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耕元盃圓滿落幕 少棒冠軍獎留臺東】
為期五天的2020耕元盃棒球錦標賽,比賽在今(16)日圓滿落幕。在32支參賽隊伍中,少棒組由臺東紅葉國小奪得冠軍,青少棒組則由高雄前金國中榮獲冠軍。
今日上演的少棒組冠軍爭奪賽中,臺東紅葉國小以9:0擊敗高雄中正國小,把冠軍盃留在臺東,而這也是自2016年耕元盃復辦以來,紅葉國小獲得的首座冠軍。少棒組的亞軍為高雄中正國小,季軍為臺東豐田國小,殿軍為臺東新生國小,精神總錦標獎則為臺東卑南國小,啦啦隊獎則由臺東紅葉國小親友團獲得。
少棒組個人獎部分,紅葉國小李英傑在這次比賽中表現亮眼,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獎及最佳打擊獎,最佳投手獎為紅葉國小陳拓呈,最佳打點獎為高雄中正國小何牧,全壘打獎為花蓮瑞穗國小顏思齊,最佳教練獎則頒給紅葉國小武俊鴻教練。
青少棒組部分,由高雄前金國中獲得冠軍,亞軍為臺東新生國中,季軍為臺東體中。前金國中李致霖拿下最有價值球員獎,最佳打擊獎為嘉義東石國中安書誼,最佳投手獎為前金國中李致霖,全壘打獎則連續兩年從缺,最佳教練獎由前金國中許李昱德教練獲得,啦啦隊獎由臺東新生國中親友團獲得。
今年的耕元盃賽事,少棒組及青少棒組前三名球隊除了獲得獎盃及勳章之外,大會也頒發獎金作為鼓勵,分別是冠軍3萬元、亞軍2萬元、季軍1萬元、啦啦隊獎1萬元。主辦單位期許選手們維持在球場上努力不懈、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持續在棒球領域及學業上發光發熱,擦亮臺灣棒球多年優良傳統的招牌,並期待明年再相見。
牧德 分紅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宣教士談兒女教養(二)》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常聽人說,當牧師的孩子不容易,因為周圍的人無形中會對他的品格和信仰有更高的期許。的確如此。我也深深體會到,牧師當起爸爸也額外有壓力,若孩子表現不好,人自然會認為是父母有問題。這不純粹是猜測,而是生活中實際所看見、所經歷。偶爾聽見一些傳道人的孩子不信主,我心裡有莫名的擔心。另外更常見的情況是,傳道人的孩子不單不想當傳道人,甚至對傳道人這個職業有許多負面印象和回憶(父母都不在家、看重教會過於家人、在教會一個樣,在家裡另一個樣……)。我常想,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如何面對?
我不認為傳道人的孩子必須當傳道人,我也沒有十足把握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出現上述情況……但我深信,孩子的成長與原生家庭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儘管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公式)。所以我們夫婦也竭盡所能,盡上做基督徒父母的職責。我們沒有太多獨特的方法和策略教導孩子,因為我們相信,父母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就是最好的教材。
本文列舉一些我們在育兒上的重點,但不代表我已經在這幾方面做得很好。其中有些經過多年確實看到一些果效,另一些則仍有好長的路要走。我們一方面沒放棄目標,另一方面則不斷地修改管教方針。
一、建立孩子與神的關係
我的母會是聖公會,所以兩個孩子小時候就已在教會接受嬰兒洗禮。對我而言,這儀式主要的意義不在孩子(孩子當時還不懂事),而是提醒父母——孩子屬於神,父母有責任帶領他們,讓他們自己與神建立關係。孩子是神暫時託付給父母照管的產業,有一天我們要將他們還給神。父母的責任就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確保他們懂得信靠和跟隨神,去行神為他們所定的人生路程。
