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分真與假》
〈一支前途光明的光棍〉
光棍的同義詞就是寡佬,指的就是單身的男人,套一句潮語,也就是剩男。坦白說,無論是光棍或剩男,總覺得帶有貶義,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光棍不就是令人過目即忘的“籮底橙”?剩男正是千揀萬揀都唔揀的“揀剩蔗”?光棍就有如次貨,你選他,也是抱著無魚蝦米也好的心態,就算嘴巴沒說,心裡卻充滿著勉強將就無奈妥協的辛酸,這跟炙手可熱的鑽石王老五和單身貴族是同人不同命——這一種先入為主的勢利眼,絕對不對。
其實,男人選擇單身,也不外是幾個原因:事業為先、眼光太高、媽媽反對、性格孤僻、習慣孤獨、不懂愛人、失戀成災……但這也不能斷定單身的男人不幸福,他們懂得享受自得其樂的生活,他們擁有悠遊自在的自由,對於要不要結束單身的日子,他們雖然不強求,但並不表示他們已經放棄,只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必急於一時,反而有時候放長線的收獲,卻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好。
當然,我也不是在為光棍叫屈或賣廣告,只是提醒大家在蕓蕓男人中,鑽石並非俯拾即是,但無所不在的遺珠卻可能是你的漏網之魚,你不妨留意一下,你的身邊總有一兩條光棍在晃來晃去,平時他們在你的眼中就只像是一兩根枯柴,你踩過也沒有發覺它們的存在,現在,我要你脫下你過時的眼鏡,好好地欣賞光棍的過人之處。
• 光棍的孝心——他手機的撥電紀錄顯示來往撥電最多的女人,是他的媽媽。
• 光棍的純潔——他家裡貼滿很多性感女星的海報,表示他很純情,海報已經可以滿足他的欲望。
• 光棍的浪漫——他累積了多年以來精心策劃的浪漫計謀,一旦派上用場,一次過要你知道什麽叫做浪漫到痹。
• 光棍的富有——他平時一個人賺一個人吃,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你說,他有沒有錢?
• 光棍的驚喜——他守身如玉多年,好彩的話,你將會享受到他很多個的第一次!
• 光棍的智慧——他習慣深藏不露,他深懂處世之道,他處事按部就班,接近他,了解他,得益的是你。
• 光棍的濃情——他好比一支逢春的枯木,只要你施與甘露,他對你的愛若變成電力,足以照亮整個馬來西亞。
• 光棍的魅力——他也許沒有魅力,但是沒有魅力也可以形成一種魅力,不明白?沒關係,你去照照鏡子,答案就會出現。
單身不是錯,單身更不是罪,光棍的好處就是來去自如,你不喜歡我,不要緊,我喜歡我自己就行了,我有我的生活,我享受一個人的日子,這就是單身的正面生活態度,最擔心的是當光棍陷入負面的泥沼之中,他迷失了、放棄了、離群了、憤世了,那他就會越走越遠,別人看不見他,他也看不見自己。
所以,做光棍也要做一支快快樂樂的光棍,有時候,一個人好好過日子,好過隨便找一個人來結束單身,怨天尤人也改變不了事實,何不打開心懷去活出開心?
對了,突然想起光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一個人生活比較環保,連睡覺的單人床也省下了一些樹木。
#寫於2010年
無所不在同義詞 在 曾子曰不要臉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男分真與假》
〈一支前途光明的光棍〉
光棍的同義詞就是寡佬,指的就是單身的男人,套一句潮語,也就是剩男。坦白說,無論是光棍或剩男,總覺得帶有貶義,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光棍不就是令人過目即忘的“籮底橙”?剩男正是千揀萬揀都唔揀的“揀剩蔗”?光棍就有如次貨,你選他,也是抱著無魚蝦米也好的心態,就算嘴巴沒說,心裡卻充滿著勉強將就無奈妥協的辛酸,這跟炙手可熱的鑽石王老五和單身貴族是同人不同命——這一種先入為主的勢利眼,絕對不對。
其實,男人選擇單身,也不外是幾個原因:事業為先、眼光太高、媽媽反對、性格孤僻、習慣孤獨、不懂愛人、失戀成災……但這也不能斷定單身的男人不幸福,他們懂得享受自得其樂的生活,他們擁有悠遊自在的自由,對於要不要結束單身的日子,他們雖然不強求,但並不表示他們已經放棄,只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必急於一時,反而有時候放長線的收獲,卻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好。
當然,我也不是在為光棍叫屈或賣廣告,只是提醒大家在蕓蕓男人中,鑽石並非俯拾即是,但無所不在的遺珠卻可能是你的漏網之魚,你不妨留意一下,你的身邊總有一兩條光棍在晃來晃去,平時他們在你的眼中就只像是一兩根枯柴,你踩過也沒有發覺它們的存在,現在,我要你脫下你過時的眼鏡,好好地欣賞光棍的過人之處。
• 光棍的孝心——他手機的撥電紀錄顯示來往撥電最多的女人,是他的媽媽。
• 光棍的純潔——他家裡貼滿很多性感女星的海報,表示他很純情,海報已經可以滿足他的欲望。
• 光棍的浪漫——他累積了多年以來精心策劃的浪漫計謀,一旦派上用場,一次過要你知道什麽叫做浪漫到痹。
• 光棍的富有——他平時一個人賺一個人吃,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你說,他有沒有錢?
