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種地步, Intel高層有任何選擇嗎? 開放到TSMC下單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解決方法. Intel身為一家上市公司, 對股東有盈利的義務, 但盈利不代表一定要靠自己生產晶片, 就像Jordan打籃球再神也不能只靠自己得分, 有時候關鍵時刻也要分球給Steve Kerr (結果多年後金州勇士隊就在他的教導下崛起了).
Part 2
Intel為什麼會找上台積電代工? 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先說清楚, 找台積電代工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當初買進來的單位(像英飛凌無線部門) 本來就有一些採用較舊的台積電28nm製程的RF電路, 這種純粹屬於計畫需要, 沒有必要為了轉單而轉單.
而另外一種情況才是Intel本身造成的問題. 要知道產能的規劃是長期的, 環環相扣, 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對未來造成影響 - 建廠, 備料, 培訓人員, 調整機台, 等T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把製程配方調出來了, 開始小量試產, 一邊調整良率, 另一方面design team提早一兩年開始設計, 最後在雙方約定好的時間, 設計團隊把藍圖交給晶圓廠, 開始一層一層的光罩慢慢做, 幾週後生產, 封裝, 測試, 然後交貨.
理想的狀況下, Intel 10nm製程開發順暢, 14nm廠一邊量產, 10nm廠一邊慢慢熱身準備就緒, 等到良率達標, 可以開始接大單了, design team在10nm上也差不多設計好了, 然後10nm大門一開, 誰先上? GT先上, 因為GT (Graphic) 圖形處理的架構比較一致, 設計週期比較短, 可以比較快擠出設計藍圖. 然後CPU老大, Server老二陸續進去, 然後10nm產量持續增加, 14nm慢慢騰出產能. 接下來呢?
要知道 Intel 10萬大軍扣掉TMG/CPU/Server, 還有很多鬆散的外圍組織也需要晶片. 這些單位很多都是前CEO BK揮霍老本買進來的敗家收藏, 像是原本還算有點名氣但逐漸被人遺忘的FPGA公司Altera (改名PSG), 為了重返手機市場榮耀買進來的英飛凌無線部門(改名iCDG), 趕流行被當冤大頭買貴了的人工智慧Nervana(改名AIPG), 自動駕駛Mobileye. 扣掉這些大型裝飾, 還有一些基礎IP, IO, 記憶體, 還有小號CPU Atom. 最後就是一些量不大, 一台公車(MPW Shuttle)就可以打發的單位, 像是純做研究/發paper/出新聞稿的Intel Labs, 幫TMG做測試晶片的AD (Advanced Design). 總之, 山頭林立, 無奇不有.
更有甚者, 還有一些不知什麼原因默默地在Intel裡載浮載沉討生活的浪人group, 我認識的一位業內老前輩統稱這些group是後娘養的, 沒人疼的孩子. 這些浪人group其實曾經也是有頭有臉隸屬於正規組織的, 但是這些正規組織被解散了 (像英特爾一時興起的晶圓代工, Intel Custom Foundry), 設計部門的頭目為了手下武士的生計, 只好在Intel裡面幫人打工, 譬如Server部門要做什麼記憶體控制IC, 人手不夠, 就暫時讓浪人group來接這個活. 如果面臨太多競爭, 像是遇到印度班加洛用人海戰術又愛誇口一切沒問題把活搶走了, 或是遇到馬來西亞濱城幹起活來不要命的華人工程師, 那只能摸摸鼻子, 去接一些別人撿剩的朝不保夕的活, 像是幫大陸的廠商做chip, 每天看著川普的臉色等著project被cancel. 看過動物星球頻道的就知道飢餓的時候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Intel內部就是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總之, 這些各式各樣的單位, 就按照對公司的獲利貢獻的重要程度, 來決定要不要排進去10nm或繼續用14nm的多餘產能.
