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新手爸媽後,A說,「直到生了小孩,才知道父母有多辛苦。」
趁著中午部門休息空檔,買飯去病房看爸爸的B說,「看到爸爸病了老了,我才發現從沒好好聽他說話。」
C在辦完母親的頭七後點燃一根菸說,「昨晚夢到她,我跟她道歉,沒有好好陪她。」
#理解不擅長說愛的父母 #年輕的我們可以終結親子仇恨
這幾年粿把大量心思用於理解親子關係,在閱讀相關心理論述時發現一個現象,好多的雞湯文、開導文、心理解析文大多把重點放在「孩子、年輕一輩」的自我覺醒和情緒覺察,提醒大眾不論在什麼樣的父母和環境之下成長,都要時時探索自己、鼓勵身為孩子的我們要擺脫兒時的悲傷、活出自己…等等,
看了之後我忍不住捫心自問,那父母的內在世界呢?父母為何而擔憂、父母為何總是慌張煩惱、父母承受了什麼心理壓力,相較之下,長輩、父母的內心顯然較少被重視,
身為年輕世代的我們,對家中老父母、長輩,也有花足夠的時間好好去理解嗎?
.
「控制狂父母」、「直升機父母」在近幾年被大量討論,許多孩子認為,父母將自身的不安、掌控欲、盼望投射於孩子,藉以強勢干涉,但理性的我們應該去理解,人的所有行為和外顯情緒,是源於豐富多層次的內在,以及長期、一生的經驗累積所導致,
換句話說,父母的行為絕不可能是沒來由的惡意傷害,而是起源「無法直言的需求」和「被壓抑的恐懼」。
於此,我們可以引用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Freud)最早撰於文章《防禦性神經精神病》(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1894)、所提出的「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來理解:父母強勢的外表之下,其實有一顆害怕受傷的內心。
心理防衛機制是指,當人察覺當前問題無法順利解決、無法理解某些事情時,為了應付內心受挫感和不安,在精神上會達到某種妥協,自我會對本我的產生「壓抑」,這樣的壓抑往往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內驅力。
這項機制有幾項特點:
1.不是蓄意的、不具有惡意企圖
2.當事人提升自我態度、美化自我、提高自尊來應對他人,是出於自我保護心態、是為了避免受到傷害。
3.當事人可能會自我欺騙、有焦慮性的衝動強勢行為,但是是為了掩藏內心真正的真正動機和恐懼心態。
4.當事人出現心理防衛機制並非有直接的心理病狀,反而可能是為了維持心態健康才有的行為。
5.心理防衛機制可以單一類型行為表現出來,也可以多種類型行為同時表現。
我們再試著融入常見的家庭狀況來舉例解釋,好比說…
•在孩子過於調皮、搗亂時,用很兇的語氣斥責、以棍棒處罰的父母親,在此生第一次為人父母後,他們極度擔心自己帶不好孩子、無法讓孩子優秀,而他們所知道的「管教方式」就是源於自己的父母,
然而他們的父母親可能也是慣用棍棒、打罵來教育,因此當他們對孩子的一切感到不安、不知所措時,他們只能祭出自己所知、最有立即效果的方式來管教、教育小孩。
• 時常渴望孩子陪在身邊、經常討愛的父母親,可能起因他們看過自己父母親晚年時的孤單、看過年邁同輩晚年承受病痛衰老,他們開始對年邁體弱的自己失去信心、對老年人生沒有安全感,但基於「身為家長」的嚴肅身分,他們無法像我們孩子一樣請求,「可以陪陪我嗎?」
所以可能是以發脾氣、干涉生活、斥責不孝等強勢行為,來掩飾他們心中真正的創傷和恐懼。
/
我們必須理解一件事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沒有人生來就懂得當個完美爸媽。的確在成長回憶中、和爸媽生活在同個屋簷下、發生太多不快樂的爭執讓我們記在心裡,又或者爸媽的強勢行為真的讓我們傷心哭泣過,
但前提是,只要父母沒有真正拋棄我們遠走消失、沒有對我們的性命造成危害,其實有很大的可能,他們只是不慎用了錯誤的行為,但內心對我們仍是有愛、有在乎、有疼惜的!
