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政風處(9/29)】
#學生專車摔車意外
這個月初,壽山高中學生在搭乘學生專車時,發生電動門開啟導致學生摔出車外的意外,雖然學校專車的業務主要是學校自行跟客運業者接洽,主管機關為教育局;發生事故的車輛,檢驗責任在於公路總局轄下的監理站,我們市府的交通局看起來與該起事故並無直接關係。
但智翔必須強調,學校專車的行駛僅於上下課時段,其餘時段該車輛與司機與一般市內公車無異,加之與客運公司溝通、評鑑等業務,都屬於交通局,如何確保後續不會再發生類似事故,交通局應有更多方式來協助業者提升服務品質,並保障更多市民的生命安全。
#人行道設置問題
上個會期質詢時,智翔有提供兩點關於人行道設計的建議,其中一項便是參考澳洲墨爾本市中心的街道設計,重點在於,利用些微的高度做出區隔,讓熱鬧的商業區也能保有實體人行道與路邊停車空間。
「以設計引導行為」的思維方式,是智翔希望交通局在實施人本交通願景的長期方針,同時,行人空間的方便性,也與商業區的活絡息息相關,更多的行人能為店家帶來商機,相同的主張,智翔也在倡議振興桃園舊市區時談過許多。
而今天就局長所言,市民對於人行道與停車格的重新設計,摻雜了對自用停車空間或是做生意等考量,智翔則認為,民意有時對進步的政策是阻力,有時可能也是助力,而負起與民意溝通的責任,除了是我們代議士的工作外,政府也應該一起努力,如果交通局願意,也可以先從小範圍來實驗看看。
#工安管理落實及加強臨時督導
太魯閣事件後,勞動部長曾宣示一個月內全面檢查台鐵的標案工地,回過頭來檢視我們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的綠線捷運工程,今年四月也曾發生死亡工安意外,那麼綠線捷運工安管理與督導是否落實?抽檢的頻率為何?
捷工局局長則回答,工安管理有賴統包業者自律外,還有監造單位與PCM(工程專案管理)來協助。而智翔也建議,主管單位的臨時抽驗不能事先通知,否則無法知道工地真實的情況,會後再請捷工局提供近來針對綠線捷運工地的抽檢資料給我們。
#桃園捷運先導公車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的綠線捷運先導公車在路線上,GR(蘆竹區中正北路-南崁路二段)與GR2(八德區介壽路二段-建德路)已偏離捷運原先規劃的路線。
先導公車主要功能應為協助捷運路線規劃、培養大眾運輸量等,所以再請捷工局會後就先導公車的路線、班距、載客量研擬改善方法,並提供書面資料。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NmcRXDMk0ME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政風處(9/29)】 #學生專車摔車意外 這個月初,壽山高中學生在搭乘學生專車時,發生電動門開啟導致學生摔出車外的意外,雖然學校專車的業務主要是學校自行跟客運業者接洽,主管機關為教育局;發生事故的車輛,檢驗責任在於公路總局轄下的監理站,我們市府的交通局看起來...
生死頻率線上看 在 作家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想動。
我的臉頰貼在冰冷地板的磁磚上,一動也不想動。
多久了呢?我想,我持續這樣的生活好像已經有兩個月了吧!自從那個交往了三年的男朋友,用了個荒誕理由和我分手,接著我的兼職工作被一一卸任之後,冰涼的地板,就成了我最不想離開的區域。
連藥也不想吃了。
精神科醫師有開藥給我,包括安眠藥。但睡覺我是可以的,除了睡覺以外,我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醫生說,我這是憂鬱症的一種症狀。如果不改善,嚴重的話,我會有輕生的念頭。
醫生說對了一半。我早就有輕生的念頭,不管有沒有改善,從一開始我就有輕生的想法了。
用五千元租來的套房,隔音特別差。是好處也是壞處。隔壁房住的男生,因為這個緣故,讓我可以知道他的生活,也可以聽到他的聲音。
他很受歡迎。每個禮拜幾乎都有不同的女生來找他喝酒,在他家過夜,然後我就可以聽到嬌喘聲搭配床頭撞擊薄木板的協奏曲。時而激昂,時而低蕩。
剛搬進來的時候我見過這男生一面,五官清秀,一臉青春活力貌。
「妳好,我叫阿茂!怎麼稱呼?」
「⋯⋯梢,小梢⋯⋯」那次見面時,我已經生病。
每次隔著牆壁偷聽阿茂和不同女生調情,讓我得到很大的滿足。有時候我心裡甚至認為,搞不好這是我現在唯一讓我願意活下去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又好羨慕阿茂的人生。為什麼總有人可以如此陽光,如此正面。而我,就得要活得那麼卑微,老是在生死之間拉扯呢!?
躺在地板上的時間,我總會幻想,如果我起身,走到阿茂房門前和他搭話,會不會我也成為我偷聽到的女主角,和他在房間內喝酒,我也可以發出那種淫蕩的聲音呢?!
