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早午餐🌕😋
搭配一杯曼特寧真的很完美
超澎湃的 #stillcoffee禮盒
來自彰化喜樂愛加倍庇護工場
創辦人陳忠盛其實是小兒麻痺患者
因為喜樂保育院的瑪喜樂阿嬤改變人生
便立志加倍傳承這份無私的愛❤
#喝咖啡做公益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stillcoffee
#中秋節
#lifestyle #brunchtime #coffee
瑪喜樂阿嬤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秋佳節將近,除了吃月餅,喝咖啡也能幫助公益團體度過疫情難關!
專門協助身障朋友就業的 #彰化喜樂愛加倍庇護工場 所生產。創辦人陳忠盛是小兒麻痺患者,有感於喜樂保育院的瑪喜樂阿嬤改變他的人生,他在自立後與其他院生合創喜樂愛加倍庇護工場,立志將瑪喜樂女士這份無私的愛加倍傳承。
一開始庇護工場只能從鐵皮屋起步,走過草創期後,為籌建可以安養雙老身障家庭的「伯立歐家園」,工場內的六位小兒麻痺患者組成「極限輪椅舞團」四處表演募款,最後故事傳到中南美洲,感動當地一名愛心人士來台協助他們,間接催生這個公益咖啡品牌。
喝杯咖啡做公益吧!
伯立歐小兒麻痺&愛加倍庇護工場
瑪喜樂阿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衣住行,都能跟愛心做結合。
每天喝的一杯提神咖啡,齡予時常喝公益團體 #StillCoffee 。
由 #彰化 伯立歐小兒麻痺&愛加倍庇護工場 所生產。
創辦人陳忠盛是小兒麻痺患者,感恩 喜樂保育院 #瑪喜樂 阿嬤的照護,在自立後跟其他院生共創庇護工場,把愛傳承。
👉 https://hedefoundation.org.tw/good/goodshop/
👉愛加倍工廠 https://reurl.cc/XlkQNg
齡予每天會在辦公室花一分鐘沖一杯濾掛式,透著咖啡香,感受著喜樂愛同學們的用心,告訴自己:別忘了,我們要努力成為我們想看見的世界,那個重要的小改變!
#StillCoffee 從鐵皮工廠起步,為籌建可以安養雙老身障家庭的 #伯力歐家園。
工廠內六位小兒麻痺患者組成 #極限輪椅舞團 四處募款表演,他們的故事傳到中南美洲,感動了當地一位愛心人士來台幫助他們,也催生了公益咖啡品牌。
伯力歐家園奮鬥過程也吸引了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相挺。
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公益團體都努力發展有競爭力的商品,不過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沒多餘資金投入最花錢的宣傳跟銷售平台建制。
頂新和德不但倡議 #疫情相挺愛的good力
更集結受疫情衝擊的社福團體,
創建方便的公益銷售平台👇
https://hedefoundation.org.tw/good/goodshop/
要補貨前,齡予會優先支持公益團體,介紹給大家,累積功德,非業配純分享😂
瑪喜樂阿嬤 在 我們永遠懷念的喜樂阿嬤~ 瑪喜樂女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14 views, 17 likes, 4 loves, 0 comments, 2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春豐文創MyManga: 今天(4/26) 是 瑪喜樂 女士逝世12週年紀念日我們 ... ... <看更多>
瑪喜樂阿嬤 在 用愛編織一生的瑪喜樂女士- 看板NTU-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onmyway 信箱]
喜樂保育院創辦人 瑪喜樂阿嬤見證
https://www.kingdomrevival.com.tw/krthome/index.php?id=6985
原文出處 內有珍貴照片
以下為節錄 (最後一段很讚 :p)
-----------------------------------------------------------------
將畢生心力奉獻給台灣近半世紀的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四月廿六日凌晨在院內同工
、歷屆畢業生的詩歌中,安息主懷。
當年連台灣都不知道在那裡,只聽見謝緯醫師的分享,
就持續在心中惦記著台灣的瑪喜樂,將她的人生下半場獻給上帝及台灣。
她為台灣照顧了無數的小兒麻痺孩子,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走出原有的封閉生活,
為他們開啟人生的一扇窗,看見原來上帝並沒有遺忘他們。
瑪喜樂是喜樂保育院所在地─彰化縣二林鄉鄉民心中永遠的阿嬤,
