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和暴亂下的美國還沒崩潰?》一一新妍智庫
本文分以下幾個部分:
一、美國為什麼不害怕失業率和死亡率,戰後的75年,美國經歷了什麼?
二、美國究竟是什麼?
三、為什麼美國可以去工業化?為什麼疫情可以幫助美國?
四、中美成為對手的根源是什麼?
五、讓美國崩潰的唯一機會是什麼?
1
美國為什麼不怕失業率與死亡率?
對於譬如中日韓這樣的製造型國家來說,就業人口是根本。但美國根本不是製造業的國家,經濟的維繫在事實上大約只需要6000萬到8000萬個工作崗位,就可以讓經濟進行順暢運轉,在這個崗位數量之外,死的人越多,對美國經濟越有利。甚至於幫美國減負,讓美國重新煥發生機。
因為美國根本不需要3.2億那麼多的人口!
如何正確的摧毀美國經濟,美國經濟的秘密是什麼,要搞清楚這個,我們就要了解美國究竟是靠什麼來賺錢的。
俄羅斯和中東的錢,是靠賣能源掙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是靠賣農產品或畜牧業產品掙的錢;德國,是靠精工和製造、汽車、化工製造掙的錢;中國,是靠做中國製造的製造業掙的錢;那美國的錢,怎麼掙來的?美國,曾經也是靠工業掙的錢。
19世紀末,美國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在二戰時期,美國開動了所有的工業機器,整個國家成為了一個大的軍工製造企業,在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上,所有的民用工業企業瞬間可以改造成軍工廠,二戰期間短短幾年美國製造了30多萬架飛機,10萬輛坦克,150艘航母……
二戰結束後,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坦克飛機,理論上這些工廠的工人都要失業,可是上個世界的中心歐洲成為了戰爭廢墟,一片狼藉。而放眼全球,美國工業品和消費品沒有了競爭對手。美國發動馬歇爾計劃的同時,將美國產品銷往全球,而歐洲拿了美援,除了重振工業,就是買美國的各種商品……
那個時候的美國工人,是全球最幸福的階層之一,一個人上班,可以輕鬆養活一個5口之家,還有兩條狗,房子車子是工人的標配,一旦有閒情逸緻,還可以出國旅遊,工作稍微累一點,工會就會表示關心。
此時一直到80年代,美國都幾乎實現了100%充分就業,製造業在全球無人可挑戰。而在另外一個方面,1991年前的美國,蘇聯還沒有解體,美國還不是絕對的世界霸主地位,需要做個民主自由燈塔的樣子。90年代前的美國,連援助非洲,都有個像模像樣的樣子,結果在80年代,非洲的人均GDP都是大幅度超過中國。
美國需要告訴世界:蘇聯那一套根本不行,只有我才是自由的燈塔、人類的希望,跟著我走,才有未來。
從1945年到1991年,有幾件事情加速了美國經濟的轉身與蛻變:
第一、布雷頓森林解體,美元再不受任何約束,直接解綁了黃金,發行多少美元,完全由美聯儲說了算;
第二、從70年代洗劫南美,華爾街賺得盆滿缽滿,加上美元國債體系的成熟,美國終於發現,製造業的利潤根本就是雞肋,不要也罷;
第三、70年代開始美國全線向日本等國家轉移製造業,轉移之後,美國經濟絲毫未受到影響,美國發現10個人掙的錢比1000個人掙的錢還多;
第四、1991年蘇聯崩潰解體;
從此,美國的底層人民和工業階層的生活水平直線下滑……兩個原因,一是全新的政治格局美國已經不需要裝樣子了,美國不是為工人服務的;二是全新的美國經濟結構根本不需要產業工人,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
從第一個方面看,蘇聯崩潰解體這個事情,對美國有一個根本性質的改變,即美國失去了競爭對手。這也是90年代美國有事無事就挑釁中國的重要原因,美國認為主權完全獨立的中國是美國未來潛在的最大競爭對手。雖然,90年代的中國實力與美國差距太過於遙遠,能打的軍艦飛機幾乎都沒有,中國威脅論沒有市場。
不過,蘇聯解體給美國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美國不需要裝樣子了,美國不需要天天戴自由民主的面具,太累。反正我天下第一,我作秀給誰看?
