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分享 #環保議題《讓世界更好》 #文末贈書
如何讓孩子從小培養環保概念,知道節省、不要隨意製造垃圾的重要性呢?這本小宇宙出版的《讓世界更好》故事就是在說一個很重要的環保議題 - 塑膠袋氾濫。透過女主角伊莎圖的遭遇,我們就像一起親身經歷了一趟在甘比亞的旅程。
親子共讀文👉https://0rz.tw/Jl6Ni
故事一開始我們看見傳統的棕櫚葉籃被輕巧鮮豔又防水的塑膠袋所取代,但人們拋棄的塑膠袋無法被土地分解回收(掩埋百年也不會腐爛),燃燒還會產生惡臭(與戴奧辛),漸漸地廢棄塑膠袋越堆越多,街容越來越醜陋骯髒,甚至還害山羊們因為吃了塑膠袋而致死...
伊莎圖知道了以後無法坐視不理,她屏住呼吸從垃圾堆裡撿出一個一個塑膠袋,但該怎麼做才好呢? 她和朋友們將塑膠袋清洗乾淨,然後將其剪成條狀,並捲成塑膠線軸,一針一針鉤織成塑膠袋錢包。雖然塑膠袋錢包一開始被嘲笑,但後來卻蔚為流行。伊莎圖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回收與努力,終有一天這些垃圾都會消失,家園就會變得美麗。
這本雖然是環保議題,但故事氣氛不會太枯燥沉重,正向樂觀的結局也對孩子具有鼓勵啟發的效果,不但能讓他們知道環保與節省的重要性,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看看,日常生活中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塑膠垃圾,減輕地球的負擔? 我們想了一些方法:
1⃣ 出門要帶環保袋,買東西就不用買新的塑膠袋
2⃣ 資源回收箱整桶拿去垃圾間將回收物分類後,再帶回家清洗,就不需使用塑膠袋來裝資源回收物
3⃣ 乾淨的塑膠袋重複使用,太髒的才拿去當垃圾袋
4⃣ 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環保杯與不銹鋼或矽膠吸管
其他還有什麼減塑妙招,歡迎大家一起來腦力激盪唷!
🛒博客來: https://reurl.cc/ARKWQj
🎁 贈書時間: 小宇宙文化 要贈送一本讓世界更好來給竹亭聽雨的粉絲,10/8開獎,方法請看留言唷!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Nan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每日必用的10個愛用品⇊ 1. 洗髮餅:里仁養護洗髮皂 2. 椰子油家事皂:德國達麗Dalli 3. 透明可摺疊的餐具:仁舟矽密盒2.0 團購優惠這邊請👉 https://lihi1.cc/mRyrc 4. 購物袋/手提袋:仁舟貝殼棉網包 5. 食物袋:Agoodday小食袋 6. 塑膠袋 ...
環保生活家垃圾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蘇黎世的一些麵包.
#你沒想過可以完成的St_Galler_Handbürli以高礦物質小麥粉完成的驚人小麵包...
#送兒子去上學以後....
做一點這次去蘇黎世的紀錄閒聊一下.... 後來, 回到家. 看了一個影片講述在瑞士淨收入3200瑞朗活得很艱辛的女單身. 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真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收入. 那是表面上的數字. 活得快樂不是因為錢多! 把心靈富足比較容易快樂
#全文轉發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st-galler-handburli.html
其實回來以後.... 真的沒甚麼心思. 做甚麼都不起勁. 最惱人的事是要調整煮飯量. 及買菜量. 少了一個200公分男人的胃裝食物. 覺得煮起來沒意思. 😂😂😂
昨天做了這顆.
