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真的在上海推出無人車了,記者上車親測報告
2020-06-30
本文來源:燃財經
作者:金玙璠、周繼鳳
「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閒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開始在上海接受公眾體驗報名。
央視主播朱廣權在當天央視新聞的直播中,賣力地宣傳了一波自動駕駛。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均是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這在行業內是什麼水平?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但是在直播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遇到復雜場景需要遠程求助,這所謂的L4,是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事實上,不少企業給自家自動駕駛技術的定位都是L4級別,與全自動只差一個級別。
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現在要想達到L4非常困難,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亦有觀點認為,最多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滴滴這次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可以說是一次很好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滴滴這次和其他兩家一樣,營銷意義大於實際。
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01.滴滴首秀翻車了嗎?
我們先來看滴滴自動駕駛的車輛和測試範圍。
車輛由沃爾沃XC60改造,據滴滴介紹,給它安裝了近20個感測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一輛車的造價在100萬以上。
現階段,滴滴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範圍僅限於上海開放測試道路,路線經過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酒店等核心區域,全長53.6公里。
在滴滴指定的接駁地點,央視記者通過App線上下單了一輛自動駕駛網約車,車輛按時到達後,記者打開車門後發現車內前排還坐著兩名工作人員。
滴滴自動駕駛首席運營官孟醒給出的解釋是,兩位工作人員是為了確保行程安全,其中一位是安全員,應對突發情況,另一位是測試員,實時記錄的同時,能夠提前了解路況與安全員進行溝通。
滴滴這次秀肌肉,不巧碰上了上海的梅雨天氣。
據滴滴介紹,遇上大雨,對自動駕駛車輛的雷射雷達和攝像頭這些感測器都是考驗,比如,對雷射雷達來說,雨點、地面上的積水以及濺起來的水花都可能引發噪點,這就相當於「駕駛員」視力變差,需要演算法有效地去除這些噪點,否則容易引發各種急剎。
但現場的記者和滴滴高管也在反復強調——自動駕駛不等於無人駕駛,如今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可以做到自動駕駛,配備安全員是為了乘客的安全兜底,以便在突發情況下隨時接管車輛。
記者上車前需要手簽一份知情責任書。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陳卿表示,這是目前所有的自動駕駛的常規操作,也是讓用戶認識並對自動駕駛保持警惕的一個重要步驟。
第一次測試是從安拓路公交車站到上海汽車城地鐵站。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車輛在剎車、避讓、減速超車、掉頭方面還算順暢,但可以發現,因為速度慢,加上都是右轉彎,車輛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最右側車道。
但是,還是出現了引發大家關注的「翻車」情況:
比如,第一次啟動時,大約等待了兩分多鐘車輛才出發。
記者略顯尷尬,在等待啟動過程中,多次詢問「可以出發了嗎」,介紹完整體情況後,又說起了當天的天氣狀況。
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
直播到39分鐘時,當時車輛路上一個丁字路口,前方、旁邊沒有其他車輛,也無其他突發狀況的情況下,駕駛員開始接管方向盤。
測試員的解釋是,「雨量較大的時候,濺起的水花會對雷達和攝像頭造成影響,駕駛員就會接管方向盤」。
這位測試員稱,接管的另外一種考慮是,自動駕駛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但不能保證行人或者電動車等完全按照交通規則行駛,因此面對幹擾的時候,駕駛員也需要接管方向盤。
當面對相對復雜的場景時,滴滴的自動駕駛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第二次測試過程中,車前出現了一輛三輪車,三輪車司機蹲在地上疑似修車,如果是普通駕駛員就直接繞道走了,但這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來說,算是一道超綱題。
滴滴解釋稱,這種情況屬於復雜場景,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通過車內的感測器實時將數據發到遠程協助中心,由遠程協助中心給出協助指令。
「前方突遇障礙,自動駕駛汽車自動變道」,自動駕駛車收到指令後,默默地繞開了前方的三輪車。
「這(滴滴)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水平之一。」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如此評價。
02.真假L4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
L4是什麼概念?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定義,無人駕駛分為從0級(完全手動)到5級(完全自動)6個等級。
最高級別L5可以做到全場景全自動,但目前科技水平有限,只能算是一個理想化目標,而在走向L5的路上,每提高一個等級,自動化的程度就會晉升一級台階。
其中,L3級別屬於條件自動化,車輛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實現自動加減速和轉向,不需要駕駛者的操作。
L4的自動化程度更上一層樓,全程不需要駕駛員,但有限制條件,例如限制車輛車速不能超過一定值,且駕駛區域相對固定,並且一旦發生特殊情況,駕駛員可以切換到手動駕駛。
前不久,工信部也出台了中國版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L3為有條件自動駕駛,L4為高度自動駕駛。
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外的標準。
那麽滴滴和國內同行處於什麼技術水平呢?