結果世事難料, 10nm delay, Fab空轉, 最重要的CPU/Server/GT怎麼辦? 只好繼續佔用14nm的產能. 最慘的情況來了, TD本來就處在工程師過勞的極限狀態, 以前14nm弄好了, 主力就移師10nm, 留下一小批人力維護14nm, 然後再分出一小隊精銳先鋒去7nm. 現在14nm要繼續搞, 還要搞14nm+, 14nm++, 14nm+++(所謂的擠牙膏), 那分給10nm人數就少了, 7nm就更少了. 硬生生地就讓自己越陷越深.
現在14nm產能都給了公司的命脈CPU/Server, 那其他剩下的單位怎麼辦? 日子還是要過, IC還是要出貨, 為了求生路, 大家就紛紛發難, 勢力相對大一點的iCDG就跳出來說, 我們在英飛凌時代就是用台積電, 合作愉快, 讓我們繼續用吧. AIPG說我們的AI chip不能等, 有多少的data等著我們train, Nvidia都甩過我們好幾條街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製程, 沒有Intel 10nm就給我TSMC 7nm. 竟然連一些幫Server系統做周邊chip的小咖說話都大聲起來, 不給我們出去, Server也出不了貨, 大家要死一起死!
到了這種地步, Intel高層有任何選擇嗎? 開放到TSMC下單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解決方法. Intel身為一家上市公司, 對股東有盈利的義務, 但盈利不代表一定要靠自己生產晶片.
「無線高層架構」的推薦目錄:
無線高層架構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續集2
Part 2
Intel為什麼會找上台積電代工? 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先說清楚, 找台積電代工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當初買進來的單位(像英飛凌無線部門) 本來就有一些採用較舊的台積電28nm製程的RF電路, 這種純粹屬於計畫需要, 沒有必要為了轉單而轉單.
而另外一種情況才是Intel本身造成的問題. 要知道產能的規劃是長期的, 環環相扣, 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對未來造成影響 - 建廠, 備料, 培訓人員, 調整機台, 等T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把製程配方調出來了, 開始小量試產, 一邊調整良率, 另一方面design team提早一兩年開始設計, 最後在雙方約定好的時間, 設計團隊把藍圖交給晶圓廠, 開始一層一層的光罩慢慢做, 幾週後生產, 封裝, 測試, 然後交貨.
理想的狀況下, Intel 10nm製程開發順暢, 14nm廠一邊量產, 10nm廠一邊慢慢熱身準備就緒, 等到良率達標, 可以開始接大單了, design team在10nm上也差不多設計好了, 然後10nm大門一開, 誰先上? GT先上, 因為GT (Graphic) 圖形處理的架構比較一致, 設計週期比較短, 可以比較快擠出設計藍圖. 然後CPU老大, Server老二陸續進去, 然後10nm產量持續增加, 14nm慢慢騰出產能. 接下來呢?
要知道 Intel 10萬大軍扣掉TMG/CPU/Server, 還有很多鬆散的外圍組織也需要晶片. 這些單位很多都是前CEO BK揮霍老本買進來的敗家收藏, 像是原本還算有點名氣但逐漸被人遺忘的FPGA公司Altera (改名PSG), 為了重返手機市場榮耀買進來的英飛凌無線部門(改名iCDG), 趕流行被當冤大頭買貴了的人工智慧Nervana(改名AIPG), 自動駕駛Mobileye. 扣掉這些大型裝飾, 還有一些基礎IP, IO, 記憶體, 還有小號CPU Atom. 最後就是一些量不大, 一台公車(MPW Shuttle)就可以打發的單位, 像是純做研究/發paper/出新聞稿的Intel Labs, 幫TMG做測試晶片的AD (Advanced Design). 總之, 山頭林立, 無奇不有.
