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不是電影】
前陣子著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受訪時,說出「漫威電影不是電影」這樣的話。一時引起熱烈討論。
最近他為此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闡述他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說法。
從漫威電影宇宙出現之後,這種強大IP塑造的商業模式,已經大大改變了好萊塢電影的生態。
一起來看看他對這個現象的反思吧。
-
漫威電影不是電影 / 馬丁·史柯西斯
十月初,我在英國接受了《帝國》雜誌採訪,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關於漫威電影的。我回答了。我當時說:我試著去看了幾部漫威電影,但它們不適合我,它們在我看來似乎和主題公園更為接近,而非我這一生所熟知和熱愛的電影(movie),最後我說我不認為它們是電影(cinema,指電影、電影工業和製作電影的各種藝術、技巧,定義和最寬泛的movie有不同)。
一些人似乎關注到了我答案中的最後一句話,認為這句話是侮辱,或者作為我仇恨漫威的證據。如果任何人想要把我的話這麼去理解,我沒有任何辦法去阻止他們這麼想。
很多系列電影都是由非常有才華和藝術造詣的人們打造的。這一點你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出來的。這些電影提不起我的興趣,是因個人喜好和性情所致。我知道如果我年輕一些,如果我更晚一些成年,我可能會為這些電影所興奮,甚至可能想要自己去拍一部。但我就是在我所處的那個年代長大成人,並發展了一套我自己對電影的認知——關於電影是什麼,以及可以做到什麼樣子。而我認知的電影和漫威宇宙的距離,就好比我們地球到天上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那樣遠。
對我,對我喜愛和尊敬的電影人們,以及對和我大約同期開始拍電影的朋友們來說,電影(cinema)講的是「啟示」——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啟示;講的是「角色」——人的複雜性和他們充滿反差、有時甚至自相矛盾的本性,他們能彼此傷害、彼此相愛,又能突然直面自我的那種方式。
它講的是在銀幕上遭遇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來自被它所戲劇化進行詮釋的現實生活,並進一步拓寬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可能性。
這對我們來說是關鍵所在:它是一種藝術形式。關於這個問題過去曾有過爭論,我們出力去支持電影(cinema),認為其和文學、音樂和舞蹈是平等的。我們也逐漸明白,這種藝術可以存在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樣式——
撒母耳·富勒的《鋼盔》、英格瑪伯格曼的《假面》、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凱利的《好天氣》,肯尼士·安格的《天蠍星升起》、讓-呂克·戈達爾的《隨心所欲》,以及唐·希格爾的《財色驚魂》,它們都是。
又或者是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的電影——我想你可以說,希區考克他自成一套「系列電影(franchise,即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等規模廣大的系列電影)」。或者說,那時候他就是我們的「系列電影」。每部新的希區考克電影都是一部「大事件電影(event film,如今指能造成很大影響的大片)」。
在一家老戲院中擠得滿滿當當的房間裡看《後窗》,那是一場非凡的體驗,是觀眾和電影之間的化學反應催生的一出大事件,一場石火電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某些希區考克電影也像主題公園,我想到的是《火車怪客》,這部電影的高潮就發生在一座真正的遊樂園的旋轉木馬上。還有《驚魂記》,我是在首映當天的午夜場看的,那次體驗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人們去看這場電影,是想要得到驚嚇/驚喜,得到刺激,他們也並沒有失望。
