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icone Ball曾經在我心中是只有高手才有辦法駕馭的頂級道具,完美的圓形、穩定的彈性,沉甸甸的掂在手中非常稱手。
光是單純拋接感受球的重量在手中轉換,或是彈地透過腳底板接收到球撞擊地板的瞬間,一來一回每次聽到球紮實回到手掌中的當下就非常開心,若同時能操控多顆球那就更過癮了。
望著台上的同學、學長精湛的演出,心裡想著:「我也好想要跟他們一樣厲害」,我得先替自己弄到球才行,單一顆直徑不到三公分的矽膠球單價堪比一雙芭蕾舞硬鞋,當時還是初學者的我當然無緣親近此夢幻逸品。
謝謝溫同學的贊助,三顆用氣球包的鳥飼料沙包,開啟了我練習Juggling的旅程。當時真是球不離身,一上學科課就是打瞌睡,下課鐘響就馬上站在牆壁前面練習,練到很多人都懷疑我當初為什麼是選傳統戲曲而不是雜技。
為了找到適合的雜耍球舉凡軟式網球、安全壘球、直排輪曲棍球、宜家裝飾用木球、玩具反斗城買到裡面有海豚接縫明顯的彈力球、自己用報紙揉一團外面纏膠帶的土炮球,連吉米書的贈品那顆月亮都被我跟阿姨凹來當我的道具,一直到大概四年後奇摩家族雜耍社的社員一起團購,才有勇氣與實力從紐約雜耍道具店Brian Dubé下單八顆矽膠球,開啟另一趟球不離身的旅程。
上課丟、下課也丟、開系會的時候丟、去國家劇院看表演的當下也丟,坐捷運的時候還被旁邊的阿姨問我是不是中風在做復健。不過當時的練習完全沒有章法,網路的資源也有限,反正就憑著也想跟同學、學長一樣厲害的初心,就這麼一直傻傻的丟下去,就算被笑也會假裝不在意。
道具有了接下來的挑戰就是「該怎麼設計自己的表演呢?」現代舞Robert老師說先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音樂,再不行就先從模仿開始,老師方向已經給得很明確了,但我總是對自己不是科班生這樣的念頭給阻礙者,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替自己做主。
在創作課夥伴勇成的鼓勵下一起完成了一段小品,最後又經歷了無數次爭執之後團體節目變成自己的solo,雖然我因此有了自己的雜耍小品,也透過這一段演出挑戰了畢製、五位數酬勞商演、法國雅維農街頭、太陽馬戲團舞台,不過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生出那一段小品的,還好在創作路上能幸運遇見花時間陪伴我的同學老師們,那一段創作過程絕對是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回憶之一。
可能也是因為沒自信的關係,從來都沒想過要考表演立足,反而想著該如何讓更多人親近這個文化,因為天才不一定懂得傻瓜的苦,但我這個笨蛋很了解大家到底為什麼卡關啊!
要去哪裡買道具?
如何更有效率的練習?
如何設計自己的演出?
如何找到進修的管道?
國外馬戲學校的境是不是比較香?
馬戲該如何不再只是炒熱氣氛的配角?
該如何打破一般大眾對於雜耍的刻板印象?
以上這些曾經困擾我許久的問題,他們現在再也不會去困擾下一位喜歡馬戲雜耍的朋友了,只要上網用關鍵字一查,以中文為主要溝通管道的論文、書籍、社團、劇團、公司、協會、平台、Podcast、YouTube、抖音,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百花齊放,英文好一點的朋友更是輕易地能找到國外的資源,所以請放寬心地加入我們的行列。
不一定要變成高手才能用矽膠球,有緣的話就讓曾經陪我走20年的硅膠球,繼續陪你走下去吧。
記得關注 @hsinghoooh 然後練習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吵到樓下的鄰居喔。
📷 郭勇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90的網紅愛跳舞的Div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pe for the better world. 願這個世界更美好:) Q 為什麼想跳這首歌? 這首歌是電影聖人大盜的片尾曲,孫盛希的「let me fall」,當初聽到這首歌腦海就浮現很多畫面,跳舞的動作啊、燈光啊、情緒等等~就很想把這首歌舞蹈詮釋出來,帶給觀眾們:) Q想表達什麼給觀眾?...
