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環遊世界八十杯》
這次的抽獎贈書,是熱騰騰剛出版的《 #環遊世界八十杯 》。
參加抽獎之前,先請你看一下我替這本書寫的導讀。
***********************
【導讀 // 王鵬——酒類專家、本書推薦】
世界酒類,竟然能夠濃縮成如此精華!
兩位作者若非天才,就是太有才。
如果奢望用一本書喝遍世界,就是它了。
要掌握世界酒類知識體系,通常會按照類型,從原料或製程切入。從不同角度,會看見不同的風景。《環遊世界八十杯》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卻用了新穎而有趣的方式,不是從酒種型態的眼光來看待酒類世界,而是用環遊世界的方式,真正直觀地,環遊酒類世界。
這本書提到的各式酒種,都可以像這樣,各寫一本環遊世界的專書,然而,這本書卻兼容並蓄,把各種不同的酒類,編進同一本書裡,非但不顯得突兀,而且讀來妙趣橫生。這談何容易?而這兩位作者卻做到了!
這本書開頭的〈酒類小歷史〉,只用了兩頁,就完成了歷史大事紀,你可以就這樣瀏覽過去,但其實每一項都值得細細玩味與深究。當然,隨著你的酒類知識沈澱與累積,過些時日再回來翻閱,你會發現兩位作者選錄出來的歷史年代與事件,都是精挑細選,意涵深遠。每個歷史事件背後故事,都可以好好講上半個鐘頭!
翻到〈旅行路線〉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無比興奮。這本書的目錄,用旅程路線圖的方式呈現,讓你一目瞭然,到底要從哪裡開始,一路喝下去!這裡賣個關子,也或許算是出個題目:你覺得,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值得為了當地的酒類特產,動身前往一遊呢?
作者帶我們從東歐開始這趟紙上微醺之旅。我覺得很妙的是,你可以在極短篇幅中,讀到酒種的基本資訊、文化背景、風味特色,作者甚至還直接把酒杯畫出來給你看。每個酒種專題,都只用了一個跨頁,就交代完畢,是很有智慧的設計。(簡潔是智慧的靈魂,不是嗎?)讓你簡簡單單,一眼看兩頁,就把這個酒種最有趣、最時興、最經典,或者值得順帶一提的知識與議題,乃至用它作為基酒的經典調酒配方,直接跟酒一起記住。哪怕是原本艱深晦澀的硬知識,或者很不容易釐清的分類細節,在兩位作者的安排之下,趣味盎然,毫無負擔。偶爾還會引述文學作品,讀來更是有味兒。或許對某些人來說,很實用的還有每篇最後都可以學一句當地語言的「乾杯」,若是有機會到那個國家喝酒,可以更融入飲酒氛圍,跟當地人打成一片。
你在這趟《環遊世界八十杯》的旅程後,若仍意猶未盡(而這肯定也是兩位作者的陰謀!),你可以繼續好好研究。酒海無涯,唯勤是岸;研究得勤,就懂得多,飲酒樂趣也更多。一旦飲酒進入了品酒的境界,你對世界酒類會有一番新視野。
為了讓你有個繼續努力的方向,兩位作者貼心地把環遊世界的八十杯,畫成了一張〈酒款圖譜〉。仔細看看,你會發現,蒸餾酒與發酵酒等,可以按照製酒原料來分類,有水果、穀物⋯⋯這些分類,把你原本要花上幾個星期整理,而千頭萬緒卻怎麼也難理清的細節,直接畫出來送給你。所謂一次增進一甲子功力,或者得到武功秘笈,或許就是像這樣吧!
最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環遊世界到底需要幾杯才夠?要比八十杯更多,還是比八十杯更少呢?
