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黑寡婦不是一個人(通篇佛心無雷)
在漫威的系列電影中,我們會不自覺地習慣將「黑寡婦」視為復仇者聯盟的其中一名英雄,也就是由 Scarlett Johansson 所飾演的那位全身黑色緊身性感女英雄。不過,《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會改變我們對於「黑寡婦」這個用詞的概念。
原來,「黑寡婦」不是一位女英雄的專有名稱,而是一群在80年代由蘇聯訓練的硬核女間諜,各個身手矯健、心狠手辣,其中也有以研究為重的科學家。
.
#不溫暖的紅房讓人直想逃
此外,正如同在美國的神盾局,是復仇者聯盟的英雄總部,在蘇聯也有個掌控這群女英雄們的總部——「紅房」(Red Room)(因為被赤化,所以被稱為「紅」房)。
《黑寡婦》即是透過一對姊妹在1995年代的重逢與和解、發現黑寡婦首腦掌控人心的秘密、並且決心解救所有黑寡婦姊妹們,於是帶著我們一起去找尋這個眾人未知的秘密基地「紅房」。由此,我們也終於明白,為何以往我們認識的那位黑寡婦娜塔莎,會選擇到美國投靠重視家庭、關愛彼此、又互助合作的復仇者聯盟。
.
#當女人不再是花瓶
《黑寡婦》是由澳洲的女導演Cate Shortland所執導,兩位女性主演,許多打鬥都是圍繞在女性間諜間。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從幕後到幕前,《黑寡婦》幾乎是部女性為女性打造的電影。
與以往的英雄電影不同,《黑寡婦》的女人不再是花瓶,而是站在最前線保護家人、友人、與男人的女英雄。因此,在電影的前一小時,我一度以為正在觀看女人版的《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兩位女主角不是飛簷走壁地武打,就是飆重機、開飛車、撞飛機,彷彿兩位阿湯姊。
至於男人,在《黑寡婦》只能在旁邊當助手與隊友,不過,辦事不牢的話,就會顯得累贅且礙眼。例如,《黑寡婦》具像又傳神地將男人呈現為「豬」隊友,這橋段真是好妙又好笑。
.
#以家為核心的英雄電影
《黑寡婦》這部沒有男主角的電影,主角是一對姊妹,娜塔莎(Johansson 飾演)與葉蓮娜(Florence Pugh 飾演),她們的父母分別是由《怪奇物語》(The Stranger Things)的警長 David Harbour 與 Rachel Weisz 飾演。
電影一開始的前奏,就是介紹「這一家人」,還有他們將要「回家」,於是,哪裡是家?誰是家人呢?電影開場就呈現出關於「家」的主題與辯證。
娜塔莎這一家,還可以與紅房的德雷科夫和他的女兒比較,如此,就能更明白娜塔莎與家人的情感互動,也能明白她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
#被拯救的爸爸
在《黑寡婦》這部以女人為中心的電影,即使是父女與夫妻在家庭的生活互動,也呈現出 #女人不花瓶但男人很礙眼的婚姻幽默。
打鬥之後,當爸爸想要抱抱女兒表示稱讚與好意,結果只被兩個女兒嫌棄「爸爸很臭」;當爸爸看到女兒與媽媽吵架,而跟隨女兒來到房間,想要陪女兒談心,結果反被女兒叱喝「閉嘴別說話」。
被兩個女兒由集中營救回家的爸爸,眼見兩個女兒已經都是身手不凡的間諜殺手,也想要表現當年勇,於是打算穿回紅色守衛者的英雄制服,但是中年大叔的中廣身材,讓他躲在浴室花個老半天,才能將已經發福的肉肉通通擠進緊身衣。只是,當他好不容易準備就緒,意氣風發地走出浴室,宣稱自己壯如當年時,只見家裡的三個女人,都不以為意地忽視不在乎。
.
