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有了一塊小基地,所以開始有機會的開始認識真實的風水土火。
風從哪裡來?是南邊?北邊?為何這邊風比較大?為何風好涼⋯
水從那裡來?如何用不迫害地球的方式取得穩定的天然水源,如何用自然生態的方法過濾後使用,如何留住水資源在土地上灌溉植物,我們用完的中水如何處理乾淨後再還給自然?
土壤?土壤是孕育我們長大好好活著的母親啊⋯⋯如何復育這塊十多年來被噴除草劑和化肥或許也有農藥的土壤(今天早上看到被化學農藥除草劑破壞的土地一公分的土地要花一千年⋯哇!)只能帶著全然的愛,努力在有生之年試試看了。
火?這就暫且交給我們家曾經是鑽木取火大賽的冠軍的ㄤ來負責吧~哈:-)
#最近接觸土地才發現功課好多好滿
#預計先從全區的水規劃開始
#以前從沒想過要為自己用過的水負責
#謝謝地球 #謝謝宇宙 #為自己負責
照片是這塊小基地上圍籬上的百香果,第一次看到百香果花覺得好美,當天沒拍想說之後再拍結果就直到目前都沒再看到過盛開的百香果花了~
植物和我們一樣都是活的,而且仔細聽他們都在跟你說話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江啟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院有什麼重要議題? 台中有那些充滿活力的人與故事? 每周日下午1300-1400 台中廣播FM100.7「快樂啟程」節目 熱門社會議題、焦點評論快訊 市政發展,創意趨勢,名人奮鬥等 讓江啟臣陪您~快樂啟程! ------------------------------------------- ...
生態復育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英國路上或是公園裡總是能輕易地發現忙碌的蜂們
蜂是自然界重要的傳媒者, 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的開花植物仰賴動物授粉, 許多樹也需要藉由昆蟲來完成授粉, 其中像是柳樹就極其仰賴蜂的授粉。
一般說到''蜂''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會生產蜂蜜的蜜蜂。 其實, 世界上已知的蜂品種多達20,000種, 有些小小黑黑的蜂甚至常常被誤認是蒼蠅。
近十幾年來蜂的數量銳減,其最大原因可謂蜂的食物來源下降導致蜂攝取的營養不足。 蜂的成長,從幼蟲長大到成蟲到生育產卵需要許多不同的養分。其來源仰賴多種不同開花植物的花蜜與花粉。隨著城市擴張與其他人為的土地利用變更,植物的多樣性與豐富度下降,導致蜂的食物來源與選擇性日益減少。這些都進而影響蜂群的數量、規模以及授粉效率。
經實驗證實,在歐洲,大黃蜂與其他蜂種數量下降的現象皆與景觀規模下宿主植物的減少有關。結論上來說,植物的多樣性直接的影響著蜂的生存條件。(Vaudo, A.D. et al. 2015) 一個良好的蜂生活環境必須有各種開花(宿主)植物,讓他們能夠自行選擇覓食的對象,以提供其所需的營養。植栽的多樣性是吸引及供應蜂群的最佳方法。但僅僅是利用增加植物多樣性並不能有效地增加蜂群的數量與種類。
在景觀設計運用裡,可以針對蜂所需要的營養來源之植物配合其覓食的時間來進行植栽配置以達到有效復育蜂群的棲地。如在大面積都種植單一植栽的農業用地裡增加引蜂的多種花種,便能吸引更多不同種類的蜂群增加生態多樣性,亦能提高作物產量與經濟效益。
在英國連排住宅是很常見的住宅形式,僅僅用樹籬或是籬笆隔開的院子對於像蜂一樣會飛的昆蟲是極佳的生活環境。鼓勵民眾在自家種植引蜂的植物,對於城市裡蜂群的棲地是一項很大的助益。
參考文獻: Cardoso, M.C. and Gonçalves, R.B., 2018. Reduction by half: the impact on bees of 34 years of urbanization Vaudo, A.D., Tooker, J.F., Grozinger, C.M. and Patch, H.M., 2015. Bee nutrition and floral resource restor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 10, pp.133-141.
Article credit: @skyheart_222
#wildbees #bees #beefriendly #峰 #蜜蜂🐝
生態復育方法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灣梅花鹿是家畜!不是野生動物?全台灣唯一復育梅花鹿的工作站:社頂部落的梅花鹿探尋🦌
擁有壯闊的天然地景與富饒的動植物生態的社頂自然公園,同時也是臺灣梅花鹿的復育基地,野生梅花鹿曾在臺灣面臨兩次滅絕:
▪第一次絕跡,1735年:清雍正時期的文史記載梅花鹿野外第一次滅絕,因梅花鹿亮麗的毛皮具有經濟價值,獵人捕獵後會用鹿皮、鹿肉、鹿角等與荷蘭人交易,荷蘭人再出口到日本,最高曾一年外銷十萬張,加上清朝開墾,棲地受損,不到兩百年,臺灣梅花鹿急遽減少。
▪第二次絕跡,1969年:台東獸鋏捕獲的鹿是最後一隻野生個體記錄。
1984年從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遴選的梅花鹿,以半圈養的方式展開梅花鹿復育計畫,行經三十多年的努力,目前恆春半島野放數量約1500頭-2000頭之間。
墾丁復育站的梅花鹿經證實與古代鹿基因一致,成功保種,但在臺灣野保法對野生動物定義是:「泛指各種生活在自然狀態下,沒有受到人工選擇影響的,未被馴化的動物。」因臺灣梅花鹿曾於野外絕跡,是靠著民間的圈養,意外保護鹿群,進而努力復育的成果,故被判定為家畜。
除了屏東墾丁社頂公園外,台東鹿野永安社區、台東綠島和馬祖北竿大坵島等地,都可以看到台灣梅花鹿的蹤跡,梅花鹿生性靈敏,一下子就溜之大吉。
#可以靠著哪些方法尋找鹿徑
▪排遺
▪偶蹄腳印
▪樹葉的食痕
▪被磨角的樹皮
從地名可以追尋臺灣曾是鹿之島,畢竟全臺有71個以鹿為名的鄉鎮名稱!例如:鹿草、初鹿,也歡迎分享有鹿的地名!
