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名:#牛媽媽麵食館🍜🥟
●地址:屏東市廣東路71號
●營業時間:10:45-22:00
●公休:🈚️
●臉書粉絲專頁 牛媽媽麵食館
———餐點分析———
⒈#牛肉湯餃(小) NTD.50
7顆內餡飽滿中等大的水餃,水餃皮厚度剛剛好,只是有點煮過頭,一夾就破
內餡有青蔥跟高麗菜,而高麗菜讓餃子增添微微口感
湯頭的中藥香氣剛剛好,不會太過濃郁或清淡,但說真的這味道跟許多牛肉麵店大同小異🤣
⒉#肉絲炒飯(小) NTD.60❤️
這飯超級古早味,好吃😋
雖然飯的口感偏微微軟,但還是有把炒飯粒粒分明之重點給呈現,整體調味剛剛好
⒊#炸醬麵(小) NTD.40
有三種麵條可選擇(細麵、寬麵和手工麵),我當然選擇口感軟Q帶嚼勁的手工麵,炸醬口味偏甜帶點微微辣度,有辣豆瓣醬的味道
⒋#小菜
選擇粉腸 NTD.30和豬耳朵NTD.30,只是豬耳朵燙過會變一球,還有販售秋葵跟苦瓜,下回再嘗試😋
———Hashtags———
#屏東美食 #屏東小吃 #tuday屏東
▷每日更新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llotuday_/
牛媽炒飯 在 貓大爺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寧夏夜市牛媽媽:1961年創立老店】
「寧夏夜市」有好多特色美食老攤,其中「牛媽媽」創立於1961年,至今將近60年。主要賣沙茶炒牛肉或是羊肉、牛雜湯、控肉飯,價錢平易。沙茶炒牛肉和羊肉香氣迷人,配碗控肉飯,一碗牛雜湯,就是飽足的一餐。
https://blog.xuite.net/maomi/Food01/589206718
牛媽炒飯 在 林嘉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文青記者臉友
在越南的「情人座飯友」
用最純淨的心
記錄好簡單的素食心路
因為美好
所以分享
感恩瑋璇😘🙏🏻
《吃素二三事》
吃素將滿四年了,今天有點感觸,寫下關於吃素種種,是紀念、反省,也是回應一些曾經在你我心裡的困惑。
●先說吃素的好處:
1. 到餐廳點菜超快,根本不用猶豫、不浪費時間,肉菜合一的餐廳通常素食選擇就是翻到菜單最後一頁、最下面的那唯一一道。(但現在浮誇的蔬食餐廳暴增,菜單越搞越複雜,少了一點點素食者點餐明快果斷的小確幸。)
2. 搭飛機餐點永遠最先上,空姐起飛前先來確認,隔壁餐還沒送到,我已經吃飽撐了,搭經濟艙卻享受商務艙的美好服務,重點是,素食不像一般肉食飛機餐重複加熱產生怪塑膠味,素食餐經得起復熱。走遍世界各地,絕對好吃,毫無地雷,讓我徹底愛上飛機餐。連向來被嫌棄至極的華航都好吃無比。
3. 餐桌上多了話題,工作應酬難免,但吃素者常被關照,同桌吃素者會自然成為一夥兒(例如,台鐵惠平哥總是揪著我吃飯),大家也常問你吃素的原因、分享吃素的故事,應酬場合對不擅開話題的我幫助很多。
4. 餐都超級大份,每次吃桌菜,我的素食另外盛裝,超級大份,一人吃夠三人飽,讓同桌其他人非常羨慕。
5. 吃素不會變瘦,但我從此鮮少長痘痘,困擾了20多年的過敏改善很多。缺點是經常性血壓偏低,我的收縮壓大約九十幾、舒張壓五十幾,素食者要注意補充蛋白質、鋅、鐵等營養。不知為何,可能因年紀漸長,吃素後脾氣好多了,我認識的素食者都容易心軟、同情他人與小動物,善良應該是吃素者共通的特質。 (自己說)
●為什麼開始吃素?
