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大空降(2001)
「我常常會懷緬一段有關我孫兒的回憶,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爺爺,您是戰爭中的英雄嗎?』,爺爺回答他『不是……但是我和很多英雄一起服役』」
這是這部影集的開頭,也是結尾,而夾在這之間的十集篇幅,從新訓場地、諾曼第、巴斯通、突出部之役到最後的貝希特斯加登當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其實全都在講同一件事情,也就是戰爭是多麼的恐怖,在這場戰爭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所有人也都是英雄,因為他們曾經身在其中,身在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爭之中。
從任何角度來看,《諾曼第大空降》這部在2001年由HBO製作,史蒂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共同監製的十集迷你影集都可說是史上最優秀的影集之一。它不僅製作資金驚人,陣容龐大,對於歷史場景的還原以及細節的掌握也同樣令人佩服。
總的來說,《諾曼第大空降》說的是美軍視角的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故事,從諾曼地登陸開始,盟軍與德軍在歐洲發生許多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死傷慘重,但也處處進逼,終於攻陷德國,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線。
然而,《諾曼第大空降》卻一反常態,捨去了更為戲劇化聚焦於單一事件中某些英雄壯舉的作法,以理察·溫特斯少校的回憶錄為經,E連中士官兵的戰爭日常生活為緯,透過各集中不同小人物的各自主觀視角切片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慘烈情況。從而藉著鏡頭,觀眾彷彿也掉入當下時空般,跟著他們一起抱怨連長、一起講幹話、一起衝進敵營、一起失落、一起恐懼,一起獲得勝利,最後一起緬懷過往。
這讓我想起先前在觀看許多試圖反映整個時代環境的電影時,在情感認同上所面臨的問題。大多這樣的電影作品,都試圖做出多重的跨度,想要廣納百川,想要縱橫古今,然而過於貪心的結果卻常常落得什麼也不是。其中最普遍的作法便是,列舉出該議題中所標示的各個「典型」角色,然後透過一些戲劇的巧合,試圖將他們串在一起,當中雖然會有尷尬不通順的部分,但只要情緒張力收放得宜,那麼這些似乎都不是什麼問題。
前陣子在台引發熱烈討論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便是這類傳統做法中的一例。它想要討論這個社會中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於是列舉了媒體、精神病患者、無差別殺人案、被害者家屬、人權律師、社工等林林總總數位角色,但到最後還是沒有清晰的歸納出惡的定義,也不清楚何者為善,那觀眾又要如何知道這當中的距離呢?
相對於此,《諾曼第大空降》就顯得聰明許多,它想要呈現一個時代跨度,但卻沒有刻意的真的在劇情上製造跨度,反而是回歸本質,以一些簡單的單一個體向下挖掘,透過一些細節,使我們感同身受,然後在情感上與他們同在,而當觀者到最後真的融入情境,甚至就變成他們時,那麼聚集中所於呈現的跨度便展露無遺。因為,我們從客觀看待的角度、便成了主動經驗的立場,而也因為我們主動經驗,身處在那個情境之下,我們自然而然的便可以理解當下的處境,而不是只是片面的獲得資訊。
除此之外,《諾曼第大空降》在處理情緒轉折的細節上水準也同樣讓人驚訝。舉例來說,在第六集〈巴斯通〉中主要藉由一名醫務兵尤金的視角作為出發,透過他處理源源不絕傷患的過程,進而發展出對於戰爭的質疑。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恰巧邂逅了一名同在軍醫院工作的法國護士,兩人於是有了感情上的交流。但可怕的是這座軍醫院卻在不久後被德軍炸毀,尤金趕到後除了攤踏的建築之外,只意外的發現該名法國護士常戴的頭巾,於是便小心收藏起來做為紀念。然而,正當我們還懷有戰爭就算在怎麼殘忍但依然保有一絲人性這種天真想法時,突如其來的大批傷患瞬間耗盡了庫存的繃帶。在最後,尤金只好拿出法國護士的頭巾代替繃帶使用。至此尤金對於戰爭天真的想法完全破滅,對於戰爭的恐懼全部應驗,在這個人類最大的戰爭中,不明所以的殺戮蔓延,更可怕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何而戰。
