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節氣中的「芒種」以後,代表著夏天真的來了!這段時間因為高溫潮濕,特別容易汗流浹背,而感到鬱悶、易怒。此時建議採清淡飲食,並補足水分及充分運動與休息,以緩解及幫助心緒能維持穩定狀態
夏天肯定是四季中流汗最多的時節,人之所以會流汗,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流汗蒸發水分順勢帶走熱能,幫助人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會因為體溫過高而影響身體機能運作,同時也是排出體內老廢物質的代謝管道之一
雖適度流汗可維持健康,但又濕又黏確實很不好受,進而讓人容易想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避暑,並大量食用凍飲、冰品等寒涼食物,以使體溫驟降,體內的自然調節功能便受到干擾,蓄積濕氣,而出現中暑情況,流汗變少且黏稠,汗水也容易發出明顯異味
鮮少流汗的人,常會因代謝力不佳,而頭昏眼花、疲倦無力;女性則在經期等婦科困擾上,產生明顯的不適症狀,且肥胖及慢性疲勞情況也會接踵而來。若有上述症狀,應積極喚醒汗腺的作用正常化,例如一天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三天,以回復排汗之能力
但是過猶不及都不好,有的人是出汗過量,實際出汗量多於當下環境溫度、運動及壓力程度的預期出汗量,又稱為「多汗症」。過度流汗可能會出現頭暈、胸痛、噁心,甚至出現虛脫症狀。而多汗症可能是受到遺傳、疾病、肥胖等因素影響,此情況若已嚴重影響身理機能時,建議應赴醫院之胸腔科,進行相關檢驗或治療
既然知道天氣熱而流汗是理所當然,且適度發汗才能有益健康。那麼,以下「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我們繼續一起來認識吧!
❶促進消化助好眠
流汗可加快身體代謝能力,並有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進而減少便秘困擾。若流汗不足,神經系統會受到不良影響,連帶導致睡眠品質不良
❷血壓平穩不飆升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透過運動而出汗,可有助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以增加血管壁彈性,而達到降低血壓的好處
❸膚況穩定增防禦
外分泌腺分泌的汗液中所含的蛋白質,具有去除老舊角質細胞和抗菌的防禦能力,且能維持毛孔免於蓄積過多藏污納垢,有利疏通堵塞毛孔的老廢物質,以減少粉刺與痘痘生成。通常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力較為緩慢,反而易提高毛孔阻塞及降低角質代謝力
❹提升專注記憶佳
美國芝加哥的內帕維市203學區,曾針對2萬名區內中學生進行一項長期教育實驗,以證明學生在養成運動並流汗的生活習慣後,可有助產生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原因在人體在出汗當下,身體的細胞處於旺盛狀態,特別是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表現,皆能獲得良好的提升
❺免疫活化保健康
想要避免感冒,靠著流汗提高身體免疫力會是很好的方法。因為人體能夠藉由流汗時的汗液來抵抗病毒、細菌和真菌,以及排出血液內部多餘的廢物。若是能長期保持運動習慣,協助讓身體適度流汗,即能增強免疫力,染上感冒的可能性自然就會降低。而每天運動30~45分鐘,便可達到身體出汗的狀態,長期下來自體免疫力也就能隨之持續增強
#出汗點警示
據台北市聯醫仁愛醫院兼任中醫師周宗翰曾指出,不同部位出汗可能代表著體內發出的警訊
🔸頭部:常見與胃腸之消化系統相關,像是出現在暴飲暴食後消化不良或發炎的反應。屬於新陳代謝、消化系統與免疫力下降的表現
🔸額頭:常與失眠或高血壓的現象相關,可留意是否有甲狀腺分泌異常的狀況,情況顯著時,建議就醫檢驗
🔸鼻子:與肺氣不足或免疫力較低相關,建議進行呼吸訓練與運動習慣養成,以提升自體免疫能力
🔸頸部: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現象相關,若有顯著不適,建議至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胸口:常與用腦過度有關,會出現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多夢淺眠等狀況,或是因氧氣運輸不順,使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