因為我們家, 最喜歡Panettone ( 三不五時會剝來吃的) 就屬我兒子. 開始研究這個Panettone之前, 也是因為有他跟我一起嚐遍10多個來自義大利不同店家及口味的Panettone. 最終才讓我一頭陷進去的. 就是因為兒子喜歡吃. 我則鍾愛整個發酵的過程. 這次... 只做了一顆! 以前怎麼樣都是兩顆, 四顆做. 但...沒有人吃. 只好做個可以誘導人吃的味道. 我女兒非常不喜歡麵包裡有蜜橙丁. 所以這一顆Panettone 中. 我加了一半的蘭姆酒葡萄及一半的泡水葡萄乾. 我的蘭姆酒葡萄是泡54%濃度的蘭姆酒. 而且應該躺櫃子裡有半年了. 它 #非常非常影響發酵. 原本9小時第一麵團就達標. 卻因為這個葡萄. 讓我等了8小時( 或以上) 的後發. 後來. 真的得睡了. 所以還是開烤. 很驚人的爆發力. 所以非常期待切開的時候.... 你可以看到. 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開烤的高度. 我放的是Streusel 這種大家都喜歡的麵粉糖粒.
等切開等我再做幾個? 反正終有一天我會談談心得... 因為我就是想做大孔洞. 雖然這次的高度不錯. 但我還是存疑. 因為後發真的很久, 也有可能出現的是fool's crumb.
說多了.
因為不知道怎麼介紹. 還是用圖片來帶出我這次的" 旅行"( ?!) 吧!
來說說瑞士這個以農立國的國家. 你應該也知道. 這個國家就是山多湖多. 一百多年前的瑞士並不是像現今這樣有錢的狀態. 當初之所以希特勒沒攻打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人都非常身手矯健. 平常就是往山裡走往水裡去. 而地形一直都是戰爭時非常需要考慮的因素. 把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丟在這樣的地形上也不一定會得勝. 因為當地人熟知地形. 也知道如何隱藏及攻擊.
之所以能在二次大戰成為大家認可的中立國應該也不只是因為它們說要中立就可以中立起來的...實在也是因為太難攻打.
我曾經在台灣認識過一個瑞士人. 他是在無塵室裡工作的工程師.是老爺的同事. 明顯很不同的德語口音. 其實很多德國人私下都笑他. 因為他就是一個樂天且愛開玩笑的性格. 我第一次知道外國人裡有分長得醜及帥的. 那些德國人都說他醜.在我看來其實都差不多( 其實我也是台灣女生長得醜. 但老外覺得美的那一型👀👀👀 每個國家的審美觀不適用於其他國家, 所以請跟我一樣的醜女不要自卑也不要想改變自己. 把 #內在修養好比較重要 )
那些德國人取笑他長得像頭牛( 他不胖是瘦的) ??? 而且, 有一點天真. 有次老爺說話提及他. 他說那個瑞士人在國內應該很難找到女朋友. 因為長成那個樣子@@a
我倒覺得很難得. 要不是有老爺當男友. 我應該會追他. 因為他讓我有種很樂天的傻勁. 跟這種人相處一點負擔都沒有. 每次跟他說話都沒負擔他也禁得起開玩笑. 後來才知道, 他的家人一直到現今都是住在非常大自然裡, 養牛種穀物的生活著.每次他回家都得開老遠的山路. 是" 真的在地" 瑞士人.( 因為瑞士後來有太多的移民. )
也因為它們以農立國. 所以對於瑞士的農產品非常保護. 人少, 當然種植及養殖的數量就少. 跟其他國家是沒辦法比的. 就如同當初台灣要進口外國豬肉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會影響台灣豬農一樣. 瑞士政府做的就是限定進口外並且課重稅. 當然, 從非歐盟國家進入肉品奶品蛋類等不能帶. 你可以出國門查一下. 但如果你是歐盟人士要進入瑞士時. 想要省一點.帶其他國家的肉類產品進入. 是有限量的. 每人一公斤免稅. 不管是新鮮或是醃製的肉品. 被查到超過免稅量. 10公斤以下的關稅是每公斤17瑞朗. 10公斤以上是每公斤23瑞朗的關稅. 脂肪含量超過 15% 的奶油最多可攜帶 1 公斤免稅進入瑞士. 超過則每公斤16瑞朗關稅. 食用油則是5公升以下免關稅. 每多一升則付2瑞朗關稅. 酒及菸這個你自己查吧XD 除了食物. 如果你覺得當地課稅太重. 想搬一些鄰國的家具或是日常用品. 則有每人300瑞朗的扣打....
