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波赫士 王永年譯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我給你瘦落的街道、絕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給你我已死去的祖輩,後人們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我父親的父親,陣亡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邊境,兩顆子彈射穿了他的胸膛,死的時候蓄著鬍子,屍體被士兵們用牛皮裹起;我母親的祖父——那年才二十四歲——在秘魯率領三百人衝鋒,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馬背上的亡魂。
我給你我的書中所能蘊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氣概和幽默。
我給你一個從未有過信仰的人的忠誠。
我給你我設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營字造句,不和夢交易,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的核心。
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
我給你關於你生命的詮釋,關於你自己的理論,你的真實而驚人的存在。
我給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饑渴;我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你。
--
◎作者簡介
波赫士是一名阿根廷詩人,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見長於詩歌、短篇小說,以及文學翻譯。波赫士行文擅長以簡單直白、含蓄內斂卻又飽含雋永意涵的文字。針對詩歌的見解,他曾於演講稿《詩藝》中提到:「如果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話,我就會說出這樣的話:『透過文字藝術化的交錯處理,詩可以表達出美的事物。』」他也進一步引申了聖‧奧古斯丁的話:「時間是甚麼?當別人沒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知道答案的。不過如果有人問我時間是甚麼的話,這我就不知道了。」波赫士接著解釋:「我們只有在對一件事一無所知的時候,才為它下定義……我們對詩可說是知之甚詳了,無法用其它文字再為詩下定義。」從這段話,我們可以摒棄多餘詮釋,而直接體感波赫士迷人且穿透的詩觀。
◎譯者簡介
王永年,浙江定海人,精通多國外語,尤其是歐洲語系。王永年的翻譯廣受好評,以精準著稱,翻譯的地圖範圍從英國、俄國到南美洲皆有,且是直譯義大利文學經典《十日談》的第一人。
◎小編宇翔賞析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首情詩,更可說,這是一封具對象性的情書,因為唯有如此愛慕,才會願意獻祭式地交託自身龐大的小宇宙,只為了「留住」對方。
前半段,詩人動用當下並回溯過去,建構出一幅驚人且悲哀的歷史圖景,將種種瞬間壓縮進詩句的容量之中,將自身的孤獨狀態,以及整個家族祖輩的荒涼史並置,凸顯出自己血脈中流動的過往疼痛,彷彿與此刻的悲哀遙相呼應,他繼承了整個系譜的靈魂,包括了靈魂所暗示的消逝狀態,一種孤絕與消逝並列的冷卻感,然而,另一個反面卻是無比壯烈的生命力,子彈擊中胸膛、茂盛的鬍子、騎馬衝鋒的背影,這種種意象,描述的是古人,卻也不是古人,而是自己,胸口的疼痛是自己、被牛皮包裹的是自己、馬背上義無反顧往前走進歷史大霧的,也是自己。詩人的愛情動用了一切「歷史」,才能稍微描述「此刻」,或說某種層面上,歷史即此刻。
而後半段所述及的「此刻」,詩人願意交付自己書中的一切悟力以及生活中的美德。事實上,對於詩人而言,生活、寫作、自身,是三位一體的。故而「不營字造句,不和夢交易,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這些都反映了詩人的整體價值觀,表現出了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寫作上,詩人心靈的穩定與節制,然而,這樣的詩人,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又怎麼會如此受愛慕所苦而願意交出自己的忠誠呢?甚至願意給出「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饑渴」這些不穩定而困苦的狀態,甚至「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對方。這種種自傷與自我貶格的付出,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我們根本不用過問為什麼,因為答案已經不證自明。事實上,當我們試圖去思索為什麼的時候,我們早已經被這深沉,且不可言喻的情感所說服了。
