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乐! 今天,小景送你一份礼物,叫合理自私。
扪心自问,你究竟是自私自利的人,还是毫无私心的人?
人们都认为,无论表面上装得多么好,但每个人内心里其实都是自私的,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还有人认为,我们之中的一小部分人的自私是合理的,而大部分人的自私都是不可理喻的、有破坏性的,这也让我们对"自私"这个词有了消极的理解,让我们不将自私当作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认真分析的话,你会发现,有的人选择好好照顾自己,这确实让我们能够留出时间和能量为他人做事;有的人选择忽视自己的心理、情感和生理健康,这样生活就充满了压力、怨愤、难受。
我们如果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我们的脑海中就会产生有利的思想和情感,就会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
如果我们总是做出自我毁灭式的让步,情感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压抑,总是活在恐惧和担心之中,那我们就无法活出积极健康的人生。
大自然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健康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来发展的,按照这种方式,生命体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来生存,并在适应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句话的最佳例证,就是一棵苹果树如果不吸收土地里的营养,不进行光合作用来让自己获得能量和健康,那它就无法为我们提供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也无法产出苹果供我们食用。
作为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通过同样的保健方式来确保自己的行动。 作为人,如果我们给予自己所必需的来让自己过得健康幸福,那么,我们的身体、心灵和头脑都会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样一来,我们如果真的对自己足够好,那么,我们也就能够为他人付出更多。
关爱自我并不是自私——而是我拥有的,用以帮助其他人的天赋。
读到「合理的自私」这几个字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或者你可能发现,你从父母和社会上接受到的观念都是,自私是糟糕的、错误的、不好的、有罪的。
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发现,他们的一生中,最害怕的就是被别人评价为自私自利。
如果你也是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讨好他人,取悦他人,跟家人、朋友、配偶相处的时候,将自己放在第二位或最后一位,那你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自私。
你只不过学会了一种非常不健康、带有自我毁灭性质的自私形式,而你却认为是无私的,是自我牺牲,但事实上,这是你自私的生活方式,自私地索取你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的方式。
我们的恐惧感让我们进行自我保护,让我们选择安心的生活,而不愿去面对最亲近的人的批评指责。
当我们学着诚恳待己时,自然会感受到愉悦,而那些习惯了我们去取悦他们的人就会恼怒,感觉受到了伤害,会产生不安全感,但他们的这些感受都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通常都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期待 和需要隐藏起来,因为我们总是害怕,按照自己心中的思绪和情感说话行事会产生糟糕的后果,或需要承担不想承担的责任。
如果我们只顾着自己,而罔顾他人的感受,那么我们也可能会 被我们所爱的和所看重的人抛弃。
但习惯了出卖自己、伤害自己的人会发现,我们所提倡的做人需自尊自重这种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他们会无意地批评我们,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重视自己,所以他们的这种批评也是在批评自己。
我想举出的最后一个证实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这种观点的例子就是父母。 如果我们问别人,为什么会想要生孩子,他们给出的答案可能都是非常自私的。
没有人会说,我想要个孩子,是因为接下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都会花时间去满足一个认为我们本就该为他而活着的人的所有需要,而且为了他们的问题而不断自责。
我之所以用这种有一点儿幽默感的话来说,是为了说明,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一个很敏感也很矛盾的话题。
读者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因此读到这里,你们可以去思考 一下,你的母亲为什么会怀上你并生下你? 他们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如果你现在想要一个孩子,或有了一个孩子, 也请停下来问问自己,你现在或当初为什么想要孩子? 坦率地说,你想要孩子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无论是有意识地做出要孩子的决定,还是无意间成为孩子的父母,这是自私被误认为是无私的牺牲的最佳范例。 因为人们总是出于自己的欲望而孕育孩子,即便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的真正表现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换言之,有些人想要孩子是 因为希望拥有一个家庭,或者是希望自己成为比父母更棒的父母,或者是希望给予孩子他们未曾得到过的关爱。
虽然我们很少这样承认,但许多情况下,孩子对父母一方或双方而言是一个不想接受的错误,因为他们最初只想要享受性爱的乐趣,或者是想要得到异性的赞许、接受和关爱。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而拥有一个孩子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大家都要生孩子,所以为什么我不也生一个呢?
