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版娘姐姐愛用款之一)#可自行調整弧度 #要重口味還是溫和隨你開心調整 4/3新貨到
專為喜愛強刺激的亞洲女性打造!
絕頂刺激採用頂級環保TPE材料製造,
健康安全無異味!真正安全放心的綠色情趣
G點皇者,#讓G點無處可藏!
亞洲女性最高極限快感!
棒體由頂端向下緩慢增粗,
間隔分佈著環形凸起,
同時分佈狼牙狀, 充電版更好用!
#摩擦更強烈,#快感更迅猛!
強力震盪,每分鐘高達12000次回轉!
同時棒身可360度正反旋轉,配合無極震盪,
快感超群!
整體設計符合人體工學,
與身體配合更完美!生活防水設計,讓快樂無拘無束
https://seller.pcstore.com.tw/S191380803/C1226662152.htm
~~~~~~~~~~~~~~~~~~~
#好色女人情趣嚴選-慰你而生,每一款都是驚喜
(姐很簡單就是實在)
#只推薦多數人評價優良的商品
從不浮誇介紹,不用任何吸眼球的方式!
姐只在意:商品好用,價格實惠,服務實在!
~~~~~~~~~~~~~~~~~~~~
#幸福專賣
滿千免運優惠.
新朋友一律匯款
一律加LINE ID 0973935232 或私訊
-------------------------------------------------
更多成人用品、實惠情趣玩具,請點這裡: https://seller.pcstore.com.tw/S191380803/
#高潮神器 #按摩棒 #跳蛋 #飛機杯
「無極杯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好色女人/快樂.生活直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張寶華 Shar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心得] 找尋屬於你的葡萄酒杯(上)-大小- 看板Wine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lehmann無極杯的評價和優惠,PTT、YOUTUBE - 全聯商品 ...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lehmann無極杯的評價和優惠,PTT、YOUTUBE - 全聯商品 ...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創潮酒坊- 【 要買酒杯好驚慌T大教你免驚驚 】 #香檳杯 ...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Re: [問題] 入門紅酒杯/萬用杯挑選- 看板Wine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新手必知】香檳杯?紅酒杯? 選對酒杯讓酒更好喝?!|T大 ... 的評價
- 關於無極杯評價 在 [討論] 關於水晶酒杯? - Mobile01 的評價
無極杯評價 在 張寶華 Shar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完,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身價最高的華人畫家常玉,最終走的時候只是一塊水泥板,板上寫著編號,因為他連自己的墓也買不起。
文/李舒 /《山河小歲月》
在巴黎的某一天,我刻意起了個大早。
橫穿這座城市,四十分鐘之後,我到達了北郊。剛從地鐵出來,便感受這裡的蕭條。迎面走來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臉上充滿倦怠和緊張。
經過兩個溫州人開的超市,躲過一個黑人,他迎面朝我走來,似乎想和我說點什麼,我嚇得掉頭走掉。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直到看到那個做墓碑的工匠,我才確定,今天的目的地應該不遠了——
Pantin公墓。
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公墓,許多墳連名字也沒有。