更有甚者, 還有一些不知什麼原因默默地在Intel裡載浮載沉討生活的浪人group, 我認識的一位業內老前輩統稱這些group是後娘養的, 沒人疼的孩子. 這些浪人group其實曾經也是有頭有臉隸屬於正規組織的, 但是這些正規組織被解散了 (像英特爾一時興起的晶圓代工, Intel Custom Foundry), 設計部門的頭目為了手下武士的生計, 只好在Intel裡面幫人打工, 譬如Server部門要做什麼記憶體控制IC, 人手不夠, 就暫時讓浪人group來接這個活. 如果面臨太多競爭, 像是遇到印度班加洛用人海戰術又愛誇口一切沒問題把活搶走了, 或是遇到馬來西亞濱城幹起活來不要命的華人工程師, 那只能摸摸鼻子, 去接一些別人撿剩的朝不保夕的活, 像是幫大陸的廠商做chip, 每天看著川普的臉色等著project被cancel. 看過動物星球頻道的就知道飢餓的時候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Intel內部就是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總之, 這些各式各樣的單位, 就按照對公司的獲利貢獻的重要程度, 來決定要不要排進去10nm或繼續用14nm的多餘產能.
結果世事難料, 10nm delay, Fab空轉, 最重要的CPU/Server/GT怎麼辦? 只好繼續佔用14nm的產能. 最慘的情況來了, TD本來就處在工程師過勞的極限狀態, 以前14nm弄好了, 主力就移師10nm, 留下一小批人力維護14nm, 然後再分出一小隊精銳先鋒去7nm. 現在14nm要繼續搞, 還要搞14nm+, 14nm++, 14nm+++(所謂的擠牙膏), 那分給10nm人數就少了, 7nm就更少了. 硬生生地就讓自己越陷越深.
現在14nm產能都給了公司的命脈CPU/Server, 那其他剩下的單位怎麼辦? 日子還是要過, IC還是要出貨, 為了求生路, 大家就紛紛發難, 勢力相對大一點的iCDG就跳出來說, 我們在英飛凌時代就是用台積電, 合作愉快, 讓我們繼續用吧. AIPG說我們的AI chip不能等, 有多少的data等著我們train, Nvidia都甩過我們好幾條街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製程, 沒有Intel 10nm就給我TSMC 7nm. 竟然連一些幫Server系統做周邊chip的小咖說話都大聲起來, 不給我們出去, Server也出不了貨, 大家要死一起死!
到了這種地步, Intel高層有任何選擇嗎? 開放到TSMC下單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解決方法. Intel身為一家上市公司, 對股東有盈利的義務, 但盈利不代表一定要靠自己生產晶片.
無線高層架構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APS觀課心得分享 20150623
大叔摘要:
1.講述法之必要
2.考試成績之必要
3.進度之必要
三年來最鞭辟入裡的觀課紀錄,最貼近觀課現場的省思之一,最不能錯過的議課對話之一
冷靜,理性,細膩,反思,實踐,提問......種種觀課之必要。
文很長,耐心看完的人必有福報。
徵得同意,全文照轉。
-------------------------------
觀王政忠老師授課心得 撰寫者:台中市沙鹿國中 國文科教師 黃浩勳
日期:20150617 年級:八年級 課次:幽夢影選
這是我看見的課堂畫面:
台上學生正在發表心智繪圖的成果,王老師坐在第一排,背對著全班的學生,學生無人分心,眼神專注,忽然老師頭也不回,手直接指向同學:「A同學,請開始評論。」只見A同學不慌不忙的拿起桌上的無線麥克風:「我認為他們的架構畫的很清楚,也把剛剛上課的內容都很有條理呈現出來,只是我覺得仍有調整的空間,例如……」王老師:「水!」這畫面似曾相識,這不是以前研究所與指導教授「瞇停」的場景嗎?但我應該是在國中的教室吧。