我這次因為要買個垃圾桶. 在Migro超市找到一個完全簡單但我完全下不了手的垃圾桶..27瑞朗!!! 我跟我兒子說. 你隨便用垃圾袋裝. 等我在你老妹秋假時帶垃圾桶來吧😂😂😂
瑞士每個男人都得服兩年兵役. 所以男生大學的入學年齡是20歲. 老爺的瑞士朋友, 他的兒子今年20歲也才剛上大學. 每個瑞士人家裡都會放槍. 而且他們都知道如何使用( 廢話XD ) 這個也不是冷知識. 但是, 是平常我們不會注意的知識....
這是我兒子第一天上課領回來的實驗服及一瓶化學劑XXXD. 還有送了幾個環保購物袋子及紅牛還有咖啡😆😆😆 看來是真的要好好努力了! 我以為化學系女生不多. 但兒子說. 還蠻多的. 比他中學班上的女生比例還高. 超過1/3.
除了瑞士當地人去這個學校讀書. 兒子說還有跟他一樣來自德國或奧地利的同學.... 老爺說, 這裡很多外地人都會學瑞士德語. 因為這樣它們對你才會有認同感. 他當初在EPFL 時也有帶學生的實驗課程. 但非常地不受尊重. 除了他的法語很差以外. 他們那種高知識份子是以自己國家為傲的... 所以老爺說, 他希望兒子能去學瑞士德語. 這樣在當地會比較不被當外國人.
沒錯, 不是會講中文的都是中國人. 你應該也很了解. 由腔調來判斷並且分級. 是很不公平的事. 我一直覺得人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哪裡來的. 因為教育及文化政治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人品. 但人的良善最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 我想要一起共處的是良善的人. 但如何去找這樣的人? 就是要讓他們對你有認同感. 首要之處當然就是當地語言.
這是跟法國很多地方一樣的警察局外觀... 德國的通常比較" 宏偉" 或是說會隱藏( 因為也可能是在某棟建築的一樓或二樓....
警察局範圍內沒人敢動. 長得超大的菇😂😂😂
目前蘇黎世看到不少移動打疫苗車子. 如果你要打疫苗是非常容易的事. 跟德國一樣. 就怕你不打!
最後, 來談談我最喜歡的麵粉及以麵粉發酵完成的食物吧!
這裡的麵粉應該都是瑞士當地產的. 最簡單的家用麵粉蛋白質都是12%左右. 價格是德國的2.5倍左右. 但一包一公斤. 一塊多瑞朗的麵粉其實可以做很多麵包. 如果我住瑞士想吃包子. 應該會把這個家用麵粉參雜玉米澱粉或馬鈴薯澱粉降低筋度. 這裡吃的麵包形式比較像是德法混合體. 他們稱這種捲捲長棍也是Baguette. 這條長棍裡有加橄欖.
德文裡" 小"字尾通常都會加上~chen. 瑞士則是加上~li
所以德文的100 g左右小麵包都是Brötchen( 德文的麵包叫Brot) . 瑞士則是把麵包特色加上~li 就是小麵包.
這次我要談的是這個看起來很簡單. 但實際上不容易的瑞士小麵包Bürli
這種小麵包. 是用當地的Halbweissmehl( 780) 完成的無油小麵包. 這種粉的礦物質含量是0.64~0.9% 相當於法粉T65及義大利Typo 1.
