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掉學生思維,我們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學生思維。
學生思維是指在想問題的過程中側重“應該”如何去思考,而非基於“事實”去思考。特點是單純、天真、不成熟。
▲舉個例子:你覺得同事張雯的工作日記寫的很好,自己剛進入職場正好很多不懂,於是你說:“雯姐,你的工作日記寫得真好,可以借我看一下嗎?”張雯:“這不太方便。”
你以為是上課沒聽懂,可以參考同桌的筆記呢?這是人家辛辛苦苦工作經驗,憑什麼借給你看。天真。
但是你可以這麼說:“雯姐,你的工作日記寫的真好,以後有不懂的我可以請教你嗎?”
都是同事,你又是新來的,指點指點那自然是沒問題的。
剛出校門的職場新人,覺得應該向工作經驗豐富的同事學習,但是卻沒想過,人家對你沒有義務,憑什麼要教你?又或者說“我很忙,我自己辛辛苦苦工作經驗為什麼要分享給你呀?有什麼好處嗎?沒有。那我為什麼要教你?”
所以結合了職場老鳥們的反饋,總結了職場新人最常有的十大典型的學生思維,供在職場工作的人參考,或許這些思維並不只是存在新人身上,很多上班多年工作卻毫無起色的人才是“慣犯”。
十大典型的學生思維
1.不要不懂就問,學會不懂就查
其實在職場,不管領導老是同事都不喜歡整天問問題的人,每個人都有工作,同事沒有義務一天到晚給你解答;領導更是自顧不暇,更沒時間當你的老師。所以遇到不懂的盡可能先自己查到答案,實在理解不了,才去請教別人。
2.不要怕麻煩別人,要學會麻煩別人
主動開口能更快得到同事的好感,請他幫一次忙,這能讓同事感受到被認同和尊重,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富蘭克林效應表明: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
3.不要以為出了校園就可以停止學習,要一直學習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適用整個人生,包括職場。如果想在工作中得到提升,想在職場生涯走得更高更遠,那麼永遠不要放棄學習。
4.不要跟領導講過程,工作講究結果
你和同事同時做一個策劃,同事上班依舊輕輕松松,而你手忙腳亂。查資料,做調查,全辦公室都知道你在為策劃忙的沒時間喝水,終於第三天趕出來了。
可是那又怎麼樣?老闆只看到同事的做的比你好又比你快。領導沒有時間聽你說你是怎麼做的,說了也只會覺得你費了老大勁卻沒別人做得好,回去繼續努力吧。
5.不要不懂裝懂,要敢於犯錯拋棄玻璃心
這跟第一條並不衝突,第一條講究不要像小學生似的上個廁所也要打報告問行不行。這條強調不要怕犯錯,業務上的流程和專業性的工作不要因為自己不懂非要充大頭說懂。
結果做錯了又怕領導知道,被罵了以後做事小心翼翼害怕再做錯,這是惡性循環。說出問題才能避免問題,提前解決問題才能止損。
6.學生才會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有些事不要過分究其對錯,這是學生時代的處理方法。成年人處理事情只會分析其中利害和弊端,因為他們知道對錯不是重點,職場講究利益。
7.不是所有認識的人都能為你所用
學生時代交朋友只是為了認識更多的人能一起玩耍。但是進入社會,哪怕你認識了各種人脈,千萬不要覺得他們也是能跟你一起單純玩耍的小夥伴,遇到困難時能夠隨便揮揮手找人幫忙。
成年人的交往講究價值交換,尤其是職場,不要幻想他人能不求回報的幫助你,別人沒有這個義務。
8.習慣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
讀書時習慣等待老師傳授知識,但是學知識能為了讓你出社會以後運用知識積極主動做事情。
工作中遇到問題要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多想多動多思考除了本職工作以外,你還能夠為公司做什麼,你是否能夠為公司的發展建設提供可行性建議,你能否幫領導主動分擔一些事務?不要等領導去吩咐你做事,要走在別人前面,先一步做好事想好問題的解決方法。
比如老闆要你去打聽西瓜多少錢。你不要真的只問了西瓜一斤多少錢,你還得問西瓜甜不甜,批發怎麼賣,能不能送貨等等。