現代舞初班 在 楊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楊影老師
💼簡介經歷
曾被華語樂壇天王級製作人林隆璇盛讚「台灣當代難得一見的氣質美聲,能將古典與流行巧妙融合,是位唱功了得才華洋溢的創作歌手。」並簽約為旗下創作歌手,也是跨界音樂人。
2015年簽約進入青田音樂,經過四年的訓練,成為能獨當一面的音樂製作人。楊影喜歡羅大佑批判分析的理性部份,同時又喜歡姚謙及姚若龍日常又細膩的情感敘事,台大數學系畢業的他,嘗試在兩者之間拉扯,以熟悉理性的思維拼湊出情感的模樣。
第一張專輯《二分之一的世界》楊影從製作至詞曲完全一手包辦。合唱團出身的背景,促使他將東西方古典風格融入流行音樂,由外而內探索「外在世界」與「內在情感」的連繫。《二分之一的世界》專輯中做的各種融合,從第一首至最後一首連貫,表現音樂風格的流體變化,楊影嘗試探索音樂在自己身上的各種共生可能性。
「二分之一的世界,想像中的白與黑,拆開了湊不成對仍然是一片灰。分類只不過是一種想像,人與人的情感如此,音樂應該也是如此吧。」
酷似金城武的外表與抒情獨特的嗓音受人矚目。學生時期任台大合唱團學生指揮,在2013年音樂會《隨愛》於國家音樂廳指揮,曾與舞團「玉舞蹈劇場」合作《在愛裡流浪》現代舞劇場表演,擔任吟唱者及音樂內容設計,以音樂作為橋梁連接了現代舞和一般民眾的距離。多元的音樂經歷讓音樂內容風格獨樹一幟。
除了音樂人身份之外,同時也是歌唱老師,曾與林隆璇、葉歡、周思潔、管麟、林亭翰、周書彥…等藝人合作。
演唱發表作品
2018 發行創作單曲〈拼圖〉
2018 《沪上五韵 EP》〈桃園記〉
2019 電影《最是橙黃橘綠時》 插曲〈畫筆〉
2019 TOUCH蘇州亞洲青年創意營創意作品〈誰的魔法〉
2019 電影《傀儡姬》插曲〈斷情愁〉
2019 網劇《你好,對方辯友》插曲 〈Ivy leaves〉
2019 首張創作EP《二分之一的世界》
創作
梧桐〈微光〉作詞
李碩〈好好先生〉詞曲
莫海婧〈準備不了分手〉詞曲
周暘〈不再〉詞曲
卓猷燕〈還是很想說愛你〉詞曲
林隆璇〈先別說以後〉、〈我也很想相信〉作詞
配唱製作
林亭翰
〈遠方〉、〈最堅持的夢〉、〈盜夢遊戲〉、〈支配者〉、〈想想〉、〈笑著哭了〉、〈用心地寫一首歌〉、〈不完整的再見〉、〈鯨落〉、〈北港小鎮〉、〈寒暄〉
林隆璇
〈先別說以後〉、〈我也很想相信〉、〈也很好〉、〈從前的以後〉、〈那些歌兒〉、〈為愛往前飛〉
周書彥
〈我愛你所以每天吃吐司〉、〈流浪到哪去〉、〈周書彥〉、〈我希望的〉、〈那時不懂〉、〈沒朋友〉
網劇《你好,對方辯友》插曲 〈Ivy leaves〉
TOUCH蘇州亞洲青年創意營創意作品〈誰的魔法〉
管麟
〈開滿花的路〉
製作人
2019 楊影《二分之一的世界》
和聲
林亭翰
〈遠方〉、〈最堅持的夢〉、〈盜夢遊戲〉、〈支配者〉、〈想想〉、〈笑著哭了〉、〈用心地寫一首歌〉、〈不完整的再見〉、〈鯨落〉、〈北港小鎮〉、〈寒暄〉
林隆璇
〈先別說以後〉、〈我也很想相信〉、〈也很好〉、〈從前的以後〉
周暘
〈不再〉
電影《華麗上班族》合唱團和聲
羅大佑專輯《家III》合唱團和聲
音樂設計、配樂
2019電影《最是橙黃橘綠時》配樂
2019劇場《在愛裡流浪》音樂設計
戲劇
2017微電影《覓食者》 飾 阿勇
2019電影《最是橙黃橘綠時》 飾 克強
2019劇場《在愛裡流浪》 吟唱者
其它
華岡藝校 應用音樂主修老師
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梵樂合唱團 指揮
馬爾巴佛學會梵音合唱團 合唱指導
2013-2016 Focal Plus瘋人聲樂團 男高音
2013年苗栗國際藝術節跨界歌手羅素華生專場音樂會 和聲
2014年音樂劇《悲慘世界》世界巡迴演唱會《你聽見人民的歌聲嗎》台灣場次和聲
2016青田音樂歌手創作發表會《貝士的四根藍調琴弦》行政統籌
2016《雨你同在生聲不息》張雨生50歲生日音樂會 和聲
2016聖者之歌音樂會 歌手
2017文化大學原創中文音樂劇《白屋戀習曲》歌唱指導
2018《恐龍復活了》新加坡歌唱指導
2018青田音樂歌手創作發表會《我愛你所以每天吃吐司》行政統籌
2018聖者之歌音樂會 歌手
2019林隆璇演唱會《林隆璇 「三分之一的時間 」30週年音樂全紀錄演唱會》和聲
2019 中國科技大學第十六屆金嗓獎——再造張清芳,台北校區初賽評審
🔎相關連結:
CH ID:wingyang526
instagram : wingyang526
粉專:https://m.facebook.com/wingyang526/
🌟《百秒達人秀》
百秒歌神—週四晚上八點海選
