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操作教具怎麼辦? #不喜歡按照遊戲規則玩怎麼辦?
莉娃不只是想要推薦大家好的教具,也希望能透過個人淺薄的經驗分享,讓爸媽們能帶孩子更有效使用教具。當孩子能從中得到樂趣並有些學習收穫,爸媽會感覺投入教具非常有意義,那我也會非常開心,畢竟我肯推薦的就希望大家也會喜歡並且真的常使用到😊
/
📌針對孩子們使用益智型/邏輯訓練教具與桌遊,爸媽可能常遇到的問題包括:
「孩子就不願意玩教具」
「孩子只愛玩某一兩款教具,不是每款教具都願意玩」
「剛開始好像很樂中,但3分鐘就不玩了,要換另一款,然後又再換」
「沒有常常使用教具的習慣,大多選擇玩具」
「容易被家中其他小孩干擾,而無法好好進行教具」
「只想用自己的方式玩,不想讓媽媽教或照著方式玩」
以上問題,你遇到幾種?(笑)
/
莉娃不是幼教專家,所以我的看法與做法都無憑無據(有人這樣說自己的嗎哈)僅能就自己帶三寶的經驗,做一點小小分享。每個孩子的氣質與個性都不一樣,每個媽媽的個性與教育觀也不同,家裡有一二三四寶的家庭運行模式與干擾/帶動程度同樣各不相同,因此我的分享(或網路/專家所有的做法)不見得能適用每個家庭,大家就隨意看看,能用上就lucky,不能用上也很正常,畢竟人生沒有公式,育兒當然也沒有。
/
【不分年齡,爸媽應檢視的內容】
與孩子年齡無關,不管在任何年齡階段,我認為爸媽們都有幾個共同點可以事先檢視:
☑️1.提供教具是否適齡?是否好玩?
有時候爸媽提供的教具太難了,就算教具上面說適合三歲,但孩子可能還真的無法理解,那就請先收起來,過一陣子再拿出來。最適合的學習強度,就是比孩子目前有的能力再難一丟丟,那就是最好的刺激成長的難度。
另外,有些教具或教材很明顯地就是很有刷題感,例如雖然是教具,讓孩子很明顯地覺得做這一直在練習數數,每一題、每一頁都要一直數,他當然會累會嫌煩!因此教具「玩樂」的方式是否會讓孩子覺得好玩,非常重要,當他覺得好玩,就算實際上一直在算數,他也樂此不疲。
☑️2.爸媽是否有陪伴引導怎麼玩?是否樂在其中,帶入一些故事或創意,讓整個過程變得有趣?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所以就算是桌遊,也請帶入一些故事在裡頭。故事情境能幫助孩子更融入角色,激發他們想當小幫手、小英雄、小廚師、小老師等意氣風發心境,所以爸媽請當一個最佳的演員/導演,帶著孩子進入情境中,搭配教具來玩。
過程中請善用:言語鼓勵、激將法、比賽(有小獎賞)、求助等方式,他們實在很吃這一套。
另外,不管任何教具或桌遊,都需要爸媽有質量的陪伴引導,不然再好再貴再多的教具都是枉然,孩子沒學到,錢浪費了,爸媽還不開心呢!但陪伴教導時請盡量趣味開心一點,不然教具本身不無聊,都被爸媽搞到無聊了😂
☑️3.有沒有適時適量?會不會他們喜歡玩就放給他們長時間玩?
平時教具請收在高處,「看得見」卻玩不到最好。就算孩子很喜歡玩某些教具,請觀察孩子的熱度時間與能力能做的量,見好就收,哭著想玩也不行太久,只能稍微通融。
之前我有看過一款邏輯教具限制孩子一天只能做幾題,做完就要收起來不能再做,但是要讓他們每天做一點,是不是很有趣?限量就會讓人更想要,不要讓孩子玩膩了很重要。今天玩膩玩累了有不好情緒,搞不好下次就不想玩了呢!見好就收,再見不難。
☑️4.他們是否有選擇權,能決定要做哪些教具?
