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荃灣龍記海味,六十四歲的胖子黃紹龍卻反其道而行,在口罩的掩護下仍然堅持咧嘴而笑,真正的笑容牽引了臉頰和眼眶周邊的肌肉,令眼睛頓時瞇了起來。這雙會笑的眼睛,令他的老店在逆市下依舊客似雲來。真摰的笑容成本很低,待客至上,令購物變成一種樂事,生意自然好。八十年代林子祥推廣香港旅遊,簡單幾句歌詞道出了營商之...
生如逆旅歌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很少在車上掉淚,很少。但是,上週的在休息站一次短暫的停泊,我哭了。
這是一趟從台南開往新竹的長途車程,在高速公路上我收聽著最近愛上的 Podcast 節目〈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我剛好聽到這集「EP35 | 如何把自己準備好,面對重要的那一刻」,主持人劉軒用厚實又帶磁性的聲音介紹了一段 American Got Talent 選秀節目的動人歌唱演出。
節目中介紹的這位參賽歌手,她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我已經等不及開到新竹再看這段原始影片。因此找了最近的清水休息站下去停泊,然後我在 YouTube 上搜尋到了這段影片。
影音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nightbirde-its-ok/
.
她的名字叫 #Nightbirde
一位三十歲的女歌手 Jane Marczweski 踏上了舞台,她的外表顯得比平常人消瘦,剪了頭俐落的短髮,臉上充滿開朗的笑容,眼神中流露著一種從容的光彩。她向評審介紹了自己的名字:「當我唱歌的時候我叫『Nightbirde』」,她要為現場帶來一首自己的原創曲目「It’s OK」。
這首歌是在描述她過去一年充滿煎熬的生活。她已經好幾年沒有工作,因為她第三次被醫生診斷出癌症,而且只有 2% 的生存機率,就連她的先生也已經離她而去。上一次的診斷結果顯示,癌細胞散落在她的肺臟、肝臟和脊椎,情況似乎不太樂觀。
她搬到了加州接受治療,在她內心最脆弱、而且飽受煎熬的時候,她常常夢到一個畫面:在夜晚的窗外總是有一隻鳥在唱歌。她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隻在黑夜中歌唱的鳥兒,並且深信黎明中就會到來。這段故事就是她取名 Nightbirde 的由來。
評審聽完她的情況之後,皺起眉頭關心她的身體狀況,問了她:「所以妳…並不OK吧?」她微笑答道:「嗯…並不是每個方面都這樣。」
她很感謝評審讚美她充滿笑容、容光煥發的樣子,看不太出來是一位癌症病患,她堅定地說出這句充滿力量的話:「重要的是,每個人都知道,我比我碰到的那些『壞遭遇』還來得豐富的多(I am so much more than the bad things that happen to me.)」
接著,隨著旋律響起,她正式開始唱歌:「我在夏天的時候搬到加州,我換了一個新名字因為我認為這會改變我的想法……」
她的歌聲清脆響亮,臉上總是不忘微笑,在舞台自信、從容地唱著。我跟著歌曲的旋律擺動,聽著歌詞裡的故事,再想到她曾經的遭遇,心頭替她感到開心的同時,又充滿她跟病魔對抗的糾結。
我反覆播放這首歌,聽著她既勇敢堅強又充滿脆弱的自白,淚水已經沾濕了我的臉頰。「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如果你感到迷失,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歌曲結束後,評審紛紛表達對這首歌的喜歡,也不斷讚賞她如天使般的聲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表達出徹底的「真誠」(authenticity)。毒舌評審 Simon Cowell 這次不再批判,他溫柔地說出了他對 她的真誠感到共鳴,也對她的遭遇想表達些同情。
正當他欲言又止的時候,Nightbirde 用清澈的聲音在鏡頭外說了這句:「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艱難時,才選擇快樂。(You can’t wait until life isn’t hard anymore before you decide to be happy.)」
當下,這句話直接穿透了我的內心,也震撼了還在猶豫著要說什麼的 Simon。他如同被雷擊中一般,瞪大了雙眼,彷彿突然領悟了什麼似的。他回過神來,淡淡地說:「今年節目裡已經有很多很棒的歌手了」,他接著說:「所以,我不會給妳這個 Yes。」全場為之譁然,Nightbirde 抿起了雙唇。
在觀眾一陣喧嘩後,Simon 站起身:「所以我要給你一點別的東西。」他大手一揮按下了直通決賽的最高榮譽「黃金按鈕」 (Golen Buzzer),全場轟聲雷動,金色彩帶從天而降,在台上的 Nightbirde 激動地掩面跪地,這個不可置信的時刻,讓包含我在內的所有人都為之沸騰了。
#這是一個充滿脆弱的故事。我們不必假裝堅強,就像 Nightbirde 把自己的脆弱唱進歌曲一樣,她想把問題拋諸到腦後,但終究理解到「我以為我認識自己,但我猜自己只是撒了個謊」。她放下了別人的眼光,把自己的脆弱和無助展現出來,就算結果不如人意又如何?沒關係,一切都會 OK 的。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面對僅僅 2% 的逆境機率,卻不改她那喜歡歌唱的初心,整首歌更展現出她對生命「無比的堅韌」。就像在夜晚歌唱的鳥兒,即使天色漆黑不明,彷彿整個世界已被恐懼和艱難給覆蓋,仍然勇敢高歌唱出企盼黎明的希望。沒關係,一切都會 OK 的。
