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韓的殘忍虐嬰事件:把打小孩視為正常,就是一種不正常】
近日,一則殘忍虐嬰案在韓國社會掀起滔天巨浪,偶像明星、政壇大老們紛紛聲援,連總統文在寅都發表談話:「非常遺憾,這是一件不可饒恕的犯罪行為。」
這位受害女嬰名叫「鄭仁」,年僅 16 個月大, 2020 年 10 月被養母送到醫院急救,醫生發現她身上多處骨折、腸子破裂、腹腔內全部是血,明顯被人毆打,後因搶救無效過世,懷疑小嬰兒生前遭到長期凌虐。
2019 年 6 月10 日出生的鄭仁,出生 3 個月就被親生父母遺棄,送到領養中心, 7 個月大時被養父母張氏領養。
張姓夫婦已經有一個女兒,女兒許願想要有妹妹陪伴,夫妻倆決定領養鄭仁,此善舉一度登上「收養家庭特輯」,養父還信誓旦旦地說:「領養是一件應該被祝福的好事。」
未料鄭仁被領養不到一年就死亡,死狀還很淒慘。
/
鄭仁死後,警方立刻拘捕養母張某,起初養母謊稱鄭仁是「跟姊姊吵架不慎被推倒」,但說法遭樓下鄰居駁回,因為鄰居屢次聽到樓上有「重物摔在地上」的巨響。
養母更改口供,說是鄭仁不想吃飯,自己抱著寶寶試圖餵食,卻因感到痛楚,不小心把鄭仁摔到地上。
事實上,早在鄭仁死亡半年前,幼稚園老師就察覺不對勁,她發現鄭仁臉上佈滿瘀青,懷疑養父母虐嬰,拍下照片通報警察局,警方卻因「孩子沒有骨折,很難看出是虐待」為由,錯過第一次救回鄭仁的機會。
那時起,養母變得很敏感,好幾個月都沒有帶鄭仁上幼稚園。
第二次申報是 6 月 29 日,路人看到鄭仁被關在車內超過 30 分鐘,但警方調查後,以「養女與養父關係十分良好」為由,草草結案。
最後一次呼救是 9 月 23 日,由同個幼稚園老師指控,她直接越過警察,找上兒童虐待專家求助,彼時專家向警方警告,請他們嚴肅看待此案,要求讓鄭仁與養父母分離,但在得到進一步消息前,鄭仁就離開人世。
/
節目播出,韓國民眾群起憤慨,青瓦台官網一夕間湧進超過 20 萬民眾連署,要求政府嚴懲虐嬰養父母,並在網路上發起「#鄭仁對不起」活動,怒斥警察毫無警覺心,提醒外界重視兒童虐待。
很多明星都發文哀悼女嬰,防彈少年團(BTS)成員智旻、歌手嚴正花、演員李珉廷、主播裴智賢等名人都參與聲討,要求政府嚴懲養父母,天后李英愛則親自前往鄭仁的墳墓上香,哭得淚眼汪汪離開。
知名議員河泰慶更痛批警察無能:「接到三次檢舉,說小孩快死,怎麼會毫無作為?」
/
大人為什麼要虐待嬰兒?這件事情始終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人能做到無視小嬰兒的痛苦與哀傷,肆無忌憚施暴,這內心到底多冷血,根本是反社會的程度。
爬梳心理學家們的分析,施暴者之所以有虐童傾向,脫不了兩種理由。
第一,和原生家庭有關,自小受到父母的打罵教育,施暴者長大後就把這種暴力傳承到自己的小孩身上;第二,施暴者無法與社會有良好連結,在外頭得不到認同,又無法自行消化壓力,遂將情緒加諸到小孩身上。
坦白說,兩種說法都無法完全說服我,我認為不能任何事情都怪罪到原生家庭跟社會壓力,當你無法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緒,純粹就是你個人問題。
有時我還會思考,會不會有些人類崇尚暴力,其實根本不需要理由?就像日本神作《生存遊戲》裡頭的反派桐山和雄,對別人的痛苦真心無感,還自認好玩。
有些施暴者,早就已經沒救了,他們自成一個殘暴扭曲的世界觀,要他們「不要再犯」已是徒勞。
因此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聚焦「警方疏忽」這件事,討論如何即時接住受害者,如何為小朋友建立更安全的保護網,才是更實際的做法。
/
檢舉三次,為什麼警察仍舊疏忽?
