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小說:父親寫的散文詩】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歌手李健演唱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影片(連結:http://bit.ly/2xFbcsD)。
除了旋律優美、情感飽滿以外,歌詞本身也是一大亮點,是散文,是詩,甚至還是小說。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榮哲老師的微影評吧。
-
時間的小說:父親寫的散文詩 / 許榮哲
李健〈父親寫的散文詩〉,乍看散文,然而情意如詩,但我卻覺得它是一篇「小說」。
既是散文,又是詩,現在又多了小說,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
其實是「觀看者」角度的問題。
歌詞大意是這樣的:
主人翁翻看父親的日記,分別是父親1984年和1994年的生活瑣事,然而瑣事裡都有一個牽掛的主角,那就是主人翁自己。
主人翁透過父親的日記,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樣貌。
從父親的角度來看,日記裡真實記錄了自己年輕時的生活日常,一頁又一頁的生活,這是「散文」無誤。
從兒子的角度來看,父親的那些年,此刻當下讀來,凝結成一滴又一滴感動的淚水,這是「詩」無誤。
意思就是……父親的日記(散文),多後年,從兒子的眼裡看出去,讓人感動落淚,如詩一般,於是「那些年父親寫下的日記」成了「父親寫的散文詩」。
然而,從「讀者我」的立場來看,我卻看到了小說。
什麼是小說?
用最簡單的話來講,散文是真實,小說是虛構。
然而這樣的二分法,過於簡陋,無法說明什麼,所以我們換另一種說法。
小說=故事+其他(小說家李喬語)
所謂「其他」,包含了小說裡可以容納的所有東西,包含人物、敘事觀點、性格、時間、留白、兩難、矛盾、象徵……
在「父親寫的散文詩」這篇小說裡,我們集中來聊一聊底下三個「其他」:時間、時間,以及時間。
也就是把「父親寫的散文詩」小說,簡化成:
小說=故事+物理時間+心理時間+象徵時間
◆第1時間:漫長的物理時間(1984-1994)
時間從父親的198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又跳回父親的1994年,最後再跳回兒子的現在。
兩次的時間來回跳躍,拉開了兩代人的故事。
「兩個過去1984、1994」,鋪設了時空背景,目的是讓孩子成長,讓父親老去。
1984年,兒子從只想著吃的小小孩,十年之後,長成了1994年有著自己心事的學生。
至於父親,則從1984年剛生下小孩,十年之間,老成了1994年死了老母親的無力中年。
在物理時間的流動裡,日日長大的我Vs.年年老去的父親,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2時間:短暫的心理時間(敘事者的現在進行式)
故事從1984年展開,當敘事者寫到明天必須再去向鄰居借錢時,他「蹲在池塘邊上,狠狠給自己兩拳」(池塘有自殺的不安感),突然跳接──「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時間無預警的,從父親的198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進行式。
原本瑣碎、平凡的日常,因為時間的跳動,突然生出了巨大的意義。
敘事者從父親變成了兒子,兒子看著父親當年寫下的日記,因而淚流不止。
兒子為何淚流不止?難道純粹是看到父親以前的日記?當然不是,而是日記裡被挑選過的內容,「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鬧著要吃餅乾」。
這時,我們才理解父親之所以向鄰居借錢、狠狠的打自己,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而那個孩子,就是此刻當下看著日記的敘事者我啊!
這就是敘事者淚流不止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手法,再來一次,1994年父親的日記,他擔憂的依然是兒子,當他寫到希望兒子「不要活得如此艱難」時,再次突然跳接──「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時間無預警的,又從父親的199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進行式。
兩次的時間跳躍,在父親那兒是1984-1994,長達十年的時光。
但在兒子這兒,卻是現在進行式,在他眼中,父親的時間被濃縮,再濃縮,最後濃縮成一點──短時間看盡了父親為兒子所受的苦,這才造成了兒子情感上的大爆炸──情緒潰堤。
◆第3時間:永恆的象徵時間(一代人的故事)
當現在進行式的兒子看著父親的日記,看到淚流不止,他感嘆道「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時,突然跳接──「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
心酸的往事
從舊報紙,跳接到一輩人,就像用火把,將「兒子的現在進行式」點燃,這個原本還在哭泣的兒子,突然像核彈爆炸一樣,哭聲朝四面八方發散出去。
哭聲從敘事者一個人身上,擴散到一整代人身上。
這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整代人的故事。
就像詩人顧城〈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短短的兩句詩,就把我們每個人都捲了進去,變成了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李健〈父親寫的散文詩〉是父親一個人的散文,兒子一個人的詩,但在我心中,它是一代人的小說,儘管每個人的故事場景不盡相同,但為了生活奔忙,為了親人掙扎的情感,卻是相似共鳴的。
聽歌時,如果你不小心流下淚水,那就是最好的證明。
──完
附註:「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
詞:詩人董玉方(原為女兒版,歌手李健改為兒子版)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
兒子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鬧著要吃餅乾
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
蹲在池塘邊上 狠狠給自己兩拳
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
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 離開了人間
兒子穿著白襯衫 跑進了校園
可他最近 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兒子已是 真正的男子漢
有個可愛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
但願他們能 不要活得如此艱難
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 心酸的往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你便是我所有詩與不能詩的時刻」詩集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陳克華 本書特色: 從父親離開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意識到自己的恐懼,哀傷,忿怒和絶望。 如果情緒有分數,是我一次又一次把它摜在地上,低到破錶。 而在父親七七之後,我居然還想到寫詩。 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說是寫詩,不如說我...