9.覺得錢最重要,浪費了空餘時間
讀書時,覺得時間太慢,大把時間,但是錢難得所以感覺珍貴。工作以後,還是這種思想,那你的發展就會止步不前。
錢總是可以賺到的,但是時間是無價且有限的。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寶貴時間去學習,充實提升自己,以賺取更多的錢。
10.習慣準備好再考試(做事),工作挑戰隨時來,機會不等人
工作中遇到新的業務或者超出本職工作的事情就想退縮,覺得沒學過,不會,沒有思想準備做好。
然而,職場瞬息萬變,有挑戰也有機遇,抓住機會才能發展;有目標才能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在進步中做好事情。而不是等你會了才去接受挑戰,機會不等人。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播中提及的多元學科應用於投資上的書籍: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當查理·蒙格遇見達爾文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
「班富蘭克林效應」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戴晨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一萬個做夢的理由- 「班傑明‧富蘭克林效應」 把討厭你的人變成 ... 的評價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一天聽一點#599】開口求助是件好事《富蘭克林效應》 的評價
- 關於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直接變愛情學霸 劉芒「10個戀愛心理學」讓心儀對象對你 ... 的評價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戴晨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我分享兒子 Frank Tai 的文章,提到~~在求助於別人時,可以參考「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願意、樂意來幫助我們,也能成為好朋友……
其實,Frank一直是個主動的孩子。
他在唸建國中學二年級時,就曾主動聯繫陽明大學研究所的教授,勇敢前往請教。
教授看到他積極學習的熱情與態度,就答應他,每週可以到陽明大學腦神經研究所實驗室,參與學習、實驗。
到了建中三年級,兒子前往陽明大學實驗室的次數,也增多了。他經常在建中下課後,搭捷運到北投的陽明大學做實驗;直到半夜,才獨自搭捷運末班車, 回到新店家裏。
事實上,兒子也曾經主動聯繫、欲請教台大與交大的教授,但都被拒絕了……
被拒絕時,當然心裡會有點難過,但Frank總是收拾難過的心情,再接再厲。
後來,Frank考上台大資訊工程系,但他想唸腦神經科學;奈何台灣的大學,沒有腦神經科學系。
於是,兒子就休學,也主動跟陽明大學研究所的教授再聯繫,該教授也願意聘用他,擔任實驗室的助理。
也因兒子有在「陽明大學研究所實驗室、前後二年的資歷、與實驗成果」,後來,他幸運的拿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全額獎學金,省下四年約20萬美金的學費。
其實,兒子在美國,獎學金需要主動爭取,實習的機會,也需要主動爭取。
在大三暑假之前,兒子又主動和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的教授(見下圖)聯絡,希望能到該校實驗室學習;
教授被兒子的積極與盛情感動,也提供兒子參與該校實驗室實習的機會,更提供兒子「三個月免費的紐約住宿」。
這三個月的「愛因斯坦醫學院實驗室」的實習參與,讓兒子大開眼界、收穫甚多;而接納他的教授(非他原本校),兒子到前一陣子,還都與他保持聯繫、見面。
機會,都是自己主動爭取來的。
你不主動,誰會為你主動?
你不積極,誰會為你積極?
你不爭取,誰會為你爭取?