大家都喜歡有自主權,孩子也是。我覺得適度給孩子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他們奇檬子好,奇檬子好配合度才會高。但要在爸媽給的範圍內選擇,能避免孩子永遠只選某一兩款,挑三種選一種,或是孩子開口平常不是一直玩的某些款也行。
這就是為何我家教具種類很多,他們手上拿的教具,通常都是自己選的,而不是我決定的。有時候他們是自己吵著要玩,有時候是我說先來做點教具,然後再陪他們玩想要的吧!說好要做教具時,帶他們到書櫃前去挑,例如小康軒桌遊盒一排5盒/10盒,他們自己挑要做什麼,我就陪他們做什麼,太頻繁做某幾個,我才會提醒他們要換一個。今天都不想做檯面上選行嗎?當然可以!從秘密小書櫃裡問:那想要念小書嗎?做青林遊戲版嗎?總是能有一款他們比較喜歡的。
☑️5.是否有培養固定學習的習慣?
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學齡前若能養成自學的習慣,以後到小學感覺也能比較自律並能適應小學生的生活。當能每天或每兩天就來學一點東西,無論是看書學教材也好、操作教具也好、做數學題目也好,學習不侷限方式與科目,貴在養成習慣,持之以恆,才有辦法慢慢延長學習時間,除了讓知識得以累積,也提升專注力與自律能力。
翰翰現在已經五歲半,實行每日學習已經兩年多,我覺得他已經習慣每天都要學習,沒再換貼紙與禮物,似乎也不會常常跟我要了(大笑)而現在學校有時候有作業,他也不會覺得因此很痛苦,因為我只是把平時固定學習時間,挪一部分去寫學校作業,因此非常無痛適應學校作業的生活。
☑️6.是否有適度的誘因?
現在小孩很幸福,家裡堆積如山的繪本/玩具/教具,缺少資源匱乏感的孩子,很容易什麼都只玩一下而已。誘因不是只有指物質玩具,也可以是家人一起去做某些事、他可以去做什麼活動等。
我在翰翰三歲時開始要求每天學習習慣之後,我再也不無理由買玩具給他,只有生日、過年、聖誕節、或出遊除外,因為這些本來就是特別的日子,偶爾開心一下的儀式感是必須的。平時就算有長輩/朋友送禮,或是我忍不住購買,我大多都會把禮物收起來在秘密小屋,等適合的年齡及搜集到一定貼紙才拿出來兌換,有時候禮物一壓就是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都有。讓孩子「努力才能獲得收穫」,這樣得到時也會感覺更家甜美開心。若是平時玩具唾手可得,缺乏努力的動機,學習也較難長久。也可以把物質獎勵換成全家一起去看電影、爬山、坐摩天輪、爸媽陪孩子做些他平常想做的事情等等,我覺得更好呢!
只是對於低幼寶寶,可能暫時還是小小禮物比較容易。(我的學習貼紙獎勵禮物價格大多在30~50人民幣左右,不是大禮物)另外換獎勵的時間,年紀越小就要越容易換到,三歲左右的小孩,我認為兩三週差不多,等待太久就沒勁了不想努力。
/
【分齡學習建議】
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行為與認知能力還是有很大區別,因此方式不能一概而論。我簡單就各年齡層可能可以著重的面向簡單說明一下。
💡2歲半以下的小孩
這年紀先不用希望或強迫他們必須玩什麼教具,如果看過小孩專注力發展圖,就知道這年紀的小孩根本就是「逛大街」類型,不大會一直待在某一區域或專注某些教具。所以,如果媽媽煩惱孩子2歲半以下的孩子怎麼都不玩教具,那其實不用太擔心,這樣很正常。
不過,還是可以檢視一下自己買的玩具教具是否合適?是否超齡?其實很多媽媽都不願意買超簡單的玩具,覺得好像一下就不能玩了,但其實他們都很喜歡。挑選上可以盡量選擇可以讓他們練習小肌肉操作,玩法簡單單一,不追求「多種玩法」的玩具或教具,因為這個年紀的小孩,本來就喜歡單一而重複的學習。
若是看到一些教具覺得很不錯很想買,或是拿出來試水溫以後,發現他們不喜歡,沒關係,請你把它收起來,先放個三個月半年,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也或許,你這位孩子不愛,下一位可是愛得不得了!多生一個,你就知道,孩子天生就不一樣,然後不是教具或你不好,只是少生一位孩子讓教具遇到對的人(大誤)(媽媽決定還是讓教具犧牲浪費就算了,不要犧牲自己)
真要我推薦什麼玩具,1~2歲左右的孩子,強烈建議入手點讀筆。你要買哪一家都可以,但能提供他們唱唱跳跳、互動性強的就好,龍鳳就是我最好的實驗成果!