CH🔎 百秒達人秀 (100show.cc)
現代舞初班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想起按下遙控器後八德路三段十二巷的鐵捲門緩緩升起的樣子,緊接著推開玻璃門,迎面而來的味道是被我們用過的風。我,又瑜,子華姊,有陣子抵達出版社是依這個順序,所以我先餵貓,旁觀貓於貓碗之寵幸,站在門邊遠遠地和貓飼料與有榮焉。然後開始裝箱訂單,整書,小乙老師設計的《最後一封情書》在倉庫裡是一袋一袋待在紙箱裡抱著的。偶爾,要從黑色針織書套和粉紅色針織書套裡隨機出貨,而好像嫌這些還不夠暖似地這本書竟還有附圍巾的版本。
⠀
當我說,我居然訪到林小乙的時候,在我面前分成知道我為什麼說居然的,以及不知道的。那些知道的也會同時知道,林小乙不受訪的,貓站在冬天的傍晚裡就是不走過來的那種不受訪,你還在心想站在那裡不會很冷嗎的時候其實你自己常常忘記你是為了看見祂才走出門,然後才發現了氣溫。而不知道林小乙的人啊,你這輩子可能就是因為不知道她所以才這麼寂寞的吶,因為這個世上沒有人要跟不認識林小乙的人結婚,我說真的。
⠀
離開出版社後偶爾遇見那時認識的人,他們總遠遠的。秋天時安走來,說:你生氣啊?我說我沒有啊,我那麼愛,我只氣我自己,沒有能力消滅那些只會傷害別人,卻又美不勝收的人。然而,原來到頭來選擇逃避的我,在別人眼中就和他們一樣嗎?風、圍巾、鐵捲門,貓在八德路三段生老病死。因為感到冷而把自己包得緊緊的,現在的我知道那不是人的錯。
⠀
走進小乙老師的工作室,她開的第一個話題:你是那種會整理自己過去的人嗎?我說,我非常是;她笑,應該是因為覺得我真年輕的緣故吧。「可是,我做完一件事,下一件事就來了啊。」她說。我點頭,但我有時候覺得,下一件事是在前一件事來之前來的,最近尤其越來越頻繁。我想起第一天走進八德路三段,自顧自把出版社裡書架上的書全部卸下來、按照書系書號排好,一邊自以為是地做筆記:哪個設計師做出什麼風格的書,喜歡什麼顏色,整理到中途還自己和自己玩未看版權頁先猜設計師的遊戲。
⠀
那個時候、不斷出現的名字。
⠀
我曾經以為,所有事情都可以從現在開始。但我錯了。所有事情都是從昨天開始的。
⠀
⠀
⠀
#
⠀
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第一講:輕。
⠀
在意識到自己嘗試以寫作來描寫現實真相,卻被現實的沉重、晦暗所沾染、凝滯時,卡爾維諾以數個例子說明小說如何以「深思熟慮的輕」來抵抗世界之重 ——
⠀
歐維德《變形記》裡,珀修斯腳踏飛天鞋,手持雅典娜贈與的盾牌前往討伐蛇髮女妖,藉由盾牌折射的影像確認梅杜莎的位置,避免因直視而被石化,成功砍下梅杜莎的頭顱。所謂創作,可以是「不直接觀視現實」的途徑;
⠀
蒙塔萊的詩作〈小誓言〉:「夜間,在我腦海中/那閃閃發光的/如蝸牛涎線發出的貝母般光澤/如拋光玻璃留下的碎屑,/不是教堂抑或工廠的燈光」。當文學藉由細緻的象徵,轉化感官所見的現實,人便不再受限於知覺所構築的世界;
⠀
一樣是輕,在另一首詩裡:「塵埃微粒在暗室裡一束陽光柱中漂移旋轉/薄細的貝殼/全都相似卻又各自不同」。當事物被以最微觀的尺度來審視,原先堅實而不可拆解的世界就能分解、消融為新的認識——這是盧克萊修的《物性論》。
⠀
上述三個段落,便是林小乙著手設計 2019 金點設計獎年鑑時,主要的靈感來源。
⠀
⠀
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金點設計獎,去年以聯合國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關注主軸,最後收錄逾六百件設計作品,邀請林小乙設計製作年度專刊。由於內容龐大,亦有規格上的需求,林小乙認為與其從物質層面來詮釋,不如從精神概念來表達。
⠀
「我認為所有的創作都是現實的折射。透過一個作品鏡射出來的世界,可以讓你面對不可直視的現實。透過折射、變形、轉換、甚至於思維的跳躍,能夠離開沉重的處境。我想或許所有關於現實的沉重,無論生理或心理上,都可以透過創作轉化成美麗的事物。」她說。
⠀
珀修斯砍下梅杜莎的頭顱後以此作為武器、歷經數道險阻,最終將頭顱埋葬在阿爾貢的市集。他從水中撈起枝葉,鋪在土地上,把梅杜莎的頭顱朝下掩埋,而那些枝葉一碰觸蛇髮女妖的目光,全都變成了珊瑚與水仙——枝葉、珊瑚、水仙、貝母般光澤的形象,貫串 2019 金點獎年鑑的封面與內頁,成為林小乙以創作轉化現實之重的隱喻。
⠀
這份對「輕」的追求,不只體現於這本年鑑上,也展示於林小乙大部份的設計作品中。
⠀
⠀
⠀
#
⠀
