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新竹縣民主已死。
坑殺人民的領頭羊,昨天與某些議員一起為廠商背書,
原本應該站在人民立場去好好把關,為新竹縣爭取更好條件的公僕,
完全無視人民的聲音。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新竹縣政府如何用話術騙民眾。
#這個焚化爐永遠都不是新竹縣的
新竹縣政府:「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焚化爐了…」
其實這個焚化爐是BOO案,從土地到廠房建設,
都是屬於廠商,新竹縣的簽約就是被勒索20年。
(因為有保證量6萬4千噸要給廠商燒,
也無法給其他廠商燒)
甚至20年後續約,條件更爛還要幫忙維修費用。
#合約中沒有規定必須優先處理新竹縣既有掩埋場的垃圾
新竹縣政府:「我很多掩埋場垃圾可以清掉喔!可以變乾淨。」
錯
錯
錯
在合約中並沒有承諾會優先處理掩埋場垃圾,
因為這個爐子是500噸的,
250噸燒事業廢棄物,250噸是民生廢棄物,
而新竹縣一天垃圾量是230噸左右,
合約書上也說,未使用到的量廠商可任意運用,
請問如果你是廠商,是拿來燒更賺錢的事業廢棄物,
還是優先燒新竹縣的既有掩埋場垃圾?
#最毒的底渣來看看焚化爐廠商決定怎麼處理?
底渣與飛灰是焚化爐產出中最毒的廢棄物,
比較好的處理模式是製成環保磚,
應用在人行道這些地方,但在這次的合約中,
不僅在新竹縣自有垃圾焚燒後,
底渣寫明要放在新竹縣指定場所(掩埋場),
在 #廠商賺大錢的事業廢棄物上 ,
更是說明在新竹縣公有掩埋場有餘裕時,
要提供他以市價置放。(翻白眼)
#商違約賠償上限僅 100萬?
焚化爐合約中說的是:「一天最多罰一萬~五萬,一個違約項目以100萬為上限」,
內容完全沒有寫到【罰款至改善為止】之類的條件,
what~所以我如果是廠商,
違約到爆我最多只賠 100萬嗎?
請問如果是工安意外呢?請問如果是汙染意外呢?
新竹縣承受得起嗎?
超過10億的工程,罰款上限100萬?
會不會太扯?
#縣政府還在騙
新竹縣政府說:「依據契約,本縣交付處理垃圾重量的13%,為本府須處理之底渣量,由縣府作為再生粒料後再利用,超出13%的底渣則須由廠商自行妥善處理。」
我先問一下,請問縣政府做哪一條人行道還有公共工程,有用到再生粒料的?
誰不知道再生粒料特別貴,
請問竹北市有哪一條路有用到再生粒料,
我明天就打去問工務處,
另外如果現有的底渣都沒有做成環保材質全部回收使用,請問怎麼期待未來??
不要在這裡騙騙騙騙!!!
如果是照合約內處理就是找合法廠商處理,
但事實上去年就爆好幾起亂傾倒廢棄物事件,
廠商自行處理又沒有說清楚怎麼處理如何相信呢?
#空頭公司?
BOO案廠商翰陽公司為台鎔科技公司得標後成立的 #空頭公司,
資本額是100萬元。
在股權轉移上合約又沒有任何規定,
未來以優惠價格貸款後,
如果跑路或是清空股權,
最後要承擔的是銀行(等於是民眾的錢)要當冤大頭!!!
在新竹縣政府給予廠商各種大利多的情形下,
要新竹縣府做好把關的動作,
我認為是緣木求魚,
新竹縣究竟需不需要焚化爐?
新竹縣需不需要一個這麼爛,
出過工安意外的廠商? 這是大家要一起去思考的,
在毫無電度回饋、回饋金比起桃園少幾千萬等利益考量下,
對新竹縣的環境造成的長久影響是更嚴重的,
未來底渣問題衍生的水汙染、
將影響到新竹縣飲水問題,
在香甜的洗屍水問題都還沒處理完的前提下,
新竹縣政府值得我們信任嗎?
這個廠商所做所為(欺騙、封鎖民眾、工安意外)
值得信任嗎?
而我們也沒有因為這個廠商而獲得任何垃圾處理的利益
(處理費跟給外縣市一模一樣,也未答應優先處理掩埋場垃圾),
卻還要承擔經濟風險、空氣汙染風險、底渣汙染風險,
以下看守台灣的文章,可以更清楚的讓大家了解資金風險與工程品質的風險,
邀請所有新竹縣的朋友一起來關心,
目前焚化爐案訴訟中!!
#新竹縣政府騙到底 #新竹縣民主已死
誰負責BOO焚化廠的工程品質?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node/40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17《一日議會》市長總質詢 嘉義市發展的困境,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是因為嘉義沒有產業,沒有就業,才導致人口外移,人口老化,出生率不足,商業登記資本額弱化,營業稅收不足,造成今天嘉義市面對城市鄉村化的困境。 今天,我要從營業稅的角度,對新竹市和嘉義市營業稅...