-
💡2歲半~3歲
因為剛好是龍鳳的年紀,這半年帶他們的感覺是要找到他們喜歡的教具,因為每個孩子喜歡玩的都不一樣,面對「挑戰」的態度都不同。
像翰翰以前在這年紀是厭惡挑戰與新事物的,會排斥抗拒和惱羞成怒,還不願意讓人家教;小龍是願意接受智力方面的挑戰(體能的會拒絕)但需要大人帶著做;小鳳會想嘗試新東西看看,試了一下發現太難就會立刻放棄,以後會想做簡單的題目或用自己的方式玩,但不會完全不碰。
在這階段的孩子,我覺得剛開始不必太要求他們照著玩,可以嘗試教、但不強求,或是可以在陪他用他的方式玩時,技巧性置入一些其他玩法,看看他是否比較容易買單。
另外,我很常用的一招是:媽媽自己在旁邊玩得不亦樂乎!我會認同他可以自己照自己方式玩,但你也可以跟他說明「我也想照自己方式玩」,並且觀察他的興趣度,適時詢問他要不要幫忙我(他看起來很沈浸自己世界我就不問,大家不要連戲都演不過孩子啊!)若是孩子很希望你跟他照著他的方式玩,你可以要求輪流,然後表現「覺得輪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這個階段,「好玩」還是最重要的事!但就像前面講的,檢視一下自己買的玩具教具是否合適?是否超齡?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與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一點。有時候媽媽覺得好,孩子不一樣這樣覺得(苦笑)
-
💡3歲~4歲
這年紀,我認為是可以置入「學習習慣」的時機。
在我個人的教育觀裡面,三歲其實是可以學習守規矩的年紀,如果能在這時候建立行為規範、學習習慣,對往後的學習路程,都會容易一些。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類的話不是沒有一點點道理,習慣與性格的塑造本來就是越小越容易,因為他們就像海綿一樣,在來到世上的頭幾年,他的價值觀與習慣準則,就是家庭給他的。有規矩,不代表不能包容,對孩子包容,不等於就能讓他們隨心所欲。
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會有固定要求每日功課,即便是龍鳳之前才兩歲多,我也有在慢慢輸入這觀念,現在說要先學習,再陪玩他們想要的,他們習慣了也都OK。當然現在他們年紀小,有時候我自己也忙或偷懶,不見得會執行,但至少他們已經有這樣的意識,而哥哥當年也是三歲多時,置入每日學習10~15分鐘的活動。
學習不等於枯燥,教具、教材、唱歌都是學習的一部分,龍鳳目前的學習內容,舉凡讀一本Preschool Prep小書才花3~5分鐘,或做一份教具3張題目卡花10~15分鐘都行。哥哥當年從10~15分鐘開始,慢慢延長到20~30分鐘,現在5歲多快6歲,已經能延長到60~90分鐘,是不是很驚人!習慣養成真的很重要呢!
剛開始執行時當然會遇到抗拒的情況,但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可以盡量堅持住慢慢要求。可以從一週七天,減少為一週五天、三天等,並且提供3種教具讓他們自行選擇,給予貼紙鼓勵換玩具等。
-
💡4歲~6歲
學齡前的最後階段,應該已經有點懂事與能夠溝通,我覺得爸媽可以稍微「走心」溝通說明你為什麼會希望他完成哪些事情,以及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法、希望如何進行會比較好、比較想先從哪些科目開始、對哪些教具比較喜愛等。讓小孩覺得被尊重、讓小孩有目標、讓小孩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讓小孩有選擇權,我認為是對帶領這階段的孩子在家自學最重要的方式。
剛開始的溝通要走心,必要時用「要求」的方式,我也覺得不為過。只是規則及標準可以先放寬一點,然後提供他們選擇權,我覺得會比較容易和平成功。
/
【簡答常見問題】
前面已經寫了兩段「不分齡」與「分齡要點」大家看完應該心裡稍微有個底,但我相信很多人還是很想要看到「解答」問題的部分,感覺心靈才完整(笑)所以我還是再一次完成簡答題題吧!
