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要乾脆來我們公司上班?
她曾說過自己年輕時在姊妹淘中,並不比其他人那般對小孩有感覺,可是自己卻是姊妹淘中第一個嚐到為人母的滋味,然後就漸漸發出內心的母愛,這或許是年輕、愛搞怪時的她最始料未及的人生階段。
可是小孩漸漸長大後,我發現也有壞處,就是她們真的把我當成姊妹淘了,所以我講的話,她們並沒有那麼害怕,比如說"快去洗澡,要睡覺了",她們就會說,再玩一下啦,我們平常都是十點十五分睡的。但是換作老公出面,她們的眼睛就立刻變得像聽話的小動物,乖乖地去辦。一方面我心想她們至少還願意聽話,一方面又想她們真的是雙面人。
她回憶自己最嚴重抓狂的時刻,是大S送女兒項鍊,她把盒子丟掉的事,那天畫畫老師都還在我們家,她們卻跟我頂嘴,我就很生氣說,老師,我們課就上到這邊,請你馬上離開,她們當場嚇到。因為我從來都不會這樣,老師走後,我說"你們兩個給我進來",我把書房的門關起來,一邊大哭一邊說,是誰,讓你們變成這樣的小孩?是誰,讓你們不懂得尊重媽媽?然後就一連串的是誰⋯二女兒有點怕我,比較好控制,加上個性溫和一點,老大最後也默默落淚,我說媽媽還是很愛你們,你們現在給我下跪,跟媽媽說對不起,我當時真的很氣,也沒辦法揍她們,只有聲淚俱下,她在訴說這一段時還七情上臉,如此戲劇化的媽媽,我聽了捧腹大笑。故事的結局是,她和女兒們哭了後抱在一起,然後說要帶她們去姐姐家玩,媽媽的權威感頓然消失。
生兒子的想法很舊
全世界的華人都認識她,帶孩子最大的困擾就是⋯帶她們出去唯有讓我困擾的就是,在百貨公司做手工藝後,會到旁邊的糖果店買糖果,週末帶她們出去時人很多,每次我都會說一人三瓢,每次她們都會挖到瘋掉的,還會掉在地上,我說差不多囉,旁邊已經很多人說"小S",然後偷拍。但是她們不聽話時,我又不能大聲說走啦,我就會走到她們旁邊說,現在差不多了,走了!說的時候還得故意壓抑情緒,有一次我很失態,吼了她們的名字然後結帳,當時已經氣到顫抖,很多人當場看到我對女兒大吼的樣子,而我很不希望這種畫面流出。
雖然和女兒的趣事一籮筐,但每次有人鼓勵小S在生一個兒子時,她有什麼感受?以前會很不爽,明明才剛生完第三胎,然後就會有人說再拼一個兒子,我就會問為什麼?她們說這樣就是完美,我想說甘你屁事,完不完美的人生是我在過,又不是你在過,你憑什麼說這樣我的人生就會完美?可是久而久之,我就會麻木。只是大S生了玥兒後,我好想再生,前提是我一定要生女兒,我說此生都不生兒子,我和我老公說,但他也意興闌珊,說過幾年再算,我覺得生不生兒子是很舊的想法。即使成了媽媽,她對自己看世界的態度和堅持始終沒有變過,不會因為人云亦云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從這點看,你就不會用"婦人"的眼光看她,而這也是許多女星變成媽媽之後,最害怕被聽見的代名詞。
工作一秒變路人
在職場上,我們都很少聽到有人可以在一家公司待超過10年,更別說在瞬息萬變的演藝圈內,還有人可以主持同一節目超過10年,而且受歡迎程度依舊不減當年。她曾憑著《康熙來了》得過金鐘獎的肯定,然而,主持康熙最得意的收穫並不是收視率、獎項和大量的粉絲,以我真實的人生來講應該是認識蔡康永,這節目我覺得隨時都會停,做到第三年的時候我都覺得走下坡要停了,可是都還是做下去,我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可是就是會希望她是我此生的朋友,這個友誼是最珍貴的。回想之前,蔡康永在中國《康熙盛典》舞台上,為她唱《無與倫比的美麗》,她們的親密無間確是讓人羨慕大嘆"人生難得好知己"。
若干年前,蔡康永也曾放話自己會離開《康熙》,在節目中故意丟話給小S接,就是希望她有天也獨當一面,可見用心良苦,但兩日始終都還是留了下來繼續做節目,小S怕不怕觀眾有天對她厭倦?不會怕,因為我隨時都做好這個準備,打從我和我姐當藝人的時候,我們先出唱片,後來唱片徹底不賣,我們就走歌壇消失,跑去開服裝店,那時候我們覺得根本在演藝圈混不下去了,沒想到後來又有機會主持節目,所以心態是不要覺得自己隨時都會紅,隨時受觀眾歡迎,應該想明天起床可能成為過氣的明星,隨時做好準備,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有時候做節目會有疲態,內容大同小異,或覺得自己講的話也不是多有趣,某段時間會有疲倦感,很沒自信,可是都會有人比如婆婆的朋友說,你知不知道我每天生活多無聊,都是靠你的《康熙》在撐著。我婆婆還跟我說過很重的話,比如報紙會登我飛撲男性嘉賓的新聞,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都一直在重複,我問她,媽媽有沒有覺得我一直撲男人不太好?她竟然說,喔,媽媽好愛看你撲男人,可是你覺得這樣節目有意義嗎?拜託,你這樣讓我好開心,是在做功德耶!我就想有這麼嚴重嗎?偶爾聽到這些話,又會重燃對工作的熱情。
就因為主持了一檔家喻戶曉的節目,我們都覺得小S地位超然,是大牌中的大牌,但她從來不在乎,我人生只管此份工作有沒有做好,工作一結束我就會變成路人,如果一個明星整天覺得自己大不大牌,也太變態了吧?不需要放在心裡,什麼時候收工對我來說比較重要。她真的很在意能不能快點收工這件事,比如她會說自己每次要去錄《康熙》時,就是嚷著"好想回家"。我在訪問中途,因為要向髮型師和化妝師交代事情,而要求暫停,她還說可不可以給她自己錄完訪問,我調侃她說,妳是有多想回家?說完,大家又笑成一團。