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間的小說:父親寫的散文詩】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歌手李健演唱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影片(連結:http://bit.ly/2xFbcsD)。
除了旋律優美、情感飽滿以外,歌詞本身也是一大亮點,是散文,是詩,甚至還是小說。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榮哲老師的微影評吧。
-
時間的小說:父親寫的散文詩 / 許榮哲
李健〈父親寫的散文詩〉,乍看散文,然而情意如詩,但我卻覺得它是一篇「小說」。
既是散文,又是詩,現在又多了小說,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
其實是「觀看者」角度的問題。
歌詞大意是這樣的:
主人翁翻看父親的日記,分別是父親1984年和1994年的生活瑣事,然而瑣事裡都有一個牽掛的主角,那就是主人翁自己。
主人翁透過父親的日記,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樣貌。
從父親的角度來看,日記裡真實記錄了自己年輕時的生活日常,一頁又一頁的生活,這是「散文」無誤。
從兒子的角度來看,父親的那些年,此刻當下讀來,凝結成一滴又一滴感動的淚水,這是「詩」無誤。
意思就是……父親的日記(散文),多後年,從兒子的眼裡看出去,讓人感動落淚,如詩一般,於是「那些年父親寫下的日記」成了「父親寫的散文詩」。
然而,從「讀者我」的立場來看,我卻看到了小說。
什麼是小說?
用最簡單的話來講,散文是真實,小說是虛構。
然而這樣的二分法,過於簡陋,無法說明什麼,所以我們換另一種說法。
小說=故事+其他(小說家李喬語)
所謂「其他」,包含了小說裡可以容納的所有東西,包含人物、敘事觀點、性格、時間、留白、兩難、矛盾、象徵……
在「父親寫的散文詩」這篇小說裡,我們集中來聊一聊底下三個「其他」:時間、時間,以及時間。
也就是把「父親寫的散文詩」小說,簡化成:
小說=故事+物理時間+心理時間+象徵時間
◆第1時間:漫長的物理時間(1984-1994)
時間從父親的198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又跳回父親的1994年,最後再跳回兒子的現在。
兩次的時間來回跳躍,拉開了兩代人的故事。
「兩個過去1984、1994」,鋪設了時空背景,目的是讓孩子成長,讓父親老去。
1984年,兒子從只想著吃的小小孩,十年之後,長成了1994年有著自己心事的學生。
至於父親,則從1984年剛生下小孩,十年之間,老成了1994年死了老母親的無力中年。
在物理時間的流動裡,日日長大的我Vs.年年老去的父親,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2時間:短暫的心理時間(敘事者的現在進行式)
故事從1984年展開,當敘事者寫到明天必須再去向鄰居借錢時,他「蹲在池塘邊上,狠狠給自己兩拳」(池塘有自殺的不安感),突然跳接──「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時間無預警的,從父親的198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進行式。
原本瑣碎、平凡的日常,因為時間的跳動,突然生出了巨大的意義。
敘事者從父親變成了兒子,兒子看著父親當年寫下的日記,因而淚流不止。
兒子為何淚流不止?難道純粹是看到父親以前的日記?當然不是,而是日記裡被挑選過的內容,「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鬧著要吃餅乾」。
這時,我們才理解父親之所以向鄰居借錢、狠狠的打自己,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而那個孩子,就是此刻當下看著日記的敘事者我啊!