米磊給出的側面答案是,現在要想達到L4是非常困難的,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我們看到的,要麽是低速,要麽是在簡單場景,而且短期內不可能去掉安全員去測試。」他表示。
「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水平,L3都沒到,主要靠產業吹。」一位長期研究造車新勢力的分析師告訴燃財經,所謂的L3,其實都是一些結構化道路的L3功能,也稱為特定場景的L3自動駕駛,均是一些非常有限的場景,而自動召喚是L4的一個很小的應用場景。
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則透露,目前滴滴給自己的定位是L4級,但很難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另一位研究自動駕駛的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由兩大類公司研發推廣。
一類是傳統的汽車製造生產商。
這些公司面向的是C端消費者,「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不太敢宣稱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L4級別。」
另一類便是汽車新勢力。
這些公司短期內並不會向消費者出售自動駕駛車,而是為了給投資人講好故事,拿到下一輪融資。
「他們本身也不會自主造車,更多的是委托一家代理公司幫忙改造。」
如今,自動駕駛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將白色卡車誤識別為天空,致使車輛駕駛員死亡;Uber自動駕駛系統對夜晚橫穿馬路的行人識別分類不準而發生事故,致使對方死亡。
再加上L4是高度自動化,不需要駕駛員,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就對研發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經常會有人跳出來說自己達到了L4水平。」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L4級別,絕不只是車的問題,配套的基礎設施也要有對應級別的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級別越高,越需要依靠基礎設施的支持來確保安全性。
在他看來,如果基礎設施方面有了足夠的支持,L4技術的應用是沒問題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只能在有限的幾個地方測試應用L4級別技術。
如今,國內只有六城開放自動駕駛載人道路測試和試運營,且對車輛數量測試裏程等都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取消安全員。
滴滴此次的試運營也僅限於上海嘉興的固定路線。
03.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這次滴滴的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是一次不錯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在直播一開始,滴滴展示了指揮中心的交通大數據的分析界面、自動駕駛車隊的管控界面,技術講解也更加全面細致,紅綠燈計時時間的實時調整概念、車路協同、安全員培訓都有所提及。
「但和其他家一樣,宣傳、營銷的意義大於實際(應用)。」其中一位業內人士說。
就在滴滴推出Robotaxi服務的前五天,高德打車和自動駕駛出行企業文遠知行WeRide達成合作,在廣州正式上線Robotaxi服務。
更早上線的還有高德與自動駕駛公司AutoX(4月28日)在上海接入的Robotaxi體驗活動、百度Apollo在長沙開啟的Robotaxi打車服務(4月19日)。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服務。
「今年的疫情利好無人駕駛,行業關注度開始上升,各家應該都在根據環境的變化去推動測試。」
在米磊看來,有滴滴這樣的公司進入,說明這個方向是對的,但Robotaxi的商業化的難度係數也是最大的,比其他場景都要難。
一位汽車領域創業者表示,從各家通用的免費策略來看也是如此,商業化成績並不是他們的關注點。
陳卿告訴燃財經,現階段固定路線的載人運行計程車服務意義不大,離真正的商用距離還很遠。
三家開放Robotaxi服務的平台均是:目前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除滴滴只能預約體驗試乘外,另外兩家對外的宣傳口徑是「呼叫不需要提交申請或審核,流程與一般網約車無異」。
其中的滴滴,雖然從2016年就開始組建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次年在美國加州設立首家海外AI實驗室,但其實前些年的動靜並不大。
直到去年,滴滴開始加強布局,8月份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沃芽科技,天眼查顯示,今年5月底獲得軟銀超過5億美元融資,成為國內這一領域的最大單筆融資。
可能是有了五億美金的底氣,孟醒在直播當天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平台將擁有100萬輛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汽車。
滴滴CEO程維已經考慮清楚了,「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
滴滴方面此次在直播中除了自報單輛車成本百萬左右外,還透露,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現階段需要配備一名安全員、一名測試員,其中安全員的培養成本也很高,需要經過1-2個月的培訓,錄取率僅為1%。