去年,新冠病毒肆虐,在美國唸書的兒子,不得已回到台北。但,他仍不願浪費時間,也積極、主動與素昧平生的清華大學教授聯繫;後來,該教授安排兒子到新竹清華大學產學合作的公司,實習、上班,前後半年。
兒子到新竹清華大學旁租屋,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則上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網路線上課程。
如今,兒子美國大學畢業,暫回到台灣,也已申請到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博士班全額獎學金……
真的,
「凡事主動爭取」,是讓自己勇往直前的不二法門。
「勇敢、不怕被拒絕」,是成功的必要特質。
「我們都要~~不要放手,直到夢想到手!」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造與漫想》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貝佐斯把網路書店變成「什麼都賣」的亞馬遜商業帝國、研發 Kindle 電子閱讀器顛覆紙本出版業、開設 Amazon Go 全自動化購物超市、打造服務全球大小公司的 AWS 雲端運算平台,還推出尊榮會員、一鍵購買、智慧語音助理 Alexa、智慧音箱 Echo。到底,這些獨特且原創的想法如何誕生?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vent-and-wander/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他對商業、科技、人文的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由大名鼎鼎《賈伯斯傳》的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以近二萬字的專文導讀,解析貝佐斯獨樹一幟的領導風格與經營手法。他認為貝佐斯是一位足以媲美達文西、富蘭克林、賈伯斯、愛因斯坦的創新者,不但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熱愛藝術與科學。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探討亞馬遜成功的書籍,那這本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是這樣的:其他書籍多以旁人的角度觀察和解析這家公司,但是這本書完整收錄貝佐斯本人的親筆信件和演講內容,讓我們可以從他「本人」的視角,看著亞馬遜從1997年名不經傳的網路書店,逐漸成長到2020年後龐大的商業帝國。透過貝佐斯的一字一句,讓我們得以窺見這趟旅途當中,他經營的理念、堅持的原則和思考的脈絡。
.
【這本書給我的五個收穫】
.
我很喜歡亞馬遜的故事,曾經讀了介紹貝佐斯生平和亞馬遜創業歷程的《貝佐斯傳》、亞馬遜在職員工談《跟貝佐斯學創業》和「飛輪效應」的應用、以及商管專家談亞馬遜管理系統的《顛覆致勝》和「第一天」企業經營的哲學。但是,我卻沒有完整讀過貝佐斯寫的每一封股東信。這次,藉由讀這本書中的股東信,我體驗到了貝佐斯的思考內容之下更多的內涵。以下簡單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段落。
.
1.第一天,永遠是第一天
.
關於貝佐斯的「第一天」經營哲學,許多媒體都已經報導了無數次,簡單來說就是始終牢記最初的價值觀,持續聚焦於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且依據這個心態做出所有決策。這個概念在1997年第一封信就已經提出來,並且在之後每一年股東信的最後,仍然會附上這封1997年的信。
在每一年的股東信中,第一天這個詞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搭配貝佐斯充滿熱情的口吻:「今天是網際網路的第一天」、「今天是電子商務的第一天」…等等,他認為眼前的成就都不是理所當然,他永遠舉著旗子吶喊,寧可徹底顛覆,也願不安於現況。
在2016年的股東信他進一步解釋了:「第二天意味著停滯,然後變得無足輕重,接著是極其痛苦的衰退,最終就是死亡。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要保持第一天心態的原因。」他不忘強調總是要專注於顧客,同時擁有大公司的眼界和實力,還要擁有小公司的精神和用心。
.
2.我們使用的工具會改變我們
.
貝佐斯認為,人類會隨著使用的工具進化:「我們改變了工具,工具再改變我們。」特別是近年來,網路工具改變了我們,使人們開始偏好淺嚐資訊,注意力也會隨之縮短。便利性和去除阻礙會讓人更投入,如果我們的工具是讓淺嚐資訊變容易,那我們就會開始偏好淺嚐資訊,較少閱讀長文。
所以亞馬遜設計 Kindle 電子閱讀器就是為了閱讀長文而打造。雖然,起初在公司內部有許多主管大力反對這項專案,認為電子閱讀器的出現會打擊紙本書籍的業務,但現在看來,Kindle 反而有許多優點:書籍永遠不會缺貨、不會庫存太多、不會浪費太多紙本,而且顧客漸漸愛不釋手。
貝佐斯說:「只要某樣事物變簡單了,阻力減少了,人們就會更投入。」他也期許這類型的裝置,能在往後幾年,逐漸帶我們走向注意力延伸的世界。所以,我們不妨也問自己一個問題,留意一下你手邊常用的工具,是讓你偏好淺嚐資訊的?還是幫助你延伸注意力的?
.
3.從需求逆推,發展新能力
.
