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健康飲食話題時,「根莖類蔬菜」向來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趣的是,在六大類食物領域中,它屬於主食類,也算是蔬果類。其包含了地下根與莖,蘊含了澱粉、植化素、礦物質與纖維素等營養能量,且多數天生能對人體具有提升體溫與元氣之特性
若再將根莖類蔬菜做細分,澱粉含量高者,像是地瓜、山藥、芋頭、蓮藕、馬鈴薯等,可歸納為主食澱粉類;澱粉含量低者,例如牛蒡、洋蔥、老薑、大蒜、蘆筍、甜菜根與紅白蘿蔔等,則會界定為蔬果類
而在上述食材中,多數都是日常餐桌上很常見到的,唯獨「甜菜根」鮮少在傳統東方餐食中出現,但在歐美料理中,倒是能經常見其紅艷蹤跡!「甜菜根」,顧名思義就是甜菜的「根」,據悉最早盛行於歐美料理,將其作為料理配飾,以增添食物風味,亦可說它是西方餐桌上除了馬鈴薯以外,近乎主食的角色
甜菜根切開後呈鮮豔的紫紅色澤,帶著淡淡的甜味與泥土氣息;歐美地區亦將之提煉成健康代糖使用,可加在冰淇淋、甜品裡作為調色與增味使用;近年更被開發製作成植物未來肉的原料。也因其色彩迷人、營養豐富且滋味香甜,便有了「天然紅寶石」與「歐洲靈芝」的美譽!
近年由於甜菜根被各界發現其保健效能優異,讓英國BBC以及美國Live Strong網站都相繼報導,儼然成為近代紅紅火火的養生蔬菜優選 。究竟甜菜根的魅力所在為何?以下「5個吃甜菜根的理由」讓我們一起來嚐鮮吧!
❶腦筋活絡記性佳
當中的甜菜紅素,可預防β澱粉樣蛋白堆積於腦部,用以保護腦神經機能運作穩定,可預防記憶、感知和整體心智功能受損,並具降低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❷氣色紅潤有活力
具有鐵元素與維生素B12,兩者皆是造血機制的重要元素,尤其適合女性或茹素者攝取,用以補充鐵質,使貧血或疲倦等症狀能得到改善,且精神與氣色也都能獲得提升與優化
❸漲升骨力亮幼彈
蘊藏豐富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生成所需的必要養分,並有助提高免疫力,還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進而改善肌膚暗沉;亦有利鈣質吸收與轉換利用率,用以增進骨骼及牙齒生長與健全
❹膳纖抗氧好順暢
其中含有大量水溶性纖維與果膠之元素,能促進腸胃蠕動,用以預防便秘,保持順暢。且甜菜根纖維還可提高體內抗氧化酵素濃度,如麩胱甘肽過氧化酶,進而使白血球數量維持正常值,幫助人體細胞對抗自由基,用以降低疾病的產生
❺心血養護增元氣
據英國郵報健康專欄報導指出,在為期一週的研究中,讓自行車運動員每天飲用500ml甜菜汁,結果發現可延長16%的騎乘訓練時間;探其原因發現其含「有機硝酸鹽」會在體內轉化為一氧化氮,可舒張血管以及降低血壓,進而在運動過程中降低耗氧量,便讓運動時減緩疲累感
#甜菜根挑選法
甜菜根適宜生長在陰涼氣候,本土產季落在秋冬季節,主要於雲嘉南地區為大宗,現多採用有機栽種方式為主流
▶️體型太大的甜菜根非首選
一般會在直徑5~6公分左右進行採收,若讓其繼續生長,就會導致纖維化而影響口感
▶️外型渾圓且表面平滑為佳
應避開表皮破損或出現軟化皺縮等情況,可能是已保存過久,而導致水分流失出現的不新鮮現象
#甜菜根保存法
新鮮帶葉的甜菜根可冷藏保存3~4天,去除葉子用報紙包裹再存放於蔬果冷藏室,則能夠延長保鮮至2~4週左右。若延長保存期,可切塊燙熟,分裝成小份量後密封冷凍,營養價值、口感及質地都能維持在良好狀態。解凍後的甜菜根勿再放回冰箱冷凍,務必盡快食用,並以燉煮料理為主,較不影響其口感
#甜菜根料理法
▶️醃漬
醃漬甜菜根是歐美地區的經典料理,只要利用蘋果醋醃泡,就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餐解膩小食!
