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5 鄧惠文時間 與許皓宜老師聊新書「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
◎跟父母的關係不太好的時候,跟別人的關係也都不太好。有時候覺得自己做到什麼東西時,媽媽可能會放過我,但可能是自己要放了她。
.
◎很多父母的形象是我們自己的幻想跟想法,那些東西可能會很深刻的去影響我們跟別人的關係。
.
◎個案或一般人很容易把內心的父母與現實的父母混為一談。
.
我們如何能去開啟這個(和解)路程,而不用去等待父母親跟上來?
.
◎我們很少跟父母躺在床上去談說「媽,妳以前怎麼長大的?」所以我從來不知道媽媽是怎麼長大的。我都參加過外公、外婆的葬禮,可是我卻從來也沒有去問過我媽:「妳父母過世,妳的心情是什麼?」這些發生在家裡頭重大的事就好像一陣煙,當它發生過以後在家裡頭的痕跡就不見了。可是常常到清明時節的時候,我都會疑問說她有沒回去掃墓?或有沒有回去憑弔她的父母?有時候看到她偷偷垂淚的時候,我就在想她這個心情是在思念她的父母嗎?
所以在去理解媽媽的脈落之前,我好像都只執著在我跟她之間的問題,也就是她怎麼對待我的這個問題。
.
◎一句話惹怒心理諮商師:你怎麼會生氣呀?
.
◎買了書自己看了之後、上了成長課之後...等等,自己覺得有很大的突破,然後愈看旁邊的人愈覺得討厭、不順眼,看了之後沒有療癒,而是覺得自己非常的成長,已經跟社會都脫節,就是說如果你的療癒沒有辦法讓你跟其他人更和諧,那就要小心走火入魔。
.
◎寫心理療癒的文章沒有引起正、反的批評的話,那其實就沒有完全進入到一個全面的、內在的探索。榮格心理學基本的概念就是光明的背後一定是有黑暗的,可是我們常常沒有辦法去整合光明與黑暗的兩邊,,以在一個詮釋或是碰觸裡頭,一定會引起正面與反面的感覺,而且那些留言比較激烈的一定是有碰觸到內心,把內心不能消化的東西藉由留言表達。
.
◎心理諮商的工作就像是個容器,所謂的承載個案們所不能承載的內心的張力,所以治療師的工作說穿了,你能守住一個容器,很多東西就能自己去進展跟發,治療師並不是用來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
◎從你怎麼想像你的治療師就能發現你的內心有什麼問題了。
Pic: http://ppt.cc/tkqfn
同時也有2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人做事的現實菜根譚語-以幻跡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 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現實的父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著的風暴
我愛看電影,但不那麼懂電影,所以很少談。最近一次跟朋友們聚會,竟然一次談了兩個電影。然而,因為相關片名與劇情都已經有些陌生,所以特別做了一下功課。
第一部是《八月心風暴》,由梅莉.史翠普與茱莉亞.羅勃茲擔綱主演。我對某一幕的印象深刻,那是飾演女兒的茱莉亞.羅勃茲,把作為媽媽的梅莉.史翠普撲倒的橋段。
我是這麼解讀,女兒已經意識到,自己比媽媽有力量,甚至在身體上有力量打倒媽媽。她想爭取這個原生家庭的控制權,以免這個家被媽媽無情地破壞。
對我的臨床工作來說,類似「弒父」、「弒母」這種意象的想像,其實對中年的我們,有其重要性。其實要說早一點,青少年開始燃起這種情緒,通常我們可能稱為叛逆。然而,當時我們人生經驗不夠,資源也不足。
進入中年之後,也許有了自己的家庭,生育了自己的孩子,眼看著父母衰老,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已經勝於父母。所以,開始放下幼年時期對父母的既定印象,重新以成熟之姿定義自己。
不過,這一段不見得那麼順利。即便中年,跟原生家庭的糾結,仍扯不開而產生心理困擾的朋友,其實身邊還是找得到。我們可能仍然以幼年的情緒來面對父母,而在情感層面忽略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
我們在面對的,不是現實的父母,常常是想像中,已經形成既定形象的爸媽。
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年紀,讓我們一起肯定自己為成長所進行的努力。於是,有些人選擇在心理上,回到幼年,好好把當時的狀況體驗一遍,重新詮釋過去經驗,然後堅定地,揮手說再見,順利長大。
