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ㄓㄜˊ)】
剛剛過了24節氣的驚蟄,意謂天氣轉暖。
但是春夜依舊微涼。
天涼,但不夠涼。真是喪盡天良。
喔,這個冷笑話,讓酒瓶都冷汗直冒了啊!
喝這瓶波爾多左岸瑪歌產區,
Durfort Vivens城堡酒莊二軍酒,
讓我想起自己的學生時光啊~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於是我成了大鳥,鵬也。
瑪 歌 二軍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味覺的記憶——從異鄉的思念到家鄉的體念】
2003年,我在波爾多瑪歌村的Château Rauzan-Ségla參訪,也在同集團的Château Canon觀摩採收與釀造,並在酒莊裡住了下來。當時的我,不到25歲,對種植與釀造所知甚少,但是有幸喝了一整個禮拜的「三軍酒」——非供出售,只給採收工人飲用/酒莊自用的葡萄酒。若說有什麼機緣,讓多年之後的我繼續研究葡萄種植與釀造,我想會是這趟訪問。
今天晚上,我開了一瓶Rauzan-Ségla的二軍酒Ségla,雖然是個新年份,但是香氣、味道依然喚起我當年的回憶。喝著喝著,不小心把酒灑在鍵盤上,我趕緊用手抹乾鍵盤,順手擦在褲子上(這是個在酒廠工作時養成的壞習慣)。過一會兒,葡萄酒沾在身上的氣味散發出來,讓我又想起當年的採收。
這股葡萄酒沾在褲子上的氣味,讓我想起當年的一位實習生——他總是拿著量筒、水管、五金、比重計、酒杯、筆記本、塑膠桶、玻璃瓶⋯⋯反正什麼都有,在釀造間裡東奔西跑,爬上爬下。在酒廠彌漫的發酵氣味之外,如今這股葡萄酒香,讓我突然意識到那片土地上,學生怎麼在酒廠裡實習,酒廠怎麼生產人們日常在喝的酒,人們怎麼看待這些飲料,而產業又是在怎樣的氣氛與環境條件下發展興盛。
就算我今天依然能夠憑藉著同一個酒莊的葡萄酒氣味,憶起當年的情境,回想起當年的那位實習生,以及當年的那些技術細節。然而,我的回憶在法國,實際卻身在台灣。回憶與現實交錯,讓我有種錯覺,這股錯覺帶著我,走上這樣的思路:在台灣這片土地上,製酒業所遭遇的這些處境、窘境、問題與困難,或許都不是當年那個實習生有機會面對的。
在環境氛圍如此不同的台灣,怎麼種植與釀造葡萄酒呢?要怎麼釀成人們愛喝的樣子呢?又該怎麼做,能夠讓製酒業在環境更友善、法規更健全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呢?台灣的製酒產業,尤其是葡萄酒產業,怎麼看待自己的未來呢?
拿起杯子再喝一口,放鬆心情,退一步看待這個糾結的問題。就算在異鄉懂了一些葡萄酒、帶回一些東西,回到家鄉,依然有其他很多要學習、奮鬥的啊!
瑪 歌 二軍 在 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時感動常常會在比較中產生,所以三款酒一起比較後,便發現 Château Prieuré-Lichine 2011 所擁有的輕柔可口與風味優雅的個性,瞬間便擄獲我的心靈,或許是最後一攤才逛到這,碰巧讓我遇到她最美好的時後吧!
【Château Prieuré-Lichine 簡介】:
Château Prieuré-Lichine 為1855年列級中的四級酒莊,在1999年由『百郎德集團(La Groupe Ballande)』收購後便經營至今,而釀酒顧問為Stéphane Derenoncourt,技術總監是Etienne Charrier,並且在2012年對酒莊設備進行升級,目前提升的設備有15個蛋型水泥發酵槽與10個不同尺寸的恆溫不銹鋼發酵槽。
Château Prieuré-Lichine 的葡萄園佔地77.5公頃,分散在瑪歌區的40塊葡萄園中,種植的品種為:50% Cabernet Sauvignon、45% Merlot、5% Petit Verdot
當然 Château Prieuré-Lichine 除了一軍二軍酒款外,也生產AOC與白酒。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
#2017_TastinFrance法國綜合產區葡萄酒冬季品酒會 Pa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