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火發生的300多年前,巴黎聖母院就已定下嚴格的「救災SOP」】 Every little d
2019年,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 #聖母院大教堂 陷入了一片火海,這一場不幸的火災發生後,巴黎聖母院發言人Andre Finot受訪時透露:「整座教堂都在燃燒,所有東西都不會留下。」
大教堂的整個構造框架中,共使用了約52英畝的木材原料,意味有1300棵橡樹支撐著115英尺(約35公尺)高的屋頂,這屋頂的結構甚至有「森林」之稱。
聖母院大教堂建造於1790年,當時遭逢法國大革命時期,因此大教堂曾遭受劫掠、毀損。然而,當時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事先訂下了一套SOP:
—
看更多生活細節
-Instagram上的每日展覽 ☞ http://bit.ly/2MwcccP
-每週五的主編手札 ☞ https://bit.ly/2FA6vG2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Blaire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謝cc的影片分享 (影片是他給我的原檔,也同意在我頻台上分享) (更希望大家分享出去,不論用什麼方法) 以下為她IG 原文文字轉發 https://www.instagram.com/p/B1jON30H4D6/ 世界之肺亞馬遜叢林大火,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除了祈禱之外是該實際行動了 🔥🌳🔥...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Blaire 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Troublemaker c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好雷]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brûle (2022 法國片) 的評價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張哲生-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嚴重火災 ... 的評價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心得] 巴黎聖母院大火(雷) Netflix 法國災難劇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好雷]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brûle (2022 法國片) 的評價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防隊對於古蹟火災採取一般的搶救作為 議員江肇國批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從沒有針對古蹟歷史建築進行實地消防演練 難怪消防局在大火來臨前難以應變】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江肇國4日在議會進行警消環衛業務質詢,關心市府對於古蹟跟一般火災的搶救是否有明確的做法跟相關演練?他指出,台中刑務所官舍群一棟百年建築3日發生火警,消防弟兄很辛苦的把火快速撲滅,但在救火同時,因為恐怕不知道這棟是有歷史建築的文資身分,僅採取一般的搶救作為。江肇國批評,盧秀燕上任之後卻從來沒有針對古蹟歷史建築進行實地的消防演練,難怪消防局在大火來臨前,難以應變。
對此,消防局回應表示,為維護古蹟建築,針對古蹟、歷史建築外觀的火點,市府適時採高空式水霧撒水等方式,在不破壞古蹟、歷史建築主體建物原則下,進行滅火及周界防護作業。對此,各轄區分隊皆已擬定搶救計畫,製作搶救圖,每年度實施搶救演練,其中針對古蹟部分,經統計108年度至今共舉行64次演練。
江肇國表示,根據「古蹟及歷史建築消防救災處理原則」,及相關學者表示,古蹟搶救應該將水作螺旋噴霧微粒狀均勻噴出,形成「水霧」,用以阻絕氧氣,進而達到滅火的效果,倘若火勢較大,應像澆花一樣,形成「水幕」,快速滅火。
另外,現場除了救火組外,也要設置搶救組,在安全評估可行的狀況下,要即刻進場搶救文物。去年台北跟桃園都有做這些演練,以3日的火警為例,可能接獲通報的消防隊員跟指揮官,不太清楚這棟建築具有文資身分,也不太瞭解其具有歷史價值,所以沒有辦法即時啟動更好的應變措施及救護措施。
