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德國三星米其林大廚的菜
#我沒有飛去德國我人在高雄啦!
上周五南下 #高雄萬豪酒店,受邀提前品嘗全台第一位,入境隔離15天的前米其林三星餐廳德籍主廚 #ThomasBühner 的晚宴。
入席前一刻才知出菜非正常,因為Thomas尚未決定Gala Diner的菜色,還想為花一萬元訂位的客人保留神秘感,所以只秀出一道 「蓬鬆小鴨」讓我開眼嘗鮮,其餘均是美享地餐廳 #MajestyRestaurant 平時的菜色。
親和力很高的Thomas,關閉德國三星餐廳La Vie之後遊走世界,今年初接下高雄萬豪酒店美享地餐廳的顧問,這回是二次抵台。
在疫情期間與美享地主廚,來自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Epure的楊展浩Xavier利用網路進行溝通。
才來台工作八個月的Xavier承認,德國人傳遞的是概念不是菜餚,所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
其實這樣試菜也好,更能貼近美享地的水準,之前高雄貴婦朋友們在此聚餐很不開心,在未告之價格又不提供其他飲用水的前提下,貴婦吃一頓飯喝掉4千多元的台灣礦泉水。
如今有水單也有菜單,但很可惜這次試菜沒有配酒。菜名是一個主要食材和兩個搭配食材,但驚爆點不止在明示。
先說 #蓬鬆小鴨,Thomas表示: 「造型是模仿荷蘭藝術家的黃色小鴨,味道則借用一款名為蓬鬆小鴨的調酒。」
變身巧克力色的小鴨,以台灣胭脂鴨的鴨肝加入白蘭地等三種酒打發,調酒中的琴酒和柳橙汁化成泡沫和沾醬。
面對這麼可愛的食物,第一刀總難以下手,鴨肝慕斯味道濃厚質地輕盈,搭配內心只想撕一口最後全吃完的布里歐許麵包,忍不住嫌小鴨和麵包都太少。
#海膽 混入南瓜泥,佐一口添加了義大利絲絨乳酪的檸檬利口酒,冰冽又芬芳。
#帝王蟹 甜甜圈外有鹹鮮魚子醬,內藏鮮甜的帝王蟹,所謂甜甜圈是一層很薄的酥炸麵皮,刀子切下被嚇一跳,有一種吹彈可破的錯覺,是我太大力了嗎?
#龍蝦 是冷的,看到菜單介紹有芹菜根,澆汁又是綠色的,空氣中爆出香菜味,我滿腦子都是菠蜜果菜汁。
淺嘗之後全盤翻轉,香菜蘋果醬烘托斷生龍蝦肉,細膩不搶味,薄片芹菜捲則是黏糊的,相同食材不同形狀,用蜂蜜,芥末調配更深刻的滋味。
#白豆 出乎意料之外一致讚賞的湯品,耐嚼的日本章魚很容易遺忘,而念念不忘的是口感微沙,尾味微酸的白豆湯。
Thomas一聽到有人大力稱讚白豆湯,忍不住露出找到知音的激動神情,並誇張說出「每滴白豆湯都是我的(心)血!!!」
#市場鮮魚 的雪白泡泡下又見綠色醬汁,這次是酸模。Xavier說,台灣產酸模,大多用來裝飾,很少入菜,他喜歡這種取自天然的酸味。
當日是金目鯛拼干貝,墊底的是粒粒晶亮的西谷米,咕溜又吸味。
#鴨肝 的下面是白燒鰻,很奇特的組合,卻與羅西尼牛排不一樣,是兩道菜的感覺。
鴨肝只煎一面,而且煎得很熟,另一面生的朝上。白燒鰻的皮也是烤得很脆,魚肉的那面是柔軟,期待相濡以沫,卻是不同世界,還好甜菜紅酒醬撮合了兩者。
#A5黑毛和牛種,除了茭白筍削成了似玉米筍形狀的極嫩口感,主廚為膩口的和牛找到解方:一是添加了牛肝菌和番茄的荷蘭醬,另者是煙燻辣番茄醬。
甜點,甜點,甜點,壓軸和收尾全是大亮點:
#柑橘 是葡萄柚雪酪,佐以白木耳片和白巧克力末,我喜歡,甜酸中微帶苦,來自果皮的苦。
#美濃米147號 不意外是米布丁,但清酒慕斯,酒粕冰淇淋和水滴蛋白霜,搭配漬過接骨木糖漿的薄片豐水梨,錯落出一盤氣質高雅的甜點。
端上黃金蕎麥茶,佐以醬油烤布蕾和桂花瑪德蓮,Xavier發現台灣人都愛統一布丁,所以在烤布蕾中添加了醬油,巧克力和咖啡等元素豐富了滋味。
以上菜色加水費,每人約5000元。
他被關15天,我吃了3小時,認真寫下這篇文章。