若曾親手接觸過林小乙的作品,必然會對它們的精緻細密印象深刻。無論是近年由木馬文化發行的川端康成系列作品,其中《雪國》、《古都》、《千羽鶴》以不同顏色的布料書封、佐以刺繡勾勒書名與隨筆畫線條;抑或在中文版勒卡雷系列,以三種不同色度的黑、白紙材來呈現間諜世界,運用同色系不同質地的油墨、燙工堆疊出「影子」、在白色紙材上構成蜉蝣的薄翅。林小乙的作品,常常需要以一種近乎檢查的觀看才能見得全部細節。
⠀
「前面提到的盧克萊修,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遠古詩人藉由他的詩,告訴你這個世界是由最微小的實體支撐⋯⋯他凸顯那些空虛的、微弱的、幽微的東西,讓你感知即便看不見,ㄧ樣是存在的。」
⠀
林小乙的設計工作室「atom no color」,其名便出自《物性論》:「Tis thine to know the atoms need not colour」。回歸到最小的、不可見的、甚至沒有重量的,原子組成的世界,是林小乙所有設計的核心。
⠀
⠀
作為一名設計師,林小乙認為畫面記憶的擁有與表達非常重要。她引用導演安東尼奧尼《一個導演的故事》:「當一行詩變成一個感觸時,就不難把它放進電影裡。」這本導演的創作隨筆在剛成為設計師的幾年常伴林小乙左右,是她內心想法具象化時常常回溯的文本。她同意:當一行詩變成一個感觸時,就不難放進設計裡。
⠀
「我全部的作品,都是仰賴我閱讀過的文字構成的。」她說。
⠀
盧克萊修詩中的塵埃微粒,對林小乙而言不只是文字,也是童年記憶。她幼時居住的台南老家曾是一棟日本時代的老房子,室內日光被繁複構造層層篩過,時常昏暗。林小乙喜愛藝術與科學的哥哥曾在那樣的幽暗中,指著光柱中的塵埃,告訴小時候的她:「那就是原子。」即便長大之後明白那僅僅就是塵埃,那個夏日清晨的畫面卻成為了林小乙的永恆記憶,直到哥哥辭世後的如今。
⠀
她還記得自己在小學時,一下課就會爬到樹上去。倒不是怕人,而是不想花費太多力氣和人說話。哥哥帶著這樣的她,到圖書館、到書店,指著一整道書櫃,說:「妳把這些書看完,看完妳就會變得很厲害。」
⠀
長大之後,她發現自己一直用這個方式做每件事。她說,無論爬樹或閱讀,都如同珀修斯的飛鞋,是逃逸現實的形式。聽哥哥的話,林小乙坐在書店裡,輾壓式地大量吸收,「那時候沒有網路,你會覺得今天存在的東西、第二天就死掉了,沒有了。我不管拿到什麼,就是拚命讀。」
⠀
⠀
製作香港蘇富比〈La déesse du sommeil〉藏家專冊時,林小乙以純蠟為材質,雕刻日本畫家藤田嗣治為當時的創作繆思小雪而作的畫像。藉由蠟,林小乙呈現出人體肌膚的有機質感,來表達畫家筆下女子肌膚的觸感。但蠟媒材駕馭不易,包含灌蠟模具的雕刻、降溫凝固的速度、灌蠟方式、蠟的配方等等,都會造成質地甚至顏色的差異。光是測試,團隊就製作了六十幾組。
⠀
「原作是一張 163 公分的畫,小雪的皮膚在畫上非常晶瑩剔透。思考如何製作時,我想到白居易〈長恨歌〉裡的詩句『溫泉水滑洗凝脂』,就請助理幫我調查包括沙子和塑膠的質地⋯⋯但後來,塑膠材質的觸感太現代了。」不只思考質地,也要考慮書冊放入蠟盒後是否會變形、保存時的軟硬程度如何影響它留下碰觸的痕跡。因為配合拍賣,蘇富比專冊通常從設計到製作至多 25 天或一個半月時間,那一年除夕夜,林小乙和工廠老闆談到晚上七點多,吃完年夜飯還要繼續做稿。
⠀
「這就是我在做一件作品時會思考的事。從文本本身切入,能不能更深層地去理解它想表達的事情?我想知道創作者有沒有想說的話,即便是一張畫都有過程的累積。我不希望是自溺的,所以需要參考很多的作品、包括創作過程的影片和訪問資料,消化之後找到一個觀點,才有辦法下手做一本書。」
⠀
讀到最細,再以最細的手法傳達。林小乙作品所呈現的精緻,是以紀錄片式的反芻雕琢而成。
⠀
⠀
⠀
#
⠀
養成她大量閱讀習慣的年代適逢第二代《影響》刊行,引介大量西方藝術電影,也以豐富的專題撐起雜誌骨幹。林小乙讀《影響》,從封面開始讀到讀者回函,連廣告頁也不放過。從閱讀,林小乙愛上電影,一天要看兩到三部。書店的人都記得她,一看到她來就自動提醒:「這個月《影響》下午才會到⋯⋯這一期明天才會到⋯⋯」
⠀
二十出頭的她,有ㄧ天中午去出版社買電影書,引起了出版社總編注意。對話間,林小乙忍不住詢問對方有沒有招工讀生。「我很喜歡電影,又喜歡音樂,覺得書是最能夠乘載所有我喜歡的事物的形式,但是我那時候還不知道編輯是什麼。」
⠀
林小乙就這樣進了出版社。總編請她做資料性整理的工作,在電影劇本、文本資料間往復。這份多數人覺得枯燥的差事,林小乙卻戴著耳機,一邊做一邊心想:我得到一份非常棒的工作啊。
⠀
⠀
幾年後,她真的成為了《影響》雜誌的專題編輯。每個月,她負責撰寫封面專題和組織兩個專題提案,每個專題她都如當年在書店一樣,廣泛閱讀文本:該導演拍的廣告、短片、電影,出版的著作、演講⋯⋯她常常工作到早上八點半,回家睡幾個小時,中午又繼續工作。