照理說, 德國是要以Weizenmehl812取代. 但是市面上難找. 所以通常就是以Weizenmehl405或 550去搭配 Weizenmehl1050 . 不過, 因為瑞士的小麥粉蛋白質含量通常比德國高. 所以我比較建議能使用找得到的高蛋白質的Weizenmehl405 去搭配Weizenmehl1050. 這樣的比例約是 : 1000 g Weizenmehl812= 450 g Weizenmehl405 + 550 g Weizenmehl1050 ( 通常1050都有12%蛋白質)
小麵包主打輕盈. 所以在麵筋的處理上得更為小心. 這裡有一個德國麵包社團裡住瑞士的管理員推薦的食譜:
St. Galler Handbürli – Schweizermeister-Rezept nach Urs Lichtensteiger
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需要用到這麼大量( 3%以上)鹽的食譜. 他使用的是老麵法. 用穩定的鮮酵低溫做老麵. 之後再用鮮酵拉長麵筋.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麵包.
你如果去搜這個麵包. 應該會看到很多扁塌的. 像主圖那樣長相的需要很厲害的工藝( 好吧~ 這一點大工廠早有自己的辦法) 並且得要有高溫石板的加持( 看顏色就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它們都會倆倆黏一起烤. 我覺得跟吐司裡面放兩團很像. 單獨烤要長大的空間又減少很多. 所以他們單個賣時也是從兩個去分開的. 並不是單獨烤一個.
最後. 要來介紹兩個比較特殊的麵包
這個是Migro 當時限定的麵包. 我覺得很有趣. 沒買. 因為我知道味道應該不會是鹹的. 而且通常是小孩喜歡的...
這是蘇黎世今年第99年舉辦的摔角節!( 昨天) 詳細情形請點連結: Kilchberger Schwinget https://kilchberger-schwinget.ch/ 德國這裡也開始有大型表演比賽的聚會. 但雖然比賽幾乎都是露天. 還是有要求戴口罩... 瑞士其實.... 恩~ 蠻鬆的. 不過. 現今德國也有一種說法. 就是想保護自己的都已經去打疫苗了. 那些堅持不打的. 就讓他們自己去對自己面對的風險負責.... 但口罩. 還是有必要. 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整點新聞一直都在報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
RTL新聞 Idar-Oberstein trauert um erschossenen Tankstellen-Kassierer Alex W. https://www.rtl.de/cms/idar-oberstein-tankstellen-kassierer-alex-w-20-nach-maskenstreit-getoetet-oeffentliche-gedenkveranstaltung-geplant-4834436.html
德國有個加油站大學打工男生. 因為要求一個進入的顧客戴口罩才能進來. 結果這位49歲的客人.回家拿了口罩順便帶著槍回來. 朝著這位大學生以行刑式的方式對準頭部射殺. 造成這位打工生當場死亡.
雖然這個人後來自己去自首. 但引起輿論一片... 這個人說自己對這整個疫情的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 他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家也可以這麼反對@@
這個瘟疫正在考驗人性. 老爺也不斷地強調去課堂聆聽的重要性. 雖然兒子的課有的可以選在家看網路直播...
你認為呢?
最後, 要介紹這個很多日本人喜歡的水果麵包. 這種麵包通常都會加香料及水果乾. 日本的麵包書中一定會有這種麵包的介紹. 在我的感覺. 是除了法棍以外最受日本人喜愛的麵包. 但這個因為是長時間保存的. 所以做得比較鬆散. 通常日本的水果麵包是更厚實有味道的.
這種麵包通常是冬天的麵包. 因為有很多秋天收成的果乾... 我自己蠻喜歡的. 兒子也是....應該會做做看...
最後.給各位看看老爺的戰利品😌😌😌 老爺去瑞士生活時喜歡上阿華田. 這次兒子先去探路時買了一包回家. 他發現不甜了. 為了健康著想. 原本會加糖的阿華田都不再加糖. 所以這次去他狂搜.... ( 最好是會瘦比較健康.
最有趣的. 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我想, 應該有很多人是乾乾的吃阿華田的. 這種Bar是阿華田乾壓成這樣的形狀. 下次應該會再補貨. 因為兩天他就吃完了@@
沒幾天的行程也去朝聖了號稱當地最好吃的麵包店John Baker. 13度的低溫中排隊買麵包...