學生上台開始回答自選的二題挑戰題,王老師開玩笑地指了指教室四周的觀課老師:「要好好講哦,後面有十八台攝影機。」學生絲毫不見緊張,還開心地對著後面的老師們雙手比了個YA的手勢,開始侃侃而談:「我認為作者以書喻友的共通性是,有一句話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我們跟什麼人交往會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看書也是一樣,看什麼樣的書也會成什麼樣的人,所以我認為書和朋友的共通在這裡。」王老師:「水!那你平常都看什麼樣的書,所以變成現在這樣呢?」台下笑得曖味。
「自學組開始自己畫這課的心智繪圖,共學組的六位請移動到同一張桌子一起畫這課的心智圖」「什麼!同學們我們先掌聲鼓勵一下,今天我們共學組的六位同學,有四位要進入到自學組的階段了,我們期待你們的表現。其他二位同學也繼續加油,當你們覺得自己ok了,歡迎你進入到自學組,我們不急,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學習。」學生各就各位進行自己的工作任務,表情個個專注,但都笑瞇瞇的,偶而和旁邊的同儕討論,聊個小天,但絕不脫序。十五分鐘後,心智圖完成,共學組上台發表他們的心智繪圖,同學開始評論,同時間小老師也將自學組個人的心智圖掃描完畢,等待發表並回答自選的二題挑戰題。學生有條不紊地回答,王老師時而追問,時而澄清,時而讚美,最動聽的聲音仍是那聲「水!」
這是我看見的的課堂畫面,特寫了目前自己仍舊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呈現出來的畫面,做為未來精進教學的目標:老師坐在第一排,不用回頭看顧學生,學生也能專注上課;學生上台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絲毫不見膽怯,落落大方;學生各自沉浸在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中,氣氛愉悅,這不就是差異化教學的具體呈現嗎?套句網路名言:「看見這個畫面,在場的教師都沉默了。」
自己採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模式,源自於一年半前接觸到學思達,之後就開始沒頭沒腦地從二年級下學期栽進去,開始昏天暗地地做講義,學生也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能懂得合作討論,上台也可以陳述答案甚至應付老師的追問,學生上課打瞌睡的狀況少了,優秀的學生慢慢地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有進步空間的孩子開始慢慢追上學習的腳步,對我而言上課開始又成為一件有挑戰的事,因為不知道今天自己設計的講義效果如何?不知道今天學生會怎麼回答問題?答不出來怎麼引導?方向答錯怎麼誘導?不知道學生又會答出哪些令人驚豔的答案,自己又會如何開心?因為未知,所以有挑戰,也因為未知,所以有樂趣,雖然有時候覺得「哎呀!今天設計了個爛問題,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哎呀!挫賽了,講義又要追不上進度了;哎呀!為什麼我教到第十年了還要這麼辛苦備課?哎呀!今天一定要在學校備完課,回家應付完小孩就累死了,哪有力氣再做。」但一路走下來是愉快的,也因為付出多,收穫也多,整體而言是Z>B(利大於弊)而幸運的是,學生也沒有因為改變了教學方式而讓考試成績向下掉,段考成績依舊維持在前段,會考成績導師班有一半考到B++,而任課班超過三分之一是A,雖然不是超級耀眼的,但是他們除了ㄍ一ㄥ住成績之外,他們也學到了自我學習、合作討論與上台發表的能力,正所謂一兼兩顧,摸蛤蜊兼洗褲,你有的我也有,可是我有的你未必有。
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也套句葉丙成教授在《為未來而教》所說的:「人就是這樣,直接教他好東西,他未必領情。一定要自己搞砸了,才會真的想要去了解人家到底怎麼有辦法做得那麼好?這就是人性。」所以我來到王政忠老師的教室,南投縣中寮鄉爽文國中,一所偏鄉學校,全校班級數:六。
以下是我從課堂畫面以及與王政忠老師議課後體悟到的三件事:
一、講述法還是非常重要
