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十二
有一些後來用這些自己蒐藏的吉他,的錄音,可以在某幾首歌裡面聽到:
比如,我有一首歌叫做「網路」,是一首非常冷門的龐克式的歌,從頭到尾的那個十六分音符的吉他的上下快速的刷音和弦,用的就是那一把 1954年的 Telecaster 彈的;歌曲間奏處的「拉米嗽拉梯拉,拉米嗽拉梯拉..........」的簡單但是乾脆有如保齡球瓶 倒地的音程聲,也是這一把 Tele 加上微微的破音彈出來的。
另外,有一首歌叫做「美麗島」,它的前奏的 D 小調 分解和弦,爬著琴衍上下來回,並偶爾低到 A 小調繼續同一種格式忙碌的運轉(這部分因為電子樂器的加入而被掩蓋掉了);這首歌的主幹架是由木吉他加上電子節奏來構成的;而這一把 1887年製的 Martin的 二又二分之一的小型木吉他是我在 1996年底在 斯坦頓島的 Mandolin Brothers 購買的。這把琴由於攜帶方便,而且琴聲紮實,在十年前我在它的音孔處加裝了一個 Fishman 的拾音器,並且把吉他的輸出接頭 裝在背帶固定銷處,這樣,它在演出時就不需要用麥克風來收音,直接以四分一吋接頭插入進擴音器來發聲即可。
另一首歌,比較個人的,叫做「傾城之雨」。1997年五月我正在紐約的 Quad Studio 錄音,有關 林春生、陳進興、高天民這三個人的犯案情事,還有他們綁架白曉燕的事情,不斷的透過北美的報紙雜誌,不斷傳來。令人最難過而不能不動容的,當然就是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女學生白曉燕,那段難以置信的遭遇與案件恐怖的發展。 人在大蘋果,似乎有一種與現實幾乎隔絕的禪定狀態;我用兩天的時間,連詞帶曲的寫了那一首「傾城之雨」,在 Quad 錄音室內把歌錄了下來。 整首歌只用了一把電吉他伴奏;而那一把伴奏的電吉他,就是已經用的越來越上手,跟我同年紀的那把 1954年的 Stratocaster。
畢竟,我在音樂上的主修並非吉他,也不能算是專業錄音室吉他手~~彈吉他彈的好不好,還算是有自知之明。自我出道到目前,幫我在演出或是錄音室彈過的吉他手,包括:A-Lip、翁孝良、瑪莎、倪芳來、苦瓜、劉屏生、馬尚仁、小熊、魯世傑、蘇德華、Joey、Fabio Carli、Eugene Pao、阿匡、屠衡、小畢、A-Ji、阿翔、黃欽聖、盧家宏、喬沙宏、梁恩傑、黃宣銘、黃冠豪、王治平、Barry 鍾慶鴻、李冠樞、Peter Ng、門田英司、裵明煥、安田裕美......等,他們之間,開始的早的比如 翁孝良,1970年代已經是電星合唱團的主吉他手,後來國語歌曲興起開始擔任錄音室吉他手;後來更出名的瑪莎,七零年代出自台中,其時在因為美軍駐守而興起的音樂酒吧裡組合唱團彈吉他,八零年代成為錄音室和演唱會最搶手的吉他手;蘇德華和 Joey 是在香港合作的;但是,和我合作的最多而且遠遠最深的莫過於 Fabio,膩名花比傲,義大利人。
花比傲在香港我組「音樂工廠」時,是我們公司的音樂、製作總監;我和 Fabio合作過無數的歌曲,行至八零末期,正好是音樂數位化,MIDI開始當道的時候,我負責鍵盤(我說過的),Fabio 彈吉他,一起一首歌、一首歌的把曲子編出來。
Fabio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編曲家,舉凡「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似是故人來」、「赤子」、「火車」、「來自你、來自我、來自他」(這首歌 Fabio 也是作曲者)、「滾滾紅塵」,「女人心」、「追夢人」.....等等,都是他(也有和我一起)編出來的。 八零晚期後,正好 MIDI 方興未艾;我也在九零年初在灣仔投資開了一間「唐樓」錄音室,數位加碼,變本帶利。
加上,我們兩個都用 他所習慣的 Performer 軟體編曲,在討論到細節要如何處理時,就在 Mac 的電腦螢幕上把音符全部攤開,一個音、一個音的,一小節、一小節的,把所有的音符修正到我們兩個都同意、滿意為止。
Fabio 自義大利帶來香港的,就是一把 Gibson 的 Les Paul Custom,三個拾音器版本。那一把黑色的「黑美人」Black Beauty 我認為是 吉他創作與設計以來,做得最好看的一把吉他:渾黑色的琴頭琴頸琴身,配以金色的拾音器等金屬硬體在身,包以淡黃色的邊條在全支吉他的通周身,傲然挺立:像極了一位美女身著筆挺的燕尾服,口袋帽件飾以金條邊,儀態端莊有禮的伺立在你的周邊,等候諮詢服務。 以上所有的這些歌曲,全部都有 Fabio 的 這把 LPC 的聲音錄製在層次裡面。
我曾經好幾次向 Fabio 提及,他肯不肯出讓這一把 Les Paul Custom 給我,的意向,他只說:「No, No ,No, Noway. 」 你說,是不是這樣?好朋友再好,要出讓最貼身最上手的吉他?
