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保安林書市集 #慢讀生活
#湖畔美麗市集與美好閱讀
地點:鯉魚潭潭南遊憩區草坪
時間:
2020/11/28(六) 9:30-18:00
2020/11/29(日) 10:00-17:00
一人+南方+逗點和獨立出版聯盟都會參加喔!!!!
#出版人終於可以自電腦前出走看見陽光親近大自然
#我們過的是有多黑暗啊啊啊啊
🎆🎆來看看南方的選書:
👉南方選書:環境、生態、植物相關主題: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一本以藝術思維去拯救生態環境的書
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對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安靜地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
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一個更公平、更有助於社群共生、更具創造力、更穩定、並且更尊重環境的經濟體系。
沉舟記:消逝的字典→以現代詩喚回各種消逝的瞬間、失去的點滴
阿瑪杜.庫巴的非洲寓言→一本記載著非洲大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寓言故事。
絨毛兔→因為被愛,所以存在。
👉其它選品:
#和花蓮同樣面對太平洋島的詩作《只剩下海可以相信》
#獲台灣文學獎蓓蕾獎《日光綿羊》
#入圍「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生活類」的《貓的痴情辭典》
#12月新書《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以詩書寫在南美洲、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北非、巴爾幹半島等不同文化的異地視角。
👉南方個性選物:
貓印章 貓咪派對紙膠帶 非洲寓言明信片 南方書封徽章 南方大使鑰匙圈
相關活動見FB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BookFair/
IG 頻道:https://www.instagram.com/forest_bookfair/
烏茲別克語翻譯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初鄭和能遠洋航行的基礎是甚麼? (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忽必烈滅宋以後,認識到自己的國家疆土異常遼闊,其實普通元朝人也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疆域空前的大帝國之中。按元朝人自己的說法,叫做「皇元混一聲教,無遠弗屆」。「聲」就是語言,「教」就是宗教或者禮儀、文化。元人還說「區宇之廣,曠古未聞」,「中國之往復異域商販,如東西州焉」。即從中國到外國去做生意,就像往返於東邊的省份與西邊的省份之間一樣平常。
為此元世祖忽必烈發起了一個項目,要編一部《大元一統志》,還要繪製一幅地圖,表現整個蒙元帝國。負責這個項目的機構是元政府中的秘書監,相當於今天的中央檔案館或者是國家圖書館。當時中國內地的地圖,如南宋、金的地圖,秘書監已有不少,蒙古人遠征也帶來了一些回回人的地圖。秘書監的地理學家們的雄心壯志是,把這兩種體系的地圖拼合在一起,繪出一幅更大的蒙古帝國全圖。
這個任務非常艱難,不只是雙方資料的文字不一樣,主要是雙方的科學體系完全不一樣。我們中國的古人認為大地是方形的,所謂「天圓地方」,而回回人則認為大地是球形的。那麼在拼合過程中,漢地圖中說的東方,是不是就是回回圖中的東方呢?問題非常大。
編纂《大元一統志》的是秘書監的負責人,名曰札馬魯丁,是回回人,其家鄉是布哈拉,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札馬魯丁在忽必烈的兄長元憲宗蒙哥在位期間,曾進獻了幾種天文儀器,其中有一件叫做「苦來亦阿兒子」,是波斯語kura-yiarz的音譯,《元史 • 天文志》說,「華言,地理志也」。但是「地理志」怎麼會是一件科學儀器呢?
《元史》專門有解釋,稱札馬魯丁所獻的「苦來亦阿兒子」,是一個木頭做的球,表示大地,陸地以白色表示,海洋用綠色表示,陸地佔三分海洋佔七分——這不就是地球儀嗎?可以說大地球形說是在元代傳入中國的。
除了札馬魯丁以外,秘書監中最重要的掌握海外地理知識的人,以及其他科學家,如天文學家、數學家,都是回回人,都是穆斯林。這些回回科學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我們中國人不能盲目自大,認為自己在歐洲殖民者來到中國之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每一個民族都是有創造力的,如果你不能吸取別人的長處,一直以為地球是方的,怎麼行呢?