***********************
【抽獎參加辦法】
首先要先按讚。然後在這篇文章下方,回答我的問題:「環遊世界到底需要幾杯才夠?要比八十杯更多,還是比八十杯更少呢?」回答的形式是留言與標註朋友。
範例:「@標註一位朋友,環遊世界要______才夠!」這只是剛好及格的例句,你當然可以自由發揮。
【活動時間】
(2021年9月11日)即刻起,至9月17日星期五中午12.00止。我將會在這裡公告幸運的中獎朋友,並與你接洽寄送贈書事宜。
【在博客來瀏覽《環遊世界八十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522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810的網紅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社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書名#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物名著:環遊世界八十天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譯者:目川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目川文化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目川文化官網:https://reurl.cc/3LrYqV 音樂: Y...
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少年電影院】雨果的冒險(11.5y/ 13.10y)
我家的電影院常是分齡開演,因為兩個小孩差兩歲半,有時哥哥可以看的電影不適合妹妹看,就只好分開觀賞。今天全家一起忙完防颱工作,綁好盆栽、處理好冷氣隔板、把高懸的獨木舟卸到地上、綁好單車....從一樓到四樓、從房內到屋外一家人忙了一天,下午四點半,一邊吃“晚餐”一邊看電影。今天挑的電影是改編自“雨果的秘密”一書(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宋珮老師譯/ 台灣東方出版社),好久前就想帶孩子們一起看這部2012年獲獎無數的電影「雨果的冒險」(Hugo),直到阿妮即將升小六的這暑假,終於實現。
一開始在看電影時,正男一看電影名馬上就說:「雨果耶!是悲慘世界、鐘樓怪人的那個雨果嗎?我不熟....」大家一邊大笑一邊說我們也不熟後,就正式進入電影世界。電影從一個爸爸突然去世的12歲孤兒雨果開始,他住在法國巴黎Montparnasse火車站裡維修時鐘與偷東西,孤單的雨果唯一的同伴就是爸爸留下的一個壞掉機器人,雨果拼命偷零件只為了修好機器人,他堅信機器人修好後會寫出爸爸留下的話語,過程中他遇見一位同是孤兒的活潑女孩和1930年代時一代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耶。
看完電影後,大家一陣安靜的品嚐這電影的餘味。
阿妮首先好奇地問:「為什麼那麼多孤兒?雨果又沒做壞事,為什麼警察要一直抓孤兒?」
爸爸認真回:「這和歐洲工業革命以後貧富差距變很大有關係(這講給正男聽的),那個年代,機器啊、工廠啊一大堆冒出來,有人變很有錢、就有人變很窮,這叫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變成一條大水溝,一邊是有錢人、另一邊變很窮,有很多人被貧困、被疾病折磨,有些不好的人會利用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兒來做不好的事,電影裡面講到那個因為戰爭腳斷掉的警察以前也是孤兒,後來被送到孤兒院好好教。他長大以後當警察,也怕這些孤兒被壞人騙,所以努力找火車站裡的孤兒送進孤兒院裡面被教,教孤兒如何聽話、如何不與人來往、告訴孤兒沒有家庭也能過活。那個時候,孤兒好多好多,也有很多很迷人的小說是用這個時代背景寫的...(哥哥回:像孤雛淚嗎?)對,狄更斯的孤雛淚。」
阿妮:「聽起來警察好像是為了孤兒好,但是做的方法好可怕...感覺好多故事從孤兒開始喔,哈利波特、莎拉公主、湯姆歷險記、秘密花園...好多好多都是....」
我說:「哇,阿妮有很特別的發現,以後找機會好好找一下那些故事是在什麼年代寫的。正男呢?哥哥你覺得這電影好不好看?」
正男:「不錯啊!他住的地方很酷、很多齒輪(果然像愛機械的哥哥會說的話),感覺雨果住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往整個車站。還有用發條就可以讓機器人沾墨用鋼筆寫字很酷,以前的機器人很帥!裡面那個爺爺拍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說是從凡爾納小說來的,我看過凡爾納的小說,電影《回到未來》也有講到凡爾納。」(不懂為甚麼青少年的語彙貧瘠到只剩酷和帥,唉。)