貝佐斯總是重視長遠導向和顧客優先,他也提到為什麼亞馬遜這麼具備「創新」的能量。傳統來說,「技能導向法」是常見的經營方式,從企業已知的能力出發,試圖推動商機。這種企業會問自己:「我們很擅長做X。我們還能用X來做什麼?」這雖然是一種很實用的經營方式,但如果僅僅只是使用這項技能,那公司就永遠不會有開發新技能的動力。
相反的,當你把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產了所謂「逆向工作法」,這種做法是從顧客需求往回推,「因為顧客需要,所以我們現在該做些什麼?」這種工作法通常會要求企業學習新技能、施展新長出來的肌肉,不在意剛踏出前幾度時有多麼不自在和彆手彆腳。
把同樣的道理放到我們個人身上,我想也是非常適用的。穩扎穩打的方式是技能導向法依據自己既有的技能,提供這個職場或社會所需要的價值。當你有能力嗅到職場或社會「需要」什麼,而剛好是沒有人擅長、還沒有成熟市場的需求,這時候就適合用逆向工作法,從需求回推,發展自己尚未擁有的技能。
.
4.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
貝佐斯時常幫公司開設領導課程,也會對實習生進行演講,總是有很多人問他,工作與生活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他其實不喜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說法,他認為這樣會誤導別人。他反而喜歡說:「工作與生活和諧」。
他認為,當工作做得很起勁、樂在工作,感覺到自己正在創造價值、融入團隊,做著讓自己有活力的事情,自己在家裡就會表現得更稱職。同樣的,如果自己在家裡很快樂,就會是個更棒的員工、更棒的老闆。但工作進入緊鑼密鼓的收尾階段,有時不得不多加一點班,但工作時數並非重點。重點通常在「活力」,工作是否令你喪失活力?還是工作帶來充沛的活力?
書中有個譬喻說得很傳神:「你正在開會,有一個人走進來。有些人加入會議能帶來能量,有些人加入會議只會讓大家洩氣、把會議裡的活力抽乾。你得決定,自己要成為哪一類人。在家裡也是如此。」我讀完這段話後,猶如人生跑馬燈一閃而過,我們該時時刻刻警覺自己正在成為哪一類的人。
.
5.與眾趨同將無法生存
.
整本書讓我最感到驚喜的,是2020年的股東信末這段話,貝佐斯提到了一則富有深意的引述。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盲眼鐘錶匠》這本書中談到一段生物的原理:
「生物要不斷努力,才能避免死亡。順其自然什麼都不做,就會死亡,回到與環境一致的狀態。去量一量生物的體溫、酸鹼度、含水量或電位,你會發現,活著的生物體狀態數值與周遭環境截然不同。例如,人類的體溫通常高於周遭環境,在寒冷的天氣裡,人體必須努力運作,才能維持著溫度上的差異。假如一個人死了,他的身體不再運作,溫度的差異就會開始消失,到最後,他的身體溫度會變得與周遭環境的溫度一樣。並非所有動物都會努力避免與環境溫度趨同,但所有動物都有類似的機制。舉個例子,乾燥國家的動植物會想辦法避免體內水分散失至體外,努力保持細胞含水量,對抗水往乾燥處流失的自然作用。如果這些動植物的努力失敗就會死亡。總體來說,要是生命體不積極防止差異消失,就會融入周遭環境,再也不是自主的生物。生命體死亡後,便是這個情景。」
這段話是很好的隱喻,在說所有的企業、組織和我們每個人。這個世界多麼努力的讓你變得與眾無異?你要多麼努力才能保持與眾不同?你要多努力,才能一直保有讓你與眾不同之處?貝佐斯希望我們去擁抱「獨特性」,務實地了解必須花多大的心力才能維持自己的獨特性。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
如同之前我讀過《黑馬思維》這本書所寫下的筆記,對於勇於反抗標準化的體制、創造自我的黑馬而言,這條路或許艱難、或許罕無人跡。但懂得培養獨立思考、發覺內在動力、掌握個人發展策略,才能在這個高度「從眾」的世代,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貝佐斯最後說:「『忠於自我』的童話故事告訴你,只要你讓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發光發熱,你就不會再痛苦了。但那是誤導人的故事。忠於自我是值得的,但你不能以為很容易,或者可以不勞而獲。你必須不斷付出努力。」永遠、永遠、永遠別讓宇宙把你融入周圍環境、變得無異於眾生。
.