六七十年後,我們依舊在看這些電影,並為之驚歎。但我們一遍一遍回頭去重看的,是那些刺激、那些驚嚇嗎?我想不是。《西北偏北》的經典段落固然絕妙,但少了故事核心中那些讓人心痛的情感,或者加里·格蘭特角色絕對的失落感,它們不過是一系列充滿動感的、優美的鏡頭組合和剪切。
《火車怪客》的高潮也是技藝高超的,但讓現在的觀眾產生共鳴的是兩位主角的互動和互相作用,以及羅伯特·沃克那讓人深深不安的演繹。
有人說希區考克的電影也有點千篇一律,或許真的是這樣——希區考克自己都好奇過這個問題。但是當下那些大系列電影的「千篇一律」又是另一回事了。很多在我看來定義電影(cinema)的元素在漫威電影中都能找到。但它們沒有「啟示」,沒有懸疑(mystery),沒有真正的情感上的危險感。沒有任何風險。製作這些電影,是為了滿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它們被設計為有限的幾個主題的各種變體。
它們名義上是續集,但在內核上更像是翻拍,電影中的一切都需要片方批准,它其實不能走到任何另外的方向。這就是當代電影系列的本質:經過市場調研、觀眾檢驗、審查、修改、再審查、再修改,直到它們可以投入消費。
換一種說法是,它們,和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克雷爾·德尼、斯派克·李、阿里·艾斯特、凱薩琳·畢格羅,或者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完全*不同*。當我在看這些導演的電影時,我知道我將會看到一些絕對新鮮的東西,會經歷意想不到、甚至無以名狀的體驗。我對「用移動的畫面和聲音講故事的可能性」的認知會被拓寬。
因此,你可能會問我,我到底要幹嘛?為什麼就不能不去打擾超級英雄電影和其他大系列電影?原因很簡單。在這個國家和全球的很多地方,如果你想要在大銀幕上看點什麼,大系列電影目前是你最主要的選擇。
現在,電影放映業處在危機之中,如今的獨立影院是史上最少。公式已被反轉,流媒體已變成了當下最主要的輸送系統。但,我認識的電影人中,依舊是每一個人都想為大銀幕設計自己的電影,都想在電影院放映給觀眾看。
這包括我自己。而且我是以「一個剛剛為Netflix完成了一部電影的人」的立場來說這樣的話。網飛,也僅僅只有網飛,允許我們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式去拍《愛爾蘭人》,因為這個原因,我對他們永遠心存感恩。我們這部電影有院線放映視窗期,這很棒。
而我想要讓它在更多的大銀幕上放映更長的時間嗎(網飛的電影院線上映規模相對小,視窗期時間也短)?我當然想。但是不管你和誰一起拍電影,現實都是:大多數影院的銀幕上充斥的都是大系列電影。
如果你要跟我說,這不過是簡單的供需問題,只是給予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我不同意。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人們只是被給予一種東西,並持續不斷地被兜售這一種東西,他們當然會想要更多的同一種東西。
但你可能會爭論,他們就不能直接回家,在Netflix或者iTunes或Hulu上看其他東西嗎?當然可以——但是那些都是在大銀幕之外,而大銀幕,是電影人們想要自己的作品被看到的地方。
眾所周知,過去的20多年,電影行業在各個領域都發生了變化。但它們中最壞的一個變化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悄悄進行的:一點一點、持續地消除風險。當下的很多電影變成了用於快速消費的完美產品,它們中的很多也都是一群很有才華的人所完成的。
共通的一點是,它們缺少cinema最關鍵的東西:一個獨立個體的藝術家的統一視野。原因當然是:獨立藝術家是最具風險的因素。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電影應該成為一種被資助的藝術形式,或者它們曾經是這樣。在好萊塢製片廠系統還運行良好的時候,藝術家和生意人們之間的對立是持續且緊張的,但那是一種能有所產出的對立,催生了一些影史最偉大的電影們——用鮑勃狄倫的話來說,這些電影中的佼佼者「是英雄一般,並富有遠見的」。
現在,這種對立已經沒有了。這個行業裡有些人對藝術毫不關心,對電影的歷史既不屑一顧,又覺得它是自己的所有物——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組合。讓人悲哀的是,現在的境況是我們有兩塊完全不相干的土地:一是全球性的視聽娛樂產品,二是電影(cinema)。這兩者偶爾還會發生重疊,但已越來越少。我害怕的是:兩者之一在經濟上的主導地位,正被用來邊緣化甚至貶低另一方的存在。
