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來到 #彰化彰泰國中 ,下午來到 #彰化大城國中 分別與老師們分享 #國中學生的情緒行為管理。
早上研習結束後,主任問我一個問題,我才驚覺主辦單位是希望講座內容是以特殊學生為導向,我誤以為是要講一般生,所以講義設計都以一般生為考量,事後讓我感到有些愧疚。
與主任討論得知,學校有位自閉症學生,本身學習能力不好,學習動機低,又具有明顯的情緒行為問題,常常造成班級的困擾與衝突,以我的觀點,我會如何協助這位學生…
聽完問題之後,腦中不禁揣摩起這位學生的樣貌,在協助處理情緒行為問題之前,我會先思考這位學生是否待在對的環境內。
站在融合教育的角度,我會希望學生可以留在一般班級學習,但是,若站在成長的角度,我就會建議這位學生轉到特教班就讀也許會更好。
🤔為什麼?主要衡量的因素有兩個:
1️⃣當特殊需求學生的情緒管理明顯不好,社交技巧又缺乏時,到了國中階段,一開始同學也許還會禮讓他,包容他,但是有誰可以保證同學的忍受度可以持續多久?若這位學生每天情緒都炸好幾次,當哪一天同學不再忍受時,他會不會成為被霸凌的可能對象呢?長遠來看,您是在幫助這位學生成長?還是加劇他的情緒行為問題更為嚴重呢?
2️⃣當特殊需求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明顯不好,國小程度的學習都已經嚴重落後時,到了國中階段,學習難度一下暴增許多,您覺得孩子能跟得上嗎?若他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還是跟不上時,情緒是否會再炸掉一次,甚至越炸越嚴重,越炸越成為習慣呢?
.
🧐所以我會先衡量孩子是否在對的環境內,才來擬訂有效率的處置措施。
⭕️若孩子只是單純情緒不穩定,但是學習能力是好的,那我會建議家長留在一般班學習,只是當下的同學與老師會辛苦一些,這時更有賴於在信任基礎下的親師合作,孩子可以透過藥物或是持續性的治療課程學習情緒的管理與控制,老師則是努力塑造班級秩序與正向環境,引導班級成員如何彼此友善相處。
⭕️若孩子只是單純課業學習不好,但是情緒是相對穩定的,那我也會建議家長留在一般班就讀,但是當下家長必需放棄課業的要求,老師也要懂得在穿針引線的技巧下,建立班級認同與友善環境,讓同學了解他、也熟悉他,同學就會帶著他一起學習成長。
.
國中學生穩定的情緒很重要,不然,最後您只會看見,老師與同學只會越來越害怕您的孩子,最後大家能避就避,那麼接下來的各項學習與人際互動發展就都不用談了!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60的網紅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任職於喜憨兒基金會的李慶家職能治療師,擁有醫療體系工作十年 社福體系七年的工作經驗。 ‘Snoezelen’起源於荷蘭,由荷蘭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兩個字合成的,意思分別為呼吸及小睡。當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為Hartenburg教養院內重度及多重障...
特殊需求學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順利完成,今日,上午,桃園市大溪區仁和國小,《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經營技巧》。下午,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中,《特殊需求學生的班級經營輔導策略》Google Meet線上兩場演講。今晚,心理治療所服。
(照片:20171122,大溪,和平路老街, MIX處理)
特殊需求學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溪鄉親,明天線上見。
8月26日,上午,桃園市大溪區仁和國小,《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經營技巧》。下午,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中,《特殊需求學生的班級經營輔導策略》Google Meet線上演講。
(照片: 2020-0703 ,大溪, MIX處理)
特殊需求學生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任職於喜憨兒基金會的李慶家職能治療師,擁有醫療體系工作十年 社福體系七年的工作經驗。
‘Snoezelen’起源於荷蘭,由荷蘭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兩個字合成的,意思分別為呼吸及小睡。當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為Hartenburg教養院內重度及多重障礙的住宿者所設計的,目的是使其休閒場所更有變化,‘Snoezelen’這個詞,用來形容這個人工化的設計場所,希望把放鬆及刺激的經驗透過多感官環境的佈置傳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Snoezelen’流傳到英國後,英國人取其意義以‘多感官環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來稱呼,並將其應用於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現況
目前多感官教室於使用上之稱呼有Snoezelen Roo與Multi Sensory Environment簡稱MSE兩種,台灣地區多感官引進約二十年左右,目前大多建置在身心障礙機構、社福機構、特殊學校、部分醫院...總數約八十多間,使用/操作人員也十分不同,作業模式亦然。多感官使用了許多職能治療相關的學理應用,例如:感覺統合、感覺註冊、行為改變技術...等,究竟多感官如何發揮作用?
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是透過精心設計的燈光、聲音與各式各樣精巧的高科技設施,營造出一個富有吸引力及舒適的學習環境,給予特殊需求學生各種充滿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刺激,並藉由教學環境與訓練課程的安排,學習探索環境、減緩不正常張力變化、減低學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削弱不適應性行為、提升注意力、加強人際互動等,期望提供極重度的孩子更多學習刺激。
過去20年多感官環境Snoezelen廣泛地使用在智能障礙者兒童和成人的教育、治療、及休閒方面。連結到從情境和事件的探索發現的意思,多感官環境為考慮多樣化概念的一種技術。更早有瑞士的醫師、法國的教師等已在200多年前開始運用這樣的技術在醫療和教育方面。主要的考量有二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一、智能障礙者需要被教育而非被安置在貧乏的機構環境,造成更多的感官剝奪。二、發展的發生是透過對環境自發性以及反映對結構環境價值的信念所產生的行動,這樣的行動也鼓勵感覺動作的改善。
多感官訓練教室促進多重感官經驗的接近機會。使用者也普遍地接受多感官環境對極重度和多重障礙者所提供的休閒功能。『休閒』廣泛地被接受擁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潛能,在英國將多感官環境同化為國民教育的感官課程,以完成更寬廣的特殊教育和治療目標。
文獻回顧與分享
大多數文獻多提及多感官之使用結果,鮮少提及操作過程與機轉,台灣部分相同,將陸續分享使用多感官多年的個案故事與發現,從多感官設計、施工、經營、操作、個案評估、分析、教案製作、成效追蹤。希望能讓大家有機會多接觸多感官治療對於服務使用者所帶來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