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薦】Be Water, My Friend 解放新.海洋空間想像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提到海,大部分香港人大概會想起與樓價密切相關的海景、娛樂化的水上活動、貴價深海海鮮食材、人工沙灘,或不時有臭味的海濱長廊,以至填海、明日大嶼願景,而理解海洋本身似乎一片空白,彷彿只有在以上商業及地產框架內,海洋才有其價值。除此之外,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海洋?
一篇2015年由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Philip Steinberg及英國威爾斯亞伯立斯威大學地理及地球科學學系學系學者 Kimberley Peters發佈有關「海洋本體論」的學術文章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文章帶領我們離開以人類為中心、以陸地為主的視野,由本體論(ontology)的角度重新認識海洋的運動(motion)、流動性(fluidity)、深度(depth)、容量(volume)以及隨性(randomness)等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從海洋本身出發,去問海洋是甚麼?
這正好回應,現時海洋簡單地被視為可被「填平」的空間,將海洋中的特性視如無物,亦不清楚陸地與海洋規劃的分別,有時甚至連填海物料也不太清楚是什麼。這種思維正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空間想像,讓我們應對「明日大嶼」等填海計劃時亦顯得乏力。
文中一開頭引用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於”The Nomos of the Earth” 一文中,認為海洋並沒有特性,除了海浪就只有海浪(The sea has no character, ...... On the waves there is nothing but waves)。撇開當代有關海洋符號學以及地緣政治學的學術理解,這種扁平化的海洋想像亦會引伸出一套「土地規劃」視覺,將海洋像陸地領土一樣切割、分配及加工建設,人為置入式改造海洋。最近的龍尾「海膽黑沙灘」為例,正好凸顯這種「暴力」人工改海的潛在災難,忽視吐露港一帶的水質評估、海灘選址的海水對流動向、以及鄰近具生態價值的海洋生物等等以海洋為整體的規劃考量。
海洋既非空無一物,那我們應如何定義海洋?作者認為,海洋除了充滿各樣的生物,作為一個流動的世界,地方(place)永遠正在形成,更是一個權力關係投射、通過及圍繞的空間(a world of fluidities where place is forever in formation and where power is simultaneously projected on, through, in, and about space)。可見,陸地平面的、可理解的、有確立邊界的特性幾乎與海洋完全相反。海洋為本的思考除了海洋本質上跟陸地不同,亦會影響如何認知海洋中的物質與非物質互動。相信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才能找尋與陸上視覺以外海洋規劃新出路。
要理解何謂流動(fluidity)的海洋,除了要閱讀今次推薦文章外,亦推薦透過呈現海洋生態的紀錄片,作為理解海洋流動且多變的特質的方法,除了講述正在消失的粉紅色「魚頭」的紀錄片《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外,近日最新一套關於香港海洋聲音的《聲之海Sea of noise》,亦呈現香港海洋作為一個不斷有各種不同聲音流動混雜的空間。
紀錄片中呈現,聲音在海洋裏傳播的速度為在陸地上的五倍,傳播的距離也比在陸地上遠得多。原來對於倚靠聲音作溝通媒介的海洋生物而言,海洋工程的影響下,置身海洋中就如長期在工地裏生活,噪音大大影響牠們探索環境、與同伴溝通、甚至覓食。再反思香港近年在海上的基建,為補償三跑工程對白海豚生境作出的破壞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竟選址在三跑項目旁邊,該海城一直受高速船影響,鄰近又不斷有工程進行,成立這個名義上的海岸公園,其成效不足可想而知,嘗試滿足的,可能只是反對三跑的民意。
放眼未來,不斷上馬的大型填海項目明日大嶼、海洋旅遊化等海洋產業,以規劃土地的眼光去規劃海洋,除了對環境做成不可彌補的破壞,更甚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豐富想像。因而,要尋求現時香港海洋規劃的新出路,第一步先要理解陸地與海洋的巨大差異:海洋既沒有如陸地般有意義的邊界,亦是個擁有不同流動性與特質的空間。輕率將陸地城市發展的思維貿然在放在海中心,或許會出現「蝴蝶效應」,招致意想像不到的災難。
#圖片由研究員Kristy提供
#研究員潛水訓身演出
#bewatermyfriend
#海洋規劃新出路
#研究閱讀
Reference
Steinberg, P., & Peters, K. (2015).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3(2), 247–264.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三屆中學文憑試(HKDSE)今天放榜,今屆狀元共有七男五女,當中有學生立志成為醫生、律師,亦有人想修讀政治,想在兩極的社會氣氛中找出路。 有線新聞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436987)...
