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回應商業:台大獸醫系學生與畜保科老師對鮮乳坊一文的反駁與回應】
這幾天因為這個影片被大量轉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而深怕該影片影響自己利益的鮮乳坊做出回應:https://m.facebook.com/ilovepuremilk/posts/701140036746276
又由於鮮乳坊的回應實在疑點與隱瞞處太多,所以就讀台大獸醫學系的學生Wendy與虎尾農工畜保科老師陳瑞楠分別作出了以下兩文回應,第一篇為Wendy所寫,第二篇為陳瑞楠老師所寫。
純素者真的滿口謠言嗎?鮮乳坊真的又無所隱瞞嗎?看了你就清楚
一、台大獸醫系學生Wendy對鮮乳坊一文的反駁
1.「乳牛在懷孕時產乳」我想你誤解她的意思了,她說 ”like all mammals, cows only lactate when they are pregnant or have a newborn to feed” 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告訴大家它們在"懷孕的時候產乳"(沒有任何物種會在懷孕的時候產乳,寶寶都還沒出生,奶是要給誰喝?),真正想表達的是乳牛和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必須要懷孕才會產乳",並不會自行產乳,以連接到接下來所說的人工受孕和將乳牛和小牛分開的事情。這件事很多人都沒想過,很重要所以要說。
2.「無時無刻在懷孕」你也誤會了她說”無時無刻在懷孕”,她想表達的是那些乳牛停止產乳後就必須讓它再次懷孕生小孩才可以繼續產乳,身為乳牛,它一生的命運就是要不斷的受孕來產乳直到產乳量下降就會被淘汰(宰殺),這是事實。
3.「小牛和母牛要分開因為大牛怕熱小牛怕冷,然後小牛會被踩傷」,你只解釋了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並不代表這個行為是不殘忍或是對的。那些在野外或庇護所生存的牛媽媽和寶寶不分開還不是活得很好,小牛會被踩嗎?都是人類把它們關在狹窄空間飼養,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概念,才會導致這些問題,做錯了第一件事並不可以合理化第二件錯事。小牛需要和媽媽在一起才是自然的,就像人類的小孩沒有媽媽在身邊都會很害怕,很沒有安全感,很憂鬱,而牛媽媽也會因為失去小孩而日夜哭泣。
4.「一隻牛可以持續泌乳超過一年,小牛在兩個月後就會斷奶」,人類的小孩斷奶後媽媽會不會繼續產奶?不會。農場要一直擠乳,才會刺激乳牛的乳腺一直產乳,把它們關在狹窄空間當成產乳機器,剝奪它們的天性,長期擠乳過程中還可能會導致乳房炎種種問題。這不是自然的。
5. 影片裡所展示把手插進肛門裡,並不是在"為了它好"而做的「直腸觸診」,而是把精液導入乳牛陰道後要把手伸入肛門以完成人工受孕(以便可以讓它懷孕生小孩產乳給人類喝),過程中乳牛會掙扎很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gWu0rUs8I (10:30 開始有很詳細的步驟講解)
6.「體細胞」也就是somatic cells, 白血球佔大部份,牛奶要測量somatic cell count (scc) 是因為它跟乳房炎有關係,scc 越高就代表乳房炎越嚴重,而影片中提到青春痘的pus cells, 其實也是因發炎而產生的白血球。
7.「牛奶包含人類需要的營養」人和牛畢竟是不同的物種,人奶和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差異很大",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生理機制來產生最適合自己小孩的奶,人的小孩是否適合喝牛的奶是有待考察的,營養不是說越多越好,太多也會反效果。(可以上網查一下人奶和牛奶的分別)
8.「攝取牛奶越多的國家骨骼疏鬆症越嚴重」,其實是有研究論文來證明,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相信,但你也無法證明那些博士們做的研究是錯的,所以我們在不確定牛奶是否對人體有益的情況下不應該鼓勵人們喝牛奶。疾病造成的原因很複雜是沒錯,就像很多人抽煙很多年也沒肺癌,但不代表抽煙不會提高肺癌的機率。http://www.bmj.com/content/349/bmj.g6015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492346 /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143/2/189...
9.「而至於為何人類到成人還喝牛奶,只因為人類具備畜牧飼養的能力」,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理
由, 有能力打小孩就可以 justify 打小孩的行為?