至於為什麼作者要用散文詩的形式來書寫呢?是因為寫作當下樸實的激情嗎?是因為此詩真的作為一封情書嗎?波赫士曾自述:「我沒有任何美學形式。每部作品的形式都任由作者來確定:詩歌、散文,或綺麗或質樸。理論可以成為了不起的激素(比如惠特曼),不過也可以造出怪物或者僅供博物館收藏的產品......歷盡滄桑之後,我發現,跟幸福一樣,美是很常見的東西。」因此,或許我們可以沉澱一下心靈,再重讀一次──並將上述所有瑣碎的問題拋諸腦後吧,只要我們此刻在詩中找到美與感動。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69.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
父親寫的散文詩簡譜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12-12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書館。」再如小說家宋澤萊寫道:「這篇文章〈阿母〉。仿若讓人聽到了作者的悔恨和自譴,讀完時我們竟流淚了。」讀者們的反應,其實也是鼓舞我砥礪自己用心創作的動能。──林央敏
曾以〈毋通嫌台灣〉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作詞人的林央敏,致力於台語文學創作,包含台語詩和台語散文,推廣母語,倡導將母語台語列為學校課程。
本書為其長年創作散文集結,以四卷四個不同的面相,素描親情、鄉情、人情與家園情,從親人出發,有寫給母親的〈第一封信〉和描繪〈阿母〉忙碌的身影,還有父親為了籌措學費,將家中老牛賣掉,他不捨老牛〈收藏一撮牛尾毛〉來紀念,最難忘的是〈和阿公聽拉即哦的日子〉以及鼓勵他升學的〈二叔公〉,字裡行間盡是濃密的親情,展現無休止的溫暖;再到成長的〈孕鄉〉嘉義太保,歲月流轉,從老家所在的水牛厝開始到牛稠溪流域的變化、信仰中心土地公廟的由來、吸石路的傳說,還有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的大士爺民俗祭典,訴說一個個引人入勝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村莊與濃烈鄉土情懷;繼之以對人情事故的感懷詠嘆,小則一己之思,大則關於國家、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的寄望。終章以隨筆小品,有生活記趣,也有對生命的感悟,乃至異想天開的遐思。
林央敏將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透過文字,引領我們將目光回歸自我,重溫情懷,找回我們對土地的熱忱與認同。
作者簡介:林央敏
一九五五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市。曾任小學、大學教師、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現任《台文戰線》文學雜誌社發行人。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第一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及詩獎、散文獎、小說獎、評論獎、文化獎等多項文學獎,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
一九六五年即寫古詩、七二年首次發表新詩、八三年開始台語寫作。首倡台灣民族文學,是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倡導作家及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首位將台語散文由說理引入純文學領域的詩人。八六~九七年間熱衷民主人權、民族解放、本土文化、母語文學、教育改革等社會運動。作品因觸犯官方禁忌屢遭查禁封鎖。
寫作品類豐富,風格、技巧與主題多樣,另有作曲與電腦軟體,被稱為全方位作家。有百餘篇作品分別選入詩、散文、小說、評論的各類選集百餘種,並選入大、中、小學教科書中,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日文發表於外國書刊。著作三十餘冊(詳見本書附錄),其中十一萬字的詩體小說《胭脂淚》是台語文學第一部史詩(EPIC),也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的敘事詩;詩作〈毋通嫌台灣〉被譜成二十四種不同的曲子,對催化台灣人意識與民主運動皆有深遠的影響。
林央敏文學田園網址:blog.roodo.com/tw_poem
父親寫的散文詩簡譜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編輯七力之外】編輯與作者──宿命的怨偶?