由於孩子長期跟隨我們在外宣教,沒有什麼機會學習中文,我們便要求他們每天用中文讀十節聖經,並要抄寫其中一節。希望藉此幫助他們持續性接觸中文,同時讓他們能有真理話語的灌溉。孩子不見得喜歡,有時候也會偷懶,但這是我們在他們還小時定下的規矩和習慣。讀經被列為他們每天必須完成的事,若沒有完成,他們就不被允許去做其他想要做的事。起初孩子也會抗拒,但由於我們已經堅持多年,他們也漸漸習慣了。有時候,他們會對所讀的經文有所疑問,開啟了我們之間的信仰話題,甚至探討神學議題。最記得兒子問過一個問題:「神在創造世界之前在做什麼?」
我們盡量避免對他們要求過多,更不讓他們感覺自己必須在信仰知識上勝過其他孩子,才讓父母有面子。這樣做不單只是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也可能造成反效果,以致他們對屬靈的追求感到厭煩。與此同時,我們不會完全放鬆,因為曉得人的惰性,若不是有某種程度的強迫,孩子們不可能自動自發地追求屬靈事物。有時候,孩子們因特別狀況問我們是否可以暫停,我們也不會完全拒絕。在聖經中,律法對神的子民有許多要求和守則,但它們在被應用時有彈性,絕非不顧人情。一旦人的價值觀被更新,他便自然會對美好的事產生渴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二、培育孩子成熟的品格
一個屬靈的人不能只在乎宗教性的活動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被吸收的真理塑造,活出好品格。我們相信好品格也可以從小培養。在管教的原則方面,我們聽取一位屬靈長輩的建議,孩子小時嚴格要求,孩子漸長之後,就慢慢放寬,或是改換管教方式。
在諸多品格中,我們最認真看待誠實。他們從小就被告誡:「人難免會犯錯,但務必馬上承認。犯錯不認而後來被爸媽揭發,後果會遠遠比自己犯錯之後自動承認來得更嚴重。」孩子們小時候都嚐過撒謊被抓包的下場,而且我們也讓他們感受到犯錯後認錯的結果不是想像中那麼可怕,所以至今孩子們都會主動向我們報告他們在學校出現的錯誤。即便當了牧師,我們還不是經常會犯錯嗎?神既然給我們這樣的恩典和接納,我們也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關鍵在於,承認。
有一次,大兒子天洵在學校休息時間,被其他同學摔暈在操場地上。他回家把事情說給我們聽,追問之下,原來有一位中國同學被其他阿拉伯同學欺負,他上前阻止和協助,而遭阿拉伯同學攻擊。我了解之後,囑咐他要小心,也讚揚他勇於助人的舉動。我告訴他:「千萬不要因為這一次的經歷,而讓你以後看到需要不出手幫忙!」對的事情,付上再大的代價也要堅持去做。
三、教導孩子分享已有
宣教士的生活雖不富裕,但我們也沒有缺。無論如何,我們期待孩子從小經歷兩件事:一是神的恩典夠用,另一是人真正的喜樂和滿足不來自於所得,而是所施,如聖經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生命的富裕不在乎擁有多少,而是在於願意施予多少。
很多弟兄姐妹很關心宣教士子女,所以孩子們經常會收到禮物和紅包。他們為此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用來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或為将来多做點儲蓄。後來,我們覺得孩子不能只有領受而不懂付出,於是決定教育孩子們分享。我們在柬埔寨工場時,孩子分別是八歲和五歲。我們要他們把收到的一部分紅包分別出來,到了學校假期,一起到市場去購物(食物、文具等),再送到鄉下、垃圾山等窮人家聚居的地方,親自分給那裡的孩子們。每當我們帶學生去探訪貧民窟、街頭露宿者、墳墓村、艾滋孤兒院等地方,他們也一定隨行。我們期待孩子能從分享中感受到深層的喜樂(雖然按本性他們更喜歡用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他們從小就察覺,幫助別人是神兒女不容推諉的責任,以及我們在地上生活的特徵。
四、幫助孩子發掘自己
