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 3 個月,慣例於溽暑陪伴影迷的 #台北電影節 今年移至秋季舉行,幾經波折後也總算在今天開賣,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買到想看的電影?(《月老》真的超搶)
在售票之前先看過幾部片,心中喜歡的《引言》、《戰地微光》,前者完售、後者也僅剩下少量座位,原本想說推文催票,但看來好像也沒必要了。不過,台北電影節另一大單元「#XR全浸界」將於明(14)日中午啟動售票,藉此機會推一下其中的作品,尤其《#霧中》相當值得一看。
全文如下:
在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當下,實體被阻斷封閉,進而開啟各方雲端連線,更加速了「網路」的崛起,「實體」與「虛擬」間的關係就更加不斷被翻覆、挑戰。
也就是說,拜疫情所賜,從日常生活到藝術創作,數位應用變得更加被重視,而當藝術、影像的呈現方式,從實體轉入虛擬之後,就創造了觀眾不同的身體經驗與存在方式。換句話說,現在的人們的活動軌跡更是存於虛擬(網路)空間,藝術也就被數位化。然而,在這樣的浪潮中,身體感知的經驗轉換,恰恰正是虛擬實境所強調的。
虛擬實境在某程度上,帶來實體無法給予的特殊體驗,越來越多的影像創作者也試圖透過實體/虛擬的混合空間,創造人、事、物的嶄新經驗,未來虛擬實境能拓展至何種地方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曉的是,當技術、經驗、創意不斷交織,虛實整合已然是趨勢。至此,在虛擬實境技術逐漸成熟的當代,窺探全新的「說故事方式」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除了南台灣的高雄電影節持續耕耘虛擬實境領域之外,台北電影節也自 2018 年起,將注意力放置於 XR 作品的展示,北台灣就屬台北電影節有意識地持續策展 XR 單元,一南一北,成為台灣觀眾關注此領域藝術的重要渠道。
至於今年台北電影節「XR 全浸界」單元,帶來 10 部虛擬實境的影像作品,在此前先看過聚焦中國新疆的《#我在再教育營的日子》、描述蔡明亮童年往事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以及同志情慾話題作品《霧中》。這三部作品中又以《霧中》最有共鳴,本文就談這部 VR 作品。
【周東彥——《霧中》】
有「影像劇場詩人」之稱的周東彥,首部 VR 原創作品《霧中》去(2020)年在高雄電影節首映引起討論,作品聚焦於男同志的三溫暖蒸氣室,窺視男同志的情慾世界,並號稱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虛擬實境影片。
《霧中》也在今(2021)年順利入圍威尼斯影展 VR 特別選映單元(Venice VR Expanded),周東彥更入選文策院與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合作之「台法 XR 人才交流計畫」,在此領域上逐漸邁出步伐。
實際看完《霧中》,第一時間確實被片中實打實的「群交性愛」震懾,但安神定睛一看,《霧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除了所謂的「大尺度性愛」之外,影像有更深層的編排處理。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一書中,首先提到「觀看先於言語」,在約翰伯格的論述中,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
在上述簡短的陳詞論調中,可以視作約翰伯格某程度捨棄了言語的功能性,將「觀看」的動作置放於「言語」之前,或許這恰恰可以挪移理解《霧中》的核心內裡,甚至將 VR 技術的體驗做更近一步的詮釋。