#男人變小豬
之後,當先生想要跟太太抬槓,才沒聊幾句,就講不過太太,而必須認輸。甚且,當太太呼喚著小寵物時,先生才赫然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已經變成小豬的小名。太太在兩個女兒面前,完全不留先生情面,自然而然地對著小豬呼喊著先生的名字。對兩個女兒而言,媽媽早已把爸爸當小豬了。
這是個由女性視角所見的先生與爸爸——中年發福、自以為英雄、礙手礙腳、還尷尬難聊。這些風趣的橋段,有讓你想到在家裡常被擱在一旁當擺飾的爸爸嗎?
.
#女人的廚房藏有軍火庫
娜塔莎與葉蓮娜的媽媽梅麗娜(Weisz)是個很精彩的21世紀母親典型。
當我們後來再見到梅麗娜,是在農園,梅麗娜正在與兩隻豢養的小豬對話。這是農婦的形象,也是以往的家庭主婦與母親形象。但是不久之後我們馬上知道,這位豢養兩隻小豬的農婦,原來是位科學家,正在以豬隻當作實驗對象,農婦可是狠角色,可以隨便在螢幕畫面的程式一抹,就決定小豬的生死。
之後,當梅麗娜回到屋內,廚房與餐桌是她的工作站,這是典型的母親形象;但是當必要時,只要打開廚房的一扇門,裡面卻是軍備齊全的軍火庫。
這是21世紀的新母親,聰明、冷靜、又能幹, #一手掌握廚房另一手掌握事業。
.
#英雄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在《黑寡婦》,當娜塔莎與妹妹終於進入紅房之後,讓我意識到英雄與一般人迥然不同之處——她們不知道「後來」是什麼,但是她們勇於面對未知,也膽敢跳入未知與危險。
當紅房就要爆炸,為了拯救家人,卻又沒有交通工具的娜塔莎,必須一躍而下,此時,深不見底的未知,危險度極高,幾乎就只剩死亡的選項。但是,面對後方的爆炸與前方的未知,娜塔莎選擇無畏地往下跳,即使有可能墜入死亡的深淵(也就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 的劇碼),也要竭盡力氣奮戰到底。
.
#無法計畫隨機應變
她們不怕未知,因為一切變化都來得太快,萬事都來不及規劃,於是,她們不僅需要體力、耐力、打鬥力,還需要冷靜機靈、隨機應變。任何身邊可見的事物,隨手一撈,就能當武器,或是變武器。這可能就是葉蓮娜很需要多口袋背心的原因之一吧。
即使充滿危險,英雄們仍舊懷抱對於未知的無畏與跳入恐懼的勇氣,如此也讓創造與改變得以發生。不怕未知、隨機應變,無心插柳,創造奇蹟——這大概又是英雄與我們平凡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吧。(當然,冒險其實很危險,成功率也不高。)
.
#有發現名人第二代嗎
電影中,飾演妹妹葉蓮娜的 Pugh 最是讓人難忘,倔將任性又不顧一切的態度,加上嘟起嘴巴的傲慢,真是可愛。想來在未來的漫威電影,肯定還能再見到這位新任黑寡婦。
不過,除了 Pugh,飾演青春期娜塔莎的藍頭髮女孩 Ever Anderson,可是大有來頭,她的母親是蜜拉·喬娃維琪,父親是導演保羅·安德森。第一次演電影就把頭髮染成藍色,讓人不禁想到她的母親在1997年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也是染了一頭亮眼的橘色頭髮。
.
#還有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技術
除了飛簷走壁、空手武打、飆重機、開飛車、撞飛機會讓我想到《不可能的任務》,還有OO,根本已是阿湯哥專利的科技,竟然也出現在《黑寡婦》,讓我不禁認為導演肯定有大大參考《不可能的任務》。
.
.
#微解封的戲院看電影no1
#2021年7月17日
#黑寡婦
#BlackWidow2021
#NataliaRomanova
#YelenaBelova
#ScarlettJohansson
#FlorencePugh
#DavidHarbour
#RachelWeisz
父母的心狠手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言:
之前廣受所有粉絲朋友喜愛的Z阿姨文章來了!