對任何夢想拍電影或剛剛起步在做電影的人來說,當下的狀況是殘酷、不利於藝術的。僅僅是寫下如上這些言語,已讓我心甚哀之。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獨立事件(independence) 與互斥事件(disjointness) 的關係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互斥事件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互斥事件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互斥事件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網路上關於互補事件-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網路上關於互補事件-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網路上關於互補事件-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漫威電影不是電影】
前陣子著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受訪時,說出「漫威電影不是電影」這樣的話。一時引起熱烈討論。
最近他為此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闡述他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說法。
從漫威電影宇宙出現之後,這種強大IP塑造的商業模式,已經大大改變了好萊塢電影的生態。
一起來看看他對這個現象的反思吧。
-
漫威電影不是電影 / 馬丁·史柯西斯
十月初,我在英國接受了《帝國》雜誌採訪,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關於漫威電影的。我回答了。我當時說:我試著去看了幾部漫威電影,但它們不適合我,它們在我看來似乎和主題公園更為接近,而非我這一生所熟知和熱愛的電影(movie),最後我說我不認為它們是電影(cinema,指電影、電影工業和製作電影的各種藝術、技巧,定義和最寬泛的movie有不同)。
一些人似乎關注到了我答案中的最後一句話,認為這句話是侮辱,或者作為我仇恨漫威的證據。如果任何人想要把我的話這麼去理解,我沒有任何辦法去阻止他們這麼想。
很多系列電影都是由非常有才華和藝術造詣的人們打造的。這一點你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出來的。這些電影提不起我的興趣,是因個人喜好和性情所致。我知道如果我年輕一些,如果我更晚一些成年,我可能會為這些電影所興奮,甚至可能想要自己去拍一部。但我就是在我所處的那個年代長大成人,並發展了一套我自己對電影的認知——關於電影是什麼,以及可以做到什麼樣子。而我認知的電影和漫威宇宙的距離,就好比我們地球到天上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那樣遠。
對我,對我喜愛和尊敬的電影人們,以及對和我大約同期開始拍電影的朋友們來說,電影(cinema)講的是「啟示」——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啟示;講的是「角色」——人的複雜性和他們充滿反差、有時甚至自相矛盾的本性,他們能彼此傷害、彼此相愛,又能突然直面自我的那種方式。
它講的是在銀幕上遭遇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來自被它所戲劇化進行詮釋的現實生活,並進一步拓寬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可能性。
這對我們來說是關鍵所在:它是一種藝術形式。關於這個問題過去曾有過爭論,我們出力去支持電影(cinema),認為其和文學、音樂和舞蹈是平等的。我們也逐漸明白,這種藝術可以存在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樣式——
撒母耳·富勒的《鋼盔》、英格瑪伯格曼的《假面》、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凱利的《好天氣》,肯尼士·安格的《天蠍星升起》、讓-呂克·戈達爾的《隨心所欲》,以及唐·希格爾的《財色驚魂》,它們都是。