⠀
也是《影響》的工作環境自由,只要任務完成,沒有多餘規範,讓林小乙可以採用這樣彈性的工作模式。1998 年,《影響》停刊,往後幾年林小乙繼續至其他出版社做編輯,她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體制。
⠀
「體制有它的優點,但在那段時間,我對它是排斥的。」那時,林小乙即將三十歲,轉換職業對他人或對她自己,都是很難相信的選擇。
⠀
「離開出版社兩年,我接了幾本書籍的視覺統籌工作,可能因為那時候和聶永真合作的關係,讓我有一個誤會,覺得做設計好像還不錯⋯⋯因為他做什麼事情看起來都游刃有餘,事實上大部份的人都做不到他能做的事。」為了想要「安安靜靜地自己做設計」,林小乙請聶永真鍛鍊自己的設計技術,懷抱著「誤解」,開始自己的設計之途。
⠀
⠀
她說,決定從編輯轉設計,是因為自己喜歡太多東西。「美麗的事物、憤怒的事物,各式各樣的感知,只能一直把它們裝進自己身體,但我想要有個能釋放心裡沉默負荷的地方。」到頭來她仍選擇了書的形式。
⠀
林小乙的首件完整設計製作作品是 2009 年的《RIVER KUO》,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種釋放的渴望:3 種白色、19 種紙材,外加布料等其他媒材,極其繁複。非科班出身的她,為了掌握加工技術,常騎著腳踏車拜訪中和的工廠、與老闆聊天,問有沒有可以參考的加工樣;研讀設計裝禎相關書籍,她會遮蓋住工法的說明,看著書中提到的作品自行寫下可能採用的印刷加工,再一一對照,直到自己全對為止。
⠀
「一開始我想做一本美麗的書,但逐漸意識到所有影響我的美,都能夠在一個人心裡成為很深刻的事,不能只因為有一個糢糊的興趣。專業的世界是很嚴肅的。」
⠀
⠀
意外的是,正是在那段日子裡,她在誠品翻到了日本編輯菅付雅信《編集天国》,深深震動。菅付雅信身為編輯,也跨領域經手唱片、廣告、時尚工作,曾為音樂家坂本龍一製作網站、公演企劃,並且經營出版社,為他自己熱愛的藝術家、攝影師等創作者出版書籍,無論那些人身在世界何處。
⠀
「他所製作的這些書,都是許久之前曾經啟蒙我、讓我想做設計的原因。他就像一位策展人或製作人,看到了那些創作者將來的代表作。即使後來有些出版社倒了、雜誌停刊了,他所做的一切卻影響著他不認識的、身在另一個國家的我。我想起我過去非常排斥的、不願意再去碰觸的編輯的部份。那是我第一次覺得必須要把製作人這個概念,放到我的作品裡面。」
⠀
為了迴避編輯的體制勞務而走入設計,卻又在實踐設計的過程中意識到編輯意志的力量。林小乙試圖在作品中融會這兩種脈絡,形塑出她的工作風格。
⠀
⠀
⠀
#
⠀
除了〈La déesse du sommeil〉,林小乙也設計了香港蘇富比數件限量藏品專冊。「我從 2014 年和香港蘇富比前二十世紀現代部門主管 Vinci 合作,在紙本逐漸消亡的年代,我很幸運,客戶非常信任和支持我,這些專冊都是從她和我說了一張畫作的故事開始⋯⋯」
⠀
製作〈Lalan〉時,林小乙從謝景蘭同時身為舞蹈家的這一點切入,希望將現代舞者的肢體關節感融入設計,另一方面也藉由刺繡技法、蠶絲布的運用來涵納東方元素。製作時,為了呈現關節的轉折,林小乙要求整本書裡不同尺寸的頁面燙金,彼此都要對位重疊。裝訂複雜的內頁卻不上膠,只能用結點固定。封面的山水圖,則要求刺繡師必須以單針刺繡的技法,在沒有可以回勾節點的前提下讓針針相連,同時不可留下任何可見的線頭。
⠀
受限於機器,林小乙必須要將每一個節點在圖面上的 XY 軸座標都算出來。最後,每個節點裸露的線段,還需刺繡老闆手工一針針把它們穿進布面後藏起。成品上,金色蠶絲布上透著紫色繡線,書中也以極細的燙銀線條、縫紉銀線交織表現抽象繪畫、現代音樂與即興舞蹈。「我希望它是一本在暗中仍透著微光的書,藏家透過近距離地觀看與觸摸,如同捧在手上的湖泊。」
⠀
⠀
常玉生前的最後一場個展,在他晚年摯友、法國勒維家族被庭園植物纏繞的玻璃屋中舉辦,畫作〈睡美人〉(Nu endormi)便收藏於其中。
⠀
「客戶讓我和〈睡美人〉獨處,告訴我它在屋裡安靜地躺了 60 年,藏家把這幅畫拿出來,已經不是因為畫的價錢。她轉述,能不能為藏家和她的朋友(常玉)做一本書?因為這對她來說是很珍貴的回憶。」
⠀
書頁中,林小乙選用纖維較長的手感紙,將網印銀色墨壓在綠色墨上印刷,讓銀色顏料薄薄地凝在紙面的纖維上;透著光線,可以看見葉子上鋪著一層銀光,如同晨霧停在葉子的表面。書中穿插了數台以 75gm 竹尾アリンダ(類似 PVC 片)加工的插頁,翻頁時,光線互透呈現了繁枝茂葉投在牆上的植物光影。此外,林小乙在庭院中摘取被蟲蛀蝕的真實植物,以金工實體方式鑄造出 100 株皆不相同的枝葉,為的是將藏家友人與常玉的回憶凝結封存。