為人父母者往往會對孩子有自身的期許,甚至希望他繼承上一代的事業。身為牧師,我心裡自然也會期待孩子們有一天一樣會全職事奉。可是,打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問過他:「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他曾說過飛機師,也想過開捷運、當音樂家、廚師、畫家、發明家……但就是沒說過要當牧師。可是當我冷靜一想,卻發現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不一定正確。一方面,我們不應該認為只有當傳道人才是最榮耀神的事,每一個職業都可以、且都應該榮耀神,同樣尊貴。另一方面,神對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設計和旨意,不一定每一個人都適合當傳道人。兒子的興趣很廣,也很善變,不容易堅持。但無論哪一樣,只要是我們能力許可的範圍,都盡量給他機會去嘗試。我們相信神對他有獨特的旨意,我的責任是幫助他發現自我,以他自己的方式榮耀神。
五、訓練孩子對自己負責
放手,是每一位父母必須學,卻不容易學好的功課。父母心裡知道有一天孩子會離開我們而獨立生活,所以希望他們在那一天來到之前已經做好準備。每個孩子學會獨立的時間不同,而做父母的總是心疼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掌控和放手之間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和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我們也有這種掙扎。
宣教工場搬到德國以後,我們和孩子們都需要學習新語言,他們到政府的小學去,我們則到政府指定的語言學校去。孩子們語言的學習進度比我們快得多。這種情況其實也間接幫助孩子們學習對自己擔當一些事物、解決一些難題,因為我們根本幫不上忙。當他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只給他們建議幾個管道,讓他們自己去尋求幫助。有一次兒子丟失了學校儲藏櫃的鑰匙,他需要自己打電話到出租公司去申請配鑰匙。孩子在學校出狀況,他們也需要自己去找老師或相關人士解決。坦白說,有時候感到挺心疼,畢竟他們年紀都還很小。或許,這是神要我們學習放手、讓孩子們學習獨立的方法。
以上一切努力,目的不是要塑造孩子成為父母想像中的樣子,而是要讓他們體驗,跟隨神的生命何等精彩。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五十九期(2019年9-10月): https://gointl.org/cn/magazine-59.php#imission
牧德 分紅 在 達明一派 Tat Ming Pai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二百萬的宗旨和中指】
科技超級進步,政府要監控人民易如反掌。反過來,如今光天化日大量人群行出來,要製造有如六四般各有各說法的疑團謊話也不容易。擋得了記者,也一定有iPhone 有華為或航拍拍到真相,再難口同鼻拗。可以說,這兩個星期全港市民之群情洶湧,相信就算再多的催淚彈或橡膠子彈,甚至再高級別的鎭壓,只要牽涉年輕人在內,只會激起更多人挺身而出。年輕人的勇氣固然超乎想像,那些孩子的爸媽也會出來擋子彈,其實好多成年人都會。再有人死,就是無人孭得起的仇深似海。612當日,橡膠子彈射臉還可以解說兩陣交鋒火遮眼難免,但在中信大廈攞正牌有老有嫩的和平示威區,多角度掟催淚彈是無可辯駁的極暴力極瘋癲行為,沒有人中彈死亡或人踩人慘劇,是警方多年來拜關二哥積累的大運氣,也是市民混亂中仍極力保持克制。
香港人出名走精面、貪財自私、政治冷感、公德心亦不算優秀。自己幾乎齊集上述所有特質(除了有少量公德心)。所以近年一直想移民台灣,除了恐懼大陸法治,事實亦適應不了這地方的人事和節奏,想逃離。但兩個星期以來,連美國總統也未見過的百萬人遊行,竟然在香港發生。跟好多人一樣怕熱怕焗唔在講,尢其唔鍾意叫口號,而且人到中年前列腺肥肥地個腎又虧虧地,長時間遊行其實最怕係搵廁所。於是一路行一路覺得好黐線,邊有可能香港八百萬人口未夠,竟然可以連續兩星期超過一百萬人在相當悶熱的天氣下,戇居居在維園等三個鐘頭出發,然後像螞蟻般逐寸步行,冇收錢叫口號。仲好似終於感動到梁烈唯出來撐!特別要感恩!