為何而戰?我想是《諾曼第大空降》中的主題之一,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貫穿劇情的處理方式,都是將觀者直接丟進戰場,藉由士兵的主觀視角,帶領我們親身經歷戰爭所帶來的恐懼,藉此加深我們對於戰爭本質的困惑。這樣的情緒累積,到了第九集,終於給出答案。這開宗明義表明「為何而戰」的一集,首先以攻陷柏林後美國士兵以駐守為名義滯留歐洲開始,隨著時間拉長,少了明確目標後,軍心開始浮動,他們對於戰爭的意義與目的日漸困惑,最終雖然戰爭結束了,但士兵依然持續的因為各種原因而陣亡。然而,這樣困惑的聚集與總和,影集中卻以「發現德國的集中營」作了一個巧妙的回應與交代。雖然就客觀層面來說,一場戰事的發動,常常不是因為某些單一事件而促成,都是長期的盤算與累積之後的決定。不過,對於身在第一線的士兵來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往往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而在《諾曼第大空降》中給出的回應,便是為了拯救那些無故受害的人們。為了這個,他們似乎在所不惜。
回過頭來思考,《諾曼第大空降》所代表的究竟是甚麼。如果就影集製作來說,我想這絕對是影史上戰爭類影片的標竿,不管事情緒的營造,情感細節的營造,戰爭場景的場面調度,甚至是耗資龐大對於場景的考究還原,但在在令人佩服不已。而另一方面,我想除此之外,影片中所呈現的反戰理念以及人本精神也同樣令人值得深思。尤其是在劇情中,它盡可能抹除了敵我之間的正邪關係,回歸到身為人、身為士兵、身為國家國民的本質,從而導證出戰爭的本質雖然對於國家來說是立場之爭、理念之爭、甚至是存亡之爭。但對於最渺小的第一線的士兵而言,他們就只是奉命行事,努力活下來而已。若撇除了陣營的相左,他們對於開槍的那個人其實並無恨意,甚至還可能成為朋友。
而說到底,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打仗呢?為甚麼每隔一段時間,軍國主義,集權政治又會再掀起一波熱潮呢?又為甚麼有人身處在民主自由的國家,卻處心積慮想要投奔極權專制的共產國家呢?我想或許是因為人的本質是暴戾的,而更恐怖的是,我們總學不會教訓,因而一直重蹈覆轍。
因此,我們看電影,我們高聲疾呼,人是渺小的,戰爭是可怕的。
P.S.真實的人生往往比杜撰的電影精彩,圖為二戰期間E連士官兵於貝希特斯加登所留下的真實照片。
理察溫特斯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諾曼第大空降(2001)
「我常常會懷緬一段有關我孫兒的回憶,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爺爺,您是戰爭中的英雄嗎?』,爺爺回答他『不是……但是我和很多英雄一起服役』」
這是這部影集的開頭,也是結尾,而夾在這之間的十集篇幅,從新訓場地、諾曼第、巴斯通、突出部之役到最後的貝希特斯加登當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其實全都在講同一件事情,也就是戰爭是多麼的恐怖,在這場戰爭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所有人也都是英雄,因為他們曾經身在其中,身在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爭之中。
從任何角度來看,《諾曼第大空降》這部在2001年由HBO製作,史蒂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共同監製的十集迷你影集都可說是史上最優秀的影集之一。它不僅製作資金驚人,陣容龐大,對於歷史場景的還原以及細節的掌握也同樣令人佩服。
總的來說,《諾曼第大空降》說的是美軍視角的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故事,從諾曼地登陸開始,盟軍與德軍在歐洲發生許多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死傷慘重,但也處處進逼,終於攻陷德國,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線。
然而,《諾曼第大空降》卻一反常態,捨去了更為戲劇化聚焦於單一事件中某些英雄壯舉的作法,以理察·溫特斯少校的回憶錄為經,E連中士官兵的戰爭日常生活為緯,透過各集中不同小人物的各自主觀視角切片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慘烈情況。從而藉著鏡頭,觀眾彷彿也掉入當下時空般,跟著他們一起抱怨連長、一起講幹話、一起衝進敵營、一起失落、一起恐懼,一起獲得勝利,最後一起緬懷過往。
這讓我想起先前在觀看許多試圖反映整個時代環境的電影時,在情感認同上所面臨的問題。大多這樣的電影作品,都試圖做出多重的跨度,想要廣納百川,想要縱橫古今,然而過於貪心的結果卻常常落得什麼也不是。其中最普遍的作法便是,列舉出該議題中所標示的各個「典型」角色,然後透過一些戲劇的巧合,試圖將他們串在一起,當中雖然會有尷尬不通順的部分,但只要情緒張力收放得宜,那麼這些似乎都不是什麼問題。
前陣子在台引發熱烈討論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便是這類傳統做法中的一例。它想要討論這個社會中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於是列舉了媒體、精神病患者、無差別殺人案、被害者家屬、人權律師、社工等林林總總數位角色,但到最後還是沒有清晰的歸納出惡的定義,也不清楚何者為善,那觀眾又要如何知道這當中的距離呢?