⠀
收納書冊的外罩,原先製作成化石的形象,但林小乙無法說服自己這樣了事。「我想要做的是『時間的凝結』,首先想做玻璃屋,卻因爲過年期間窯廠公休,沒有人願意承接。即便後來用水泥和樹脂灌出了一個類似化石的東西,仍覺得不對。不管怎麼試、做出什麼,我都不滿意,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我做不出來。那時只剩兩個星期就要交件了。」
⠀
在她心中,那是像一個泡泡一樣的東西,這個泡泡是很多時間淤積出來的,裡面有風、有沉澱⋯⋯
⠀
⠀
那年初三,她和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所有認識的工廠老闆,拜託他們製作符合需求的玻璃。然而,這麼大的吹製玻璃、加上林小乙要求以清透的高白玻璃從中製造出淤積與細小的氣泡,來呈現回憶的「雜質」,想當然又吃了不少閉門羹。好不容易找到新竹窯廠,ㄧ位老師傅願意接下工作。
⠀
「製作溝通的時候,如果對方說做不到,我會想知道是不容易?還是不可能?如果只是不容易,那麼我們就來討論怎麼處理或調整這個不容易做到的事。」
⠀
對林小乙而言,她面對的早已不只是強度很高的設計工作,而是強度很高的製作統籌與溝通協調。如今,能安安靜靜做設計,反而是她感到最開心的時刻,因為在近期的工作裡,設計需要用最精簡時間完成,大部份精神投注在如何讓整個團隊的人在統一的想法上工作。
⠀
「通常一寫完設計工單,我就可以整份背下來,不是因為我多厲害,而是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細節的連動,包含所有預算、流程,以及過程中可能會有的誤差。工單寫好,就已經可以想像作品完成的樣子了。」
⠀
⠀
⠀
#
⠀
大量的吸收消化,加上繁複嚴格的工序,自然需要大量的時間。林小乙說,反正她本來就不怎麼喜歡睡覺。有時為了等早上的光線看紙樣,她索性工作到太陽升起。
⠀
為什麼不愛睡覺?她說,她只有在兩種情況會感覺像死。其中一種就是睡覺。
⠀
「我從小就善於自處,世界給我太多太多精緻豐富的東西了,我一個人也可以很開心地做任何事,不會覺得無聊。可是睡著的時候,你跟世界的所有連結是停止的。只有當睡意覆蓋了我,才瞬間會覺得有一點孤獨。」
⠀
另一個讓她感覺死亡的,是時間的過去。
⠀
「瑪莉蓮羅賓遜提到,『回憶就是失落感』。我沒有想過失落不失落這件事,但對我來說,過去的記憶會殘留在生命裡,好像你身上沾著一個氣味,盤旋不掉。」
⠀
⠀
哥哥住院昏迷的那天,林小乙正在做遠流版《流浪者之歌》的裝幀,她在醫院裡十分冷靜地與編輯通電話,對完所有的印樣。「對完的瞬間,我意識到一件事情:我哥其實是不會再回來了。」
⠀
這是始終盤桓在林小乙心中的疑問。「時間走掉了,就連我想著『時間走掉了』這件事的時候,時間也在走掉。可是我卻沒有辦法把它設計出來。」
⠀
波赫士身患遺傳性失明,晚年於《沙之書》寫給年輕的自己:「等你到了我的年紀,你也會幾乎完全失明,你只能看見黃色和明暗。你不必擔心,逐漸失明並不是可怕的事情,那像是緩慢漸暗的夏日時光⋯⋯」
⠀
「波赫士的文字影響了我的設計,我想像他眼前的緩慢漸暗,像是在ㄧ片霧靄般灰濛地發著光的霧裡,充滿雜訊,更重要的是,我幾乎看得到時間。」
⠀
她想起侯孝賢談《童年往事》,提到爬上樹偷吃芒果的記憶,風灌在耳裡的聲響清晰可見。年輕時林小乙看侯孝賢的作品,並不明白其中的感覺,多年之後回望,才意識到電影凝結情感記憶與時間的深刻。「我透過了很多文學可以『看到』時間,例如瑪莉蓮羅賓遜在《管家》中寫融雪,你看得到冰雪在消融,看得到人的憂傷隨著融雪而漫長,還有餘燼火光快要熄滅的部份⋯⋯我用繁複的裝幀形式表現,是希望能夠藉由紙本的翻閱,呈現ㄧ段時間的狀態。」
⠀
⠀
她複述著她深愛的導演們:安東尼奧尼、侯孝賢、布列松。這些導演的作品,將演員放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中,不去「演繹」,而是很遠很遠地注視。林小乙也以相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作品,「所有我喜歡的事物,事實上最後是全部連結在一起的。有一天你會去回想你看見某個畫面的時光。為什麼會用盧克萊修的詩作為我的名字,就是因為我所有的作品,其實都是關於小時候那一道黑暗中白色的光。」
⠀
回到金點獎專刊中的珊瑚與水仙。內頁中,林小乙以局部亮油印刷這些形象,油光透明隱形,必須在光線下以特定角度檢視,才能看見。枝葉之中,藏著林小乙對各種文本的理解,既可見又不可見的狀態,也恰如同空氣中似乎無形的塵埃,並非不存在,而是僅在日光打進時現身。