1.「孩子就不願意玩教具」
可檢視:孩子是否還年紀太小、教具是否適齡/有趣、是否剛好遇到孩子累了所以有情緒、是否剛才玩得正高興被叫來玩教具、是否玩完教具就得去洗澡睡覺、是否上一次玩教具有不好的經驗、是否有太多干擾因素(長輩/3C/兄弟姊妹),再來探討解決辦法。
-
2.「孩子只愛玩某一兩款教具,不是每款教具都願意玩」
剛開始如果是這樣,可以稍微順著他們無妨,畢竟人都會有偏好,大人也一樣呢!但也可以同時檢視是否其他教具太難/無聊/太累。
必要時,可以偶爾將最喜歡的一兩套教具收起來輪替,讓別的教具也有機會被臨幸,有時候只是需要一點時間熟悉教具,才會發現它的樂趣。另外爸媽也能嘗試把一些故事融入、自己演得很好玩的樣子,或把握孩子「別人手上的總是比較好玩」的心理,沒事自己在旁邊把玩研究,吸引孩子的注意,進而順利成章介紹教具。
還有,雖然爸媽不願意承認,但有些買回來真的就是不對孩子的胃。如果評估教具不是太難而是他真的沒興趣,那也只能認賠殺出,They are just not that into it.
若家裡是雙寶以上的家庭,「競爭」是個好東西,有競爭就有需求。看到別人玩自己就想玩,一起玩更好玩!
-
3.「剛開始好像很樂中,但3分鐘就不玩了,要換另一款,然後一直換」
如果是三歲以下的孩童,這種行為還蠻正常的,三歲以上的話,那也許可以稍微訓練一下,讓他專注力更好一些。針對後者,我覺得可以建立學習習慣,並且提供有限選擇「三選一」進行,選了就要至少好好完成三題,才能換下一款,然後慢慢延長時間與題數。
-
4.「沒有常常使用教具的習慣,大多選擇玩具」
如果不是年紀太小或教具不適齡,在玩自己玩具時間足夠的情況下,我覺得是能要求孩子先做一點點教具,在玩玩具的。爸媽如果陪孩子玩過一陣玩具,中間休息時間,孩子若想請爸媽繼續陪玩其他玩具,我會先請他陪我做點學習,然後我就能陪他玩任何他想玩的玩具。
若家裡有雙寶以上家庭,我會優先陪要玩教具的小朋友玩,玩到一定時間後,才會陪要玩玩具的孩子玩。雖然聽起來怎麼有點現實,但事實上教具真的需要爸媽陪,而玩具是有可能可以自己玩的,這也是孩子自己要學習的取捨問題。我沒有不陪他們,一定時間後,我也會請做教具的孩子休息,換陪下一位孩子玩。
教具到底要多常使用才叫頻繁,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一週能有個三次能操作教具(不一定要同款唷)學習就算很不錯了,當然目標還是養成每日學習的習慣。
-
5.「容易被家中其他小孩干擾,而無法好好進行教具」
這一點真的很難,因為大人也很容易被別人干擾。可以的話,要做教具時還是最好能家人各自帶開孩子進行不同活動。可是如果需要媽媽一打二三四的時候,我建議可以幫買為孩子都安排一些活動,例如教老大教具,老二三剪紙/畫畫/黏土/做別的教具,並且承諾其他孩子,等老大做完一段時間後,媽媽會換單獨教他們。有時候其他孩子干擾是因為沒事做,有時候是好奇,有時候是吃醋,爸媽應該能觀察出是哪一種類型,再尋求正確解決方式。
-
6.「只想用自己的方式玩,不想讓媽媽教或照著方式玩」
這有時候發生在孩子「遇到挫折」之後,或是孩子本身很固執及好勝。我家三寶也都會有這種情形,又以翰翰最劇烈且頻繁(汗)在孩子三歲以前,我覺得完全可以包容,在三歲以後,我覺得可以跟孩子溝通,依照年齡與執著度要求先照著規則做個至少一到三題,然後就能隨意自己玩。
若孩子真的很堅持不願意照著做,無須過度勉強。一樣回過頭先檢視:孩子是否年紀太小、教具是否適齡/有趣、是否剛好遇到孩子累了所以有情緒、是否剛才玩得正高興被叫來玩教具、是否玩完教具就得去洗澡睡覺、是否上一次玩教具有不好的經驗、是否有太多干擾因素(長輩/3C/兄弟姊妹),再來探討解決辦法。
可詢問是覺得不會照著做(覺得太難)、覺得不懂嗎?覺得累嗎?還是覺得自己那樣做比較好玩呢?真的不喜歡或不適合,可以先收起來一陣子再拿出來。如果喜歡玩,只是想要照自己的方式玩,就先讓他們那樣玩一下也無妨,玩久了搞不好下次就願意參考一下你的玩法唷!