她的公婆經常成為她在節目中被開玩笑的對象,到底是感情多好的一家人才能有這樣的待遇?我在家裡真的是開心果,大家一定沒辦法想像我私底下巴結我公婆到什麼程度,比如我回到家會說"Hello,先迎接小孩來抱我,我不會先找老公,我一定會先衝到在房間裡看韓劇的婆婆面前,她就會問,妳看媽媽從日本回來是不是胖了?我都會說,媽媽妳根本就是非常漂亮,妳不化妝的時候,皮膚根本是透明的。我發現只要我可以讓公婆開心,我的情緒是好的,家裡的氣氛就會很好。
之前,我們家有發生一些事情,然後我和老公情緒都比較低落,我那陣子做什麼事情都不對勁,覺得自己又醜又胖,節目也做不好,我發現自己的情緒在家裡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時,我也會對小孩比較不耐煩,也比較沒那麼多心思去巴結公婆。老公就會說,Baby你最近怎麼搞的,很容易就發脾氣,那陣子和家裡的氣氛都不太對的。現在轉好了後,發現原來身為媽媽、老婆和媳婦有多重要,女人這個角色太重要了,因為只要我一打起精神巴結我老公,Baby你今天好帥喔,或是愉快地玩一下,整個家就充滿愛。她能主動提起自己真實的遭遇,甚至把經歷當成磨練,如今在說起語氣中不只是釋懷,而是驕傲自己竟然可以成長,然後成為如她所說"家裡的核心人物"。
看她主持節目,你會發現她不只是主持反應快,就算生活中,她也是個幽默風趣的人,她給予身邊人不少"笑料",很多人都想當個幽默的人提升魅力,她反而給了這樣的良心建議,我覺得幽默感這東西沒辦法訓練,如果硬要說笑話,反而不好笑,會尷尬,如果不是這個路線的人,就還是做個老實人吧!
老公才是我真實的人生
在觀眾眼中,小S的生活是美滿的,套一句潮語就是"人生勝利組"。說真的,我真的覺得我人生真的很夠耶,如果現在能夠平靜地死亡我也不會怎麼樣,然後她又噗哧一笑了,反問,這樣會不會太夠了一點?勝不勝利完全是別人丟給你的東西,如果你覺得此刻活得爽,此刻是你要的人生,那你就是勝利的,根本不用管別人怎麼想。雖然她目前的人生真的挑不出有什麼要改變的東西,可是她還是能和姊妹們抱怨生活中的事情,"因為我覺得人不抱怨的話,此生真的太無聊了,因為你不可能永遠都講出正面的話。
最常抱怨什麼?任何瑣事,比如婆婆說我今天怎麼起的這麼晚,今天在節目上遇到哪個來賓的回答很無聊,或是誰整型整得很誇張,每次在節目中,也常看她怕別人說自己老,那些都是節目效果,年齡對她而言太不重要了,但是如何維持外型才最重要。我希望自己老了以後,不要有大疾病,要嘛就是健康地老。
對上班族而言,小S的生活聽起來可能是輕鬆的,至少每周固定錄製《康熙》一天,其他時間就用來拍雜誌和廣告,所以她才會有空推出《Elephant Dee》。其實這些歌都是10幾年前就寫好的,然後一直很想出,卻因生小孩耽擱,因為除了《康熙》也沒什麼其它事情要忙,就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太多音樂人對這專輯讚賞有加,而讓她自信加倍,但今年出席金曲獎時她畫了一個紅眼妝,嘲諷自己沒入圍,說明她真的很在意自己的才華沒有被肯定,這件事真的讓我不知所措,我想得到最佳專輯、最佳女演唱人、最佳作詞作曲,這些關於我個人才華的,我都很想得到。聽到這裡,我都很期待Elephant Dee對上張惠妹、莫文蔚、A-lin等這些唱將角逐金曲獎的一天。
記得當時做完專輯後,我就約大S到范曉萱家,她們說要吃完飯後聽我的專輯,那天吃飯的時候,我魂不守舍,然後等到要聽專輯的時候,我一直發抖,因為覺得好尷尬,就像一群人一起看《康熙》一樣,因為這種東西就是沒有必要當面聽她們的評價,氣氛很怪。後來專輯放完後,曉萱和大S就站起來說,Bravo!太棒了,太有才華!當下我的感覺是很真實的,她們沒有在跟我演戲,所以那一刻我覺得做這張專輯好值得,我最在乎懂不懂我的兩個人,都了解我要做什麼,而且她們聽了都很喜歡。
難道最在意的不是老公的評語?她搖頭,我們兩個品味真的很不一樣,因為他是聽電子樂的人,唱歌還唱《眉飛色舞》或《小蘋果》,他的音樂品味我真的沒有那麼在意,說完後,她又很心虛地笑。
雖然口口聲聲說不在意,但卻非常清楚老公在她生命中的地位,尤其當我問到是否願意為藝術犧牲色相時,她很慎重地說,我老公其實蠻在意這種事,我一開始撲男生的身體時他不介意,因為知道是節目效果,可是後來蠻常出現在報紙上後,他就會說,Baby你這件事會不會做太多了,我心想他是吃醋嗎?他說不是吃醋的問題,他在意觀眾會不會看膩,我就發現他是有再認真follow我的工作,我想如果他在銀幕上看到我跟別人接吻,他會覺得too much。
"畢竟老公是我真實的人生,票房不是我真實的人生,所以我比較care我的老公",小S不改幽默本色,又加了一句,"真實人生不要吵架比較重要,但吻戲可以停機以後再吻‧‧‧‧