10.「針對飼養水準和環境,並不一定每個牧場都非常理想」,所以你也清楚你說的一切只能代表鮮乳坊的立場,全世界有那麼多農場,每個農場會有不一樣的操作和作業,也不是全世界人都喝你們家牛奶,我是覺得你沒有立場來替所有農場澄清 (大家聽你解釋後都會誤會全部農場都一樣,留言說可以安心喝奶)。
11.假設阿嘉獸醫所澄清的事都是真的,一切不變,但把”乳牛”換成“乳狗”,有多少人還會認同,覺得那樣對待狗並沒有任何問題?會不會認為反對乳狗農場的人是激進份子?牛和狗一樣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會痛的生命,牛奶不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若有選擇為何要選擇傷害?
最後,我想對阿嘉學長說的是,我很佩服也很感激你,你接下了大部份獸醫都不願意做的苦差,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來治療那些牛,一心想給它們最好的生活品質,你做得很棒!我相信所有獸醫的意志都是想拯救動物不願看它們受苦,但無論你做得多好,乳牛一生這樣被利用產乳,剝奪自由和天性,到最後被宰殺,它們都是受苦的生命,沒有人願意這樣被對待。對於乳牛的痛苦,我想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你在文中澄清了很多,也讓大家知道更多你們農場的作業,但最後我相信你也無法由衷地說: “乳牛是不痛苦的” 這句話。
二、虎尾農工陳瑞楠老師對鮮乳坊一文的回應
1.臺灣酪農對於乳母牛的管理就是懷孕與搾乳並行
該文提到「一隻牛生產後可以持續泌乳超過一年」,就泌乳生理此種說法並無錯誤,因為即使母牛只生了一胎,只要有持續搾乳,牛就會持續分泌出乳汁,並不用連續不斷的懷孕及分娩才能維持乳汁分泌,然而實際上,乳牛泌乳量會在分娩後1~2個月達到高峰此後即逐漸下降,而一頭健康乳牛一般開始泌乳後會被搾乳305天,所以酪農為顧及經濟效益,所以在牛群的繁殖管理上,一般母牛會於分娩後6週(此時亦每天搾乳2次)實施人工授精使其再受孕,用以維持牛群下季的泌乳量並獲得新的女牛,所以一般乳牛就是一邊泌乳一邊懷孕,而非筆者所說「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在懷孕」。除非母牛健康出狀況(繁殖障礙),泌乳期中受孕,分娩及再受孕的循環才會得以停止。
2.出生犢牛與母牛隔離完全是經濟考量
乳牛確實在第一次生過小牛後才會有乳汁產生,其在分娩前3~5天乳房會漸漸腫大,生產完就會分泌乳汁了,而分娩後5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稱之為「初乳」,初乳因為具有輕瀉性所以不適合供人食用,而初乳因富含免疫抗體及維生素A,一般於仔牛生後24小時內會餵給小牛,使其增強免疫能力 ;而在犢牛出生後酪農有的會讓犢牛與母牛相處3-4天使其自由採食母牛的初乳,有的酪農會於仔牛出生後馬上與母牛分離;與母牛分離之仔牛大多以人工的方式餵養,一般小牛2月齡才離乳,筆者提到「斷乳後的奶也會持續分泌,因此是可以同時提供給小牛和民眾飲用的!」但酪農為了節省育成費用,餵給小牛的一般少用母牛的乳汁而是用比較便宜的代用乳(使用脫脂乳粉、乳清粉、各種維他命及抗生素等所調配泡製替代乳牛乳汁的成品)進行飼養。母牛與小牛分離另外一個主要原因為在管理上為了顧及經濟效益及管理方便(因為仔牛及母牛親情一旦建立管理上會有困擾),綜合上述,出生犢牛與母牛隔離完全是經濟考量,而最主要並不是筆者所說「而小牛為何出生要和母親分開,主要因為適應環境不同!小牛怕冷,大牛怕熱」。
3.大自然中「媽媽」是最好的保母
今天如果要讓小牛充分獲得母牛乳汁,不管是質或量上,應當讓小牛留在母牛身邊者為最佳,然而作者在闡述為何小牛要與母牛分開飼養時卻說「無法判斷是否有喝到足夠的量」,基本上如果母牛與仔牛不分開,小牛餓了就會去求乳,一定可以喝到足夠的量;而「透過擠出後用奶瓶餵養,不但可以先滅菌消毒」邏輯上根本是多此一舉,不知句中的「先滅菌消毒」指的是牛乳或者是奶瓶?如果指的是「牛乳」,基本上擠出來就會增加微生物污染的機率,另外如果指的是奶瓶,萬一奶瓶沒洗乾淨,則更增加小牛罹患疾病的機率。但話說回來,母子長時間共同生活是不會發生在台灣的酪農,一切如上所述,經濟考量擺第一。