【後記:下一段旅程】
.
《創造與漫想》原汁原味呈現了貝佐斯創業和經營的心路歷程,從書中一系列股東信裡,我們可以發現這家企業如何迎接新的挑戰、如何面對各種失敗、如何永保初衷堅持長期發展和顧客至上。貝佐斯也即將在2021年卸下亞馬遜CEO的職務,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在貝佐斯心中,他還有一個太空夢。在這本書中摘錄了他對自己的太空公司「藍源」(Blue Origin)和太空計畫的論述。他想打造太空基礎建設,讓年輕一輩的創業家和探險家站在紮實的基礎上,發展出真正的太空產業。
他心目中的太空英雄吉姆.洛威爾在阿波羅八號任務環繞月球,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伸出大拇指後發現,在千里之外,他可以用拇指遮住整個地球。所有我們知道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拇指遮住。然後他說了一句了不起的話:「我希望自己死後上天堂,但我在那一刻明白了,你一出生時就在天堂。」
地球就是天堂,明天仍然是第一天。
.
這次《創造與漫想》抽獎贈書感謝 天下讀者俱樂部 提供
曾經參加抽獎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改成在部落格文章抽?因為臉書最近的演算法,非常排斥在貼文呼籲任何行動,所以之前的抽獎文和抽獎名單,時常被屏蔽或者刪除。這次換一個替代方案來試試看,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新的抽獎方式,你還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參加提高中獎機率唷!有任何想法和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p.s. 上一本抽書結果順利,以後先沿用這模式唷!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直播中提及的多元學科應用於投資上的書籍: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當查理·蒙格遇見達爾文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來幫影片上個字幕吧:http://bit.ly/2ZwKgZ8
#馬克讀書會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查理蒙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TJPSevkfUw/hqdefault.jpg)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害怕麻煩別人。因為會覺得麻煩別人,是一件粗魯、沒有禮貌,而且會欠別人人情的事。
可是如果我告訴你,當你麻煩的那個人,他反而有可能更喜歡你;而且當你還要再麻煩他的時候,他會更容易的答應,你相信這件事嗎?
這有一點違反直覺,可是我會希望你回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裡,去觀察一下,看看有沒有那些常常麻煩你的人;事實上只要你能夠幫得上忙,在那個過程當中,你還會覺得自己挺有價值、還挺有成就感的。
其實國外就有學者,針對這個現象做了一些實驗。這兩位學者是吉姆.傑科,跟大衛.蘭迪。
他們呢,在1969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個演員,去假扮科學家跟秘書;對一群受試者表示說,有一個研究要做。
於是呢,這些受試的對象就到實驗室。他們以為要做心理測驗,然後做完之後有錢可以拿。
而這個演員假扮的科學家,故意表現出沒有禮貌、粗魯的樣子,希望呢讓這些受試者感覺到討厭。
在這同時呢,給受試者做的一連串測驗,也都不是真的。每個受測者,不管他們答什麼,都會讓他們連續成功12次,也能夠拿到這些獎金。
而在心理測驗之後,這個顧人怨的假科學家,就要受試者上樓,填另外一份問卷。但是呢,動作到一半的時候,假科學家就突然擋下了1/3的受試者,要他們退錢。
退錢的理由是,他們做的這個實驗,是科學家自己掏腰包,而科學家的錢用完了,這實驗就做不下去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高抬貴手幫個忙。在這樣的表示之後,大家也就同意把錢還給科學家。
而另外1/3的受試者,離開了實驗室,正準備要填問卷的時候,那另外一個假扮的秘書,就開口請大家把錢回捐給研究部門。
理由也是研究的經費,非常的拮据;然後這個時候,大家又再次同意了。而剩下1/3,則順利的把他們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裡。
所以我們順一下喔,有1/3的人,被這位有點討厭的科學家,要求要還錢;而另外1/3的人,是被帶到另外一個地方,由秘書來跟他們說,請他們還錢;而最後1/3的人,是順利的把錢放到自己的口袋裡。
那當你聽到這裡,你猜猜看喔,這三組人他們各自,對這個科學家的看法會是怎麼樣?
