情形。體育館站的人員井然有序,整個過程是相當順暢的,而寬敞的室內空間的確在這幾天不穩定的天氣中,為大腹便便的媽媽們,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場地。🤰
每次到施打站服務,我總是想記錄那些觸動我的溫暖畫面。💗
一開始我是在觀察休息區幫忙做引導與座位消毒的,我最喜歡看著二樓座位區、那些帶著小小孩、或背著小寶寶的爸爸們,跟剛施打完的媽媽們,遙遙對看與互動的溫馨畫面,還有爸爸帶著揹在身上的寶寶跳舞逗著媽媽呢!
只消一個微笑或眼神,就可以幫辛苦懷孕的媽媽打氣,舒緩不安與不適。
有時小孩耐不住想媽媽了,跑到一樓來,工作人員也早有準備,不是趕孩子回二樓,而是拿出兒童椅讓小小孩可以坐在媽媽身旁,還有玩具或小東西吸引小孩注意力,讓剛打完針的媽媽可以好好休息。這也是讓我欣賞且肯定的地方。👍
後來,在東區施打站幫忙的 RITZ 麗池診所 的院長李柏宏醫師來支援,我也被調度過去諮詢站一起服務,竟然又巧遇了我認識的社區媽媽跟劉崇顯議員的姊姊。醫生說一個下午就有520多位孕婦來施打,這數字是相當高的。也再次證明了新竹市是個高生育率的城市。👶 服務到一半,發現林智堅市長也親自來到現場巡視與關心,本來今天很像醫師身邊工讀小妹的我,包成這樣都還可以被市長認出,市長的眼力真的很好。😆
每一次消毒著椅子的我,總是會再回眸看著媽媽們緩緩離去的背影,在心裡默默送上禱告與祝福。🙏💗
「願所有媽媽都平安順產,寶寶健康哦~」
可惡的病毒快退散吧!!!
#所有施打站的防疫人員都辛苦了
#今天有去體育館打針的媽媽歡迎來喊聲喔
#願疫情快快緩解快快恢復正常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高偉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25年前把我帶到著個世界上 並教會我任何事情 也在一路上支持我所有我想做的事情的媽媽 想說的話都在這裡。 媽!母親節快樂! ========================== Forever Young 詞:Shan Hay高偉勛/Iverson 陳東楷 曲:Phora - Boss ...
為 幼兒 禱告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之下的生活,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改變」-一位專責病房照顧確診患者姊妹的見證
直到今天思緒才有歸零的感覺,應該來記錄一下。
不然每天下班後只能兩眼發直,無法思考。
隨著確診個案越來越多,醫院也啟動了專責病房、分艙分流的機制。
在這些病人當中,有些是輕症,症狀就像感冒一般、
但有些就沒那麼好了,可能兩三天就突然惡化。
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讓病人走向重症,
誰的O2在掉、那一床的肺炎又在進展、
快幫病人申請抗病毒藥、誰要即時換成高氧…每一個決策都需要搶時間,
中間還包括要篩檢、換管路、抽血等等,
不知是戴N95太悶,還是事情多到有點喘不過氣來。
晚上睡覺還繼續夢到在顧COVID病人,
我也真是覺得夠了,每天這樣循環著,
把日子都過得好像。
幾天後,我騎到醫院心情有些沉重,
但是腦中卻浮出一首詩歌說到
「生命吞滅死亡,軟弱變剛強,釋放消除捆綁,下沉變高昂。」
我又頓時覺得被主供應,好像又能繼續走下去了。
今天跟某床病人解釋病情,
說到我們會幫他上傳解除隔離通知單,
可以準備回家了,他語帶興奮又哽咽的問:
是真的嗎?那這是好事囉…?
我跟他說:這是我這週最好的事情了…
然後我跟病人都在電話裡笑了。
這大概是我們之間氣氛最放鬆的一次了吧!