**
一篇散文作品〈雪落〉被選集的編輯修改了語意與用詞,近日在網路被熱烈討論,人人對編輯一路喊打。雖說內情確實離譜(發表過又得獎的作品為什麼還去改呢?),但身為編輯人難免有物傷其類的感懷;不針對個案,也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不那麼精準,但編輯與作者的關係還是有點像夫妻:彼此依存,卻又暗自較勁。
編輯需要作者作品來料,以維持生產運作;作者需要編輯對作品加工,以便包裝上市。但只要是人際互動,就難免有些磨擦──每個人不同的經驗,每個人不同的見解,每個人不同的趣味,每個人不同的期待與信念,在在都是衝突的引爆點。
雖說,孩子是母親辛苦懷胎生的,但「經手」的父親也總有適度的發言權吧。有人說,對孩子而言,母親代表的是家庭,是愛;父親代表的是社會,是競爭。
的確,作者更傾向於維護文稿的完整性和原創性,而編輯則更關注的是作品的親近性與市場性(不只會不會賣,也包括能不能被讀懂),這先天就是一場拉鋸戰。
這種拉鋸大抵是專業的較勁,以及對彼此的尊重與妥協。但實務上,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種心態──作者對高階編輯對其文稿的異動比較能接受(或隱忍),而編輯對知名作者的文稿也會相對尊重(或畏服)。這就像夫妻關係裡,一方明顯強勢,一方傾向順從;像嫁入豪門的媳婦,娶了公主的駙馬。
撇開這種現實的心態不說。編輯除了對所屬領域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訓練(閱讀、編輯、寫作)外,其實對不同文類也要劃分不同的涉入界線。詩、抒情散文、雜文、小說、劇本、科普、社會科學、報導寫作(人物特寫、敘事寫作、概述寫作、純新聞體),依序加重介入的程度。詩可能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可擅動,報導寫作被「蹂躪」的慘況後文會說明。
基本上,越是文學性的作品,編輯越需要尊重作者的文字。同時,越是文學性的作品,編輯越不應動手修正,而是把想法與作者溝通,再由作者自行料理。相對文字,編輯可能要多花心力在版面的編排、封面設計,乃至新書發表、媒體訪談等行銷活動上。
其實,文學寫作和非文學寫作的人事通常是河水不犯井水的,但偶爾也會有跨界的寫作者,在此也介紹一下報導寫作的作業情形。
在選題、採訪之後,理想上,雜誌的文稿會經過五層的文字編輯作業:主編、核稿人、文稿編輯、「抓蟲人」、校對。
功能上,主編進行的是「專業」審核。因為主編是除了寫作者之外,對該議題領域最熟悉的人(如科技主編)。但實務上,主編因有自己的寫作任務,所以大致審核得很簡略,就會轉給主要核稿人。
核稿人大多是副總編以上的編輯,主要審核文稿「主題是否清晰」、「主從配置是否恰當」、「細節是否豐富」、「敘述線是否順暢」等等。稿子在這個階段受到最大的考驗,往往會被大幅調動段落、刪除篇幅,並可能會被要求退回重寫。
之後,由文稿編輯進行「順稿」和下標。同時,另影印一份給「抓蟲人」。「抓蟲人」負責事實的查核,如人物的公司名稱、職稱、姓名是否正確,事件發生的年份、順序是否無誤,企業的財報數據、變化比率是否如實等等。(有位朋友說,他曾接受過美國《時代》雜誌採訪,約一週後接到《時代》編輯的越洋電話,用中文查核:請問「你的英文名字是這樣拼嗎?」、「你有講過這句話嗎?」、「話是這樣說的沒錯嗎?」……)
文稿編輯與「抓蟲人」匯整的稿子送美術編輯進行排版作業,清樣再由校對進行一校,工作內容包括更正錯別字、修剪贅詞、修訂標點符號、統一用詞與用字體例等等。之後,校稿再回到寫作者手上,進行最後確認(記者會被交待:沒錯誤就不要再改了喔)。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樣的作業過程裡,寫作者的稿件已被大幅修整,作者的個人文字色彩被削弱,而形成較統一的整體風格(英國的《經濟學人》是典型)。
雜誌的作業是集體的、紀律的,寫作者個人的風格遭到擠壓,以便生產出品質規格較一致的產品,這令有些「創作型」的記者不太能適應。其實,就像一般編輯與作者有強弱勢的拉鋸一樣,雜誌編輯雖然較強勢,但編輯對資深的記者也會給予更大的空間。
這是雜誌內部的作業秩序和工作倫理,以致往往會造成一些外稿作者的不適應與不諒解。
雜誌的外稿分為兩種:一是專欄,一是一般的報導。通常,文稿編輯對專欄會儘可能維持作者的語氣與修辭,而對一般報導的外稿則會與內稿一視同仁地處理。
但無論專欄或一般報導,由於頁數是固定的,版面率也是固定的,刪減篇幅或合併段落是十分常見的。再者,雜誌截稿作業的急迫性(相當兩天編出一本十萬字的圖文書)與集體性(記者、編輯、美術、攝影、校對同步進行),其實很少有時間再傳給外稿作者做最後確認。
所以,外稿作者如果在意被修改或不信任編輯(當然有理由不信任,編輯不可能什麼都懂),那可能就要早些交稿,並明確告知編輯你要校稿或自行刪改。(陳耀昌醫師經常在截稿的周日下午跑來辦公室,埋頭校訂自己的稿子,老先生執著的背影令人感動。)