明年將發表高雄米其林指南,若是只看盤子內的食物,美享地應該摸到星星的邊邊了,但我知道,米其林看的不止是盤子裡。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
#中廣流行網超級美食家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不重播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主任 蕭世欣醫師 ➡ 台灣肺癌發生率為亞洲第2名,也為台灣主要癌症的死亡原因之一。若年齡55歲以上、有抽菸史、肺癌家族史、常曝露於廚房油煙、高汙染環境、肺部慢性病如肺纖維化、肺結核等,可考慮健康檢查項目加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真的罹病該如何面對?醫生不...
片刀主要用來切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自日本工匠的細緻工藝
近極圈的純淨 ,木匠們的內外兼具手工原木砧板 / 🆕原木刀架
最自然大地氣息的沐浴洗手用品
美食速成班- ”香料科學TASTEOLOGY“ ,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 甜甜落心田 瓊筵玉液 風味唐漿,已缺貨半年終於來了
<< 漫長的等待 ,心滿意足 ,值得的期盼 >>
_
這次團購有新品有新的優惠組合喔:
#新優惠組合: leif人氣商品之一 “洗手禮盒” “單瓶護手霜”,首次有任選兩盒的組合優惠喔!
#新品 :
🆕 #手工原木刀架--兼具外型與實用性, 意外好看的 (MADE IN AUSTRALIA)
🆕#柳刃刀--也就是生魚片刀 (MADE IN JAPAN)
🆕#筋引刀 --更進階版本 ,經典八角形把手,採用頂級水牛角製成,舒適好握,工藝的完美體現 ! (MADE IN JAPAN)
🆕 #食物研磨器 (MADE IN JAPAN)
__
新品+補貨 現貨快閃團:9/24-9/28
👉🏻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uln5cvlz 👈🏻
__________
除了新品版面上特別分享, 其他補貨商品大家都跟我ㄧ樣熟悉, 補貨再補貨, 就不贅述啦!
歡迎參考更詳細的分享文
這次所有商品的分享文在這兒~
【 近極圈的沈靜與純淨, 廚藝大師與學院的共同選擇 內外兼具的手工原木砧板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0835769
.
【 重溫日本刀具極致工藝 ,細心打磨傳承古法的手工鑄刀 MUJUN -MADE IN JAPAN】
【 切味 風味 境界 日本刀具&研磨器極致體驗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3395236
.
【 切入靈魂的美好 “橫掃市場”且”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Made in Australia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512976
.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融合美味與天然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
【甜甜落心田 風味糖漿純淨的瓊筵玉液 】
✔️分享文: 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__
.