在1991年之前,美國要告訴全世界:生活在美國是幸福的,投靠美國就是奔向自由。但是現在不用了,美國可以奔放的告訴全世界什麼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波羅的海三國,是最早從蘇聯解體的三國,都拿到了美國的支持和援助,現在經濟發展都還不錯,均加入了歐盟,對蘇聯的其它加盟國起到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讓大家早日脫離蘇聯的「魔爪」。但是蘇聯真的解體後,美國才懶得去管其它國家到底生活的好與不好,烏克蘭這些國家美國毫不猶豫的推他們下了地獄,擋在北約的前面成為最前線去做炮灰,人民是死是活和他美國再無關係。
因為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不需要再給任何人表演了,世界除了美國,已經沒有了選擇。川普還可以和拜登去比較,現在爛蘋果都只給你一個,你吃也得吃,不吃你就去挨餓吧。
如同在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原計劃是讓德國與日本去吃草,結果冷戰開始,日德成為抵抗蘇聯的前沿陣地,美國計劃是完全扶著日本,走上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日本顯然沒有意識到蘇聯的價值,在90年代依然再談:恢復日本的榮光,成為全球第一。結果被美國毫不猶豫的打回原形,得到了失去的30年。
如同現在的伊拉克和利比亞,人民流離失所,美國根本無所畏懼,就是我幹的,我只告訴你們給你們自由,你們沒飯吃關我什麼事?但凡有一個競爭對手,美國敢這樣?
和美國國內工人的待遇一樣,美國政府原來需要做個樣子,告訴世界:我是全球的文明燈塔。結果就是現在的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感染每一天、吸毒每一天……美國政府根本懶得理。底特律等工業城市荒廢,美國也由得它去了。
換言之,美國對蘇聯為什麼和平演變能成功,東歐各國一看,那美國人生活的是真舒服啊,美國工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美國幫助過的日本和西德都過了上了好日子。
而美國對中國的和平演變為什麼只能失敗,中國人一看,敢情你自己的國家,失業人口一堆,吸毒人口一堆,每天被槍打死的一堆,疫情來了死一大片管都不管,人權考試你自己才考個30分,我考了80分,你天天強迫來教育我怎麼考100分,你蒙誰啊!
從第二個方面來看,美國失去了工業,經濟結構的改變最終導致了美國的撕裂和大量的廢棄人口。多出了至少1-2億人口,這1-2億人口對美國是負擔,沒有這兩億人口,美國經濟會更輕鬆。
80年代前的美國,是個高科技世界工廠,需要2億人來幹活,掙全國的GDP;今天的美國,是靠專利技術和金融手段收割全球的公司,只需要5000萬人來幹活,掙更高的GDP。
理解這個很容易,很多的網際網路公司創造10億的產值,只需要1000人左右;而如果這是一家傳統的工廠,沒有1-2萬人是搞不定的,現在多出了90%的人。
但是這90%的人在美國,美國可以解決,也可以不解決,即使不解決就業率,對美國經濟,根本沒有影響。因為美國是一個外部循環的國家,美國只需要讓美元流通全球,通過利率工具操控美元的流向來進行掙錢。
再不濟如美國成為NIKE這樣的品牌管理公司,NIKE運動鞋暢銷全球,美國只需要一個品牌管理機構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工人。
這90%的人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要解決,否則必然經濟崩潰。如同印度,14億人口,至少還有11億人口不算人,如果將11億人口也開動起來,印度經濟不得了。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靠的是用金融手段來收割世界,全球創造的財富都是美國的,5000萬人已經夠了,再多的人,真的用不上,不僅用不上,還是負擔……
如同美國在收割亞洲後,韓國的大型企業如三星,56.7%是由國外投資者控制的,而這56.7%中,超過80%以上是在美國人手中,三星全球雇員48.9萬人,在韓國的雇員有超過25萬人。
看這個數據,25萬韓國人加班加點在幹活,收益的一半屬於美國,美國一個工人都不需要養活……
韓國需要25萬人幹活,美國只需要一個財務收錢就可以了,輕鬆達成1vs250000,既然這樣,美國需要3.2億人嗎?
