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星期天,我在屏東有一場【非要「缺電」? 】座談會。
電的專有名詞。電是什麼?電的單位是什麼? 什麼是「缺電」?「停電」?「跳電」? 如果不知道電的單位,如何知道缺電? 缺多少電?什麼時候缺電? 現在台灣有多少發電設備?有多少發電能力? 「缺電」對誰有什麼好處? 台灣電廠真多,真的不缺電! 日期:2021年05月16日(星期日),早上9:00-12:00 地點:綠書坊(屏東市台糖街39號,屏東市公所旁)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ah6JatdVXQvPwT5C9 主持人:洪輝祥(屏東環盟前理事長)
歡迎朋友路過來討論,要來踼館也歡迎!
以下是我會談論的一部份,「#用建構式數學解構缺電謊言」
======
第一次在美國百貨公司買東西,身上只有百元大鈔,我買了22元95分的東西,店員找我錢時,並不是找77元5分,而是先拿了5分,嘴裡唸到23元,然後再拿1元的美鈔給我,口中唸到24元,再加一張1元,唸到25元,再加1張5元,唸到30元,再拿1張10元,唸到40元,再拿1張10元,唸到50元,再拿1張10元,念到60元,再拿1張20元,唸到80元,再拿1張20元,唸到100元,然後說Thank you.
我當時想,這美國大嬸怎麼這麼慢,但是他們很多人是用信用卡,用現金的不多,百元大鈔的更少,而美國人都是這麼找零錢的,哪怕是用10元買2.25元的東西,也是拿出3個quarters(2毛5分錢)1個個加到3元,再拿2張1元,加到5元,再用1張張1元,加上10元。
看起來很笨,但不會出錯,而且當著顧客的面點數錢鈔,銀貨兩訖,不容易發生多找或少找的爭議。
美國的找錢方法,就是建構式數覺的典範,其實「建構式數學(Reform Mathmetics)」的翻譯有點問題,應該是相對於「傳統式數學」的「改革式數學」。傳統數學重視心算、標準答案,所以我們小時候會「背」加法、「背」九九乘法表,默唸、默記是算術的主要技能,重點是要快速找到正確答案。而改革式的則是講求理解、分析、討論,找出答案,而答案未必是「正確答案」,而著重於解答過程的學習。
我們面對「缺電」,台電總是說我們電不夠,夏季來得早,我們用電量大,尖峰用電量創高峰,…… 所以我們缺電。
這就像老師告訴我們九九乘法表,九九七十四,我們就「以為」9x9=74,而不去思考,9乘9是把9個9加在一起,9是10少1,所以9個10是90,少了9個1,所以應該是81才對,為什麼台電老師的答案少了8呢?
所以當台電說,我們有4900萬瓩的裝置容量。你會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因為4900萬瓩,是多少?沒有印象,「裝置容量」是專有名詞,聽起來很專業,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說我們最大的「發電功率是49GW」,你就比較容易掌握到這數的概念。
49GW的發電功率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就有水、火、核、再生能源(太陽、風、地熱)、汽電共生等加起來。
但是在經濟部能源局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裝置容量」是57GW,奇怪?怎麼會差了8GW,我們來解構經濟部、台電的發電廠數據,發現少了8GW的汽電共生,台電只承認0.6GW的垃圾焚化爐的發電,卻不承認汽電共生系統設置管理法「外掛」的8GW。
台電說,這是民營企業的自用電,不能算進他們的裝置容量,但是依照能源管理法、汽電共生系統設置辦法,和台電與汽電共生簽訂的合約,這些汽電共生發的電,是必須接受台電調度的。也就是他們在台電需要電時,就要供約定的量,當台電因安全因素不需要電時,就不用他們的電。
所以我們在台電公布汽電共生的這個欄中,沒有發電的來源,就含混的一欄「汽電共生」,而往往是超過1GW的發電功率,這代表「超發」的顯然是其他汽電共生系統供應的。
又有人說(如莊秉潔)說,汽電共生都是用煤的,所以很髒,我們應該反對汽電共生。但是我們再來解構這些話,是有問題的。因為汽電共生系統,是利用製程的廢熱拿來產生蒸氣,推動渦輪發電。
這就像養豬吃餿水很髒,豬糞尿也很髒,所以我們應該反對沼氣發電?