⠀
「也許客戶看不到,也許讀者看不到,對我來說這只是自己的功課:我想做到我看到的細節。即便大部份時候它不被視為重要的事情。」她說。
⠀
⠀
⠀
⠀
⠀
⠀
設計承受之輕,專訪林小乙:即便看不見,一樣是存在的
https://bit.ly/3mnkUqS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封面照片攝影_slow light
內文圖片提供_ 林小乙、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現代舞初班 在 愛跳舞的Div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ope for the better world.
願這個世界更美好:)
Q 為什麼想跳這首歌?
這首歌是電影聖人大盜的片尾曲,孫盛希的「let me fall」,當初聽到這首歌腦海就浮現很多畫面,跳舞的動作啊、燈光啊、情緒等等~就很想把這首歌舞蹈詮釋出來,帶給觀眾們:)
Q想表達什麼給觀眾?
以前我是科班出生的,十三歲開始學芭蕾現代舞,我覺得現代舞比較街舞更能傳達情緒,透過動作和畫面的安排,希望可以再次演繹音樂的氛圍,跳出一種憂傷、一種被虛假掩埋微微發光的事實。
Q拍這支舞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我第一支全程矇眼跳的舞,位移的部份真的很難,憑空間感走到下個隊形和攝影機的位置,我覺得閉著眼睛跳,有一種恐懼的不確定感,但同時我更能透過聽覺去感受肢體的動作,對我來說是個突破吧:)
Q什麼話想和觀眾說?
我明白這種微現代的舞蹈,在社群上很難抓住大家的目光,大家喜歡看帥帥的有震撼感的舞蹈,但我喜歡這種風格的舞蹈,也希望大家會喜歡不一樣的Diva。
你們看不見我被遮住的雙眼,就像我也看不見觀眾們。
但我相信,相信會有人看著我跳完這首歌,就好像一種看不見的信任,所以我努力完成這支作品送給你們!Hope you like it.
Choreography / Diva
Director / Icy , Diva
Assistant / Guo
Music /
孫盛希-Let Me Fall(電影『聖人大盜』片尾曲)
Film Production / Impossible Studio
關於我-----------------------------
Diva・凡
我是一位舞者
希望透過舞蹈的語言
述說生活中有趣故事
並將跳舞的快樂分享給大家
常見問題----------------------------
Q:如果能有一個超能力,你希望是?
A:許願會成真的超能力XD
Q:對你來說最珍貴的?
A:我的家人~
Q:你喜歡喝什麼飲料?
A:有酒精的~哈哈
Q:你最喜歡的調酒是什麼?
A:龍舌蘭日出
Q:你最喜歡的顏色是?
A:酒紅色(什麼都跟酒有關誒)
Q:你幾歲開始跳舞的?
A:七歲
Q:你有男朋友嗎?
A::)
Q:最想去的國家?
A:我想去巴賽隆納!!!
更多的我--------------------------
►Instagram: (diva.dancer)
http://www.instagram.com/diva.dancer/
►Facebook: (Diva·凡)
http://www.facebook.com/Official.Dancer.Diva/
►相關合作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現代舞初班 在 SenzaACappel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初開 (無伴奏合唱版本) - SENZA A Cappella ft. King Yu】
SENZA跨媒體合作系列:
A Cappella 無伴奏合唱 x Contemporary Dance 現代舞
今年二月我們有幸被邀請到周耀輝歌詞創作班2016/17畢業作品演唱會演出, 是次音樂會的主題為【從身開始】。
是次製作,我們圍繞這個主題把幾首麥浚龍和周耀輝的作品串連, 再加上現代舞呈現出我們對這些歌曲的理解和想像。
---------------------------------------
Subscribe我們的YouTube頻道,就可以即時聽到我們的新歌!♥
http://www.youtube.com/senzaacappella
配戴耳機欣賞可享受更佳音質!