《霧中》全片無對白,周東彥同樣抹除言語帶來的特性,從畫面一開始就將觀者釘在角落,強迫觀者貼合牆壁,透過主觀視角讓觀者浸身於三溫暖的場域,並凝視男同志觸發的性與慾,在此建構的,是觀者與被觀者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在觀者不斷將視線游移,找尋自身的「位置」時,便已經在摸索人、事、物間的多重關係。
而在這樣的關係被建立之時,周東彥在觀者的凝視之外,更積極地透過角色「打破第四道牆」的處理方式,強勢破除觀者與被觀者的距離,重新定義兩者間關係,觀者是「看」的一方,同時也是「被看」的一方。
就在「看」與「被看」同時存在之際,此刻,觀者在這種目光交會中,真正在實質意義上,毫無疑問地完全體認到正處於三溫暖的世界當中,是煙霧彌漫、潮濕春光的三溫暖中的一部份。闖入異域的觀者透過觀看試圖探詢、架構不一樣的世界,而這樣的視覺交流就無需對白交談,甚至更是人類初始的體驗——「觀看先於言語」,先會觀看和辨識,才會說話。
至於,在 VR 的技術應用之下,進一步讓觀者的身體「消失」,當觀者透過裝置,所謂的物質性(實體)被非物質性(虛擬)拋進一個全新的感官體驗時,《霧中》三溫暖的情色場域就並非是滿足某種獵奇式的偷窺癖好,歸結上述而論,創作者是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切身性去述說、包覆著同志經驗,並希冀觀者也置身其中。這樣「實體」與「虛擬」展延而出的對話,反倒給予觀眾不同的思考方式以及身體經驗,這正是 VR 技術帶來的突破性感知。
然而,也值得一提的是,周東彥除了運用「打破第四道牆」讓觀者身歷其境之外,更透過「西裝筆挺」的異者闖入「裸體肉身」的場域之中,這名西裝筆挺的異者,在我看來有某種對比觀者的意味(觀者等同於西裝),同時象徵制序文明的介入,但這種衣裝文明顯然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偽善,立刻被周東彥削去了文明性,終成身體慾望的霧中份子之一。此作法也能暗示觀者與三溫暖中的男同志們緩緩趨於同化。
因此,短短 14 分鐘的《霧中》,周東彥除了拍攝性愛、口交等赤骨畫面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作者筆觸是一步步說服/催眠觀眾置身其中,這不僅是 VR 的表面技術,更多是來自於周東彥深層的影像鋪陳與核心概念。
不過,周東彥的《霧中》也挑戰了 VR 的 360 度環景的「自主性」。VR 說故事的特性是開放性而非限制性,更多的參與、體驗,讓觀者自由找到視角,能有效將 VR 的 360 度環景優勢發揮,當中的「自主性」儼然極為重要。
但周東彥顯然限制了觀者的自主性,因背後永遠是牆壁死角,便缺少真正的 360 度視野。然而,我認為這樣的限制性是有必要的,周東彥利用「牆壁」的特色,提醒了觀者「三溫暖場域」的封閉性,在此,周東彥則利用演員的位置與鏡位變換,在場面調度之下或放大、或深入、或遠離其感受,給予觀眾不同的覺知刺激。
而「牆壁」帶來的限制與封閉在《霧中》是重要的,影像到了最後,隨著鏡頭緩緩上升,四面牆壁逐步倒塌,三溫暖也不復存在,這樣的瓦解直接宣告男同志宣洩性慾的秘密場域隨之消散,當褪去了集體性,最終留下個人與其影子,都再再揭示了三溫暖此符號存在的特質與集體性。反向來看,流露出的是男同志「禁錮」在「牆壁」之中的寂寞以及「被保護力」,與外界阻斷、難以言喻的同志心情也就不辯自明了。
總結而言,《霧中》以「裸露性愛」為號召,試圖帶領觀眾步入同志情慾集合體的三溫暖中,而周東彥在 VR 影像獨有的敘事技法以及傳統調度之中,進一步創造出衝擊性的視覺體驗,令人歎為觀止,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SARAH's MACUP 莎拉美妝,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的IG在這裡~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arahsmacup/ 喜歡今天的影片不要忘了按個讚! Solone新品這麼燒! 你還在等什麼? 連結給你! 👄 http://bit.ly/2LvZjgz 👄 --------------------...