江肇國說,這場火已經過去,消防局應該要回頭去加強與文化局的聯繫,對這些古蹟有更好的救災模式將火撲熄是最高原則,但針對古蹟必須在滅火之餘,還要能盡力保存原有的建築結構及裡面的文物。
江肇國也說,去年2019年全世界發生多起古蹟火災,包括「沖繩首里城」、「巴黎聖母院」、「山西遙古城武廟」、「白川鄉合掌村」等,台中市有這麼多文資,可惜消防局和文化局依然沒有動起來,不僅沒有依照相關規定,繪製甲、乙種搶救圖,甚至盧市長上任今,沒有進行過任何古蹟及歷史建築的實地演練。
對照林佳龍時期曾在「萬和宮」、「市長官邸」、「磺溪書院」等多次進行演習,奉勸盧市府不要用火災來換取經驗,歷史建築損壞一棟就少一棟,如果再有意外,將會影響到刑務所官舍群、刑務所官舍群擴大區,法院宿舍等三大整個園區的保存價值。
江肇國也強調,針對古蹟跟歷史建築應該是「預防」重於「搶救」,尤其這些老建物大都有「外有圍牆」、「巷弄狹窄」、「木造結構」等高風險、搶救不易的先天困難。文化局一定要加強巡查,並且落實古蹟的維護管理計劃,消防局也應該按期擬定古蹟歷史建築的防災演練,避免再次發生遺憾。
文化局回應指出,文化局針對公有文化資產,皆依規請管理單位提送管理維護計畫,內含災害評估與預防、災害因應、緊急應變計畫等。針對規劃修繕工程的文化資產,也會擬定因應計畫、辦理消防檢討等。
3日「臺中刑務所官舍群」北區Q棟傳出火警,警、消獲報到場滅火,15分鐘內撲滅,燃燒面積約100平方公尺,無財物損失,詳細起火原因有待後續調查。文資處4日上午已組成應變處理小組前往現勘,訂定應變處理原則妥善處置。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得最近一次登上巴黎聖母院的鐘塔是2017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雖然這天登塔免費,但我們也沒有排太久時間,因為當時聖母院登塔拿預約號碼牌的機器剛安置不久,非常便利。
這也是聖母院2019年4月15日火災前帶著小王子最近的一次這樣近距離看這造型古典雅緻的新哥德式尖塔。
還記得ㄧ年前的今天,那天天氣非常好,氣候溫和,巴黎的春天因陽光照射充滿著希望,那時瑪黑區的義大利排隊人氣美食店Eataly才剛開幕沒幾天,午餐還在此跟即將去南法長居的朋友吃了個Pizza,晚上原本還有另一個約要赴,19:00左右在路上卻意外撇見巴黎南方艷麗的天空出現黃龍騰空般ㄧ大團不尋常的濃密巨煙,黃煙冒得突然又莫名的大,大到讓人好奇心勝過恐懼,不顧一切我循著煙的方向快走想一探究竟,心裡知道肯定大事不妙了!
「巴黎市政府被恐攻?」
「火燒市府?」
心裡ㄧ團團的不安開始糾結著。
隨著人群逐漸騷動,腳步急促越走心越忐忐.....,想不到等快走至塞納河邊,ㄧ幕超驚人超現實的景像在面前轟然出現,以為永遠會存在,矗立了整整八百五十六年的巴黎聖母院的屋頂正燃燒著,而我竟眼睜睜地看著尖塔倒塌!
現場的每位過客無論是巴黎人或旅客都不可置信地望著同一個方向面露驚愕、惶恐,像是歌劇院裡正引吭高歌的名伶突然拿出一把火在面前自焚,但這畢竟不是一場戲,超現實的光景讓在場的群眾或面有難色或面無表情的蹙眉、發呆,時間像是靜止著,但火勢卻依然無情猛烈地持續摧殘這法國最重要的聖堂。
我沒看到現場有人哭,大概想哭也哭不出來,拉丁民族法國人或許私底下個性緊張神經質,但大庭廣眾之下過度釋放情緒還是不太OK、不優雅也不文明,還是要故作鎮定,倒是看到有些無關痛癢的人在河邊嘻鬧叫喊著,他們只當作看了一場千百年難見的奇景。
場面實在太過震撼,而且緊張的力道極速上昇,並隨著火勢猛烈攻至鐘樓久久不滅緊繃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的高原期、甚至好幾個月,至今難忘🙏🏽。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Blaire 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謝謝cc的影片分享
(影片是他給我的原檔,也同意在我頻台上分享)
(更希望大家分享出去,不論用什麼方法)
以下為她IG 原文文字轉發
https://www.instagram.com/p/B1jON30H4D6/
世界之肺亞馬遜叢林大火,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除了祈禱之外是該實際行動了
🔥🌳🔥🌳🔥 We share the same oxygen!!!!
-
還記得巴黎聖母院失火,全世界鋪天蓋地的頭版頭條媒體報導,政治家、億萬富翁爭先恐後地站出來想要一起協助修復聖母院。
如今,這個真正影響全世界存亡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了好幾週之久...這些媒體、這些政治家、富翁們,你們在哪裡?? 當今天我們高喊節能減碳,全世界正需要數十億顆樹來吸收碳並穩定氣候的時候,地球最大的森林正在被大火熊熊的燃燒著!