為了這篇文章,我足足催了三週以上,
Z阿姨深受停課不停學之苦(誰不是呢XD)
所以一再拖延交稿日期
現在終於交稿了
讓大家久等了
為了以後Z阿姨的文章
懇請大家一定要用力的掌聲叫好
這樣我才能繼續厚著臉皮去邀稿(這是重點)
看Z阿姨的觀察報告
每每都有一種療癒
如果你也喜歡
請務必要表達出來
用任何方式
只要有表達
都會讓Z阿姨有更多的動力的
【Z阿姨:教養女神的後母反觀察報告】/文:Z阿姨
看到有夥伴留言說,好羨慕Z阿姨可以貼身觀察後母喔。說真的,我也好羨慕自己,可以觀察後母,然後盡情地說後母的壞話,真的有夠好康有夠爽!還以為可以繼續一路爽下去,萬萬沒想到我還沒爽翻天,就先翻了船。原因是,我被後母以牙還牙,被她反觀察回去,淪為後母觀察的囚鳥,這下GG了。
本篇「反觀察報告」的每行每字可說都是本人血淚交織而成的,我要控訴暗黑後母是如何赤裸裸地分析我,把我看光光的。
話說那天,我向後母投訴我家大寶「姊姊」罪狀。大小姐稍有不快就會上演整套SOP,「生氣、大吼、大哭」,而且結局都是千篇一律攻打無辜的妹妹,簡直把妹妹當沙包練習,跟朋友玩耍時也會耍心機聯手外人排擠自己的親妹妹,使妹妹落單哭泣,種種針對妹妹荒腔走板的行徑常常把我氣得半死,害我拳頭都硬了!
原本預期後母聽完我的處境,會暖心地拍拍我說句辛苦了,沒想到後母想都沒想,就沒良心的說:「我早就觀察你很久了,姊姊會變成這樣,原因出在你身上!」
「蝦毀啊!小孩不乖跟我有關!」我差點跪下來喊冤枉啊!
後母接著回我:「姊姊的生氣其實就是戰鬥的表現,為什麼要戰鬥呢?因為她不戰鬥會輸給妹妹,那為什麼姊姊怕輸給妹妹呢?答案在父母的立場,當我的立場偏頗,為維護妹妹權益,而指責姊姊時,老大的內在會有委屈,於是會站起來為自己戰鬥,捍衛自己的權利。」
「可是我有時候我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說,姊姊也照樣無緣由生氣,照樣波及無辜啊。」我努力地替自己辯解,眼角還閃著淚光。
後母說:「那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生氣,形成應對慣性。而且當孩子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代表家庭的應對沒有好好接住過她。」
好樣的,後母果然心狠手辣,完全不留情面,把我劈得體無完膚。好吧,所謂各人造業各人擔,既然都已經走頭無路,不妨姑且試試他途。於是我決定開始調整自己。相處時,每當妹妹跟我抱怨姊姊的種種行徑,或刻意跟我有過份親密舉動時,我會刻意拉好自己跟小女兒的界線,只是陪伴而不過份隨之起舞附和,免得讓大女兒誤會自己和小女兒聯盟。例如,當姊姊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而小女兒主動跑來向我撒嬌時,我會刻意的說「媽媽很愛妳,媽媽也很愛姊姊,妳們兩個都是我最愛的寶貝。」表面上是說給小女兒聽,但實際上是說給大女兒聽。
每天睡前我也會刻意告訴姊姊,今天看到她種種好的表現,並給予真心欣賞。
隔天,真的是隔天,奇蹟就從天而降,姊姊竟然開始主動靠近我,深深擁抱我。接著持續每天刻意的拉好界線、站好立場,一個月下來,姊姊動手打妹妹的情況也終止了,姊妹倆的感情止跌回升,這篇稿子就是趁她們窩在房間裡玩耍時產出的,姊妹倆玩到樂不思蜀。
大寶顧得好,家庭沒煩惱!