謝謝每一個為防疫付出的你妳,
守在家裡,就能守住疫情。
能看見病人順利回家,是我們每一位心中的願望。
大家繼續加油!圖文 / 陳姊妹提供
-------------------------------------
請大家繼續為辛苦的醫護人員禱告,
還有需多醫護弟兄姊妹在第一線盡上自己的那份力,
專責病房是沒有空調的,
隔離衣又非常的悶熱,
因此這段時間非常辛苦,
有時也會下沉軟弱,
除了禱告,大家也可以發送主的話牧養鼓勵他們,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求,和耶穌基督之靈全備的供應,終必叫我得救。”腓 1:19
小編認識的這位姊妹家中還有一位不滿三歲的幼兒,
但姊妹是憑著信心與使命在醫院照顧病人,
小編自己也有兩個幼兒,
雖然覺得每天在家中上班照顧幼兒很辛苦,
但至少我們是安全的,
這些醫護人員比我們更辛苦,
他們是冒著風險照顧病人,
所以非常可以體會這種心情,
需要大家為醫護人員與他們的家人禱告。
#詩歌381首
#打好疫苗是眼前當務之急
#希望疫情得控制
#謝謝你們守護我們 #現在換我們用禱告守護你們
#水深之處
為 幼兒 禱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在家學習不打不罵孩子
#建立好親子互動的好習慣
#讓我們遠離疫病拉近親子的感情和溫度
防疫在家第一天,
一台桌上型電腦,
兩台筆記型電腦,
一台平板電腦,
三個男人在我的書房,
認真的上班、上課。
因為疫情很嚴峻,大家待在家裡最安全,但是突然都要在家裡上班上課,大家的壓力是不是都很大?隨著不斷升高的氣溫,看著孩子沒有認真上課,或是無所事事的發呆放空,實在忍不住的開始就打罵起孩子呢?
在這突然多出要一起工作與學習的日子,就來檢視看看是否已經養成這些親子互動的好習慣,才不會防疫沒結束,卻造成親子一起憂鬱或暴躁的親情大破壞!
#溝通的習慣
溝通不僅包含用語文或文字,肢體上的溝通也是親子溝通中的一大要項。洪蘭教授在《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中寫著:「母親的撫摸會刺激激乳素的分泌,對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醫生開始改變對父母的忠告,鼓勵母親多抱孩子,盡量跟孩子有肌膚的接觸。」我們不僅是會常常抱孩子,也常常一起父母兩人四手輕輕地幫寶寶做嬰兒按摩,透過肢體的溫柔接觸,用指尖把愛傳遞到孩子的肌膚上,直接留在心裡上被父母愛的印記。即便是現在我還是會幫兩個青春期的兒子,做適度的按摩。
#跟孩子溝通記得要好好的說話
#偶爾用擁抱或按摩來傳遞愛與關懷
#閱讀與運動的習慣
孩子如果有興趣,其實很喜歡一直做重復的事,一直讀重復的書。爸媽不要覺得煩或是無聊,因為孩子是經由一再重復的訓練培養出「我能感」,當孩子發現自己「我也會做了」、「我也會念了」這是對自己能力很大的肯定。因為所有的專精都是經由一再的重復堆疊而出的成效,一件事認真做上10000小時就可以變成專家了。幼兒教育先驅瑪利亞‧蒙特梭利曾說:「真正的紀律首先來自於工作。當孩子非常投入一項工作時,他的臉部表情、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對工作所表現出持之以恆的意志力,都表現著紀律的存在。我們認為,此時孩子已經邁出了遵守紀律的第一步。」不要想給孩子過多而不同的刺激,孩子其實要學習重復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本書讀懂、讀熟、讀透,當他累積了很多的成功經驗時,自然就建立起我能感與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透過親子共讀,我們一起接受了書香世界的洗禮,透過運動我們一起增強體魄與防疫能力。
當孩子的運動量足夠時,就會有食慾,也才可以靜下心來做靜態學習。
洪蘭教授在《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寫著:「運動可以誘發神經元的再生,增加大腦的可塑性,製造新的血管以輸送生長因子,等於是透過強化大腦功能,直接幫助孩子的學習。」多運動不但會提升孩子的健康和抗壓性,還會讓孩子的腦筋靈活,學習專注。
#孩子動得夠多才靜得下來
#防疫在家還是可以做一些居家運動如仰臥起坐跳繩練氣功等
#負責任的習慣
當孩子懂了他的身體他要負責,他的言行舉止他要負責,他當然會選擇守規則而不給自己找麻煩。
從小教孩子看環境的狀況要符合環境的需求,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這些規矩與習慣,都要靠大人慢慢協助孩子建立,孩子才能從他律中,藉由察言觀色與內化習慣,慢慢懂得自律。
孩子,要學習自律,不是有獎賞才努力;有處罰才守規矩。
孩子的自律,是先從家庭教育的他律中得來,父母給孩子生活的規矩與模範,孩子造著做跟著學,一天一點的潛移默化就慢慢的內化成自律的習慣。
平常可以跟孩子多聊天,多觀察孩子做的事情,如:
一、今天過得好嗎?學了些什麼?