將伊斯蘭世界和中國的地理知識相結合,表現範圍遠超以往
秘書監的官僚在編修《大元一統志》的過程中,向忽必烈打報告說,除了元帝國東、西兩邊的漢地圖與回回圖以外,新地圖中還要描繪東南亞、印度及海外諸藩國,需要收集航海圖。除了漢文海圖以外,還需要回回的海圖。報告中提到專門要派人到福建去,那裡有一種圖叫「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多年前南京大學陳得芝教授曾經考證說「剌那麻」是波斯語rāh-nāma的音譯,其意義是「行路指南」。他們的要求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大元一統圖》今已不存,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元仁宗時代的《經世大典圖》等幾幅非常重要的元朝留下來的地圖,表現的範圍遠遠地超過了歷朝歷代。
講到地圖,我們不能不提到有一幅很重要的古代中國地圖,叫做《大明混一圖》,現存於第一歷史檔案館,這個圖現在已經完全朽爛了,一翻就破,有4米多長、寬達3米7,幾乎佔了一面牆這麼大,但摹本還是可以看的。從圖中的國內地名判斷,繪製的時間大概是在洪武二十年左右,也就是1387年,早於鄭和首航約20年。這幅地圖覆蓋的地理範圍極廣,東面到日本、東南亞,南及印巴次大陸,西面更了不得,包括了整個歐洲和非洲,巴黎也繪在其上,還標示出地中海。
雖然此圖被稱為《大明混一圖》,但圖中多數中國內地地名都是元代地名,且從朱元璋取得天下,至此圖繪成不過二十餘年,其間積累的地理知識不足以畫出這樣一幅地圖,因此它一定利用了元代的資料,應當有一幅元代的底本,但其底本又與官方機構中的科學家們繪製的地圖不同,應當是一幅由元代江南的民間人士繪成的世界地圖。
民間人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世界地理知識呢?這非常值得追究。我們迄今在中國本土沒有發現甚麼線索,但是1339年蒙古統治者建立的伊利汗國有一幅繪出歐、亞、非三大陸基本輪廓的草圖,繪圖者是一位地理學家叫穆思脫非,圖中歐、亞、非三大陸的形狀和《大明混一圖》大致相同。這點使我們相信,《大明混一圖》的元代底圖在繪製時參照過與穆斯脫非圖類似的回回地圖。
《大明混一圖》為甚麼重要呢?如果我們把它和《鄭和航海圖》比較一下,會發現《鄭和航海圖》一類的海圖,通常不管地理方位,起點是南京的龍江關(今南京的下關),終點是東非,以一字長卷的形式表現,像人在一條船上看兩邊,船經過了甚麼地方我就把它畫出來。《大明混一圖》發現之前,歐美人雖然承認《鄭和航海圖》很了不起,居然畫到非洲了,但是認為中國人沒有地理方位感,東南西北不分。所以單憑《鄭和航海圖》還不足以說明當時中國人對中國和海外地理知識掌握的程度。
而《大明混一圖》可以說是記載了「地理大發現」以及西方人到達東方之前,中國和東方對於世界地理知識的最重要的資料。當時的歐洲人甚至不知道非洲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歐洲人長期以來認為非洲的大陸的形狀是一個「7」字形,其南部尖端是拐彎的,認為印度洋像地中海一樣,被包圍在亞洲、非洲之間,歐洲當時的地圖都是這樣畫的。這說明甚麼呢?它說明,早在元代,各民族的科學家們,在吸納海外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地理知識。元代的科學家將伊斯蘭世界的地理知識與原來中國的地理知識結合在一起,表現出當時的歐、亞、非三大陸,除了澳洲、美洲不知道以外,全世界都在上面。這也說明,鄭和在出海之前,海外的方位已經很清楚了。
小知識:中國古代航海的自然條件
島鏈:中國所面對的並不是浩瀚無際的西太平洋,在黃海、東海以東是一連串島嶼,即所謂「島鏈」,大致和中國的海岸線相向平行。若從北向南數分別為:千島、日本列島、琉球(沖繩)、台灣島、呂宋(菲律賓)列島等等。所以中國古代的水手從東南沿海的港口啟程,只要知道北極星在甚麼地方,在航行中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如果遭遇到風暴或發生不測,向東可能會漂到這一連串島嶼中的一個,向西可能漂到中國大陸沿海,向北可達朝鮮,越過對馬海峽則為日本,向南就進入東南亞。
季風:中國地處東亞的季風帶,每年4月,東南風起來了,出海的船舶帆一張起,就自動向北航行。而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北風起的時候,帆一張起風就把船向南推。因此,我們古代的航海稱為季風航海。季節性的航海持續了幾千年,只是在自然動力被人工動力(蒸汽機等)取代以後,季風航海的規律才被打破。