這裡有許多都是租用墓地,租約期滿,遺骸就會被挪去另一個公用墓穴之中。
編號1296 TR 1966的墓穴主人,就曾經面臨過這樣的危險。
1966年,是常玉去世的年份。下葬時,沒有一個親人。付錢的是一個叫Jean Toan的越南人,他是法中社區服務協會的會員,和死者沒什麼交情,他付了三十二年的租金。
三十二年,1998年8月20日到期。
1997年,距離租約到期還有一年。一年之後,那墳冢中的亡魂,將要再次被打攪,他的遺骸要被送去別處——也許徹底湮滅,沒有人知道。
而這時,死者在大洋彼岸的朋友,正四處尋找他的墓地。
這位朋友便是赫赫有名的攝影師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他寫了一本叫《美國人》的書,被稱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弗蘭克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Pantin墓園,他為墓地續費,並出錢雇人修葺已經荒廢坍塌的墳地——那其實稱不上是墳地,因為只有一塊編號為TR/1296/1966的水泥板。
如果沒有弗蘭克,那常玉也許只有這個編號,可以作為證明他曾經存在於世的痕跡。
我站在這墓碑前,距離弗蘭克修復這塊墓碑,又過去了19年,光陰荏苒。
終於這一次,他恢復了自己的名字——中文和法文都有。
他的名字叫「San Yu」,常玉。家鄉中國四川一個叫南充的小縣城,那𥚃的人們會把「常」念作「San」。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名字是一文不名的。他的畫作,在巴黎的市場里成捆出售,不過數百法郎。
1971年之前,我查到的台灣美術雜誌《雄獅美術》,席德進寫了寥寥數筆的常玉,評價還是「終生失敗的畫家」。他向常玉要了兩張素描,這時候,他肯定不會想到,常玉的畫作,在日後的拍賣市場上可以賣出1.28億人民幣的天價。
常玉的作品,初看是稚拙的,然而卻總讓我眼眶一熱,稚拙的背後,隱藏著畫家一顆最純淨的心,靜悄悄地在那裡。我愛他那雅致的設色,粉是不一樣的粉,藍也是不一樣的藍。
他愛畫女人,席德進的文章,揣測常玉是被女人和性毀掉的。我並不這麼認為,他更像是女人的密友,充滿真誠地贊頌著她們的美。只有徐志摩懂得常玉,《巴黎的麟爪》的文章,大約是常玉唯一一次袒露心聲:
「不錯,我真是窮,飯都吃不出,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兒——我怎麼也省不了。這對人體美的欣賞在我已經成了一種生理的要求,必要的奢侈,不可擺脫的嗜好;我寧可少吃儉穿,省下幾個法郎來多雇幾個模特兒……美的分配在人體上是極神秘的一個現象,我不信有理想的全材……人體美也是這樣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下部,有的頭髮,有的手,有的腳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會合,形成各不同的線條,色調的變化,皮面的漲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態,不可制止的表情——也得你不怕麻煩細心體會發現去,上帝沒有這樣便宜你的事情,他決不給你一個具體的絕對美,如果有,我們所有藝術的努力就沒了意義……說起這藝術家審美的本能,我真要閉著眼感謝上帝——要不是它,豈不是所有人體的美,說窄一點,都變成了古長安道上歷代帝王的墓窟,全叫一層或幾層薄薄的衣服給埋沒了!」
他喜歡做四川菜,並且認為,中國菜餚之所以不能在世界嶄露頭角,是因為「外觀不夠美」。所以他做的中國飯,擺盤和造型都是藝術範兒的。他的法國朋友達昂吃過他的釀魚,還有豬腳湯,都大為贊嘆。他還建議常玉把自己的手繪菜譜寄給ELLE雜誌,常玉照辦了,然而石沈大海。
如今,在我們津津樂道於airbnb這樣的「分享經濟」時,他很早就和紐約的朋友約定,互相交換各自在巴黎和紐約的藝術工作室。
這位朋友,便是為他重新修復墓地的弗蘭克。
時間回到1948年。
24歲的羅伯特·弗蘭克已經在Harper’s Bazaar雜誌工作了差不多一年,他對為這份時尚雜誌拍攝時裝毫無興趣,於是決定辭職,打算去歐洲發展。