「狂想曲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SARAH's MACUP 莎拉美妝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原味覺醒冰店- 狂想曲一般是指具有幻想性格的樂曲! 這碗色彩繽紛的 ... 的評價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狂想曲古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狂想曲古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布拉姆斯:第79號兩首狂想曲- Brahms 2 Rhapsodies, Op 79 的評價
- 關於狂想曲定義 在 狂想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狂想曲定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個人覺得沒有比這部影集更適合居家防疫期間觀賞,而且,最令人興奮的,終於正式宣布了第二季的上線時間。《曼哈頓戀習曲》、《曾經愛是唯一》的愛爾蘭導演 John Carney 於 2019 年時親自操刀一部廣受好評的影集《#現代愛情》Modern Love,改編自《紐約時報》熱門專欄 The New York Times - Modern Love,由不同領域創作人寫下的親身經歷,編輯 Daniel Jones 從 2004 年開始,精選出 42 則扣人心弦的篇章集結成書《現代愛情:關於愛、失去與救贖的真實故事》,網羅 Anne Hathaway、Dev Patel、Andrew Scott、Sofia Boutella、John Gallagher Jr.、Julia Garner 甚至是串場的 Ed Sheeran 等眾多知名影星,聚集起來一同演繹愛與連結的各種可能,溫暖世界各地受孤獨侵蝕的都會男女,無論此部原著或影視改編皆獲得全球讀者與觀眾熱烈的迴響。
⠀⠀⠀⠀⠀
而今,第二季近日在愛爾蘭都柏林殺青,多數背景依然圍繞著紐約,確定將於 2021 暑假的 8 月 13 日釋出,同樣改編自紐約時報該專欄,不會造成負擔的八個半小時,一樣由 John Carney 推動,邀請不同導演執導,此次領銜的卡司群也不輸首季陣容。第二季有《波希米亞狂想曲》Lucy Boynton、《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Kit Harington、《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Garrett Hedlund 等人,導演除了 John Carney 之外,也驚喜出現了同為愛爾蘭導演的《愛在他鄉》、《金翅雀》John Crowley,非常期待。
⠀⠀⠀⠀⠀
⠀⠀⠀⠀⠀
「我想 ...... 若真的是有萬千顆腦袋便存在萬千種心思,那有無數個心靈就存在無數種形式的愛情。」
⠀⠀⠀⠀⠀
I think ...... if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as many minds as there are heads, then there are as many kinds of love as there are hearts.
⠀⠀⠀⠀⠀
— —《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
⠀⠀⠀⠀⠀
影集第一季的八集不過就是小品,歲月全貌以平淡調和,拉遠俯瞰也就如都會區中家家戶戶都曾上演的平凡關卡,格局可大可小,這些故事不出走走路,聊聊天,穿梭來去,呈現人與人之間樸實美麗的瞬間。一定年紀後還是覺得這樣的平凡故事尤其觸動心弦,在城市一隅他們相遇,他們分離,遍尋不著原因,曾經陪伴彼此走過一段人生路,曾為彼此創造難以抹滅的回憶。《現代愛情》沒什麼大風大浪或轟轟烈烈的人生旅程,卻像寒冬中的燭火,盯著看,盯著看,那些關乎生命的喜悅,關乎風雨後的救贖,好似身體某一處因此漸漸融化,漸漸回溫,漸漸穩住腳步,漸漸於疏離街頭尋回著地重量。
⠀⠀⠀⠀⠀
書中的結尾篇章,成為影集的第一則故事,將第一人稱視角的自傳性質短文賦予了血與肉,輕盈、平淡卻極其深刻,以一種反現實的方式寫下濫觴:有些人在自己的世界裡鑽牛角尖,有些人從自我逃避邁向自我接納,有些人曾經所愛非人將自己逼得狼狽不堪,有些人因不幸罹患癌症而完整了人生,有些人因失去孩子而相信成為父母的價值,有些人因關係觸礁而開始調整節奏,有些人因婚姻挫敗而學會扛起責任,鬆開雙手才能再度擁有,擦身而過才能破鏡重圓,承認脆弱才能穿越風雨。
⠀⠀⠀⠀⠀
在高樓比鄰錯落的角落,有些故事如此發生著,持續發生著,更會同等發生於倫敦、巴黎、東京、台北等世界各處,人生不是短跑,人生猶如一場馬拉松,時時調整速度,一路上不停失去曾經擁有的,也空出了雙手接受不曾擁有的,即使生命再度將我們分離,也用不著擔心,我穿越寒風在起點等過你,而你也將在對岸的終點等待我。
⠀⠀⠀⠀⠀
人組成了紐約,組成相偎相依的風景,組成每一個有溫度的繁華城市,容納各種難以定義的愛之輪廓,我們何其幸運,因為形形色色的愛,而觸動,而認清,生活往往不在他方。