那美國的工廠為什麼還要開在美國,為什麼不開在南美、亞洲?儘管川普一直希望去中國化,但是美國的資本家很誠實,離開中國,他們難度很大,競爭力將快速下滑。
美國的政府雇員數量,全球比例第一高,2800萬人的政府雇員(含對應的事業編制),不是真的需要2800萬人,而是美國需要製造這樣的就業率。否則,美國如此差的製造業運營環境,真的只提供1億的就業崗位,2.2億人口失業(這裡模糊統計,不計算老人小孩),內亂必然出現,美國就真的成了一個公司,國家的遊戲玩不下去了。
2
美國,究竟是什麼?
美國,只需要掌控全球金融的紐約、掌控高科技的加利福尼亞、掌控全球輿論話語權和製造歷史的好萊塢、和政治中心的華盛頓,這4個地區;加上美國的核彈體系、航母、130萬美軍、和海外星羅棋布的美軍基地,就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美國。
其它地區的美國和美國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老人、少數族裔、失業人口新冠來襲,死多少人根本不重要。
工業回流美國,本來就是川普競選時的騙局,川普非常清楚,以美國的生活水平和美國人好逸惡勞的特點,做什麼工業只會成本更高,根本賣不出去,還不如讓1億多人休息,當然,消失了更好……
什麼是美國?
美國不是一個國家,不是50個州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管理的疆域早已經超過了北美,而是一個奴役與管理地球的系統。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開動機械化和所有農田可以養活全球,但美國保留著大量的農田作為戰備,整個美洲都是美國的後院,非洲、美洲、澳洲、東南亞全是美國的原料基地;
以大量的軍事黑科技與軍事力量,擁有12個小時將軍力投射到全球的能力,輔以游弋全球的13個航母編隊和核系統,與近600個海外軍事基地,可以以任何藉口去摧毀不想見到的國家或地區;
以SWIFT美元結算體系掌控全球貿易,發行全球貨幣美元,以軍事體系牢固保障美元霸權的安全;
強大到全球都知道美元國債是皇帝的新衣,是個10個鍋9個鍋蓋的龐氏騙局,但全球70億人都還能玩得下去;
以美元霸權吸引全球人才去美國高校學習與科研機構工作,持續提升美國科技的強大動力;
以美國強大的人才壁壘,加上美國的管理體系,制定全球的法律條款和商業準則,控制全球超過一半的專利技術,對任何有威脅的企業進行打壓或毀滅,將一切有可能趕超美國科技的企業扼殺在萌芽狀態;
以好萊塢作為歷史創作中心和美國的文化輸出中心,一邊掙錢,一邊給全球70億人洗腦……
這個才是美國。
3
美國為什麼可以去工業化?