弗蘭克的目的地是巴黎。
他開始籌備自己的歐洲之行。芭莎雜誌的同事告訴他,有一個從巴黎來的叫常玉的藝術家準備到紐約尋找一個住所,可以和他交換工作室。他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
這一年,常玉48歲。
常玉敲響了羅伯特·弗蘭克位於東11街53號的家門,兩位日後將會在各自的領域中載入史冊的藝術大家,就這樣成為了室友。
弗蘭克喜歡常玉,他驚訝的發現,這個中國畫家在生活中,其實很少談及藝術,他更願意談一種自己發明的運動——「乒乓網球」。這是常玉發明的一種結合乒乓球和網球特點的運動,其規則同網球,但是用一隻類似羽毛球的球拍來擊打比乒乓球稍大的球,球場面積要小於壁球場地,全場漆成紅色,以白線圍邊,在室內和室外進行皆可。弗蘭克曾描述過常玉在工作室內開闢「乒乓網球場」的情形:「首先常玉要求把房間所有的東西都搬空,接著他非常認真地乾了幾天,房間被漆上顏色,非常漂亮,可惜當時我忘記拍下來了。」常玉對這項運動真心熱愛,他四處推廣,雖然和他投稿給ELLE的菜譜一樣,失敗了。
弗蘭克和常玉在一起的時候,做飯是常玉的事,因為他喜歡烹飪。據說,有一次,常玉在哈林區花1.25美元買了一副豬腰和捲心菜、土豆一起煲湯,作為兩人的主食。這樣吃了幾天後,他們兩人的臉部和身體都起了水泡。「我意識到廉價的中國生活是危險的。」弗蘭克評論道。
最終,弗蘭克沒去成巴黎,但和常玉一起共用工作室的兩年,他真心欣賞常玉的作品,並傾盡全力幫助常玉出售這些作品。
弗蘭克曾經試圖說服自己的表哥,一個法國商人,買常玉的一幅小畫。法國人不想出錢,只想用一台小打印機交換。常玉當然拒絕了,他說:「我不需要一台打印機。」1950年,弗蘭克還曾為常玉在紐約曼哈頓區的巴撒朵畫廊(Passedoit Gallery)舉辦了一次個展,展出常玉從巴黎帶來的那29幅畫作。
然而這次展覽的作品,一幅也沒能賣出去。
二
弗蘭克覺得很內疚,然而對於這種現象,常玉早就習以為常。
他已經48歲了,幾乎經歷了人生可以經歷的所有的挫折。
1921年,風華正茂的常玉和徐悲鴻、林風眠等一同赴巴黎「勤工儉學」。「勤工儉學」四個字放在常玉身上有點不太合適,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有做絲綢生意的長兄常俊民——常家大哥經營著四川最大的絲廠,為他在巴黎的小資生活提供一切經濟支持。
常玉的生活被其他留學生所羨慕,他穿著講究,除了繪畫,還喜歡打網球。大家最常見到的常玉,是一個人坐在穹頂咖啡廳後面的位置,面前的咖啡杯已見底,他和每個人說的第一句話總是:「你們今天好嗎?」
他有錢,於是經常請大家吃地道的中國菜。錢花光了,他也從不窘迫,朋友們記得,他會帶著一抹奇特的微笑說:「我今晚有個約會,能去你家借瓶伏特加嗎?」
與徐悲鴻等進入國立巴黎美術學校接受正統美術訓練的中國畫家不同,常玉選擇了進入一家私人學院「大茅屋畫院」。無論什麼人,買了門票就能進入畫院參加速寫班,每天下午2點到5點,或坐或站,對著模特畫畫。第一小時慢寫一次,第二小時慢寫兩次,第三小時畫速寫,模特每五分鐘換一次姿勢。學院裡沒有老師,只有負責掐著時間號令模特換姿勢的班長。常玉在這裡非常出名,他用毛筆作畫,有時不畫模特,專畫周圍的人,並且無論男女老少,一概畫成裸體,所以大家一遇到他,就會圍上去。
那時的常玉,可謂春風得意。
常玉的作品,也最早進入了歐洲主流社會。
1929年,巴黎大收藏家H·P·侯謝注意到了常玉的作品,他在日記里誇獎常玉「真是了不起,而且才正在起步中」。侯謝是畢加索、杜尚等人的經紀人。侯謝的大量購買,使常玉的作品開始被法國畫壇注意及收藏,並多次參與秋季沙龍及獨立沙龍展,特別是在歐洲地位很高的法國杜勒里沙龍(Salon des Tuileries),常玉在巴黎有了不小的影響,他的名字亦開始登錄在《法國藝術家名人錄》之類的年鑒中。侯謝經常在他的日記中記他與常玉的社交活動,例如與西班牙裔藝術家貝德魯·潘納一起射飛鏢,在常玉的畫室吃中國菜等。
侯謝在1930年4月7日的日記中提到:「在常玉家中吃飯。他從材料的準備開始,精心烹調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餚,真是迷人。他出示了數件於塗滿色彩的畫布上刮出圖案的新作品,我買了兩小件。」
