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世界大亂,冚球攬炒,機會處處,但不少朋友沒怎麼受惠,原因是有太多事情身不由己。很多東西都想做,但受制於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等。
每天都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不好的。當然,要有大轉變,並不容易,但就此罷休的話,便一輩子了,甚至越踩越深。定了大方向,逐小逐小做,才會有大轉變。
有捨,才有得,捨不得的話,便成了包袱。捨是難的,不過值得。
上次直播講極簡主義,我提過十幾年前的一個想法--很多人以為化簡,便是簡單化,其實不然。任何化簡,都必須經過複雜化,最終才達至簡單化。以6份之3為例,化簡成2份之1,是經過3=3x1以及6=3x2才約走3。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目標定好了,便去做,勇敢地做,一定要大膽想像,不要被軟弱的一面主導了自己。 #珍惜賭sir系列
珍惜賭sir系列 在 賭Sir(杜氏數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謝網友關心。是咁的,好多互聯網的人物,好像永遠都在,日日有新片、日日有新文章,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其實不然,他們一直都在,是因為這是他們的全職工作。要麼常出現,要麼突然消失,就像辭工了,自然不會再在公司遇到。
我的情況比較另類,互聯網的東西從來都不是我的全職工作,但又仿佛已成了生命的一部份,簡單來說就是陰差陽錯。現在回想起,真的很難解釋,為何最終會搞成咁😂
我自小都比較摺,不喜歡受注目,甚至有時會對一些attention seekers生厭。現在做了網路人物,真的是誤入歧途。
這是不好的,至少對我來說。所以,我會逐漸消失。其實,網絡斷捨離計劃早已開始了。或許各位Facebook網友不覺得,因為我近年在Facebook專頁反而更勤力,但這其實是錯覺。真相是我在2019年已經荒廢了我的Facebook私人帳戶,把舊文刪走,也把大部份朋友unfriend了。要不是遷就Sam這個硬頸人,要繼續用Facebook Messager的話,其實我早已刪帳。因此,我改為透過專頁發up瘋,才有這個錯覺。時機成熟,我便會連專頁的App都刪除,便完全徹走Facebook了。
至於Instagram,你見每周至少3個帖文,以為我勤力了嗎?其實這是我把instagram去人性化的步驟,把它視為我的專欄,然後交由AfterSchool用商業化的方法經營,其實Instagram我早已甩了。現在純粹用來覆學生問數,以及久不久看靚女相😂
Whatsapp方面,客服姐姐的公司電話,我已經把它從官方拿走,於5月開始會正式取消使用,原因是大部份顧客沒有視客服姐姐是人,很難頂,因此我未來會把課程變成全自動,不會再為客服而煩惱。我發誓:我。以。後。不。湊。客。
最難搞的是YouTube,因為這是我將來的教育研究之一部份,暫定先使用不斷將舊片重新發佈的方法,拖字訣,再想辦法。
消失是必然的,對於不喜歡受注目的獨居生物來說,互聯網有時是種困擾,我相信不少網民或許都有同感,我在此分享,是想鼓勵你也踏出第一步,用逐少逐少的方法,脫離這個網。 #珍惜賭Sir系列
珍惜賭sir系列 在 賭Sir(杜氏數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賭Sir這個角色,不會長存於網絡世界,賭Sir很快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珍惜賭Sir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