👉 跟著恆春半島慢慢遊 線上遊恆春:https://www.windtravel.me/#products
👉 社頂部落的梅花鹿探尋——絕跡到重生專文:https://ekangwoman.com/formosansikadeer/
生態復育方法 在 江啟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有什麼重要議題?
台中有那些充滿活力的人與故事?
每周日下午1300-1400
台中廣播FM100.7「快樂啟程」節目
熱門社會議題、焦點評論快訊
市政發展,創意趨勢,名人奮鬥等
讓江啟臣陪您~快樂啟程!
-------------------------------------------
8/27今天下午1300-1400
快樂啟程 -「城市對話」
建築與自然共生的饗宴-樹也villa
啟臣邀請到樹也villa執行長 李晉豪
來到現場 !
--------------------------------------------
20年前 久橙建設創辦人陳梓旺帶著妻小移民紐西蘭,當地沒有工業污染的純淨生活,讓他重新思考環境和土地的關係。
回到家鄉,看到台灣山坡地被過度開發滿目瘡痍,他想做點改變。12年前 開始在苗栗山裡種樹造林,也展開了一連串尋找建築和自然共生的方法。
陳梓旺的女婿李晉豪,從觀光業踏進建築界,以門外漢之姿 從老丈人手中接下打造”生態建築”的重責大任。 。
12年來突破設計 法規 建造等難題,終於打造出一間只有4間房的民宿,李晉豪為自己拚出了亮眼成績,逐漸恢復的生態也讓山林生機勃勃,2017年民宿得到素有“建築界的奧斯卡獎”的"全球卓越建設獎"環境復育類首獎。
營造業無非是對環境生態最具破壞力的業種,當他們想將這份滋養重現在自己的故鄉時,要如何辦到?
看看他們如何執行「有機」與「在地」?他們又如何兼顧信念理想與營運現實
-----------------------------------------------
不在中台灣的朋友,也可以上台中廣播網頁,線上收聽喔!
台中廣播首頁http://www.fm1007lucky.com/
樹也Villa http://www.chooart.com.tw/
生態復育方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被列為稀有保育蛙類的台北赤蛙,全台棲地只剩下台北、桃園、台南和屏東四個區塊,屏東科技大學就是牠們的棲地之一,不過,這幾年因為校園內陸續進行人工湖和水利工程,有學生發現已經不容易觀察到台北赤蛙,很擔心校內的台北赤蛙會逐漸消失。
不到四公分的翠綠色小身體,發出像小雞的叫聲,它就是被俗稱為小雞蛙的保育蛙類台北赤蛙,位在屏東內埔的屏東科技大學得天獨厚,在校園裡就可以觀察到這些珍貴的小動物,但有學生發現,眼前這個台北赤蛙棲息的漥地,學校竟然正進行水利工程。
從大學讀到研究所,李同學每年夏天都在這個小漥地觀察台北赤蛙,也記錄不少照片,但現在漥地施工,李同學擔心會嚴重衝擊台北赤蛙生態,因為另一處曾經也是棲地之一的草澤地,早在多年前學校改建為人工湖後,就失去台北赤蛙的蹤跡,連校友都擔心,再這樣下去,棲地會越來越少。
學生向校方發出警告,屏科大也發現問題,這兩天正研議亡羊補牢的方法。
台北赤蛙因為受到農藥和水質影響,在台灣的棲息地只剩下台北三芝、石門,桃園龍潭、楊梅,台南官田及屏東內埔、萬巒四個區塊,屏科大承諾,將盡快把以前的人工湖棲地,恢復成適合復育台北赤蛙的環境,也會進行長期以來欠缺的族群數量調查,重新重視台北赤蛙生態。
記者 王介村 蔡明孝 屏東報導"
生態復育方法 在 20190604 保育治理工程轉向生態復育的機會與挑戰(陳郁屏) 的推薦與評價
導讀題目:保育治理工程轉向 生態復育 的機會與挑戰】 導讀者:財團法人台灣 生態 工法發展基金會陳郁屏執行長水土保持局的業務,主要依循《水土保持法》 ... ... <看更多>
生態復育方法 在 VCR-0510-2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復育森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ore from 十 方法 界 ; 03:05. 釋迦佛外傳-主題曲. Feb 16, 2023 · 201 views ; 01:55. 暢所寓言主題曲. Feb 13, 2023 · 143 views ; 02:40. 封神榜-神之傳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