/
以上就是莉娃的經驗小分享,如果還有什麼想問或沒回答到的,雖然我也不見得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但還是歡迎留言討論!
💡最後工商一下: #小康軒桌遊團購到這禮拜天(1/31)為止唷❤️
玩玩具的 規則 在 C's English Corn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教小孩學英文02
#工具篇 #有聲書
其實我發現這系列對於大人學英文也滿有幫助的耶,畢竟學英文不論年齡,根本就是同一碼事啊,不是嗎?
在繼續分享教小孩學英文之前,我想要先說,我不認為我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因為我小孩的英文啟蒙不是我,而是我特別送到一家很特別的英文學校學的,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在那裡上課了,所以我需要很努力地延續他們在那一年累積的英文語感,從中我試驗了很多方法,也有犯錯過,但一直想新方法,一次一次都越了解他們,我想說分享一些過程,應該對一些家長會很有用。
我算是很早讓他們接觸iPad,因為我覺得這一代小孩,注定避免不掉3C產品,禁止只會讓他們更感到好奇更想要「偷偷來」,還不如在適當的時候開始接觸,但家長要懂得設下適當的限制、規則,讓他們早點開始學習如何克制自己使用的慾望,因為不得不說有很多APP真的是學英文的好工具呀!
今天就先來推薦一個APP叫Epic!,先說好這真的不是業配喔,完全是使用了兩個月後真心推薦啊!它是電子書的概念,有超過25,000本以上的童書,可以依照小孩子的喜好選擇喜歡的主題,像我兒子當初一開始就選了adventure / weird animals / baby animals / comics / dinosaurs 一堆,有些是有聲書會唸給你聽,有些會搭配影片,而且有些還有配樂耶,唸得超棒的!所以自從他們愛上用Epic!看書後,媽媽我睡前再也不用唸破喉嚨了,哈哈哈!記得以前都感冒喉嚨痛了,還是硬念了兩本……。
很多媽媽都說買書很貴對不對?每次在書局都挑好久,或是只能買二手書,一次買個五本就滿失血了,買回家小孩不愛會更火。我以前也是這樣,但現在就不會有這困擾了,小孩這本不喜歡,就另外再挑一本看,心不疼啊!
當然不是一開始用Epic!就上手的。我兒子差不多三歲時,就試著給他用過一次,但那次以失敗作結,可能是那時他還是比較喜歡拿著書吧,或是那時妹妹才一歲,他們看到iPad有點太興奮一點,完全無法專注在書上,整個失焦到其他影音上一起做亂,所以第一次用的時候失敗。去年才又重新下載加入會員,他們也成熟多了,但剛開始我還是有用些小技巧引誘他們上鉤。
什麼小技巧呢?
由於他們喜歡什麼我整個就是完全摸透,所以事先選了幾本他們一定會喜歡的書(其實哥哥跟妹妹的帳號我有分開,因為兩人喜歡的不同),有天開始演戲,假裝我自己看得很入迷,他們好奇媽媽在幹嘛就跑過來,我趁機跟他們講這故事有多好笑,他們就順勢跟著看,接著就一本接一本看,他們特愛「read to me」就是有聲書功能,可能覺得念得比媽媽還精彩吧,後來我直接規劃看完電視後接著3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就這麼養成自己看書(聽書)的習慣了。
當然中間有一度失去興趣,像我女兒一開始專找baby animals的書,而且一定要可愛動物類像小兔小鴨之類的還一定要有聲書,但真的就只有那幾本啊……,後來常常看書時間就跑去玩,但我稍微給她點空間,讓她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我會留下來繼續用她的iPad看我要的書,最後因為想跟媽媽做一樣的事,所以又跑來跟我一起看,而且我試著鼓勵她聽完後有小獎賞之類的,她才養回習慣,雖然每天聽完最喜歡的一本後就不聽了,但我還是決定不逼迫,給她點時間。
後來因為他們每次都固定選那幾本書,我想讓他們看不同的書,但又不想直接介入他們選書的過程,怕會有反效果,所以每天早上叫他們起來,趁他們睡眼惺忪無法做任何認真的選擇時,就順勢選一本書給他們聽,讓他們邊聽邊換衣服刷牙,他們的確開始看幫他們選的書,有些甚至變成他們現在最愛的書!