親子和解不容易,但絕對是值得努力的事。放下對父母的怨恨,理解他們白髮絲裡的無數煩惱、試著多感受他們每個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其實,對我們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也能達到情緒理解和釋放的作用!
因為我們都知道,家人之間總是表面上裝作不在意,但彼此內心緊緊相依。
阿德勒(Alfred Adler)曾對世人有這樣的勸言:「無論你過往的人生發生什麼事,那和你將來要如何過日子是毫無相關的一點影響,真正決定你一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父母老去的那一刻,我們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與其讓親子間懷有怨懟、甚至仇恨,彼此不快地相處著,不如我們年輕世代主動理性地去理解、去和解(和解並非是要父母馬上改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模樣,而是從我們自身心態調整),
我們要深信自己有強大能力,能為家人和自己拭去淚水、為家庭迎來不同於過往的幸福與和諧!
#粿然有感
#理解父母也是認同自己的人生
✍️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成為 療心社友,你的心情或許也是社友們想學習的課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87808847930309/?ref=share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leen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G: https://www.instagram.com/eleen_chen IG: https://instagram.com/tealord2832?igshid=vw6n3rkxsp30 2020更希望人類回到內在的覺醒、萬物的平衡。近年來接觸靈性的世界,而這是我們人生中重要又特別的作品...
理解父母也是認同自己的人生 在 Eleen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leen_chen
IG: https://instagram.com/tealord2832?igshid=vw6n3rkxsp30
2020更希望人類回到內在的覺醒、萬物的平衡。近年來接觸靈性的世界,而這是我們人生中重要又特別的作品,帶出女性力量,也是療癒而更認識自己,在這一世的肉身與我愛的 一起完成的旅程,影片裡的細節與安排都可以細細品嚐,不為了誰,我就是我的覺知作品。
我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自我價值從出生就被摧毀好大一段時間,不被認同的女性角色,所以一直以來的信念就是一個雌雄同體的人。
不管外在多麼的光鮮亮麗,過去什麼都能自己完成,但各種繁複的課題是那麼的真實,不再去掩蓋我內在小孩的痛,不緊抓過去,不讓自我價值低落的drama劇本不斷重演,也學習與自己的不同人格共處,因為不管哪個面向,我就是我。
我們從小想要父母的認同,長大後背著一堆沈重束縛,當想撿起那些破碎的靈魂,身心靈就回到自我內在的對話。我們都是在這世界裡努力著,我知道你很努力了,現在你可以選擇停下來看看自己。各種情緒位置我走過,雖然不能經歷每個人發生的事,但能理解你走過多少課題。
在這個真假的世界裡,你想玩的是什麼劇本都可以。要記住,我們都是被祝福的孩子,我還在旅程中,這個作品是一個儲思盆,赤裸的呈現給你們,把這股力量傳達給你,願你也能好好的善待自己與世界。
Director:Doz
Song:Lucidity Festival-Luci
Choreographer&Dancers:TeA,Eleen
Fashion:Eleen
Paint creator:Vivi
Hairstyle:Wilson
Special thanks:Oliver,Ting Yu,Zhu
理解父母也是認同自己的人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一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們昨天說到那些預設立場的語言,其實就是一種粗暴的語言,而透過在人際之間這種粗暴的語言,那往往會造成很多粗暴的結果,它可能有顯性的,就是彼此之間吵開來了,不歡而散,
它也可能是隱性的,就是壓抑了很多情緒,很多憤怒,很多委屈,一直到它再也壓不住的時候,用一種彼此都不喜歡的方式爆發開來,
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哦,面對人際之間的狀況,其實預防勝於治療,關鍵不在於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怎麼解決,而是在於我如何讓問題盡可能的不要發生,或者是負面的狀況不要累積,
所以呢,今天就跟你分享,我們可能稍微有點概念,知道被別人貼標籤,被別人預設立場的時候很不舒服,然而我們也必須能明確的辨認出,在我們自己的語言裡,有沒有對別人預設立場,
所以呢,今天談的這個內容哦是雙向的,不管是別人施加你身上的,還是你施加在別人身上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的「預設立場」,到底包含了什麼?
