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慢性壓力的因應之道:
•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覺知回到自己身上
•三不五時起身動一動
•做讓你感到開心的事
•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文字分享,在這篇要告一個段落了。在壓力這個議題結束,也不錯,這剛好是現代人也不陌生的觀念。但這本書不只如此,還有很多精要的概念,繼續延展開來。
尤其我著迷於身心交流之間的途徑,頭腦、心臟、免疫系統……,這些讓我耳目一新。心理治療不只實際讓人走出困厄,也可以對身體健康有相當的貢獻。
「所謂的醒覺,是重拾自由來選擇你所想要的,而不是過去經驗加強在你身上的。」
這本書除了集結我們所熟知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也帶入了正念的觀點,更重新探看自我的構成,自我因此更有可塑性。我們可以在慣性中昏睡,我們也可以藉著這本書,在清明中覺醒。
「你唯一能改變的是你自己,但往往那就已經足以改變一切。」
或許,接納在改變之前。接納了自己,也許就接納了世界。
祝願您,在忍不住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時候,依然能安心地跟自己在一起!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89991287683820/
……………………………………………………………..
從全系統的觀點找處方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讀到這裡,如果我們告訴各位,全系統取向為上述問題提出的解決處方,是將自我覺察帶入其中,應該不會太出人意料才是。既然慢性壓力的負面效應最早都發生在神經與心理層面,解決之道也應該從這裡著手。前面說過,透過意志力勉強自己忍受壓力、適應壓力,並不是有效的因應策略。畢竟,就算腦袋認為我們已經能適應壓力了,身上的細胞不見得能辦到。輪值的夜班工作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長期從事夜間工作,會干擾生物晝夜節律,最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就是睡眠品質下降(人們早已知道這個事實),因為腦袋無法完全適應夜晚不睡覺的作息型態。不僅如此,後續的研究還發現,輪值的夜班工作者還面臨了七種健康風險:
▽ 更容易得糖尿病
▽ 更容易發胖(因為荷爾蒙失調會影響我們對飢餓與飽足的感受)
▽ 更容易得乳癌
▽ 代謝方面的負面改變會影響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更容易心臟病發
▽ 更容易發生職業災害
▽ 更容易憂鬱
簡言之,由於晝夜節律關乎其他生物節律(譬如睡眠節律就和飢餓/飽足節律息息相關),因此只要某個生物節律受到嚴重干擾,就可能波及整個系統。也就是說,若已從事多年夜班工作,就算馬上辭職不幹,也可能於事無補,畢竟此種工作型態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已經無法逆轉。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注意到:壓力源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有脈絡可循的;也因為有脈絡可循,其牽涉範圍可能很廣。舉例來說,有一天你到機場準備搭飛機,卻發現航班臨時取消,但航空公司並沒有找其他業者救火,只告訴你必須再等五小時,改搭下一班飛機。面對這類狀況,許多人因為別無他法,只好乖乖配合,坐在機場裡癡癡等待,心裡感到擔憂、埋怨、悲觀等,但這些反應對自己都有弊無利。
•擔憂:擔憂其實就是焦慮,而且是自找的。這樣的反應無濟於事,反而會阻礙我們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埋怨:埋怨會引發憤怒,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劍拔弩張。它也是敵意的一種表現,可能會刺激另一方也惡言相向。
•悲觀:悲觀的態度會引發錯覺,讓人以為當下的情況已無法挽回。悲觀時,我們通常會預期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即使最後的結果不是如此。
當上述任一行為或態度出現在你身上時,你就應該意識到:你正在自欺欺人,以為自己正在適應壓力,但是從身體的反應來看,你自己也變成了壓力源。這是因為任何外在事件(譬如航班取消)一定要透過內在的解讀才可能引發壓力反應,但班機延誤不同於失業這類重大危機,比較像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慢性壓力。對於這類壓力,我們其實可以有意識地決定要如何加以因應。擔憂、埋怨和悲觀,都屬於無意識的心理反應。一個人要是被這些舊有的反應和習慣制約,就無法用客觀的心態去重新評估了。
面對航班臨時被取消,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懂得如何因應。前面,我們曾針對新生兒誕生所帶來的急性壓力提出因應處方,在此則要針對候機這種日常的慢性壓力,介紹幾種解決之道。
▍如何因應慢性壓力?機場篇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譬如找本書看,找地方獨處,都是不錯的方法。
•讓意識歸於中心:碰到這種狀況時,有些人會乾脆利用空檔在機場閉目養神、打坐靜心。
•別讓自己太閒:與其癱坐在椅子上苦等,不如在機場內四處逛逛。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到免稅商店購物、找人按摩、到餐廳裡用餐,都是不錯的選擇。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電話與親朋好友聊一聊。(若只是通知對方自己會延後抵達,講沒幾句就掛斷電話,並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應該找對自己有重大意義的朋友或家人聊天,而且通話時間不應少於半小時。)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航空公司處理班機延誤的態度如果太差勁,還不如更改行程、打道回府,至少可以少受點氣。(但這樣做可能會造成額外的開銷,不見得實際。)