這和早期長輩傳承下來的教育觀念有絕對關聯,大家想必聽過「棍棒底下出孝子」、「板子頭上出狀元」這些俗語,就連清朝詩人吳復庵在《詠歲考生童》都記載「求打聲如沸,賜打甘如醴」。
顯而易見,對華人教育來說:打小孩是應該的,從古打到今嘛。
千百年潛移默化,很多人不自覺將「打小孩」這件事視為平常,但就是太過習以為常,無意間忽視許多危機。
當社會風氣都將打小孩視為「基本教育手段」,對那些容易情緒失控、毫無同理心的父母而言,一旦小孩稍微做不好,就是暴打,連道理都懶得講,久了便拿捏不住力道,反正不要打到骨折就好。
曾有網友寫信告訴我,他小時候時常被父親打到受傷,連吃飯姿勢這種生活習慣被狠打,但他堅信父親愛他、是在教育他。
很多大人都被這種「愛之深,打之切」的思維洗腦,對家暴事件缺乏覺察力,成為那群毫無作為的警察,並非刻意漠視,而是真心沒察覺。
棍棒教育是某種權力宰制,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尤其對什麼都不懂、連話都不會講的嬰兒,我真的不相信暴打會有用。
在我的認知裡,一旦是情緒失控的打罵,無論立意是什麼,這就是虐童。
當收到任何與虐童有關的行為與通報,寧可過度謹慎,萬不可輕易忽略。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06/korean-celebrities-raise-awareness-fatal-child-abuse-case.html
甘如醴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書畫家、篆刻家陳鴻壽設計,紫砂藝人楊彭年、楊鳳年兄妹親手製作的十八種經典紫砂壺款式,因陳鴻壽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壺」。
陳曼生把金石、書畫、詩詞與造壺工藝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創作了一種獨特而成熟的紫砂壺藝術風格,開創了文學書畫篆刻與壺藝完美結合的先河,創造了獨特的壺藝風格,曼生壺在壺史上留下「壺隨字貴,字依壺傳」的經典名言。
中文名
曼生十八式
設計者
陳鴻壽
簡介
十八種經典紫砂壺款式
製作者
楊彭年、楊鳳年兄妹
原作者簡介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種榆道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江蘇贛榆、溧陽知縣及淮安府海防同知。陳鴻壽為官廉明,作風幹練,為濟世安民的良臣能吏。而作為藝術家,陳鴻壽同樣表現出其超人的稟賦和深厚的造詣。其生平雅好摩崖碑版,又工詩文,善花卉,擅長書法,尤精隸書,結字簡古奇崛,用筆恣肆爽健,獨具面貌。陳鴻壽篆刻服膺丁敬,並與奚岡、陳豫鐘交好。作品在「西泠八家」中以氣壯力厚勝者,也是浙派篆刻的中堅代表。
楊彭年,字二泉,號大鵬。清嘉慶年間制砂壺名藝人。生卒不詳。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弟寶年、妹鳳年,均為當時制壺名藝人,善於配泥,所制茗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具天然之趣,藝林視為珍品,當時常為溧陽知縣陳鴻壽製作《曼生壺》,歷來為鑒賞家所珍愛,現有《鐘式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壺型及銘文
曼生十八式即陳曼生創作的十八種款式紫砂壺。傳世「曼生壺」,無論是詩,是文,或是金石、磚瓦文字,都是寫刻在壺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滿肩、滿腹,佔據空間較大,非常顯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銘」、「阿曼陀室」,或「曼生為七薌題」等等,都是刻在壺身最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
石瓢,壺銘:不肥而堅,是以永年。
提梁,壺銘: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
笠蔭,壺銘:笠蔭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
葫蘆,壺銘: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
合歡,壺銘:八餅頭綱,為鸞為凰,得雌者昌。
匏瓜,壺銘:飲之吉,匏瓜無匹。
井欄,壺銘: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
漢瓦,壺銘:放下屠刀否,心蓮頃刻開,三千今世界,開眼見如來。
汲直,壺銘:苦而旨,直其體,公孫丞相甘如醴。
乳鼎,壺銘:水味甘,茶味苦,養生方,勝鐘乳。
周盤,壺銘:吾愛吾鼎,強食強飲。
柱礎,壺銘:茶鼓聲,春煙隔,梅子雨,潤礎石,滌煩襟,乳花碧。
石銚,壺銘:銚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鏡瓦,壺銘:滌我酒脾,潤我詩腸。
鈿合,壺銘:鈿合丁寧,改注茶經。
半瓢,壺銘: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為羼泉清玩。
合鬥,壺銘:北斗高,南斗下,銀河瀉,闌乾掛。
卻月,壺銘:月盈則虧,置之座隅,以我為規。
中華壺王·曼生十八式
曼生壺是文人與紫砂藝術、文人與藝人珠聯璧合成功創作的一代典範,以文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將詩詞的意境、書法的飄逸、繪畫的空靈、金石的質樸有機而生動地融入紫砂壺,曼生壺簡潔明快造型、深刻雋永的題銘乃至書法篆刻、在壺體上的佈局章法都值得後人細細品味,使紫砂壺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也才使得文人紫砂壺昇華為融合多種文化元素的絕佳載體,令後人嘆為觀止,從此便以純粹文人化的身份躋身於藝術珍品之列,被紫砂界奉為珍品。
中華壺王·曼生十八式
《中華壺王·曼生十八式》是由郭莉萍、徐永君、張暗軍、周海英、許學芳五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從「泥、型、工、款、功」五方面嚴格遵循曼生壺的特徵,精工製作而成的當代紫砂藝術精品。
2014年6月12日,《中華壺王·曼生十八式》與杭州唐雲藝術館館藏8把曼生壺進行聯展並被收藏
曼生壺是紫砂歷史上的里程碑,而唐雲藝術館則是收藏曼生壺的最權威機構,其在紫砂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展覽唐雲藝術館將在開幕式上悉數展出作為鎮館之寶的8把曼生壺,再結合紫砂名家傾力打造的10把曼生壺震撼亮相,無疑是一場紫砂盛宴。此舉既為廣大熱愛紫砂文化之士精准、全面、權威地普及了曼生十八式的相關知識,又進一步為推動紫砂藝術的發展與傳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