我說:「嗯,就知道你對那個機器人很有興趣,只有發條耶,就能做出一個能寫字、點頭搖頭的機器人!我還一直認真聽裡面台詞不是說robot,他是用 automaton這個詞。(為此,我們事後看了一下18世紀的發條機器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TOqDb-86s ),我也記得以前在看小說的時候,提到作者所說的話,我找一下。先簡單說一下,書裡有談到布萊恩聊到雨果的秘密這本書的創作來源,作者他說:” 數年前,我讀了Gaby Wood的《愛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Edison’s Eve:A Magical History of the Quest for Mechanical Life),因此得知許多機械發條玩偶(也就是所謂的機器人)收藏品的真實故事;原物主將這些機器 人捐贈給巴黎的一座博物館,它們被擱置在潮溼的閣樓裡,最終難逃被丟棄的命運。我想像有個男孩發現了那些損毀、生鏽的機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誕生了。”
不過,我倒是沒特別注意到凡爾納耶,你看過他哪些書?」
正男咚咚咚跑去房間拿了幾本朱爾·凡爾納的作品,我上網查了一下,朱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是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原來我們熟悉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五少年漂流記》....好多都是凡爾納的作品,他家族有航海背景,這影響他日後的文學作品導向。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還曾見朱爾·凡爾納並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大家一邊討論這些書,一邊說原來如此、難怪電影裡一下是月球旅行、一下是海神波賽頓和美人魚....
爸爸:「其實後面提到喬治梅里耶這位電影大師的事是真實的,應該是這位很會拍黑色暴力片的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向19世紀末法國一代電影大師致敬。裡面的喬治爸爸以前真的一開始是魔術師,然後裡面第一部盧米埃兄弟拍的火車進站電影,大家都快嚇得目瞪口呆,還以為火車快撞向自己了!」
我說:「對呀,很久很久以前的電影啊。一開始是黑白的,然後一格一格畫上顏色,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還用剪的,非常辛苦。不過,我很佩服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勇氣耶,他賣掉很多財產蓋了玻璃屋,才有機會開始第一部電影。(哥哥補充:而且他很有前瞻性,盧米埃兄弟還不看好電影未來,幸好喬治爸爸喜歡機械,硬把攝影機做出來)你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好傷心,戰爭摧毀人的希望和想像力、也毀掉電影,他的電影沒人看了(哥哥補充:底片竟然被熔化變成高跟鞋底的原料,藝術和高跟鞋誰重要啊?奇怪!)那個戰爭的年代啊,想像、夢想、休閒根本不切實際,對那個年代來說,工業、經濟很重要,不得不硬化的年代。喬治梅里耶爺爺才會說:“如果沒有魔術或小小的夢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該如何活下去?” 真是辛苦的年代。」
我刻意導向:「我也喜歡裡面雨果的夢想和堅持!你們想如果沒有雨果這樣堅持修好機器人?如果沒有他間持機器人裡有爸爸的訊息?如果沒有他堅持讓那位教授來拜訪喬治梅里耶?會怎樣?」
正男:「也是,如果沒有他拼命想要修好機器人、修理好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夢想,雨果還是會繼續孤單、找不到人生方向,電影老爺爺(喬治梅里耶)應該也會繼續怨嘆戰爭、痛恨電影吧!」
暫記於此~
以雨果男孩對劇中可愛女孩說的一句話結尾:
「如果,世界是個大機器,那我就不可能是多餘的,我一定有存在的理由。這也就是說,你也有存在的理由。」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
由 本海報的截圖 - http://movie.mtime.com/80170/posters_and_images/mainposters/hot.html, 合理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1693405
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青少年電影院】雨果的冒險(11.5y/ 13.10y)