某一天,我突然想,「來吃素吧」,就開始了,至今未斷。
不少人心裡思量許久,卻始終沒行動,或許只是因緣未到,念頭放心裡,某個機緣下就會開始,從每月初一十五,或每周一天無肉日,都是很好的開始,不要給自己壓力,給身體一些規範與戒律去遵循,人生因約束產生轉變與提升。
也許剛開始吃素的你,會懷念肉食,但不用排斥、更不必感覺褻瀆,沒有壓力的吃素才能走得長久,一些為許願、還願吃素,時時刻刻數饅頭,倒數與神明的約定還剩下幾天,其實有點負擔,沒有承諾的枷鎖,日子自自然然過,更能體現透過吃素實現友善環境、愛惜生靈、祈求康泰、累積功德的目標。
我從未與神明承諾吃素多久,但開始後,從來沒一天貪涎過肉食,以前我嗜吃海鮮如命,一日不可無魚,但決定吃素後,始終不曾動念想吃,只能笑說大概太早把魚的quota吃完了。小時候特喜歡吃魚卵,吃素後,常自我反省害多少來不及長大的小生命葬送胃肭,海洋並非永不枯竭,吃,這麼簡單的選擇都足以改變一些什麼。
●那些素肉沒說的事
我不主張吃素肉。
一來,素料充滿化學添加物,不健康,二來素雞、素排骨、素牛肉、素羊、素魚等雖然「生理上」是素食,但「心理上」是葷食,吃素者用假肉滿足口腹之慾,其實心態上還是葷食者,實在太勉強了。
我也不喜歡舖張奢華的素食餐廳,尤其坊間裝潢豪華餐點精緻的吃到飽。吃素是從身體到心靈的簡約環保,但奢華素食一客數百、上千元,食物精雕細琢、加了許多添加物,碳里程高,就失去吃素的本意了。雖說我還是喜歡久久一次的享受(例如蓮香齋),但真的久久一次就好。
●你是什麼素?
常有人問我,蛋奶素、蛋素、奶素、五辛素、方便素、鍋邊素(肉邊素)怎麼分,很簡單,望文生義,素字前面加什麼就是能吃什麼,蛋奶素就吃蛋奶、五辛素就吃五辛。
很多人問「五辛」是什麼?是大蒜、蔥、薤(藠頭、小蒜)、韭菜、興渠(洋蔥)這五種植物,佛教認為味道濃重的植物產生臭穢濁氣,像大蒜都能把吸血鬼嚇跑了可見真的很臭啊,所以出家人不吃,但若基於非宗教理由,吃也沒什麼關係,環保人士都不忌五辛,尤其這是中西式料理中常見佐料,避開很麻煩。
「方便素」是在葷食環境下,盡可能吃素,例如請提供葷食的餐廳炒一盤沒肉的炒飯或下一碗麵,並不忌諱用同樣鍋具煮食。「鍋邊素」是在有肉料理中,把肉挑掉,都是基於方便,畢竟這是肉食者主宰的社會,素食者為求省事,出門在外盡量配合,但許多朋友常為了我,大家一起吃素,當做顧健康(朋友們真的人都太棒了)。
另外,關於什麼食材算素食的辯證也不少,除了蛋奶,例如蜂蜜、燕窩等來自動物的食物,到底算素食或葷食呢?另也有一種「海鮮素」,肉類只吃海鮮,素食界定很寬,沒有你想的那麼困難。
●許願吃素
個人認為,許願吃素,虔誠靜心最重要,無論到佛寺向佛祖許願,或自己在家心理默禱,應該都沒關係,我沒有信仰,不是專家,但總覺得與神明之間的承諾,只要真心誠意、努力實踐,神明都會聽見,為你做出最恰當的安排。
曾看過一部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傻瓜」,劇中關於向神明許願,有非常令人著迷且耐人尋味的描述。人們捐了香油錢、向神明許了願,是否就像花錢雇人,存在對價關係呢?給了神明錢,請神明替我們辦事,事情最後沒辦成,還可以要回香油錢嘛?宗教顯然不這樣看待與神明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許了願,發願誠心並努力,有時候,是運、是命、是念、是人,太多太多原因,不要冀求吃素了達到什麼好處,吃素之所求,最終仍是為了給自己、給你愛的人,神明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神明可能OS:你吃素干我啥事?)更何況吃素本身就帶來身體健康、心靈清淨等各式各樣的好處了。