小S 徐熙娣 #這輩子只想生女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素食 專題 - 林詩敏小姐@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黎先生今年30多歲,膽固醇和血壓都偏高,還有超重問題。黎先生有朋友茹素後感覺身體健康了,故建議他採用素食,但他想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決定。 (一) 坊間流傳食肉力氣較好,食素會無力。...
生兒子 壞處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
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
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師友們!請掌聲歡迎余德慧教授的演講。
今天的講題是:「面對生死的姿態」。
你抬頭一望,只見滿園的櫻花盛開,
好美啊!(你假裝自己說了這句日文。)
園內坐滿了聽演講的人。
你決定靜靜入座,不急著跟老師打招呼。
你要好好領受這場美麗相逢。
「面對生死的姿態」
面對生死的最佳狀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都能並存並且感受之,能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演講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每每談及生死,長輩們總要怨我「哪壺不開提哪壺」,顯見大家都不太願意去談論生死;這是可以理解的。死亡這件事落到言談上,總是怪異;誰也不願見到一天到晚把死亡掛在嘴邊的人,多不健康啊!但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問:為何禪師在修行時要參破生死?參破生死又是何意呢?
《貪生─怕死:臨終者往生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
長年在安寧病房工作,只消一閉上雙眼,我腦中就會浮現許多陪伴多時的亡者身影。由於工作環境使然,我常覺得不舒服,若是病了,便有醫師和練氣功的朋友極力勸我不要再進出安寧病房,就怕我的氣被吸光。這當然是朋友關心我的好意,但我本身倒不太在意;反正去或不去,最終都是死路一條,有何差別?所以我還是繼續在安寧病房服務。
因生病而觸及生死大事,我意識到:該是面對問題的時候了。坊間有很多書籍告訴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生死;但是,「面對」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勇敢」又是什麼意思呢?
無庸置疑,絕大多數人一想到行將就死,都會害怕不已。美國生死學專家,同時也是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庫柏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年輕時就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會貪生怕死,但後來也都會接受死亡。接受本身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接受是怎麼發生的?真有「接受」這件事嗎?
正因為死亡令人害怕,所以人們致力於尋求不害怕死亡的方法。然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我們若不害怕死亡,根本就過不了死亡這一關;換言之,要經過死亡這道關卡,就一定會害怕。海德格認為,死亡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所以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憂懼害怕。其實,害怕是好現象;若是不害怕,就不會轉動;只有害怕才能促進轉動。
住進安寧病房的人,大致心裡已有數,餘生將在病房中度過;有些家屬會在一旁竊竊私語:「現在直直地進來,一定會滿面愁容地橫著出去。」但依我們在醫院長期陪伴所見,橫著出去的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這之中的奧妙在於,臨終者走上臨終之路時,已經在轉了;還沒走上臨終之路的人,則還沒有轉。臨終的人轉了,就很自然地過去了,不會有擔憂;周遭的活人因為還沒有轉,所以擔憂不已。
活人和臨終者最大的不同是:活人還想繼續活下去,而臨終者已經走在臨終的路上,是親自以行動在轉。因此,若是活著的人對臨終者說,你的時候快到了,你就要走了,臨終者會憤怒;若是勸告臨終者「你要放下」,臨終者會感到被汙辱。因為,臨終者是以實際行動,用全副生命在轉動,而活著的人只是嘴巴上說說罷了,臨終者當然無法接受。
《轉動─空無:臨終者的腦細胞已經少到無法理解「我」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害怕死亡。死亡的空無感是人類的想像,它從未真實存在過。》
