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式全進化】
熱愛美式大型皮卡的朋友注意!經長達14年的產品週期與熱銷之後,豐田終於在近日帶來眾人期待已久的新世代Tundra。透過巨型水箱罩、外展輪拱和黑色A、B柱造型搭配,新型Tundra不僅外觀更顯孔武有力,同時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如同過去設計,新世代Tundra同樣保有Double Cab和CrewMax兩種車型,其中前者自出廠即標配8.1尺貨斗,而後者雖只標配5.5尺貨斗,但可選配升級至6.1尺。
內裝部分,除有更加寬敞的乘坐空間之外,新世代數位科技配備亦為本次改款最大賣點,自基本款車型即標配8吋多媒體觸控主機,高階規格車型更是直接配置14吋款式,同時裝有12.3吋全數位儀表。另外,直覺反應快速的多媒體系統現在也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並內建Apple Podcast和Amazon Music應用程式增加娛樂性。其餘新式配備則有手機無線充電座,以及選配全景玻璃天窗。
舊版5.7升V8引擎技術因為已不及Ford F-150和Ram 1500兩大對手新穎,豐田這回也特地為新世代Tundra帶來兩款全新V6動力,其中基本款3.5升V6雙渦輪引擎將可供應389hp/66.1kgm最大動力輸出,而加上一具馬達輔助的i-Force Max油電系統最大綜效輸出則為437hp/80.4kgm,同時兩者皆匹配10速手自排變速箱。針對安全即駕駛輔助,全新世代Toyota Tundra全車系亦標配Toyota Safety Assist 2.5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另外,針對重度越野的市場需求,豐田也同步推出換裝底盤高度調升3公分的TRD懸吊、TRD專屬防傾桿、專屬保險桿和底盤下護板、LED水箱罩燈飾、Crawl Control自動爬坡控制系統,以及Multi-Terrain Select智慧型越野地形系統的Toyota Tundra TRD Pro車型。
#Toyota #Tundra
----------------------------------
推薦文章:
Toyota Land Cruiser 鋼鐵武士
https://bit.ly/39tgScw
----------------------------------
網站 https://www.topgeartw.com
Youtube https://bit.ly/2UxJoz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爬坡變速箱過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TopGear TW 極速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沈慧蘭-殺手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爬坡時若變速箱過熱真的只能倒退嚕回坡底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現在很多車友都再討論配備DSG變速箱該怎樣操作才是最正確的 ...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汽車爬坡無力怎麼辦?Dr. ATF 變速箱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ouyang PTT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car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car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心得] Focus Active 滅火心得PTT推薦car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波箱過熱、變速箱溫度過高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波箱過熱、變速箱溫度過高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沈慧蘭-殺手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之前拍的 #不是最近
SUBARU OUTBACK
前陣子試駕了最新發表上市的SUBARU OUTBACK,以下幾點心得跟大家分享,先說我喜歡的部分:
SUBARU這幾年的車安全表現都相當傑出,OUTBACK也獲選美國IIHS TOP SAFETY+的殊榮,除了車體防護性優異,這次導入的Eyesight 4.0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也讓行車安全達到更全面性的提升,如果你是一個首重安全的車主,那OUTBACK的確很值得考慮