你們知道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嗎?
想像一下一個足球場有多大?目前雨林被非法砍伐+蓄意燃燒+天災等因素下,正以「每分鐘」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也就是當你看到這裡,剛剛上一分鐘已經又有41250平方公尺的雨林已經消失了💔
-
這是一個多麽令人心痛的事,這是一個全部的人都該站出來阻止持續發生的事,是該時候行動了,以下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1.用你的聲音為雨林發聲
當我們有越多的聲音,我們就越能把這件事情帶動到各個層面
把這件事情儘可能的分享出去,把這個話題與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孩子、街上的人一起討論。用你搜集到的資訊分享給所有的人、教育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告訴他們,解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還可以加入聯署、加入遊行。台灣雖然離亞馬遜雨林很遙遠,但我們依舊可以在我們的國家發起連署,作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對在位者施加壓力
我們都有能力讓這件事情影響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不間斷地關注這個議題,不間斷的提起這個議題,我們才有能力改善未來!
(台灣為雨林發生的連署連結請看即時動態)
-
2.支持當地的民間團體以及相關的NGO組織
這些當地社群正站在第一線捍衛他們的家園,協助雨林恢復。他們需要大量的志工、捐款,更需要你們最高度的關注,將他們親眼看見的事情,地球正在一點一滴流失的事分享出去。
幫大家整理了一些正在協助環境保護的團體與當地組織
@socioambiental @gaiaamazonas @amazonwatch @WWF @greenpeace @friends_earth @rainforestalliance @rainforesttrust -
-
3.拒絕購買、支持這些會伐木造田的跨國企業旗下的產品
你們知道嗎?
亞馬遜叢林之所以每年大火次數急遽升高,除了部分天然災害之外,絕大多都是人為造火。為了創造更多高經濟農作,企業與政府相互扶持鼓勵農夫焚林造田。而這些跨國大企業旗下有無數個貼近生活的品牌,組織複雜到你甚至無從追蹤起是屬於哪個企業
例如,幾乎人人一雙的Havaianas哈瓦那拖鞋正是屬於全世界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JBS所有。該公司最近被發現從一個在雨林自然保護區內透過非法清理土地的放牧公司上購買奶牛!
身為消費者的每一個人,購買前三思!支持購買雨林聯盟認證的產品。
-
4.節能減碳不能只是口號
開始種樹吧!!你自己種下的樹,看著它漸漸成長所帶給你的回饋是難以想像的大,當你實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我們必須更努力才能彌補過去的錯誤!
減少吃肉、減少開車,有責任的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使用更少的塑膠然後多種點樹!!
-
這不是今天的新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這輩子天天都該關注的事
我們與世界上每個生物都共用著這個肺,共用著這些氧氣
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樹吧!動起來吧!
⇢ FAQ♡
每週一四固定更新+其他時間不定期
Camera:Canon M6
Edit by Final cut prox
Title song:NEW SOUL
⇢Follow me on
FB⇢Blaire左撇子
-鎖定最新消息及部落格文章發布
IG⇢Blairechen
https://www.instagram.com/blairechen/
-每日更新 旅遊+心靈保養
Weibo/bilibili ⇢Blaire左撇子
Blog⇢https://www.blairechen.com
此影片為非合作影片♡
Business Inquiries⇢blairechen19@gmail.com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Troublemaker c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除了祈禱之外是該實際行動了
🔥🌳🔥🌳🔥
We share the same oxygen!!!!
還記得巴黎聖母院失火,全世界鋪天蓋地的頭版頭條媒體報導,政治家、億萬富翁爭先恐後地站出來想要一起協助修復聖母院。如今,這個真正影響全世界存亡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了好幾週之久...這些媒體、這些政治家、富翁們,你們在哪裡??
當今天我們高喊節能減碳,全世界正需要數十億顆樹來吸收碳並穩定氣候的時候,地球最大的森林正在被大火熊熊的燃燒著!
你們知道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嗎?