那麼,什麼是「轉動」?臨終者為何會轉動?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每位臨終者最後都有一個機會背對社會、不理會社會,彷彿轉著轉著,就背對了社會。這種現象,我們名之為「背立轉向」。每一個人病沉到某種程度,便會自然地放棄社會性勾連,也會開始不在乎世間的聲名、地位與角色。經常看到一些知交滿天下的病人,在進入病沉之後,就會在病房門口掛起「拒絕訪客」的牌子,一堆訪客的花籃與卡片凌亂地擺在門外;它們的主人早已進入內在轉動的境界,真正陪伴他的只有夢幻與破碎的回憶而已。
這種轉動,他人無從察覺,是疾病讓臨終者自然地去接受;也許臨終者只是昏睡或是虛弱地躺在床上呻吟,但是轉動的旅程已經開始。只要細心地陪伴,便能發覺臨終者的心思轉動得很快;今天才說:「我要堅持下去,奮鬥下去!」明天可能就說:「都到這個地步了,要放下走了。」他們的情緒轉變就在瞬間。
這主要是兩個機制使然。首先,是腦細胞的大量死亡,才講過的話可能沒多久就忘了;其次,在腦細胞死亡的過程中,患者已不太能理解社會意義,他自己也被掏空了。因此,其實不必太掛念臨終者生前念念不忘的心願,一切都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沒有一句話是長時間有效的。他們可能上一刻感到痛苦,下一刻又覺得舒服多了;這種轉動一直持續進行著,難以預料,也無法預料。
明白臨終者會有這種轉動,對周遭的活人而言,不啻是個福音;既然會忘,就會忘記生死,因為腦細胞已經少到不知生死為何物了。就像動物瀕臨死亡,也不太容易反省自身即將面臨死亡。人類在大腦最健全的時刻會考慮生死,但在進入死亡的過程時,就進入了無法理解「我」的過程;既不知我的存在,就意味著不害怕死亡。這也許是老天所設計的自動的熄燈號。有了這項安全機制,對死亡何懼之有?
然而,對活著的人而言,這個熄燈號畢竟是可怕的。重點是,我們並不瞭解臨終者的意識狀態,沒有必要假裝自己很懂,而要去教導臨終者如何面對生死。相反地,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生死?既然我們沒有這個轉動過程,並且要繼續活在「我」的世界中,就必須知道這個核心問題:我們面對生死的姿態是什麼?
海德格說,死亡是一種巨大的失去、巨大的空無,大到我們的心智無法面對;因此,想到死亡便會不由自主地害怕。我要反駁這項說法。事實上,只有僅少數的人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把死亡當成空無。因為,尚未經歷死亡,就無法體會何為空無;而當死神降臨,你已無法感覺,何知空無?
換言之,死亡的空無,根本是人類的想像;當你看到別人垂死,便設身處地想像自己也可能不再存在、不能再這樣和那樣。但是,畢竟一切都是想像;即使真的發生了,你也了無知覺,這種害怕的感覺自然無從發生,那個想像中的空無根本不會來到。更確切地說,那種空無根本不會被你感受到;你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想像中用來恐嚇自己的空無,它從未真實存在過,你根本從未有如此經驗。
只要確定面對死亡的憂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那麼,轉個身,聽首快樂的歌、讀點宗教的勵志文章,可能就快活起來了。想想天國之美、想想極樂世界,甚至是乘願再來,可能就不怕死了;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憂懼中恢復過來。
既然這個空無不存在,海德格的理論自然要被推翻。他說,因為死亡的空無巨大得可怕,所以讓人願意轉變,變成為一個真摯、願意聽從良心召喚的人,不再過著欺騙的生活。根據這個論點,人們寫出了許多文章。《讀者文摘》就曾刊載一篇,內容描述:美國一名牙醫被醫生判定只剩十年可活;於是,牙醫立即把診所關了,去實現多年的願望──當一名木匠。這類文章透過網路傳播出去,啟發了很多人;於是,有老師辭掉工作去環島旅行,汲汲營生的人不再為生活打拼而去實現夢想等等。當然,這類文章勉勵人要自我實現、忠於自己,也彷彿像童話般有著美好的結局。
但是,海德格這個理論在近年來的各種研究討論上,都不斷被挑戰和懷疑。結果是,上述這些因為害怕死期將近而變得真摯過活的人,其實並沒有處理掉他們對死亡的問題,死亡不會因為真摯生活而改變或停止。也許有人會說,心願已成,死而無憾;但是,問題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牙醫改行去當木匠,即使這是他最喜歡的工作和身分,過不了幾年,仍有厭倦的時候;接著,「我要做什麼?」的困惑便會襲捲而來。顯然地,這只是童話式的結局,不能再有續集;否則,王子和公主可能走上離婚一途。換言之,以這種「遮蔽法」要簡單地蓋過死亡這個複雜的問題,並不恰當。
《錯認─失算:我們不斷地「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讓我們往相反的路上走,然後因失算而痛苦;卻也因此,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瞭解到真正的事實。》
那麼,有其他解決死亡疑慮的方法嗎?