其實預設立場包含了4個層面,第1個層面叫做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我常常說我們人際之間,最容易產生問題的就是把自己的預設,當成是對方的真實,而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因為這背後有我們自己的價值預設,我們常會以為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別人也應該認為對,自己不認同的別人也應該不接受,但其實真實的人生不是如此,而且呢,最可怕的是這樣的預設立場,我們最容易施加在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因為你覺得他跟你夠親近,他應該要跟你一樣啊,
然而事實上是如此嗎?當我們把自己的預設當成是真理,把自己的推論當對方的真實的時候,我們常常就會對於他人的生活,對於他人的選擇,去做很多很多的道德批判、價值批判,小到我們去批評她的穿衣風格,大到我們針對於對方的生涯選擇指手畫腳,而這樣的呈現最容易被一種叫做「關心」包裝起來,
你可能在喜宴的場合就常常遇到這樣的人,就是呢,他很關心你到底什麼時候結婚,然後呢,他跟你的關係其實就是4個字,叫做干你屁事,
那你說是禮貌上的客套,聊個兩句也就算了,他還一副身為「過來人」、身為「長輩」,這裡的過來人跟長輩要括號哦,以這樣的姿態來跟你說,結婚到底有多好,不結婚真的是人生當中的重大損失,
你看看這樣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然而我們在面對別人的時候,會不會也這樣子?你可能談的話題不是結婚,但你可能會談別的,那個別的可能是自己認為對的,而我們在沒有經過任何的確認跟核對之前,我們就認為別人也應該要這麼認為,所以呢,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就是一種價值上的預設,
而第2種預設立場,叫做把「別人的水準」當成是基準,別人的水準,可能是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呢,它並不等於要把它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當成是一個基準,這是一種比較性的評判,
你小時候可能就聽過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像隔壁的小明成績這麼好,或者是你為什麼不像是你姐姐一樣這麼乖,總是要惹麻煩,這種比較其實是很傷人的,
那更不要說在親密關係裡面,你拿你的對象,跟你的前男友前女友比,你到底在比什麼?或者是你姐妹淘的老公,你兄弟的老婆,你到底在比什麼?這些話就算你講得再對,其實它都一定會引爆的,
而且當你有這樣的預設立場,這說明了你根本沒有在跟你眼前的人互動,你只是跟一個想象當中的典型在相處吧,
而第3個預設立場,叫做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說白話文就是「逃避問題」,什麼叫做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呢?
通常這樣的狀態,就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表面上你可能有認識這樣的人,你在跟他聊天互動的時候,只要她有任何被挑出來的毛病,他都可以推給別人,
他可能會說,是因為我老闆沒有教,是因為我的部屬不夠認真,或者他會把責任推到你身上,你為什麼不提醒我,這種事情你應該要告訴我的啊,然而如果放回我們人生的長河裡,你可能也聽過你的父母親,或者是所謂的長輩,跟你說你為什麼不去當醫生,你為什麼不聽話?
像是這種都是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尤其在面對子女教養的親子溝通上面,我們常常會很隱微的把自己那些沒有完成的期待,加諸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這個是需要好好覺察,而且是很不應該的,
而預設立場的第4種,叫做把別人的配合當義務,說白話文吧,就是叫「理所當然」,尤其是把別人的幫助,別人的相挺,都當成是對方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他為了對你好,額外的付出,
就像是那些話,「你為什麼不挺我?」、「你為什麼不支持我?」、「你為什麼不幫我?」你聽聽看這些話,這些話呢,它背後有著控訴,而且呢,他也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你還成為了加害者之一呢,
所以呢,談到這我們來復盤一下,所謂的預設立場包含什麼呢,第1個把自己的預設當真實,是一種價值的預設,第2個把別人的水準當基準,是一種比較性的評判,第3個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是一種逃避問題的出發點,而最後一個把別人的配合當義務,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
那好啦,當你瞭解到這邊,你或許發現了,別人甚至,於是自己,我更希望你發現自己,也有這些狀況,那到底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說到這裡,我就要很慎重的跟你進行一段工商服務哦,我在8月3號有一門課叫做【人際回應力】,也因為我有感於大家在人際裡面,我們很想要跟別人好好相處,可是我們常常一不小心、一不覺察就把自己的預設立場加諸在別人身上,導致彼此之間是沒有辦法去做正向的交流,儘管雙方都是好人,這就是我常說的,你的善意成了別人收不下的禮物啊,
所以我在8月3號的人際回應力裡面,就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去不帶預設的表達自己,怎麼樣用不帶預設的方式去靠近別人,讓你的善意成為別人能夠好好收下來的部分,
當你們有了連結之後,後面才有進一步更深度的溝通跟理解,而在【人際回應力】的課程裡面,不止如此,如果你進一步遇到,那別人對我有很多預設,也就是說別人對我有很多偏見,很多攻擊,那怎麼辦呢?