#這也是一個充滿選擇的故事。這外表看似清秀、俐落和陽光的她,背後卻有著這段坎坷的故事。但是,那些「壞的遭遇」並不代表全部的我們,我們可以選擇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無論有多少艱難在前方等著我們,我們都可以選擇現在就樂觀以對,對吧?沒關係,一切都會 OK 的。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橫跨的沙漠,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克服的難關,你覺得呢?
待眼淚乾了,我駛出休息站,即使腦中千頭萬緒,但總要前往下一段旅程。沒關係,一切都會 OK 的。
-
“It’s OK” by Nightbirde – 影片來源 YouTube、歌詞來源 Genius
[Verse 1]
I moved to California in the summertime
I changed my name thinking that it would change my mind
I thought that all my problems, they would stay behind
I was a stick of dynamite and it just was a matter of time, yeah
我在夏季搬到加利福尼亞
我改變了我的名字,以為這會改變我的想法
我以為所有的問題都會被拋諸腦後
我是一綑不定時炸藥,這只是時間問題
[Pre-Chorus]
Oh dang, oh my, now I can’t hide
Said I knew myself but I guess I lied
哦,哦,現在我已經無法隱藏
我以為我認識自己,但我猜自己只是撒了個謊
[Chorus]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Post-Chrou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
沒關係,沒關係
[Verse 2]
I wrote a hundred pages but I burned ‘em all (Uh I, I burned ‘em all)
I blow through yellow lights and don’t look back at all (Uh, I don’t look back at all)
Yeah, you can call me reckless, I’m a cannonball (Uh, I’m a cannonball)
Don’t know why I take the tightrope and cry when I fall
我寫了一百頁,但我把它們全燒掉了(呃,我全燒掉了)
我頭也不回地闖過了黃燈(呃,我不會再回頭)
是的,你可以說我是魯莽,我就是一顆砲彈(呃,我是一顆砲彈)
不知道為什麼,在最失落的時候,我拿著繩索哭了起來
[Pre-Chorus]
Oh dang, oh my, now I can’t hide
Said I knew what I wanted but I guess I lied
哦,哦,現在我已經無法隱藏
我以為我認識自己,但我猜自己只是撒了個謊
[Chorus]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Post-Chrou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
沒關係,沒關係
[Bridge]
Oh-oh-oh-oh, it’s alright
Oh-oh-oh-oh, it’s alright
Oh-oh-oh-oh, it’s alright
Oh-oh-oh-oh, it’s alright
To be lost sometimes
哦,哦,哦,哦,沒關係
哦,哦,哦,哦,沒關係
哦,哦,哦,哦,沒關係
哦,哦,哦,哦,沒關係
有時候感到迷失沒關係
[Chorus]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Chorus]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Ohhh)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Ohhh)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Outro]
It’s ok, it’s ok, it’s ok, it’s ok
If you’re lost
We’re all a little lost and it’s alright
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如果你感到迷失
有時候我們都有點迷失,但一切都會好的
生如逆旅歌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盒子帶你跟著時尚精品一起去旅行DAY4
#今夜盡情狂歡來場Gucci的PartyNight
#別懷疑這小盒子就是你手上的手機
欣賞過瑰麗巴黎,今天我想將帶著大家轉機前往文藝氣息濃厚的英國。目的地是倫敦的一家Savoy Club,為今晚Party Night換上一身最靚行頭,我們即將進入—「GUCCI之夜」。
#GUCCI
Gucci Aria
https://youtu.be/H14DatRx0Uo
今年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尤其對身處台灣的我們而言感受更深。而2021也恰好是 Gucci 品牌成立的一百周年(只能說實在是太剛好了)本該歡欣鼓舞的百周年,全球卻壟罩在疫情陰影下,究竟 Gucci 要怎麼樣才能在一片低靡之中開闢一條道路呢?