⠀⠀⠀⠀⠀
⠀⠀⠀⠀⠀
▍《現代愛情》博客來:https://bit.ly/3i8aglZ
▍《現代愛情》完整文章:https://bit.ly/3ukTdmB
狂想曲定義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嘉義第一座228記念碑的設計藝術家詹三原。
嘉義市政府地政處:#嘉人小知識🙋🙋
台灣首座二二八紀念碑,就在嘉義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54832841731875&id=387482635133567
土星六號之狼:「我們可以為台灣付出,盡自己一份心力,那是生命中非常浪漫的事。」
邱萬興:二二八和平日LOGO的由來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大屠殺到白色恐怖年代,國民黨全面封鎖二二八歷史記憶,長達四十年的噤聲,台灣人無人敢談起二二八。在高壓統治時期,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更是恐懼噤聲,只能暗夜哭泣,不敢要求平反。
鄭南榕在一九八六年因違反《選罷法》而入獄,八個月後,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出獄,他就立刻聯絡同志,在雜誌社商討如何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活動。鄭南榕希望透過二二八平反運動撫平撕裂的社會,讓台灣土地的裂痕,人民的傷口可以癒合,讓受難家屬擺脫二二八的恐懼與陰影。二月四日,正式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當時在聯廣任職的葉菊蘭,邀請設計部門同事來《自由時代》雜誌社,設計一組「二二八和平日」(LOGO)識別標誌,這個228數字的(LOGO),清楚表達甚麼是二二八事件。這是黨外運動第一次用廣告行銷概念,帶進街頭運動中,讓群眾更清楚瞭解「二二八和平日」的訴求是什麼。葉菊蘭在「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中,不只幫忙鄭南榕在她的故鄉苗栗縣申請二二八演講會,在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苗栗的大同國小演講會中,由葉菊蘭擔任司儀,她用客家話演講,向鄉親介紹二二八和平日的宗旨,在很多二二八演講場都可看見她陪著先生鄭南榕出席,她扮演二二八平反運動中,最佳的幕後行銷推手。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也請美麗島事件受難人林弘宣的弟弟林心智,另外設計一個一九八七年「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LOGO),一起在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推動。隔年,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通過決議,將二二八定為公義和平日,每年都舉辦追思禮拜,為受難英靈與國人追思祈禱。在當年推動這些紀念活動時,沒有電腦輸出,所有的二二八手舉牌、抗議布條,演講會的帆布,都要用手工繪製,非常耐用,二二八70週紀念活動時,我再次彩繪這二個LOGO,複刻這些二二八手舉牌,目前典藏在鄭南榕紀念館與蔡瑞月舞蹈社。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在全島一共舉行了二十三場公開性的演講與遊行活動,「二二八和平日」與「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這二個LOGO就在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中出現。每場二二八演講會,有的數千人,有的甚至上萬人,他們在推動『二二八和平日』運動時,最困難的是,二二八受難家屬都不敢站出來。
衝破二二八禁忌之後,「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經過三年的努力,台灣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決定先設立在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畫家陳澄波的故鄉嘉義,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澄波被帶到嘉義火車站前廣場,先遊街示眾而後公開槍決。一九八九年五月九日,由詹三原設計的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在基督教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協助下破土施工,八月十九日,在嘉義市彌陀路舉行「二二八紀念碑」落成典禮,由民主進步黨主席黃信介與陳永興醫師及二二八受難家屬代表共同剪綵。鄭南榕未能看見這座二二八紀念碑的設立,二二八紀念碑設計者詹三原特地畫了一幅油畫紀念鄭南榕。