同時我也發學一件很妙的事,我一直都知道任何小孩,不管爸媽有沒有唸書的習慣,他們的天性就是喜歡聽故事,但我不知道有喜歡到這種魔力,自從用有聲書的方式叫他們起床後,他們會因為太好奇這個故事搭配的畫面,而撐著身體爬起來,睡眼惺忪地聽故事,聽完一本後大致就醒了。我兒子很順勢地想要再聽一本,基本上只要不是太晚,我會讓他再看一兩本,能鼓勵就鼓勵囉!
有沒有發現我都一直說我兒子?哈哈!因為我女兒算是比較愛跟人聊天玩玩具的個性,但看到哥哥這麼投入,她難免受到一些影響,甚至有時會去看哥哥看的書,崇拜哥哥嘛!
最後再分享一個心得,有一度我也在想會不會他們從此就不願意自己「念」書,而都一定要用「聽」的了?我兒子認字能力算不錯,所以有試著暗示他可以試試看但被他拒絕,結果沒想到有次他為了太想看Kungfu Panda的漫畫,而硬是看了一本滿難的漫畫。所以有點應證之前我的想法,家長永遠有希望小孩做的事情,但永遠要給小孩足夠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往喜歡的領域去探索,我們在旁正向鼓勵和陪伴,時間到了,他們會有所行動的!
最後稍微分享一下他們的愛書:
Bear in Pink Underwear系列: 我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很愛這種放屁、內褲之類的笑話,我知道有點不正經,但小孩都愛啦~而且這本書其實結局滿正面的
Mr. Ball Makes a To-Do List: Mr. Ball 系列他們都很愛,可能是那個Mr. Ball畫得很可愛,也有可能因為唸那本書的人真的唸得滿生動的
Okay, Andy!: 很多滿好笑的狀聲詞,他們覺得很好笑
Hiccup!: 一隻一直打嗝的兔子想辦法停止打嗝
另外還有一系列介紹動物的他們都很愛,國家地理頻道小孩版也有出一系列講天文地理的書,我兒子很喜歡。
另外不定時還有Epic originals原創書本(是我自己愛看,哈哈!)
總而言之,我在一個滿對的時間點開始讓他們接觸有聲書,用了些小技巧讓他們生活中一直出現英文,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囉!對於學英文中的大人也很有用。文章很長,若你全部讀完的話,真的很謝謝你們,留個言告訴我「你看完了」讓我知道吧!
玩玩具的 規則 在 C's English Corn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教小孩學英文02
#工具篇 #有聲書
其實我發現這系列對於大人學英文也滿有幫助的耶,畢竟學英文不論年齡,根本就是同一碼事啊,不是嗎?
在繼續分享教小孩學英文之前,我想要先說,我不認為我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因為我小孩的英文啟蒙不是我,而是我特別送到一家很特別的英文學校學的,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在那裡上課了,所以我需要很努力地延續他們在那一年累積的英文語感,從中我試驗了很多方法,也有犯錯過,但一直想新方法,一次一次都越了解他們,我想說分享一些過程,應該對一些家長會很有用。
我算是很早讓他們接觸iPad,因為我覺得這一代小孩,注定避免不掉3C產品,禁止只會讓他們更感到好奇更想要「偷偷來」,還不如在適當的時候開始接觸,但家長要懂得設下適當的限制、規則,讓他們早點開始學習如何克制自己使用的慾望,因為不得不說有很多APP真的是學英文的好工具呀!
今天就先來推薦一個APP叫Epic!,先說好這真的不是業配喔,完全是使用了兩個月後真心推薦啊!它是電子書的概念,有超過25,000本以上的童書,可以依照小孩子的喜好選擇喜歡的主題,像我兒子當初一開始就選了adventure / weird animals / baby animals / comics / dinosaurs 一堆,有些是有聲書會唸給你聽,有些會搭配影片,而且有些還有配樂耶,唸得超棒的!所以自從他們愛上用Epic!看書後,媽媽我睡前再也不用唸破喉嚨了,哈哈哈!記得以前都感冒喉嚨痛了,還是硬念了兩本……。
很多媽媽都說買書很貴對不對?每次在書局都挑好久,或是只能買二手書,一次買個五本就滿失血了,買回家小孩不愛會更火。我以前也是這樣,但現在就不會有這困擾了,小孩這本不喜歡,就另外再挑一本看,心不疼啊!