我們都還活著,就表示我們還擁有自我意識。雖然許多宗教譴責「我」的意識阻擋人生的解脫之道;但不可否認地,這個「我」的確存在。
人有可能縮小自我、或者消解自我,然後瀟灑地走嗎?這個嘗試是失敗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只縮小了一段時間後,沒幾天自我又恢復了。就像每天揹著二十斤米到山上送給窮困的居民,每回都感動地落下淚來;但連續幾次過後,就不會再流淚了。
我們總是企圖尋找一個解決死亡疑慮的根本辦法,但這個辦法始終不存在;當我們企圖處理它,就會造成荒謬的結果。換言之,解決疾病和死亡的這個「針對性」一旦發生,結果一定是荒謬的。這是很重大的轉折。
舉例而言,有人虔信某種解脫生死的宗教,每天虔誠地讀經、聽開示,反省教義並不斷修為,一心一意企圖解脫生死。這樣求道心切的努力是很了不起;只可惜,把努力正好放到錯誤的位置上了。這就好比一隻被放進透明乾淨玻璃瓶裡的蒼蠅,牠望見瓶外的極樂世界或天國近在眼前,便一心飛往目的地;卻不斷撞壁,怎麼也到不了。
在安寧病房,我們最害怕看到極聰明的人;聰明的人知道自己生命將盡,會不斷追問如何才能解脫生死,獲得身心大安樂。一般沒讀什麼書的阿公、阿嬤並不會問這個問題,他們糊里糊塗地就走了;但聰明的病人會保持著高度精明的意識,他們自我要求不昏不昧,希望能達到一念往生的境界。但是,這樣的信念在安寧病房就顯得難以理解和諷刺;原因在於,他們愈是集中心念想往生所欲之處,便會感到距離愈遠、愈無法到達,與經書所說的「含笑九泉」差別愈大。
這是因為,他們用全副意識僅僅抓取一種名為「修行」的東西,是「抓」來的;但是,真正的死亡過程是「放」。愈是集中強烈意識面對死亡,就愈是無法到達目標境界,完全適得其反;這種行為叫做「錯認」。
我們對我們的人生,不斷地進行「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虛假的想像,讓我們誤以為得以解脫或朝解脫之路邁進;事實上,是剛好往相反的道路上走。
明白被錯認所誤之後,我們就真能及時採煞車、懸崖勒馬嗎?還是做不到啊!如何能不錯認呢?當一塊石頭還未進行雕琢之前,誰都說它是一塊石頭;但當它被雕成藝術品或某人的石像後,你會說這是什麼作品或直接說出人像的名字,雖然本質上它還是塊石頭。
直接說出作品名稱或石像所代表的人名,這個行為就是錯認,我們要回頭認識它的本質。然而,這也只是理論上的說法,事實上本質是無法認識的。所謂本質,就是隱藏看不見的;從未有任何物質是以本質面貌為人所見。石頭不過是簡單的物質例子,尚有更為抽象的精神層次,如何捕捉本質呢?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要被我們的錯認所誤導。曾有一篇刊在《中國時報》的讀者投書,作者提到她公公生病了,緊急送醫後,公公就此病逝在醫院。作者不解地問:「現在的醫學不是很發達嗎?」她理所當然地認為生病要就醫,但壓根兒沒想到人會這麼死去。這就是被錯認所誤導的真實案例。作者失算了,但這個失算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失算讓我們痛苦,痛苦才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才可能瞭解真正的事實。
換言之,錯誤本身也是一個墊腳石,人就是靠錯誤這塊墊腳石轉身。失婚的女性一定很能理解:當初滿心歡喜地嫁給對方,全心全意甚至不顧一切地付出所有;等到婚姻失敗、結束一切後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時,才醒悟到女人也應保有財產和獨立的能力,才能站穩雙腳。這個慘痛的經驗,未必讓女人害怕婚姻,但她不會再重蹈覆轍,會保有自己的獨立能力;若有第二次婚姻,通常會更健康而真實。
這就是真真實實的學習,不是口頭上的理論,也不是價值、主義這些高渺的目標,一切按步就班。面對死亡,我們可以按步就班、務實地一步一步來,不必再談超生了死的闊論。
《反社會─修行: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
依上所述,很顯然地,刻意的修行因為針對性太高會犯下錯誤;一個人練氣功,就算練得再勤、再好,同樣都得面對死亡,只是遲早罷了。這樣的用功,與其說是修行,無寧稱之為運動。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呢?找到一位上師、在一個靜僻之處修習大圓滿法呢?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得以修行?