麵包算上乘. 但也並非非吃不可. 我朋友說是因為我自己做麵包所以覺得沒很特別. 也有可能. 但我覺得網路無遠弗屆. 現在真的好像有好的網路口碑. 要有排隊風潮不是很難. 除非你的食物真的很糟.... 不過, 這間店強調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機. 連麵包發酵都有聽音樂....
或許這也是雖然貴但講求健康及有氣氛的現代人會縮著身體也要排隊的原因吧? ( 另外~ 卡布奇諾不夠濃香是真的. )
一般大飯店都會接待一些大團體. 例如我們在飯店期間有看到加拿大航空的機組人員( 其實我蠻怕的XD) 還有提前從日內瓦正是賽季中的足球隊.
日內瓦sevette FC足球隊 https://www.servettefc.ch/
外面那台巴士滿滿一群足球隊員. 是我第一次見識到. 原本我以為足球員漢草都是矮壯的. 但真的平均身高都很高. 而且身材實在很好, 看不到大塊肌. 整個線條超順超美. 讓我這個大嬸目不轉睛的那種😅😅😅💦💦 我覺得從這樣的大團體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行為舉止. 這一整群人在大廳裡真的沒有聒噪的. 大家都非常地安靜. 講話輕聲細語. 完全看不出來是會讓粉絲尖叫不已的樣子....
那群機組人員則是抽菸的很多....
我倒是沒看到這些球員有跑外面抽菸的.
最後~以飯店大廳的燈做為結尾. 等十月底再來!
環保生活家垃圾袋 在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國昌信好物開團》2021年第二團
~不只有冰箱保鮮盒的昌信,一起來看看~
#文章和照片介紹的所有產品都是韓國昌信
#照片要看完喔
❤️購買連結 https://gbf.tw/c7ylg 
(照片中介紹的各式產品連結裡都買得到喔)
韓國昌信是眾所皆知的冰箱保鮮盒大牌,
但除了透明+白色蓋子的system 系列保鮮盒,
你知道昌信還有非常多好用又美觀的產品嗎?一起來看看我的介紹。
#FRANCO居家抽屜式回收櫃
•可當垃圾分類桶
•可當洗衣籃。
•可當室內收納櫃,玄關、客廳、臥室皆可用。
•滑動式櫃門開關方便、可手提式內桶輕鬆取物
•上層雙室結構便利分類、櫃頂雙鉤架可掛取物品
•簡單擦拭即可清潔,也可水洗。
•外型方正簡約,可搭配各種室內風格。
#FRANCO多用途露營摺疊邊桌
•分類垃圾桶、山系露營桌兩用合一
•迅速摺疊收納,輕鬆拎起帶走
•質感樺木桌面,全手工製作
•可以承重15kg,輕鬆的露營
•附固定帶、專用收納袋、垃圾袋、標示貼紙
#systen系列
就我看來,
冰箱的整理不只是為了「收納整齊」,
而是為了「吃」,
如果排列收拾的很整齊,
卻無法辨認食材,找不到食物,
那就失去整理冰箱的功能了。
還剩一半隨便用橡皮筋綁起來的乾貨、
塑膠袋一包一包無法辨識內容物的冷凍庫食材、
買回來處理好卻不知道用什麼容器裝盛的蔬果,
不想用一堆夾鏈袋不好清洗也不環保,
相信大多數的冰箱都有這些困擾,
我統一以「韓國昌信保鮮盒」來解決這一切問題。
利用昌信保鮮盒取代夾鏈袋+塑膠袋+
+冰箱內原本的小玻璃罐+分隔收納盒,
可謂一物多用。
🔹優點:
·尺寸眾多、外型方正簡約。
·清洗方便、盒蓋沒有膠條,無發霉疑慮。
·透明盒外觀易於辨識內容物,
·可冷凍、可微波(不能高溫長時間)
🔹使用方式:
·備料、辛香料保存
·清洗後蔬菜保存、食材分裝(冷凍可)
·水果、甜點保存和承裝
·外帶用、野餐用皆可
·乾貨保存分裝
🔹我的保鮮盒尺寸與運用
120ml=辛香料
180ml=小份量乾貨或食材
450=冷凍庫、一人份食材
850+400=不需冰存的乾貨、
已清洗乾淨的水果
1000=最萬用的尺寸
1300=蘿蔔、大黃瓜等長條形的食材
3000=高麗菜、較大量的蔬果保鮮
#skylock系列
密扣式提籃5900ml保鮮盒特色:
•可當碗盤瀝水籃
•可將蔬果清洗瀝乾
•可當保鮮盒
•富有提把方便好用,好看好收納。
(另有其他尺寸也都是多功能用途)
#韓國昌信 是質感生活的好幫手,
更多豐富內容請看照片和連結介紹,
現在多種團購組合,品項齊全,
全部特價優惠中喔!