有的时候,生孩子是留住男人或不失去女人,得到经济保障,逃避父母,改变生活,甚至是获得政府救济的机会,最后一种是最为悲哀的。
换言之,即便是最有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 精神,最疼爱子女的父母,也是自私的。
除了自私这种天性,我们还需要明白,自私是没错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
重点是,你要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同样自私的,这样你才能根据心中自爱和其他积极正面的原则,做出有意义的抉择。 我们不再根据自己所说的谎言,做出自我毁灭式的决定,这对所有人而言都好。
我们越接受并理解这一点就越明白,我们只有用健康合理的方式爱自己,才会真正做好准备,无条件地为他人付出。
花时间给予他人能量和支持,也就是进行自我治疗,这听起来很正常,因为从精神学角度而言,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我们爱他人,也就是爱自己。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无意识地关心他人,只是为了不去关心自己内心的感受、需求和欲望,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独自面对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我们总是试图让别人开心,我们坚称,这样做是无私的,而事 实上,我们只是不知道该怎样拒绝他人,并且希望他人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让我们开心。
如果他们不取悦我们,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就会埋怨他人,或者觉得被利用了。 因为我们认为付出是为了收获,而不是单纯地想帮助他人。
大多数指责是由于大多数人见到的行为与他们认为的「好」和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习惯不符所导致的。
了解自私的不合理模式,我们就会无意地否定自己,认为这才是合理的、正常的。
但事实上, 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会怎样满足自己的需求,怎样索取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就隐藏了自私的特性,而我们对他人无条件的付出也就变成了有条件的, 甚至被人认为是一种拉拢他人的手段。
恐惧是将我们不合理的自私模式变成合理健康的自私模式的最有效的工具,这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利,也对我们所遇见和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利。
害怕伤害他人,害怕遭到拒绝,害怕变得脆弱,害怕失去爱,害怕失去支持,害怕失去朋友和伴侣,害怕孤独,这是我们为做出自我毁灭式的决定找的最常见的借口。
但最终,我们还是以有害的方式对待自己,对我们身边的其他人而言,这些方式也都是不健康的、毁坏性的。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什么样的方式才是你心中最理想的方式呢?
举例说明一下,如一个从不为自己而活的伴侣或父母,他们总是取悦他人,而将自己放在最后。 我认为,这显然会让他们产生不满、抱怨和失望的感受,然后他们就会患上抑郁症或其他生理疾病,情感关系出现问题。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有的人会服用药物或毒品,酗酒,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欲望。
他们出于自私而选择了麻痹自我,不顾及自己内心的创伤,给他们身边的人也带来了伤害。 他们的「毒性」思想不断传播,他们身边的所有人也会沾染上这些「毒」。
但如果他们能够学着去重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着去重视并关爱自己,他们就会把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照顾好,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活着是有价值的。
我们对自私这个词的误解很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熟悉它消极的特性。
合理的自私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得冷漠、无情、无理、孤独,合理的自私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意味着我们不用以自我伤害的方式取悦他人、支持他人。
意味着我们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重视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欲望,接下来我们才能够尊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欲望。
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如果我们学着以合理的方式自私,那么就会更富同情心,更容易理解他人,因为我们不会总希望他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希望他人来取悦我们。
我们会认识到,其他人也需要顾及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欲望,为了过得幸福、健康。
虽然很多人持有的观念与之相反,但渴望健康和幸福总是没错的。 要做最好的自己是可以理解的,让自己过上充实的生活是无罪的,这些都是合理的需求。
想要参加某些活动,想要拥有某些经验、体会,想拥有让自己感到愉快的情感关系和工作是很合理的要求,找到内心的平静,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祥和也是很关键的。
如果我们定下的目标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不如我们所期盼的那么好,那我们就会难过伤心,这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总认为自己是没有私心的,总是自我牺牲式地付出,最终让自己疲累迷惘,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子民中医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年瘦身小诀窍和针灸减肥 │ 穴道按摩 │ 帮助消化中药 炮竹一声除旧岁,除旧布新庆团圆。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相当重视的节日之一,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总想在这春节期间放松、放空,甚至放纵,欢欣愉快的和亲友们庆祝节假日。但是养生可没有假期,健康需要持续投以关注。经过春节假期的疏于养生,“ 过年病 ”...
用药 安全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元宵节快乐! 今天,小景送你一份礼物,叫合理自私。
扪心自问,你究竟是自私自利的人,还是毫无私心的人?