無論是上次試駕Forester或這次試駕OUTBACK,一上車都會感受到車內的氛圍很棒,前檔、車窗採用大面積玻璃的通透感、良好的駕駛視野、方正的車身帶來寬闊的乘坐空間,就像來到一間裝潢不特別華麗卻令人感到放鬆的房子,尤其這次配置的Nappa真皮座椅,雖然包覆性普通,但觸感棉柔、飽滿的泡棉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又不至於像德系車的座椅那般硬朗,明亮舒適的布局非常適合家庭
還有一點我很喜歡,就是OUTBACK的乘坐感,四驅和越野是SUBARU的強項,懸吊設定必須考量在破碎路面或大幅度落差等各種地形的表現,除了能提供消費者足夠的越野能力,也因為須符合這般嚴苛的使用條件,相較之下台灣路面的坑洞其實是小菜一碟,無論是之前的Forester或這次的OUTBACK,行經坑洞的乘坐感都相當舒適,搭配對稱式四輪驅動系統,高速穩定性和濕地循跡性也令人安心
另外就是這次座艙質感的精進,採用豪華品牌愛用的Nappa真皮座椅和Harman Kardon音響,中央11.6吋直式觸控螢幕也令人讚賞!除了科技感大幅提升,類平板的操作介面也很先進,長按選項就能移動排序,按鍵反應速度也算流暢,搭配倒車顯影和360環景,實用性相當齊全
至於我覺得略為可惜之處,近期SUBARU車系都是採用自然進氣引擎搭配CVT變速箱,OUTBACK也是如此。這樣的配置在幾年前其實很常見,但在現今車廠多數皆已採用「小排量+渦輪化」的今日,NA+CVT的動力規格難免會讓人略感失望。OUTBACK這顆2.5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69PS/最大扭力25.7kgm,實測車上載兩位成人駕駛感受,前段油門還算輕盈,一般市區停停走走都很OK,動力表現搭配CVT無頓挫的優勢相當舒適,但如遇超車或爬坡,重踩油門之下雖不致沒力重拖,但的確只符合夠用的標準,有熱血魂的爸爸可能不太適合。不過多數會買這種中大型SUV的車主一般都是家庭使用,載家人出遊也都是正常駕駛居多,如果是對動力需求不大的車主倒也無須擔心
#產品重點
●Level 2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EyeSight4.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DMS智能駕駛警示系統
●SAWD對稱式四輪傳動系統
●2.5升水平對卧自然進氣引擎
●169hp/25.7kgm/油耗13.9km/L
●X-Mode雙模式動力控制系統
●SRH主動轉向頭燈
●ADB智慧型自適應頭燈
●NAPPA真皮座椅
●直立式11.6吋智慧影音觸控控螢幕
●11支HarmanKardon喇叭+重低音
●行李箱容積561公升
#SUBARU #OUTBACK
#SAWD #EYESIGHT
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百萬內 CUV 最強戰力,小改款 Suzuki Vitara 試駕報告]
#小明 *下方圖片內也附有圖說*
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大眾安全意識抬頭,安全配備的強化成為了各車廠的重要課題,作為 Suzuki 銷售主力的 Vitara 也不能一直悶不吭聲,在這次小改款一舉導入多項主被動安全,售價卻最多只小漲 1.2 萬元,以進化有感的配備成就高 C/P 值實力,力求在眾多跨界休旅中突破重圍。
雖然全新的 Jimny 靠著經典身份以及超長候車期帶起一波熱潮,不過以整體市場需求來看,其實 Vitara 才是 Suzuki 最重要的銷售命脈,現行第四代的 Vitara 車系最初由 2014 年推出,而在 2018 年巴黎車展帶來了中期小改款作品,台灣市場則是在今年 8 月正式導入,雖然部份海外市場搭載的 1.0 三缸渦輪引擎並沒有現身,維持 1.6 NA、1.4 渦輪的雙動力三車型配置,售價區間為 77~91 萬元,而我們這次試駕的則是作為頂規的 S AllGrip 版本。
除了必備的外觀內裝小針美容,這次 Vitara 小改款重點莫過於安全配備的增加,在 1.4 渦輪車型全面導入 Suzuki Safety Support 主動安全科技,包含了全速域 ACC 主動車距巡航、DSBS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 (也就是AEB)、BSM 車側盲點警示、LDWS 車道偏移警示、RCTA 後方車側警示等六大主動安全輔助系統,這不僅是 Suzuki 在台灣首次導入時下流行的主動安全配備,也讓 Vitara 在小改款後成為台灣市場百萬內級距眾多的小型跨界休旅中,繼 Mazda CX-3 後第二部擁有 ACC 的車款,再加上原先就擁有在同級車款中少見的智慧四驅系統,比對後還會發現小改款的車價較先前僅僅小漲了 0.2~1.2 萬元,無疑是國內目前兼具實惠價格以及完整安全,同時又有優異體質的高 C/P 值跨界休旅。
[小針美容更質感]
在外型上小改款 Vitara 維持 4,170 x 1,775 x 1,595mm 的車身尺碼,軸距也同樣是 2,500mm,主要是針對細部造型加以修改,主要差異是車頭換上全新設計的鍍鉻直柵式水箱護罩,且原先依照動力形式的不同,配置不同樣式水箱罩的設計,在這次小改款則改為全車系統一的水箱罩設計。
[再深化的沈穩洗鍊]
車室內裝的設計也沒有太大變動,主要是將儀錶台上部的材質換成軟質設計,大大減少原先整片硬質塑料的陽春感,原先的大量紅色飾條也統一換成銀色式樣。
[動感歐風依舊]
這次小改款雖未針對動力性能或是底盤懸吊予以更動,不過基於其渦輪化動力以及充滿歐風的操控特性,依舊是 CUV 級距中相當動感的代表!