✅優惠看這邊👉 https://gbf.tw/c7ylg
✅團購期間9/6~9/12
環保生活家垃圾袋 在 NanaQ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每日必用的10個愛用品⇊
1. 洗髮餅:里仁養護洗髮皂
2. 椰子油家事皂:德國達麗Dalli
3. 透明可摺疊的餐具:仁舟矽密盒2.0
團購優惠這邊請👉 https://lihi1.cc/mRyrc
4. 購物袋/手提袋:仁舟貝殼棉網包
5. 食物袋:Agoodday小食袋
6. 塑膠袋
7. 手帕
8. 擦屁布
9. 吸管
10. 環保杯:小豆芽盛食杯
Related Video ⇊
超愛X超雷🔥的環保產品 https://youtu.be/u7dxHp_OcJ4
不用衛生紙的美好生活 https://youtu.be/MAcMbk6-6gE
實測|布衛生棉完全不臭!心得分享 https://youtu.be/w5CWxb9mODM
Room Tour|極簡主義者的房間 https://youtu.be/fD__HPvu8i0
搬家讓我再次檢視必要的物品 https://youtu.be/Q2vlHmF4Ox0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Shop: https://www.fulfilll.tw/
—
Contact NanaQ ⇊
mail: nanaq520@gmail.com
—
Music Credits ⇊
Music by Reggie San Miguel - Houndstooth - https://thmatc.co/?l=620601D3
#環保 #愛用品 #仁舟 #里仁 #好日子 #小豆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7txuK12Wo8/hqdefault.jpg)
環保生活家垃圾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人熱愛行山,但常見到垃圾遍地,漁護署推行「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計劃,計劃今年年底前移除部份郊野公園合共257個垃圾桶。香港講了幾年方實行,原來遠在北歐郊區,垃圾桶早就沒有蹤影,愛惜大自然的瑞典人習慣自己帶走垃圾,瑞典山區空氣清新,環境好得連溪水也直接飲用。
是次參加瑞典長途徒步,一開始就收到大會提供的雙層環保膠垃圾袋。登山前一天教練再三提醒,即使我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也必須遵守他們的規則:行山時垃圾必須放進垃圾袋中帶走,看見山野間有垃圾,也鼓勵拾走。大會更設立垃圾重量比賽,2,000名參加者五天山野行中垃圾最重的,能贏取帳篷一個。今年大會收集超過1,000公斤垃圾,而勝出者垃圾袋更重達15.2公斤。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瑞典 #行山 #北歐 #郊野公園 #香港人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6QzqANLk04/hqdefault.jpg)
環保生活家垃圾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1月一個陽光普照的早上,雖不像盛夏般炎熱,但陽光直射下,還是會汗流浹背。兩個身影就蹲在一片草地中辛勤的收割野草,普通人或許會以為他們是園丁,但其實他們是分文不收的牛義工,在為巡查大嶼南的牛群作準備。
