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U20國際青年論壇 第一屆學長姐說什麼?#黃筱涵 #葉德偉 #簡劭丞
回顧2020年10月,2021年因為台灣疫情爆發社區感染,緊急進入居家防疫生活,在疫情平復、清零前,我們規劃一系列U20線上論壇,同時今年徵件也開跑!
2020學長姐說什麼?
#黃筱涵
#17歲促成花蓮第一場無塑園遊會
當年看完社群上瘋傳的海龜誤食塑膠吸管的影片,17歲的黃筱涵決定站出來在學校推動減塑行動,「Green Campus綠色校園環保計畫」因此成型。
她也提出「高中生行動者培育計劃」,希望串連大學生和高中生的資源與想法。「我希望這樣的平台,能幫助高中生跨出行動的第一步,實際為自己關心的議題做些什麼,看見自己的價值和影響力。」
「發起行動不分年紀,任何萌芽的想法都值得被實踐。」
_
#葉德偉
#募資獲得超過600萬支持的「PackAge+ 配客嘉」創辦人
台灣2019年約用掉3萬噸的網購包裝,每年產生約11.3萬噸的碳排放,則需要1729個大安森林才有辦法消化。「一個月就出幾千件貨,可是都是用塑膠破壞帶、氣泡帶,我發覺這樣很不環保。」
他也特別關注拾荒老人等弱勢問題,因此使用拾荒老人回收的二手紙箱,然後請弱勢族群幫忙包裝出貨,但是此運作模式卻不斷的碰壁。
「每個改變生態系的故事,都是漫長的過程。」
_
#簡劭丞
#鹿角溪工作坊U20代表
早已長期投入小學生的環境教育的簡劭丞,成立鹿角溪工作坊,是為了鹿角溪人工溼地的生態保育,要讓居住在附近的師生一同體驗自然,學習守護溼地。
「環保太多元了!所以才需要各種不同的人,完成各種不同的事」。在鹿角溪工作坊中,從出版品、影片、LOGO設計、手冊與教案,他們全一手包辦。
「從小參與鹿角溪工作坊,所以關心環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不分年齡暢談環境話題,接下來的每位青年講者,深耕 #減塑減廢 #氣候變遷 #永續能源,來自不同領域的10位青年,和企業政府代表同桌長談,2020年廣獲好評的U20國際青年論壇接下來每週四晚上7點,開始線上回播▶️
【延伸閱讀】U20講者群》青年觀點一次看!九張圖讓你聽見「地球的新聲」https://bit.ly/2SxIZCP
【2021徵件開跑】詳情請見 http://bit.ly/2021-U20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無 塑 園遊會 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演講過程中,我常常說,學生生氣可以掀桌子,家長生氣可以來學校掀桌子,但老師生氣卻只能將桌子擺好。
我們這個社會,對於老師的要求,總是抱持著高的道德標準。而這標準往往也忽略了,老師身為一個人,一個角色,可能存在的框架負擔。
當我們在包容、接納孩子的時候,請別忘了,老師也會受傷。只是對於老師來說,這份內心裡的傷,卻總是得自行修復。
心裡的苦,往往不是周圍的人可以理解。無人知曉的委屈、無奈、痛苦,對於老師來說,不得不視為是一場修行。
但並非每一位老師,都可以安然地走過這一段。特別是,當我們付出愛與關懷之後,卻深深感受到,來自信任學生的背叛,以及莫名的被誤解。
在閱讀嘉嘉老師這本作品的過程中,可以深深地感受,那一種年少處在難堪的狀態下,如何想要證明自己依然可以的心情。
雖然,我高中沒有落榜,但與落榜只差那一分。
36年前,當時,就剛剛好,考了北區高中聯考的最低錄取分數512分,考上了當年的最後一志願。
說真的,那種墊底,當下難堪的感受,對於當時自尊心甚強的自己,就如同落榜一樣的難堪。
所以,這輩子也與高中無緣。
有緣的是,對於自己來說,和北一女補校的關係,緣起於民國76年暑假,當時因為救國團自強活動,擔任了曲冰拓荒活動隊領隊兄。
當時,學員裡,有幾位北一女補校的高中生。也因為認識了這一群好朋友,在後來北一女校慶的那一天,被邀約參與學校的園遊會。
那是自己第一次走進一女中,同時也逐漸的,感受到日間部與夜間部學生之間,那無明的心情上的反差。
其實,年少的自己,對於比較很是敏感。有時想想,這些敏感也往往來自於我們周遭的大人,如何的來看待,以及比較我們所身處的學業表現。
很無情,也很無奈,在那個年代。其實,現在何嘗不也是依然如此。分數、成績、學歷依然左右著,評斷一個人的標準。
身為一位老師,如何來看待學生這個角色?如何來看待自己與學生的關係?如何來看待身為一個人?也往往決定了孩子,特別是青少年如何來看待自己。
在閱讀嘉嘉老師的這本書,也深深地再次提醒著自己,身為大人的我們,如何減少粗糙的對待,如何選擇更細膩的來看待我們眼前的孩子。
「老師的愛是懂你的特殊,但不讓你特殊!」
「教育不是選擇你想要教的對象,而是想辦法把你不想教的對象變成一個可教的人。」喜歡嘉嘉老師在書中的這兩段話。
我們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影響著,正在成長、改變的這群可塑性強的孩子,他們如何走向未來與周遭他人之間的關係。
身為老師站在台上,說真的,誠屬不易。在面對眼前學生的挑釁、羞辱,以及無情的批判、辱罵,往往也正勾起了為人師,內心裡那脆弱以及敏感的所在。