又或者是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的電影——我想你可以說,希區考克他自成一套「系列電影(franchise,即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等規模廣大的系列電影)」。或者說,那時候他就是我們的「系列電影」。每部新的希區考克電影都是一部「大事件電影(event film,如今指能造成很大影響的大片)」。
在一家老戲院中擠得滿滿當當的房間裡看《後窗》,那是一場非凡的體驗,是觀眾和電影之間的化學反應催生的一出大事件,一場石火電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某些希區考克電影也像主題公園,我想到的是《火車怪客》,這部電影的高潮就發生在一座真正的遊樂園的旋轉木馬上。還有《驚魂記》,我是在首映當天的午夜場看的,那次體驗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人們去看這場電影,是想要得到驚嚇/驚喜,得到刺激,他們也並沒有失望。
六七十年後,我們依舊在看這些電影,並為之驚歎。但我們一遍一遍回頭去重看的,是那些刺激、那些驚嚇嗎?我想不是。《西北偏北》的經典段落固然絕妙,但少了故事核心中那些讓人心痛的情感,或者加里·格蘭特角色絕對的失落感,它們不過是一系列充滿動感的、優美的鏡頭組合和剪切。
《火車怪客》的高潮也是技藝高超的,但讓現在的觀眾產生共鳴的是兩位主角的互動和互相作用,以及羅伯特·沃克那讓人深深不安的演繹。
有人說希區考克的電影也有點千篇一律,或許真的是這樣——希區考克自己都好奇過這個問題。但是當下那些大系列電影的「千篇一律」又是另一回事了。很多在我看來定義電影(cinema)的元素在漫威電影中都能找到。但它們沒有「啟示」,沒有懸疑(mystery),沒有真正的情感上的危險感。沒有任何風險。製作這些電影,是為了滿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它們被設計為有限的幾個主題的各種變體。
它們名義上是續集,但在內核上更像是翻拍,電影中的一切都需要片方批准,它其實不能走到任何另外的方向。這就是當代電影系列的本質:經過市場調研、觀眾檢驗、審查、修改、再審查、再修改,直到它們可以投入消費。
換一種說法是,它們,和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克雷爾·德尼、斯派克·李、阿里·艾斯特、凱薩琳·畢格羅,或者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完全*不同*。當我在看這些導演的電影時,我知道我將會看到一些絕對新鮮的東西,會經歷意想不到、甚至無以名狀的體驗。我對「用移動的畫面和聲音講故事的可能性」的認知會被拓寬。
因此,你可能會問我,我到底要幹嘛?為什麼就不能不去打擾超級英雄電影和其他大系列電影?原因很簡單。在這個國家和全球的很多地方,如果你想要在大銀幕上看點什麼,大系列電影目前是你最主要的選擇。
現在,電影放映業處在危機之中,如今的獨立影院是史上最少。公式已被反轉,流媒體已變成了當下最主要的輸送系統。但,我認識的電影人中,依舊是每一個人都想為大銀幕設計自己的電影,都想在電影院放映給觀眾看。
這包括我自己。而且我是以「一個剛剛為Netflix完成了一部電影的人」的立場來說這樣的話。網飛,也僅僅只有網飛,允許我們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式去拍《愛爾蘭人》,因為這個原因,我對他們永遠心存感恩。我們這部電影有院線放映視窗期,這很棒。
而我想要讓它在更多的大銀幕上放映更長的時間嗎(網飛的電影院線上映規模相對小,視窗期時間也短)?我當然想。但是不管你和誰一起拍電影,現實都是:大多數影院的銀幕上充斥的都是大系列電影。
如果你要跟我說,這不過是簡單的供需問題,只是給予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我不同意。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人們只是被給予一種東西,並持續不斷地被兜售這一種東西,他們當然會想要更多的同一種東西。
但你可能會爭論,他們就不能直接回家,在Netflix或者iTunes或Hulu上看其他東西嗎?當然可以——但是那些都是在大銀幕之外,而大銀幕,是電影人們想要自己的作品被看到的地方。
