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裂的日常】你以為的 #思覺失調......是真的嗎?
.
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恐懼,時常來自於誤解。
.
在近日的專題節目中,我們從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日常生活的病友故事、腦神經科學的解析等不同角度,討論思覺失調症,也分別訪談醫師、律師、患者、學者和社福人員,探討國家、社區和家人如何面對精神疾病。
▎專題預告|https://bit.ly/2Pw38XI
.
消除由誤解產生的恐懼與逃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基於誤解而不經意發出的話語,往往再度造成傷害。
.
你也有說過/聽過這些話嗎?我們整理了專題、訪談中的相關資訊,當它們再次出現時,我們應該了解得更多。
#點按圖卡 #看更多說明
.
.
▎迷思1:思覺失調患者都是不定時炸彈?殺人魔預備軍?
.
對思覺失調症的恐懼,多半來自社會案件,但事實上,演變成暴力犯罪的患者僅佔極少數。根據統計,台灣的思覺失調盛行率有 1%,全台有在追蹤的患者就達 15 萬人,他們的暴力犯罪比例並不比一般人更高。有些患者則有更明顯的社交退縮、缺乏動機等「負性症狀」,他們不願與人接觸,犯罪風險反而比常人更低。
.
思覺失調的確與較高的暴力風險相關。但是並沒有簡單、絕對的模式可以解釋,暴力行為是源自病症,或是藥物濫用、基因遺傳等因素,這些因素常常與思覺失調有共病的現象。
.
此外,日常中的言語、肢體暴力也不等於極端的暴力犯罪,這樣的風險不該被過度放大。就如同酒精同樣與暴力風險有關,但我們並未直接把飲酒者視為危險,而是了解、學習如何安全地與之相處。
.
.
▎迷思2:大家都有挫折,就只有你會得精神病?一定是你太草莓?都是自己不努力?
.
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讓患者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都產生問題,精神醫學大多認為,思覺失調的致病因素中,有超過一半、甚至六至七成是來自於生物因素,剩下的則是後天因素。
.
然而,思覺失調症好發於20歲上下,當患者在此時逐漸發病,常讓人以為是挫折事件導致身心問題。但事實上,因果關係可能正好相反。
.
.
▎迷思3:沒有人說生病有錯,但為什麼不吃藥?怎麼可以這麼沒有病識感?
.
思覺失調的幻覺和妄想症狀,讓多數病友很難產生像一般疾病的病識感,病患通常無法認知自己生病了,有病識感的患者幾乎是特例。此外,社會的錯誤認知和污名,往往也讓患者更難以接受精神疾病。
.
不過,愈來愈多實證研究顯示,患者若能夠長期穩定服藥,可以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延長平均餘命,並且大幅降低暴力和犯罪風險。
.
.
▎迷思4:犯罪只要裝瘋賣傻就可以被診斷為精神病?犯人明明就可以做很多事,這樣也叫思覺失調?
.
思覺失調是真實的大腦疾病。精神醫學已經有足夠的技術,透過磁振造影看出思覺失調症的腦部病變區域,並且與其他精神疾病做出區別,未來如果應用在診斷精神疾病,也能讓思覺失調「眼見為憑」。
.
但即便是目前的司法精神鑑定,要騙過鑑定醫師和團隊的判斷極其困難,就像考 0 分其實和考 100 分一樣難度極高。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引進大腦影像,並累積足夠樣本,就能更確鑿判定。
.
腦部的病變會導致病患的部分功能喪失,但不會失去所有認知能力,所以患者並不會陷入毫無自理能力的瘋狂。但這並不代表發病的患者能夠辨別現實與妄想。
.
今晚八點《#思裂的日常》系列節目
3/29 誰是王景玉?|https://bit.ly/3ryEsv2
3/30 原來我生病了|https://bit.ly/3fuNV4e
3/31 腦內風暴|https://reurl.cc/OXeGLr
4/01 共存的考驗|https://bit.ly/3duAwGZ
#有話好說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視新聞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翁仁賢 #死刑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
王景玉 家人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思裂的日常】裝瘋還是生病?誰是政大「搖搖哥」
專題預告|https://bit.ly/2Pw38XI
.
在政大附近,有一位遊蕩的浪人,由於他走路擺盪,有時會向天空大罵或口中碎念,學生和鄰居給了他一個外號「搖搖哥」。
.
在許多政大學生的校園記憶中,都有搖搖哥的身影,但是很少人真正知道,搖搖哥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搖搖。社區早已習慣他的存在,但似乎也沒有其他方式,能給他更多幫助。
.
其實搖搖哥也曾住院治療,出院後一度精神狀況良好,但家人不堪負荷長期照顧,病情再度惡化,社政單位也難以掌握他的行蹤。搖搖哥的個案,正顯示出社區在精神健康中扮演的角色和難題。
#搖搖哥的報導會出現在周二的內容喔
#聽說比較年輕的政大學生已經不太知道搖搖哥 #小編震驚
.