但不論我幻想過幾次這個畫面,都還不足以讓我移動我的身體,反而是在一次次痛恨自己無法健康地去執行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失望之後,感覺到身軀更加沈重,輕生的念頭,更為強烈。
最近更加嚴重了。我混亂的大腦還可以做出簡單的分析。大概是因為近來阿茂和女生調情的戲碼上演的頻率越來越少,我可以聽到阿茂聲音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導致我求生的意志每況愈下⋯⋯(點入看全文)
#付費線上生命靈數諮詢感情與數字占卜
https://reurl.cc/b6d8kd
#歡迎訂閱H的方格子專題
#會員可享每週四經典短篇小說與週一的呢喃聲
「真。愛的平行宇宙」全面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4g9xbK
誠品:https://reurl.cc/k5A6p3
金石堂:https://reurl.cc/K6gG2y
讀冊:https://reurl.cc/YlzxDa
生死頻率線上看 在 趙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六的週末生活通邀請到大悲學苑-王浴前護理長,來聊聊《生死奧祕: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
二十年臨床經驗與研究,最療癒人心的對話,最實用的靈性關懷手冊!
當醫療到了極限,生命無法被治癒時,怎麼辦?
這時,我們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及生死問題,容易陷入死亡恐懼。
「這麼苦,人生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是我?我沒做壞事啊!這是報應嗎?」
「我還有好多事沒完成,還來不及享受人生,我不甘願!」
「五十年來的恩怨,我該如何原諒?」
「除了身體,我還有心靈問題……怎麼辦?」
「我該如何說再見?」
「我有高齡老母,該求生還是求死?」
「我可不可以不要死?」
「我聽到隔壁床往生前的喘息聲,是不是很痛苦?我會不會像他那樣痛苦?」
「如果我死了,會去哪裡?極樂世界嗎?師父你也沒見過或去過,如何讓我相信呢?」
面對這麼多關於生命與生死疑惑,該如何回應呢?
本書描寫十六個末期病人的生命故事,讓人彷若身歷其境,走過十六個不同的人生與生死課題。他們在與作者對話中,回顧自己的一生,對生命本質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療癒了對生死的恐懼,看見生命最精采的風景。
十六個生命故事,同時帶出十六種臨終學習課題,詳盡描述當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歷程,身、心、靈會經歷哪些階段的變化?瀕死症狀──四大分解與臨死覺知是怎麼回事?面對死生變化過程,我們要依持什麼?如何克服死亡恐懼,減緩臨終痛苦?最後,又該如何破繭而出,得到新生?
本書作者釋德嘉、釋宗惇等,從醫院走入社區的靈性關懷,有二十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研究,結合西方安寧醫療與佛法立論基礎下,談實際的臨床生死。這是由台大緩和醫療團隊結合臨床宗教師,根據臨床研究經驗而發展出來、非常適合東方人的「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可說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善終方程式。對無法正視死亡、害怕臨終、且有諸多疑惑和恐懼的一般人來說,提供了完整的臨終與靈性照顧的方法。
特別的是,作者二十年來的專業臨床經驗與研究發現──一般都強調好好和家人道別,好好說再見,不留遺憾,如安寧照顧的「四道」人生習題──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然後,直接跳到臨終助念事宜了。中間過程似乎不見了?
然而,生命旅程最後,沒有人可以陪伴,終需獨行,一個人走……
於是,在臨床現場,還有很多人會問──
「師父,我謝都謝過了,道歉也說了,還有我愛你、再見也一樣都說了,可是我還是會怕啦!」
「死亡的時候會不會很恐怖?我眼睛閉上了會看到什麼?」
「離開了,我要去哪裡?我要跟誰走?」
「我不知道會去哪裡?我很怕……」
這是典型的死亡恐懼,也是人生最大的恐懼,尤其是東方人,有「來生、輪迴」觀的意識下,容易產生的疑惑。
所以,四道是重要的,但四道之後病人可能還是無所依歸;助念或儀式是莊嚴的,但臨終病人的強烈恐懼,可能無法平安捱到助念那一刻。
四道主要是與今生的因緣道別;四道之後,我們更應該為自己預備從今生到來世的生命藍圖。
嚴格來說,說再見之後,才是一個人真正面對死亡的開始,也是一個人靈性成長的關鍵時刻。死亡,其實需要準備,更需要學習。
如果我們清楚生死是怎麼回事,就會明白,原來死亡過程的前後是不是平安,取決於自己的心念和態度!
重點是,我們準備了嗎?真的準備好了嗎?
生死最是難解的謎題,也是人類永恆的追問!
如果我們知道生死的奧祕,就會明白──生命的結束,只是形體的消失,變成靈性的存在,是從有到無的過程,超越一般生命經驗所看見、知道的見聞覺知。
如果我們能體悟生死的奧祕,就會明白──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探險旅程,重點不在於發現新風景,而在於開啟有能力觀看的全新眼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4961
(週六第二小時還有魔女歌手變媽媽的好聽歌曲 ,一定要鎖定節目喔!)