我們投入政治改革工作,就是希望能為台灣打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我們可以為台灣付出,盡自己一份心力,那是生命中非常浪漫的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1963965170621&id=100191361347885
微生槑:《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二二八事件70 週年紀念專輯》
出 版 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主 編:邱斐顯
採 訪:陳銘城、邱斐顯
攝 錄 影:黃裕順、邱萬興、謝學榮、李昇霖
文字整理:陳銘城、邱斐顯、黃旭初、邱萬興、彭孟濤、陳雅惠
出版日期:2017 年11 月
── ── ──
目錄
002 序-從平反運動到轉型正義的追求/薛化元教授
【導論】:
006 如何理解「台灣特色」的轉型正義/陳儀深教授
020 禁忌年代的探索——1987 以前
022 李筱峰教授:書寫人生最心痛的一本書/黃旭初
028 劉一德主席:談1983 年彭孟緝宅外牆噴漆/邱斐顯
【衝破禁忌——1987-1989】
034 陳永興醫師:「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話當年/邱斐顯
037 公佈真相.平反冤屈--二二八和平日宣言
045 李勝雄律師:致力探究二二八歷史真相/黃旭初
049 林宗正牧師:細數1987 年台南「二二八和平日運動遊行」/邱斐顯
058 二二八事件的造因及其對台灣社會文化的衝擊/蕭新煌教授
064 從二二八事件看台灣知識份子的歷史盲點/謝里法教授
072 畫家詹三原:設計全台第一座民間二二八紀念碑/黃旭初
【尋求真相與社會共識——1990-1994】
07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079 教科書應呈現歷史真實:對二二八事件應編入教科書的看法/張炎憲教授
081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二二八追思禮拜1987
到外省籍基督徒曠野社的二二八平安禮拜1990
083 二二八關懷聯合會的成立
084 民間版與官方版「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之對照比較/邱斐顯整理
086 賴澤涵教授:當年二二八研究的困境/邱斐顯
093 1992 年第一場二二八紀念音樂會/邱斐顯
【國家的立法、道歉、建碑、補(賠)償——1995-2000】
100 勇於面對黑暗才能走向光明-二二八受難家屬代表林宗義致國人公開信
103 二二八紀念碑的政治、社會與歷史意義/林宗義博士
106 姚嘉文資政:二二八是外來政權的問題/邱斐顯
110 葉菊蘭資政:平反運動30 週年,勿忘鄭南榕/黃旭初
116 李登輝總統:二二八事件,我聽到槍聲/邱斐顯
122 1995 年2 月28 日李登輝總統為二二八事件道歉演講致詞
124 陳水扁市長:推動「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邱斐顯
134 公佈真相、平反冤屈(全國設立二二八紀念碑)
【繼續追求真相——2000 之後】
152 陳水扁總統:「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轉型正義的指標/邱斐顯
166 訪陳儀深教授談《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的產生及相關的兩個官司
/彭孟濤.邱斐顯
176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
177 全國二二八關懷團體一覽表
178 二二八的書寫、藝文創作,與青年力量
180 作家李喬談二二八文學創作/彭孟濤.邱斐顯
188 導演游堅煜:努力拍一部台灣的歷史故事/黃旭初
190 平反運動後的二二八影劇創作【悲情城市】、【天馬茶房】、【傷痕二二八】
191 【悲情城市】
192 「天馬茶房」,電影【天馬茶房】
194 故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談【傷痕二二八】
196 共生音樂節,定義我的31 歲/藍士博
200 詩人李魁賢.作曲家柯芳隆 攜手合作—2008 年【二二八安魂曲】首映/邱斐顯
【小人物狂想曲】
216 民主運動不可欠缺的街頭創意家
217 街頭道具的化妝師:袁嬿嬿/邱萬興
220 無畏無懼的街頭兄弟:廖耀松/邱萬興
223 台灣民主運動的影像記錄者:邱萬興/邱斐顯
227 二二八讓他遺失母親的容顏:梁金鐘/黃旭初
【結論:未竟之路】
232 薛化元教授:檔案全面公開並制定法規,才能推展轉型正義/陳雅惠整理
237 花亦芬教授:德國經驗給台灣的啟示與參考/陳雅惠整理
240 朱立熙教授:南韓的轉型正義值得學習/陳雅惠整理
245 陳儀深教授: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陳雅惠整理
