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敢問誰最值得信賴|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不論明成祖大遣使團下西洋的目的為何,欲擴展明朝中華朝貢體系達至頂峰,維持南海的勢均,獨尊大明天朝的宗主國地位,以及確保東西海上貢道的暢通與安全,是明成祖所極為關注的事情。況且尹慶和鄭和之下西洋,正是擴展中華朝貢圈影響力至印度洋之際,對馬六甲海峽這條國際航道的梗塞問題,不得不重視。
曾經輝煌一時的室里佛逝(三佛齊)勢衰之後,馬六甲海峽海盗頻生。洪武中期又發生「三佛齊乃生間諜」之事,而爪哇滿者伯夷的崛起,更是常常阻擾海外諸國與明朝的貢舶往來。
蘇門答臘的舊港,當時是華人港主(中國文獻謂之為「逃民」)梁道民所控制。《明太宗實錄》記載,其時「廣東、福建軍民從之者至數千人」。王賡武〈沒有建立帝國的海商〉推論,這些人可能是宋元中國商民的後裔,但入明以後,明朝頒布海禁政策,他們反而成了受害者,形成被迫流亡海外的武裝、非法的海商貿易集團。
明成祖即位後,積極於招撫這些海外「逃民」,但對他們仍有所顧忌。1405年(永樂三年)明成祖派遣孫鉉出使南海諸國,「挾梁道民子二奴俱來」,梁道民才肯受詔。但是,舊港的控制權落入另一華人頭目陳祖義之手。陳祖義不愿服從於明朝的招撫政策。同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陳祖義「來犯」鄭和舟師。鄭和出兵與戰,大敗陳祖義。根據《明實錄》的記錄,當時鄭和軍隊「殺賊黨五千餘人,燒賊船十艘,獲其七艘及偽銅印二顆」,並生擒陳祖義回朝伏誅。
1405年鄭和之下西洋,欲順利航過馬六甲海峽,最大的顧慮就是舊港的華人集團是否阻礙其通航。陳祖義之「來犯」鄭和舟師,亦是此歷史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中國文獻把陳祖義視為罪大惡極之海賊,而「殺賊黨五千餘人」,這是一場何其慘烈的戰爭。
伏誅陳祖義,明朝任命另一位頭目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但誠如《明史》所記,「進卿雖受朝命,猶服屬爪哇」,說明施進卿具有雙重身份,而且血戰後的舊港,「其地狹小,非故時三佛齊比」。
至於爪哇滿者伯夷,當時其地已分裂成東、西二王的爭戰局面。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正值爪哇西王攻滅東王治所,鄭和隨員欲登岸做貿易,反被爪哇西王兵殺害了170人。這大概是鄭和首次遠航所遇最窩囊之事了。
兩年後(1407),爪哇西王遣使來朝「謝罪」。明成祖怒斥西王「違天逆命」,並告諭爪哇,明朝本想派兵討伐,適其使臣來請罪,看在爪哇西王「能悔過,姑止兵不進」。但,爪哇必須貢輸黃金六萬兩,作為殺害170名鄭和官軍的賠償。「不然,問罪之師終不可已」。一年後(1408),爪哇西王遣使僅帶了黃金一萬兩,前來謝罪。明朝禮部官員以賠償數額不足,要求懲治。明成祖卻寬宏大量地以「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寧利其金耶?」免除了爪哇西王之罪。然而,用常理設想,明朝對爪哇這種不守信諾的朝貢藩屬國,怎不心存芥蒂。
南海諸國之中,在明太祖洪武年間與明朝關係相當密切的暹羅,其入明朝貢,主要是覬覦貢舶貿易的經濟利益。然而,日愈強大的暹羅,在明成祖永樂初期屢次阻撓滿剌加等國向明朝朝貢和受封。明成祖對暹羅也常有訓斥和不滿。
這是1405年鄭和下西洋之時,南海諸國與中國海外關係的大略情勢。舊港、爪哇、暹羅,雖然都具有東西航道中途站的條件,但對明朝中國而言,都是心存芥蒂之地。鄭和下西洋要選擇最值得信賴的候風中繼地,看來唯有另外從馬六甲海峽的新興小國中去尋找。積極表示誠信,又想借助中國之德威以自重的滿剌加,會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王德威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閒談] 關於台灣文學- 精華區Taiwanli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情動於「中」:當代中國的思想爭鳴與情感政治》線上新書對談 的評價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王德威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王德威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王德威論文 在 王德威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王德威論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知史百家
安煥然
拜里米蘇剌建立滿剌加,碰上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這個機遇,就是中國明朝永樂皇帝(明成祖)的即位,以及隨後奉明成祖之命,下西洋的鄭和盛事。