這時,無論是徐悲鴻,還是林風眠,都遠遠沒能達到常玉的程度。他看上去,將成為第一個進入巴黎主流藝術界的中國人,乃至亞洲人。
三
可惜,時間不能永遠停留在1929年。
1931年,是常玉一生的轉折。
這一年,他的妻子「馬姑」因為懷疑他出軌,而與他離婚。這當然是最後的一根羽毛,瑪素對常玉大手大腳花錢的態度早有不滿,他甚至曾把妻子母親留下的遺物首飾送去典當行。
也是這一年,他的大哥常俊民罹患肝病去世了。常玉回了一趟四川老家,根據大哥的遺囑,他分到了一筆錢。但回到巴黎,他似乎忘記了,這是最後一筆錢,於是很快,這筆錢被他花光了。
沒有了大哥,他以為侯謝會成為他的新支柱。然而沒有。
1932年,侯謝給他寫信說:「好像我們彼此都要多佔對方一點便宜。」
然後,兩個人結束了合作關係。
常玉不願意巴結那些畫商,也不願意為了客戶們的要求改變風格。日本人藤田嗣治雖然比常玉早來,畫的也是東方風格的裸女,他的作品一直被人視作不及常玉。然而,藤田在處理畫商的關係上很有一套,很快,他的作品開始流行了。而常玉依舊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獨立個性,他曾經立下一個規定,來買畫的人,不准對創作風格指手畫腳,不准更改,畫前付錢,他甚至拒絕和畫商合作,聲稱「千萬不要上畫商的當」。
因為常玉的堅持,我們今天見到的常玉作品,是一以貫之的,從沒有一點一滴的媚俗,做他自己:
「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關於我的作品,我認為毋須賦予任何解釋,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瞭解我所要表達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四
1950年,常玉離開了紐約,返回巴黎。臨走時,他把那沒有賣掉的29幅畫都留給了弗蘭克,以答謝這位朋友的慷慨支持。
弗蘭克和他的友誼並沒有中斷,只要去巴黎,他都會去探望常玉。弗蘭克也介紹了一些朋友給常玉認識,這些朋友成了常玉晚年的摯交。
但常玉仍舊是孤獨的。
回到巴黎的常玉並沒有擺脫窮困,應該說,他已經習慣了窮困。他雇不起模特兒,於是剪下雜誌上模特兒的圖片,按照圖片中的姿態繪畫。他印不起名片,於是收集用過的地鐵車票,在票面上貼以小紙條,再寫上他的名字。
1966年夏天,常玉對好朋友達昂說:我開始畫一張畫。
達昂:是什麼樣的畫?
常玉:您將會看到!
達昂:那要等到幾時?
常玉:再過幾天之後……我先畫,然後再簡化它……再簡化它……
過了幾天,常玉邀請達昂去觀看,那是一隻極小的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他用手指點著這只動物對達昂介紹道:這就是我。達昂說,說完這句話,常玉笑了,那是中國人特有微笑。
這幅畫,叫做《奔跑的小象》,這是常玉最後一張畫作。
8月11日,常玉邀請幾位朋友來住處吃宵夜,照例還是常玉做飯。他用的是瓦斯爐,朋友離開之後,他沒有把爐子關好。
第二天早上,常玉曾經打工過的翠華樓老闆侯成庚去見常玉,敲門不應,又發現屋子里散髮著奇怪的氣味。公寓管理員打開房門,滿屋瓦斯味,而常玉已經躺在床上去世,胸口還橫放著一本書。
他一直戴著的那枚翡翠戒指,也不翼而飛了。
達昂的記事本里留下了常玉最後的地址:Ségur-67-11,沙坑街28號。我也去看了,一個標記也沒留下。
席德進介紹常玉的那篇文章,是重新發現常玉的開始。儘管,他對於常玉的評價並不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這樣一句話:
由徐悲鴻時代,經過趙無極時代跨越到了我們這一代,不知期間有過多少美麗的夢,美麗的愛情,這些都像巴黎的春天一樣悄悄逝去了。
……
1997年,距離常玉與弗蘭克的第一次見面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在這一年,弗蘭克把常玉留給他的畫作在台灣拍賣,所得捐給耶魯大學成立了「安德烈·弗蘭克基金會—常玉獎學金基金」,用於每年資助兩名中國藝術青年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學習。
想想年過七旬的弗蘭克終於找到了常玉的墓穴,站在那塊水泥板前,他的感想什麼呢?