美國所有的密碼在於:工業給國家帶來的收入還不如金融業的零頭。美國不做工業還好點,做了工業只會虧損。留下幾千萬金融業和服務業的就業機會,足夠支撐美國。
至於剩下的1億底層人民,金融資本家高興了,給他們吃點殘根冷炙,剩點湯給他們,餓不死就可以啦。
這個風向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危險的,但唯獨在發行全球貨幣的美國,這樣執行不會有問題,因為美國是地球有限公司的財務部、技術部、安保部,美國是一個完全外部循環的國家,所以美國敢於去工業化,全球的錢和利潤都會回到美國。(但某些國家這樣做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美國幾乎消滅了工業化人口,而與之對應的,為了不讓失業率過高,美國開始大力發展服務業,而這些服務業帶來的就業問題,事實上對美國經濟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新冠讓他們全部掛掉,對美國也不僅不會傷筋動骨,還能夠減負。
從1948年到2010年,美國的就業發生了什麼?(註:以下數據只查到截至2010年的,2010年-2020年數據繼續飆升,大家自行腦補)
在高科技的發展下,農林牧副漁就業人口下降了4%;在金融服務業的絞殺下,製造業就業人口整整下降了20%;交通運輸人口下降了3%。
這27%的就業率跑哪裡去了呢?
文化服務等增長了8.88%;醫療保健等增長了整整11.34%;體育文化娛樂等增長了4.66%;政府服務等增長了3%。
這個就業轉移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災難,但是美國根本沒有受到影響,美國只需要通過美元從全世界吸血就可以了。
換言之,疫情絞殺了15萬的老人為主的「無用人口」,即使新冠再掛掉1億人,只要紐約、加州、好萊塢、華盛頓還在,美國也不會帶來根本性的衝擊。
事實上,大量的證據表明,美國似乎是將疫情有意識的向養老院進行轉移,目前的數據表明,40歲以下的死亡率甚至不足1%,這樣的死亡率,對美國不僅不會有衝擊,反而會幫助美國「減負」。
同時,美國的媒體報導的,美國現在還存在美國有3970萬貧困人口。每晚至少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有6500萬人因醫療費用過高而放棄治療。
換言之,僅2019年,美國約4萬人死於槍擊案,在2017年,死於吸毒的人口高達7萬人,而且每年以9%的速度在遞增,美國政府從來不管……
顯然,新冠疫情對負擔人口的淘汰速度的效率遠遠高於毒品與槍枝……
美國,還可以淘汰掉至少1億人口,這1億人如果因為疫情而掛掉,美國會高興得做夢都笑出聲音來,給世界交出一份就業率100%的答卷,而且什麼救濟金啊啥的都不用管了。
至於這些虛擬經濟的人口因為斷供導致債務問題,美國進行印鈔和發行國債就可以解決,繼續玩龐氏騙局的遊戲。
4
中國為什麼成為美國的對手?
美國奴役地球,所有人都知道,除非是被好萊塢深度洗腦……英國停止和華為合作,不是英國拿中國當敵人,英國是個生意人,從來沒把中國當敵人,是在美國的脅迫下做出的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
英國已經膽子很大了,表示在12月後停止和華為合作,擺明告訴美國:等你新總統上台了我看看風向要不要轉舵。
為什麼美國可以奴役全球,小國和非主權國家根本無力反抗,加上美國的金融霸權除了非洲、南美等地區的國家徹底不讓他們站起來,淪為原料產地,多數地方收的是金融手段下的類似什一稅。
如瑞士這樣的小國,總人口才850萬人,依靠高附加值產品掙錢,被美國收個什一稅也無所謂,這樣的生意是划算的,否則一場戰爭,交100年的什一稅都換不回來。
而中國,為什麼最終成為了美國眼中最大的敵人?