GUCCI ARIA,就此誕生。
Aria (詠嘆調)這個名字來自義大利文,往往是整部歌劇最動人的橋段,設計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設定重生為主題,以慶祝 Gucci 百年誕辰。
影片開頭,男模走近一家酒吧,霓虹燈管寫著“SAVOY CLUB”。Savoy Hotel,創辦人 Guccio Gucci曾在這英國的第一家豪華酒店工作。看著名流紳士們熙來攘往,各個手提高級皮箱,如此日日薰陶下他燃起開立一家專賣馬術皮具店的夢想,那正是品牌一切的起點。 SAVOY club與紀念性數字「100」,兩個符號不時在本次服飾上出現,配上最潮夜店曲風,頗具玩味,Gucci的一百周年的確是該盛大狂歡。更有趣的是,這次大秀的音樂歌詞裡都有Gucci,甫出場就聽到Lil Pump那首痞味滿點的" Gucci Gang"還真讓我嘴角失守,Gucci 在Youtube頻道也幫大家都整理好歌單了,喜歡的話可以收藏。
為慶祝這別具意義的時刻,時裝秀追溯了在不同年代曾經爆款的靈感和剪裁:從馬術參考到好萊塢女主角,以及獨特的 Tom Ford 西裝,第一套成套紅絲絨西裝便開始向他致敬,要知道Gucci許多經典皆出自Tom Ford時期(1994 年至 2003 年擔任品牌創意總監),當年在其領導之下品牌如獲新生。體現Gucci符號的服裝不斷地搭配出現:70 年代的輪廓、束縛元素和馬術世界的明示暗示無處不在 : 馬銜鍊與馬蹬等符號、馬鞭、頭盔、盔甲背心、竹節包、綠紅綠花紋、Flora印花等等 ,由 Michele 重新詮釋、傳承經典,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貼近品牌根源,他也希望在這回顧Gucci成立 100 週年的系列作中可以注入他對於“品牌神話”的構想。
Gucci與Balenciaga的聯名無疑是本季最大看頭之一,所有人無不引頸期盼兩大精品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Michele本人形容,每個人都是「萬物的小偷」,不過偷取的方式不同罷了。而他便是以自己的方式 “偷”走了 Demna Gvasalia 最具代表的設計,絕不只是將兩個品牌名字放在一起這麼簡單!他將Balenciaga具代表性的輪廓剪裁、斜紋 logo、pants shoes、沙漏包這些招牌單品完美融合 Gucci logo與monogram,重新用自己的語言創造出全新風貌。Michele的審美看似古怪,卻結合了歷史和當代特色。不疑有他,一系列極具風格與當代浪漫主義的服飾配件正是其審美觀的果實。Michele:「跨過此間界限,我擄獲了 Demna Gvasalia 的叛逆嚴謹和 Tom Ford 的性感張力;我潛心研究閃耀之物的人類學意義,研究織物的光亮;我讚美Gucci的馬術世界,將它變成了一個迷人的演化宇宙;我昇華了瑪麗蓮夢露的經典廓形和好萊塢的過去榮光;我打破了布爾喬亞式的拘謹魔咒和男裝密碼。」
當models魚貫而出接受完鎂光燈的洗禮,封閉的門後,有另一個空間正在等待被探索,那是 Alessandro Michele 的烏托邦 。當畫面一進入這個世界,時間彷彿慢下來了,風徐徐地吹著,人與動物、花草樹木和平自然地相處,於是人們開始相愛,開始聚集、擁抱彼此。在大秀發表後 Gucci 社群上這麼寫著:“Messages of lo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n Gucci Aria.” Michele 向世界傳遞這份訊息 :「 擁抱愛,以及我們與自然萬物的連結。」令人不禁想起影片中那顆出鏡率極高,一直被緊握在手心的水鑽心臟包,在最後一幕被model將之拋向空中,背後所隱含的寓意耐人尋味,可以肯定的是,這顆絢麗閃耀的心臟同時也是向品牌百歲慶典獻上敬意的心,而我相信它將繼續被雕琢催化,成就品牌的不朽經典。