經過一場殘酷血腥,叔侄間皇位爭奪的靖難之役,建文(明惠帝)短命政權被推翻,1403年朱棣即位,是為史上之明成祖。或許是基於他得位不正,篡立與殺戮的反激作用,向來仰慕唐太宗李世民(這位聖君也是在玄武門之變中篡位)的明成祖,為了洗刷「篡奪」的壞名聲,企圖利用對外偉業來轉移國內的視線,藉由積極的外交手段來鞏固內政權位,一反其父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中期對外的消極政策,轉而採取積極主動的海外政略,中華朝貢體制在永樂一朝,推至空前的高峰。
明成祖即位之初,就屢次大遣使節出國招諭海外,友好親善訪問諸國。尤其是鄭和下西洋,其陣容每次動輒二萬餘名兵員,揚帆駕駛大小海船數百艘,航行區域之廣,詔諭海外國家之多,經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把中華朝貢圈擴大到阿拉伯世界,甚至東非之地。
與此同時,明成祖派遣使節團出使日本、琉球和蘇祿(今菲律賓)、渤泥等國,強化與「東洋」區域的聯繫。
為了重新調整明朝與海外諸國之間的關係,明成祖一即位,就爽然表示其對外的態度。他一方面復置市舶司,專門處理貢舶事務,並將附帶性的朝貢貿易的限制,自動放寬到令朝貢使團驚喜的地步。明成祖認為,凡是海外諸國誠敬來朝,「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蕃人」之貢舶貿易,若有不知避忌而違憲犯法者,明成祖亦訓令「皆寬宥之」,以示懷柔遠人。
明成祖也積極招撫那些流寓海外的華人商販集團。但對不肯馴服的,亦毫不縱容。鄭和下西洋生擒舊港頭目陳祖義,即是一例。浩浩蕩蕩的鄭和巡洋艦隊,對肅清馬六甲海道,確保中華朝貢圈貢道之安全與順暢,扮演要角。
鄭和下西洋的效應,促使海外諸國紛紛來中國朝貢。僅在永樂二十一年(1433)九月,一次就有西洋、古里等16個亞非國家的朝貢使團到來中國。鄭和下西洋期間(1403--1433),海外有4國的11位國王曾親自率團前來中國朝貢。
明成祖相當關注海外事務,甚至積極調停其海外藩屬的國際爭端。無論是在朝貢圈的地域和數目,永樂一朝,實達有明一代之頂峰。中國皇帝像這樣子的關注海外事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也是絕後的。王賡武論說,明成祖是中國第一位對海外地區付出極大關注和爭取主動的皇帝,同時他也是最後一位這樣的皇帝。
15世紀初,明帝國在亞非海域建立之海上權威和聲望,中華帝國朝貢體系的維繫與規範之制定,往往取決於明廷自己的假設上。以明帝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之建立,原則上源於中華思想「優越性的神話」理念,及其「王道天下觀」。《明實錄》涉外朝貢事務和各項詔令官方文書,經常見到禮治德化的華麗之詞充塞其間,並以此來為其建立的世界秩序和天下共主地位,進行合理化的矯飾。但「王道」、「懷德」畢竟只是處理外交關係的一種理想模式,它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即「威」)來做後盾。此「威」不是指侵略性的暴力,而是一種示威性和威嚇性的作用。「德」與「威」實是中華帝國朝貢體系的兩大基礎。
明初帝國堅強的國力,雄厚的經濟基礎,強盛的海軍,對海外諸國而言,起著一定的威攝作用。鄭和七下西洋,其陣容之壯,多少是帶有點示威性質的。
但是,對那些表示誠信的藩屬,明帝國皆以撫綏,懷柔以示遠人。海外諸國只要誠敬來朝,「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尊崇明朝為宗主,建立一種鬆散的宗主與藩屬,上下不對等的關係,就符合中華帝國朝貢體系的基本原則。
這種宗藩關係的建立,有一些必須恪守的權益與義務。為了維護明朝宗主國的地位,明帝國要求其德威所及的朝貢藩屬國之間,應講求睦鄰之道,各守本分。因而,對某些藩屬國來說,如果誠信納入中華朝貢體系,尊奉大明天朝為宗主國,倒是為自身提供了一條可以尋求政治庇護,借以爭取國際制衡的新管道。明廷有義務維繫中華朝貢圈的和平秩序和安寧,但一般上不直接干涉藩屬國的內政,致使海外藩屬在行進中華帝國朝貢圈時,對明朝「事大」的回應上,藩屬國本身的發展仍能保有相當的自主性。這是與後來西方帝國主義者的殖民侵略行舉,是完全不同之事。
總括言之,明成祖積極推動海外政略,鄭和下西洋的績效,達至空前鼎盛的中華朝貢體系所促成的國際情勢,致使海外諸國與中國的交涉往來,有了相當的變化。有別於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形態,亦不同於近代的國際外交形式。海外諸國進入,或被卷入成為明代中華朝貢圈之一員,如何從自利的屬性,在朝貢體制內各層面所呈現的結構性關係和互動中掌握機遇,尋找出自己的定位及獲得最大利益,成為各個藩屬成員國所努力的事務。滿剌加在此種特殊情勢下,與明朝建交,是項千載難逢的機遇。其回應與互動,造就了一段600年前「馬中關係」的絕配良緣。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王德威論文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洪建全基金會的支持
洪建全基金會在 1972 年辦理《書評書目雜誌》,這是一本以文學評論為主的綜合性期刊,是二戰後台灣最早的書評刊物。在那個桎梏的年代曾經引領閱讀,並且透過閱讀深深影響了許多人。
在進入數位閱讀的時代裡,讀者更加迫切需要一份閱讀指南。基金會認為「說書speaking of books」運用網路科技結合書評、書摘,服務讀者,推廣閱讀,是值得支持與贊助的一件事。除了財務上的支持,在未來,雙方於活動上也將會有更多的連結與合作!