• 光棍的驚喜——他守身如玉多年,好彩的話,你將會享受到他很多個的第一次!
• 光棍的智慧——他習慣深藏不露,他深懂處世之道,他處事按部就班,接近他,了解他,得益的是你。
• 光棍的濃情——他好比一支逢春的枯木,只要你施與甘露,他對你的愛若變成電力,足以照亮整個馬來西亞。
• 光棍的魅力——他也許沒有魅力,但是沒有魅力也可以形成一種魅力,不明白?沒關系,你去照照鏡子,答案就會出現。
單身不是錯,單身更不是罪,光棍的好處就是來去自如,你不喜歡我,不要緊,我喜歡我自己就行了,我有我的生活,我享受一個人的日子,這就是單身的正面生活態度,最擔心的是當光棍陷入負面的泥沼之中,他迷失了、放棄了、離群了、憤世了,那他就會越走越遠,別人看不見他,他也看不見自己。
所以,做光棍也要做一支快快樂樂的光棍,有時候,一個人好好過日子,好過隨便找一個人來結束單身,怨天尤人也改變不了事實,何不打開心懷去活出開心?
對了,突然想起光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一個人生活比較環保,連睡覺的單人床也省下了一些樹木。
#寫於2011年
#男分真與假
無所不在同義詞 在 陳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同病相憐]
早期的戀愛,我愛上的都是有著「痛苦遭遇」的人,不幸的童年、悲傷的過往、精神上的創傷、難以啟齒的身世,貧窮、失意、憂鬱、甚至躁鬱,無論是精神上、肉體上、人生際遇、感情經歷,不但複雜、而且飽含痛苦,我總是吸引這樣的人,也為這樣的人著迷,我根深蒂固認定自己有著與他人不同的過往,一般人無法理解我(但何謂一般人?)我甚至會在聽聞一個人悲傷的過往時,忍不住地愛上了她/他,我以為那樣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但實際的經驗卻是,我們因痛苦而相互吸引,最終卻都是想要得到對方的疼惜、理解與幫助,甚至可以說,我們的愛是建立在「渴望被愛」「期盼被拯救」之上,而彼此卻都還沒有具備能夠愛人的能力,一開始可以很快理解對方的痛苦(也未必是真的理解),進入關係後,卻因為彼此尚未痊癒的傷,容易懷疑、不安、悲觀、憤怒、憂愁,甚至,因為自己還太過脆弱,無法好好展現理解他人的能力,更遑論有力量去付出愛,一段看似相互契合的戀愛開始了,接下來面對的卻是彼此的傷痛帶來的後遺症,「痛苦的人往往也是危險的」,我與對方皆然,我們尚未從經驗裡解脫,我們還帶著那些舊習,我是習慣被感情勒索,對方若不是習慣進行勒索與控制,就是恐懼親密、無法承擔關係,我們向彼此揭開自己的傷,卻責怪對方沒有因此「更瞭解我」「沒有能力幫助我」,我們因為痛苦而親近,因承受不了痛苦而分離,最後卻導致了彼此另一次的創傷。
愛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同理,然而光有同理心不夠,這份同理若造成的只是勒索,控制,甚至是自己無法自制的退讓、扭曲,會使這個產生愛的人再一次對愛感到恐懼,而習慣以愛進行勒索的人,也會因為無法順遂,若不是看見自己的軟弱而挫折,就是對愛失去信心而逃避,或者變本加厲再一次去尋找「可以控制」的對象。
很長時間裡,我對自己這樣的感情觀覺得困惑與痛苦,我不懂為何當初信誓旦旦愛我的人,最後卻成了我必須逃離,或對方逃離我的狀態,我渴望平靜,卻不自主為強烈的愛欲吸引,我來到痛苦的人身邊,最後卻忍受不了他們的自私與自我中心(我自己又何嘗不是),當時的我還不明白愛是需要能力的,我以為對方不愛我,也以為自己的愛消失了,把愛當作是一種無可避免的「天然災害」,因為自己的性格與過往,將我帶到危險的人身旁,而我自己的存在,對她人也是一種危險。
從來沒人告訴我、甚至教導我,愛是何物,當我們對一個人產生強烈認同、受到吸引,忍不住想幫她、救他、協助他,這是不是就叫做愛?當一個痛苦的人指名了我,當他表明只有我可以給予他愛,只有我是她想要的,我誤以為這是一種「愛的表達」,某些時刻,需要與被需要都變成愛的同義詞,而當需要成為愛的化身,關係裡就充滿「索取」,一開始的付出是因為心疼,後來的付出,就像是不可自制的「盲目」,充滿了身不由己的感受,慢慢掏空自己,最後心神力氣都耗盡,愛也走到盡頭。
而反過來說,對他人而言,我或許也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別人對我,起先是憐惜、心疼,後來就感到壓力,甚至覺得我與他想像根本不同,這份愛似乎成了「壓力」來源,那種「我們握有解開對方心靈的鑰匙」的靈犀相通,卻變成了「我覺得我還沒有準備好與人朝夕相處」的親密障礙。