講述法還是很重要,講述法還是很重要,講述法還是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不知道是怎麼樣的異化與質變,怎麼會有人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或是翻轉教室就不需要老師的講述法?這種學習方式更需要優秀的講述法,只是我們讓學生自行面對文本,思考,發表他們的想法,老師透過學生的回答就能分析出學生欠缺之處,從而引導或直接講述,去蕪存菁地告訴他們核心概念之所在,一針見血、一語道破,暮鼓晨鐘地令學生頓悟。這是更需要老師透過長期的備課才能做得到的事,何有拋棄講述法之妄言。王政忠老師在課堂上依舊有精采的講述法,只是比例縮小了,簡言之,親愛的,我們將講述法變小了、變巧了、變精緻了。講述法依舊是教師教學的入德之門,無誤。
二、考試成績還是非常重要
考試成績還是很重要,考試成績還是很重要,考試成績還是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我們進行任何的教學新嘗試,不應該在一種「現實真空」的情況下進行,說我們不要在意成績,然後忍辱負重地在創新的鋼索上踽踽獨行,作悲劇英雄式的犧牲奉獻,流汗流血又流淚,最後說走這一遭,我不後悔。細觀王政忠老師的MAPS教學法,其實傳統考試會考的內容,他都鉅細靡遺地呈現出來,君不見學生面對每一課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要將形音補充資料貼在課本上,第一堂課就是前測,前測錯誤的就是回家作業,課堂結束之後還有後測以及自行設計的PISA式測驗,回家之後還有自學作業,這些過不了關,學校就會像志玲姊姊一樣:「才不會忘記你呢!」透過各種機制一直陪伴學生完成方休,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的成績會沉痾不癒似乎是不可能的事。MAPS教學法期待孩子能主動學習,以此作為目標,但歷程之中充滿了要讓學生學會的堅持。簡言之,傳統考試的重點依舊存在,只是讓一些背誦式的知識更精緻的呈現,課堂上就可以討論更高層次的問題,並未脫離教育的現實環境。
三、學習進度還是非常重要
學習進度非常重要,學習進度非常重要,學習進度非常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只是請注意的是,此處的進度是學生學會的進度,而非如王政忠老師所說的,十二課除以三,一次段考考四課的教學進度,因為為什麼一學期是十二課?為什麼每次段考範圍要平均一樣多?王政忠老師提到爽文的新生暑輔要上十五節國文課,第一次段考前大約三十節,共計四十五節,而這四十五節課,他們只教「二課」。是的,您沒看錯,就是二課。在這四十五節課,他就慢慢地帶著學生操作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確認學生學會了,知道了什麼時候該進行什麼活動以及自己該做什麼事,才進行下一步,一步一步磨出學生的基本功,也開始了解每位學生的特質。此時我們一定會有的疑問:那傳統的進度呢?答案是,行政配合教學,學校第一次段考就只考兩課;那之後的進度不就拖到了嗎?答案是,等到學生熟悉上課的流程,得到了合作以及自學的能力後,進度就是草上飛了。
觀課當天,第十二課已大致結束,距離段考卻還有兩周,拿來複習或是課外延伸學習綽綽有餘。而我對自己的疑問是:假如<夏夜>一課讓我上二十二點五節,我有能力上嗎?目前的答案令自己汗顏。個人過去對於進度向來執著,但後來進行學思達教學之後,常常在段考前一天才把課程結束,本來很擔心會面對自由落體般的成績,但是結果總令人放心,甚至表現更好。因此我們該在意的是學生在學習上的進度,該在意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否漸漸養成,當他們自學的技能點數漸漸點滿之後,放他們去解任何的任務或是開更難的副本地圖時,都能從容不迫地面對。這或許也是MAPS教學法區分為P1到P4四個進程的原因吧。附帶播報有趣的小插曲,觀課老師在最後不約而同的問王政忠老師:「我們可以把學生先送來給老師特訓四十五節課嗎?」我也不爭氣的舉手了。
關於MAPS教學法的細部流程,於此不加以贅述,王政忠老師已經將詳細介紹化為文字,網路上也有詳細的演講影片可以觀看,自行參閱即可。強烈推薦每位老師都來教室現場觀課,有很多在閱讀文字介紹或是影片中產生的疑惑,在觀課後都能得到解答,兼可在搖滾區目睹大師風采,不亦樂乎?