▶️香煎
甜菜根切丁或切薄片,熱鍋放入適量橄欖油,將甜菜根以小火慢煎至表面產生皺縮即可起鍋,口感軟嫩香甜,十分可口!
▶️燉煮
將甜菜根、紅番茄、西洋芹、胡蘿蔔及馬鈴薯一起燉煮成燙口的羅宋湯,不僅好看更是可口 ; 若再搭配一塊酸種麵包共食,鮮美滋味真是令人難以抗拒!
▶️調色
富含天然色素的甜菜根,就是大自然派來的美味畫家,將其打成泥或榨汁,加入麵粉就可製作成饅頭、麵條,鬆餅、蛋糕或餅乾,完成後就是粉嫩誘人的銷魂小點啦!
▶️烘烤
烤甜菜根是最簡單的烹調法,切片鋪在烤盤上,撒上橄欖油與義式香料後進行烘烤,透過高溫慢烤,能讓甜菜根的糖份慢慢釋放,直到焦糖化後,就能去除土生氣味 ; 出爐後別忘了擠上檸檬汁,能讓風味更佳鮮美動人!
▶️水煮
用刷子刷掉甜菜根表面的泥土後,再拔掉鬢鬚,不必去皮整顆放到一鍋冷水中,開火煮至沸騰後取出,即可運用於各種料理,例如放入食物調裡機中打成泥,用於濃湯或醬料。想去除外皮,只要把煮好的甜菜根立刻放入冰水中,瀝乾後即可輕鬆去皮
▶️生食
新鮮甜菜根口感甜脆又多汁,清爽又可口,可將其切薄片或刨成絲後,直接做成涼拌沙拉,只要放點蜂蜜、優格、海鹽、堅果、檸檬汁與紅椒粉後,拌勻就能大快朵頤!
甜菜根也適合直接打成果汁飲用,可搭上鳳梨、香蕉、蘋果、芭樂、小黃瓜或西洋芹一起調配;也可與牛奶、豆漿或堅果奶打成冰涼奶昔,樣樣都是營養又美味的料理方案!
#甜菜根停看聽
⚠️甜菜根的Gi值為64,屬中高指數,糖友建議少食為宜
⚠️處理甜菜根時,戴上手套可避免雙手被染成紫色,而若要除色其實只要用一顆檸檬汁搓洗即可效率洗淨。當衣服不小心沾染,則可將食鹽與小蘇打粉調成水糊狀倒在沾染區域,靜置半小時後用軟毛刷清理,能有助提升除漬效率
#凱鈞話重點
#5個吃甜菜根的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ora Hsu- Barrel Lea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是台灣酪梨的產季,市場出現不少台灣產的酪梨。這陣子陸續有網友提到還是不太知道怎麼判斷酪梨的熟度,於是就再拍了這個簡短的影片,分享我這一年多來買酪梨與判斷酪梨熟度的經驗。 因為台灣酪梨品種多,某一些品種並不會轉色,因此不能全然用顏色判斷熟度。 PS. 這天的聲音還真有點低呢... @_@ ...