---------------------------------------
呻吟
作曲:馮穎琪
填詞:周耀輝
結
作曲:王雙駿
作詞:林夕/周耀輝
如髮
作曲:Bert
作詞:周耀輝
初開
作曲:朱俊賢
作詞:周耀輝
無伴奏合唱編曲:Peace Lo @ SENZA A Cappella
錄音及混音:Kelvin Au @ KN Production
編舞及演出:King Yu
導演:Cheung Ho Lam
燈光:Cooper Kam
剪接:Yato
---------------------------------------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nzahk/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senza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SenzaACappella
現代舞初班 在 魔術師黃柏翰-奇幻製造Pohan Magic-Wonder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與環共舞」是一個跨界合作的作品,與現代舞者合作,魔術師飾演沙漠之子,而現代舞者則是精靈,他們一起打開沙漠中的寶藏,透過背景影像的變幻表現出沙漠日夜的美,而舞者的肢體動作延伸了氣勢與張力至整個舞台,讓魔術又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
官方網站https://www.pohanmagic.com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ohanmagic
【演出經歷】01/金融業
匯豐銀行感恩晚宴、安聯投信感恩晚宴、施羅德投資論壇、元大資產尾牙、元大證券尾牙、保德信金融集團家庭日。
02/科技業
台積電P4廠尾牙、SAS科技聖誕晚會、TPCA電子展、四零四科技家庭日兩千人、神腦國際XSony經銷商晚宴、HTC家庭日。
03/車商
藍寶堅尼車主晚宴、保時捷70週年晚宴、賓士汽車貴賓活動、中國Volvo經銷商會議
04/醫學年會
放射線醫學會年會、獸醫師年會一千人 、台中中國附醫泌尿科忘年會、生殖醫學年會。
05/政府活動
僑務委員會議行政院長晚宴、GEC+全球創業大會、賓州投資貿易辦事處貴賓之夜、外交部英語小尖兵選拔記者會、新北市自造者嘉年華。
06/飯店百貨業
涵碧樓會員之夜、微風南山開幕、長榮鳳凰酒店駐演、理想大地表演、 環球購物中心貴賓活動、台茂週日綜藝秀、遠東童裝活動。
07/尾牙春酒
可口可樂千人春酒、緯來電視尾牙、 康新設計耶誕派對、龍星公司尾牙、嬌生集團尾牙、施舒雅晚宴、謚台工業尾牙、龍星公司尾牙、Costco春酒、祈憶艾益生尾牙
08/開幕式&記者會
傑太日煙公益支持大會、 yes123求職網記者會、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 、故宮列支敦士登秘藏珠寶展貴賓之夜、親子天下MAKER PARTY。
09/其它
國泰人壽雪梨高峰會兩千人、Thermos保溫瓶會員之夜、台中扶輪社年會、國家實驗動物中心餐敘。
010/婚禮
王李府婚宴等數十場桌邊魔術。
011/【校園演講】逐夢的魔法旅程、【企業演講】幽默互動的魔力、
TEDxTaipei、和碩科技、公視「就是這Young!」校園巡迴、明基友達基金會講師等數十所校園演講。
012/課程
華視訓練班講師、吳若權「魅力自信課程」、HAHOW好學校、Design For Change年會。
013/
壽宴&生日派對
王先生、陳先生70大壽等數十場私人派對。
014/社區活動
中悅維也納母親節、天泉社區聖誕節、發現之旅社區耶誕活動。
【個人簡介】
畢業於台灣⼤大學,也是台灣最年年輕的魔術冠軍,他獨樹一格 的表演風格,與幽默的互動⽅方式,帶給觀眾華麗的視覺饗宴。
2010年年曾受邀於「中國央視曲苑雜談」節⽬目演出
2012年年代表台灣遠赴英國參參加「F.I.S.M.世界魔術⼤大賽」
2014年年受邀⾄至美國好萊塢「魔術城堡」演出
2015年年登上TEDxTaipei演講
2016年年登上法國著名電視節⽬目「世界超級夜總會」
2017年舉辦首度舉辦個人秀「奇幻製造者」
Magician Pohan Huang,is the youngest magic champion in Taiwan.His unique performing style and humorous interaction with people.Leads the audiences in to a feast with full of surprises.
【歡迎訂閱頻道~】
粉絲頁Fanpage:https://www.facebook.com/pohanmagic
網站Website: https://www.pohanmagic.com
IG: pohanmagic
信箱Mail: hank79527@gmail.com
手機Phone:+886-913-571-868
舞蹈表演,特技表演,樂團表演,表演活動,表演節目,產品發表會,記者會表演,產品發表會表演,晚宴表演,VIP晚宴表演,親子表演,家庭日表演,魔術表演,魔術師,魔術,尾牙春酒表演,尾牙表演,客製化表演,婚禮表演,婚禮樂團,展場表演,活動主持,社區表演,表演公司,表演企劃,娛樂公司,活動公司,表演推薦,生日派對表演,壽宴表演,桌邊魔術表演,演講,校園演講,夢想演講,企業演講,激勵演講,魔術教學,魔術破解,Magic TrickLe plus grand cabaret du monde,magic,magician,活動表演,聯歡晚會表演,晚會節目表演,開幕活動表演,生日表演,母親節表演,父親節表演,聖誕節表演,中秋節表演,週年慶表演,兒童節表演
觀光節表演,元宵節表演,表演設計,駐場表演,中國風表演,復古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