上面這些做法都是正面的,不像擔憂、埋怨和悲觀屬於負面的適應反應。與其消極地被迫接受,不如將自我覺察帶入情境中。要知道,認為自己「非忍受不可」的態度,背後其實隱藏著壓力。航班取消通常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且任何時候都可能無預警發生,因此符合壓力惡化的兩項要件:不可預期和無法控制。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選擇不把這類狀況解讀成運氣不佳,只把它看成是種無壓力的情境,所以在面對這類情境時,我們的對應方式是做平常會做的事,比方說打坐靜心、聯絡朋友、購物採買等。當我們愈來愈擅長如此轉念,就愈能在慢性壓力萌芽時就將它一刀斬斷。
這些方法現在其實就能派上用場。該策略的主要精神是要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的狀態,而這一點可以從生理層面來解釋。我們身上除了交感神經,還有一組完全獨立但作用相反的神經系統,稱為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會讓人緊張,副交感神經則會讓人放鬆。可以說,這兩組神經的作用之所以完全相反,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設計。交感神經的運作通常是戲劇化的、暫時性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則是持續的、有平衡作用的。
面對慢性壓力,交感神經系統會隨時處於警戒狀態,直到活躍程度超出正常範圍,導致整個神經系統開始失衡為止。與此同時,平時處於主宰地位、能帶來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其運作則會暫時停止或退居第二位。所以,要擺脫過度活躍狀態,就應設法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程度。沒有壓力干擾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能自我調節,自動交替運作;但壓力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實在太大,好比一個人將全身重量都靠在牆上,總有一天,這堵牆會不堪負荷而崩塌。
上面以航班取消為例所提出的因應之道,其實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裡,讓生活方式變得更有療癒力。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每天撥出一點時間讓自己關機、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靜坐是因應壓力的最佳策略,可以的話請練習看看。再不然,每天至少空出一點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做幾次深呼吸,直到自己感覺放鬆下來、覺知也回到自己身上為止。前面討論如何因應職場壓力時就曾經談到最好的呼吸法,方法是:吸氣時從一數到四,吐氣時從一數到六。
•別讓自己太閒:每天起床後到入睡前,三不五時都應該起身動一動,以刺激迷走神經──自律神經系統的主要幹道。瑜伽的效果更好,它能讓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緩和下來,並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度。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只要能讓你感到開心的事,都稱得上「正面」。事實上,這麼做對全系統取向而言是很重要的策略,只可惜聽起來太抽象。快樂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讓原本有壓力的情境變得能療傷止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每一天都盡可能過得開開心心,就是創造美滿人生的最佳途徑。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日益疏離,網路與電玩的盛行則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情感上的連結,而且以快樂或幸福為主題的研究幾乎都發現到同一件事,就是每天花至少一小時或更多時間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的人(面對面和通電話都算),主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往往最高。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對大多數人而言,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往往最困難,畢竟面對有壓力的情境,多數人往往一忍再忍,直到再也無法忍受並覺悟到一走了之確實是最好的方法時,才會出此下策。譬如說,面對家暴這種急性壓力,這樣做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而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改變,如離婚或轉業,則應該把許多因素都考量在內。至於面對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一些壓力情境,如激烈的爭執、惡意的八卦詆毀、語氣魯莽的電子郵件、不斷抱怨的人、過度杞人憂天的人、動不動就公然指責你的人,我們都有權不予理會、一走了之。
總之,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狀態,或許是各位能做出的最重要人生抉擇;這樣一來,整個身心系統終身都能獲益。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索羅B、鄭宇碩、Da...