本週日我們邀請到台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醫師,介紹他的新書《「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失智化成種種樣貌顯現在患者身上:
迷失方向、妄想、錯認、幻覺……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給最親愛的失智症患者周全的照護?
電影《我想念我自己》道出多數失智症患者的心聲,他們害怕遺忘這世界、遺忘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失智了,認不得任何人了,可不可以讓我早點走?」
「如果我失智了,可不可以不要把我送走?」
如果可以,連開始都不要有……
★避開環境中的危險因素★
1.年齡
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年齡與基因因素是必然的危險因素,年齡越大,發生機率越高,尤其是65~85歲人口,每增加5歲,罹患失智症機率就增加1倍。
2.基因
失智症基因只佔發病原因的1~2%,而且基因是無法預防的,所以不建議過度重視基因問題。
3.家族史
部分退化性失智症與遺傳因子較有關,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與家庭遺傳關係較為密切。直系親屬若有人患有失智症,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5倍。
4.非遺傳因素
許多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等,尤其是中年後發胖。此外,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情緒憂鬱者,罹患失智症機率都比一般人高約2倍。
★維持健康生活的型態★
1.規律運動
以有氧運動為佳,例如步行、快走、慢跑、太極拳、瑜珈、游泳等等為佳,最好每次能達到稍微喘、心跳速率增加的程度,每次最好能做30~45分鐘,每週至少3次以上。
2.均衡飲食
每天三餐都必須均衡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
(週日第二小時還有帥哥歌手變爸爸的好聽歌曲 ,一定要記得收聽喔!)
中廣流行網103.3
趙婷--週末生活通
線上收聽: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205
中廣流行網 i like radio
節目名稱:周末生活通
播出時間:週六到週日 13:05~15:00
收聽頻率: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彰化
FM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小幫手)
生死頻率線上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政風處(9/29)】
#學生專車摔車意外
這個月初,壽山高中學生在搭乘學生專車時,發生電動門開啟導致學生摔出車外的意外,雖然學校專車的業務主要是學校自行跟客運業者接洽,主管機關為教育局;發生事故的車輛,檢驗責任在於公路總局轄下的監理站,我們市府的交通局看起來與該起事故並無直接關係。
但智翔必須強調,學校專車的行駛僅於上下課時段,其餘時段該車輛與司機與一般市內公車無異,加之與客運公司溝通、評鑑等業務,都屬於交通局,如何確保後續不會再發生類似事故,交通局應有更多方式來協助業者提升服務品質,並保障更多市民的生命安全。
#人行道設置問題
上個會期質詢時,智翔有提供兩點關於人行道設計的建議,其中一項便是參考澳洲墨爾本市中心的街道設計,重點在於,利用些微的高度做出區隔,讓熱鬧的商業區也能保有實體人行道與路邊停車空間。
「以設計引導行為」的思維方式,是智翔希望交通局在實施人本交通願景的長期方針,同時,行人空間的方便性,也與商業區的活絡息息相關,更多的行人能為店家帶來商機,相同的主張,智翔也在倡議振興桃園舊市區時談過許多。
而今天就局長所言,市民對於人行道與停車格的重新設計,摻雜了對自用停車空間或是做生意等考量,智翔則認為,民意有時對進步的政策是阻力,有時可能也是助力,而負起與民意溝通的責任,除了是我們代議士的工作外,政府也應該一起努力,如果交通局願意,也可以先從小範圍來實驗看看。
#工安管理落實及加強臨時督導
太魯閣事件後,勞動部長曾宣示一個月內全面檢查台鐵的標案工地,回過頭來檢視我們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的綠線捷運工程,今年四月也曾發生死亡工安意外,那麼綠線捷運工安管理與督導是否落實?抽檢的頻率為何?
捷工局局長則回答,工安管理有賴統包業者自律外,還有監造單位與PCM(工程專案管理)來協助。而智翔也建議,主管單位的臨時抽驗不能事先通知,否則無法知道工地真實的情況,會後再請捷工局提供近來針對綠線捷運工地的抽檢資料給我們。
#桃園捷運先導公車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的綠線捷運先導公車在路線上,GR(蘆竹區中正北路-南崁路二段)與GR2(八德區介壽路二段-建德路)已偏離捷運原先規劃的路線。
先導公車主要功能應為協助捷運路線規劃、培養大眾運輸量等,所以再請捷工局會後就先導公車的路線、班距、載客量研擬改善方法,並提供書面資料。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NmcRXDMk0ME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cRXDMk0M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XtANpZuctKCr6eHrXk58SCaeWoA)
生死頻率線上看 在 黑洞頻率-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黑洞頻率劇情:|1080P藍光|約翰的父親弗蘭克(丹尼斯•奎德DennisQuaid飾)死於30年前一次救火行動中。一次,翻看父親的遺物時,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