當然林鄭同鄭若驊兩姊妹的雌性暴戾是導火主缐。還有先拔頭籌的大劉,由他對條例先提出司法覆核,即時好多講極唔明的大叔大嬸就明白曬!「大劉都驚你唔係唔驚呀!」後來見到黃耀明、何韻詩的見義勇為,又見到其他演藝界明明冇雷氣又拍好多講雷氣的電影,雖然唔熟亦看不過眼。再看到泛民都開始肉緊,本來由陳志全經常一支公立法會叱喝建制派撐場,到譚文豪、鄺俊宇、胡志偉(唔好漏咗)短時間內變成超級撒亞人。好老實,面對未開槍已經惡形惡相的差人,如果沒有身分尊崇又識法律的立法會議員親身落場落金鐘地鐵站,一般市民、媒體或學生哥只有硬食,要真正多謝他們擔任市民的近身護衞。尤其何韻詩人肉保護學生一幕,比所有電影情節令人動容,而且是真實的。不知道其他藝人有沒有半絲慚愧,其實只要享受過香港繁榮又不發一言的成年人,也該汗顏!
年輕人進化得好厲害。不知道怎麼樣的老豆老母,再配合怎麼樣的老師,才有本事教出這代會關心香港,不易被蒙混,又願意為社會公義負責任,又攻守兼備的年輕人走出來。他們的模樣理性純潔,近距離看真是一臉稚氣,講多次沒廉價金毛或虎豹纹身,跟當年龍蛇混雜的旺角魚蛋革命性質不類似。或者可以說,林鄭比較沒前度卑劣的一項,是她管治下少牽連流氓黑社會。示威現場沒有緊張狀態下,同學們會關心別人,自發清理垃圾。但當然,他們遇到呼喝或武力驅趕,也會就地取材自製器具還手。正常動物遇襲,也會還手;你罵人老母人地一樣問候番你。事實他們的訴求不是甚麼天方夜譚真普選或打倒任何政權,他們只是要求撤回一條再沒有用處,卻令大量香港人陷於恐懼的法例。不計外國勢力,本地的大律師、通識老師、大商家、金融界、銀行界、宗教界、超級市場、平民生果店,豬肉檔老闆都懂得異口同聲對引渡條例的質疑或批評,竟然只換來「只是你未夠明白」的回覆。我們可比不上沒有嫖賭飲吹,但人格更打靶的陳健波般自私涼薄,我們在乎那每年可能被拉走的0.000001二百人!我們在乎大劉呀!
太明顯的黑白對錯、純稚的年輕人受傷害、警方動用過火武力、傳媒被趕狗咁趕,把大量平日政治冷感、獨善其身的人呼召出來,連曾經指責雨傘運動的上代人也唔做生意走出來。孩子的老豆老母固然走出來,牧師、神父幾乎組成儒佛道大聯盟也走出來,大家都願意把安逸生活押上。所以這兩次遊行,不只多見年輕人,其實更多見中老年人。許多為人父母終於醒覺,自己從前太沒留心政治民生,今次真的要多得林鄭迫大家埋牆角,讓大家只能團結起來,為自己,也為下一代福𧘲,一步步行出來站在年輕人身旁。幾十年來教極沒醒覺的公民意識,一下子被林鄭貫頂入腦。順帶一記巨形蝴蝶效應,為本來勢危的蔡英文助攻,好端端把香港和台灣同氣連枝we connect起來。走過這兩回正宗的百萬行,雖然訴求沒有得到回應,二百萬人的正直雄強莊嚴有序,要宗旨有宗旨,要中指也有中指,沒有摩西也可以分紅海,香港人從此在世界留下了,爲支持公義即可動員三份一人口的熱暖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