這就是敘事者淚流不止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手法,再來一次,1994年父親的日記,他擔憂的依然是兒子,當他寫到希望兒子「不要活得如此艱難」時,再次突然跳接──「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時間無預警的,又從父親的1994年,跳到兒子的現在進行式。
兩次的時間跳躍,在父親那兒是1984-1994,長達十年的時光。
但在兒子這兒,卻是現在進行式,在他眼中,父親的時間被濃縮,再濃縮,最後濃縮成一點──短時間看盡了父親為兒子所受的苦,這才造成了兒子情感上的大爆炸──情緒潰堤。
◆第3時間:永恆的象徵時間(一代人的故事)
當現在進行式的兒子看著父親的日記,看到淚流不止,他感嘆道「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時,突然跳接──「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
心酸的往事
從舊報紙,跳接到一輩人,就像用火把,將「兒子的現在進行式」點燃,這個原本還在哭泣的兒子,突然像核彈爆炸一樣,哭聲朝四面八方發散出去。
哭聲從敘事者一個人身上,擴散到一整代人身上。
這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整代人的故事。
就像詩人顧城〈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短短的兩句詩,就把我們每個人都捲了進去,變成了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李健〈父親寫的散文詩〉是父親一個人的散文,兒子一個人的詩,但在我心中,它是一代人的小說,儘管每個人的故事場景不盡相同,但為了生活奔忙,為了親人掙扎的情感,卻是相似共鳴的。
聽歌時,如果你不小心流下淚水,那就是最好的證明。
──完
附註:「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
詞:詩人董玉方(原為女兒版,歌手李健改為兒子版)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
兒子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鬧著要吃餅乾
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
蹲在池塘邊上 狠狠給自己兩拳
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
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 離開了人間
兒子穿著白襯衫 跑進了校園
可他最近 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兒子已是 真正的男子漢
有個可愛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
但願他們能 不要活得如此艱難
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 心酸的往事
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你便是我所有詩與不能詩的時刻」詩集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陳克華
本書特色:
從父親離開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意識到自己的恐懼,哀傷,忿怒和絶望。
如果情緒有分數,是我一次又一次把它摜在地上,低到破錶。
而在父親七七之後,我居然還想到寫詩。
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說是寫詩,不如說我在詛咒和復仇。
詛咒這個非情殘忍的世界,人人自私為己的社會。一個好人終不得福報的人間。
回顧這些詩作,有一部分是描寫氣候變遷,暴雨和酷熱嚴懲地球上貪婪又愚蠢的人類。
而這樣的極端氣候,竟然在今年一一實現。
而在這兩年來(尚未結束)的靈魂暗夜裡,我讀著這些和我以往風格截然迴異的詩作,憂喜參半。
曾在一堂心靈課程裡抽到一張難解的牌,老師告訴我:其實我無時不刻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
我當下茫然:是嗎?那麼,我錯失了多少次生命轉彎的機會?
但願這次出版,能幫助我看清自己應該在何時何地,何種機緣,讓生命轉彎。
作者簡介:陳克華
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曾參與「北極星詩社」,並曾任《現代詩》復刊主編。榮總眼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陽光詩獎、中國新詩學會「年度傑出詩人獎」、文薈獎,台灣年度詩人奬等獎項。文字出版有詩集,小說集,散文集等超過四十冊,有聲出版則有「凝視(陳克華詩歌吟唱專輯)」和「日出」(巨禮文化),近年更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舉辦多次展覽並獲獎,並有日文(無明之涙),德文(此刻沒有嬰兒誕生)詩集出版。
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寸草心個展、陳克華專訪
「生命中總有連舒伯特都要無聲以對的時刻。」
過去這兩年,正是我的無聲以対的時刻。從兩年前父親驟然過世的那一天起,一切音樂都失去了作用。
然而在理應無聲的時刻,我卻選擇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我大量寫詩大量發表。畫畫。出版。去了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畫。
至親過逝的傷痛,工作環境的壓力,中年危機的自我懷疑,使我陷入生命空前的茫然、悔恨和否定。至今我仍然沒有走出這場靈魂的暗夜。可謂一事無成。但最起碼,我做到了創作不懈。
這次在M藝廊「寸草心」的個展,有過去十年作品的精選回顧,也有全新的現代水墨的嘗試。
你,何不和我一起共度我55歲生命的黎明?
陳克華簡歷:
一九六一年生於台灣省花蓮市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 (2007-)
學歷 ︰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得獎記錄(文藝類):
中國時報文學獎多次,聯合報文學獎多次, 「聯副新人月」新人,金鼎獎最佳
歌詞獎︰沈默的母親,金鼎獎最佳專輯︰台北的天空。中國時報五十週年青年
百傑獎《文藝類》,第一屆陽光詩獎, 中國新詩協會《八十九年度傑出詩人獎
》,台北文學獎新詩組得獎人《作品︰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第三屆文薈獎報
導文學獎第一名。文建會台灣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得獎記錄(藝術類):
2011 巴黎大獎優選獎
2012 南美獎西畫類版畫入選獎
2013 台陽美展版畫類入選獎
2014 全國美展版畫組入選獎
文字出版記錄︰共47本書(計有小說、新詩、散文、歌詞集等…)
個展:
花 (壓克力新作) ─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0301-0331
情色情 (台灣人體攝影藝術大展) ─華山 / 台北 2014.0517-0616
攝影、數位版畫─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1001-1031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油畫展─M畫廊 / 台北 2014.10/05-10/31
華山攝影聯展─ 華山 / 台北 2014.11/7-11/10
男慾天堂─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 花蓮 2015.01/17-03/10
花叢中的男子─博藝畫廊 / 台北 20150625-07/19
花叢中的男子─高醫大 / 高雄 20150913-1009
騎鯨少年-油畫展 M畫廊 /台北 201510.04-10/31
末日聖嬰-圖像創作展 華山 /台北 20151119-23
外星曼陀羅展 M畫廊 /台北 2016. 07.05-07/31
策展單位: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2017/07/06-29
開放時間:每日15:00-21:00(周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近東門站,永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