_
📚近期基金會跟閱讀相關的活動:
│一本書演講・討論會│ 第7場│回應社會議題・豐富閱讀視野
2016 年 9 月開始、每兩個月舉辦一次的演講及討論會,是以一本書或一個主題,引領大家更深層認識正在發展的議題,進行反思討論,擴展視野,落實關懷。此系列講座,將於七月舉辦第 7 場「柯慶明論文學」,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與!
📙一本書演講‧討論會 第七場柯慶明論文學
回顧多年沉湎於文學天地之所觀所思
從理論、評論、讀書而回歸單純的文字與人
感受優游文學所帶來的歡欣富足
文學的本質 歸根究柢...
就是一種藉語言表現所反映的特殊情境下的生命意識
王德威先生曾這樣說:
柯慶明教授是台灣中國文學界的傳奇,他見證台灣文學界的世代更迭,也參與研究、教學典範的轉換。
他何其有幸,曾經師從當年渡海來台的名家如屈萬里、臺靜農、廖蔚卿等,成為古典文學香火的傳承者。
他又何其有緣,得以和現代文學新銳如白先勇、葉維廉相往還,因此共同奠定台灣現代主義的基礎。
▌講題:柯慶明論文學
▌主講:柯慶明 教授(台大台文所、中文系名譽教授)
▌時間:7/1(六)14:00-16:30
▌報名:http://tinyurl.com/lcmdexd
▌地點:敏隆講堂(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捷運古亭站6號出口)
◎公益活動,免費入場
◎《柯慶明論文學》(麥田出版),活動期間提供書籍販售,意者請至基金會購買。
王德威論文 在 《情動於「中」:當代中國的思想爭鳴與情感政治》線上新書對談 的推薦與評價
... 王德威 |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與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 ... 期刊 論文 閱讀技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2K views · 1:15:45. Go to channel ... ... <看更多>
王德威論文 在 王德威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王德威ptt相關關鍵字. #王德威父親 #王德威ptt #王德威處長 #王德威抒情傳統 #王德威莫言 #王德威評論 #王德威論文 #王德威華夷風. 王德威華夷風-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 ... ... <看更多>
王德威論文 在 [閒談] 關於台灣文學- 精華區Taiwanli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一兩個月前曾注意過這個版,但一直沒來發表什麼文章.
老實說,滿怕被電的.不過有個問題我一直想不太透,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王德威.他算是偏統的文評家,
有次買錯書,買到他的,我對小說的初步了解也是因此開始.
他很捧張愛玲,甚至把朱文天三三集刊的成立,都推導至胡蘭成身上.
當然,我是喜歡張的.倒不是因為看文評的關係.
最後,還滿想知道大家對他評價如何?
--
我
歸來
自那片訴盡我故事
的海洋
歸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23.182
> -------------------------------------------------------------------------- <
作者: Bookplate (喔耶)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Re: [閒談] 關於台灣文學
時間: Tue Aug 21 11:08:58 2007
就論文寫作來看,王德威的論文可以說是自成一格
尤其是遣詞用字部分,三不五時會出現一些形容.譬喻的修辭
或是一些較奇特.創意性的標題
如:出國、歸國、去國:五四與三○年代的留學生小說
後殖民、後遺民、後移民:台灣文學的三民主義
壞孩子黃錦樹--黃錦樹的小說 等等
至於這樣的風格能不能被接受 就端看個人喜好了
不過這種風格的論文,的確不適合我們這種小毛頭
之前曾有學生模仿他的風格寫論文 結果被老師打回票
於是他說︰「人家王德威都這樣寫」 結果老師回答︰「因為人家是王德威!」
看來想在論文中搞怪.搞創意,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