4.直腸觸診為主要為繁殖操作的技術,但過程確實讓牛感覺不適
「透過直腸觸診,可以診斷牛隻的健康狀況」這句話沒錯,但是直腸觸診主要是診療牛隻的繁殖狀況,例如卵巢有無濾泡、黃體或配種是否著床(配種後21天配合超音波檢測)等,但「是否發燒」其實用電子式肛溫計量就好了,無需用直腸觸診。「有沒有拉肚子」就看肛門附近是否有糞便污染或是直接觀察糞便質地即可。然而此技術同時亦為進行人工授精時所需,不可否認的是當人將手臂深入牛之肛門內,確實會造成牛之的不舒適感。
結語:台灣經濟動物的生產是一種集約的經營模式,這些產品如果真的是我們所必須或不可或缺的,那如何在飼養管理跟人道飼養間取得共識,是大家所必須嚴肅且認真面對的議題,因為這些產品的提供者,跟我們一樣,是生命。
既然要認真面對,所以更應該詳細瞭解生產過程與處置,好讓我們能做得更好,更完美,甚至,瞭解之後,或許你可以為自己,做出更好的抉擇。
文章內容對事不對人,寫的不清楚或錯誤的地方敬請指正。
//
(相片於台南一酪農場拍攝,小牛並不是住在綠綠寬闊的陽光遍灑的草地快樂地吃草。反之,陪伴她的,就僅只於一堆蒼蠅、冷冰冰的水桶、望穿秋水也盼不到的母親溫暖的愛,還有生為動物天生應得的自由)
狗肛腺炎治療費用 在 Mark ma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老兩無依
在人的世界,長者年老無依,固然可憐。但那些年老無依的長者所飼養的寵物也一樣無依,可能更可憐。
前兩天我的獸醫接了這樣的一個病例:一位年青人帶來一隻小型嗲利犬急診。狗已奄奄一息的躺著,在肛門口有幾百條蟲在蠕動,身體極瘦卻明顯發漲,當我們打開口腔檢查時,竟又有一堆絲蟲從口裡跑出來,畫面之噁心,教人毛骨聳然。最教人難過是,狗狗在如此被折磨的情況下依然動也不動,只有微弱的心跳及呼吸,等待著死亡。
狗狗是真正主人是那位年輕人的嫲嫲,他說他很久才回去探望一次。而我相信這個很久是的確「很久」了,因為要將一隻狗摧殘到如此境況,相信是以月計的。
我的獸醫診所位於深水埗舊區,人口老化,有不少七八十歲的長者,當中也有不少是獨居的。陪著他們身邊的多數不會是自己的子女,而是另一類親人 - 寵物,一般以貓狗為主,當中又以貓佔多。 這可能是因為貓較易照顧而且佔用空間不大。 而這些寵物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大部份都是未絕育的,這一方面是基於老人家守舊的思想及缺乏飼養寵物的常識,另一方面可能是經濟因素,在坊間的獸醫診所絕育收費動輒過千,是很多長者都負擔不來。
但當動物隨年漸長,因為未絕育的而簡接造成的病痛就慢慢跑出來了,例如子宮發炎、前列腺發炎、乳腺瘤…。 這些病症衍生的醫療費用當然更高昂,長者們不論是不願意或沒有能力讓寵物得到治療,受苦的最後一定是動物。
我見過無數長者飼養的動物,其身體狀況都是相當不理想的。老人家不能照顧自己,也不能照顧動物,到動物被帶到我們診所時,已經被病痛折磨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命懸一線。 這些悲劇,其實在香港很普遍。那隻被絲蟲吞噬的小型嗲利,只是冰山一角。
長者飼養寵物陪伴終老本來是件美事,香港也沒有很嚴厲的寵物飼養法去規管寵物主人。我只能誠懇呼籲長者的親人,關心他們,也要關心他們的「老伴」。如你知道他們有飼養寵物,請代勞帶動物到診所絕育及定期保健。如長者無依無靠,你的動物伙伴又遇到了困難,歡迎找我求助。
markmak@npv.org.hk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執行主席麥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