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建國,此時的中國,還在全球的頂峰。建國初期的美國,被英國深度封鎖,猶如今天美國封鎖伊朗一樣。1784年,載滿美國貨物的「中國皇后號」從紐約啟航,經過半年的旅程到達廣州,開啟了中美通商,在美國建國的初期,中美通商最大限度的支持了孤立中的美國。
1820年開始,英國開始從印度向中國輸入鴉片,腦筋靈活的美國人也開始從土耳其向中國輸入鴉片,占到了鴉片貿易的10%,這10%終於幫助美國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了瘋狂的修鐵路,搞基建。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步步衰落,美國一步步強大(當然,不是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衰落的主因)。100年後,美國通過二次世界戰爭英國的衰落,終於問鼎全球,以布雷頓森林、世貿組織、聯合國三大體系為中心,開始構建全球統治組織。在美國對地球的理想治理中,全球都像一個公司一樣有序運行。當然,其中,美國也給中國安排了位置。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提出了雁行理論,即在西太平洋地區,各國的經濟發展像雁陣一樣有序:美、日作為領頭雁,亞洲四小龍為第二梯隊,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為第三梯隊。
其中中國該做什麼呢?日本也安排好了,承接低端製造業;同時,為亞洲經濟貢獻10億以上的消費市場,這就是日本的規劃。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放大版的印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構建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樣的管理體系。而美國也是一樣,構建了以美國為金字塔頂尖、五眼聯盟為第一陣營、西方世界(歐洲+以色列+日本)為第二陣營、中韓等為第三陣營、非洲等地區為底層,這樣的金字塔。
這個體系中,美國掌控專利技術和提供金融工具,西方世界進行創意加工升級,中國和日韓出勞動力,非洲和南美提供原材料,中東提供能源......
以美國這樣的設計,全球70億人口,別說美國3.2億人,養個5億人口問題不大,而真正發揮作用的1億人口外的2.2億人或更多,可以當個擺設。
美國的這個全球管理體系設計還是比較完美的,如對於如波蘭這樣的國家,不再自己支出軍費,而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但是問題出在對中國的設計上。美國對中國也設計好了,做低端製造業和裁縫。
首先,中國是全球為數不多的主權國家。美國可以在韓國大鬧釜山街頭,在日本強姦未成年少女而不受任何處罰;而對日韓這樣的國家來說,不過就如同古代的旱災,為了保大家平安,向河神獻祭童男童女,大家都可以默默忍受。但是這個事情只能發生在1946年的中國,在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人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此點加上中國日益增長的軍力,對美國來說已是懷璧之罪。
其次,中國人口14億人,且地大物博,這點很關鍵,如果中國如瑞士850萬人口,或如法國六千萬人口,美國大可不必大動干戈。此點歐巴馬已經做了深刻的解讀,如果中國人過上美國人那樣的生活,那我們美國人只能去吃草。因為14億人口的規模超過歐洲的兩倍,美國的3倍,這個數據會完全脫離美國的設計。
而中國人的勤奮聰明在全球無出其左,封鎖什麼中國依然做出什麼來,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也被中國搞了出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如果不玩陰的,這個世界理所應當屬於最勤奮的人。
最後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強大的生命力幾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中國文化從來沒有被打斷,且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長期處於全球金字塔的最頂端,那個時候的歐洲,還在吃草。對比美國現在不到300年的歷史來說,美國只感覺脊背發涼。
而同樣的,美國通過美元洗劫全球,通過美債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如果沒有競爭對手,可以繼續再玩一百年不會有任何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軍力或規模挑戰美國的地位。
5
美國崩潰的唯一機會
能夠威脅到美國管理體系的有中國、俄羅斯、伊朗打造的新月之弧,加上一個不可控的牆頭草土耳其,而真正能夠讓美國崩潰或出現危機的最大可能就是中國。
中國能夠威脅到美國,不是美國自己把自己玩死,一國的軍費幾乎超過全球軍費的總和,沒有中國,美債可以發行到1000萬億美元,只要核彈和航母在手,日本這些附庸國家都會心甘情願的做美國的狗。
全球的機會,關鍵點是中國的出現,多了一種選擇。
川普一點都不怕民主黨,因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但是美國發現了一個真的能打的。
如同70年前,蔣介石政權腐敗透頂,四大家族在美國銀行的存款富可敵國,依然還要發行金圓券洗劫全國。但若不是神奇的出了一個毛澤東,國民黨的遊戲在美軍的護航下必然還至少可以玩到現在,並讓中國成為美國的附庸。
現在的情況,就是中國30年的神奇崛起,讓地球多了一個選項,奇蹟般的打亂了美國的計劃。
如果沒有獨立的中國,美國的美債可以繼續玩,還是有人接盤,因為只有一個爛蘋果,沒有任何選擇的可能;有了獨立的中國,美國的美債玩到50萬億美元就再也玩不下去了,因為還有的選。
是選擇繼續玩龐氏的騙局,還是踏踏實實的和中國做生意?是選擇被美國的航母和軍事基地凌辱,還是選擇中國宣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球各國畢竟不是傻子。
而一個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是何德何能,僅僅在這100年的短暫時間領先,就妄圖來規劃全球的等級制度。
中國,在14億人的努力下,正在逐步回到歷史上本來的位置,中華民族的復興的過程,就是美帝衰退的新歷史。
牧田中國製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3000 ─ 2000年)|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 ─ 3950年。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製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谷、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莊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製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佈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 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繫。
歷史
1928年4月,當時還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吳金鼎不經意注意到一條延續數米的古文化地層帶後,先後5次到城子崖實地考察,發現了大量色澤烏黑、表面光滑的陶片,這也就是日後龍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後來,他的老師、被人稱為「中國考古學奠基人」的李濟先生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