按照文遠知行工程資深副總裁鐘華此前的表述,無人駕駛公司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4階段,即限定區域、限定時間的全無人駕駛測試和試運營,進入第5階段(實現大範圍大規模的全無人駕駛運營)方能實現盈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今年4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Robo-taxi商業化現狀、挑戰及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指出,如今計程車司機人力成本與自動駕駛改造成本基本持平,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以傳統燃油車的計程車為例,自動駕駛計程車成本依舊略低;與電動計程車相比,自動駕駛計程車改造成本需控制在50萬左右,二者基本持平。
未來5-10年人力成本將會進一步升高,而自動駕駛系統改造成本會逐漸降低。
預計2025年左右,Robotaxi取消安全員並規模化部署後,其成本優勢凸顯,帶來出行服務的顛覆。
麥肯錫的預測是,Robotaxi每公里成本不斷下降,與傳統計程車成本相比將在2025至2027年之間達到拐點。
但與此同時,Robotaxi的實際落地應用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建議》中寫道,如今的技術雖可處理交通路況90%常規問題,但剩下的10%影響巨大,需要花費90%的時間解決,長尾效應明顯,且示範場景與真實商用場景存在差距。
而消費者對於自動駕駛尚處於陌生認知階段。
「L3自動駕駛量產難以落地,L4遙遙無期,所以能講故事的Robotaxi成了這幾年的熱門」。一位知乎網友如是寫道。
陳卿亦告訴燃財經,「滴滴自動駕駛體驗車,離宣稱的L4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計程車領域的無人駕駛,五年之內都是難以落地的,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附圖:▲來源 / 直播截圖 記者正在簽署知情責任書
▲來源 / 直播截圖,圖中安全員已接管方向盤
▲來源 / 直播截圖,自動駕駛網約車前方遇到三輪車障礙
資料來源:https://chinaqna.com/a/112696?fbclid=IwAR0DFhoJ-qcw2TNX68nRy7inB7Xvpe5c6F8yxaPTv6r1aWaLhv-OPS9uLO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1620 夫妻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特斯拉 #Tesla #透天必買 我家16真的是計算王! 發限動的那天,她終於肯面對養車成本這個問題了。 還好上次拍了「2021頻道計畫」,大家留言很踴躍! IG現時動態也是,看到大家這麼挺我! 我就能安心去挑戰大魔王了(我家16) 20在這集先謝謝大家了! ▶PS: 1.我們家裡能裝充電樁,所...
「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1620 夫妻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閒聊] 每公里總支出,特斯拉M3 vs 新勁戰- 看板EV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TESLA知識》160萬Model 3購車負擔=120萬汽油車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特斯拉改電池、Model 3 降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特斯拉改電池、Model 3 降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特斯拉】省錢嗎?說服老婆換車!油車換電動車的理由是什麼 ...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特斯拉每公里成本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 伊隆馬斯克中文站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心得] 特斯拉Model 3一年花費紀錄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心得] 特斯拉Model 3一年花費紀錄-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1620 夫妻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特斯拉 #Tesla #透天必買
我家16真的是計算王!
發限動的那天,她終於肯面對養車成本這個問題了。
還好上次拍了「2021頻道計畫」,大家留言很踴躍!
IG現時動態也是,看到大家這麼挺我!
我就能安心去挑戰大魔王了(我家16)
20在這集先謝謝大家了!
▶PS:
1.我們家裡能裝充電樁,所以計算電費是1.8
2.我計算油錢和電費的網站在下面。
▶TESLA 電費計算機:https://tesla-calculator.yfxie.com/
3.每個人用車方式不同,所以計算方式一定也有所不同,影片的方式僅供參考喔!
4.還有許多未列出的支出和開銷,影片就不一起提到了,因為油錢、保養、稅金屬余養車最大宗
(不改車為前提🤣)
▶️特斯拉必看影片
EP1【特斯拉】省錢嗎?說服老婆換車!
https://youtu.be/Jl8jpQjC__c
EP2【買特斯拉貸款銀行利率細算】交車前花了多少錢?
https://youtu.be/lfdR0QMeMis
EP3【充電樁心得分享】特斯拉最重要的事,透天好安裝嗎?
https://youtu.be/eHr1_6EM1Mo
EP4【特斯拉Model3 LR開箱】2021年式第二季外觀內裝分享!
https://youtu.be/YJJy_DGz0BY
EP5【特斯拉隔熱紙分享】媲美金屬隔熱紙的陶瓷隔熱紙
https://youtu.be/xoXeXCvU0TI
▶️如果影片有幫助到你
想購賣特斯拉時可以使用我們的推薦碼唷!