眾所周知,過去的20多年,電影行業在各個領域都發生了變化。但它們中最壞的一個變化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悄悄進行的:一點一點、持續地消除風險。當下的很多電影變成了用於快速消費的完美產品,它們中的很多也都是一群很有才華的人所完成的。
共通的一點是,它們缺少cinema最關鍵的東西:一個獨立個體的藝術家的統一視野。原因當然是:獨立藝術家是最具風險的因素。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電影應該成為一種被資助的藝術形式,或者它們曾經是這樣。在好萊塢製片廠系統還運行良好的時候,藝術家和生意人們之間的對立是持續且緊張的,但那是一種能有所產出的對立,催生了一些影史最偉大的電影們——用鮑勃狄倫的話來說,這些電影中的佼佼者「是英雄一般,並富有遠見的」。
現在,這種對立已經沒有了。這個行業裡有些人對藝術毫不關心,對電影的歷史既不屑一顧,又覺得它是自己的所有物——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組合。讓人悲哀的是,現在的境況是我們有兩塊完全不相干的土地:一是全球性的視聽娛樂產品,二是電影(cinema)。這兩者偶爾還會發生重疊,但已越來越少。我害怕的是:兩者之一在經濟上的主導地位,正被用來邊緣化甚至貶低另一方的存在。
對任何夢想拍電影或剛剛起步在做電影的人來說,當下的狀況是殘酷、不利於藝術的。僅僅是寫下如上這些言語,已讓我心甚哀之。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下推薦】
『九月份有什麼超值得期待的電影?』✨
揮別暑期檔的商業大作後,即將邁入秋季檔,這個月份從鬼片系列作、柏林、日舞影展、金馬得主等多個好片都將在台上映,九月份一樣整理了十部地下電影關注的電影來推薦。
👉9/6《#鬼修女》The Nun
溫子仁所執導的《厲陰宅》衍生的厲陰宅宇宙,以華倫夫婦所遭遇的驅魔事件貫穿,由裡頭最知名的恐怖娃娃《安娜貝爾》先推出獨立電影,當時以小成本預算卻創造佳績。華納兄弟趁勢追擊順勢推出《鬼修女》的獨立電影,當初《厲陰宅2》中鬼修女僅於畫框現身數秒,卻印象深刻至今。雖然這次溫子仁並非執導,但導演柯林哈迪以處女作《陰林》驚艷華納,並被欽點出任導演,相信其來有自。這次故事將回到厲陰宅宇宙的起點,揭露鬼修女的身份背景。
👉9/7《#婚禮冤家》Destination Wedding
基努李維這次不扮殺神,攜手《怪奇物語》女星薇諾娜瑞德主演浪漫喜劇片,算上這次已是兩人第四次合作,好默契自然不在話下,兩個谷底邊緣人因一場婚禮意外從相識、相厭、相知到相愛,基本上劇本算是套公式,但全片對白充斥著幽默、高明的惡趣味,且從開場第一秒就不斷透過角色和觀眾溝通「生命」、「愛情」、「緣分」等多個命題的解讀面向,在笑中看見人生的多樣性。
感謝『甲上娛樂』試片邀約
👉9/7《#笑畫人生》Don't Worry, He Won't Get Far on Foot
曾以《大象》摘下坎城金棕櫚、《心靈捕手》、《自由大道》兩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名導葛斯范桑這次和坎城帝后情侶檔魯妮瑪拉、瓦昆菲尼克斯合作,早在今年初柏林影展、日舞影展此片就備受矚目,從釋出的預告片來看,主角一樣是從谷底的人生,透過一連串啟發和身旁友人幫忙下,重新站起的勵志喜劇,此老套的公式劇情,期待葛斯范桑的能力可以玩出什麼新火花。
👉9/7《#與神同行的少年》The Prayer
《與神同行的少年》入圍今年柏林影展主競賽,還讓年僅23歲的男主角奪下影帝寶座。故事描述飽受毒癮折磨的少年,前往山上勒戒所發生的故事。導演塞德烈卡恩表示自己對毒品議題非常有興趣,並實際探訪許多年輕戒毒者,因此電影裡對毒癮的描寫深入,也真實地反應出少年獨身至勒戒所後所經歷的孤單心境。導演透過勒戒所所遭遇的事件衝突,同時帶出少年面對信仰以及愛情兩者的抉擇。
👉9/14《#搖滾樂殺人事件》Killed by Rock and Roll
由金曲獎常勝軍董事長樂團貝斯手林大鈞監製,加上邀請到Trash、滅火器、八十八顆芭樂籽等樂團樂手,濃濃的搖滾味已然四溢,片中大談搖滾樂團的辛酸甘苦,從音樂再到人生相互輝映,或許可以讓大家更明白「音樂創作」的困難與甜美。從金曲將新人獎連般給獨立樂團,再到整體環境對當代樂團稍為友善來看,這時候推出一部屬於台灣的搖滾電影再適合不過。
👉9/14《#B面人生》Mug