狄志遠電話 在 鄭家朗 Isaac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修例一年×「港區國安法」 你的聲音人大常委聽到嗎?《城市論壇》直播傾!】
凝聚民意!百川匯流!40年來都係《城市論壇》嘅理念🎙️。人大訂立「港區國安法」🇨🇳,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話,人大常委好重視聽取香港社會各界意見👂🏻。你有咩意見想反映💬?中學生嘅意見、區議會嘅意見,屬唔屬於社會各界意見🔍?又到6月,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眨眼一年🗓️,9000人被捕,4成係學生,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話被捕年輕人被人利用🙅🏻♂️🙅🏻♀️。青年就社會議題發聲係「利多於弊」定「弊多於利」💭?
2020年6月7日《城市論壇》同中聯辦一樣咁重視香港人嘅聲音🇭🇰!打電話嚟9032 4566同我哋分享你嘅睇法🤳🏻💬!
#狄志遠 #楊雪盈 #黃宇翰 #鄭家朗
----
自由言論,價值無限 隨時隨地掌握《城市論壇》最新資訊
香港電台官網: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city_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THKcityforu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tyforumrthk
狄志遠電話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07 星期二 絕對音樂】
「人生就像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在於途中的堅持。很多時候,成功就是
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會有希望。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一分
鐘會在什麼時候,只要堅持走下去,屬於你的風景終會出現…」
so~~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急不得,躁不得。任何美好的狀態都不會輕易降臨。
等吃夠了當下的苦,未來的甜才會順理成章地來,你也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艾倫狄珍妮:走過業界霸凌與憂鬱症,我終成自己…》
想到艾倫狄珍妮,你會首先想到什麼?短金髮、中性打扮的她,如今不只是全球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也常被認為是女同志社群代表人物之一。艾倫今年 60 歲了,卻極少人知道她蜿蜒而戲劇化的生命旅程:做過法律事務所助理與會計、當過油漆工;曾在熱門影集擔綱異性戀女主角;也極少人知道,她曾經深陷憂鬱症。
回顧職涯起始點,艾倫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大學沒能畢業,18 歲的她決定先進社會再說。她做過文書處理、也在 T.G.I Fridays 端過盤子、當過房屋油漆工、調酒師,二十出頭的她沒有特定目標,換著不同工作,殺時間般地活,也是在這段時間,與不同階層、背景的人們相處接觸,看過百態,也豐富她對社會的理解與想像。
20 歲那年,她在同性戀酒吧認識了當年的女友,兩人同居租屋、一起生活。某日女友在回家路途發生車禍,意外過世,艾倫回家才知道,剛才經過的車禍事故中,出事的是女友。
精神消沈的艾倫,因無法獨自負擔原與女友同租的房子,搬到了陰暗狹小的公寓地下室。新房子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破舊床墊,附著跳蚤。她意志低落,時常待在房間,疑惑上帝為什麼選擇帶走她的女友,而像跳蚤這樣無用的生命卻可以繼續存活。「當時我就想,如果可以拿起話筒、播電話給上帝、問問題獲得解答,那不是很棒嗎?」
她哭著哭著,愈發覺得生命荒謬可笑。眼淚擦一擦,她決定找隻筆把經歷寫下來,這一段經歷,成了艾倫著名的脫口秀劇本「撥電話給上帝」(Phone Call to God)。「寫完後我讀了一遍,忍不住覺得『天呀!這太好笑!我一定要在強尼卡森(Johnny Carson,當時天王主持人)的節目中表演這段!並且我要成為節目中第一個被邀請的女來賓!』」