Alessandro Michele:「在此意義上,Gucci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駭客實驗室,充滿了入侵和變形。一個充滿污染的煉金術工廠,把一切都聯繫在一起。一個竊取和爆炸發生的場所:一個充滿火花和不可預知慾望的永恆動機。此時此刻,我以反叛之舉向傳承致以尊崇之意。因生生不息的應許只有通過不斷的進化才能更新。」
(以下圖片取自網路)
#GUCCI100歲生日快樂
#HappyBirthday
#StaySafe
☑️只有成為Y字群才能看到社團內容,現在就加入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5865080880027/
☑️立刻追蹤我的IG看更多美圖與即時動態 👉 www.instagram.com/yougunlee
Gucci
#GUCCI #GucciAria #AlessandroMichele #100thAnniversary #Fashion #Style #Fashionshow #Runway #Travel #Journey #HighFashion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生如逆旅歌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荃灣龍記海味,六十四歲的胖子黃紹龍卻反其道而行,在口罩的掩護下仍然堅持咧嘴而笑,真正的笑容牽引了臉頰和眼眶周邊的肌肉,令眼睛頓時瞇了起來。這雙會笑的眼睛,令他的老店在逆市下依舊客似雲來。真摰的笑容成本很低,待客至上,令購物變成一種樂事,生意自然好。八十年代林子祥推廣香港旅遊,簡單幾句歌詞道出了營商之道:「笑一笑、世界更美妙!」
龍記海味
地址:荃灣福來邨永泰樓5號地舖
電話:2490 3765
營業時間:8:30am-6pm(星期日休息)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SWwMHl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80後夫婦荃灣街市開龍蝦漢堡店 為孩子拼搏:「做飲食真係斷六親,小朋友嘅童年錯過咗就無」贏街坊口碑 建立無條件信任(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ILwTrNEGpnA)
荃灣糖水老字號起死回生 新任老闆親手炒芝麻做出馳名芝麻糊 獨門油炸方法製作懷舊杏仁露(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Kyp8-Zo2M)
ToNick恆仔傾盡積蓄荃灣開川菜 疫情生意跌九成 :「真係冇乜錢剩」 搵前澳航貴賓室總廚煮酸菜魚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KRMXR8xR3HU)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荃灣海味店 #花膠 #浸海參 #龍記海味 #福來邨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生如逆旅歌詞 在 莊正 Lester Chong - 開放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Sony Music旗下男新人莊正(Lester),以極度熱血的歌曲作品〈開放世界〉於樂壇再次出發。
Lester原是前組合VnP的成員,曾與師兄陳柏宇合唱電影《Kano》的主題曲〈勇者的浪漫〉,可謂有機會接觸樂壇,不過在整裝待發之際,公司突然暫時將計劃收起。直到今年初,Sony Music終於決定給予Lester另一個機會,為他製作新曲〈開放世界〉,讓他以個人歌手身份,再戰樂壇。