一般傳統中的修行,已有刻板的意識形態,即建立在既有的宗教價值觀上。如台灣的佛教徒,每日念佛、誦經,早晚課,行禮如儀;南傳佛教看到台灣這種修行現象都不覺莞爾;「佛經是用來念的嗎?」他們感到疑惑,不能理解為何要誦經拜懺、還要固定念多少遍等等。
南傳佛教徒把自己的身體當道場,用乞食托缽的方式來對治世間財富的貪執,並觀察身體脈輪的運行來修行;他們笑我們的道場是,哪家素菜有名就哪家香火鼎盛。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我寧願不去批評各種所謂的「修行」方式;因為,錯誤有錯誤的好處,正確有正確的壞處。
為何要念誦《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內容是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以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等。不就是佛教的文獻報導嗎?每天念誦它,與念新聞稿何異?但錯有錯的對處。念誦佛經,就完成了念誦這件事。就只是念,與理解其中深義無關;正因為念誦本身不具意義,所以我們能不思考;大腦不運動,就不會起心動念,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西藏白教祖師、家喻戶曉的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人跡罕至的大雪山獨自苦修成道。一日,他的妹妹到山上探望哥哥,見哥哥全身衣衫襤褸,就做了一個套子,想讓哥哥至少將下半身的私處覆蓋住;哥哥對妹妹說,依這個道理,那應該再做十個套子,將十根手指也套住才對。這段對話所揭示的意義是,修行的最大敵人其實是社會觀感。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如唐朝天台山高僧寒山和拾得,他們起初在寺院裡從事低下的伙夫工作;直到有人發現他們深藏不露時,他們立刻離開寺院遠去,就是不願沾染社會的價值觀。這不是矯情,而是修行。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份是在修行。
《無常─有常: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兩邊始終在往來變動。》
後來,海德格重新反省問題時也提到,人要真正地不在家,才能獲得治療的機會。中國人向來主張安身立命,讓一切在規律中、掌握中進行,即生活在「有常」之中,最後的目標是歸屬於社會圓滿;然而,「有常」的最後,仍要面對死亡這個「無常」。若是不在家,便會隨時在動盪不安的「無常」挑戰中受苦,受苦才能保持不斷的覺醒,才有治療的機會,才是修行。因此,修行就是面對無常,跟是否誦經或觀察脈輪、能量的運行毫無干係。
真正的修行,就是透過不安、偶然、痛苦、不能肯定和預料的事情來打擊和警惕自己;但這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力求避免的。沒人願意如此,卻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和決定;這才是人生的實相。有些天災人禍就是莫名其妙地發生了,不發生只能說是僥倖、是幸運;但幸運與否,其實並無界限。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禍相倚,才是事實。
十多年前台北市的一場火災,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有對夫妻開車行經新生南路,他們拉下車窗,愉快地吹著風、聊著天;不料,路旁的麵包店突然爆炸,一片烤麵包用的大鐵盤就這麼天外飛來,大小竟剛好通過車窗飛進車內,咻地橫切過先生的脖子!你可以說這類意外太罕見了;沒錯,發生機率確實微乎其微,但它就是發生了,這確是人間實相。換言之,「偶然」在人生中佔著重要的地位。
為何我們希望有常?厭惡無常?是誰使生命變得有常且快樂?其實就是人類這個腦袋。從這個觀點看來,人類還真不愧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的智力讓我們能夠凝聚許多事物,並使它顯得可長久永續、顯得有常。例如:感情和婚姻關係容易生變,於是人們用財產、子女、倫理道德、婚姻規則等,把夫妻兩人緊緊綁在一起,以穩定婚姻關係。又如一個組織或國家,會建立各項制度使其永續經營。很可惜地,我們並不能找到任何國家或企業能夠永續千秋萬世;即便中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其間仍經歷多少改朝換代、明爭暗鬥、淌流多少革命鮮血。
沒有千秋萬世的存在!但我們似乎不願放棄這個執著,因為人類喜歡透過意志,企圖維持穩定狀態,繼承者則會改變前人所努力的穩定狀態,以求自我彰顯;換言之,後繼者用自己的有常推翻前人的有常。我們每個人都苦苦地維持著短暫的有常狀態;但事實上,個人能維持的部分和時間都非常有限。就大方向來說,一切從未停止變動。因此,我們的生命狀態是大無常包著小有常,兩者並存。其實並不矛盾,兩者之間的變化正是要點所在。
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的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是有某種恆定性,但恆定性會遭破壞,且永遠無法明確地算出其維持時間。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會甘於處在無常動盪中,任它刮風下雨而不躲避。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而非站在無常或有常的一邊,因為這兩邊始終在變動。
若能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就能知道你的右手是你活著的生命,左手是你的死亡;兩手並存,你就在中間,是一個轉圜,並不歸屬任何一邊。亦即,在你的生命中,就含有巨大的死亡因素。支持你存在的因素中,很多是屬於不存在的;不存在透過各種方式,支持著你的存在。因此,我們所見到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是實相,都有部分被遮蔽,因為我們看不到非存在、非現實的東西。
生命的積極性就是要活著;在右邊待久了,自然會消極,就轉到了左邊。我們就在這兩邊轉圜。白天努力生活,是有為、是積極;夜晚休息睡眠,就是無為、是消極;然而在睡夢中,可能因為某個夢境的啟發,讓你又想有所作為,於是又積極有為了。人生本來就是在兩端轉圜,千萬別企圖一分為二,這是不可能的。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雖然明白了死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死亡是非存在的,沒有人經歷過並能告訴我們它是什麼。那麼,我們如何和非存在共處?