這次的新品
【 近極圈的沈靜與純淨, 廚藝大師與學院的共同選擇 內外兼具的手工原木砧板 】
🆕 意外好用好看的 #手工原木刀架 --主婦的強力推薦
主婦就是愛道具,每天都在用 餐餐都要用的刀具, ㄧ定很多把刀
一個好用適當的刀架也變得很必要
Bigchop原木手工刀架,難得的兼具 #外型 與 #實用性
外型, 可以當做個裝飾品
天然原木色澤,頂端採用侯恩松木偏向淡木頭色,底部採用桃木,棕紅咖啡色,些微對比又協調的搭配
頂部開口放刀,側身簡單整片桃木,遠看像是一整塊品質優良木塊,
相當容易搭配廚房擺設,家裡各個角落擺放上去都不顯得怪,還甚至滿好看的。
實用性
- 兩側無封口設計,可透風,無須擔心刀具濕悶鏽蝕。
- 上方多個開口,可置放數把刀具,甚至全家的刀具都可以放置於上。
加上採用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原木,來自零污染的淨土,使用起來覺得很放心
10年多的主婦生活,從來未入手過刀架.....這是第一個 大力推薦大家手工原木刀架
因為密閉式的刀架設計 不敢想像用過ㄧ段時間後, 刀架裡的真面目
ㄧ個兼具外型和實用性外.....最擔心的那個點 也都完全不用在意了
.__
.
【 重溫日本刀具極致工藝 ,細心打磨傳承古法的手工鑄刀 MUJUN -MADE IN JAPAN】
【 切味 風味 境界 日本刀具&研磨器極致體驗 】
Made In Japan,日本製,這三個字往往就像是品質的保證
”日本製”固然好,但日本製的產品中,還有一個我個人認為像是寶藏一般的特色,就是”日本傳統工藝”
日本傳統工藝,不但有日本製的優良品質,
更擁有日本當地代代相傳、鮮少外流的技術,
而這日本限定的技術,往往代表另一層次的極致品質 !
傳統手法往往因為費時耗工、傳承不易,很可惜的在逐漸消失、被淡忘中
有鑑於此,一群日本熟稔的藝術家、工匠希望可以持續傳承日本傳統工藝,於是聚集起來,目標就是延續當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
其中之一,最具有指標性的日本傳統工藝就是:日本刀具!
.
--- 古物經典般的刀具 #盒子 ---
延續傳承刀具工藝的精神,
外裝盒的設計也別有用心,
霧面紙質感的盒子,搭配大地色系顏色
有深綠(Santoku三德)、草綠(Nakiri菜刀)、丹紅(Petty水果刀)、墨綠(筋引刀)
此外,外裝盒上白色標示也極富有特色,用毛筆書寫的感受,
加上大大猶如印章般的”漆”字,再次強調刀柄,天然樹漆上色的經典傳承手法。
讓人從觸摸到外盒就開始,就感受到濃濃的日本經典味道
.
--- 日本刀具 繁複細膩的功用 化繁為簡的選擇 ---
刀具,除了基本的切菜功能, 細微來看,對於口感、味道更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般來說,刀具常會分為三大類:中式、西式、日式。
日本刀具,與中式、西式刀具相比,
有個特點,一如日本人凡事細膩無比,這特點也反映在刀具上,分類極為精細,幾乎每種食材都有專門的刀具
不過對主婦來說, 反而最實用的是 把主要功能做個整合的
“ #多功能+#兼具專門功能”的日本刀具 更符合家庭主婦的需求
其中三款極受歡迎的日本刀具,
➰ Santoku (三德包丁):多功能,各種肉類蔬菜
➰ Nakiri:多功能(偏切菜刀),尤其適合蔬果(尤其含有硬殼的)
➰ Petty:多功能(偏水果刀),尤其適合當小把水果刀
雖然都稱為“多功能”,但因為刀設計在形狀、大小、重量都有些不同,
所以還各自有些合適的功能。
MUJUN慎選日本最古老的鑄刀技術:日本兵庫縣鑄刀法,
精心鑄造出的這三款刀:Santoku、Nakiri、Petty
從外觀、手感、鋒利度,各方面都令人驚艷!
.