陸標導航
中國古代海船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導航法,是陸標導航。在海上航行的時候,舟師——今天叫船老大,大都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小本子,記錄航線沿途地理特徵。如要去某一個國家,舟師事先要估計順風需要航行五天,到了某處應當先看到某種形狀的海島,然後如何轉向。海上有時候風大、有時候風小,如果航至第四日某一時刻,應當出現的島嶼已經看到了,雖然天數未足,也應果斷轉向。在陸標與預計航行日程發生矛盾時,舟師的判斷以陸標為第一標準,日程是第二標準。
早期海圖
中國的舟師,那些船老大,在世世代代航海的過程中,像師傅帶徒弟一樣,將航路中某一站會看到甚麼——比方說一座山,把山上的廟,古怪的石頭等等地理特徵,都描繪下來,以待他日再次經過時對照,這應該說就是海圖的起源。最早明確提到海圖的是宋代的文獻,存留至今天最詳細的古代中國海圖是《鄭和航海圖》。
海圖是這樣做記錄的:比方說海船抵達今越南南方的外羅山時,海圖中會提到這座山東高西低,海灣里可以看到有椰子塘,海水有四十五托深。一托就是成年人雙手伸開後兩個中指間的距離,大約相當於今天的一米六至一米七的樣子。
測量水深的辦法是:水手將繩子的一頭拴個石頭或其他重物,抹上豬油或牛油沉到海底,油脂會沾到海底的泥沙,水手將繩子拎回,就可以用雙手伸直的方式丈量出海水有多深,也可觀察到海底是泥質還是沙質。
元代的國際交流語言是波斯語
元朝中央政府設立了兩種翻譯的職位,一種叫做蒙古譯史,把蒙漢語互譯。第二種叫做回回譯史,即翻譯回回人的語言。
今天,英語被視為國際交流語言,而在10 -16世紀的西域和亞洲許多地方,波斯文是最重要的學術語言,也是通用的國際交流語言。元代與明代中前期,中國的使臣到西域去,都使用波斯文與當地人進行交涉。元代的色目人民族眾多,宗教不同,多數擁有自己的書面語,但是只有回回文,即波斯語,與蒙古文、漢文一起,被列為元代的官方文字。
舉個例子,我們今天在海外能夠看到鄭和留下來的唯一的實物證據,就是在斯里蘭卡的國立博物館中保存有一塊三種文字合璧的碑,記錄了鄭和代表明政府向當地一個寺院進行的布施。這三種文字是漢文,當地使用的泰米爾文,以及波斯文。
新觀點:「西洋」在哪裡?
鄭和下西洋,甚麼叫「西洋」?
關於「東洋」和「西洋」的概念,過去討論來討論去,大家沉在史料的圈子裡出不來。我想另闢一條思路,跳出前人討論的範圍。
為甚麼會有「東洋」和「西洋」的概念呢?
南海有很多珊瑚礁,很多在水下,到低潮的時候冒出來,人可以站在上面,捕魚是好地方,但是遠航的船舶都知道這個地方危險,一定要避開。怎麼避開呢?兩條路,第一條從中國福建、廣州出洋以後,先向東到台灣或菲律賓,然後向南走;第二條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出海以後,直接沿著中國大陸向南走,從福建、廣東到海南島,再到越南,繞過越南到泰國、柬埔寨。前兩種方法之間的差別,就是前者是沿著南海的東邊走,後者沿著南海的西邊走。所以我就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東洋」與「西洋」應當起源於上述兩條航線,是航線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
因此「東洋」指的就是東洋航線所經過的地區,就是從福建、廣州出去,向東到台灣、呂宋(菲律賓)、印尼、日本,這都叫東洋,地理範圍大概是今天南海以東;那麼沿著中國大陸向南走,經過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到印度,沿途所經各地就叫西洋,大概是今天南海以西。東洋和西洋的界限就在於南海的珊瑚礁。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烏茲別克語翻譯 在 From Hong Kong to Mars - 從香港到火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日一post
烏茲別克之黑警變白警
話說當時在烏茲別克的Urgnech,打算攔車去Khiva。中亞的攔車跟其他國家不太一樣,一般都是taxi。也就是付個油費就好。
我用了接近兩小時,第一輛車終於停下, 時間已經接近晚上。溝通了好一陣子,司機說可以帶我到KHIVA,那真是令人感動啊!