二、試著引導孩子説,讓他把在外界接收到的訊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三、父母有尊重孩子嗎?很多不尊重人的孩子,只因為在家庭中,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
四、凡事不要求快,因為求快就容易會變成敷衍交差,而是要認真做好、做完成。
五、讓孩子習慣付出。
教養孩子,讓孩子受教育,不是期待孩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而是每天都帶領著孩子,把生活過好,把事情做好,做一個有感覺、有想法、有愛心、能同理、能負責,懂得付出與感恩的惜福的人。
孩子要養成自理與自律的能力,才不會看到利益就受誘惑,沒有處罰就胡亂非為。在人生的路上,充滿了考驗與挑戰,但未來不遠,只是用認真活好的每一個當下,鋪展出每一條,不同的未來之路。
教養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卻不是苦在教和養,而是苦在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節制操控孩子的慾望,並且要做好孩子身教和言教的榜樣。
打罵孩子,孩子只學會用情緒處理事情,而不是解決問題。
在教養孩子這十幾年的經驗下來,我只告訴孩子人為什麼要讀書?帶著他們學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跟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文章的感想和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讓孩子知道他有機會接受教育,要珍惜;他有機會選擇時,要慎重;他有機會犯錯時,要記取教訓避免再犯。
我用責任和規矩規範孩子;用身教和言教示範給孩子看;用無盡的耐心和包容,愛著他們,而他們也努力地用自己能完成的事項,證明他的成長與進步。
當孩子有自信心、有責任心、有羞恥心、有榮譽心,有愛心時,他不需要太多的要求,或一再反覆的嘮叨和叮嚀,你只需要偶爾的提醒和指引,因為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和習慣,勝過對孩子一再的要求與下命令。
#付出的習慣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孩子叫的動才教的會,互助合作體現「我們是一家人」
付出不只是金錢與物質上有形的支援,更多的是時間上的陪伴與精神上的支持,這種「我們在一起」與「我們是一家人」的感覺,一直讓我們這一家人在遇上問題時能盡量先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內鬥內耗中互相責怪,造成更多的耗損。
小時候父親跟我們說,要做一個手心向下而可以給予的人,而不要做一個手心向上等待別人施捨的人,我也把這樣的家訓告知孩子。孩子也是有能力做個手心向下給予的人,只要父母多鼓勵,多給他們機會學習,他們付出的能力會一天比一天進步。
#防疫在家除了上班上課更要讓孩子懂得付出與負責任
#感恩的習慣
在物質充裕的年代,常常讓孩子覺得得來的一切東西都是理所當然,學習感恩變成一個艱鉅的任務似的,但感恩的能力很重要,養成感恩的習慣更是一種福報。
可以善用儀式,儀式,像是一種心情的宣告與傳達,教徒們在用餐前,藉由禱告,謝謝上帝的福賜與恩寵,才祥和的用餐,上下課時,藉由跟老師的行禮如儀,來區分上課時間的規範與用途。
#防疫在家上課就用鈴聲來區隔
而「請、謝謝、對不起」是很好的開場語詞,也是化解尷尬時的潤滑劑。記得家人相處在家一整天要常常注意禮貌用語。
儀式,其實有著安撫、安定、安靜人心的作用。
除了有好習慣、好規矩、好禮貌外,父母還要去蕪存菁,隨時注意孩子是否學到了偏差的行為或思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下無數的錯誤,這是正常的現象。父母也要容忍孩子可以犯錯,只要把錯誤改正,並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和作法。但是,孩子如果有偏差的想法或行為,一定要及早糾正。
一、好人品比好成績更重要
二、精神富足比金錢富裕更重要
三、努力認真比資質聰穎更重要
四、建立物品所有權的觀念比分享更重要
五、施比受更重要
六、保持善良的心念比獲得成功更重要
七、遵守規範比自由更重要
八、疏通情緒比壓抑情緒更重要
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行為或思想上的偏差,但父母的愛要時時刻刻關心孩子,給孩子支持與支撐的力量,讓孩子感受得到,父母家人的愛,是他最溫暖的依靠。當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與好禮貌,又懂得付出、負責與感恩,一定會有好人緣,一生遇貴人。
#愛的習慣
從小我就常常跟孩子們說:「謝謝你來當媽媽的孩子,媽媽很愛你,我們要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因為太常說,在長子五六年級正進入情緒青春期時,還會跟我說:「媽媽,不要常常說愛,有時候覺得好噁心﹗」我說:「小時候我也曾經覺得愛聽起來好噁心,我甚至覺得讀愛班的人好可憐﹗」他就笑了﹗現在長子已經是高中生,當我跟他說媽媽很愛你時,他已經可以自然又自在的接受。
