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文】「邊緣性人格障礙(BPD)教戰守則」文:周勵志醫師。我的摘要及改寫。
。
1.BPD不是每個都一樣的,是可以被分類的。應依各自的狀態,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計畫。
2.先處理最明顯的症狀及影響生活的議題(如破壞性的行為),當症狀改善後,才處理BPD的人格困難(不適切的憤怒、粗暴、操弄、強求、妒忌、全有全無思考及與之相應的理想化/貶抑化、自虐)。
3.治療策略
(1)用藥物降低情感症狀
(2)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辯證性行為治療來強化SELF
(3)移情聚焦治療,當他「情感整合平台--情緒調理,有功能」,以整合病人的情感狀態與自我狀態。
.
4.治療聯盟:
「涵容」很重要,必須被涵容在一種穩定的、持續的、具有可預測節奏的關係之下,他才有條件逐漸學習區別人我之際、內外之分。
如何讓BPD能夠放心地將心理師視為自己情感騷動及不被制約行動的一個可靠、安全的容器?
5.重點提醒
維持治療架構的穩定性;心理師的活力要多;要能忍受BPD的負向移情(且對反移情要格外留神);讓BPD當下的行動與感覺建立連結(聚焦在此時此地對事物的澄清與詮釋,阻止自動化行為);不滿足BPD的自我破壞行為。
6.明朗化的聚焦--所有的行為與滿足皆須討論。
所有的要求與協助是明朗化進行,以便讓BPD的當下行為與感受做連結。
BPD很少清楚地為自己所需而求助(無意識行為多),如果發現他間接地要求些什麼,最好的反應是,「指出這種現象,且詢問是否正確?」事後討論如何適切地滿足。
如果心理師過早或不明說而「自以為是」提供支持性的干預,有可能不經意地滿足了他的奢望,引起覺得自己是心理師的重要他人的誤解或進一步想控制心理師。
.
7.操弄行為。
BPD最明顯的是操弄行為,以滿足自己無法言明的需要。
可以有計畫地接受操弄先滿足對方,但須有下列條件:溝通清楚心理師為何會接受?有正面意義;詮釋與清楚他操弄行為的意義;BPD的操弄行為與心理師的回應之後,其中有何智慧存在?
8.自我概念的養成
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驗證,在所處情境與背景下找到與世界、人際相處的控制與預測,最後依此成為有能力(自我勝任)與負責的成年人。
BPD需在被認可的環境之中,經由希望與鼓勵,嘗試錯誤,讓他能夠被重新撫育,從矯正性情感經驗中再長大一次。實務作法是,認同他的想法、感覺和行動,從比較中得知事情的規則。
9.小心反移情
小心心理師反移情中的歉疚、罪惡感拯救幻想、越界行為、憤怒恨意、無助、焦慮、恐懼;混淆不確定、時間急迫感、如父母般養育病人的想望、過於謹守治療架構。
溫泥考特1947年說「反移情」:心理師應預期並接受,而不是去壓抑這些感受,甚至變成治療中的一種要素。
在治療中要留意的是如何去保持彼此之間最恰當的距離:若太遠,BPD會「瘋狂地逃避想像或現實的被拋棄」,若太近,則有「被心理師吞噬/控制」的焦慮。
.
10.成功處理反移情的兩個功能
護持:類似一位母親提供一種特定的環境,以促進嬰兒的成長
涵容:一位母親如何處理他的嬰兒的情緒的過程。先去揣度他到底怎麼了?消化後將之變化成他(情緒狀態像嬰兒)能夠再內射和容忍的情緒。
評估案主的狀態—心理師自我觀察—創造一個分析的後設空間(以免被移情或投射性認同困住)--選擇詮釋的最佳時機。
11.太多的沉默會給BPD帶來壓力與困難,會想太多,所以用言語適度澄清進行中的狀況,並請他用言語擴充當下所經驗到的感覺或覺知,以避免某種因模糊所引起的惡化。
12.心理師的自我揭露
BPD過去常經驗到被忽視、虐待或冷漠,因此心理師的自我揭露(真實與真誠,包括些許個人資訊)會比完全不去評斷(中立、不表達意見)的好。
13.心理諮商的有效性—關係裡的互動
來自兩人的相遇、交會而非洞識與分析。
進入關係中,人們互相肯定、確認,成為自己和他人。並有各自的存在與獨特性
關係,不僅是同理或直觀覺知,而是「大膽地當入他人之中」(賭上自己的存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情人一個換了一個,朋友一個交了一個,感情總是無法長久?內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00:20 聊聊做快樂大學的有趣感想和經驗 02:20 現代人處理情感問題的兩種極端類型(木訥男vs渣男) 03:25 兩種極端類型的病根 04:50 說書推薦:壞男人的孫子兵法 👉訂閱快樂大學的頻道,讓你的人生變...