環 新 科技 資本額 在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北創力坊第十三期進駐團隊介紹_ #適勤科技
食品安全的議題在台灣行之有年,國人對於健康食品的要求也逐年上升,對於食品製造的過程、成分以及衛生等議題日漸關注,也因此消費者的信任對於食品製造商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為了樹立品質保證的形象,食品廠商對於內部稽核控管的機制需要更為嚴謹,而政府為了衛生安全問題也立法來管理食品廠商的衛生安全,造成食品廠商為了遵循食品品質以及相關法令產生了龐大的人力負擔。
衛福部於2020年初頒布規定要求資本額三千萬至一億元之食品廠商設置衛管人員對工廠內部進行衛生安全檢測,此法規的頒布讓台灣八成以上的業者面臨要遵循法規細則以及保存相關巡檢文件等問題.適勤科技為了解決食品產業品質稽核的痛點,以食品科學專業知識了解客戶產品製程、作業需求及相關須遵循之法規後,結合資訊科技客製化服務協助其進行表單電子化、資料數據整合及後臺管理網站等方式,推動台灣傳統產業轉型,成為台灣傳統食品製造業的軟硬體資訊化與顧問服務。
團隊成員皆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畢業,在碩士唸書時期互相認識並由兩位教授的帶領下進行食品及資訊相關專題,並接觸到出口食品至國外的廠商提供食安顧問輔導等相關服務,過程中發現食品行業者對於食品安全專業的需求很高,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讓團隊看到食品安全法令遵循的市場價值,希望能解決台灣食品產業面臨食安合法規的痛點,最終共同成立「適勤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至今,適勤科技已服務過多間食品大廠,其中包含味全、康誠生技及黑松等廠,提供電子稽核系統的客製化導入並進行相關教育訓練,讓缺失率大幅降低且減少了25%的稽查人力成本.除食品廠商外,適勤亦提供了冷凍公司運用感測器輔助監測系統的服務,運用外部掛載的方式降低冷凍設備出現異常或是故障的情況。
現階段,適勤科技和財團法人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展開合作,正著手於將系統部署到雲端上,希望可以協助更多中小型的食品廠商改善食安相關議題。
另外,為協助讓養殖製造方式也能走向智慧化,目前和宜蘭大學及虎尾大學皆有相關的合作案進行當中,在傳統的養殖過程中加入環境控制系統控制溫度、濕度等環境檢測及SOP系統規劃等,未來也將規劃目前的產品打入農業良好衛生規範(TGAP)市場,將相關養殖規範表單電子化以協助產業智慧化升級。
適勤科技 👉 http://thingstech.com.tw/
#InnoSquare #新北創力坊
環 新 科技 資本額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環 新 科技 資本額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17《一日議會》市長總質詢
嘉義市發展的困境,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是因為嘉義沒有產業,沒有就業,才導致人口外移,人口老化,出生率不足,商業登記資本額弱化,營業稅收不足,造成今天嘉義市面對城市鄉村化的困境。
今天,我要從營業稅的角度,對新竹市和嘉義市營業稅收入總額的差距,從79年到107年,作一個年度差異的比較。
有5個時間點,可以來觀察。
第一個時間點,是民國79年,新竹市營業稅收25億,嘉義市16億,差1.56倍。
第二個時間點,民國87年,新竹市將近破百億,74 億,嘉義市是3 3.4億,差2.21倍。
第三個時間點是,民國95年,新竹市是180億,嘉義市 15億,差51倍。
第四個時間點是,民國 103年,新竹市478億,嘉義市是19億,差25倍。
第五個時間點是,民國106年,新竹市是864億,嘉義市 是26億,差了33倍。
所以,新竹市和嘉義市營業稅收入差異,從最低的1.56倍差距,到51倍的差距,來到最高。
近來的差距雖有下降,也有33倍的差距,這種營業稅收入差距擴大的結構性問題,看起來是回不去了。
這個結果,不是因為嘉義市民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青年人不願返鄉工作,照顧父母,而是沒有產業,沒有就業的因,才沒有營業稅收入增加的財稅紅利的果。
從比較城市發展,營業稅收入的比較 ,是因為37年來,嘉義沒有科技部主管的科學園區,也沒有經濟部主管的工業區,造成嘉義市營業稅,稅基的腐蝕,外銷收益,溢助在地商業發展的乘數效應,微乎其微。
也弱化了城市青年返鄉就業,和成家立業的幼兒出生率,讓嘉義市的城市發展,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
市府必須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透過縣市合作,和都市計劃變更,爭取中央科技部或經濟部重大投資,規劃未來的產業或工業需求,透過市地重劃,提高產業投資的土地供給,創造就業機會,讓嘉義,有產業,有就業,讓青年可以返鄉就業,三代同堂,讓城市發展,和新竹市一樣,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