第二部是《活著》,葛優與鞏俐擔綱主演。講在大時代的苦難下,平民百姓如何掙扎著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一心求活的故事。
我很喜歡我第二本書的副標,「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我們常被假象困囿,好像非得怎麼活、應該怎麼活,框框架架太多,情緒附著其上,變成執著。執著不破,我們便像活在心裡的監牢。
沒能看空就先看淡,執著少一點,找出完美的對立面,讓我們逼近真實存在的樣貌。
這兩部片衝擊我很多,逼著我跟自己和好,逼著我找一條回家的路。祝福各位朋友,用這兩部影片敲開成長的阻礙。
----------------------------------------
《找一條回家的路》
博客來 http://ppt.cc/MlzTT
金石堂書店 http://ppt.cc/DhHA
誠品書店 http://ppt.cc/kdXG
給害怕一點時間
http://tw.on.cc/…/bkntw-20150608000519586-0608_04411_001.ht…
現實的父母 在 鄧惠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20512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這幅畫是由Gustav Klimt所畫的mother and child)
母親節
很多人在長大之後會回想到自己的童年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或者說媽媽如果可以稍微好一點或體量一點,我們的路也許會走的簡單一點.那樣子的一個感覺其實在你能夠不去攻擊她、怨恨她,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說,我們內心可能有一個部份都還在哀傷說我沒有被正確的媽媽愛過或者說我心裡有一個理想的媽媽,可是我沒有得到.
我其實覺得在成長過程當中,有一天我們自己放下自己的執著.我原諒我自己的意思在我的想法是說『我自己不再去追求一個理想的媽媽』,也就是說對自己的一種原諒,因為我知道那種感覺是每個人心裡頭都有一個理想的媽媽的原型,我們都有看過世界名著裡頭的更體貼的媽媽會是怎樣.可是,當心裡有那樣的期望的時候,現實的狀況不是那樣的話,我們心裡會很辛苦,你心裡會嚮往著母親應該是什麼樣子.你對於你的小孩,你會盡量做到一個比較好的媽媽,可是這種對一個完美母親的追求,會讓我們的內心一直有一個痛.
所以我在想或許你說的能夠開始放開,然後你不去爭吵或糾節,但是你在心裡面慢慢的成長或自己成長,而不去期待媽媽變好,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一個原諒,也就是對自己的放下,應該說原諒的更高層次吧!你的孩子能夠有你這樣的媽媽,因為你有這樣的經歷,你會知道一個媽媽有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也是一個自己去成為,然後去超越那個失落最好的方法.
---------------------
我們必須讓小孩學習愛是需要表達的,可是愛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如果我們太過預設『愛』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小孩通常會對於這樣一個方式產生抗拒,所以以後他再用同樣的方式的時候,他不覺得那是愛,因為這裡面有太多的控制感.
『愛』是一個發自內在的能量,通常都會用一種有創意的方式,這樣表達的人才會覺得有自己有自主性或他才會覺得這個能量源源不絕.
我舉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一個人要去追求一個他喜歡的人,他通常會用他自己覺得很獨特的方式.可是這時候如果你規定他說:『要追求我,你就是要送花』.他可能會送花,可是你自己去問這個送花的人,他可能會覺得說送花是沒有feeling的事,那這是人類心理的一個基本狀態.
所以其實我建議媽媽們可以試著做少一點,你只要示範你如何對上一代,對我們的爸爸媽媽怎麼做,至於小孩子該怎麼做,你可以帶著他去看說其實只要是孩子送給媽媽一句話、寫張卡片或者有能力的話送點小禮物,告訴孩子說:『你看,阿公阿嬤那麼的高興』,這就是爸爸媽媽,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是一樣的.