無 情感症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粉絲信 #人生練習班 #雙極症
匿名問:
請問該怎麼活下來...
我有雙極性情感症狀,有時候也容易焦慮到恐慌,有時候又會莫名痛哭,也會麻木,想死這樣,不知道人生該怎麼過,朋友也變少之又少這樣.......,覺得活者很難受...
沒力的回答:
哈囉~不好意思這麼晚才看到訊息
我自己也是雙極症患者,這是大腦生病了,不是自己不好,我的建議是,好好地去找醫生配合治療,不要隨便斷藥,先讓身心穩定下來
生病時的鑽牛角尖是無法控制的(尤其雙極症兩邊情緒的極端症狀會特別明顯,有時切換會快到自己受不了),但這就跟咳嗽跟流鼻水一樣,生病了,就是會有這些狀況,根本控制不了
所以你要做的是讓身體狀況先穩定下來,好比焦慮恐慌可能會讓你心悸喘個不停,那我們就得先乖乖配合醫生讓這些症狀降低,讓大腦可以得到安定,治療過程其實就像是感冒去看醫生,醫生會開止痛消炎藥的感覺,等身體狀況穩定下來,才能去排解真正讓我們困住並且讓身心生病的主因(這種時候就可以找諮商)
我有一些學生本身有憂鬱症或雙極症,雖然沒辦法長期穩定的做正職,但乖乖配合醫生,乖乖吃藥,還是可以好好的讀書或是回職場工作,也能養活自己,雖然生病了,但你並非一無是處,你只是暫時生病了,請不要拼命責怪自己.好嗎?
無 情感症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粉絲信 #人生練習班 #雙極症
匿名問:
請問該怎麼活下來...
我有雙極性情感症狀,有時候也容易焦慮到恐慌,有時候又會莫名痛哭,也會麻木,想死這樣,不知道人生該怎麼過,朋友也變少之又少這樣.......,覺得活者很難受...
沒力的回答:
哈囉~不好意思這麼晚才看到訊息
我自己也是雙極症患者,這是大腦生病了,不是自己不好,我的建議是,好好地去找醫生配合治療,不要隨便斷藥,先讓身心穩定下來
生病時的鑽牛角尖是無法控制的(尤其雙極症兩邊情緒的極端症狀會特別明顯,有時切換會快到自己受不了),但這就跟咳嗽跟流鼻水一樣,生病了,就是會有這些狀況,根本控制不了
所以你要做的是讓身體狀況先穩定下來,好比焦慮恐慌可能會讓你心悸喘個不停,那我們就得先乖乖配合醫生讓這些症狀降低,讓大腦可以得到安定,治療過程其實就像是感冒去看醫生,醫生會開止痛消炎藥的感覺,等身體狀況穩定下來,才能去排解真正讓我們困住並且讓身心生病的主因(這種時候就可以找諮商)
我有一些學生本身有憂鬱症或雙極症,雖然沒辦法長期穩定的做正職,但乖乖配合醫生,乖乖吃藥,還是可以好好的讀書或是回職場工作,也能養活自己,雖然生病了,但你並非一無是處,你只是暫時生病了,請不要拼命責怪自己.好嗎?
無 情感症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情人一個換了一個,朋友一個交了一個,感情總是無法長久?內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00:20 聊聊做快樂大學的有趣感想和經驗
02:20 現代人處理情感問題的兩種極端類型(木訥男vs渣男)
03:25 兩種極端類型的病根
04:50 說書推薦:壞男人的孫子兵法
👉訂閱快樂大學的頻道,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https://is.gd/BU3x93
👇更多【南方哲學系列影片】別錯過❗
🔥近期人氣No.1影片:停止浪費你的生命【中文翻譯】STOP wasting your life|HU大推影片 https://youtu.be/tMEadGqvWqU
🔶愛情自由:當局迷,旁觀清👀 https://is.gd/imvUwN
🔹分手之後💔: https://is.gd/2UBlhO
🔶焦慮革命:擺脫情緒勒索💪 https://is.gd/zskwzR
🔹成功學,大祕辛👂 https://is.gd/NfmscU
🔶價值觀自由:為何不這樣想💬?https://is.gd/n7Ll2v
🔹人際自由👥:快樂溝通學 https://is.gd/Ex8ZHm
🔶Do it Smart:讓生命不卡卡✊ https://is.gd/SExkcb
🔹職場攻略:別讓薪水限制你🤓! https://is.gd/8K4ycx
🔶科學快樂論:進化論,看人生🧠 https://is.gd/P12Ywp
🔹快樂說書秀🗣 https://is.gd/ga8wng
-------------------------------------------------
🌟想發問?有苦惱?
🌟追蹤IG|日常|問答|直播:mars.kuma
https://reurl.cc/oex7g
👤活動|文章|日常
👤追蹤臉書: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課程、影片、直播的最新消息,加入送免費電子書
#甘蔗男 #木訥男 #快樂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