想像一下一個足球場有多大?目前雨林被非法砍伐+蓄意燃燒+天災等因素下,正以「每分鐘」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也就是當你看到這裡,剛剛上一分鐘已經又有41250平方公尺的雨林已經消失了💔
這是一個多麽令人心痛的事,這是一個全部的人都該站出來阻止持續發生的事,是該時候行動了,以下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
1.用你的聲音為雨林發聲
當我們有越多的聲音,我們就越能把這件事情帶動到各個層面
把這件事情儘可能的分享出去,把這個話題與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孩子、街上的人一起討論。用你搜集到的資訊分享給所有的人、教育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告訴他們,解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還可以加入聯署、加入遊行。台灣雖然離亞馬遜雨林很遙遠,但我們依舊可以在我們的國家發起連署,作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對在位者施加壓力。
我們都有能力讓這件事情影響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不間斷地關注這個議題,不間斷的提起這個議題,我們才有能力改善未來!
-
2.支持當地的民間團體以及相關的NGO組織
這些當地社群正站在第一線捍衛他們的家園,協助雨林恢復。他們需要大量的志工、捐款,更需要你們最高度的關注,將他們親眼看見的事情,地球正在一點一滴流失的事分享出去。
幫大家整理了一些正在協助環境保護的團體與當地組織
Instituto Socioambiental - ISA
Amazon Watch
WWF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Imazon
International Rivers
Friends of the Earth
雨林信託
https://www.rainforesttrust.org/
雨林基金會
https://rainforestfoundation.org/
-
3.拒絕購買、支持這些會伐木造田的跨國企業旗下的產品
你們知道嗎?亞馬遜叢林之所以每年大火次數急遽升高,除了部分天然災害之外,絕大多都是人為造火。為了創造更多高經濟農作,企業與政府相互扶持鼓勵農夫焚林造田。而這些跨國大企業旗下有無數個貼近生活的品牌,組織複雜到你甚至無從追蹤起是屬於哪個企業。
例如,幾乎人人一雙的Havaianas哈瓦那拖鞋正是屬於全世界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JBS所有。該公司最近被發現從一個在雨林自然保護區內透過非法清理土地的放牧公司上購買奶牛!
身為消費者的每一個人,購買前三思!支持購買雨林聯盟認證的產品。
-
4.節能減碳不能只是口號
開始種樹吧!!你自己種下的樹,看著它漸漸成長所帶給你的回饋是難以想像的大,當你實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我們必須更努力才能彌補過去的錯誤!
減少吃肉、減少開車,有責任的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使用更少的塑膠然後多種點樹!!
-
這不是今天的新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這輩子天天都該關注的事
我們與世界上每個生物都共用著這個肺,共用著這些氧氣
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樹吧!動起來吧!
-
更多請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cisatroublemaker/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強訊報你知🔥
我的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讓頻道多活幾分鐘!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我的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
以後不寫內容了,有興趣我用的畫面或音樂可以私訊粉專喔!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張哲生-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嚴重火災 ... 的推薦與評價
(圖片來源:CNN)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大火屋頂全毀、尖塔倒塌法國文化珍寶陷入浩劫! 文:閻紀宇(風傳媒)... ... Shih-Chieh Sun. 加古隆: 巴黎在燃燒嗎? ... <看更多>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心得] 巴黎聖母院大火(雷) Netflix 法國災難劇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 的「巴黎聖母院大火」,國家地理頻道已拍一部紀錄片在Disney+可看,而劇情作品今年三月在法國上了老導演Jean-Jacques Arnaud拍的《燃燒的巴黎聖母 ... ... <看更多>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在 [好雷]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brûle (2022 法國片) 的推薦與評價
2023/03/28 更新:本片將於4/14院線上映,台譯片名《聖母院大火:世紀浩劫》
暑假阿姨帶來一堆外片 DVD,裡面有我從三月就很想看的法國新片 Notre-Dame brûle直譯「燃燒的聖母院」,是曾導過《玫瑰的名字》《情人》《火線大逃亡》與《大敵當前》的法國老導演 Jean-Jacques Arnaud今年最新作品!剛好這週 Netflix上架了新劇《巴黎聖母院大火》令我看了挺五味雜陳,就把這片也翻出來比較看看。話說我看那齣 Netflix新劇的感想是:東拉西扯說了很多人們的故事、安插了很多角色來聖母院演內心戲、反而打火英雄的消防專業退居次要都在情感掙扎、甚至打火戲份僅 1/3左右一直被生活劇情打斷、最後比較值得欣賞的還是聖母院3D重建...