我家的電影院常是分齡開演,因為兩個小孩差兩歲半,有時哥哥可以看的電影不適合妹妹看,就只好分開觀賞。今天全家一起忙完防颱工作,綁好盆栽、處理好冷氣隔板、把高懸的獨木舟卸到地上、綁好單車....從一樓到四樓、從房內到屋外一家人忙了一天,下午四點半,一邊吃“晚餐”一邊看電影。今天挑的電影是改編自“雨果的秘密”一書(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宋珮老師譯/ 台灣東方出版社),好久前就想帶孩子們一起看這部2012年獲獎無數的電影「雨果的冒險」(Hugo),直到阿妮即將升小六的這暑假,終於實現。
一開始在看電影時,正男一看電影名馬上就說:「雨果耶!是悲慘世界、鐘樓怪人的那個雨果嗎?我不熟....」大家一邊大笑一邊說我們也不熟後,就正式進入電影世界。電影從一個爸爸突然去世的12歲孤兒雨果開始,他住在法國巴黎Montparnasse火車站裡維修時鐘與偷東西,孤單的雨果唯一的同伴就是爸爸留下的一個壞掉機器人,雨果拼命偷零件只為了修好機器人,他堅信機器人修好後會寫出爸爸留下的話語,過程中他遇見一位同是孤兒的活潑女孩和1930年代時一代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耶。
看完電影後,大家一陣安靜的品嚐這電影的餘味。
阿妮首先好奇地問:「為什麼那麼多孤兒?雨果又沒做壞事,為什麼警察要一直抓孤兒?」
爸爸認真回:「這和歐洲工業革命以後貧富差距變很大有關係(這講給正男聽的),那個年代,機器啊、工廠啊一大堆冒出來,有人變很有錢、就有人變很窮,這叫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變成一條大水溝,一邊是有錢人、另一邊變很窮,有很多人被貧困、被疾病折磨,有些不好的人會利用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兒來做不好的事,電影裡面講到那個因為戰爭腳斷掉的警察以前也是孤兒,後來被送到孤兒院好好教。他長大以後當警察,也怕這些孤兒被壞人騙,所以努力找火車站裡的孤兒送進孤兒院裡面被教,教孤兒如何聽話、如何不與人來往、告訴孤兒沒有家庭也能過活。那個時候,孤兒好多好多,也有很多很迷人的小說是用這個時代背景寫的...(哥哥回:像孤雛淚嗎?)對,狄更斯的孤雛淚。」
阿妮:「聽起來警察好像是為了孤兒好,但是做的方法好可怕...感覺好多故事從孤兒開始喔,哈利波特、莎拉公主、湯姆歷險記、秘密花園...好多好多都是....」
我說:「哇,阿妮有很特別的發現,以後找機會好好找一下那些故事是在什麼年代寫的。正男呢?哥哥你覺得這電影好不好看?」
正男:「不錯啊!他住的地方很酷、很多齒輪(果然像愛機械的哥哥會說的話),感覺雨果住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往整個車站。還有用發條就可以讓機器人沾墨用鋼筆寫字很酷,以前的機器人很帥!裡面那個爺爺拍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說是從凡爾納小說來的,我看過凡爾納的小說,電影《回到未來》也有講到凡爾納。」(不懂為甚麼青少年的語彙貧瘠到只剩酷和帥,唉。)
我說:「嗯,就知道你對那個機器人很有興趣,只有發條耶,就能做出一個能寫字、點頭搖頭的機器人!我還一直認真聽裡面台詞不是說robot,他是用 automaton這個詞。(為此,我們事後看了一下18世紀的發條機器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TOqDb-86s ),我也記得以前在看小說的時候,提到作者所說的話,我找一下。先簡單說一下,書裡有談到布萊恩聊到雨果的秘密這本書的創作來源,作者他說:” 數年前,我讀了Gaby Wood的《愛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Edison’s Eve:A Magical History of the Quest for Mechanical Life),因此得知許多機械發條玩偶(也就是所謂的機器人)收藏品的真實故事;原物主將這些機器 人捐贈給巴黎的一座博物館,它們被擱置在潮溼的閣樓裡,最終難逃被丟棄的命運。我想像有個男孩發現了那些損毀、生鏽的機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誕生了。”
不過,我倒是沒特別注意到凡爾納耶,你看過他哪些書?」
正男咚咚咚跑去房間拿了幾本朱爾·凡爾納的作品,我上網查了一下,朱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是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原來我們熟悉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界八十天》、《十五少年漂流記》....好多都是凡爾納的作品,他家族有航海背景,這影響他日後的文學作品導向。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還曾見朱爾·凡爾納並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大家一邊討論這些書,一邊說原來如此、難怪電影裡一下是月球旅行、一下是海神波賽頓和美人魚....
