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的美好實為醫病雙輸 揠苗助長的自付差額特材標準】
這幾天自付差額特材標準引來各界的關注,原本第一時間就想耙梳整理些想法,但看到陳時中部長、蔡英文總統的訊息後,本以為事情還有轉圜,但看到主管機關用閉門黑箱會議、以媒體放話的方式處理爭議,我要站在在野黨監督的角色點出問題。
#張育美 #自付差額特材自費標準 #揠苗助長 #醫病雙輸
過去國家地理頻道曾報導我國的醫療品質是全球第3、亞洲第1;但另根據「2019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的總醫療支出在GDP中卻占比極低,在63國中排名第40,遠遜於鄰近已開發國家。也就是說「物美價廉」是我們醫療服務沉痛的特色,健保為民眾提供了基礎的醫療服務,但卻又像緊箍咒般以價格控管箝制各項「超前」的醫療發展,除了「物美」之外,在各種品質更好的醫療服務中,難道還需要強求醫界繼續「價廉」嗎?
近日健保署公告的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自費上限,就不免讓人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之感。另外,這也會剝奪民眾自主選擇醫材的權利,因為這項政策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品質好與水準佳的醫材可能因此退出台灣市場,民眾未來極有可能想用也用不到。只怕健保署的政策只是辦公室裡的美好,最後反而造成「醫病雙輸」。
#劣幣逐良幣真實發生
對於醫界已提出自付差額特材自費上限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質疑,健保署固然解釋健保署及食藥署會做上市前後品質把關,但如此說法顯然混淆「品質精良」和「符合標準」兩個層次問題。君不見有多少人認為「原廠藥」效用較「學名藥」更佳,同樣問題也發生在醫療器材,安全性、品質、效能符合標準,但部分醫材在效能上就有更好的表現,例如癒後更佳。如醫界朋友舉例的Biobrane傷口敷料,可說是款嚴重燒燙傷患者的福音,但就曾因為健保收載問題而退出國內市場。
#資訊公開透明即可杜絕弊病 #知情同意達到醫病雙贏
病主法施行已過1年,其中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知情同意」,也就是醫師要將醫療選項及各選項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告知病人,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做出醫療選項的選擇與決定。與其訂定價格天花板,不如思考如何減少醫病資訊落差,讓患者能掌握利弊後,在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內做出合宜選擇,而不是藉由價格天花板限縮病患可選擇的項目。
#醫療生技產業的崩解 #傷害的不是醫界而是醫療供需鏈
價格的制訂不外乎是成本考量,成本涉及到進價與議價能力,大醫院需求量大、議價能力高,反之小型醫院則可能難以壓低進價。今日齊頭式的平等,恐怕無視於社區醫院的現實困境,減少社區醫院採購意願,分級醫療該如何落實?除此之外,醫院不願採購,高品質的醫材商轉而投入國際市場、高階醫藥生技人才出走,國內相關產業陷入困境、品質無力繼續提升,如此惡性循環正是這次公告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疫情稍緩就倒推醫界一把的衛福部
尤記得前幾個月疫情方興未艾時,醫界傾全力和政府一同防疫,從發燒篩檢、病床建置,到各式的院內感控措施,掙得今日的防疫成果。所幸疫情趨緩,醫療機構才剛稍有喘息空間,就收到主管機關如此「大禮」,我實在為醫界感到痛心。政策的推動絕對是要因勢利導,才能達到多贏局面;如果只是閉門造車,醫界恐怕只剩「真心換絕情」的悲鳴而已。
燒燙傷分級表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冬季特輯】~ 暖暖包也會燙傷
這兩天的門診看了一個小男生,因為口袋放暖暖包睡覺,隔天起來大腿就二度燙傷了!