我們不只是過往傷害的產物,然而那些傷害確實還在我們身上,帶來影響,沒有幾個人有能力在戀愛之前就把自己都治癒好,然而,我們確實應該在戀愛前,對自己有較深的認識,並且從過往經驗裡,汲取出模型、模式或者教訓,我慢慢發現自己對痛苦的人沒有抵抗力,而這代表的就是我創傷的一種模型,我不自覺把「愛情」當作解決人生問題的方式,彷彿是如果我有能力與一個痛苦的人相愛相處,甚至,如果有能力治癒、幫助那個人痛苦,就轉移了我必須處理自己痛苦的壓力,我就是一個有能力去愛的人。然而,多少次失敗、痛苦、一再重複的經驗告訴我,自己的問題還得自己去面對,帶著「拯救」「或求救」的前提去愛,往往只是種下了「埋怨」「失望」「責怪」甚至演變成「新的傷口」。
當意識到所有人都必須對自己負責,我慢慢比較有能力去抗拒「所愛的人」傾注給我的要求,但這還是我的罩門,我依然是容易被控制、被勒索,甚至自己會去招致勒索、招致付出透支的性格,我見不得所愛的人痛苦,我無法分辨在愛情中人我的界線,我還不知道怎樣的付出是正確、足夠、合適的,在此之前,我要懂得分辨靠著「愛的心意無限」但「愛的能力有限」,並且要深切體悟,「溺愛」「縱容」甚至是一廂情願的「幫助」,所有看似無條件的付出,盡可能想滿足對對方,只希望他好起來的念頭,必須做理性的調整,我們愛一個人,不能只是因為「心疼」「在乎」,不能專門去做「不做我會難過的事」,而是要懂得分辨如何去做「對她是好的」,這個好不是讓她滿足或快樂,而是在幫助彼此都成為獨立、自主、成熟、自由的人,能夠幫助彼此都朝這個方向去,才是對愛、對關係、對彼此都好的事。
但這好困難啊,當我們愛一個人時,多希望把所有最美好的都給她,我們多盼望自己可以在她還望經歷傷害前就認識她,多麼渴望自己有能力為她擋下所有一切苦難,然而,這並不可能。可能的是,因為都經歷過痛苦,更懂得辨認痛苦的原貌,痛苦會使人惺惺相惜,但不該讓人彼此縱容、姑息,變成互相拖累、指責,甚至依賴、軟弱、甚至變成感情勒索,我期許自己能夠辨認愛的出現,不再只是用「心疼指數」衡量,甚至誤以為那樣的人才能理解我,後來我漸漸知道,有時太多痛苦的經歷,會扭曲人,甚至使人失去同理他人、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失去愛的能力,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花費很長的時間,我逐漸不再受到痛苦的人吸引,或許因為我也懂得了如何與自己的痛苦共處,我也從漫長的時光裡,學習了如何帶著痛苦、卻不為痛苦扭曲(盡可能地辨認出扭曲,慢慢地扭轉回來),同病相憐不再是我愛的標記,更重要的是,我會在生活裡反覆提醒自己,「勒索」與「控制」無所不在,甚至就來自於我習慣於替人著想,習慣以對他人好來躲避罪惡感(這又是我人生另一個巨大的議題),想要有一份成熟的愛與關係,首先竟必須斬斷自己習慣的「惡習」,每一個新的對象,都不該只用習慣方式去愛,每一次的過往,都該成為鏡子,而不是複製的方案,那些因同病相憐產生的戀愛,我都牢牢記得,因為那些是讓我一次一次深刻發現我的問題根深蒂固,不能倚靠一份愛情的來到而「迅速得救」,甚至,有時我必須拒絕某些愛情,才能讓自己避開一次可以預見的「重蹈覆轍」,但已經發生過的經驗,是生命最好的提醒,愛不是救星、不是解藥,而是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她人最深刻的方式,但有些路是不一定要走的,某些戀愛,也可以再開始之前就辨認出,那更像是我們或對方伸出來的求救繩索,人們總以為只有愛你的人才可能對你無條件的好,所以拼命尋求愛情的幫助,殊不知,有時力量是反過來的,你渴望無條件對你好的人,內心也正渴求你的救援,渴望你無條件地付出。
整理自己、修復自己,並且學著在愛情裡一點一點探索彼此,不要一洩如注地傾倒自己的愛,要讓自己在愛的過程漸漸壯大,也幫助對方壯大起來,有能力去愛的人,不一定要找到「同病相憐」的人,有能力去愛,有能力理解自己,就不會飢渴於被理解與被滿足,而更有能力選擇、有餘欲分辨,愛情更理想的狀態並非相互取暖,而是為對方帶來新的世界,是互相充實,而不是彼此消耗。
那時,愛不再是一種身不由己的狀態,而是全身心的敞開,為的不是得救,而是在付出的過程裡,看到自己與對方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