雖然期待的 1.0T 心臟並未現身取代入門的 1.6 升自然進氣車型,但主要出力來源的 1.4T 渦輪心臟,依舊予以保留,從帳面數據來看,140hp 最大馬力看似普通,但 1500rpm 就可以發揮的 22.4kgm 扭力輸出,搭配僅 1260kg 車重,卻也帶來相當有感的加速推力,堪稱該級距中數一數二的加速王!
值得一提的,這顆渦輪引擎的運作平順度頗佳,用力鼓催也不見惱人的粗糙嘶吼,結合換檔速度平順的六速自排,一般行車代步或是爬坡及滿載的重負載狀態,都能頗有餘裕的對應及驅策,唯一小遺憾的是變速箱保護略多,稍微抑制了些熱血的操駕感受。
單就底盤懸吊來看,Vitara 為常見的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設定,而試駕版本則為高規的 Allgrip 版本,單就懸吊設定來說,這款看似常見的懸吊結構,對於行路貼地性的表現卻有著高水準的演出,另外對於路感傳遞,以及轉向回饋的感受、操作比例,都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任何人都可以很快速且輕鬆的操駕它。
Vitara 對於日常行車的舒適度表現,也有著不錯的水準,將運動操駕所需的路感,以及乘坐舒適性的震動抑制,有著頗為出色的拿捏設定,不過可能因應舒適化的承載需求,抑或是「可能用來越野」的設定,Vitara 的避震器作動行程略長,因此過彎時的側傾也較為明顯。
所以當你開著這部可從方向盤轉向、車體回饋,清楚感受這是部「可以開快」的車,然後熱血十足的衝殺進彎,這時較為明顯的車身側傾,反而會給人有種的落差感受,另外這套四輪驅動的設定,也明顯偏向前驅為主,即便刻意利用低檔位、高轉速的檔位設定,並在彎中儘早補油加速,從後方回傳的驅動力量也不甚明顯,如果對於「四驅」沒有過度需求的消費者,選擇配備等級相當、前驅設定的 S 版本也是個不錯選擇。
[Hot Drive 試駕短評]
在這個跨界休旅百花齊放的年代,Vitara 這次小改款帶來了更齊備的主被動安全,就像前面所提到的,Vitara 是現在國內唯二擁有 ACC 系統的跨界小型 SUV,加上原先就屬前段班的優良體質,競爭力一口氣大幅提升,售價卻最多只小漲 1.2 萬元,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誠意呢? #小明
Hot Drive 官網連結:http://www.hot-drive.com/View.php?itm=WGRVZVUw
#HotDrive
#百萬內唯二有ACC
#而且是全速域哦
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爬坡時若變速箱過熱真的只能倒退嚕回坡底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 對於6款SUV的4WD測試,雖然有些車款可以順利登頂、有些則是失敗,但這裡面只有Rav4在爬坡過程中因為變速箱過熱所以沒辦法完成,是哪些因素才會造成變速箱過熱啊? ... <看更多>
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現在很多車友都再討論配備DSG變速箱該怎樣操作才是最正確的 ... 的推薦與評價
2017年6月18日 — 當車子再爬坡的時候很多駕駛人會放掉剎車,利用動力讓車子維持緩慢前進,或是維持車子不動的方式再操作,但這時候離合器都在結合狀態下,就很容易產生過熱 ... ... <看更多>
爬坡變速箱過熱 在 Re: [討論] FORD Focus 變速箱過熱失去動力-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