「有嘢食放喺度,佢哋(牛隻)就會『企定定』畀我哋記錄同埋檢查。」帶着義工工作的何來解釋說。何來是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超過10年主席,她不只愛水牛,也愛黃牛,也不只關注大嶼山的牛隻,香港其他地方的也會照料,就如缺糧得可憐的塔門牛,協會也會安排義工帶草前往餵食,而較幸運的大嶼山牛,由於糧草尚算可自給自足,放草也只是為了檢查。
何來不諱言指工作最辛苦是割草和搬草,但由於希望牛隻可食回是本地的原生植物,「要保留佢哋自然嘅本性,改變咗佢哋嘅習性就唔係保育」,所以辛苦也要堅持做,然而現時大嶼南牛隻的棲息地愈來愈少,協會也要講買牧草混合使用,「天冷無鮮草就靠呢啲,起碼佢哋有back up(補給),所以熱天都要少量保持繼續有,唔好天冷無嗰陣時唔識吃。」
糧草收集得擠滿一輛七人車,何來與義工就駕車前往牛隻的棲息地。來到有牛隻出沒的地方,何來就會使出好的本領,疾聲高呼,稍候片刻,牛群就會現身,「我去到就叫,佢哋就認得我」,何來笑着說,也指自己我與牛群的關係較似朋友,見到朋友也份外高興,「最enjoy(享受)係去到牛棲息地,牛仍然好開心,同埋見到環境係因為佢哋存在而好靚。」
何來叫朋友出來也不只是見牠們一面,指做巡查要記錄到牛隻的健康狀況,若能力許可,能幫忙的就盡量幫。何來會趁牛隻進食時拍下牠們,以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情況,見到受傷的會替牠曬藥粉,有需要的會尋求獸醫協助,「有啲牛嘅角係亂生嘅,係會生到插自己個頭,呢啲牛就要通知獸醫幫佢鋸,所以唔檢查係唔得。」
在人類生活不斷擴張下,牛的棲息地愈來愈少,巡查當中也見到不少牛隻在馬路邊行走,更有些在鑽放在垃圾站邊的垃圾袋,然而置於垃圾站的大型有蓋的垃圾桶是空的,何來批評那些胡亂丟垃圾的人,「佢哋(牛隻)搵唔夠嘢食就會鑽嗰啲垃圾袋,所以令啲牛很容易吃到垃圾。」
「牛畀咗我一個好好嘅教學,令我用牛嘅眼去睇呢個世界時,就會睇到環境同人之間嘅關係係決裂到點。」她指在鄉郊生活,牛就是我們每日見到、必須要跟牠共存的一個物種,認為人類「享受」大自然、習慣被服侍的觀念是錯的,
「去到鄉郊就係去到物種屋企,我哋去到人哋屋企,就要尊重人哋居住嘅地方。」
何來呼籲市民不要觸摸及餵牛隻,所有垃圾要帶離郊區,不要用郊區的垃圾桶,避免牛隻翻垃圾吃。她同意市民近年的環保意識愈來愈高,「睇到人嘅改變,以前我去到邊都被人用粗口問候,而家好多人都會話支持我做嘅嘢,呢個改變令我覺得欣慰」,然而負責決定政策的政府依然未變。
她指牛不是有吃的就安全,「政府將動物當環境問題管理,唔當佢哋係生命,或者係環境保育議題。」牠舉例指水牛是「濕地天使」,因為牠可締造漂亮的沼澤環境,而沼澤有很多微生物、小蟲繁殖,從而令雀鳥可以覓食,是保育上很重要的東西,但仍不斷有很多圍欄、堆填或是違法的商業行為一直在侵蝕牛的棲息地,「呢個係規劃同地政嘅範疇。」
何來認為要保護牛物種,政府要有新的主導方法去保護牠們在大自然的存活的可持續性,「我最大嘅心願係牛物種會成為香港正式保護環境政策嘅開始,呢個政策可以令香港人同香港將來可以有牛物種嘅永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vVfOeVQmP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