在後母的反觀察下,我反而因禍得福,好想抱著後母大喊「觀得好觀得妙,觀得哇哇叫」。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繼續觀察來觀察去,冤冤相報是要何時了?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後母的薩提爾功力是與日俱增、高深莫測的,不瞞各位,跟在後母身邊學習薩提爾,我老是有種行駛髮夾彎的迷幻錯覺,每每學習到一個段落,終於隱隱看到老師的車尾燈,眼見就快要逼近了,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後母身影瞬間又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種被甩尾的滋味真令人錯愕啊。為了避免脫隊,大家可千萬不要鬆懈了,好好趁防疫期間,咱們一起待在家好好練練基本功吧。我認為可以練的基本功有以下幾個:
一、練習『讓問題跑一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練瑜珈或者練重訓的經驗呢,如果有的話便會知道「核心」的重要性,我認為「讓問題跑一會」就像核心肌肉,練越扎實就越有比較好的展現,當眼前的困境無法解決,高漲的情緒無法承受時,不如從事件本身登出。給出時間讓事件本身好好延展,讓情緒有流動的空間,停頓一下,內外都能清朗許多。
二、練習『聽核心的對話工具』
把「傾聽、核定、欣賞」三大法寶拿出擦擦灰塵吧。這邊有幾個地雷區可提供給大家參考,對話前可以先審視自己內在,如果還不平穩,或者對方還在情緒上的時候,就不要勉強對話,因為這時所謂的對話只是拿來講道理跟拼輸贏而已。再來是注意自己的語調跟姿態,語調慢一點,身體姿勢要平穩,翹腳或者手抱胸,這些看似是無意識小動作,但絕對砸鍋,不可不慎。萬一覺得自己的對話還不流轉,無法引發孩子的覺察時也別氣餒,因為「陪伴」才是我們對話的重點,孩子可以在陪伴的過程中感受到愛,那也很好的。
防疫期間最怕知道兩個數字,一個是確診數(唉),一個是體重計(夭壽)。但真正教人數也數不清的數字是小孩叫「媽媽」的次數,凡凡總總累計下來,總是覺得心肝頭有點阿雜阿雜。所幸後母仍在這裏,幫我們點起光明燈,療癒眾多地方媽媽的心靈。最後提醒大家,要記得練功才能追到車尾燈喔,休想讓暗黑後母甩掉我們啦。
夥伴們,這週五聽說博客來「每日一物66折」,儀婷老師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入選了,當天買最划算,還沒買書的夥伴趕緊趁66折超大優惠購入,讓我們一起把安全帶繫好,油門給它催落去!
♥暑期「故事表達營」活動決策已經寄發所有參與的家長,請即刻收信或私訊粉專小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父母的心狠手辣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讓孩子「長出對抗的方式」 心理師:處罰、恐嚇都比不上的管教方法的是「這些」】
「別人家的小孩都好乖,但我家孩子常常像是來討債的」不少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總對處罰、體罰、威嚇無效感到無奈又困擾,且不斷尋找孩子會怕的方式對付,讓他聽話。
千萬別因為孩子不配合,就用更強烈的方式讓他服從,因為這些控制方法,都可能讓他們「長出對抗的方式」。心理師建議,管教孩子時要記得做到這4件事⬇️⬇️⬇️閱讀全文
--------------------------------------------
☀ 2021情緒就醫指南|親愛的自己 你,還好嗎? https://bit.ly/33wpLz0
父母的心狠手辣 在 宇宙最強雞髀飯吾兒感染甲型流感,幸早日送院,趕上黃金48 ... 的推薦與評價
吾兒感染甲型流感,幸早日送院,趕上黃金48小時。可惡病毒 心狠手辣 ,把平日活躍可愛小人兒弄到軟弱無力。精神沒了,體力及胃口都不見了。 父母 輪流 ... ... <看更多>
父母的心狠手辣 在 【天之驕女】#EP401 預告心狠手辣!彭其民把金花小瑜推下海 的推薦與評價
【天之驕女】#EP401 預告 心狠手辣 !彭其民把金花小瑜推下海,孝安除了知道月里冒充阿嬤,還害死了 ... 天下 父母 心片頭曲-回家門. Chaerin•5.5K vi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