當然不是一開始用Epic!就上手的。我兒子差不多三歲時,就試著給他用過一次,但那次以失敗作結,可能是那時他還是比較喜歡拿著書吧,或是那時妹妹才一歲,他們看到iPad有點太興奮一點,完全無法專注在書上,整個失焦到其他影音上一起做亂,所以第一次用的時候失敗。去年才又重新下載加入會員,他們也成熟多了,但剛開始我還是有用些小技巧引誘他們上鉤。
什麼小技巧呢?
由於他們喜歡什麼我整個就是完全摸透,所以事先選了幾本他們一定會喜歡的書(其實哥哥跟妹妹的帳號我有分開,因為兩人喜歡的不同),有天開始演戲,假裝我自己看得很入迷,他們好奇媽媽在幹嘛就跑過來,我趁機跟他們講這故事有多好笑,他們就順勢跟著看,接著就一本接一本看,他們特愛「read to me」就是有聲書功能,可能覺得念得比媽媽還精彩吧,後來我直接規劃看完電視後接著3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就這麼養成自己看書(聽書)的習慣了。
當然中間有一度失去興趣,像我女兒一開始專找baby animals的書,而且一定要可愛動物類像小兔小鴨之類的還一定要有聲書,但真的就只有那幾本啊……,後來常常看書時間就跑去玩,但我稍微給她點空間,讓她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我會留下來繼續用她的iPad看我要的書,最後因為想跟媽媽做一樣的事,所以又跑來跟我一起看,而且我試著鼓勵她聽完後有小獎賞之類的,她才養回習慣,雖然每天聽完最喜歡的一本後就不聽了,但我還是決定不逼迫,給她點時間。
後來因為他們每次都固定選那幾本書,我想讓他們看不同的書,但又不想直接介入他們選書的過程,怕會有反效果,所以每天早上叫他們起來,趁他們睡眼惺忪無法做任何認真的選擇時,就順勢選一本書給他們聽,讓他們邊聽邊換衣服刷牙,他們的確開始看幫他們選的書,有些甚至變成他們現在最愛的書!
同時我也發學一件很妙的事,我一直都知道任何小孩,不管爸媽有沒有唸書的習慣,他們的天性就是喜歡聽故事,但我不知道有喜歡到這種魔力,自從用有聲書的方式叫他們起床後,他們會因為太好奇這個故事搭配的畫面,而撐著身體爬起來,睡眼惺忪地聽故事,聽完一本後大致就醒了。我兒子很順勢地想要再聽一本,基本上只要不是太晚,我會讓他再看一兩本,能鼓勵就鼓勵囉!
有沒有發現我都一直說我兒子?哈哈!因為我女兒算是比較愛跟人聊天玩玩具的個性,但看到哥哥這麼投入,她難免受到一些影響,甚至有時會去看哥哥看的書,崇拜哥哥嘛!
最後再分享一個心得,有一度我也在想會不會他們從此就不願意自己「念」書,而都一定要用「聽」的了?我兒子認字能力算不錯,所以有試著暗示他可以試試看但被他拒絕,結果沒想到有次他為了太想看Kungfu Panda的漫畫,而硬是看了一本滿難的漫畫。所以有點應證之前我的想法,家長永遠有希望小孩做的事情,但永遠要給小孩足夠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往喜歡的領域去探索,我們在旁正向鼓勵和陪伴,時間到了,他們會有所行動的!
最後稍微分享一下他們的愛書:
Bear in Pink Underwear系列: 我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很愛這種放屁、內褲之類的笑話,我知道有點不正經,但小孩都愛啦~而且這本書其實結局滿正面的
Mr. Ball Makes a To-Do List: Mr. Ball 系列他們都很愛,可能是那個Mr. Ball畫得很可愛,也有可能因為唸那本書的人真的唸得滿生動的
Okay, Andy!: 很多滿好笑的狀聲詞,他們覺得很好笑
Hiccup!: 一隻一直打嗝的兔子想辦法停止打嗝
另外還有一系列介紹動物的他們都很愛,國家地理頻道小孩版也有出一系列講天文地理的書,我兒子很喜歡。
另外不定時還有Epic originals原創書本(是我自己愛看,哈哈!)
總而言之,我在一個滿對的時間點開始讓他們接觸有聲書,用了些小技巧讓他們生活中一直出現英文,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囉!對於學英文中的大人也很有用。文章很長,若你全部讀完的話,真的很謝謝你們,留個言告訴我「你看完了」讓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