人们都认为,无论表面上装得多么好,但每个人内心里其实都是自私的,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还有人认为,我们之中的一小部分人的自私是合理的,而大部分人的自私都是不可理喻的、有破坏性的,这也让我们对"自私"这个词有了消极的理解,让我们不将自私当作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认真分析的话,你会发现,有的人选择好好照顾自己,这确实让我们能够留出时间和能量为他人做事;有的人选择忽视自己的心理、情感和生理健康,这样生活就充满了压力、怨愤、难受。
我们如果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我们的脑海中就会产生有利的思想和情感,就会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
如果我们总是做出自我毁灭式的让步,情感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压抑,总是活在恐惧和担心之中,那我们就无法活出积极健康的人生。
大自然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健康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来发展的,按照这种方式,生命体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来生存,并在适应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句话的最佳例证,就是一棵苹果树如果不吸收土地里的营养,不进行光合作用来让自己获得能量和健康,那它就无法为我们提供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也无法产出苹果供我们食用。
作为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通过同样的保健方式来确保自己的行动。 作为人,如果我们给予自己所必需的来让自己过得健康幸福,那么,我们的身体、心灵和头脑都会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样一来,我们如果真的对自己足够好,那么,我们也就能够为他人付出更多。
关爱自我并不是自私——而是我拥有的,用以帮助其他人的天赋。
读到「合理的自私」这几个字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或者你可能发现,你从父母和社会上接受到的观念都是,自私是糟糕的、错误的、不好的、有罪的。
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发现,他们的一生中,最害怕的就是被别人评价为自私自利。
如果你也是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讨好他人,取悦他人,跟家人、朋友、配偶相处的时候,将自己放在第二位或最后一位,那你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自私。
你只不过学会了一种非常不健康、带有自我毁灭性质的自私形式,而你却认为是无私的,是自我牺牲,但事实上,这是你自私的生活方式,自私地索取你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的方式。
我们的恐惧感让我们进行自我保护,让我们选择安心的生活,而不愿去面对最亲近的人的批评指责。
当我们学着诚恳待己时,自然会感受到愉悦,而那些习惯了我们去取悦他们的人就会恼怒,感觉受到了伤害,会产生不安全感,但他们的这些感受都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通常都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期待 和需要隐藏起来,因为我们总是害怕,按照自己心中的思绪和情感说话行事会产生糟糕的后果,或需要承担不想承担的责任。
如果我们只顾着自己,而罔顾他人的感受,那么我们也可能会 被我们所爱的和所看重的人抛弃。
但习惯了出卖自己、伤害自己的人会发现,我们所提倡的做人需自尊自重这种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他们会无意地批评我们,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重视自己,所以他们的这种批评也是在批评自己。
我想举出的最后一个证实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这种观点的例子就是父母。 如果我们问别人,为什么会想要生孩子,他们给出的答案可能都是非常自私的。
没有人会说,我想要个孩子,是因为接下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都会花时间去满足一个认为我们本就该为他而活着的人的所有需要,而且为了他们的问题而不断自责。
我之所以用这种有一点儿幽默感的话来说,是为了说明,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一个很敏感也很矛盾的话题。
读者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因此读到这里,你们可以去思考 一下,你的母亲为什么会怀上你并生下你? 他们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如果你现在想要一个孩子,或有了一个孩子, 也请停下来问问自己,你现在或当初为什么想要孩子? 坦率地说,你想要孩子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无论是有意识地做出要孩子的决定,还是无意间成为孩子的父母,这是自私被误认为是无私的牺牲的最佳范例。 因为人们总是出于自己的欲望而孕育孩子,即便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的真正表现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换言之,有些人想要孩子是 因为希望拥有一个家庭,或者是希望自己成为比父母更棒的父母,或者是希望给予孩子他们未曾得到过的关爱。
虽然我们很少这样承认,但许多情况下,孩子对父母一方或双方而言是一个不想接受的错误,因为他们最初只想要享受性爱的乐趣,或者是想要得到异性的赞许、接受和关爱。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而拥有一个孩子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大家都要生孩子,所以为什么我不也生一个呢?