吃素是讓自己有了寄託及約束、目標及動力、盼望及定錨,這些從吃素過程中獲得身心靈的至福,本身已讓許願者充滿力量。
●愛狗狗 卻轉頭吃牛
人對生命是有貴賤之別,雞、鴨、豬、牛、羊生來是食物,人們可以無視他們被宰殺時的恐懼與痛苦;但貓、狗是寵物,我們親暱稱呼牠們為「毛小孩」而自稱為「爸比、馬咪」,給牠們買玩具衣服、定期美容洗浴,打扮漂亮上街溜。同樣都是有靈性的生命,為什麼如此差別待遇呢?
我們很難想像,自己兒女被硬生生抓去宰殺剝皮,也很難想像自己兒女的肉被切一塊塊放在盤子裡給人吃,因為人類有感情,但牛媽媽、羊媽媽、豬媽媽也有,牠們也有慾望及情感,出於本能的求生覓食、保護幼子、負擔養育責任,對子女被抓去宰殺那種痛徹心肺、摧肝裂膽的苦痛,卻束手無策,人類無情、冷血地在動物身上再三複製痛苦,週而復始永無休止。
人類善於殺戮,更善於遺忘,盤內珍饈美饌的吸引力,遠大於對動物的同理心,或可說是選擇性的同理心。人們用動物無盡的痛苦來滿足口腹,即便看著將被宰殺的小羊死亡眼裡極盡的悲傷與恐懼、全身顫抖、喉嚨哀鳴,人們繼續磨刀霍霍,無動於衷。
也許人天生是雜食性動物,但若自詡為人,與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是我們懂得創造、也懂得選擇,台灣並非蔬菜水果難以取得的遊牧地區,不吃肉並不至於活不下去,維持生存非得吃肉的理由,基本上不成立。科技與社會的進步,讓我們能輕易取得或栽種出足量食物,人們掌握殺戮與否的權力,權力越大,越要謹慎。
我並不是說減少殺生是為了做功德,有點陳義過高,單純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愛惜生命是一種本能,對自己也對別人,如果不想承受那般痛苦,就盡量不要對他者那麼做,哪怕只是對小動物展現一絲同情,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吃素的日子
最後,推薦我的好友Pois老公Roseman寫的「吃素那一年」(http://blog.xuite.net/rossbaby/wretch/156918106),笑中帶淚、情深意摯,是我讀過最感人溫柔的素食情書。儘管滄海桑田,文章開頭台北車站二樓相對便宜實惠、窗明几淨的明德素食,已在商業空間利益極大化的包夾下,關門殺出,但曾用素食一起度過的日子,是一對伴侶攜手走過不會忘懷的回憶。
吃素需要身邊的人的包容、體貼與配合,謝謝曾為我張羅奔忙的每一位,這四年來,因為吃素,感受到家人朋友給我無盡的愛與照顧。雖然大可沒有作者的好文筆,但無肉不歡的大可如今陪我參加婚宴,一起坐素桌沒有抱怨,外出吃飯主動先點素食,對食物選擇也傾向簡單純淨(現在大可早餐也幾乎吃素了),這樣的轉變,已讓我感動不已。
牛媽炒飯 在 虎尾人(讚)出來| 牛媽媽炒飯好吃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牛媽媽炒飯 好吃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