1930年至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學家最初稱其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國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極高的彩陶和紅陶,而以河泥為原料的黑陶可以說是4000多年前東夷民族所獨有的創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藝術品蛋殼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不要說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燒製出這樣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難。
類型
1930~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下層突出地存在輪製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殼黑陶,所以最初稱為「黑陶文化」,被認為是起源於東方而與仰韶文化不同系統的遺存。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陽後岡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小屯(商代)、龍山、仰韶3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明確了三者的相對年代關係。在30年代,歸屬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不僅有黃河中、下游的,還包括了杭州灣地區,當時根據地區差別,劃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3個區。又有人提出龍山文化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並認為後岡的龍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驅。
1949年以後,大量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並不單一,不能把它視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在,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以資區別。
一般的分法是: ①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定名的那種遺存。其分佈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 ②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900~前2800年。 ③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600~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3個類型。 ④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陝西涇、渭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300~前2000年。 ⑤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佈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500~前1900年。目前這些文化暫多冠省名加以區別,今後通過深入對比研究,有條件的當以代表性的遺址地名單獨定名。至於30年代所稱的杭州灣區龍山文化,已經另行命名為良渚文化。
陶器特徵
中原地區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製,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
早期龍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斂口罐、尖底瓶等器形還保留、繼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雙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這一時期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些陶器又在籃紋上面飾以數道甚至通身飾以若干道附加堆紋,主要原因用來加固器身。
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為主,紅陶已佔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數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紅陶的燒成溫度均達1000℃。仍以手製為主,但輪制技術革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部分陶器已採用模製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盤、碗、盆、罐、鼎、甑、器蓋、器座及新出現的鬲等。紋飾以繩紋、籃紋為最普遍,還見少量方格紋。
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發展起來的,主要分佈在山東、江蘇北部和遼東半島等處,時代距今4千多年。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在製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普遍使用輪制技術。因而器型相當規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勻,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不多,還有少量紅陶、黃陶和白陶。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紅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種。細泥烏黑髮亮,學者們稱為「 蛋殼黑陶」。
蛋殼黑陶是山東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製陶業的水平。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紋飾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器形較多,主要有:碗、盆、罐、甕、豆、單耳杯、高柄杯、鼎、等。還有鬲。山東龍山文化鬼臉式鼎腿、圓環狀鼎足最有特色,為其他文化所罕見。
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黑陶在燒製時採用了封窯煙董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牧田中國製 在 吳大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不是很會唸書,我真心覺得先選擇「就業」or「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但請不要在家當啃老族。
__
📌社會大學真的會讓人增加很多磨練,但也請用心體會。
___
📌如果想再回去唸書也可以半工半讀啦...(我的大學就醬完成的)
我也不覺得自己學歷很低,因為我知道等我準備好了,我也隨時可以去唸碩士...