250 二二八平反運動大事紀/邱萬興.陳雅惠整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58474307555825&id=100001798122356
【「所以,228關我們什麼事?」面對歷史傷口,不能用一個甜美的擁抱就抹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55684057834419&id=481065478629613
【回顧】
ㄧ「馬非白 - 【被遺忘的歷史】蔣經國、228、血濺嘉義火車站 - 想想Thinking Taiwan - 想想台灣,想想未來」
一「學者揭白色恐怖知名「虐囚監獄」真面目:毆打到接連吐血4天,蔣經國主導「文字獄」奪16命-風傳媒」
說個笑話:「蔣經國給了台灣民主」。
一「蔣經國是臺灣民主推手?政治學者吳乃德:獨裁者放手的關鍵在「美麗島事件」」
【吳乃德:台灣民主化歸功蔣經國 是扭曲】
➡「被遺忘的嘉義二二八光榮戰役:年輕人軍事基地對峙抗國軍砲擊血洗 卻遭污衊「流氓」70年」
➡「「主張原住民自治」率部落青年守護家園,下場卻是被槍斃!揭二二八為族人喪命的鄒族領袖…」
➡【劉厝里事件—水上機場之役】
一「【228專題番外篇】我的阿公叫陳澄波--陳立栢專訪」
➡「每次看,回家就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0936629046412&id=584986081641475
狂想曲定義 在 SARAH's MACUP 莎拉美妝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的IG在這裡~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arahsmacup/
喜歡今天的影片不要忘了按個讚!
Solone新品這麼燒! 你還在等什麼? 連結給你!
👄 http://bit.ly/2LvZjgz 👄
----------------------------------------------------------------------------------------------------------
影片中提及產品 PRODUCTS MENTIONED
Solone
👄 👄 👄
極潤緞光唇膏 NT$350
001泰式奶茶
002蜜香紅茶
003玫瑰洛神
004紅玉烏龍
005橙香冰茶(主打色)⭐SARAH最愛
006重焙拿鐵
007戀人焦糖奶茶(官網限定)⭐SARAH最愛
008仙女紅茶(官網限定)
009伯爵茶玫瑰(官網限定)
👄 👄 👄
Solone
雪紡絲絨霧面唇釉 NT$280
101慾望日記
102帶我走
103周末狂想曲
104假想敵(主打色)
105致命誘惑⭐SARAH最愛
106魔鬼中的天使
107寂寞玫瑰(官網限定)
108墜愛(官網限定)
109狂野邀約(官網限定)⭐SARAH最愛
其他搭配產品:
52勃根地紅
68煙燻裸粉
104榛果奶茶
42黑夜
801蜜糖瘋派對
802紅酒嘉年華
010 脫單瑪奇朵(耶誕官網限定色)
011 楓糖歐蕾
012 勃根地特調
蘋果肌紅潤腮紅
No.08 蜜橙暖茶
No.09 初戀玫粉
No.10 煙燻鮭粉
女神光打亮餅
04 玫瑰金
05 琉光粉
06 流沙金
神隱修容餅
04 茶褐色
----------------------------------------------------------------------------------------------------------
👍🏼 刷具清單 BRUSHS 👍🏼:
◼ Foundation 粉底
Pony effect 粉撲
◼ Powder蜜粉
受受郎 小布丁系列 蜜粉刷
RIVAU F62
RIVAU F61
◼ Blush 腮紅
授受郎 小布丁系列 腮紅刷
THREE 腮紅刷
ZOEVA 127 Sheer cheek
RIVAU F62
◼ Brozer /Contour 修容
Morphe M405
Morphe E4
授受郎 小布丁系列 修容
ZOEVA 127 Sheer cheek
◼ Highlighter 打亮
ABH A23
Colourpop F5
◼ Eyeshadow 眼影
Morphe M433
Morphe M441
Morphe M506
Morphe M213
Morphe M456
Morphe M326
Morphe M504
艾諾奇 111
◼ Nose contour 鼻影 :
Morphe E62
----------------------------------------------------------------------------------------------------------
◼隱形眼鏡:
----------------------------------------------------------------------------------------------------------
◼耳環 項鍊
✨LAZY ANN✨:
https://www.instagram.com/lazyann1993/