近來各種新式的教學法紛至沓來,MAPS、BTS、學思達、翻轉教室、世界咖啡館、桌遊融入……令人目不暇給,在在展現了基層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實力,給予其他教師在教學上有自我省思的機會,也藉此吸收新養分,嘗試新的教育實踐,期待能提高教學品質,甚至是走出教學困境;但也在無形之中給了教師壓力,覺得教學創新的浪頭一波一波打來,自己該往哪裡走,似乎有些無所適從,甚至開始論戰,發表令人喪志甚至心寒的言論。對於這些情況,教師該如何自處,我有些話想說。
一、「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近來這些如此精采的教學方法,都是來自於基層教師默默耕耘而來,細觀他們這些教學方法的蘊釀過程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不斷地在錯誤中重新嘗試,慢慢淬鍊出最適合他們教學現場的方法,最符合教師個人風格的展演。所以當我們看見他們上課時令人驚豔的風采時,我們不要忘記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不要忘記他們血淚交織的歷程,請對這些老師們保持高度的敬意,因為他們十年所磨出來的一劍,沒有義務把示在我們眼前,甚至想幫助我們解決在教學上的不平之事。而當我們汲取他們的經驗,轉化到自己的教室時,發現怎麼呈現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時,也別急著批評及否定,請繼續勇敢而堅強的嘗試,因為他們磨了十年,而我們可能才磨了一個月、一星期甚至是一堂課。
二、「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老是吹號角的,不是真正的獵人」這是耳熟能詳的基測國文的題幹,強調人應該將理念付諸行動,而不只是在原地空口說白話。這是老生常談的道理,卻也是教師在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時該常置心中的箴言。除了鼓勵自己要勇於實踐之外,更重要的是,唯有透過在自己的教育場域中不斷實踐、試誤、修正,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教學律動的方式。因為這些精采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從個人豐富的教學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精華部分,或轉為文字,或轉為影片,再傳播出來,然而寫的再詳盡,說的再精采,在傳承的過程之中勢必有些精神、感動或精微的訣竅是無法用言語文字分享。這種情況,莊子早已在輪扁的寓言中點出文字傳承的侷限性。
輪扁是春秋時代擅於製車輪的神匠,有一次看見齊桓公正在閱讀書籍,竟大膽批評桓公在讀的只是一些古人遺留下來的糟粕罷了,桓公雖然火冒三丈,但仍然給他辯駁的機會,只見輪扁從容說道:「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誠哉斯言,這不就是在提醒我們,在欣賞他人智慧之後,重點還是在努力實踐,然後才有機會親身體會其中的奧妙,否則永遠只是在閱聽別人分享出來的成果,而那種高峰經驗的美妙體驗,將永遠地只是掛在他人的嘴邊,令人徒生羨魚之情。但願我們都能受到這些教學方法的啟發,然後逐步發想出屬於自己不疾不徐的教學style。
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身邊的教師們面對新的教學方法時,多數有二種反應,一是能從中去吸取可以應用在自己教學上的經驗,然後在自己的課堂上操作,他們大多會說:「這樣子做,學生的反應和效果好不好?」「你剛剛的講義可以借我參考一下嗎?」「你這樣的設計是什麼想出來的?資料從哪裡找?」和這類的同事聊天,往往能談得神采飛揚,一方面能分享自己的喜悅,另一方面也為找到同路之人歡喜,更重要的是,你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工作場域,有很多正面能量可以陪伴你度過風雨,特別是你聽到他改變後的喜悅,更是令人振奮;而另外一種老師則大多會說:「哇,搞這個要花掉多少時間啊?我能力不夠,不會用啦。」「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創新就交給你們了。」「我們班程度很差,很難用這種方法啊」面對這類的同事,往往就是陪笑虛應,然後快快去做我的下一份講義。