沼氣發電的出身是來自豬糞尿,但是就是既有的污染,我們可以用來發電,替代額外的石化燃料(煤、天然氣),所以是「綠能」。
在國際上,利用合法、高效能的汽電共生發電,都被當成聯合國UNFCCC的減碳方法論,竟成為台灣環工學者口中的「燃煤發電」,如果他是對的,應該可以得到諾貝爾化學獎了。
我們不能只聽政府、專家缺電的「鐵口直斷」,他們顯然是為了缺電而缺電,為了某些政治、利益而對大眾洗腦。
我們應該清醒的解構台灣的發電機組,分門別類,一個個拿出來算,重新建構起來,我們就不難發現,台灣的電廠其實太多了,即使以今天的電廠去除核電,未來10年都不用節電,都都多得多。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焚化爐 汽 電共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循環經濟逐步深化,資源循環正夯,永豐餘推沼氣發電、零燃煤鍋爐(09/08/2020 自由時報)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循環經濟議題在全球備受討論,國內造紙大廠永豐餘也跟上資源循環潮流,利用製程排放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沼氣發電,並將有機製程餘料取代化石燃料,成功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與經濟效益。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日參觀永豐餘新屋廠的沼氣發電設施及零燃煤鍋爐,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介紹,新屋廠的沼氣發電系統是透過厭氧菌種培育技術,將製程排放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沼氣,由內燃機轉為熱能,進而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何奕達說,目前這套系統可日產沼氣2萬8,000立方米、甲烷純度超過80%,發電效率為40%。除了現有的第一期2,400kW的發電系統,永豐餘也規劃第二期2,812kW的發電系統,將於10月完工,屆時沼氣日產量將增加至3萬2,000立方米,年發電量將達4,200萬度,相當於1萬2千戶家庭年用電。
另外,由於永豐餘的厭氧菌種培育良好,活性指標高達73至78%,較業界平均55%更優異,吸引化工廠、食品廠、光電廠等買家前來購買菌種;不但達成節電目的,更意外吸金。
在資源循環部分,永豐餘近期也建置了使用衍生燃料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每小時可同步產生70噸的汽與9500度的電,待順利運轉後,該廠的能源自給率將提高到近100%。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固體再生燃料(SRF)具有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及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鍋爐及燃燒設施3大優勢;為推動固體再生燃料的使用,環保署研訂「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
張子敬表示,使用符合規範的SRF不但可將廢棄物中適燃性物質燃料化,減少化石原料及燃料開採及降低空氣污染物等功能,更因其中含有生質物組成,使用替代化石燃料具有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效益。
張子敬指出,經估算,使用SRF燃料的環境衝擊約為煤的1/6至1/5。再者,依據歐盟及日本的使用經驗,使用SRF產出相同熱量的成本僅為燃煤的58至79%。
張子敬進一步指出, SRF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的鍋爐,並可依照不同需求製造不同品質與規格;以發電為例,廢棄物於焚化爐發電效率僅為19-20%,若製造成為SRF並於專燒爐燃燒發電,其發電效率可高於30%,更具能源與經濟效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85490
♡
焚化爐 汽 電共生 在 蔣萬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年用152億個塑膠袋 回收率卻不到一成】
台灣從2002年推動限塑政策開始至今,雖然塑膠袋年用量已下降不少,但去年平均每人每年還是會用掉660個購物塑膠袋。清潔隊雖然會回收乾淨的塑膠袋,但實際的回收率卻只有9%,相較於塑膠容器的回收率達84%,實在有大幅改進的空間。
其實「塑膠」種類非常多,包括:塑膠容器、雜項塑膠、薄片塑膠、塑膠袋...等。回收業者對高利潤價值的塑膠容器,回收意願高;但對後續處理費工、成本高且賣價低(利潤薄)的塑膠袋,業者回收意願明顯偏低。
目前政府標售回收資源時,相關類別僅會載明「塑膠」,不做細項分類,所以業者所收購的是所有塑膠品項;由於塑膠袋的後端去化機制尚未成熟,造成大量塑膠袋堆在回收廠內,或是送去焚化爐燒掉造成嚴重污染。
政府不斷鼓勵民眾做分類回收,然而這些塑膠袋最後卻還是被閒置、燒掉,因此我今天質詢時,要求環保署盡快將「轉廢為能」政策的具體作法、時程和目標告訴各界,環保署亦公布會在兩年內有三間汽電共生廠,輔導業者轉廢為能製造RDF(廢棄物衍生燃料),除了源頭減塑,也要讓廢棄物再做有效利用。
環保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延續地球的生命力。
#塑膠袋其實可以回收
#隨手做環保大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