甜菜根產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怪獸蔬菜]
某年夏季。
我在牛皮菜採收的照片下寫著:
上帝一定是知道沙漠夏季種不出葉菜的苦,所以設計出這種摘一次可以吃三週的怪獸蔬菜……
每年分享自家菜園裡的怪獸蔬菜,說它們葉寬梗厚好耐吃,收一次可以吃好幾餐。
可愛的讀者們就會馬上關心我連吃幾星期會不會吃膩(當然會!)還有朋友立刻不吝分享自家牛皮菜做法,鹹派、燉菜、餡餅,都非常美味。
其實長期 follow 我格子的朋友一定也看過我介紹牛皮菜(葉用甜菜),也被稱為莙薘菜、厚皮菜、豬乸菜、勺菜等。
這是我每年菜園裡固定菜品,菜園筆記中記錄之頻繁,要說小孩是用牛皮菜養大的都不為過。
它賤生、不嬌氣、少蟲害、好養活,而且產季瘋長時、兩片菜葉可以炒一盤好划算。
牛皮菜屬兩年生作物,也就是在其它季末蔬菜都已開花結籽之際,它仍然持續提供著綠油油的菜葉直送餐桌。
我個人覺得牛皮菜跟菠菜十分類似,雖然若放任著葉片長得太大、有時候會有一點點的澀味(真的只是有時候、而且只有一點點),但料理時先汆燙擠水,便能去除澀味。
菠菜不耐高溫,沙漠地區氣候炎熱,菠菜季短之又短,牛皮菜便成為代替品,只要是適合菠菜的料理都可以用牛皮菜替換。
也因此,除了簡單的蒜蓉清炒,我也常放在雜蔬燉豆裡、拌炒在義大利麵中,做菜捲,做派鹹,反正五花八門,變著花樣吃一整季,不浪費上天的賜予。
隨手附上之前分享過分“牛皮菜薄餅焗烤”的食譜(連結在留言裡)。粗菜細作,帶著濃濃草根性的牛皮菜居然也十分能端上檯面了。
食譜包括了法式薄餅以及白醬的做法,基於食譜長度考量還是放在部落格比較容易閱讀,只好麻煩有興趣的朋友點一下文底連結。
薄餅焗烤並不難,所以如果您手邊有喜歡的薄餅以及白醬食譜,也不妨當我是拋磚引玉,使用您自己的配方就好哦。
甜菜根產季 在 巧兒灶咖 - Ciao Kit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少女系!蔬菜辮子吐司&自製天然色粉
食譜:https://ciao.kitchen/veggie-twisted-bread/
這款美美der蔬菜辮子吐司,是純素、低糖、低油配方喲,是款健康麵包~湯種法做出來吐司組織柔軟、細緻、加入了黃豆粉跟大量的豆漿,單吃可吃到豆香味跟蔬菜本身的甜味,外在內在都兼具💃!
拿出我的 #Aroma食物乾燥機 做天然色粉,原本以為色粉需要工廠等級設備才能做的,多想了⋯只要三個步驟,自己在家做簡單又方便呢~
配合蔬菜的產季一次做一整罐,超省錢,怎麼用都不心疼。
#盛產蔬菜做成色粉的好處多多
✓ 延長蔬菜的保鮮期,乾燥做成色粉後保存期可以維持好幾個月甚至一年都OK。
✓ 方便儲存省空間,舉例來說一顆甜菜根乾燥打成粉後,只有一點點50g,裝罐室溫保存。
✓ 運用廣泛,不單單用來烘焙上色,也可以加水還原變成蔬菜汁、加入料理中加強食材的風味(例如南瓜湯額外加入南瓜粉,南瓜味超濃郁)
✓ 省錢且新鮮,自製的色粉沒有額外添加物,吃得很安心,且價格比市售的便宜許多。
最後,之前「湯種豆漿芝麻吐司」中體會到黃豆粉的厲害,那時候很多巧手們手邊沒有、不好買到或是超貴的,這次發現“烤黃豆粉”跟色粉一樣,根本自己做就可以了!把黃豆烤一烤、打一打結束。
我個人很愛黃豆粉的味道,像是蕨餅、麻糬都很搭,之前去日式燒肉店最期待就是飯後甜點:黃豆粉+冰淇淋的組合~馬上打了一大包,又是一樣很值得自己做的品項🤟
∙ 本篇食譜與 AROMA Housewares 四層溫控乾果機合作,這裡是我的評測文:https://ciao.kitchen/food-dehydrator/
∙ 預計在2020/12/20-27 有Aroma一系列的食物乾燥機的開團優惠活動唷~有興趣的巧手們可以筆記一下
甜菜根產季 在 Nora Hsu- Barrel Lea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是台灣酪梨的產季,市場出現不少台灣產的酪梨。這陣子陸續有網友提到還是不太知道怎麼判斷酪梨的熟度,於是就再拍了這個簡短的影片,分享我這一年多來買酪梨與判斷酪梨熟度的經驗。
因為台灣酪梨品種多,某一些品種並不會轉色,因此不能全然用顏色判斷熟度。
PS. 這天的聲音還真有點低呢... @_@
-----------------------------------------------------------------
• 舊文:酪梨 - 全素者的天然奶油│ 怎麼挑? 判斷熟度 如何保存 - https://www.barrelleaf.com/avocado-101/
• 先前分享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8GbfwiVIE
• Avocado 101
Blog post - https://www.barrelleaf.com/avocado-101/
Old vide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8GbfwiVIE
-----------------------------------------------------------------
影片中的 IN THIS VIDEO
• 全素酪梨綠檸檬派 (無麵粉, 免烤) - https://www.barrelleaf.com/vegan-avocado-key-lime-pie/
• 溼潤酪梨巧克力布朗尼 (全素, 無麵粉) - https://www.barrelleaf.com/fudgy-avocado-brownies/
• 酪梨開放三明治 (全素) - https://www.barrelleaf.com/avocado-open-sandwich/
• Vegan Avocado Key Lime Pie (No-Bake) - https://www.barrelleaf.com/vegan-avocado-key-lime-pie/
• Fudgy Avocado Brownies (Vegan, GF) - https://www.barrelleaf.com/fudgy-avocado-brownies/