爸爸:「其實後面提到喬治梅里耶這位電影大師的事是真實的,應該是這位很會拍黑色暴力片的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向19世紀末法國一代電影大師致敬。裡面的喬治爸爸以前真的一開始是魔術師,然後裡面第一部盧米埃兄弟拍的火車進站電影,大家都快嚇得目瞪口呆,還以為火車快撞向自己了!」
我說:「對呀,很久很久以前的電影啊。一開始是黑白的,然後一格一格畫上顏色,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還用剪的,非常辛苦。不過,我很佩服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勇氣耶,他賣掉很多財產蓋了玻璃屋,才有機會開始第一部電影。(哥哥補充:而且他很有前瞻性,盧米埃兄弟還不看好電影未來,幸好喬治爸爸喜歡機械,硬把攝影機做出來)你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好傷心,戰爭摧毀人的希望和想像力、也毀掉電影,他的電影沒人看了(哥哥補充:底片竟然被熔化變成高跟鞋底的原料,藝術和高跟鞋誰重要啊?奇怪!)那個戰爭的年代啊,想像、夢想、休閒根本不切實際,對那個年代來說,工業、經濟很重要,不得不硬化的年代。喬治梅里耶爺爺才會說:“如果沒有魔術或小小的夢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該如何活下去?” 真是辛苦的年代。」
我刻意導向:「我也喜歡裡面雨果的夢想和堅持!你們想如果沒有雨果這樣堅持修好機器人?如果沒有他間持機器人裡有爸爸的訊息?如果沒有他堅持讓那位教授來拜訪喬治梅里耶?會怎樣?」
正男:「也是,如果沒有他拼命想要修好機器人、修理好喬治梅里耶爺爺的夢想,雨果還是會繼續孤單、找不到人生方向,電影老爺爺(喬治梅里耶)應該也會繼續怨嘆戰爭、痛恨電影吧!」
暫記於此~
以雨果男孩對劇中可愛女孩說的一句話結尾:
「如果,世界是個大機器,那我就不可能是多餘的,我一定有存在的理由。這也就是說,你也有存在的理由。」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社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書名#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物名著:環遊世界八十天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譯者:目川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目川文化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目川文化官網:https://reurl.cc/3LrYqV
音樂:
YouTube免費音庫
Moonlight Sonata (by Beethoven) - Beethoven
仲夏夜之夢 (by Mendelssohn) -結婚進行曲
Church Bell Celebration - Doug Maxwell_Media Right Productions
It's Coming - Josh Kirsch_Media Right Productions
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社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書名#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物名著:環遊世界八十天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譯者:目川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目川文化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目川文化官網:https://reurl.cc/3LrYqV
音樂:
YouTube免費音庫
9th Symphony, Finale (by Beethoven) - Beethoven
Ride of the Valkyries (by Wagner) - Wagner
Summer Symphony Ball - Sir Cubworth
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社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書名#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物名著:環遊世界八十天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譯者:目川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目川文化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目川文化官網:https://reurl.cc/3LrYqV
音樂:
YouTube免費音庫
Blue Danube (by Strauss) – Stra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