恭喜你,這門一課,也會有專門的單元,讓你學會怎麼樣去面對那些帶有預設的人,可以這麼思考?可以怎麼對應?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站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
其實【人際回應力】這門課,從我研發設計到現在,已經經過了三次大改版,跟無數次的小改版,
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裡,會踏入這門課的教室,除了那些在跟別人溝通的回應,有點辛苦的朋友之外,讓我最意外的就是,有很多在企業裡面的中高階主管,他們回頭上這門課,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當自己的「能力」跟「努力」得到一定的肯定跟證明之後,接下來「會不會做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而「做人」它不是在「送往迎來」的那麼低階的層次,而是你能不能懂人?而且把你的懂,成為別人能夠收下來的概念,在【人際回應力】裡面,你都會完整的學習,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里見到你,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我都希望我所做的這些內容,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行動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相關的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可以在8/3的教室裡見到你,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理解父母也是認同自己的人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想你有去過「IKEA(宜家家居)」買過東西,那裡的東西相對比較便宜,而且還有點設計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那裡的東西你都需要DIY、你都需要親手把它們組裝起來。
可能那樣的東西,是在你過去的某個時段底下買下來,並且把它組裝好;然而在過程當中,你可能有過幾次的搬家經驗。
每一次的搬家,你只要經過一次的斷捨離,你會優先的把這樣的便宜貨丟掉嗎?還是你會找很多很多的理由。
然而那些理由,我相信對你而言一定是合理的;但是總而言之,結果就是你相對比較不容易丟掉它。因為不管怎麼樣,你總覺得它需要被留下來,它在你心中的價值是比較高的。
會有這樣子有趣的現象,其實是有心理學的意義。當你參與創造了某個事情,就像前面提到的「IKEA」。
你動手DIY了一個傢具,它在你心中就會變得更有價值,這稱之為「宜家效應」~「IKEA Effect」。這個詞是哈佛大學教授,麥肯.諾頓他所提出來的。
其實不止是「IKEA」,在1950年代,曾經有一個產品叫做「蛋糕粉」,簡單來說呢,就是把水加進蛋糕粉,然後送進烤箱,就會完成美味的蛋糕。
這個產品剛開始這樣設計,原本預期會大受歡迎,結果賣得非常的差;一直到喔,他們決定做了一個改變,這個東西就變熱銷產品。
他們做了什麼改變呢?原本是你只要把水加進蛋糕粉,然後送進烤箱;但是後來的改良讓你多做一件事,就是把水加進蛋糕粉,然後你自己需要打個蛋進去。
也就是說啊,把原本蛋糕粉裡面的「雞蛋粉」,這個成分把它拿掉,讓所有想要烤蛋糕的人,自己打進幾個新鮮的雞蛋。
這麼一點小小的改變,讓這個蛋糕粉變的是一個熱銷商品,這讓你想到什麼?這是不是會讓你想到「康寶濃湯」?
其實呢,以食品科技上來說,你煮的「康寶濃湯」不需要麻煩到自己需要打個蛋,直接加水下去煮這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康寶濃湯」為什麼就要堅持,你要自己打個蛋花呢?因為他要創造你的參與感。
然而這樣子小小的改變,無論是「IKEA」的東西,還是蛋糕粉,或者是康寶濃湯,它都讓銷售的結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背後的關鍵就在於,因為讓你做了點事,你就會對這件事有更高的歸屬感;也因為「歸屬感」,你就會覺得這件事更有價值!