有的时候,生孩子是留住男人或不失去女人,得到经济保障,逃避父母,改变生活,甚至是获得政府救济的机会,最后一种是最为悲哀的。
换言之,即便是最有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 精神,最疼爱子女的父母,也是自私的。
除了自私这种天性,我们还需要明白,自私是没错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
重点是,你要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同样自私的,这样你才能根据心中自爱和其他积极正面的原则,做出有意义的抉择。 我们不再根据自己所说的谎言,做出自我毁灭式的决定,这对所有人而言都好。
我们越接受并理解这一点就越明白,我们只有用健康合理的方式爱自己,才会真正做好准备,无条件地为他人付出。
花时间给予他人能量和支持,也就是进行自我治疗,这听起来很正常,因为从精神学角度而言,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我们爱他人,也就是爱自己。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无意识地关心他人,只是为了不去关心自己内心的感受、需求和欲望,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独自面对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我们总是试图让别人开心,我们坚称,这样做是无私的,而事 实上,我们只是不知道该怎样拒绝他人,并且希望他人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让我们开心。
如果他们不取悦我们,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就会埋怨他人,或者觉得被利用了。 因为我们认为付出是为了收获,而不是单纯地想帮助他人。
大多数指责是由于大多数人见到的行为与他们认为的「好」和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习惯不符所导致的。
了解自私的不合理模式,我们就会无意地否定自己,认为这才是合理的、正常的。
但事实上, 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会怎样满足自己的需求,怎样索取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就隐藏了自私的特性,而我们对他人无条件的付出也就变成了有条件的, 甚至被人认为是一种拉拢他人的手段。
恐惧是将我们不合理的自私模式变成合理健康的自私模式的最有效的工具,这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利,也对我们所遇见和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利。
害怕伤害他人,害怕遭到拒绝,害怕变得脆弱,害怕失去爱,害怕失去支持,害怕失去朋友和伴侣,害怕孤独,这是我们为做出自我毁灭式的决定找的最常见的借口。
但最终,我们还是以有害的方式对待自己,对我们身边的其他人而言,这些方式也都是不健康的、毁坏性的。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什么样的方式才是你心中最理想的方式呢?
举例说明一下,如一个从不为自己而活的伴侣或父母,他们总是取悦他人,而将自己放在最后。 我认为,这显然会让他们产生不满、抱怨和失望的感受,然后他们就会患上抑郁症或其他生理疾病,情感关系出现问题。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有的人会服用药物或毒品,酗酒,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欲望。
他们出于自私而选择了麻痹自我,不顾及自己内心的创伤,给他们身边的人也带来了伤害。 他们的「毒性」思想不断传播,他们身边的所有人也会沾染上这些「毒」。
但如果他们能够学着去重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着去重视并关爱自己,他们就会把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照顾好,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活着是有价值的。
我们对自私这个词的误解很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熟悉它消极的特性。
合理的自私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得冷漠、无情、无理、孤独,合理的自私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意味着我们不用以自我伤害的方式取悦他人、支持他人。
意味着我们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重视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欲望,接下来我们才能够尊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欲望。
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如果我们学着以合理的方式自私,那么就会更富同情心,更容易理解他人,因为我们不会总希望他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希望他人来取悦我们。
我们会认识到,其他人也需要顾及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欲望,为了过得幸福、健康。