但這部 110分鐘的電影《燃燒的巴黎聖母院》取向完全相反:導演在火災過後一開始是想拍「紀錄片」、後來慢慢發展成為按照時序重現火災過程的「紀實電影」,他不採3D模型的電腦技術而到處去找大教堂、用好多間法國歌德式教堂與巴黎聖母院相似之處拍攝近景戲份,而遠景的聖母院大火他廣徵當時的新聞與民間錄影畫面、果然一呼百應得到廣大迴響栩栩如生記載了那多國報導萬民祈禱的焦心夜晚!有不少馬克宏畫面也模仿了個川普畫面、還有伊達戈市長客串演自己。然後「角色塑造」非常次要,因為打火英雄極多都不同面孔,唯一主角還是眾人搶救的聖母院本身!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2/02/11/12/58/0195580.jpg
片頭第一部分,從大火前的 2019/04/15 下午談起,聖母院的春天白天就是滿坑滿谷國際觀光客!英法德意西中港日等多國語言統統拍一團導覽,馬上告訴我們「巴黎聖母院」絕非僅屬於巴黎或法國而屬於全世界,待會兒燒起來後的各國新聞畫面更展現了全球的關心!不過下午觀光客離去後 18:00晚間彌撒開始 18:15才悄悄火起,史實火起的官方說法是電線走火,但從這裡開始本片在大致的「紀實」前提下處處描繪一個「得過且過」不上軌道的巴黎:
(1) 屋頂整修的工人們閒散抽菸,明明到處都寫著「不准抽煙」!這煙蒂被風一吹吹到屋簷吹進窗裡就進了屋架;(2) 堂堂聖母院的打鐘點燈等電線居然還是裸線缺乏保護!而大教堂自古以來就是屋簷閣樓豢養鴿子的最好去處,鴿子會怎麼築巢怎麼啃咬誰都很難說;(3) 史實第一聲警報,剛上任的值班保安還在隔壁打電話吃東西,他至少有趕快回來戰戰兢兢上報;(4) 但受報去檢查的老警衛隨便看看找錯地方就回報沒事,只說「又是誤報好煩人,系統老舊該換了」卻得過且過未嚴肅面對;(5) 居然還是有人觀光自拍傳給朋友才發現「聖母院有煙?這裡也選教宗嗎」XD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02/09/17/07/2066413.jpg
居然外面的觀光客拍照直播了、內部工作人員還渾然不覺!(6) 還要小保安再度上報、電話打來打去被踢皮球、直到市長辦公室都遠看到煙才下令消防隊追查!(7) 第二聲警報終於讓老警衛當回事了,但要爬上屋架另作清查還要爬好多樓梯帶好多鑰匙開好多搞不清鑰匙的門;(8) 進入屋頂屋架發現真的著火了!但兩個警衛連忙逃開要去疏散群眾時、竟沒拿起手邊就有的滅火器嘗試第一時間撲滅;(9) 兩次警報要疏散彌撒群眾時都遭遇白眼,主持的神父與女高音都覺得神聖的彌撒被警報毀了;(10)疏散群眾時還有白目小女孩回去點蠟燭,不過這蠟燭倒有意想不到的導演安排。
(11)巴黎消防隊兩位將軍終於動員了就近的分隊!只可惜巴黎古巷狹小交通阻塞、汽車與自行車共道趕都趕不走、車輛與行人聽到消防警笛不知讓路還到處鑽洞、甚至有滑板男看到消防車就樂得掛上來、路旁施工更往往縮減路寬消防車都過不去了、消防人員塞在車陣卻見記者騎小速克達早就鑽過去... 總之十萬火急的消防車可以遇到一百種巴黎式阻撓!(12)率先到達的第一小隊四人上了「北端耳廊」,但重重門鎖毫無準備溝通不良還要他們乾等;(13)等頭四位終於上到耳廊屋頂準備開砲滅火時,黃金時機早過了已一片火海!而且木架倒塌石頭傾頹鉛製屋瓦融化如岩漿!