無極杯評價 在 創潮酒坊- 【 要買酒杯好驚慌T大教你免驚驚 】 #香檳杯 ... 的推薦與評價
要買酒杯好驚慌T大教你免驚驚⭐】 #香檳杯❓ #紅酒杯❓ #無極杯❓ #手工 ... 精緻高檔的頂級酒款,APMC酒質清新優雅,也有酒評家的高分評價,未來深具 ... ... <看更多>
無極杯評價 在 Re: [問題] 入門紅酒杯/萬用杯挑選- 看板Wine 的推薦與評價
Riedel Veritas-Riesling白酒杯395ml : https://i.imgur.com/fVWQ265.jpg ... 想請教Lehmann Jamesse系列的杯如何,特別是通用無極杯. ... <看更多>
無極杯評價 在 [心得] 找尋屬於你的葡萄酒杯(上)-大小- 看板Wine 的推薦與評價
瞭解了VINO Type的選酒原則
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不知怎麼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酒杯
然而,究竟是一步登天買支上千塊Riedel的酒杯來得有遠見,
還是精打細算選購好市多的一只70元台幣的Bormioli才是聰明?
酒哥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說說,如何萬中選一,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酒杯!
網誌好讀版
https://uksaywine.pixnet.net/blog/post/222938647
酒哥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ksaywine/
-----------本文開始------------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許多朋友剛開始接觸葡萄酒時,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不知怎麼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酒杯。
有人選擇從眾,以CP值為導向團購了傳說中Costco一只70元台幣的Bormioli酒杯;
有些朋友口袋較深選擇了一次到位,
在品飲之初就為了不同葡萄品種及酒款購入每只價值近5000台幣的Riedel Sommelier手工酒杯。
然而,究竟是一步登天來得有遠見,還是精打細算才是聰明,
酒哥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說說,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酒杯!
酒杯對品飲葡萄酒的影響
在歐洲,傳統的葡萄酒杯並不重視杯型或大小,
高貴才是重點,越高級的酒杯裝飾就越華麗。
然而,自從著名的葡萄酒杯品牌Riedel開始大力推廣其針對葡萄品種設計的酒杯開始,
人們才了解到酒杯不只是葡萄酒的容器,更是品飲時不可或缺的神仙伴侶。
葡萄酒杯間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大小、形狀、做工,以及產品價格。
主張追求CP值的朋友們可能會質疑這些差異是否真的會影響整體的品飲體驗,
然而,即便精神上的影響遠大於實質上的幫助,
酒杯確實對品飲葡萄酒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就像喝蘇格蘭威士忌一定要加蘇格蘭礦泉水一樣,
手握Riedel Sommelier系列手工杯時那細緻又輕脆的手感除了不斷地提醒你它高昂的身價(5000大洋)以外,
對整體的品飲體驗絕對有向上提升的作用。
然而回歸品飲的本質,杯子的大小、形狀、做工才是真正對味道有影響的:
1. 大小影響釋放香氣所需的酒液量
2. 形狀影響香氣的釋放與入口後味覺的體驗
3. 做工影響酒液的觀察等視覺上的體驗
技術上來說,酒杯大小,是整體品飲體驗最關鍵的影響因子。
除了醒酒效率的不同以外,大量的酒液或味道濃郁的酒液需要越大的杯子來釋放香氣細節;
少量或味道相對平淡的酒液則需要越小的杯子來集中並提升香氣濃度。
有餘裕的朋友不妨在家做個小實驗:
準備一大一小兩只酒杯,並各買一瓶300元以下的入門酒款與一瓶3000元左右的高階酒款。
你會發現,原本就不濃烈的入門酒款,其香氣在大型酒杯中彷彿大海撈針般虛無飄渺,
而小杯則能將香氣集中幫助品飲者發現箇中奧妙;
反之,高階酒款那馥郁的香氣在小酒杯中反而受到侷限,
過度堆疊的濃郁反而使品飲者無法領會其中綻放的細節。
常用的入門酒杯介紹
酒杯的形狀百百種,又要怎麼選擇呢?