〈開放世界〉以熱血動漫作品常見的J-Rock曲風為基調,這全因Lester是個熱愛日本漫畫的男生,而漫畫中不少正能量的訊息,都激發Lester迎難而上,監製Kimme便循著這個方向編製〈開放世界〉,令歌曲帶點J-Rock式的熱血感覺。Lester另外跟作詞人林寶交流過後,決定要將自身的經歷與體驗,再加上從日本漫畫所得到的啟發,融合成為〈開放世界〉的歌詞。Lester說:「〈開放世界〉的主題是關於失敗和迷惘。其實在人生中,我們會不停遇上失敗和迷惘的時候,大家可能將之視作成功的反面,但其實這些經歷都不是永恆的,而且遇上失敗或迷惘時,反而是一個機會,讓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好等自己可以再找到方法改變和進步。」過去Lester在停滯不前的音樂路上,體會到失敗與迷惘之時的惆悵,同時也知道如何從逆境中認定方向,繼續前進,所以即使公司收起計劃,不為他出歌麼?他就找朋友一起拍下翻唱歌曲短片,而且經過反複試驗後,短片愈做愈細緻,當中也學會了一些演繹上的竅門。Lester又會到街上busking,甚或到餐廳獻唱,汲收經驗,而在去年,他更一手一腳籌備了個人的小型音樂會,由聯絡樂手到構思流程到演出細節,他都親力親為,結果音樂會也圓滿舉行。這些經歷,都讓Lester不再懼怕迎面的挑戰。Lester續說:「我很想透過自己的經歷鼓勵別人,等大家知道,每個人也會有迷惘的時候,也是靠自己的失敗過程來堆砌出成功,我很想〈開放世界〉這歌,能給予大眾力量 ,讓他們勇於跨過難關。」
經歷過失敗與迷惘,身為過來人的Lester重踏樂壇,當然不敢怠慢,重入錄音室灌錄〈開放世界〉時,也特別用心,監製Kimme也發現Lester所下過的苦功,Kimme說:「Lester再次入錄音室,在初時是很緊張的,需要時間拿捏唱法,但每日錄完之後,他回家後都有努力練習,為下一次作好準備,所以唱到後期他已放鬆很多,能投入到唱歌之中,短短數天已看出他的銳變與成長。」
開放世界
曲:鄺梓喬 詞:林寶
編:鄺梓喬@emp
監:Edward Chan/ 鄺梓喬@emp
開機一刻 睜開眼 地闊天高
迷途等於有最大自由度
你失足一百舖 我有局遇雲霧
極疲勞 都可知道 景點分佈
關機一刻 呼口氣 又到清早
重頭開始照拒絕換難度
明明人生曲折總無秘技可勝過經驗
定藍圖 不可等到 青春衰老
前途哪裡種著花 沿途會有怪物嗎
大概先要輸過 先有必要轉個方法
平衡性要注重嗎 未怕摔跌終會跌到很慣
一世鍛鍊 我不怕
卡關一刻 幾多次 動氣得太早
原來根本愛世上沒平路
為何曾經疏忽幾個記錄點載過的事
極平常 今天苦惱 他朝分數
前途哪裡種著花 沿途會有怪物嗎
大概先要輸過 先有必要轉個方法
平衡性要注重嗎 未怕摔跌終會跌到很慣
一世鍛鍊 我只怕 從未作反
凌晨戰鬥到下班 從前勇氣未變吧
大概不要失策 只有心理那個關卡
純情太過正面嗎 面對這個開放世界荒蠻
哪怕過程太彎
這趟旅程我揀
生如逆旅歌詞 在 逆流音樂 FLOW RECOR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歌詞:電腦版 | 影片框右下 |【字幕】選【中文】
手機版 | 影片框右上角|【字幕】選【中文】
🎧 數位串流平台
KKBOX: https://kkbox.fm/5a4S3X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NP3ysOjz4V6glI5snCQmN
Zion P ( MC 耀宗 )
https://www.instagram.com/zionp23
Wenzi
https://www.instagram.com/wenziofficial
詞:MC耀宗 (Zion P) | 蚊子Wenzi
曲:MC耀宗 (Zion P)
編曲:LENA-J
https://www.instagram.com/lenaj_janesmusic
錄音 | 混音:MC耀宗 (Zion P)
製作人:MC耀宗 ( Zion P )
發行公司:逆流音樂 Flow Records
#怪奇物語 #復古電子舞曲 #奇怪了
歌詞: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 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Zion P〉
警長把槍放我左手
投幣買了一罐 New Coke
背景音樂 太空漫遊 [註]
開著 Delta 88 猛獸 [註]
Holy mother of god!