點下面連結進入購買,或把推薦碼「47734」給銷售人員,雙方可以獲得1500公里的免費超充!
http://ts.la/happypuni47734
▶️特斯拉影片全系列:https://reurl.cc/v5yvqj
--------------------------
▶️1620 團購Line群:https://reurl.cc/V3Ak9R
▶️1620所有社群:https://linktr.ee/1620life
▶️訂閱1620頻道:http://bit.ly/2K88eEg
▶️1620 IG:https://www.instagram.com/1620vlog/
--------------------------
▶老屋改造全系列:https://pse.is/3d393z
▶透天裝潢全系列:https://parg.co/nOZ
--------------------------
剪接後製:20
玩耍+介紹:16
--------------------------
▶合作邀約:16vlog@gmail.com
▶ FOLLOW US
FB:https://1620vlog.pse.is/TUNCV
IG:https://www.instagram.com/1620vlog/
BLOG:https://www.16vlog.com/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8jpQjC__c/hqdefault.jpg)
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TESLA知識》160萬Model 3購車負擔=120萬汽油車 的推薦與評價
汽油車支出較高部分》差異46.6萬○油錢:28.0萬(每公里差異1.4元) [註2,3] ... 雖然特斯拉都說幾十萬公里後還能90%電量,但是鋰電池的特性就是隨著 ... ... <看更多>
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特斯拉改電池、Model 3 降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特斯拉每公里成本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ndrewkuo也提到原文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2/2/n13548111.htm 原文內容: 因自動駕駛軟件 ... ... <看更多>
特 斯 拉 每公里成本 在 [閒聊] 每公里總支出,特斯拉M3 vs 新勁戰- 看板EV 的推薦與評價
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每公里約2.84元總開銷
新勁戰125
我只覺得很豪洨,不過新勁戰那個應該是多算了改裝,但無論如何每公里總支出四輪可以
跟二輪差不多都超豪洨的,然而這就是現實
幾年後電動車價格會變得跟油車一樣甚至更便宜,屆時油車四輪沒人要買了,養車太貴引
擎還會磨損和衰退,漏油。油車二輪也沒人要騎了,總開銷竟然不如能坐著吹冷氣不用風
吹日曬雨淋的四輪電動車,然後大家都不能開車了因為每個人都想整天開電動車反正養車
電耗幾乎不用錢誰還要辛苦騎車,然後塞車在路上大打結,最後就是大家都只能乖乖的騎
二輪電動機車但不是gogoro出門,結案,這就是大家的未來,能爽的趁現在快點每天爽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09.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V/M.1636307937.A.62F.html
※ 編輯: decolonize (49.217.109.199 臺灣), 11/08/2021 02:06:02
哎喲,這不是車版之前天天貼特斯拉假消息的那個對岸人士嗎?
很抱歉很多人買車沒有要賣的,誰跟你在不懂, 這裡談的是養護成本,懂?
你應該是從來沒統計過吧
造謠成性的特黑在紮稻草人,可憐
是「開」電動車比「騎」油車省錢,哪像很多油車車主平常不想開車因為使用成本太高,
每個車主不管騎車開車都會算一公里要多少油錢和維修保養,我們討論的就是這個,每公
里使用成本越低,平常就可以越常開,反之每公里使用成本越高,平常就越不會開出來
少進來跳針然後紮稻草人,你這種人很適合去車版還可以當該版板主然後整天假清高+扣
帽子喔+編造故事抹黑喔
笑死,光這句話就說明你是電黑了,而且根本不懂,油車只要當售價跟電動車一樣就會瞬
間失去市場,懂?這就是十年內會發生的事情,是個電黑就識相點自己離開電車板吧,不
要進來跳針鬧場,跟不上時代又反對新事物就不要進來被害妄想劇場說別人在做夢
廢話,不然請問您要幫我養車嗎?我不是gay不想跟你有什麼關係啊
※ 編輯: decolonize (49.217.175.86 臺灣), 11/11/2021 03:28: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