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鎊學歷史:紙鈔上的名人(下)
上集提過在英格蘭流通的紙幣只有四種面值,每款背面皆印有各個範疇的著名人物,£5與£10的代表就分別是政治家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和女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他出現在紫色的£20紙鈔背面,肖像旁寫上了“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pin manufacturing: (and the great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work that results)”字句。他最為人所知的著作《國富論》奠定了經濟學的基礎,現代社會的自由貿易、勞動分工等概念也是源自這本書呢。
去年二月,英格蘭銀行發行了新的£20紫色塑質鈔票,主角換上了浪漫主義畫家威廉·泰納(J.M.W. Turner 1775-1851),他擅長以油彩、水彩繪畫風景畫,語錄“Light is therefore colour”便帶出了他作畫時對光線與色彩的靈活運用。仔細一看,泰納的自畫像背後亦展示著他的另一幅作品《The Fighting Temeraire》──夕陽下,一艘曾經擊敗拿破崙軍隊的退役戰艦無畏號,正被前方的蒸氣船拖拉到某處解體。這幅鉅作更曾在全民投票中,贏得「英國最偉大畫作」的第一位!
以上兩款£20鈔票目前仍然在市面上並存、流通,但在交接時期完結後,就只能汰舊換新了。
£50的紅色鈔票較為特別,除了擁有最大面值與面積,更有兩位相關的人物同時「鎊上有名」,分別是發明家詹姆斯·瓦特 (James Watt 1736-1819)和企業家馬修·博爾頓 (Matthew Boulton 1728-1809)。前者表示“I can think of nothing else but this machine”,後者和應“I sell here, Sir, what all the world desires to have-POWER”,二人合力將蒸氣機改良並運用到工業上,解決了許多機械操作的動力問題,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雖然我的物理學知識已所剩無幾,但依然記得功率(Power)的計算公式,而它的單位──瓦特(Watt)就是以詹姆斯·瓦特的名字命名的。
再過一個月,新一款£50紙鈔又會面世,這次的重點人物會是誰?假若你有看電影《Imitation Game》的話,應該會猜到哪位角色能夠擔此重任。要介紹他的悲慘身世與傳奇故事,或許等我遲些再另闢篇幅吧。
沒想過一紙鈔票也可以是一頁歷史書,現在多了點空餘時間與閒情逸致,才留意到更多生活上的細節與本質。如果有人問,認識這些人物與故事有什麼實際用途,我只能回答一句,No knowledge is useless,這是從前醫學課程教會我的事。
「瓦特是什麼單位」的推薦目錄:
瓦特是什麼單位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電交易市場的現況與挑戰研討會】網路直播(上半場)@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8號福安紀念館11F會議廳
綠電交易市場的現況與挑戰
8/26 星期三 下午一點半
粉專同步直播,歡迎準時收看
★議程主題 :
上半場直播內容
綠電交易機制規劃|經濟部能源局吳志偉組長
綠電交易憑證實務及挑戰|經濟部標檢局黃志文組長
電力調度實務與經驗|台灣電力公司電力調度處吳進忠處長
下半場直播內容
發電業綠電交易實務經驗|天泰能源陳坤宏董事長
售電業綠電交易實務經驗|瓦特先生楊青晏共同創辦人
銀行綠電融資實務經驗|永豐銀行法人金融處廖嘉禾處長
圓桌論壇|雲林科技大學科法所蔡岳勳教授 加入
#綠電交易機制系列研討會
主辦單位:立法委員洪申翰國會辦公室
合辦單位: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研討會網路直播網路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hungsunhan/videos/313870009886674
PS. 什麼是【綠電交易】https://www.facebook.com/hungsunhan/posts/194559855368652
♡
瓦特是什麼單位 在 Bigi Yang楊佩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能 減排 碳封存 碳反轉
減少甲烷 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些事 現在不做 以後可能沒機會做!