----------------------------------------------------------------------------------------------------------
❗❗ This Video is sponsored By Solone ❗❗
目前我只有在使用IG跟youtub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arahsmacup/
E-mail|apotsujan@gmail.com
背景音樂Joakim Karud LOVE MODE: https://theartistunion.com/tracks/0a4947
#makeup#beauty #makeuptutorial #makeupartist #makeupart #makeupjunkie #makeupaddict #glammakeup#haul#eyebrow
#Solone成長企劃 #玩色時刻由你定義 #唇屬誘惑#雪紡絲絨霧面唇釉 #極潤緞光唇膏 #聖誕妝容 #SOLONE #010脫單瑪奇朵#011楓糖歐蕾#012勃根地特調

狂想曲定義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完整影評: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5943
【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d0fc3d5fd89780001a4ec2a
《火箭人》真的是一部非常奇妙的電影,它帶給我的感受是強烈、充滿熱情,而且讓人感受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創作者,純真善良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情冷暖、心靈的黑洞逐漸吞噬自我而感受到空虛的孤寂;彷彿將一個藝術創作者的內心完全分解,剖析了音樂對於人、藝術對於人、甚至是人的生命旅程中可能都會面對的事物。
你難以定義《火箭人》是一部什麼樣類型的電影:它擁有精彩豐富的歌舞元素,就像是《樂來越愛你》般,用歌曲訴說了人生故事;它也像是《波希米亞狂想曲》,聚焦在一位流行音樂人從發跡到成名,以及面對成名後的種種壓力;它也像是以往馬修范恩監製的作品《飛躍奇蹟》般勵志,英式幽默的風格,節奏明快,帶點優雅、富有靈魂寓意的一部精彩作品。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用超現實的口吻,來記錄一位音樂創作者的心境轉折;搭配一首首艾爾頓強的經典歌曲,重新改編的歌舞音樂元素,藉由每首歌曲的歌詞來詮釋這位音樂奇才的創作過程。特別的是,泰隆艾格頓在詮釋艾爾頓強時相當驚艷,縱使最初在觀影前會有長不像的疑慮,但觀影的過程,甚至是知道歌曲不少由他本人親自演唱,讓我被說服這真的確實就是艾爾頓強本人腦袋裡,對自己人生的想像。
你也看過《火箭人》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火箭人》Rocketman
片 長 | 121分鐘
分 級 | 輔導級 12+
上映日期 | 2019.06.14
導 演 | 戴克斯特佛萊契
演 員 | 泰隆艾格頓、理查麥登、傑米貝爾
產 地 | 英國
發 行 | UIP
語 言 | 英文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加點吉拿棒: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uo4bo
以行動贊助我們持續創作: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XXY #影評 #電影 #娛樂

狂想曲定義 在 狂想曲古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狂想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狂想曲(Rhapsody),古典音樂的一種曲式,是出現於19世紀初的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史詩性器樂曲,常直接採用民間曲調。 ... <看更多>
狂想曲定義 在 狂想曲古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狂想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狂想曲(Rhapsody),古典音樂的一種曲式,是出現於19世紀初的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史詩性器樂曲,常直接採用民間曲調。 ... <看更多>
狂想曲定義 在 原味覺醒冰店- 狂想曲一般是指具有幻想性格的樂曲! 這碗色彩繽紛的 ... 的推薦與評價
狂想曲 一般是指具有幻想性格的樂曲! 這碗色彩繽紛的『狂想曲』 承襲了它原本的定義繽紛的色彩讓人誤以為來到異世界想離開它只能集齊並好好享受它們帶給你的視覺味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