虽然很多人持有的观念与之相反,但渴望健康和幸福总是没错的。 要做最好的自己是可以理解的,让自己过上充实的生活是无罪的,这些都是合理的需求。
想要参加某些活动,想要拥有某些经验、体会,想拥有让自己感到愉快的情感关系和工作是很合理的要求,找到内心的平静,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祥和也是很关键的。
如果我们定下的目标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不如我们所期盼的那么好,那我们就会难过伤心,这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总认为自己是没有私心的,总是自我牺牲式地付出,最终让自己疲累迷惘,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用药 安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陈峰你好,
最近因为mco长时间和男友相处的关系,发生了一些摩擦,我和男友同居了几乎两年,一直相处得很好,直到最近年头开始我们时不时发生口角。先补充一下中学开始因家庭和课业压力因素,我就患上了焦虑症,到现在我还必须服用药物来控制我的病情。这些年我情况时好时坏,有时候还会有自杀的念头。直到我遇到了这任男友,他对我很好,会安抚我的情绪,听我诉苦陪伴我,从以前到现在会按时喂我吃药,接着因为觉得跟他同居会让他更方便照顾我,所以就同居了,然后我病情好转了许多,人变开朗工作也有了动力,人生仿佛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当我情绪很紧绷,晚上睡不着,哭了,以前刚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很温柔地安抚我说,放心吧,我会一直陪着你永远不离开你。现在他在一头玩着手机,说些敷衍的话。我失眠的时候总是会说一些负面的话,我说这世界上没人了解我。他用很生气的语气说,你每次都这样说,你到底要我怎样,我就在这里陪你了啊,不然你是要我下去玩游戏吗?你以为只有你睡不好吗?我最近也没睡好。听了这番话,我情绪很激动,知道我焦虑要发作了,就塞了一颗安眠药入睡。接着隔天我们继续吵,他虽然一言不发但脸很臭,我问你这样是要我走的意思吗?他说如果你觉得我们相处让你那么不开心,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而且会弄到今天这样也是你搞出来的。我很心痛,感觉心要裂开了,那个承诺我一生的人竟然决定分手,我求他别离开我,那时我感觉我就快死了,我呼吸很困难,头脑很晕眩,他见我如此,就说那些是气话,我们就和好了。
经过那次事件的几天,他好像有变得比较关心我,会陪我聊天看戏。接着因为疫情的关系,我负荷不了庞大的工作量,加上药物让我更容易累,就辞职了。他是在家做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们互相在家的时间就更多了。经过上次的事件,我变得很没有安全感,加上他开始会很多时间在打游戏不理我,我就会跟他沟通说想要他拨点时间陪我聊天,他却说我不给他自由。晚上我就会假装问一下,如果我离开你了,你会开心吗?因为没人管你可以玩游戏一整天。他说我也不知道啦,你可以不要一直问这些无谓的问题吗,我已经很烦了,你不要再来烦我。我对他的答案非常失望,就因为听了这些话,我再次焦虑症发作,呼吸困难,晚上迟迟不能入眠。同样的事也发生了不少次,让我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虑,也对他以前的承诺越来越不信任。
可以看得出他是对我没以前那么好,说话语气没那么温柔,脾气是改变最多的,很容易因为我说的话激怒他而发脾气。除了这些,基本的事情还是会做比如每晚喂我吃药,主动打扫家,很庆幸的是还会一如往常的每晚帮我吹头发。很久以前和他聊过前任,他有4个前任,但在一起差不多几个月就分手了,大部分前任都是因为他脾气不好,不妥协就分了。所以他对我说,我以前脾气更坏,只是因为经过那么多次的伤痛,我才会改变。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最近工作生意上的损失才让他这样,还是他只是慢慢露出他的本性而已。其实我是想我的另一半是至少脾性温柔的,最好可以安抚我情绪的人,以前我觉得他就是那个人,现在我真的不知道了。我也知道沟通很重要,我告诉他我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你的安慰,也需要你能每天拨一点时间给我,但他总是可以说得一大堆理由和道理,比如我已经给你很多时间了,我已经安慰你了。和他深入沟通时,他却觉得我没事搞事,根本没有要和我沟通。
J上
用药 安全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年瘦身小诀窍和针灸减肥 │ 穴道按摩 │ 帮助消化中药
炮竹一声除旧岁,除旧布新庆团圆。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相当重视的节日之一,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总想在这春节期间放松、放空,甚至放纵,欢欣愉快的和亲友们庆祝节假日。但是养生可没有假期,健康需要持续投以关注。经过春节假期的疏于养生,“ 过年病 ”的症状也将陆续浮现。
煎炸油腻、贪凉辛辣、暴饮暴食是过年期间导致脘腹胀满、口臭痘疮、便秘或泄泻的常见病因。中医治病,经常运用药物或食物之偏性来纠正人体之偏性。
劳逸结合是养生的关键之一,但久坐少动则又是过年期间导致健康亮起红灯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过年长时间坐在沙发上观看影集,或和亲友们聚在一起打麻将,都会造成身体气机和体液的滞碍瘀阻,进一步引起酸痛麻痹及活动不利等现象。简单的肢体导引动作,可以预防或缓解少动而引起的痹痛。
普照中医诊所的陈宇慧中医师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些简单有效的饮食调整与运动方法,也可以配合穴道按摩或针灸来防止过年后的“暴肥”喔!