多種綠色植物 #紅杉林 是當務之急
時隔7年、李奧納多拍攝的環保影片第二集
「燃冰之急」中、呼籲全人類必需重視地球發燒的問題、莫要等到拯救地球為時已晚!
《文茜的世界周報》
【李奧納多製作並擔綱旁白!HBO紀錄片《燃冰之急》,揭露許多未曾公開但能緩解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724晚上九點於HBO頻道播出完整版本
(紀錄片《第11小時》)
天氣和氣象躍上各地頭條新聞…大水奪走了至少72條人命…正遭到失控的天災無情蹂躪
如果說,氣候變遷的紀錄片也能拍續集,那麼2007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導拍攝的《第11小時》,就像是希望幻滅的復仇者三。
(紀錄片《第11小時》)
人口暴增,快速消耗大量資源,問題在於,所有生態體系都在弱化,而且弱化速度不斷加快,最終可能就是人類的大滅絕,我們正面臨多重危機,而且攸關全人類生命
而時隔11年,李奧納多集結原班人馬推出的《燃冰之急》,則是重拾希望的復仇者四。
(紀錄片《燃冰之急》)
我叫林伍德‧吉爾,是尤沙紅杉林公司的首席林務員,尤沙紅杉林是社區管理森林,隸屬非營利機構─紅杉林基金會,總面積五萬英畝,基金會宗旨是永續經營這座森林,促進社區的經濟穩定,恢復森林棲地,重建魚類棲地及碳封存,碳封存,尤其是目前的營運重點,碳封存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工作,尤沙紅杉林是很年輕的紅杉林,而紅杉林能夠比其他樹種,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紅杉會用針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裡面的碳,然後儲存於樹幹、樹根、樹枝,據我所知道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碳封存計畫
碳封存,這個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仍舊陌生的詞彙,卻是氣候研究與環保領域,當下最受矚目、最火紅的三個字,因為對面臨氣候浩劫的人類來說,碳封存,以及範圍更廣的「碳反轉」技術,就好比超級英雄大會串第四集裡的「量子旅行」,是真正有機會解救地球蒼生的顛覆性概念。
(環境學家/保羅‧霍肯)
過去,在解決氣候問題上,我們只注意到「能源」問題,想的都是能源、能源、能源,當然那些想法很合理,我們的確需要減少碳排放量,但是當我們專注於研發乾淨能源、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的時候,卻也在無意間排擠了其他解決方案
Drawdown,碳反轉,原本指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達到峰值,開始向下衰減的那一刻,美國環境學家保羅‧霍肯,幾年前創辦「碳反轉計畫」,極力想傳達一個觀念:別以為救地球就只有節能和減排,事實上,我們不但可以減少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還可把原本在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抓回來,乍聽起來很科技、很困難,但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最簡單的,就是在家裡種東西。
(紀錄片《燃冰之急》)
你突然發現:啊,我家有個後院,天啊,我都忘了附近有公園
(都市植栽農夫/維塔)
所謂美食環保運動就是我自己種食物,藉由植物,吸收空氣裡的碳,然後把那些碳重新放回土壤裡。這裡有很多地,都是公有地,水源也不缺,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環把那些有害毒物,那些我們釋放出去的溫室氣體抓回來,用最天然的方式轉換它,也就是種植農作物,不管是在屋頂,或是窗台上
把空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轉換成可以吃的糧食,這不僅是亙古以來,就不斷發生在土地裡的綠色奇蹟,事實上,在這顆藍色星球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更是吸取二氧化碳的世界級神器。
(科羅拉多大學教授/吉姆‧懷特)