非存在不是一般所指稱的靈魂或鬼神。當我們談論神或鬼時,只是語言上的想像,我們從未見過他們,只不過有些人依稀有某些感應。這類可感受到卻見不到的,我們就稱之為「非存在」,如磁場就是典型的非存在。你到某些地方特別感到身心舒暢,但你看不見讓你身心舒暢的來源,甚至用儀器也探測不出來,但就是感應得到,這就是非存在。修行的第二個要素,就是和非存在共處。
原本我們只相信科學,相信眼見為憑;但現在願意和非存在共處,相信個人的存在是由於某些非存在的力量所支持著。儘管如此,我們不明所以,不能用大腦理解,只能直覺地感應,這就是宗教上常說的佛恩或神恩。基督教有一首歌叫「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其中有一段歌詞是:「我曾迷失,如今尋回;我曾盲目,今得看見。」(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他不說他到底看見了什麼,因為重點不在所看到的對象,而是「看見」這個動作。當你張大眼睛全神貫注地去看,反而看不到,因為那太刻意了。心理學界在進行精神分析時,曾以「依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來說明。
在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的父親是一國之君。在他呱呱墜地時,國王前去請問太陽神阿波羅關於孩子的未來;不料,得到的回答是:這孩子將來會弒父娶母。國王當然不能讓此事發生,便下令要大臣先挑斷王子的腳筋,然後交給牧羊人將之棄於荒野,讓野獸奪去王子的命。沒想到,好心的牧羊人見嬰兒可憐,就用藥草治癒了王子的腳傷後,再偷偷送給鄰國的國王當義子。從此,依底帕斯順利長大,並成為一位翩翩美少年。
有一天,伊底帕斯也跑到阿波羅神殿詢問自己的前途。阿波羅告訴他,他將來會殺了父親並且娶母親為妻。聽到這樣的神諭,依底帕斯惶恐極了;他認為,父親待他極好,母親也慈愛有加,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於是,他決定離開祖國到鄰國去。途中,伊底帕斯遇上一個老人家驅車迎面而來,粗魯地趕他讓路;他氣不過,上前揮了一記猛拳,竟打死了老者。他卻不知,這位老者就是伊底帕斯的生父。
當時忒拜城正遭逢詛咒,伊底帕斯順利解開詛咒之謎,當上國王,並依循慣例迎娶在位的王后為妻;這位王后就是他的親生母親。沒有人知道這件荒誕情事的真相。
只不過,有了新國王之後,國運並未就此昌隆,反而天降大火,不斷焚燒這個國家。對這莫名其妙的天災,伊底帕斯真是又氣憤又挫敗,便再去請示阿波羅神消除天災之道;神諭說,是因為有人做了罪惡的事,才導致天災不斷。伊底帕斯發誓要揪出這個罪犯,將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他一路追查下去,最後竟查出自己就是這個天災的罪魁禍首。他當場便以利劍刺進自己的雙眼。
這個故事被精神分析界重新討論,並且涉及生死問題。這個悲劇的開端肇始於神諭。神諭是什麼?神諭意味著「知道」,並且會應驗;所以,伊底帕斯的父王決定殺死親生兒子,以防止神諭應驗。這個看似依邏輯進行的合理行為,卻開起了後來的不幸遭遇。一切都源自於「知道」;知道後就採取行動避禍,就有了後來的悲慘結局。
伊底帕斯的情形也是一樣;他若不去問阿波羅神,就會留在義父母身邊,也就不會有後來弒父娶母的結局。偏偏他「知道」,所以選擇離開國家,防止神諭應驗。他們父子的合情合理行為,卻正好造成悲劇的發生,即便弒父娶母的錯誤是在全然不知情的狀況下發生。這就是錯認。
很多人相信紫微斗數、生辰八字、風水五行等命運之說而喜歡算命,在困惑之時希望藉算命指點迷津,企圖對生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或許應該反過來說,就是在這樣的企圖之下,才有命運之說產生。我以為,也許我們某種程度上能掌握命運,但其實並不需要掌控它,就讓命運以模糊的姿態呈現吧!愈是想把命運分析得清楚透徹,我們的人生愈是無救,只會製造出更多絆腳石,這也大凶、那也不宜。
至於求神拜佛到底有沒有效?我認為很難說。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在求神拜佛的當下放下身段,謙虛以對。能放下身段,就有益於修行;若是下意識地強求神佛的庇佑或加持,這是不存在且無效的。
基督徒真正的祈禱,是真心誠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而不是指揮上帝依你的願望而行;能真正如此祈禱的人,「必然得著」。我們沒有權利去掌控生命;我們卻總是膽大妄為地去認識,而且充滿了認識的障礙,以致認賊作父。
雖然如此,也不必如一般佛教所主張的去掃除妄見,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不斷以妄見去認識,然後不斷經歷失算、失望、絕望,如此一路經驗到底才有翻身之時。這也是修行,等於是越過了意志和意圖;當你意圖的對象無法被掌握,你才能翻轉,才有新的境界產生。
伊底帕斯所以會刺瞎自己的雙眼,是因為他明眼所見到的都是錯誤,這就是精神分析上所說的「blind seeing」。亦即,當你看到石雕像,你會說這是某種雕像;只有當你瞎了眼睛,用手去觸摸時,你才會說出它的本質──石頭。這表現了兩種存在方式,一是用大腦、認知去得知,另一是用生命直接去感受而得知;修行就是指後者。修行是用你的全部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狀態,讓左右手間的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是只站在某一邊而已。
修行蘊藏著非存在和非現實,是透過感應而非認知;換言之,若你遵照著經書所言去行,那是依著認知,就像伊底帕斯依著神諭去進行一樣,這不是修行。修行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種順境或逆境發生、讓你歡喜或讓你憂愁,能讓你感應到存在與非存在同時具在的狀態。這有點類似於藝術,我們能感應到藝術品本身呈現之外的領悟。
當你看見孤兒寡母陷於困苦中,會產生惻隱之心,這也是一種修行;你會發現,你就在「存在」和「非存在」這兩個異質空間中,而且它們來來去去。非現實的異質空間,其實類似老莊思想的被動和無為。例如,你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且可以預見自己的死期;在這種狀況下,你反而能意識到另一種存在;而這種存在,會緊緊地附在我們的身體裡,比從前更清楚地顯露出來。