其實小孩子在學校或在其他的環境裡面都會有很多人鼓勵他們對母親做表達,只是他們需要一點時間去摸索用什麼方式表達比較像他自己,如果他的方式看起來太像媽媽對外婆的方式或太像爸爸對阿嬤的方式,可能小孩子會覺得那樣的方式有點肉麻或覺得說那有點不舒服,覺得他有點在copy大人的模式,這時候他就會退縮.
但是在我們接觸的很多孩子裡面,他們內心都有很多很多對父母的愛,只是他們找不到一種不會惡心的方式,所以這時候就要給他們空間了.
--------------------------------
不可否認,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有一些人會很開心,但是對於有部份的來說會很落寞.因為當我們強調家庭裡面擁有的快樂,一定它也代表了很多人沒有,如果每個人都有,它就沒什麼值得快樂了,我想所有人生的事情都是如此.不是每個人跟父母的關係都是那麼的容易,但是我們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法,有些人能夠跟父母活在一個互相了解的關係當中,也有很多人必須在內心默默的愛著自己的爸媽,但是即便想要開口講愛都會變成爭吵、誤解,那一種沒有辦法給出去的愛跟沒有辦法得到的愛,這種連結上的斷裂會造成我們相當大的落寞跟痛苦.
經過很多聽眾的分享後,我的想法是沒有什麼是一定能夠去改變或一定不能改變的關係,但是在許多人的經歷裡頭,我學到的是真的有一部份的爸爸媽媽是讓人很舒服,就是不費力氣的就可以跟他們相處.不過,在所有困難的親子關係裡頭,有一部份的人他們仍然經營的還算ok,有些人卻痛苦不堪,那裡面可能有一些差異.
有些人在跟爸媽相處的時候,已經認知到我並不是跟內心的父母在相處,而是在照顧一個跟我有關連的家人,但是心目中渴望的母愛跟父愛,有時候我們必須在自己的內心去建造一個父母親,這應該算是在心理成長當中最吊詭、最微妙的事,現實的父母親不見得能夠完美,可是當我們心裡面對父母親有一種理想時,這時候該怎麼辦?我只能在心裡面,自己去滋養自己,然後去了解說我要的東西,很多很多是因為我的本質、本能所帶來的,並不是一個肉身的父母親真正可以給予,而且他們也不是生來做父母親,同時他們成為父母親以後,他們內心還是有一個小孩.
所以這時候如果看到這一點,真正的親子關係並不是大人跟小孩,而是說我可能用我內心的小孩碰撞到父母親內心的小孩,我也可能現在在做大人,照顧父母親內心的小孩,所以事實上我是父母,爸媽是小孩.
還有一種狀況是大人對大人,就是我們知道有很多恩怨情仇,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很愛對方,所以我們做我們能夠相處的範圍,講不來的話就不要講,這可能是大人對大人.那當然也有小孩對小孩,就是『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怎麼可以這樣對你?』,所以繼續的這樣互相拉扯, 希望能夠到滿意的階段,所以這是一個進行心靈探索會看到的東西.
很多時候你真正在面對的是小孩,而不是大人,可是它卻被稱為『父母』,這或許是成長最奧妙的地方吧!
母親節,我們認知到我們都有過母親,母親的存在有各種的效果,有些非常滋養、有些非常挑戰、有些非常挫折我們,但是我們都在長大,而且我們都活下來,所以這裡面是不是還有一種無論無何母親都給了我們生命的這樣一個感激呢?那這樣一個感激能夠幫助你往前走還是要跟父母繼續的相處,你會有你自己的答案,沒有人會知道你是對或錯,因為你一定在做你認為最好的狀況.不過,如果你不滿意,別忘了要先原諒自己.原諒自己不跟母親連絡,原諒自己跟母親連絡、依賴或是獨立,但是我相信你心裡面還是有一份愛.