波蘭女導演瑪寇札塔叔莫斯卡執導,今年柏林影展的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得主,記得第一次看瑪寇札塔叔莫斯卡的作品是兩年前的《通靈診療室》,全片透過「通靈」來治癒人生,以親情為軸書寫,再以死亡回望生命,是一部動人且餘韻繞樑的小品,同時也奪下當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從柏林的接連獲獎來看,瑪寇札塔叔莫斯卡的影像作品的確有其獨特魅力,這次《B面人生》全片雖然前半段節奏稍嫌緩慢,但中後段逐漸加強力道,導演展現對社會的觀察力,將「宗教」、「種族」、「親情」、「愛情」等議題全都探討,看似繁雜龐大,但在導演鏡頭下卻處理的俐落乾淨,將「人性」解剖,讓影片結尾後勁十足。
感謝『可樂電影 Cola Films』試片邀約
👉9/21《#情遇那不勒斯》Naples in Veils
擅長愛慾表現的義大利名導佛森歐茲派特15年前以《外慾》橫掃義大利奧斯卡12項提名,今年再度與《外慾》女主角攜手合作,同樣創下驚人票房並橫掃義大利奧斯卡。過往導演在《外慾》裡,對女性角色的描寫強而有力,皆充滿自覺以及主動性,且當初《外慾》就是以跨越時代以及觸及同性愛議題的劇情而引發高度注目。這次《情遇那不勒斯》以一夜情男女作為開端,男主角在隔日意外身亡後,卻又在幾日後出現,光看劇情簡介,就讓人好奇導演會如何大膽玩味。
👉9/21《#睡著也好醒來也罷》ASAKO I & II
綜觀今年坎城競賽片,會發現《睡著也好醒來也罷》的存在似乎有些特別,電影裡頭的主角都是沒有缺陷的一般人,也並無發生衝撞體制、面臨壓迫、反社會等劇情。反倒簡單聚焦女主角面臨舊愛與現任男友的游移。而根據導演濱口竜介的設計,裡頭兩位男主角都由東出昌大飾演,讓電影多了一股虛幻色彩。整部片以創新視角檢視愛情關係,透過女主角面對一見鐘情的熱戀以及日常累積的舊情游移不定的心態,帶出愛情關係中的兩難以及重建的過程。
👉9/21《#盲點》Blindspotting
《盲點》為2018年日舞影展開幕片,且榮獲美國波士頓獨立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片中兩位主角迪格斯和卡索以他們的個人成長經驗撰寫劇本,同時描寫黑人在社會環境下的身心掙扎以及白人在黑人社區的求同困境,戲外均是嘻哈好手的兩人選擇以此作為發聲管道,將節奏強烈的饒舌融入劇情,並透過緊湊的72小時所遭遇的各種不公事件大力抨擊環境,用饒舌精神對社會發出抗議。
👉9/28《#塑料王國》Plastic China
去年金馬獎最佳剪輯得主,透過今年陸片配額抽籤順利能在台灣上映,此片從廢棄塑料切入,大膽揭露中國進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龐大負擔,進一步再從中國看向世界,看向你我。環境議題在近年多部影像作品都能看見,這些創作者對土地的熱愛,終究是希冀以影像喚起對環境與生活的重視。
#大家九月有最期待哪部片嗎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互斥事件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互斥事件 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PierreBourdieu寫的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和RachelRenéeRussell的怪咖少女事件 ... ... <看更多>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互斥事件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互斥事件 必為獨立事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PierreBourdieu寫的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和RachelRenéeRussell的怪咖少女事件 ... ... <看更多>
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公式 在 獨立事件(independence) 與互斥事件(disjointness) 的關係 的推薦與評價
獨立事件 (independence) 與 互斥事件 (disjointness) 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但又有一定的關係, 我們在此一影片中將有詳細說明, 對應《提綱挈領學統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