艾倫漸漸振作起來,23歲開始,她在當地的咖啡店表演單人喜劇(standup comedy),沒想到愈來愈受歡迎,開始巡迴表演。28歲那年,她接到節目的邀請,當真成了第一位上《強尼卡森今夜秀》的女性來賓,這也成了她的出道契機,自此,她開始以「單人喜劇」在電視娛樂界發展。
出道之後,還有漫長的職涯耕耘,艾倫在電視喜劇界耐心地踏實地創作與表演,她的幽默機智逐漸擄獲了觀眾的心,34歲時,她終於獲得第一個情境喜劇的出演機會,只是沒想到演出四集後,該節目就因收視率過低而被迫喊卡。
不過,其他製作人看見了她的喜劇潛力,兩年後,為她量身訂製另一齣情境喜劇《Ellen》誕生了。這齣喜劇很受歡迎,ABC 電視台一連續訂了好幾季,不過,隨著艾倫愈來愈成名,媒體也逐漸開始關注她的私人生活,小報開始報導她不與男人約會,推測她其實是同性戀等等。
1997 年,39歲艾倫遭受巨大壓力,她決定在歐普拉的節目上公開出櫃,這場出櫃宣言,她演練千百遍,只為了對自己誠實,鏡頭前她說完就止不住淚。她在情境喜劇《Ellen》飾演的角色,稍後也電視劇中出櫃。
當時,我已經擁有職業上所有我想要的成就了,但我卻不是我自己。因此我決定對自己誠實,也誠實表達我是誰。奇怪的是:那些因為喜歡我的幽默的人,突然間就不喜歡我了,只因為我也想成為我自己
頓時,艾倫成了美國第一位出櫃的女性喜劇演員。《Ellen》影集雖然收視率節節上升,卻也被迫終止。一夜之間,出櫃的她成為所有單口喜劇與節目嘲笑的對象。
因為人們不斷地嘲笑,加上原本的節目被取消,她被業界視為一個巨大的失敗範例。「沒有人想接近我,我沒有任何經紀公司,沒有任何工作機會,我瞬間什麼都沒了。」她的同志身份被大做文章,媒體逐漸失控,簡直無法逃離這惡惡性循環。她雖因勇敢出櫃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輿論沒有放過她,連線上的知名 LGBTQ 知名人士也開始嘲諷她。
「當時就連艾爾頓・強都說『夠了,閉嘴好嗎,我們知道妳是同志了,可以開始搞笑了嗎。』我從未見過他,但我非常訝異,這是來自同為同志的支持?」艾倫在一次受訪時坦白說出業界的霸凌。
她陷入憂鬱症之中,甚至搬離好萊塢所在地洛杉磯。媒體仍不放過她,說她整天在和女友放閃。
一天之中,我擁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麗而平靜的片刻——而其他的23小時又45 分鐘,我只是個掙扎地努力從這世界生存下來的人。
幾年過去了,情況才逐漸好轉。直到 2001,她決定重返電視娛樂界。為了要重新出現在電視上,她低聲請求無數個電視台經理給她工作機會,電視台認為,因為她已經公開出櫃,人們再也不會收看她的節目了。
她向大家證明,事實絕非如此。2003年,她開啟了《艾倫狄珍妮脫口秀》,節目收視率節節攀升,獲得艾美獎的11項提名,並且拿下當年艾美獎最佳脫口秀大獎。單只是前三季,脫口秀就抱回了25個艾美獎項。
從受業界霸凌,到重新回到舞台上,艾倫說這樣的經歷,使她更具有同理心,也更珍惜她的觀眾。在《艾倫狄珍妮脫口秀》的開場與廣告時段,艾倫狄珍妮總是會起身與她的觀眾一起唱歌或跳舞。
多數的喜劇是立基於取笑、消費他人,而我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個巨大的霸凌。因此,我想示範一件事:你可以同時是好笑的、也是善良的,你可以逗人發笑,而不須傷害另一群人的感受。
今年,艾倫狄珍妮六十歲了,她說自己對於生日毫無關心,常常忘記自己已不是青少年。她很驕傲說,這或許是家族遺傳,「我的奶奶從六歲開始,每天就走好幾哩路出門,現在她已經九十幾了,我們還是時常不知道她走到哪裡去了。」年紀永遠不是限制,起步慢,不要緊:好努力卻又失敗了,不要緊;經歷愈多,生命的寶藏愈豐厚。
艾倫狄珍妮的故事,讓我們能夠相信,認真而誠實對待自己與生活,一切都會好的,如果現在不太好,表示還未走到終點,生命正在鍛造一個更好的你,去迎接更豐富的平靜與甜蜜。
(文章來源:https://dq.yam.com/post.php?id=10008)
***************************
狄志遠電話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索羅B、鄭宇碩、Daniel Ho) (嘉賓:柯耀林)
第3節: 九東從來都係解放區,民主派只得兩席無懸念/九西選舉論壇風波,某前議員廁所打電話,即有社團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