--- 高硬度抗腐蝕 #刀鋒 ---
碳鋼+不鏽鋼材質組成,中和兩者優點而生。
#碳鋼:
提高刀鋒強度,保持鋒利,易研磨有以上優點,但相對不易抗腐蝕,於是加入不鏽鋼
#不鏽鋼:
已鋼材而言,有耐腐蝕性,其餘特性都比碳鋼差 兩者組合恰到好處
**特別注意事項
柳刃(Yanagiba)極度鋒利、硬度高,含碳量也高,是許多專業世界名廚的必備品,
但是相對的,也需要保養,使用後若未擦乾容易生鏽,所以 #務必擦乾保養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名廚都極度重視保養自己的刀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等級的鋒利硬度的刀具,成分上含碳提高,保養是必要的
.
--- #刀把-圓弧木製 日本傳統天然漆把手 ---
圓弧木製把手,再經由古法,刷抹上日本天然漆(Urushi),漆樹的汁液生成的天然漆,除了形成一層保護,獨特的色澤更是難得
品項:
三德Santoku、切菜刀Nakira、水果刀Petty、柳刃Yanagiba
水牛角質八角形握把---筋引刀(Sujihiki)
經典八角形把手,採用頂級水牛角製成,舒適好握,工藝的完美體現
為什麼餐廳裡的生魚片特別好吃呢?
原因當然很多,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刀具”的選擇,日本料理師傅,可都是會”切味”的!
.
最後再整理ㄧ下 ,這次的現貨快閃團, 新品:
🆕#柳刃刀--也就是生魚片刀
🆕#筋引刀 --更進階版本 ,經典八角形把手,採用頂級水牛角製成,舒適好握,工藝的完美體現 !
🆕#食物研磨器 (和刀具ㄧ樣也是日本製)
【 切味 風味 境界 日本刀具&研磨器極致體驗 】
#切味,喜歡這傳神的描繪
源自日本,延伸至形容鋒利流暢的刀具,一刀而下,保留了食材水分與風味,原汁原味,品嚐食物最美的滋味
鋒利刀具切割後,食物光滑圓潤切面,造就舒暢口感,有別於不夠鋒利刀具的拉扯按壓拖鋸,破壞食材,
切割後,可以透過對比放大的照片,看見不鋒利的刀具,會破壞食物分子細胞壁,造成水分汁液流失,食材皺褶萎縮,這其中口感、光澤差異之大,嘗試過後,自然能體會
當然傳神的”切味”,不是隨意就能辦到,
一把鋒利好用的專門日本刀,是基本的配備
.
--- 值得建立的日本專門刀 柳刃(魚刀) & 和筋引刀(肉刀) ---
日本刀具的講究,細分,應該是很知名的,
光是切魚的,就有分削骨的、去骨肉的、片魚肉的,不同魚種還有不同專屬的刀,像是專門處理河豚的等等
說真的,家庭主婦我 即便再喜歡這些廚房道具, 分太細我還是不行,但是兩把專門刀是我認為最具有代表性,
使用後差異明顯,對於想進階使用刀具的人來說很合適的,
但是家庭主婦ㄧ定懂...簡單來說CP值很高的兩把:柳刃、筋引刀
🆕★ #柳刃
也就是所謂的生魚片刀,專門用來做刺身的
因為刀形如柳葉,單側開刀(只能右撇子 or 只能左撇子),非常鋒利!
基本上使用是不太需要出太多力,下刀後輕輕拉回即可,刀本身的重量就足以俐落切開魚肉
(主婦補充碎碎念:柳刃主要切生魚片,但不少也可用來切軟嫩的肉)
🆕★#筋引刀
外型有些類似柳刃,但是是雙面開刀(右撇子 or左撇子都能用)
功用上主要是,分離骨肉(將肉從骨頭上剔下)、分離筋和肉、片肉
(主婦補充碎碎念:和筋引主要切肉,但不少也可用來切魚)
片刀主要用來切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漫長的等待 值得的期盼 >>
等了好久,不來則已,
一來,幾乎同時抵達,
也好,心滿意足,值得的期盼!