酒哥依據前述的原則,將葡萄酒杯粗略分為以下三種:
Tasting 杯 (220cc - 280cc)
這個大小的杯款一般來說以ISO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為代表,
無論是大小或形狀堪稱萬用,加上只需少量酒液(約30-50cc)就可以釋放預定的香氣。
雖然因酒杯小不利於醒酒,但非常適合同時品飲多款酒時使用。
WSET在上課及考試時採用的也是標準的ISO杯。
白酒杯(280cc - 420cc)
其實我非常反對稱其為白酒杯,因為我拿它們來喝紅酒的次數,完全不下於白酒。
但既然廠商們都把它"定位"成白酒杯,
那酒哥也只好從善如流用一樣的字眼來讓大家更容易找到需要的杯型,
眾多的杯子當中,最受酒哥青睞的杯子是Riedel Vinum系列的Riesling/Chianti。
其形狀有如放大版的ISO杯,除了在盲飲評比中有極佳的表現外,
更是持續被英國著名的Decanter雜誌做為各大品飲會中的指定用杯。
這類的白酒杯一般來說僅需75-125cc的酒液(約1/10 - 1/6瓶)即可達到最佳效果,
因此也廣泛的被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作為搭配餐點時的標準杯型。
酒哥在說酒會上所使用的杯子雖非Riedel出產,但杯型確為此類典型。
紅酒杯(420+cc)
相較於白酒杯,紅酒杯的口徑較大,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醒酒效率!
但其較大的體積卻也因此需要一次倒入較多酒液才能達到完整香氣的釋放。
以Spiegelau的Vino Grande (620cc)系列來說,
多數情況需125cc - 187cc的酒液才能達到較佳的效果。
講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酒杯界的的法拉利:Riedel 的手工Sommelier系列。
該系列的Burgundy杯可說是現役最大的酒杯之一,可一次裝下980cc的酒液!
如何透過VINO type的概念選擇屬於自己的酒杯
在選擇酒杯大小時,自己所屬的VINO Type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Hypersensitive的朋友由於飲用白酒的比例較高,白酒杯是很經典的選擇;
反之,Tolerant類型的朋友們飲用酒款大多以紅酒為主,紅酒杯可說是最實用的搭配。
然而,凡事也有例外,
味覺敏銳的Hypersensitive朋友不妨下次試試使用較大的紅酒杯來喝味道濃郁的白酒,
你們或許會得到全新的體驗;
對Tolerant type的朋友而言,使用體積較小的白酒杯飲用紅酒,
不但不會造成反效果,反而還能提升整體香氣的濃郁程度,
更加滿足你們那渴望濃烈酒體的味蕾。
Sweet typ的朋友們在葡萄酒的選擇上多以甜酒為主,
因此大多沒有長時間醒酒的需求,ISO杯及小型的白酒杯會是對你們最實用的組合;
而對於Sensitive type的朋友來說,
由於你們飲用的酒款個性分佈廣泛,對杯型的需求也變得較難以捉摸。
但以酒哥本身為例(我就是標準的Sensitive Type),
由於平時有大量品飲及比較的需求,
屬性較為泛用的小容量ISO杯可說是旅遊外出必備良杯;
白酒杯則如同大型的ISO杯一般,是我最常使用的葡萄酒杯;
品飲香氣濃郁的高階酒款時,我則會拿出做工細緻的大型的紅酒杯來款待手中的葡萄酒。
總而言之,有句話說得好:Size does matter,
做為最關鍵但卻最容易被忽略的指標,酒杯大小對葡萄酒的影響可說是不容忽視。
除了酒杯大小外,市面上充斥著以葡萄品種及產區所客製化的葡萄酒杯,
究竟這些不同的杯型對整體品飲體驗有甚麼實際上的差異,
就讓酒哥在下集當中為大家解析,除了大小以外另一個也很重要的酒杯選擇指標:形狀。
--
=英倫酒哥說說酒=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ksaywine/
部落格
https://uksaywine.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3.205.19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e/M.1474233223.A.123.html
※ 編輯: bryan107 (213.205.194.162), 09/19/2016 05:14:3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