信任,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支持。當你信任你的孩子時,就是給了他最大的支持力量。
在一個團體中,內鬥、內耗與互相傷害,是最傷感情又不明智的舉動,你可以選擇離開或是改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與最重要的團體,不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內耗與互相傷害上面,家人要一起共好,要常常表達彼此的愛與善意,養成愛的習慣。
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家人得來不易的緣分,不要讓小小的誤會,傷害了辛苦經營的情感。
以前小時候長子犯錯,每次我處罰過他後一定會跟他說清楚前因後果,然後抱抱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親子和解。即便現在我們之間偶爾有言語上的衝突,我發現他都會在事後刻意來討好尋求親子和解。這是從小到大養成的愛的習慣,要讓衝突與誤會最後都在愛中化解,和緩成溫柔的相處。
家人之間要真誠相待,不要常常用猜的在玩心理戰。父母要多觀察自己孩子的個性和喜好,要給孩子適合的愛與教養,讓孩子在被愛與被尊重的家庭氛圍中成長,他才會內化出自重與自愛的性格。
夫妻相愛的氛圍,是孩子成長時期最好的養料,記得在愛孩子時,也要多關心配偶和自己的需求,讓愛可以在家,正向的循環。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因愛而來,也因為父母用愛持續的灌溉與協助,才有可能好好的成長與茁壯。只是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挑戰與誘惑、考驗與失落,需要我們審慎地做出選擇。
威廉‧布瑞奇在《轉變之書》的書中寫著:「很多新手父母表面上是為了照顧寶寶而疲憊不堪,實際上真正讓他們感到挫折的,是那再也回不去單身自在生活的失落感,面對與接受這樣的失落感,是你真正邁向快樂父母的第一步。」孩子的加入會一再的讓我們的生活被天翻地覆的改變,你還在懷念與追悼永遠也回不去的單身生活嗎﹖當孩子從出生、到入學、到青春期、到成年,對父母都是不同的考驗與安排,父母要因應孩子的改變作出適當的轉變,接受孩子的變化才可能冷靜地想出因應之道。
面對孩子的學習,不要急著要看到一百分,他是從不會慢慢進步的,成長從來就不會出現變魔術般的夢幻時刻。
#防疫在家好好相處與相愛顯得特別重要
#以上節錄自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
博客來 https://reurl.cc/M7O2WL
原價360五折特價180倒數兩天,自用送禮兩相宜。
為 幼兒 禱告 在 高偉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感謝25年前把我帶到著個世界上
並教會我任何事情
也在一路上支持我所有我想做的事情的媽媽
想說的話都在這裡。
媽!母親節快樂!
==========================
Forever Young
詞:Shan Hay高偉勛/Iverson 陳東楷
曲:Phora - Boss up 「instrumental」
v1:
從小家裡的生活都有你參與其中
從數學、畫畫、吉他你好像都是略懂
就算不精通但都沒有怨言陪著我
但現在成年之後一通電話像是沒離開過
你是同事朋友的標竿 把大小事都攬下
你是家人們眼中的靠山 無助時發亮的燈塔
你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現在該換我說話
時間請你走慢點我還想再多陪我媽點
Mom you never tired (超人也會甘拜)
隨便煮個菜 (阿基師被淘汰)
深色的眼袋 (不曾透露疲態)
這世界有多複雜唯一不變的是你的愛
看著你開始進出醫院我還在外面努力賺錢
坐上時光機回到從前牽手一起走進幼兒園
慢慢你皺紋逐漸浮現 我還有多少時間
兒子不想只當一回 因為你是我全世界
I wish you forever young,mom
I wish you forever young,mom
I wish you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v2:
還記得小時候 我是跟屁蟲 跟你到任何地方
帶著我上班或出遊 一張天真無邪臉龐
認不清前方的景象 眼裡沒有一絲迷惑
因為有你在我身旁 為我照亮所有的惡夢
小孩的童言童語 立下許多不實際的承諾
那些沒辦到的最後是你一人獨自承受
要我成為一個榜樣 對這世界不再懵懂
看著你慢慢的老去 時間不會為誰停留
偷像上帝禱告 分我一點時間給你過
不敢想像沒你的世界 如何忍受那種痛
願你永遠年輕健康 什麼代價都接受
你曾經教我過的馬路現在換我牽你走
從沒懷疑過 你帶我去的下個方向
就像當年我 被你帶來這個世上
歲月似如梭 何時我腳步你跟不上
Dear Mom, wish u forever you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4VFKiQpdb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