我依稀可以清楚的記得,曾經在育幼院的服務過程中,在踏進育幼院的那一霎那。來自眼前青少年,那刻意大聲喊著「狗來了,狗來了」,那一種難堪的,無地自容,想要立即拔腿狂奔的負面感受。
說真的,在那當下,身為心理師的我,是不可能,也很難與眼前的孩子起爭執或衝突,或要求孩子說清楚,他到底是在講誰?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讓自己更加的難堪。
我必須說,現在的老師,真的是很難為,也總是很為難。對於學生愛的傳遞,得要不時地自我覺察,不斷地微調、修正,以及改變。
這是一段永不停止的自我學習。
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裡,有一段
:「每人一生中,總會遇上一位值得你惦掛著的好老師!」我相信,對於孩子來說,那位老師是嘉嘉老師,也會是你。—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作者: 陳怡嘉
出版社:遠流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851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無 塑 園遊會 辦法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演講過程中,我常常說,學生生氣可以掀桌子,家長生氣可以來學校掀桌子,但老師生氣卻只能將桌子擺好。
我們這個社會,對於老師的要求,總是抱持著高的道德標準。而這標準往往也忽略了,老師身為一個人,一個角色,可能存在的框架負擔。
當我們在包容、接納孩子的時候,請別忘了,老師也會受傷。只是對於老師來說,這份內心裡的傷,卻總是得自行修復。
心裡的苦,往往不是周圍的人可以理解。無人知曉的委屈、無奈、痛苦,對於老師來說,不得不視為是一場修行。
但並非每一位老師,都可以安然地走過這一段。特別是,當我們付出愛與關懷之後,卻深深感受到,來自信任學生的背叛,以及莫名的被誤解。
在閱讀嘉嘉老師這本作品的過程中,可以深深地感受,那一種年少處在難堪的狀態下,如何想要證明自己依然可以的心情。
雖然,我高中沒有落榜,但與落榜只差那一分。
36年前,當時,就剛剛好,考了北區高中聯考的最低錄取分數512分,考上了當年的最後一志願。
說真的,那種墊底,當下難堪的感受,對於當時自尊心甚強的自己,就如同落榜一樣的難堪。
所以,這輩子也與高中無緣。
有緣的是,對於自己來說,和北一女補校的關係,緣起於民國76年暑假,當時因為救國團自強活動,擔任了曲冰拓荒活動隊領隊兄。
當時,學員裡,有幾位北一女補校的高中生。也因為認識了這一群好朋友,在後來北一女校慶的那一天,被邀約參與學校的園遊會。
那是自己第一次走進一女中,同時也逐漸的,感受到日間部與夜間部學生之間,那無明的心情上的反差。
其實,年少的自己,對於比較很是敏感。有時想想,這些敏感也往往來自於我們周遭的大人,如何的來看待,以及比較我們所身處的學業表現。
很無情,也很無奈,在那個年代。其實,現在何嘗不也是依然如此。分數、成績、學歷依然左右著,評斷一個人的標準。
身為一位老師,如何來看待學生這個角色?如何來看待自己與學生的關係?如何來看待身為一個人?也往往決定了孩子,特別是青少年如何來看待自己。
在閱讀嘉嘉老師的這本書,也深深地再次提醒著自己,身為大人的我們,如何減少粗糙的對待,如何選擇更細膩的來看待我們眼前的孩子。
「老師的愛是懂你的特殊,但不讓你特殊!」
「教育不是選擇你想要教的對象,而是想辦法把你不想教的對象變成一個可教的人。」喜歡嘉嘉老師在書中的這兩段話。
我們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影響著,正在成長、改變的這群可塑性強的孩子,他們如何走向未來與周遭他人之間的關係。
身為老師站在台上,說真的,誠屬不易。在面對眼前學生的挑釁、羞辱,以及無情的批判、辱罵,往往也正勾起了為人師,內心裡那脆弱以及敏感的所在。
我依稀可以清楚的記得,曾經在育幼院的服務過程中,在踏進育幼院的那一霎那。來自眼前青少年,那刻意大聲喊著「狗來了,狗來了」,那一種難堪的,無地自容,想要立即拔腿狂奔的負面感受。
說真的,在那當下,身為心理師的我,是不可能,也很難與眼前的孩子起爭執或衝突,或要求孩子說清楚,他到底是在講誰?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讓自己更加的難堪。
我必須說,現在的老師,真的是很難為,也總是很為難。對於學生愛的傳遞,得要不時地自我覺察,不斷地微調、修正,以及改變。
這是一段永不停止的自我學習。
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裡,有一段
:「每人一生中,總會遇上一位值得你惦掛著的好老師!」我相信,對於孩子來說,那位老師是嘉嘉老師,也會是你。—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作者: 陳怡嘉
出版社:遠流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851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