免談。
Fabio 於 2013年在紐約因為膀胱癌 過世。他走了以後,我們到一百三十多街的哈林拜訪他太太 Janet;Janet 仍然在房地產公司做事,做得非常出色;聊天到後來,我問及了 Fabio 的那一把 黑美人吉他,Janet說,「喔! Fabio 臨終前把它送給了 Bryan(Janet的兒子) , 而且告訴他要好好保管這吉他,因為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得到了。」
還是慢了一步。
這七、八年來,我陸續已經蒐藏了四把 Les Paul Custom了,一把 72年的,兩把 69年的,一把改了色的 68年 的,但它們都是雙拾音器的。 去年年底,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一把 三個拾音器的 LPC:
「我的天!那不是 Fabio的那一把 黑美人嗎?」。就馬上致電去了那一家樂器行,把那一把 LPC 訂了下來。
拿到手後,果然,那一把黑美人幾乎跟 Fabio的那一把黑美人一模一樣,黝黑色的琴身散放著一些些美麗的細微皺紋。不一樣的,只是我這一把是 77年的,而 Fabio告訴我說,他是1976 在 義大利 Verona 購買的那一把琴;是 76年製的。
吉他、木頭、旋律、朋友,還有大家在某一個時代為自己與事業理想奮鬥的那個年紀,還有香港。
也許很重要的,是我們真的一起創作,編曲,錄音,而且真的,藉著吉他,把音樂留下來了呢!
——
#You編
回憶不僅僅在大佑哥的腦海中,也在那一把黑美人的琴上,美好的過去也同時記錄在音樂之中⋯⋯愛琴故事的連載來到第12篇,越來越多的回憶故事湧上大佑哥的心頭,這些故事依然未完待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可樂農莊ColaFar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壢最會辦比賽的桌遊店, 還可以教你彈吉他哦! ►訂閱可樂吧!https://goo.gl/M2v1ZH ►台灣桌遊店的故事播放清單~https://goo.gl/nHLvvn ========================================= 桌遊店名:特帛休閒空間-桌上益智遊戲 ...
爬梯 子 吉他 在 吳柏蒼 Pochang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溼黏黏的季節又到了,讓我想起 19 歲的夏天。
那年夏天來臨前,我和初戀女友分手了。還記得分手的當天,迴聲社的朋友們為了幫我打氣,在小梅家弄了一個失戀 party,在被大家灌了一整瓶的 58 度金門高粱加上幾瓶啤酒的我很快就掛了,接著所有人就決定去夜遊續攤,留下我一個人在小梅家。CD 音響循環播放著 Suede 的 Two Of Us,我在悲傷的音樂裡痛苦不堪,原因是我只要在床上躺下就頭痛欲裂,但一坐起身來就得衝去廁所狂吐,那個夜晚,生理上的痛苦已經遠遠大過心理上的。
學期結束前,我從春佑手中接任迴聲社社長,當時我已經要升大三,破了幾屆大二接社長的慣例,而我當上社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二的冠文去幫我參加學校的暑期幹訓。暑假開始後,小梅的室友建弘搬出去跟女友同住,於是我接手了他的房間,家駒則借住在客廳沙發。由於心情依然低落,加上有幾必修門課被當必須留在學校暑修,整個夏天我都留在新竹。除了沒事去社團晃晃彈琴打屁外,我們幾乎都在打麻將鬼混,有時候,小梅的朋友——學校對面花店的老闆宋大哥,會邀我們去體驗一些新竹在地夜生活。我們去過幾家酒店,小姐們各種年齡、身材、長相都有,但不論如何,我們幾個大學生在她們眼中都是嫩 B,有一次宋大哥塞了一疊百元鈔要我和一位阿姨玩野球拳,輸一次就脫一件或給一百、脱光要吸奶頭的遊戲,我清楚記得當下我很認真地懷疑起自己的人生;比較沒那麼重口味的是去 KTV 喝酒唱歌,宋大哥會找來一群傳播小姐作陪,某一次一個小姐和我邊喝邊聊,忽然就自己悲從中來,說我長得像她剛分手的前男友,接著就倒在我懷裡痛哭,我完全傻住不知所措,只能反過來安慰她⋯⋯而每個荒謬夜晚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我和家駒小梅必須拖著爛醉的身體在天亮後回到光華街,爬五層樓梯回到我們的公寓,某一次家駒太醉還從樓梯上滾下去。以 2020 的流行語來說,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我就爛,我就廢」的極致。
直到某一天,小梅跟我說阿嵐正在幫一家新開的酒吧做燈光音響和找固定的做場樂團,問我有沒有興趣組一個團去唱,每週一次,表演還能賺外快。已經廢到有點厭煩的我一口答應,想說終於有件正事可做,我和家駒去社團找了同樣留校暑修的冠文和準備升博士班的小瑋,由於想像新竹酒吧的口味比較 local,於是我們挑了伍佰的「墓仔埔也敢去」等幾首台語歌,練了幾次團就去面試了。