「歸屬感」這件事情如果再細緻的拆解一下,它有三個成分;第一個部分就是「自主權」。我們自己可以決定要怎麼做,比如說你要烤一個蛋糕;比如說你要組裝一個沙發。
而第二個呢,就是「個人的相關性」。這個「個人相關性」簡單來說,就是讓你自己去做點事;比如說你自己去DIY組裝一個傢具,或者是把雞蛋打進去。
而第三個關鍵,就是「認知失調」。當一個人朝著某個目標採取行動的時候,他的思考跟感覺就會跟上來!
也就是說喔,因為這個傢具是你自己做的、因為蛋是你親自打進去的;所以呢你對這件事就有更多的認同。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一件事情沒有意義,你根本不會去做它;然而你去做它了,你就必需說服自己:「它有更好的意義」,否則你就是笨蛋嘛!
所以呢,在「認知失調」的效應底下,為什麼你總覺得康寶濃湯自己打的蛋會比較好喝?
然後「IKEA」的傢具,儘管它實在是已經不實用,或者是已經快要解體了,你仍然還會把它留下來,就是因為「認知失調作用」。
在商業行為裡面「認知失調作用」,可以幫助我們產生更好的銷售結果;然而如果放到你個人的投資理財行為呢?
這就是個災難了!為什麼呢?你想想看哦,你做任何投資理財的決定,它也符合這三個部分啊!
第一個「自主權」,是你自己決定要買什麼樣的投資標的的;第二個「個人相關性」,你在買之前你可能會做一些功課,至少你還會花點心思聽別人怎麼說。
然而第三個「認知失調」,一旦你做了決定、一旦你投入了、一旦你參與了,你就幾乎無法去承認,自己的判斷有可能是錯的!
就像你回頭看看,那個已經爛到不行的IKEA家俱,只是因為當初你花了一個下午去組裝它,你是不是就捨不得丟呢?
然而這樣的心理投射,如果放在那些你已經虧到不像話的投資標的,或者是那些早應該執行停損的股票,你想道理是不是一樣的?
所以啊,我們看待無法斷捨離那些錯誤的決定,你可以用「宜家效應」,跟「認知失調」的理解。但是呢,這背後更深刻的,還有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因為我們需要照顧者的照顧,我們才能夠活下來;所以呢,這會在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幾乎是直覺的投射。
就是無論你現在在表意識、在理性上,你多麼不喜歡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是你的父母親他們的行事風格。
然而如果你稍有不慎,或者是面對重要決定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的,跟他們做出很類似的決定,還有造成很類似的結果。
所以呢,如果你要好好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尤其是「財務」這個議題。第一個你永遠要很有意識的,去練習、去面對認知失調。白話文就是「承認自己是錯的,該停損、該斷的,就停損、就把它斷了吧!」
然而第二個,它會是你終其一生的功課。就是好好的看一看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成長經驗,到底帶給自己什麼樣的影響?
在每一次的決定、在每一次的關鍵點的時候,好好的提醒自己,你可以有所選擇,你可以為自己作出更清晰、更有覺察的決定。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尤其是我們最近開通了Podcast。
所以呢,如果你是用蘋果,或者是Android的手機,你都可以搜尋裡面Podcast的相關運用,打入關鍵字「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希望你的訂閱,還有希望你的持續收聽。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這一段內容最後談到的投資理財,還有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這個部分,很呼應我們最近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嘉玲老師會在這一門課裡,陪伴你去看懂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
而且你還會學到最實際的方法,無論是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財務;甚至於讓你學會,只要能夠正確的花錢,還會讓你越花越有錢。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我們最後的優惠期限,是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理解父母也是認同自己的人生 在 但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 - 大姐不跑三點半-Selena陳珮甄 的推薦與評價
你不能選擇你的父母,但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 我只是說我理解,而不是認同。 理解之後,知道他幹這些鳥事的緣由,如此而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