來自日本工匠的手工刀具-MUJUN
來自近極地零污染塔斯馬尼亞工匠之手工原木砧板-BIG CHOP
最自然大地氣息的沐浴洗手用品-Leif
缺貨至少半年的澳洲糖漿-TASTEOLOGY香料科學
📣📣—————————————📣📣
👉🏻明天 9/24 AM:9:00 開團
(這次也是快閃團 9/24-9/28)
-現貨開團-日本製刀具+Leif+TASTEOLOGY
-遲到的BIG CHOP 讓我們再小小等待, 9/30 開始出貨 (如果提前到也會提前開始出貨喔)
_____
預告明天團購新品前, 還是很想先洗版
#lockdown之食日記
午餐用煎餃輕鬆打發
剩下的吐司不夠, 早餐除了吐司還來些鬆餅
_____
這次團購的新品與新組合:
#新組合優惠: leif人氣商品之一 “洗手禮盒”,首次有任選兩盒的組合優惠喔
#新品 好物整理如下
|
✔️ #BIGCHOP手工原木砧板
主婦就是喜歡手工製的好質感,
除了大家熟悉, 也都慢慢收集了很多款的手工原木砧板外
這次也等了頗長時間的新品-- 🆕#手工原木刀架
這是主婦這麼多年來, 第一次買的刀架
因為總是不敢想像 密閉的刀架,使用ㄧ段時間後 裡頭會有多可怕, 終於遇到這滿意的設計, 加上和原木砧板ㄧ樣的好質感,有如廚房的擺設
**新品照片請往後滑留言也有
#意外好用好看的手工原木刀架 🆕🌟
Bigchop原木手工刀架,難得的 #兼具外型與實用性
外型
其實可以當做個裝飾品
天然原木色澤,頂端採用侯恩松木偏向淡木頭色,
底部採用桃木,棕紅咖啡色,些微對比又協調的搭配
頂部開口放刀,側身簡單整片桃木,遠看像是一整塊品質優良木塊,
相當容易搭配廚房擺設,家裡各個角落擺放上去都不顯得怪,還甚至滿好看的
實用性
- 兩側無封口設計,可透風,無須擔心刀具濕悶鏽蝕。
- 上方多個開口,可置放數把刀具,甚至全家的刀具都可以放置於上。
加上採用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原木,來自零污染的淨土,
使用起來覺得很放心
[ 規格 ]
木頭:侯恩松木(淡木色,頂端)、桃木(棕咖啡色,底部)
尺寸:高28 x 寬19 x 深9.5cm
|
✔️ #MADEINJAPAN刀具,
手工製的等待, 真的需要很大耐心, 每次都等好久啊~
這次的現貨快閃團, 除了之前的三款刀具
這次加入兩款更專業刀具 和 🆕#食物研磨器 (和刀具ㄧ樣也是日本製)
🆕#柳刃刀--也就是生魚片刀
🆕#筋引刀 --更進階版本 ,經典八角形把手,採用頂級水牛角製成,舒適好握,工藝的完美體現 !
**新品照片請往後滑留言也有
**老樣子, 很愛表格比較的主婦, 這次現貨快閃 總共五款刀具比較表在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切味 風味 境界 日本刀具&研磨器極致體驗 】
為什麼餐廳裡的生魚片特別好吃呢?
原因當然很多,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刀具”的選擇,
日本料理師傅,可都是會”切味”的!
切味,喜歡這傳神的描繪。
源自日本,延伸至形容鋒利流暢的刀具,
一刀而下,保留了食材水分與風味,
原汁原味,品嚐食物最美的滋味。
鋒利刀具切割後,
食物光滑圓潤切面,造就舒暢口感,
有別於不夠鋒利刀具的拉扯按壓拖鋸,破壞食材,
切割後,可以透過對比放大的照片,
看見不鋒利的刀具,會破壞食物分子細胞壁,
造成水分汁液流失,食材皺褶萎縮,
這其中口感、光澤差異之大,嘗試過後,自然能體會。
當然傳神的”切味”,不是隨意就能辦到,
一把鋒利好用的專門日本刀,是基本的配備,
居家防疫已久,無法在外用餐,
提升自我境界,在家就能享受美好的“切味“。
《 值得建立的日本專門刀, 柳刃(魚刀) & 和筋引刀(肉刀) 》
日本刀具的講究,細分,應該是很知名的,
光是切魚的,就有分削骨的、去骨肉的、片魚肉的,
不同魚種還有不同專屬的刀,像是專門處理河豚的等等。
分太細主婦也不太行,
但是兩把專門刀是我認為最具有代表性,
使用後差異明顯,對於想進階使用刀具的人來說很合適的,
簡單來說CP值很高的兩把:柳刃、筋引刀
“ #柳刃”,也就是所謂的生魚片刀,專門用來做刺身的
因為刀形如柳葉,單側開刀(只能右撇子 or 只能左撇子),非常鋒利!
