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認識了一位同為建築師王大閎粉絲的新朋友,我們聊起各自對王大閎最喜愛的建築作品。其中談及了建國南路自宅、國父紀念館、濟南路虹廬、外交部以及敦化北路上的良士大廈。這些建築都有王大閎個人的風格,但真正令我們難忘的還是競圖。
1961年,王大閎設計了故宮博物院。風格自然是以現代主義建築,配上其獨有的中國氣質,算是融合出了某種特有的中國現代主義建築。可惜這美麗的故宮競圖,因為蔣介石不滿意其帶有的中國宮殿色彩不足,因而打了ˊ回票。(BTW,當年國父紀念館的建造中,蔣介石同樣打過數次回票,最後才修改成如今模樣)。
後來,王大閎同樣參與因應台北鐵路地下化而需要重新興建的第四代台北車站建築競圖,他同樣拿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只不過這美麗的建築同樣只存於紙面上。我不禁試想,如果台北車站真照了王大閎建築進行施工,也許這麼多年來就不會有人認為台北車站醜陋了。
但這兩張圖紙,依舊不是我倆認為的第一。
《登月紀念碑》是我心中無庸置疑的第一名。它是一座高252.71呎的純白紀念碑,兩支聳立的柱子,代表著人類雙手合十的意象。當時是為了紀念美國登陸月球,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以及是美國的友好邦交,因而起了這項計畫,預計用募款的方式,替美國興建一座美麗的紀念碑作為外交禮物。
事實上王大閎也確實真有此資格,他畢竟是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的高徒,當時比之同窗貝聿銘來說,王大閎承襲了更多現代主義基因,也是當之無愧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可惜的是,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在當時已經非常不穩定,1979年斷交後,這項計畫就石沉大海,再也沒有外交官在乎。直至今日,這美麗的《登月紀念碑》終究只能存於圖紙和模型之上。
王大閎故宮 在 台北旅遊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步☘臺北名人故居故事】
快步穿梭在臺北城市之中,人們彷彿走在時代的尖端的秒針,
但若放慢步伐、轉身走進大隱隱於市的 #名人故居 中,
或是點開一串串的符碼、網址,搭乘網路、沉浸於聲光📱,
細細品味文學、藝術、政治、建設各領域的名人們,奠基這塊土地的成就之外,所留下的偉大之中、又帶點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痕跡📖。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
復刻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旁,感受到極簡方屋內的大師概念,看見臺灣現代建築的起點。
🌐https://youtu.be/IAB4hcn2lhg
🏡錢穆故居
只有國中學歷的錢穆,靠著自學成為精通典籍、著作等身的大師,並為了緬懷過去在香港與母親共處的時光,命名故居為素書樓。走進外雙溪畔的素書樓,探尋錢穆執教八十年的講學風采,現在更有人文茶坊🍵供遊客休憩到訪。
🌐https://youtu.be/qdYUnTJTBHA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故居的主人帶領臺灣走過動盪,創造臺灣一代繁榮,這座隱沒在時光長河下的雅致日式庭院,乘載了故人的故事,也見證了台灣的發展歷程。
🌐https://youtu.be/I3Bq0dKkQGc
🏡草山行館
位於陽明山風景區的山居堡壘,先總統蔣中正在清幽的此地,見證了國共的風雲變色、韓戰爆發,臺灣也從此轉型為冷戰時期的堅強堡壘。
🌐https://youtu.be/VPoKObmTzos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停滯於時光中的建築,見證威權到民主的歷程;官邸內有當時的隨身攝影記者留下的珍貴紀錄影像。如今經過團隊的整修,成為兼具歷史滄桑和現代藝文的展演、飲食空間☕。
🌐https://youtu.be/SjQ-jKeIRV0
🏡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
近代國畫大師,在故宮不遠處選址,潑墨、渲染出走訪世界各地的圖景,閒暇之餘以藝術會友、親手造景,展現十足的山水情懷。
🌐https://youtu.be/zOmg5jJ2Y5A
🏡林語堂故居
人稱幽默大師的林語堂,學識橫跨東西,中式三合院的沉穩與西班牙的華美於此兼容並蓄,雅致的情調,可以感受到大師的慢活精神。
🌐https://youtu.be/L4IjOIaouo0
#臺北旅遊 #臺北景點 #文青必來
王大閎故宮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喜愛敦化北路更甚敦化南路,也在這條路上走過無數次。我猶然記得某次和女友計畫從長庚醫院慢慢散步到敦南誠品,途經長春路口時,女友發現身處的騎樓,其實是個頗具巧思的樓中樓騎樓,行人甚至可以看向稍高的二樓玻璃,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挑高的騎樓給人寬敞和明亮的感受,樓中樓的玻璃窗也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才知道這是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的作品。
《良士大樓》
王大閎知名的作品不少,包含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建國南路自宅、虹廬以及故宮競圖等,但我也怎樣也沒有想到,於敦化北路這一棟外表已經「台灣化」的建築物,竟也出自王大閎之手。
徐明松教授當年還就讀於台北工專時,有個同學向教授王大閎問起了這棟建築後來慘不忍睹的樣貌,包含陽台、綠地等違反本意的違建。王大閎只無奈的回應:「他們不會用空間」。
王大閎受到的教育,是純正現代主義建築的理念,不管是葛羅培斯還是密斯凡德羅的建築哲學,都是盡可能減少裝飾,甚至密斯還有個名言「少即是多」。
不過說真的,這類建築師的經濟狀況相較於常人來說,實在優渥太多。就如這十多年來所倡導的日本禪意空間,光是要營造禪意空間所具備的「不均質」和「樸」,其成本就非是常人能負擔。正如現代主義建築及家具,對於幾何線條的講究,以及邊角的角度要求,也不是常人的經濟所能負擔。良士大樓演變成如今的樣貌,似乎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PS.良士大樓附近巷弄裡,有個很好吃的千層蛋糕。
王大閎故宮 在 故宮講故事- 故宮101之餘字號遺珠之憾... 的推薦與評價
另有還有一段故事,也是建築師王大閎先生的事蹟,雖然是第一名作品並沒有被採用, 並不符合中華傳統的宮殿式建築外觀,況且當時蔣宋美齡夫人也是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 ... ... <看更多>
王大閎故宮 在 王大閎的建築靈光藝術很有事第37集之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復刻 王大閎 自宅#流動的詩意美學#現代建築裡的東方精神建築師 王大閎 年輕時在英國 ... 建築有「國父紀念館」、「外交部」以及「國立 故宮 博物院競圖原案」。 ... <看更多>
王大閎故宮 在 王大閎_ 1961年_故宮博物院競圖計畫案- Art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Jean Nouvel shunning opening of Philharmonie concert hall in Paris · 王大閎國父紀念館 · 1961故宮博物院競圖首獎-王大閎National Palace Museum · 走讀王大閎建築師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