總之,編輯先天上就是「做好無賞,打破要賠」的命,一篇文稿你改對了一百處,抵不過你改錯的一處。畢竟,對寫作(報導寫作尤其如此)而言,編輯優先要處理的是對錯的問題,而不是好壞的問題。
所以,編輯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保持敏銳,保持謙虛。不要主觀論斷好壞,更不能僅憑直覺認定錯誤。對於前者,應給予作者尊重,懂得欣賞。對於後者,則一定要找到第二來源確定錯誤;這第二來源包括向作者再確認、網路查核資料、與資深同事討論等等。
唉!婚姻這種東西,最忌不經意地隨口貶抑對方,戒之,戒之。
**
本文廣告贊助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881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47198
父親寫的散文詩簡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書館。」再如小說家宋澤萊寫道:「這篇文章〈阿母〉。仿若讓人聽到了作者的悔恨和自譴,讀完時我們竟流淚了。」讀者們的反應,其實也是鼓舞我砥礪自己用心創作的動能。──林央敏
曾以〈毋通嫌台灣〉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作詞人的林央敏,致力於台語文學創作,包含台語詩和台語散文,推廣母語,倡導將母語台語列為學校課程。
本書為其長年創作散文集結,以四卷四個不同的面相,素描親情、鄉情、人情與家園情,從親人出發,有寫給母親的〈第一封信〉和描繪〈阿母〉忙碌的身影,還有父親為了籌措學費,將家中老牛賣掉,他不捨老牛〈收藏一撮牛尾毛〉來紀念,最難忘的是〈和阿公聽拉即哦的日子〉以及鼓勵他升學的〈二叔公〉,字裡行間盡是濃密的親情,展現無休止的溫暖;再到成長的〈孕鄉〉嘉義太保,歲月流轉,從老家所在的水牛厝開始到牛稠溪流域的變化、信仰中心土地公廟的由來、吸石路的傳說,還有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的大士爺民俗祭典,訴說一個個引人入勝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村莊與濃烈鄉土情懷;繼之以對人情事故的感懷詠嘆,小則一己之思,大則關於國家、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的寄望。終章以隨筆小品,有生活記趣,也有對生命的感悟,乃至異想天開的遐思。
林央敏將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透過文字,引領我們將目光回歸自我,重溫情懷,找回我們對土地的熱忱與認同。
作者簡介:林央敏
一九五五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市。曾任小學、大學教師、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現任《台文戰線》文學雜誌社發行人。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第一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及詩獎、散文獎、小說獎、評論獎、文化獎等多項文學獎,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
一九六五年即寫古詩、七二年首次發表新詩、八三年開始台語寫作。首倡台灣民族文學,是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倡導作家及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首位將台語散文由說理引入純文學領域的詩人。八六~九七年間熱衷民主人權、民族解放、本土文化、母語文學、教育改革等社會運動。作品因觸犯官方禁忌屢遭查禁封鎖。
寫作品類豐富,風格、技巧與主題多樣,另有作曲與電腦軟體,被稱為全方位作家。有百餘篇作品分別選入詩、散文、小說、評論的各類選集百餘種,並選入大、中、小學教科書中,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日文發表於外國書刊。著作三十餘冊(詳見本書附錄),其中十一萬字的詩體小說《胭脂淚》是台語文學第一部史詩(EPIC),也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的敘事詩;詩作〈毋通嫌台灣〉被譜成二十四種不同的曲子,對催化台灣人意識與民主運動皆有深遠的影響。
林央敏文學田園網址:blog.roodo.com/tw_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