基本上使用是不太需要出太多力,
下刀後輕輕拉回即可,刀本身的重量就足以俐落切開魚肉。
(註:柳刃主要切生魚片,但不少也可用來切軟嫩的肉)
” #筋引“
外型有些類似柳刃,但是是雙面開刀(右撇子 or左撇子都能用)
功用上主要是,分離骨肉(將肉從骨頭上剔下)、分離筋和肉、片肉
(註:和筋引主要切肉,但不少也可用來切魚)
✏️特別提的 #刀鋒
高硬度抗腐蝕刀鋒
碳鋼+不鏽鋼 材質組成,中和兩者優點而生
#碳鋼:提高刀鋒強度,保持鋒利,易研磨, 有以上優點,但相對不易抗腐蝕,於是加入不鏽鋼
#不鏽鋼:
已鋼材而言,有耐腐蝕性,其餘特性都比碳鋼差。
兩者組合恰到好處。
🥰**主婦碎碎念:
柳刃(Yanagiba)極度鋒利、硬度高,含碳量也高,
是許多專業世界名廚的必備品,
但是相對的,也需要保養,使用後若未擦乾容易生鏽,所以務必擦乾保養。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名廚都極度重視保養自己的刀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這樣等級的鋒利硬度的刀具,成分上含碳提高,保養是必要的
✏️#刀把
圓弧木製 日本傳統天然漆把手
品項:三德Santoku、切菜刀Nakira、水果刀Petty、柳刃Yanagiba
圓弧木製把手,再經由古法,刷抹上日本天然漆(Urushi),漆樹的汁液生成的天然漆,除了形成一層保護,獨特的色澤更是難得
這次新品中 也是唯一不同刀把的
水牛角質八角形握把---筋引刀(Sujihiki)
經典八角形把手,採用頂級水牛角製成,舒適好握,工藝的完美體現
|
✔️切入靈魂的美好 “橫掃市場”且”有嚼勁”的 #沐浴洗手用品leif
這是大家想補貨的洗手沐浴用品, 這次ㄧ起加入快閃補貨行列達免運
當然之前缺貨品項 也現貨在台灣囉
|
✔️ #TASTEOLOGY香料科學
已經用上好長ㄧ段時間的各種香料, 但有ㄧ陣子缺席的補貨團
因為至少缺貨半年的糖漿終於出現啦!