比方說,一個人罹患癌症後,首次反省到從前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母親。他回想起母親對他的種種慈愛和付出,並聯想到:他一旦離去,母親將何去何從?事實上,這些事都尚未發生,只是患者的想像而已;但是,就在這個當下,修行已經開始了,患者可能因此忘記自己的事業、忘記自己的病痛。
因此,修行不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死解脫;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已非常細微地發生,是一種生命行事的轉變。而生命行事的轉變,是一種「反面」,是社會的反面;有時也是一種放棄,放棄過去追求的價值。
《自然─解脫: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保持它的不確定性,對它的日期和想像表示糊塗,而不要對其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
面對生死的姿態就是要修行。我們必須瞭解到,生和死是同時存在的,生是充實,死是充實的支持點。我們的所有,都是從死亡中充實或虛構出來的;因此,我們的所有可能是虛的,但「虛」有其存在價值。靠著虛的失算和失望,我們才能了悟其背後有些真正的存在;雖然看不見,但感應得到。
面對生死的最佳姿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並存,感受它並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你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至於前世今生、輪迴等問題,我做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會想透過前世來瞭解今生,無非想知道我們到底是誰;當我們只談這個看得見的我時,總覺得單薄,就想把那個非存在的、看不見的我加進來設想,於是就加進了一些過多、甚至是捏造的東西,來豐富和滿足我們的想像心理。
雖然我催生了《前世今生》這本書,也為之寫序,但我從不說我贊同它。我認為, 這是一種文化生產;既是生產,能生產藝術,為何不能生產三世因果呢?但是,若真要問明是真是假,那就問呆了!
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某人能夠精準地預測死亡,一定要有高深的修行才具備此能力。我卻認為,人生最不該做的事,就是預測死亡。死亡是一種無常,是不能預測的;若能預測死亡就是修行,那我只能說,大部分的醫生都能預測死亡,他們是否便有高深的修為?
醫生預測死亡,目的是要提醒家屬預作準備;但是,我寧可勸人不要做這種預測。因為,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要保持它的不確定性。若是貪戀世間的美好,非常不想死,就會覺得死亡比預期來得早,因而產生痛苦;反之,若是不想活了,死亡反而比想像中來得遲,就會因此不耐煩。我們應該對死亡的日期糊塗,對死亡的想像表現糊塗;應該糊里糊塗地去死,而不要對它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些年很流行談「生死學」,這是一門探索「生」與「死」的學問。其實,上不上「生死學」課程,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尤其,若有機會陪伴年輕的臨終者──如癌末病人,你將意外地發現,這樣年經的生命在面對死亡的無常時,竟是那般地堅定。
不要相信教育,生死學應該是反教育的;因為,教育是一種約束,但生死學是一種解脫,應該讓一切自然地發生,而非在課堂上講述。
(本文為演講整理)
書名:真巧!我們都是人
作者: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 策劃
出版社: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9年7月初版1刷
2010年6月初版4刷
生兒子 壞處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素食 專題 - 林詩敏小姐@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黎先生今年30多歲,膽固醇和血壓都偏高,還有超重問題。黎先生有朋友茹素後感覺身體健康了,故建議他採用素食,但他想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決定。
(一) 坊間流傳食肉力氣較好,食素會無力。這說法正確嗎? 0:28
(二) 食素真的能幫助改善肥胖問題和維持膽固醇和血壓水平嗎?對身體還有什麽好處? 1:18
(三) 黎先生擔心食素會令蛋白質和鐵質等營養攝取不足。究竟素食人士可多食用哪些食物和如何食用以吸收適量蛋白質和鐵質呢? 2:28
(四) 食素就一定健康嗎?素食食物的烹調方法是否也有影響呢? 3:32
(五) 黎先生的兒子今年6歲,是否也適合和父母一起食素呢?若可以,又有何地方需注意呢? 4:45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生兒子 壞處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反式脂肪 專題 - 蔡衍彤小姐@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Jenny的兒子今年10歲,平時很喜歡吃薯片、餅乾等零食。Jenny發現這些零食都含有不少的反式脂肪,聽説對身體無益處。
(一) 究竟什麽是反式脂肪? 0:26
(二) 除薯片、餅乾外,還有哪些常見食物含有反式脂肪?可如何從食物標籤中看出是否含反式脂肪? 1:06
(三) 反式脂肪對健康有什麽影響呢?會影響小孩的發育甚至智力發展嗎? 1:42
(四) 建議每天攝取的反式脂肪應不超過什麽含量?這含量一般相當於多少克的薯片或多少件糕點呢? 2:27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