章節
0:00 內容提要
0:16 飲食小改變(葷素搭配並自製菊花茶、蜂蜜檸檬、山楂水)
2:02 運動來減肥與保持身材的方法
3:11 穴道按摩減肥的穴位介紹
4:28 針灸減肥的原理
附录 : 針灸減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肥胖症在各年龄层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肥胖不仅影响人的体态美观,给日常作息带来不便,还容易引起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同时也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 目前对于肥胖症的治疗,现代西医主要多采取食欲抑制剂和代谢刺激剂,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且有较大的副作用。
针灸减肥是目前安全有效的一种减肥方法,它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指导,以针灸有关穴位为治疗部位的一种减肥方案。所有减肥的人都想消脂减重,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脂肪堆积,减肥也不仅仅只是减轻体重这么简单。中医学认为,肥胖是由于体内脾运失健、气虚湿滞、胃强脾弱、湿热内蕴以及冲任失调、带脉不和等因素,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脂浊淤积于体内而造成的。因此,针灸治疗肥胖病,主要以健脾化湿、宣肺利气、通腑清热等等来调节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速身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调整全身各系统的紊乱状态,使之趋于平衡,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可以使胃基础活动水平降低及餐后胃排空延迟。针刺还可促进机体脂肪代谢, 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这表示针灸减肥一方面抑制患者过亢的食欲,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促进能量代谢, 促进脂肪的动员分解,达到减肥目的。
对于针灸减肥的施治过程,针刺是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腹部、背部和四肢,即中医所谓的“脾经”和“胃经”穴位,有近二十个左右。常用的腧穴包括:曲池、中脘、天枢、滑肉门、大横、水道、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丰隆、三阴交、内庭等。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减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减肥有效后还应注意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切记勿暴饮暴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及水果蔬菜等,晚餐少食,对食盐的摄入也应适当控制,否则仍有反弹的可能。对于体重未超标者,不要盲目减肥。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Tonyz - Time Travel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林子民中医师 #陈宇慧中医师 #健康 #養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0Q6TMzpQgA/hqdefault.jpg)
用药 安全 在 Hana心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去了一趟 #UDive 潜水,考了Advanced Open Water,再晒黑个两截tone color!
话说有好些人PM问我潜水这件事,简单给大家整理其中5个最多人问的问题解答吧!
1 - 不会游泳的人可以学潜水吗?
答:可以。
只要你不怕水,就可以学潜水。
2 - 潜水会不会很危险?
答: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危险性,更何况是在水深的海底,所以务必要好好学习与注意安全,那其实相对性潜水也就是一件很安全的运动了。
3 - 潜水要学多久?
答:课程分别有事前透过网络视频学习+3Days实战学习/考试,或4Days直接到Tioman的Udive学习的配套,可以去了解一下。
4 - 学潜水贵不贵?
答:我是在 #Udive @ Paya 学的潜水,详细的价钱表可以在他们的FB找到。对我来说以这样一次性的价格学到一门“技术”,是值得和划算的。
5 - 什么人可以学/什么人不可以学潜水?
答:年纪基本上不是太大的问题,我看过8~10岁的孩子潜水,也听Udive教练说过,他曾教近60岁的长辈潜水。
但有心脏疾病、器官疾病等呼吸道相关疾病、或是任何服用药物人士,都需洽询专业医生才可以确定自己适不适合潜水活动。一旦你对自己的健康是否能够潜水带有怀疑,都请咨询专业人士才做决定。
--------------------
Song: Markvard - One with the ocean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HysjgwmISD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sINx0wfTQg/hqdefault.jpg)
用药 安全 在 Haki N Woody柴犬兄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Eng vers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f3GrBybQTg
What do we bring for the road trip with our Shiba Inu.
我们常常自驾带Haki出去玩,每次都会给Haki专门准备一个小包,包括常用品和食物,零食等等。牵引绳,胸背带,项圈和狗名牌这类用品都会准备双份,以防万一。一般只有两三天的短途旅行带的东西不会很多,像视频里那样就够啦!超出一周的话还会带上各种疫苗证明,狗狗常用药品,急救包等以防万一。车上有备着宠物安全带,跑高速的话也会给Haki拴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lTF65pij0/hqdefault.jpg)
用药 安全 在 全民健保對於用藥安全與品質把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健保署多管齊下提升醫院用藥安全與品質 為了建立醫院完整的藥事照護模式、加強臨床藥事照護,並協助醫師合理用藥,#健保署辦理#提升醫院用藥安全與品質方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