你覺得是拿到錢的人,對科學家的印象會比較好,還是那些被科學家要求把錢吐出來的人,會對科學家的印象比較好呢?
為了回答這件事,最後讓他們填一個問卷。這個問卷的設計,是從1到12分,讓他們去表達出,自己是否喜歡這個科學家的程度;分數越高越喜歡。
結果啊平均下來,順利拿到錢的人,給了科學家5.8分;而那些應秘書的要求,捐錢的人只給科學家4.4分。
而最後可能會讓你最意外的就是,那些還沒有出實驗室,就被討人厭的科學家攔下來,要求把錢吐出來的人,卻給了科學家7.2分。
這一組人對於科學家的喜好程度,居然是最高的。其實這樣的效應,在心理學裡,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就叫做「富蘭克林效應」。
在我們之前的「一天聽一點」裡,也有跟大家分享過這樣的效應。
簡單來說呢,就是富蘭克林,他有一個政敵。而這個政敵呢,他一直找不到機會,去跟他好好的交流跟認識。
於是呢,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跟這個政敵,去借一套很珍貴的書藉。想不到喔他一開口,這個人還真的答應把書借給他。
於是呢富蘭克林,就在說好的時間裡,把這個書再還給這個人。結果想不到只是因為這樣的交流,這一個原本跟富蘭克林立場相左的人,開始喜歡了富蘭克林,還常常為富蘭克林說好話跟背書。
所以我們回頭想一下喔,透過這些例子,你不妨問問你自己,你敢開口要求別人嗎?
或許在你心中,原本認為的粗魯、沒有禮貌、會欠別人人情,是不是把這件事稍微調整一下呢?
因為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實驗,不管是任何文化傳統底下,都呈現出一件事情,就是那些幫過你的人,他們會更容易的再幫你一次。
有時候我們不敢要求別人,或者是我們不敢麻煩別人幫助自己,某種程度上,除了你會損失掉一些,能夠被幫助的機會之外;其實更大的損失,會來自於你即將沒有任何,跟別人可以深入連結跟交流的機會。
而這一切的解答,我猜並不是學會一套「要求別人」的方法,而是你的心中,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不敢開口要求別人呢?
如果有機會,我很歡迎你可以踏進我的教室,我想你會找到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不管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5R_Hb3CwU/hqdefault.jpg)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會比較喜歡一個你幫助過的人?還是一個幫助過你的人?
你怎麼看待「示弱」?或是請求別人幫忙這個舉動?
如果有一個難搞的人,你卻不得不跟他建立關係,你會想辦法討好他?還是請他幫你一個不大不小的忙?
「富蘭克林效應」告訴我們,有時候要跟人拉近距離、取得好感,是違反直覺、卻極為實用的~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10.27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0期)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goo.gl/wgL3Xw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aSJhDy3AM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wVq2VZO-D81CxuTk2KwywtsrJkQ)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一天聽一點#599】開口求助是件好事《富蘭克林效應》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僅剩最後"1"位 ... 其實這樣的效應,在心理學裡,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就叫做「 富蘭克林效應 」。 ... <看更多>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直接變愛情學霸 劉芒「10個戀愛心理學」讓心儀對象對你 ... 的推薦與評價
這種神奇現象後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戀愛心理學8:富蘭克林效應Photo from Youtube 劉芒. 劉芒提到,讓喜歡的人適時幫助自己一把,可以讓本來無感的 ... ... <看更多>
班富蘭克林效應 在 一萬個做夢的理由- 「班傑明‧富蘭克林效應」 把討厭你的人變成 ... 的推薦與評價
整合中西復健的評估治療策略,包含整合徒手療法、筋膜整合、彼拉提斯運動、大腦身體動作控制訓練、中醫經絡、古醫六筋經點穴療法等。致力推廣自費物理治療、專業復健結合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