🔗
🔗
🔗
【 近極圈的沈靜與純淨, 廚藝大師與學院的共同選擇 內外兼具的手工原木砧板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0835769
____
【 重溫日本刀具極致工藝 ,細心打磨傳承古法的手工鑄刀 MUJUN -MADE IN JAPAN】
【 切味 風味 境界 日本刀具&研磨器極致體驗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3395236
___
【 切入靈魂的美好 “橫掃市場”且”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
Made in Australia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512976
____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融合美味與天然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片刀主要用來切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來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主任 蕭世欣醫師
➡ 台灣肺癌發生率為亞洲第2名,也為台灣主要癌症的死亡原因之一。若年齡55歲以上、有抽菸史、肺癌家族史、常曝露於廚房油煙、高汙染環境、肺部慢性病如肺纖維化、肺結核等,可考慮健康檢查項目加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真的罹病該如何面對?醫生不是說開刀切乾淨了嗎?為什麼術後又會復發呢?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肺癌 #標靶治療 #術後輔助治療 #癌症 #世界肺癌日 #戒菸 #防護 #篩檢 #警訊 #肺癌發生率 #肺癌高風險族群 #基因突變 #肺癌復發率 #術後復發 #循環腫瘤細胞 #放射性治療 #低劑量電腦斷層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片刀主要用來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文化公園考古現場 #月型石柱
接下來要帶大家去認識文化公園的考古現場,邀請到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的 #楊淑玲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考古現場和月型石柱。
卑南文化公園的發現與搶救: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日治五十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二戰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1975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1979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臺東縣政府遂委託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已無庸置疑。
遠古的聚落:
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古卑南聚落的住屋毗連成列,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出土的農耕工具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聚落雖然瀕臨卑南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主要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精緻的玉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成為史前博物館的館徽。製作工藝上,以小玉玲的細緻與長玉管的中空貫穿技術最令人稱奇。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
族人相當重視身後之事,主要葬具是長方形的板岩石板棺。石板棺長軸與地面住屋的軸向相同,略呈南北向,指向都蘭山。死者仰身直軀下葬,腳也指向都蘭山,似乎那裡就是魂歸之所。一具石板棺通常埋葬一位死者,也有重複埋葬情況。多數成年人及少數幼兒入葬時都有隨葬品,包含玉、石質裝飾品,武器、工具、陶紡輪、陶容器等。有些階級地位較高者棺具較大,甚至壘石為槨,隨葬品也質精而量多。死去的親人通常埋葬在屋裡或附近,與生人長相左右。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遺址的價值:
綜合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卑南遺址的特殊性可歸納如下:
臺灣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之遺址,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
臺灣出土文物最多之遺址,總計出土石板棺近1600餘具,陶器、石器等遺物兩餘萬件。
臺灣出土玉器式樣及數量最多之遺址。
臺灣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重要部分面積約20-30公頃,廣義的遺址面積約80-100公頃。
臺灣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
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行政院文建會自2002年起積極推動臺灣地區世界遺產潛力點之勘查評選工作,卑南遺址列入11處初選地點名單之一,而且是唯一以考古遺址性質列名者。初評結果,卑南遺址與棲蘭山檜木林、太魯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四者以具有顯著及特殊價值等因素,列入第一類別,也就是最具潛力之點。無論就學術研究、遺產保存、本土教育或知性旅遊觀點,卑南遺址都具有無可替代之價值。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片刀主要用來切 在 EAT AT HOME 食・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朱古力曲奇餅
回憶在香港 Mrs.Field 的曲奇,在首爾也翻做試試看,效果卻出奇地好吃呢。
材料(六個份):
曲奇餅材料
無鹽牛油60克
白糖22克
黑糖22克
·
雞蛋半隻
雲呢拿精油半茶匙
·
中筋麵粉75克
泡打粉¼茶匙
鹽¼茶匙
曲奇餡料材料
切碎半甜朱古力(可可60%)28克
夏威夷果仁45克
紅苺乾20克
已磨碎海鹽一茶匙
做法:
牛油放置在室溫,直至可以用匙羹輕易按下。
.
牛油放在拌碗內,先用刮刀將牛油、白糖及黑糖拌勻,打蛋器調較至中速,打發直至牛油變成蓬鬆的狀態,顏色會變淺,需時大約數分鐘。
.
[Tips: 在打發當中會濺起牛油,所以不時用刮刀刮碗邊,以助又有放回拌碗內,令材料均勻地打發。]
.
加入雞蛋和雲呢拿精華略為拌勻。
.
麵粉、泡打粉和鹽預先混合,分批加入牛油內,拌勻直至看不到粉粒。
.
加上食譜上¾份量已切碎的餡料,拌勻,其餘留起備用。
.
用匙羹將約35克的粉團做成球狀,放到已鋪好牛油紙的焗盆內。
[Tips: 每個曲奇麵團距離約5-7cm左右,不然曲奇烤焗時膨脹後會連在一起]
.