📌想清自己要什麼,真的比盲目一直唸書好
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孩問我,如果她想多看世界、茁壯自己,畢業後她該立即唸碩士?還是旅遊、打工做些什麼?
我的答案是後者,並且為她開了一個旅行清單,共四站。
1.非洲 剛果
我是國際戰爭婦女救援組織「Women For Women」的志工。這個組織專為專門戰爭中的女性救援奔走,如果你還年輕,請跟著他們到非洲剛果,看看大屠殺後的人們怎麼活下來。這趟旅程可能將永遠改變你的人生觀。
當地內戰頻仍,女子在大屠殺中不是被強姦然後殺害,就是被強姦後,強暴者以刀,活生生割下其陰蒂,表示戰利品。施暴者們相信沒有陰蒂的女子,從此不再有性高潮。這些女人雖然疼痛尖叫之後活了下來,表面上傷口愈合,但子宮、陰道往往在割切過程中未經消毒而潰爛,導致終生不能生育。
當地的戰爭結束了,她們受到的傷痕卻會永遠留下來。
國際女性救援組織在當地教導她們編織、製作衣袋,而她們最常編織的圖案是:花。
我的朋友 Zainab Salbi 是「Women For Women」的創辦人,她第一次抵達時曾好奇地問,「為什麼如此鍾愛花?」
剛果的女子回答道:只有沈浸於美的事物,我們才能在無比的絕望中,仍然感到美好,找到力量。
從世間最苦最悲慘的地方出發,看到這些悲劇下存活的女人,仍然充滿生命力。
年輕旅人在敲開了殘酷的一扇門後,才能開始他的成長之路。
2.美國 紐約
紐約自 1895 年起就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文化、媒體與經濟中心。
1931 年人類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建造完成。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為它剪彩,但直到 1945 年二戰結束之前,它還一直是空的。
因此本命名為Empire State Building,卻被謔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Empire:帝國;Empty:空的)。
帝國大廈只用了 410 天就完工了,但仍是當年建築材料之最。它是人類以鋼骨結構建造的第二棟大樓,創造了「不可能中的可能」,至今仍是最美的建築之一。
而關於它的一切,皆是在大蕭條的絕望及嘲弄中開始的。
另外在紐約,每日盡量到中央公園散步或者跑步;累了,就和炒花生的小販聊天。
中央公園附近是世界富豪的置產之地,也是歷史輪轉的見證之地。小販往往英文不好,但他們總有許多故事可以娓娓道來。
中央公園內跑步的、遛狗的,不同口音、不同衣著,是個觀察大千世界的好地方。俄羅斯人、波蘭人、法國人、義大利人、南非人……我甚至碰過來自西伯利亞的富豪,和他們打招呼,說點家常。
帶一本當年林語堂以英文撰寫的《生活的藝術》,想像沒有飛機的年代,多麼貧窮的中國小伙子,搭船越過萬里,向這裡的洋人說著來自東方的文化生活。
相較林語堂的勇敢獨立,現在的年輕人怕什麼?猶豫什麼?