她的人生觀就是將一生獻給上帝為活祭,愛是她一生的堅持。
她熱愛生命、愛上帝、照顧小兒麻痺的院童及任何弱勢者。
她的一生是喜樂的人生,永不放棄,以一生的堅持激勵孩子。
宣教種子深植心底
瑪喜樂於一九一四年九月廿九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那培爾鎮,
後改名為摩西湖(MosesLake)。
七歲那年,一些從外地來的宣教士到那培爾的教會作見證,因為他們曾到中國大陸宣教,
在分享海外宣教奇妙的歷程與事蹟時,宣教的種子深植在她心中,慢慢的孕育著,
等待發芽。
廿一歲時,瑪喜樂選讀加州柏克來大學醫學預科課程,然而因為經濟環境不許可,
只好暫停學業。瑪喜樂廿三歲時與比她年長卅三歲的凱利麥克米倫(Kelly McMillan)
結婚,婚後便一直定居在柏克萊地區,退休後遷居至舊金山北方郊居阿爾巴可
經營杏仁果園。後來在她父親與先生相繼去世後,在她所屬柏克萊第一長老教會的牧師娘
鼓勵下,四十一歲的瑪喜樂重拾書本,在加州專業護理職校繼續進修,
並在加州伍連擔任過特別護士助理工作,同時也照顧她年邁的母親,
此時的她壓根兒沒想到這些照護經驗竟是為了她日後在台灣服事而預備。
謝緯醫師-瑪喜樂生命的領航員
一九五一年,台灣出身的謝緯醫師前往美國深造醫學三年,
在美深造期間於舊金山見證與分享,沒想到他的一席話改變了瑪喜樂的一生。
當時他到瑪喜樂聚會的美國第一長老教會分享時說:
「台灣肺結核病人很多,需要護理人員」,就因為這句話,阿嬤走上宣教路,來到台灣,
踏上這塊土地。
柏克萊第一長老教會,是瑪喜樂的信仰中心,來台灣之前,阿嬤都在這裡敬拜上帝。
瑪喜樂在這個悠久的教會裡聚會,在這裡親近主,在這裡聽到來自台灣謝緯醫師的證道,
並在此聽到耶穌給她一生的使命及呼召,
幼時在教會聽宣教士海外事工時深埋心底的種子,此時也開始萌芽。
因為神對她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創世紀12:1-2)這是上帝給阿嬤的呼召,而瑪喜樂遠離家鄉奉獻一生,
不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使命,而是為了主耶穌。
創立喜樂保育院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林基督教醫院正式成立了「附設小兒保育院」,
首批就收留了十六名院童,照護工作全由瑪喜樂負責。
一九七○年五月廿四日正式立案為「彰化縣私立基督教喜樂保育院」,
並且蓋了五棟房舍,安置八十一名孩子,瑪喜樂開始為小兒麻痺患者的醫療、
照護與教育,付出全部的心力。一九七三年四月,由於院童不斷增加,
開始興建第六棟院舍,八月再興建第七棟宿舍,同年十二月底兩棟建築皆竣工。
一九七六年興建禮拜堂、物理治療室、圖書館和辦公室,一九八五年建設籃球場,
在神的祝福與人的幫助下,主要建築體如院舍、禮拜堂、廚房及辦公室等一一建成,
充實了保育院生活與教育的基本硬體,步步向前。
在喜樂保育院創辦過程中,展望會差派Betty Stanton來幫助這些孩子。
當瑪喜樂返美時,特別到展望會謝謝他們時,他們問:「你們還需要什麼?」。
瑪喜樂告訴他們,我們需要較好的交通車載他們到學校,
他們將這個消息登在他們的報紙上,加拿大的展望會捐錢給育幼院買車。
瑪喜樂阿嬤多次返美,在教會中分享喜樂保育院的需要,將奉獻與愛帶回台灣。
獲獎無數
因著瑪喜樂阿嬤的奉獻,阿嬤一生所獲得的掌聲和獎賞無數,包括榮獲中華民國第五屆醫
療奉獻獎、台灣省榮譽省民純金證書,總統頒發華夏三等獎章、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等,
同時瑪喜樂阿嬤也是第一位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美國人。
此外,二○○二年內政部修正「入出國及移民法」,條文放寬外籍人士申請在台永久居留
權相關規定,瑪喜樂也獲得政府頒發「永久居留證」,一圓落籍台灣、
成為台灣人的美夢。
近年來,瑪喜樂阿嬤身體逐漸衰退且患有失智症而無法言語。四月廿六日,
瑪喜樂阿嬤被接回天家了,喜樂保育院將於五月十九日在院內舉行告別禮拜。
雖然阿嬤走了,
但她曾在多年前於分享中留下一段勉勵的話語:
「我想要人們了解的是-沒有任何一件事的誕生是因為我的技術。
當我被呼召時,我就來了。只有那位可以成就大事的上帝,
使用任何我們可以給祂的東西。如果你有機會去愛祂和服事祂,就去做吧!」
願瑪喜樂阿嬤服事的精神永遠常存,並激勵你我成為服事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155.2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55.241
※ 編輯: onmyway 來自: 140.112.155.241 (07/03 15: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