在球形的曲奇麵團上,加上餘下¼的餡料,然後灑上海鹽。
[Tips: 在曲奇面上放上餡料可以令造型更漂亮,而加上海鹽能提升曲奇的甜味,令味道更富層次感。]
.
將麵團放在雪櫃內約30分鐘以上,最多可保留兩天。
.
焗爐預熱至170度,當焗爐溫度達到170度時,將曲奇麵團放入焗爐內,焗12至15分鐘。
【半熟軟曲奇筆記】
做曲奇第一個步驟就是Creaming, Creaming的步驟不只是將牛油及糖打至均勻,更使空氣打入麵團,令出來曲奇的效果更細密和鬆軟,而打發也需時數分鐘,這個步驟非常重要,所以絕對不能心急完成呢,使用的牛油也要確保在室溫軟化而不是完全溶掉,又有太硬或者已溶化成液體狀也不能做到鬆軟的效果。
.
做曲奇會用到一半黑糖或黃糖是因為黑糖或黃糖可以令曲奇保留水份,令曲奇做出來的中心更鬆軟,而且比白糖更會帶出一點焦糖的味道。
.
打好後的麵團必須在雪櫃內放置30分鐘以上,放在雪櫃冷凍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令牛油更凝固,避免放在焗爐後曲奇受熱下榻,也能令曲奇有足夠時間吸收雞蛋內的水份,還有可以使曲奇的味道更香濃,把麵團放在雪櫃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預先做好,需要吃到的時候才取出烘焗。
.
曲奇的餡料非常隨意,按着自己喜好在不同類別中隨意配搭。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朱古力類:牛奶朱古力、白朱古力
乾果類:提子、紅莓、蘋果
果仁類:花生、杏仁、夏威夷果仁、合桃
其他:棉花糖、Oreo餅乾等等
.
做曲奇的時候除了把曲奇餡混入麵團內,亦可保留部份餡料放在曲奇面上,這樣可以令曲奇的造型更好看,而最後灑上少量海鹽,以提升曲奇的甜味,令味道更加豐富。
.
做曲奇的時候,不可以在同一個焗盤內放太多,不然放得太擠擁的話,在焗的時候一經膨脹,曲奇便會連在一起,所以每個曲奇最好留有5-7cm的距離。
.
有些食譜在製作中會在焗曲奇數分鐘後,用匙羹輕輕按壓曲奇,這樣可以令曲奇焗起後出現裂紋,如想做的造型是有裂紋的話,可以加入這個步驟。
.
Christmas DIY Gift | Soft White Chocolate Macadamia Nut Cookies
.
Ingredients
.
60g unsalted butter
22g white sugar
22g dark brown sugar
.
1/2 egg
1/2 tsp vanilla essence
.
28g chopped semi-sweet chocolate (60%)
45g macadamia nut
20g dried cranberries
1 tsp sea salt
.
Directions
.
Soften the butter at room temperature until it is easily pressed by a spatula.
.
Mix the soften butter with the white and dark brown sugar. Use a electronic egg beater to beat with a medium speed. After a few minutes, the batter will turn to light yellow and become fluffy.
.
Add egg and vanilla essence and mix well.
.
Mix the dry ingredients including flour, baking flour and salt and add to the batter. Mix with a spatula until it becomes smooth.
.
Add 2/3 portion of chopped chocolate, macadamia nut and cranberries and mix well.
.
Scoop about 35g of batter and place them on the baking tray lined with the parchment paper. Spread the batter 5-7cm distance apart.
.
On the batter, Add the rest of 1/3 of chopped chocolate, macadamia nut and cranberries. Add a pinch of sea salt on the top.
.
Keep the batter in the fringe at least 30 minutes and up to 2 days.
.
Pre-heat the oven to 170 degree celsius. After reaching to 170 degree celsius, put the batter into the oven and cook for 15-17 minutes.
「Kevin MacLeod」創作的「Deck the Halls」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63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