車上連司機一共有五個人,分別是司機,一個警察,兩位當地人和我,警察在走了一段路後就離開了。而司機在警察下車後,就以不順路的理由,駛了一段路,跟你說我不能帶你到KHIVA,而要求我在這下車,我查了查GPS, 這是一條叫MANGIT的小村莊…
再改口說這是TAXI, 要付車費的 硬是要求我給了10000SOM(4美金左右) 的車費,由於現在也晚上了, 司機有幫我找過旅館, 不過那是給貴族住了, 不是我這種窮背包客,隨便找個地方睡就好...
有位當地人說要到首都TASHKENT,車子也不順路, 也跟了我下車。我們在街邊的一個屋簷下打算就寢,但是與陌生人共眠,當然我強型的警戒著,我先等他睡著後,再慢慢閉上眼睛…不過這樣要睡著的話,難度也太高了, 大約凌晨一時,他就醒起來了,說是要找COFFEE 飲嗎? 我也完全沒有睡意,就跟著一起走了…
入夜還會有什麼coffee呢?我愈走愈奇怪,,又一個半小時後, 我要求停下,再隨便找個位置佈置我們的睡床..
愈想就覺得奇怪,不過邪惡的睡意就在這時侯來了,我敵不過睡魔,就這樣睡著了。
到我醒來的時侯,”他”不見了,我下意識地打開自己的隨身背包,完蛋了!我的烏幣全部不見了!
唯一慶幸的是,除了錢,其餘一切安好。
我還有剩餘的救命錢在我的防盜皮帶裏。
雖然不致於窮光蛋,不過也離此不遠了!
我還在清點損失的時侯,有位打更的警察發現了我,驚魂未定之下, 我被強行帶上警車,”被邀請”上警局。
我看了個時間,已經是凌晨四時了,,到了警局後 被十多個警察周圍, 跟我說了一大堆俄語, 我當然聽不懂,但隱隱約約的,有一個單字我是特別的熟悉,那就是俄語中的[錢]。
我真的完蛋了,被這樣包圍著的要錢, 除了崩潰,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我發颽了!!我用了手語說,錢都他媽的被偷了,還怎麼給你們錢?反正我就是到了絕路了,警察的反應我完全當作沒看見, 一直就這樣…無視語言問題 用中文轟轟轟!!那感覺就是爽! 完事之後 我坐在警局內的一角,釋釋然的鋪起自己的床,睡覺!
大約是天亮了以後,我又被警員拍醒了, 說是要帶我上房子, 進房子後, 一位高級警官前來處理我的事宜,不過..怎麼他不懂英文啊! 根本無法解決我的問題, 所以又等了兩個小時…才有一個會說英文的當地人前來翻譯。我將事件的由來說了一遍,然後叫他們別再跟我說錢錢錢!他們查了我的護照, 以及註冊紀錄,然後了問了我的下一站…
“我只是想到khiva旅遊,拜託…在那邊我就有辦法領到錢吧…”
翻譯隨後跟他們說了一大遍話, 我當然聽不懂,最後令我傻眼的是…他們從他們的錢包湊了一堆錢, 說是給我當旅費的.. 又吩咐翻譯替我找交通工具到khiva!
翻譯的人很好, 是在附近教英文的老師,替幫我找share taxi 到khiva,的同時, 提醒我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圖片是翻譯與我,而拿起相機的,就是給我錢的警察!
不過至今還是我蠻懷念的一個經歷,哈哈!
#一日一post #Uzbekistan #烏茲別克 #中亞
#CentralAsia #po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