大家不要以為暖暖包是很安全的東西,市售的暖暖包,發熱時的表面溫度約在40-58度間。
〖幾度會燙傷〗
根據文獻,表面溫度44℃,接觸6小時以上,就會燙傷。
而依據溫度上升,所需的時間會以指數級下降。
(70℃的熱水,只要1秒,就可以燙傷)
〖高危險群〗
老人及小孩。
人生第一次的輕微燒燙傷(輕二度以下),多半發生在5歲以前,其中大約75%,是被「熱水燙傷」,其次才是高溫的表面。
〖燙傷的分級〗
[一度燒傷]
表皮淺層;皮膚發紅、腫脹、有明顯觸痛;約3-5天即可癒合,無疤痕。
[二度燒傷]
淺二度:表皮層與真皮表層(約三分之一以上);皮膚紅腫、起水泡,有劇烈疼痛及灼熱感;約14天內即可癒合,會留下輕微疤痕或無疤痕。
深二度:表皮層與真皮深層;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較不感覺疼痛 約21天以上可癒合,會留下明顯疤痕。
[三度燒傷]
全層皮膚;皮膚呈焦黑色,乾硬如皮革,或為蒼白色,色素細胞與神經皆遭破壞,疼痛消失;須依賴植皮治療,無法自行癒合。
[四度燒傷]
全層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骨骼全受損,呈焦炭狀。
◎ 暖暖包使用建議 (2018/2/2 增列)
1. 請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使用,特別是末稍神經受損的人,如: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
2. 請常換位置,試想你手上拿顆烤地瓜都會在兩手間丟來丟去了,你如果用一個發熱效果很好的暖暖包,久了皮膚一定會受傷的。
3. 不建議在睡覺時使用,如果真的睡得很熟,醒來可能真皮層也熟了。
4. 不要讓小朋友自行使用,除了燙傷的潛在風險外,小朋友的破壞力驚人,有可能會把外層拆了,誤食內容物 (拋棄式暖暖包的主成份:鐵粉、食鹽、蛭石、和活性炭)
〖參考文獻〗
Weaver AM, Himel HN, Edlich RF. Immersion scald burns: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J Emerg Med. 1993 Jul-Aug. 11(4):397-402.
Tegtmeyer LC, Herrnstadt GR, Maier SL,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rmal injuries in children-Demographic, etiological and clinical data of German and Austrian pediatric hospitals 2006-2015-Approaching the new German burn registry. Burns. 2017 Jun 20.
Johnson EL, Maguire S, Hollen LI, Nuttall D, Rea D, Kemp AM. Agent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non-scald burns in children: A prospective UK study. Burns. 2017 Jun 20.
燒燙傷分級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119013
新北市消防局八里消防分隊分隊長邱皓純說,最好的辦法是遠離水上活動,並在室內等待雨停,若必須外出建議民眾避免久待空曠處,降雨時就近尋找遮蔽或有避雷針的建築物,且讓自己愈貼近地面愈好,千萬不要躲在空曠處的涼亭或樹下,否則反而容易成為雷擊目標。另外千萬不要在雨中光腳行走,建議選穿橡膠製鞋,不但不會被雨淋濕還不會導電,有效降低遭雷擊機率。
曾經出勤雷擊救護的萬里分隊隊員林宥辰說,人體遭受雷擊會對皮膚、肌肉及骨骼造成程度不一的損傷,通常傷勢跟雷擊的部位有關,患者身體除會產生類似燒燙傷的線條狀紅腫及四肢麻痺外,若擊中頭部往往會失去生命跡象,擊中身體則可能造成心律不整。
若遇有人遭遇雷擊時,旁人除向119報案外,並該立即將患者移往安全的環境中,移動過程中注意輕抬輕放,隨後保持患者身體乾燥等候救援,若患者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則應交替使用傻瓜電擊器(AED)及施行心肺復甦術(CPR)。
消防署副署長江濟人說,在全國各項災害統計中,並未特別針對雷擊受傷個別分類,由於雷擊在救護中被歸類為燒燙傷,若民眾遭遇雷擊救護人員即照燒燙傷分級進行急救,除檢查心律外在表層皮膚首重降溫,外傷則重固定及清潔傷口,並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進行斷層掃瞄等精密的檢查。
燒燙傷分級表 在 淺談保險觀念- 還記得之前可怕的八仙塵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還記得之前可怕的八仙塵爆,以及時常在新聞中看到的火災事故嗎? 「燒燙傷」是投保意外險時,必須注意的其中一個項目,但燒燙傷的相關問題實在過於複雜,因此大仁重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