▎每晚八點,有話好說《思裂的日常》系列專題
3/29 誰是王景玉?|https://bit.ly/3ryEsv2
3/30 原來我生病了|https://bit.ly/3fuNV4e
3/31 腦內風暴|https://reurl.cc/OXeGLr
4/01 共存的考驗|https://bit.ly/3duAwGZ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視新聞網
王景玉 家人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有影】 裝瘋還是生病?誰是政大搖搖哥
在政大附近,有一位遊蕩的浪人,由於他走路擺盪,有時會向天空大罵或口中碎念,附近學生和鄰居給了他一個外號「搖搖哥」。
搖搖哥曾住院治療,出院後一度能夠自理,並與學生和社區民眾聊天相互揶揄。但家人不堪負荷長期照顧,病情再度惡化,又回到在街上遊蕩的情況。台灣社會該如何與精神病患共存?
今晚八點 公視有話好說 《#思裂的日常》
3/29 誰是王景玉?
3/30 原來我生病了
3/31 席捲大腦的風暴
4/01 共存的考驗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視新聞網
王景玉 家人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翁仁賢 #死刑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36 翁仁賢做了什麼?
03:04 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05:28 怎樣的犯罪應該被判死刑?說自己有精神病就能減刑嗎?
07:59 是否應該執行死刑?何時應該執行?
09:50 我們的觀點
10:57 提問
11:16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05 年矚重訴字第 4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2yvbSFl
→ 臺灣高等法院 106 年矚上重訴字第 4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34ZrWLt
→ 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1603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2KlCond
→ 臺灣高等法院 107 年矚上重更一字第 1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2ywtFMc
→ 最高法院 108 年台上字第 940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3bvKeXd
→ 【博恩夜夜秀】欸!死刑執行:https://bit.ly/3atsQ3S
→ 除夕縱火弒6親 判決書揭翁仁賢背後「只想讓家人痛苦、生不如死」人生:https://bit.ly/2XVFQgn
→ 2020年4月2日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臉書發文:https://bit.ly/2VqtnPS
→ 2020年4月2日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新聞稿:https://bit.ly/3brhGyc
→ 【死囚槍決】惡煞除夕夜縱火奪6命 翁仁賢的成魔之路:https://bit.ly/2Y2fp8u
→ 翁仁賢縱火狠燒6至親!資深法官:42年未見如此惡劣之人:https://bit.ly/3asrUwL
→ 翁仁賢槍決伏法 法官:從未看過如此惡劣之人:https://bit.ly/3cv4CrE
→ 蘇貞昌點名2案「天地不容」 法務部:逐步廢死政策未變:https://bit.ly/2XX6Lbw
→ 沈政男/除夕夜燒死父母的翁:https://bit.ly/2XXCitQ
→ 翁仁賢伏法 蔡清祥:執行完有向蘇貞昌陳報:https://bit.ly/34X2XZ6
→ 法部引「我們與惡的距離」 推修復式司法:https://bit.ly/2VOMnqj
→ 判死人數逐年減少 綠委鄭運鵬拋終身監禁+廢死公投:https://bit.ly/3eJVa5t
→ 狠殺小燈泡 王景玉無期刑定讞:https://bit.ly/3eB2znP
→ 黃嵩立:法務部「逐步執行死刑」背離生命價值:https://bit.ly/2KoBZQT
→ 錢建榮專欄:在愚人節殺人的政府:https://bit.ly/3eGi262
【 延伸閱讀 】
→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https://bit.ly/2zg79re
→ 翁仁賢:隱藏在高自尊面具下長不大的囝仔:https://bit.ly/34Varfd
→ 死刑存廢問題(wiki):https://bit.ly/34VGXh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Yrzfbmdc_A/hqdefault.jpg)
王景玉 家人 在 DREAM清醒夢LUCI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知道我就是一個在台灣的外國人,所以我的意見就單純只是一個個人意見,僅此而已
最近這幾年大家應該對王景玉、鄭捷、龔重安、曾文欽,這些名字不陌生
英國也有很多很有名的隨機殺人的事件。當然,英國的媒體其實真的也都是走一樣的路
想一下?
當你胃痛時,朋友家人會要你馬上做什麼、不吃什麼來幫助你、關心你
要你去看專業醫生、推薦你吃什麼藥
甚至上網研究多了解這個情況
但我們人體中這個最敏感、最複雜的器官-頭腦
當頭腦出現問題時,人們的反應卻變成不能說、不能討論、害怕被別人知道的不能說的秘密
想一下,我們現在都是在聽到殺害動物、自殺、他殺、隨機殺人等等的事件發生的時候
才意識到 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
假如今天,每一個人對這些精神上的問題或心理學的認識能夠有像其他一般器官一樣的基本了解
我們會知道如何去對待和處理這些需要多點關心和注意的人們
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在這些事情後
讓專業人士和醫生們說話
來讓我們大家能有對心理學或是精神疾病方面等和醫學上的認識多點了解
如此,我們能進一步了解到”為什麼”他們會想要做出這樣的行為而及早即時介入
也許,我們能夠預防更多沒有必要的犧牲。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dr34mluci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34mluci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RVI2bjvxM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