如果你把10單位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去,10個很大的單位,其中5單位會留在大氣裡,2.5單位會被植物吸收,剩下的2.5就融入了海洋,可是海洋吸碳後會轉為酸性,怎麼辦呢?自然界的對策就是:製造貝殼
(養殖業者/史密斯)
養牡蠣給我的啟示是,大自然數百萬年前就創造了這些技術,用來抵禦有害無質,我們根本不需要先進科技,大自然已經給了我們海草和貝殼,可以吸收地表植物5倍的碳。它們不需要水源、不需要堆肥、不需要氮肥、不需要土地,絕對是永續糧食選項的第一名,巨藻是海草的一種,它就像是新潮料理的尖兵。部分巨藻可以做成麵條,但這個,其實是最好的的生物肥料和動物飼料,如果你讓牛兒改吃海草飼料,牛排出的甲烷可以驟減9成
近海養殖業者估計,一英畝的海洋可以收穫10到20噸巨藻,養殖15萬顆牡蠣,按照這樣推算,如果能在18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半個日本那麼大的海域中,推廣養殖漁業,所收成的海草和貝類,理論上,可以餵飽全世界,而若是美國的領海有5%拿來做養殖,則能創造5千萬工作機會,封存2千萬輛汽車,通通加起來的排放量。
過去十年,氣候變遷已成為各國政府,與多數人的共識,但如果仍然有人需要更多證據,才願意相信地球在發燒,《燃冰之急》帶你來到冰島最大冰川,瓦特納冰原的南方,這一座沒有車,沒有水的幽靈大橋,綿延一公里的廢鐵,是充滿警世意味的暖化標地物。
(冰島環境部長/古布蘭德森)
你想說,為什麼?下面又沒有水,為何要蓋這座大橋,呃,這就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由於冰川融化向後退縮,改變河道,讓這座大橋,變成一個紀念碑,象徵了氣候變化
全球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北極冰層,而且不只是冰帽溶解、海平面上升,這些已知的頭痛問題,永凍層裡原本封存千萬年的甲烷,另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糟糕的溫室氣體,也正在暖化效應下,被解除封印,釋放到大氣中,在二氧化碳與甲烷的加乘作用下,溫室效應惡化的速度不斷加快,氣候科學家大聲疾呼,綠能、減排、封存、反轉,這些事,如果現在不做,還在懷疑,以後恐怕沒機會再做。
(聲音來源:美國總統/川普)
煤回來了,我們要用乾淨的煤!別懷疑!我在此宣布,不再限制使用煤炭,因為我們有淨煤,乾淨的煤炭
(海洋物理學家/彼得‧瓦德罕姆)
他們向大眾灌輸不實的訊息,讓氣候與環保政策難以推行,這真的很令人沮喪
(地球科學家/麥可‧曼恩)
事實上,許多石油公司和高層主管的動機根本就是邪惡的,完全無視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巨大威脅,這些人可以說是,踩在地球生靈的屍體上賺錢的
過去10年從空氣直接捕捉技術,到潮汐發電、仿生葉,這些綠科技在新創資金帶動下,正以驚人速度演化,商轉和普及化都有亮眼成績,《燃冰之急》想要透過李奧納多和眾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創業家告訴觀眾的是,大自然原本已經給了我們永續的途徑,各種再生能源技術也逐步到位,環保與經濟並非互斥的對立面,而是人類面前分歧的兩條路,現在,選擇救地球的那條路,仍為時未晚。
瓦特是什麼單位 在 伏特、瓦特、流明、歐姆:安培是電流強度的單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安培、伏特、 瓦特 、流明、歐姆:安培是電流強度的 單位 、伏特是電壓的 單位 、 瓦特是 消耗電量的 單位 、流明是照明度的 單位... (請訂閱我的15個英文教學、 ... ... <看更多>
瓦特是什麼單位 在 科學Online - 瓦特(Watt)是功率的國際單位,是SI制中的一個 ... 的推薦與評價
瓦特 (Watt)是功率的國際單位,是SI制中的一個導出單位。 「瓦特」是為了紀念改良蒸汽引擎效率,進而促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工程師瓦特(James Watt, 1736-1819)而 ... ... <看更多>
瓦特是什麼單位 在 [閒聊] FF16體驗版心得-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