到了酒吧,迎接我們的老闆留著一頭山本電棒燙,一看就知道是道上大哥,他聽完我們的試唱,對於只有台語歌很不滿,說要英文歌才配得上他 Pub 的質感,另外也對於我的吉他弦尾巴沒有剪斷很有意見,覺得這樣的樂手在台上有損他店裡的形象,最後,他皺著眉頭問我:「你們團叫什麼名字?」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剎那間我不知如何反應,只好隨口說:「Echo,我們團叫 Echo」。
在這之前,我上台的次數大概兩隻手就數得完,表演過的曲目也很少,但聽得音樂倒是比起剛進社團時多了很多,有人指定要我們唱英文歌對我來說是正中下懷,況且聽完試唱後小梅說我台語很爛聽起來像在唱英文⋯⋯那天起,我和家駒打牌的時間變少了,我們挑了大約 50 首歌,燒了兩張燒錄片給團員準備練團,歌曲跨越很多年代,從 The Beatles、Led Zeppelin、The Cure 到 Nirvana、Suede、Radiohead,但自然都是搖滾樂。暑假時間社團幾乎是閒置狀態,我們可以盡情地使用,那幾個禮拜我們幾乎是每天練團,一次練好幾個小時,累了就戴著耳機在外面的屋簷下小睡片刻。夏天的午後躺在磨石子地上聽著 Friday I’m Love,我感到無比自由。
不久後我們首次登台做場,記憶最清晰的,就是台下除了我們的親友團一桌之外,當晚只有兩個客人,一個看起來也是道上兄弟的男人摟著一位有風塵味的小姐,他們就坐在面對舞台正中央那一桌,從頭到尾都在喝酒聊天,偶爾會抬頭看我們兩眼,我不禁覺得他們應該比較想聽伍佰。第二次演出前我們收到順延一週的通知,一個禮拜後我們抵達時,發現鐵門深鎖,後來才知道店已經倒了。
已經練了一堆歌的我們當然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了,開始四處探尋新竹其他可以表演的地方,這時候才發現這個城市的夜生活就是宋大哥帶我們體驗的那樣,TV Pub、KTV、酒店,應該還要加上快炒攤和舞廳,沒有別的。腦中能想到的只剩我們偶爾會去的尼泊爾,那是新竹唯一會放搖滾樂的酒吧,那天店裡正放著 Blur 的 Song 2,也在我們練的曲目裡,不過老闆說他們沒有需要演出。
(未完,明天繼續)
爬梯 子 吉他 在 何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午安,視力狀態已漸漸恢復,這幾天的日子有些痛苦,不能用手機、不能看劇、不能看書、不能玩遊戲,為了照顧好眼睛只能試著過盲人的日子...
不過也培養了聽電台的新興趣😇
這是我今天突然想到可以做的事情,塵封的吉他終於有用處了😅
只是,我的五六弦音怎麼好像一樣....😃😃😃❓
#樓梯爬起來 #從上到下反而不會了 #學吉他必經之路 #發完這篇我手機要立馬放下了
爬梯 子 吉他 在 可樂農莊ColaFar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壢最會辦比賽的桌遊店,
還可以教你彈吉他哦!
►訂閱可樂吧!https://goo.gl/M2v1ZH
►台灣桌遊店的故事播放清單~https://goo.gl/nHLvvn
=========================================
桌遊店名:特帛休閒空間-桌上益智遊戲
FB:https://www.facebook.com/tablegame520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德育路7巷16號
=========================================
►Prev上一部:心理學認知發展與桌遊 讀心樹
https://youtu.be/Q0UqcGW2RBQ
=========================================
拍攝:中壢可樂農莊桌上遊戲
FB:https://www.facebook.com/agricolafarm
=========================================
嗨!我是中壢可樂農莊的店長,大家都叫我小高。
從小懵懵懂懂沒有目標,
就聽家裡的話乖乖唸書升學,
直到大三修了環境相關的通識課程,
才知道什麼是批判性思考,
才知道地球上關於環保的種種真相,
從此我才立定志向,
無論以後做什麼,
一定要對環境有所貢獻。
我退伍後的第一份正職,
就是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雖然要每天從中壢搭火車去萬華,
雖然工作辛苦,但大家理念相同,
連吃飯大家都是自己拿著碗盤
去附近店家裝回來吃XD
我喜歡這樣環保的不插電生活,
所以一直到2016年生日,
才有了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但我從小就喜歡打電動,
是在大學時學長帶我去玩桌上遊戲,
才發現在桌上就有超多遊戲可以玩了,
而且還是人與人之間直接的互動,
不再只是一個人面對冷冰冰的螢幕,
所以我已經很久沒打電動了…...
因此,我想讓更多人
也感受桌遊給我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