怪獸嘴巴中有嘴巴
誰想打開了洞口
達斯丁 正在查
有多危險 蘇聯探員
Old fashion 逛 遊樂園
回到未來 [註] 正在上演
鐘塔前騎單車冒險
像 Ash [註] 右手 胡作 非為
不明 生物 同時 侵襲
沙發 背後 保密 防碟
給我 驚喜 不要 驚奇
隊長 對啊 對啊 抱老虎娃娃
記住 Hopper 給了我 hope
AI 連線 啟動 雷達 雷達
平行時空間被開了洞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Wenzi〉
異世界恐懼的身影
掉到游泳池裡呻吟
螢光綠腐蝕收音機
周遭黑暗如影隨行
不小心 upside down
毒氣沾上外套
Project 進行在 Montauk [註]
散落的千年鷹號 [註]
口出毒液 雌雄同體
酸民搧風點火
惡魔之王 害怕陽光
帶著Demodog
Step back back
黑色牆上燈光閃爍
黑心的奪心魔
別想再把我們掌控
Nancy 抽絲剝繭 邪惡正在上演
戴上手環紀念 犧牲在所難免
麥克在地下室開對講機呼叫
心靈感應穿越蟲洞 對啦 我就是11號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註] 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英語: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一部1968年由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庫柏力克受到了亞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前哨》的啟發,並與克拉克合作完成了劇本。影片上映後不久,克拉克出版了同名小說。儘管影片上映時各界褒貶不一,該片依然獲得了1968年的北美最高票房,並在當年獲得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1991年,影片因「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的重要價值」而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
[註] Delta 88:
陶德被搶走的車子,造型與配色相當類似《屍變》導演山姆‧雷米很喜歡的車款The 1973 Oldsmobile Delta 88,山姆‧雷米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曾使用這款式的車。
[註] 回到未來:
英語:Back to the Future,是當年最經典的美國科幻喜劇電影。
[註] ASH:
比利從手臂開始被感染,與《屍變》(The Evil Dead)主角ASH非常相似。另一幕的怪物在木屋襲擊眾人的場景充滿了對《屍變》的致敬元素。 包含了掛在牆上的鹿頭、大量使用斧頭,以及怪物被斧頭切斷的觸手會自動爬行,致敬艾許的右手被切斷會自動爬行的場面。
[註] Montauk:
怪奇物語片名原本叫做《蒙塔克》(Montauk),導演兼編劇的達菲兄弟檔,一開始是將故事起源設定在長島 (Long Island) 的蒙塔克小鎮上,以致敬兄弟倆最喜歡的電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大白鯊》(Jaw)。現實裡的蒙塔克空軍基地一直被謠傳是個秘密實驗中心,科學家在此試圖揭開像是心靈感應與時空旅行這類的謎團,這樣的說法源自於一位叫作Preston Nichols的男子宣稱自己曾親身參與過這個計畫,他在1983還與其他作者出版了一系列《蒙塔克計畫》(Montauk Project) 著作,談論像是登月造假計畫、時空中的裂洞…等未被證實的民間謠傳。
[註] 千年鷹號:
劇中Dustin拿給Eleven要她讓它飛起來證明自己超能力的太空船,就是《星際大戰》裡的千年鷹號。另外,尤達的公仔、絕地武士的原力也一直在劇中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