我想要說的是,不是新的教學方式就一定比較好,而是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教學有什麼改進的空間,當看見一種新的嘗試時,請不要急著從中挑缺點或是做不到的藉口,而是該去想想如何從中擷取能提昇自我教學的精華。剛開始嘗試操作時,一定會有很多的不順利,那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教師在求學以及師資養成的過程之中本來就欠缺這類的訓練。從來上課不太發言的人,要怎麼鼓勵學生發言;讀書從來沒在畫心智圖的人,要怎麼教學生發想各自的心智繪圖;從來上課沒有分組合作的人,要怎麼指導學生合作的技巧……但面對這種狀況,你有什麼樣的念頭?是正面迎擊,勇於嘗試,逐漸累積經驗,發展出更多樣化的教學技巧;抑或掩面逃避,依舊故我,走自己熟悉的路,但覺得學生的臉越來越陌生,再來感傷真是一屆不如一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嘗試不一定會讓你上天堂,不嘗試也未必會下地獄,但我還是很想問:「what’s your 念?」
葉丙成教授曾經描述過,當一位老師真心的受到學生的尊敬,會有一幅如何動人的畫面:
「老師一但得到了學生的尊敬,你出再枯燥、再無趣的作業,學生也總會用心的去做。因為他心裡想著:『這是阮師仔出的作業,師仔要我們做這樣的題目一定有他的用心。我不能辜負阮師仔的用心!』(他可能不知道這是他師仔前一天喝茫了亂勾的題目...)。學生尊敬你的時候,他沒做達到你的期望時,他會覺得內咎、罪惡、對不起老師。
在王政忠老師的教室裡,我看見這樣的教師圖像真實呈現,看見學生對於教師真正的尊敬。感謝王老師提供公開觀課的機會,還運用課後時間共同議課,並鼓勵我們這輩子一定要寫出觀課心得來砥礪彼此。有機會請各位老師一定要走訪爽文國中,在這裡,你會有前所未有的感動,但一千次的感動比不上一次心動,更比不上一次0.01的行動,退而結網,網回教育的初衷,然後你會看見不同的風景,更重要的是你會看見不同的自己。我們不用有項羽「彼可取而代之」的霸氣,但我應該要有劉邦「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志氣。
--------
Ps 王老師想問您三個問題,望請賜教:
一、在學生開始分組合作的學習時,您是否有進行關於合作素養的指導?例如該怎麼分配工作,要如何尊重別人的發言,該負起各自的責任,a咖不知如領導是該怎麼辦……等
二、maps教學法對於課文有很深度的探索,那麼對於相關文章或是課外讀物的閱讀,王老師您對廣度是如何操作?
三、當天沒有機會和您借貴校的學習護照參閱,不知道有沒有學習護照的相關資訊可供參考或是可以分享電子檔?我覺得這個方法在引起外在動機真是太棒了!
無線高層架構 在 無線高層架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無線高層架構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達賴喇嘛寫的 逆境中更易尋快樂:達賴喇嘛的生活智慧 和OPPO研究院,沈嘉,杜忠達,張治,楊寧, ... ... <看更多>
無線高層架構 在 無線高層架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無線高層架構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達賴喇嘛寫的 逆境中更易尋快樂:達賴喇嘛的生活智慧 和OPPO研究院,沈嘉,杜忠達,張治,楊寧, ... ... <看更多>
無線高層架構 在 tvb架構圖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tvb管理層 tvb高層架構 前無線高層 TVB 財務總監 tvb營業部徐小姐 tvb高層人工 tvb女高層 tvb老闆 師大特教中心 師大特教系 台師大特教dcard 吳武典 劉宇硯 數位學習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