相對於此,《諾曼第大空降》就顯得聰明許多,它想要呈現一個時代跨度,但卻沒有刻意的真的在劇情上製造跨度,反而是回歸本質,以一些簡單的單一個體向下挖掘,透過一些細節,使我們感同身受,然後在情感上與他們同在,而當觀者到最後真的融入情境,甚至就變成他們時,那麼聚集中所於呈現的跨度便展露無遺。因為,我們從客觀看待的角度、便成了主動經驗的立場,而也因為我們主動經驗,身處在那個情境之下,我們自然而然的便可以理解當下的處境,而不是只是片面的獲得資訊。
除此之外,《諾曼第大空降》在處理情緒轉折的細節上水準也同樣讓人驚訝。舉例來說,在第六集〈巴斯通〉中主要藉由一名醫務兵尤金的視角作為出發,透過他處理源源不絕傷患的過程,進而發展出對於戰爭的質疑。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恰巧邂逅了一名同在軍醫院工作的法國護士,兩人於是有了感情上的交流。但可怕的是這座軍醫院卻在不久後被德軍炸毀,尤金趕到後除了攤踏的建築之外,只意外的發現該名法國護士常戴的頭巾,於是便小心收藏起來做為紀念。然而,正當我們還懷有戰爭就算在怎麼殘忍但依然保有一絲人性這種天真想法時,突如其來的大批傷患瞬間耗盡了庫存的繃帶。在最後,尤金只好拿出法國護士的頭巾代替繃帶使用。至此尤金對於戰爭天真的想法完全破滅,對於戰爭的恐懼全部應驗,在這個人類最大的戰爭中,不明所以的殺戮蔓延,更可怕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何而戰。
為何而戰?我想是《諾曼第大空降》中的主題之一,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貫穿劇情的處理方式,都是將觀者直接丟進戰場,藉由士兵的主觀視角,帶領我們親身經歷戰爭所帶來的恐懼,藉此加深我們對於戰爭本質的困惑。這樣的情緒累積,到了第九集,終於給出答案。這開宗明義表明「為何而戰」的一集,首先以攻陷柏林後美國士兵以駐守為名義滯留歐洲開始,隨著時間拉長,少了明確目標後,軍心開始浮動,他們對於戰爭的意義與目的日漸困惑,最終雖然戰爭結束了,但士兵依然持續的因為各種原因而陣亡。然而,這樣困惑的聚集與總和,影集中卻以「發現德國的集中營」作了一個巧妙的回應與交代。雖然就客觀層面來說,一場戰事的發動,常常不是因為某些單一事件而促成,都是長期的盤算與累積之後的決定。不過,對於身在第一線的士兵來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往往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而在《諾曼第大空降》中給出的回應,便是為了拯救那些無故受害的人們。為了這個,他們似乎在所不惜。
回過頭來思考,《諾曼第大空降》所代表的究竟是甚麼。如果就影集製作來說,我想這絕對是影史上戰爭類影片的標竿,不管事情緒的營造,情感細節的營造,戰爭場景的場面調度,甚至是耗資龐大對於場景的考究還原,但在在令人佩服不已。而另一方面,我想除此之外,影片中所呈現的反戰理念以及人本精神也同樣令人值得深思。尤其是在劇情中,它盡可能抹除了敵我之間的正邪關係,回歸到身為人、身為士兵、身為國家國民的本質,從而導證出戰爭的本質雖然對於國家來說是立場之爭、理念之爭、甚至是存亡之爭。但對於最渺小的第一線的士兵而言,他們就只是奉命行事,努力活下來而已。若撇除了陣營的相左,他們對於開槍的那個人其實並無恨意,甚至還可能成為朋友。
而說到底,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打仗呢?為甚麼每隔一段時間,軍國主義,集權政治又會再掀起一波熱潮呢?又為甚麼有人身處在民主自由的國家,卻處心積慮想要投奔極權專制的共產國家呢?我想或許是因為人的本質是暴戾的,而更恐怖的是,我們總學不會教訓,因而一直重蹈覆轍。
因此,我們看電影,我們高聲疾呼,人是渺小的,戰爭是可怕的。
P.S.真實的人生往往比杜撰的電影精彩,圖為二戰期間E連士官兵於貝希特斯加登所留下的真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