• Avocado Open Sandwich (Vegan) - https://www.barrelleaf.com/avocado-open-sandwich/
-----------------------------------------------------------------
你可能感興趣 YOU MIGHT ALSO BE INTERESTED
• 甜菜根鷹嘴豆泥 (純素) - https://www.barrelleaf.com/beet-hummus/
• 純素鷹嘴豆沙拉 - https://www.barrelleaf.com/rolled-oats-vs-instant-oats/
• 墨西哥酪梨醬 (純素) - https://www.barrelleaf.com/guacamole/
• Beet Hummus (Vegan) - https://www.barrelleaf.com/beet-hummus/
• Vegan Chickpea Salad - https://www.barrelleaf.com/rolled-oats-vs-instant-oats/
• Guacamole (Vegan) - https://www.barrelleaf.com/guacamole/
-----------------------------------------------------------------
到其它地方找我 CONNECT WITH ME
• Blog - https://www.barrelleaf.com/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arrelleafstoastnotebook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arrelleaf
• Pinterest - https://www.pinterest.com/barrelleaf/
-----------------------------------------------------------------
可能對你有幫助 HELPFUL LINKS
• 食譜度量標準 + 常見問答集 FAQ - https://www.barrelleaf.com/recipe-measurement/
• 我的器具與食材 - https://www.barrelleaf.com/shop/
• iHerb 購物初體驗︱經驗&開箱 - https://www.barrelleaf.com/iherb-first-buy/
• iHerb 購物95折 折扣碼「MOK5777」- http://www.iherb.com/?rcode=MOK5777
• Recipe Mesurement + FAQ - https://www.barrelleaf.com/recipe-measurement/
• My Tool & Ingredients - https://www.barrelleaf.com/shop/
• My iHerb Haul- https://www.barrelleaf.com/iherb-first-buy/
• iHerb 5% Off Code「MOK5777」- http://www.iherb.com/?rcode=MOK5777
-----------------------------------------------------------------
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請給我一個讚,鼓勵是我動力!
也歡迎訂閱我的頻道,之後會有更多的影片喔! 謝謝 :)
If you like this video, please give me a thumbs up & subscribe for more videos coming up!
You could also leave comments below to share your thoughts or what kind of recipe/video that you want to see.
Thank you all.
-----------------------------------------------------------------
新創FB社團,歡迎大家加入 :)
自然飲食小廚房 Healthy Clean Kitchen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24348334357692/
-----------------------------------------------------------------
連絡我 CONTACT
• 合作相關 - nora@barrelleaf.com
• 其它問題 - https://www.facebook.com/messages/t/barrelleafstoastnotebook
-----------------------------------------------------------------
*Note: This page contains affiliate links. Purchasing via my affiliate links supports more great content on this site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
此頁面含贊助連結,透過連結購買能透過第三方間接贊助此站,提供更豐富優質食譜與內容,您的購買並不會有任何多的附加費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goRV4zkDl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