現實的父母 在 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做人做事的現實菜根譚語-以幻跡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 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2_AwRQEwqc/hqdefault.jpg)
現實的父母 在 Tsuki月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喜歡影片記得訂閱、分享
電腦升級後,下一個該升級的就是螢幕啦!
前陣子和班尼聊到彼此都該換螢幕的話題
得知BENQ爸即將推出新的曲面遊戲螢幕後,就和聯繫他們詢問
感謝BENQ爸爸願意贊助這台1000R的曲面螢幕讓我這個鄉下來的開開眼界
這次換一種新方式拍開箱影片,做了滿多功課,希望大家會喜歡
若有不正確的內容或對一起開希系列有其他建議也在留言區告訴我哦
最後大家記得到時候也去班尼的頻道看他的開箱~
【影片留言抽獎活動】
BENQ爸爸準備了5組禮物給看影片的各位啦!
只要在影片下方留言,一週後我們會抽出5位觀眾送出小獎品
留言留起來~
獎品:【抱枕*1+阿基獅吸水杯墊*2】5組
-----
【BenQ MOBIUZ 品牌精神】
我的角色 我作主
現實中你可能同時是上班族/父母/兒女,而這些角色的切換是你無法控制的
只有進入到遊戲中,你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世界與角色,徹底沈浸。
那如何進入到遊戲世界,就是走進MOBIUZ。
【BenQ MOBIUZ EX3210R 規格】
-2K / 165Hz / 1ms(MPRT)
-Display HDR 400
-1000R曲率
-90% DCI-P3
-400cd/m2 亮度
-光智慧技術 ( HDRi / Light Tuner )
-不閃爍.低藍光技術
-Freesync premium pro ( G-Sync兼容 )
-內建2.1聲道喇叭
-遙控器
MOBIUZ EX3210R:https://benqurl.biz/3CyFApw
#BenQ #MOBIUZ #我的角色我作主 #EX3210Q #1000R曲面螢幕
-----------------------------------------------------------------------------
Twitch 個人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tsukilin
Twitch 加加屋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whatca_channel
個人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g/tsuki1226
IG:lintsuki
-----------------------------------------------------------------------------
專職實況主/遊戲主播/主持人~
遊戲/主持/活動/代言/工商合作請私訊粉絲團or來信到
tsukilinsales@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AxUasXKCY/hqdefault.jpg)
現實的父母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鬼月玩碟仙惹禍上身 惡靈索命驚險撿回小命
👉https://youtu.be/SI4VOeVcLng
冷眼看醉漢襲女友 男友為錢逼隱忍激熱議
👉https://youtu.be/mGn7Ki6VTJU
從小不被期待出生...一句真心話惹人鼻酸
👉https://youtu.be/VguxQ8lBOZc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9 老翁要獨生女拋棄繼承?萬萬不可!
07:00 明明是自己買的房 親戚們卻跑來繼承?
12:00 就怕外人分產 子女們阻饒富爸爸再婚!
18:06 全家居住多年的房子 卻被大嫂偷賣掉?
23:55 老婦打個新冠疫苗 房產資產全不見?
26:00 一間四千萬房產 搞到而死親情散!
28:50 大地主被蛇咬死 是蛇靈的復仇?
34:10 不敢繼承房產 就怕被老公全拿走!
37:22 遺產能照顧到未成年女兒?很難講!
41:50 要孩子拋棄繼承?媽媽存什麼心?
45:54 滿屋子的骨董收藏 遺產價值怎麼算?
50:39 金條跟土地 留著哪個比較值錢?
54:55 孩子們才5歲 已經完全規劃好遺產!
58:56 怕孩子們爭產 就用遺囑來牽制?
01:03:02 遺囑交代一大堆 現實跟理想差很遠?
01:06:46 交代孩子不能變賣祖產 孩子會理你嗎?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10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HW9p9Sbul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