生物學系出路 在 Sammy LYN 海外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高興邀請到Jennifer來我的頻道分享她的留學生活💓
完整版影片:https://youtu.be/HVh3TRxztBY
喜歡英式文化的Jennifer 一開始選擇了英國作為留學的起點
2015.16年 英國歷經了恐怖攻擊
加上生活費和未來留在海外生活的打算等 種種考量下
來到了澳洲 為她的留學生活開啟了新的篇章🛫
到了澳洲布里斯本的昆士蘭大學 就讀生物醫學系👩🔬
⬇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生物醫學這個科系⬇
🔸主要上課內容:
解剖、生理、藥學、生化
🔸未來出路:
藥廠的實驗室
醫院的病理實驗室
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學士後醫學學位
🔸這集的內容聊到~
Jennifer來到澳洲的契機
生物醫學系的介紹
研究室實習經驗的分享
在下集呢~ 會跟大家聊聊~
Jennifer在澳洲的打工經驗還有這些年在澳洲生活的感受喔!🇦🇺
#SammyLYN海外報 #留學 #留學生活 #留學生 #海外生活 #海外 #海外經歷 #澳洲留學 #海外經驗 #留學路上 #昆士蘭大學 #生物醫學系 #生物醫學 #Australia #studyabroad #SammyLYNoversaes #SammyLYN #internationalstudent #university #uni #UQ #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 #universityofqueensland #biomedical #biomedicalscience
生物學系出路 在 Mongwei.yoga_Oliv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li私房話 _經歷
這個社會很常在問一個人的經歷時
大家要聽到的都是什麼樣厲害的事蹟
因此回答也總變成是訴說豐功偉業
基本上大部分回饋的反應都是
:哇~好厲害喔!~~...
但對我來說真正的經歷是一個個的故事
一個個從不可能變可能的過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無需花時間心力去羨慕他人
我們可以為他人的成功感到恭喜開心
因他人的成功而有學習的動力及參考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
無論這生活對世俗來說是否厲害
但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的生活就是比任何人都更精彩豐盛
最重要的也不是表面看到的結果
而是種種不爲人知的過程
我成為了一位瑜珈老師
因為大學時的職傷
身體神經被壓迫下半身失去知覺
從下背痛腿麻 到走路會突然軟腳
到完全不能站 躺也不能動
每天臥床痛哭 吃不盡的止痛藥
上廁所要用爬的 還爬不回床上
難得能走動還是想去學校
我很愛選外系的課去上
(畢竟繳了一樣的學費我更要把學分選滿學到的就是我的)
下課走出教室又突然軟腳
身旁沒有任何自己班的同學
滿滿人海中就我倒在地上擋大家的路
身體已經夠痛了 此時心痛大於身體的痛
忍住淚水在眼眶打轉 當時只覺得自己好悲慘
人間自有真情 不認識了兩位同學把我半扶半抱
陪著我一起坐計程車去醫院
下車先去推著輪椅出來把再我推進去
至今我還是不知道妳們是誰 但萬分感謝🙏🏻
中間經過了多少次的就醫 無果
家人要上班不可能時刻照顧我
我不想清楚讓我振作沒人能幫我
當時我20歲
很長的一段時間休息後
我終於接觸到了瑜珈
但開始我也是像用跳舞的方式做瑜珈
各種比較 各種只想挑戰高難度
這樣也持續了要1年吧⋯⋯
為了我未來不會失業 我新修景觀設計系
我愛畫畫 愛設計 愛大自然 愛生物 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從不後悔我選的新出路
既然選了 就要做到好 這就是我
4年的設計學系加上舞蹈系訓練
我學會自律 規劃 準時 負責
從來不要小看自己所選 能學到多少學到什麼
都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這期間瑜珈也越學越深
感謝願意以傳承的心來教導我的
我的瑜珈導師 王年珍老師🙏🏻
不只教我瑜珈
教導我的是生理、身體、醫學、經絡、穴位..