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紐約大展身手,這裡凝聚了全球的人才。
無論移民的、致富的、逃難的……紐約不拒絕人才,它屹立不倒的秘密便是:吸納一切。
當這個城市最初興建時,它的高樓已保證了格局與視野。別著急日本人或是中國人買走了半個曼哈頓,那不過是一時,時間會證明他們只是在美國發生儲貸危機、房地產衰退時,為紐約注入了新血。
包容、創新與自信,是紐約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原因。
這是年輕人要去感受的第二站。
3。北京 圓明園
圓明園的修建始於清代康熙皇帝時期,前後共修建了 150 年,直至嘉慶年間。
康熙 40 年(1701年),紫禁城的炎熱讓康熙之子雍正在此修築江南之園。初始將蘇州園林之美複製於乾旱的北京城,後期一步步發展為中國歷史上中西園林工藝極致的「萬園之園」。
幾乎在同一個時代,西方正一步步全面超越中國。
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時,渴望義大利造的鏡子。路易十四派出無數商業間諜收買來自威尼斯的工匠,一個又一個禁不住誘惑的工匠在邊界被義大利政府發現,殺了:但路易十四始終未曾放棄。最終,法國成功取得了製造鏡子的秘密。
為了展現路易十四自己美麗的腿部線條,人類有了從頂至地的鏡子,也創造了法國的時尚文化。
凡爾賽宮的鏡廳,是人類對「鏡子」——這個當年的高科技產物最大的敬意。
而清朝的皇帝蓋圓明園時,他還只能透過銅板的反光或湖水端看自己的模樣。他想像的敵人只來自北方,於是修長城、派軍平回亂......卻從未意識到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歐洲海上強權正一步步茁壯。
根據歷史學家的比對,西方和東方歷史上各有強盛時期。
西方崩潰了兩次,唐宋時期是東方真正與西方共同稱霸世界、打成平手的時代。明代之後,歐洲各國即投注精力發展軍火及海軍,東方則節節敗退。而西方也鮮少出現如乾隆皇帝這種孤立主義的君王。
就在康熙駕崩(1722年)後,西方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槍炮、發現美洲、咖啡、古典音樂、華麗衣衫、男女臉上撲粉、頭飾花俏......而中國人只綁著滿洲辮子,穿黑藍染布,女子纏足。
西方諸國林立,固然紛擾革命,但是軍武競賽、科技競賽,思想繽紛,從未停過。
康熙死後不過 54 年,工業革命徹底改寫了東方與西方的差距。
那一年在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完成了《國富論》、在倫敦的愛德華·吉朋完成了《羅馬帝國衰亡史》,西方從經濟到歷史理論,重塑著自己的世界觀與發展論。
1776 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成功了,接著紡織實現機械化,工業革命全面推動英國成長,每年經濟增長率幾乎接近 25%,是所謂「中國製造奇跡」的數倍。
而同一時期,乾隆皇帝還在品賞他的書畫愛好,甚至不屑來自英國女皇的特使。
乾隆之視野,孤立且傲氣。當時仍有傳教士來到中國並進入朝廷,但他的興趣只在借由傳教士給明式瓷器多添點西洋彩色。
哦,還有他自以為是的噴泉和音樂盒。
火燒圓明園時,英法聯軍粗魯掠奪,但同時也赫然發現當年英國特使送給乾隆的加農炮,被放在一間倉庫角落,和南洋來的貢品如象牙雕塑、波斯地毯、日式銀盤、玻璃器皿等,擠在一塊兒,乾隆老皇帝只把加農炮當成破銅爛鐵。
如今,每日太陽仍在這個曾經號稱「東方最美的園林」升起和落下。近 170 年過去了,誰使它成為廢墟?
歷史的過渡,驀然回首,已越重山。圓明園中遊坐,是歷史但也不僅僅是歷史,廢墟中能悟得一件事:驕傲自滿及眼光短淺,足以滅國,遑論個人。
4.澳洲 &紐西蘭
「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建議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
如果要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就要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洲、紐西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或者奧克蘭,在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
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出頭,擁有強壯的身體,我會找一個農場住宿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的風景。它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戰爭苦難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煉後的老禪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 GDP 增長 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 GDP 為 0,至少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
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
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份證追蹤每一顆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質管控。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到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對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的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的、不斷累積實力的,唯有學習腳踏實地做事、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慢慢長大,直到終於發芽。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稈,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零開始。
農場的生活,讓你沾污了身體,卻洗滌了心靈。
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
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
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
世間萬難中,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地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
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其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十年前,我在紐西蘭的一個農莊和在當地工作的女孩聊天,她說: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你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
她在農場工作 20 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茂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在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
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只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
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到: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