https://fr.web.img5.acsta.net/pictures/22/02/09/17/07/2033651.jpg
電影前段就是各種得過且過果然出包的「巴黎式扼腕」!中段則是各種已過莫悔硬著頭皮彌補過錯的「力挽狂瀾」,在此大火的史實搶救階段與面向也一一鋪出:(1) 陸路集結消防隊來得太慢了、要水路集結水上消防並帶來雲梯對付這極高火災,雖然看那幾乎噴不到的水柱面對大火根本杯水車薪;(2) 室內重點從交叉甬道「拱心石」開始燒穿了,小隊進入中殿向上噴水總是到不了頂;(3) 還要有一小隊專責救出 1300 件藝術與文物,(4) 中殿拱頂倒塌致氣壓閉門、要破門救人;(5) 鎮堂至寶「耶穌基督荊棘王冠」有重重保險、要從凡爾賽宮拼命趕來的聖母院總管才能開!
可以說這場「聖母院保衛戰」上自消防將軍下至消防基層都是一路灰頭土臉步步撤退、能夠「保住人命」「搶救文物」就已讓神職人員淚流滿面感謝上帝了,儘管塞納河與西堤島兩河四岸無數民眾點燈祈福合唱禱告、市長總統親臨打氣各國元首致意集氣,但這高度面積都史無前例的大火已完全超出人功可為、消防將軍也劃下底線「任何教堂都可重建」但弟兄人命都只有一次... 然而,在火災最後階段的「風向轉北」燒向西端立面兩大鐘樓時,這一路敗退的消防隊史實唯一「扳回一城」的觸底反攻,導演在堅守紀實筆觸整片後、終於在片末最後一戰加入英雄色彩召喚觀眾: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2/02/09/17/06/0573300.jpg
我們巴黎與法國,真的要退守一切保住人命與文物就好、而放任石頭建築就此崩毀他日重建嗎?儘管消防將軍專業立場是人命最大,但總統蒞臨揭櫫的是象徵性的法國文化使命、背後集體守夜的萬民則唱出了集體記憶與認同,那為了這超出我們自身的神聖使命、有誰願為了消防員的「有共識風險」自願投身「自殺任務」?這電影呈現還真慷慨激昂一呼百應!也還真的有幾位敢死代表的勇闖上爬、要隻身犯險爬到不可能的最高處、才能給聖母院大鐘如「天降甘霖」般呼應萬民的企盼... 不得不說 Jean-Jacques Arnaud畢竟曾經是商業大導,連紀實電影都能拍到熱血沸騰!
看看此片的法國票房,在上映首週僅次於《咒術迴戰》位居全法第二算相當有人氣!不過它的法國影評就毀譽參半:讚頌的,認為它紀實報導鉅細靡遺、對打火英雄致敬讚頌、對聖母院意義感人呈現、亦振奮法國人心喚醒使命;但批評的,也正是針對這種法國人心與使命感的「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而感到憂心,或是對全片沒有具體角色具體人生而只有抽象的集體使命而感到疏離... 不過我看完全片雖沒看見完整的個人故事、卻更珍惜那一個晚上萍水相逢的片段熱情:大家來自四方初見「聖母院冒煙」也許還只看熱鬧?但人心會慢慢踏上正軌不分你我一起祈福。
https://mobile-img.lpcdn.ca/lpca/924x/425a010a-5fc0-11e9-9f79-0e7266730414.jpg
而這宗教概念的「祈福」又有何意義?宗教建築與文物又不能當飯吃、點燈集氣唱詩祈福又能幫得了消防硬功夫?Jean-Jacques Arnaud 在前段諸多得過且過不上軌道的「巴黎式荒唐」中,竟也藏了一個小彩蛋留到最後頭尾呼應流露神性!那單純虔誠的信仰可不是科學技術制度效能所能取代的,也許也在冥冥之中庇佑人們保住了真重要事物?與其扼腕錯過失去的、不如感恩你所擁有的,「巴黎聖母院」既能連結一晚萬眾一心、是否也能繼續引領不同語言的世人求同存異?從導演的影像選擇與眾生呈現中我感到這理想。推薦搭配網飛影集與國家地理紀錄片,比較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DXdPSEtg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8.2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66353833.A.B5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