教我要懂理財 教我看股票基金
要求我做人基本是善良 是愛
並且可以以什麼的方式去執行
什麼樣的思維去面對
(沒有您我怎麼辦🥺🥺❤️🙏🏻)
要畢業很幸運直接有建築公司請我
待了一小段時間(3個月🤣🤣)
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也很果斷的捨離
瑜珈導師要我全心進入瑜珈世界
要求我一定要去印度
當時印度強姦案依舊平凡 我英文又不太好
雖然害怕緊張 (朋友家人都比我緊張🤣)
但我一個人完成報名跟印度聯絡接洽
隻身前往印度學習瑜珈
當時終於懂得什麼叫做「面對害怕就超越害怕了」的道理
現在教學路上遇到的許許多多問題
亦都是為我未來累積
中間身體的傷也幾次復發 或是新傷
種種問題的出現並積累
心裡看待事情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
也因為這曾經認為的崩潰
造就了現在的我
雖然現在我依舊什麼都不是
但我以我的善良 易感動為自己感到自豪
為自己對瑜珈的態度一次次新的體悟
為自己目前教學目的目標的清晰感到感動
其實我們不會碰到無法處理的問題
而我們碰到的每個問題
也都是為了讓我們體悟到自己擁有的能力
也都是為了可以讓我們發揮更多的潛能!
這就是經歷 我們的經歷從此而來~
那你們呢?願意分享你們的經歷我會非常認真傾聽閱讀☺️
0403.110
#孟薇olivia老師
#oli薇瑜珈
#oliyogavia
📷 @nk9105037
生物學系出路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三屆中學文憑試(HKDSE)今天放榜,今屆狀元共有七男五女,當中有學生立志成為醫生、律師,亦有人想修讀政治,想在兩極的社會氣氛中找出路。
有線新聞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436987)
其中一位狀元馬國鳴來自傳統名校皇仁書院,他稱自己來自基層家庭,父親從事裝修行業,母親有做兼職,月入只有一萬多元,既要應付供樓的費用,又要照顧一名就讀小三的弟弟。馬國鳴表示自己受到2003年沙士時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病人的醫護英雄感染,所以立志成為醫生。
被問到會否參與佔領中環爭普選,馬國鳴表示不會,因為未有能力承擔後果,但欣賞發起人爭取真普選的目標。皇仁另一位學生張心力,亦考得6科5**佳績。
當中兩位女狀元來自聖保祿中學,她們分別是黃曉晴(Anson)和徐詠然(Anna)。徐詠然表示希望能夠升讀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黃曉晴則以升讀中大或者港大法律系為目標。
黃曉晴是家中獨女,她表示希望成為律師,將來為弱勢社群發聲。被問到是否支持佔領中環,黃曉晴以「我哋學校唔准答」為理由拒絕回應。校方其後否認禁止學生回應佔中,強調校方沒有政治立場。
徐詠然是家中「大家姐」,弟妹在考試期間有為她打氣,她表示不會熬夜溫習,長期預習才是取得好成續的關鍵,又指英國文學是最難應付科目,但有賴老師無私的教導。她表示,將來如獲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取錄,會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使香港變得更好。
其中一位女超級狀元陳詠妍,來自傳統名校協恩中學,她修讀中、英、數和通識外,還修讀生物、化學、經濟、數學延伸。校方公佈成績時,全場同學都歡呼。
陳詠妍表示,考試後曾「對答案」,發現自己錯誤甚多,因此沒想過會成為狀元。其中中文科口試成績只有3級,幸得其他中文卷成績拉高。她又稱,自己不看報紙,靠上課學時事,以及補習鍛練技巧。
被問到對佔領中環看法,陳詠妍表示,即使有數據顯示佔中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但她認為若以短期經濟損失,能換取真正普選,令全港社會受惠,「我覺得係值得嘅」。
陳詠妍又表示喜歡美食,中六已開始寫食評,在Instagram有逾600 追隨者(followers)。她曾光顧香港最貴的法國菜,消費高達數千元,又喜歡到中上環餐廳品嚐美食,期待Jamie Oliver來香港開餐廳,她說:「食好嘢要使錢,都要識搵錢至得。」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