🔸背部:可能是身體極度疲勞的警訊,日常應維持規律作息
🔸手心、腳心:與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有關,會在手心腳心冒汗
#流汗停看聽
⚠️當腦部溫度過高,會導致調節出汗的中樞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使得身體停止排汗,進而造成體溫持續上升而產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即為常見的中暑現象
⚠️汗斑,並非流汗時造成的,而是流汗之後身體潮濕悶熱,此時提供黴菌很好的生長環境。若無妥善清潔,易讓黴菌在皮膚上生根茁壯,皮膚可能產生白色、紅色或黑色的汗斑。而汗斑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外用或口服的抗黴菌藥物的治療方式為主
⚠️流汗後的清潔很重要,最好能立即以溫水沖澡洗淨全身,並適時使用保養品及補充足量水分。如無法即時沖澡,可使用濕紙巾或毛巾將全身擦拭乾淨,並更換衣物,才能阻絕汗水的鹽分、胺基酸及老廢物質與肌膚的不良作用,以預防汗斑、汗疹等風險
⚠️人體的汗腺可分為2種:小汗腺(外分泌腺)和大汗腺(頂分泌腺)。小汗腺幾乎分布於全身,主要作用為調節體溫,所分泌的汗水有超過99%都是水分,較少有氣味;大汗腺則僅分布於腋下、私密處、乳頭等部位,含有較多脂肪、蛋白質等成分,接觸空氣後便容易因分解而散發異味
⚠️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或大量流汗後,可適量飲用運動飲料,以幫助身體補充熱量、水分與流失的電解質,以紓緩運動後之疲勞感。若只是外出散步、快走等較為緩和型的運動,既不喘、也沒大量流汗,建議單純喝水即可,若是喝運動飲料反而會增加熱量攝取及器官負擔,更不能將運動飲料當成日常飲料飲用
⚠️汗疹是因汗腺阻塞的發炎反應,在大量流汗的部位,如臉部、頸部、胸口、胯下、屁股、背部等,觸摸會有顆粒狀粗糙感的小疹子。主要成因是夏季溫、濕度高,排汗量增加,當皮膚的汗管出口因衣物或是其他原因阻塞,身體無法正常排汗,汗水累積在皮膚組織造成汗管破裂,汗液外洩到周圍組織而引起發炎反應
⚠️濕疹是眾多皮膚炎的統稱,主要因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導致皮膚發炎,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缺脂性乾癢、富貴手都算是濕疹。濕疹原則上分為內因性濕疹與外因性濕疹。外因性的濕疹可能與接觸過的物質、吃過的食物有關聯,內因性濕疹可能與體質或長期飲食習慣有關
當大量汗水在皮膚與衣物之間產生頻繁摩擦時,該部位就容易出現大片紅腫的濕疹,更因搔抓導致破皮而衍生感染的情況
#凱鈞話重點
#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的推薦目錄: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 在 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健康の偵探 | 皮膚膚色變化
小時候很喜歡看福爾摩斯這一類的偵探片,從人的外表行為發現蛛絲馬跡,推理破案。
皮膚是我們外在最大的器官,當身體健康狀況有病變時,身體無法代謝的物質過度堆積,就會形成膚色的改變。皮膚科醫師就好比健康的小偵探,在尚未排抽血檢查前,就從皮膚外觀,膚色的變化,發掘健康的蛛絲馬跡。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些有趣的膚色變化,以及其代表的健康訊號喔!
*~*~泛黃的膚色變化*~*~
泛黃的皮膚最直接就會聯想到「黃疸」,黃疸除了與肝臟不好,也可能和膽囊疾病和胰臟癌有關喔! 此外,過多的黃色胡蘿蔔素(carotene)也會造成膚色變黃, 成為「胡蘿蔔血症」。
差別在哪裡呢?
》「黃疸」 的眼白、口腔內膜會變黃
》「胡蘿蔔血症」不會,反而會出現在皮膚角質比較厚的手腳掌、皮脂腺比較多的額頭,和法令紋附近。
「胡蘿蔔血症」與過度攝取胡蘿蔔汁、番茄等紅黃色食物有關,然而甲狀腺低下也有可能會造成胡蘿蔔素代謝下降,而造成皮膚泛黃喔!
*~*~泛紅的膚色變化*~*~
很多皮膚疾病都會泛紅,這裏是指「Flushing 潮紅」。除了更年期的熱潮紅外,有些疾病如真性多紅血球症(Polycythemia vera), 類癌症候群(Carcinoid syndrome)和鯖魚中毒(Scromboid fish poisoning)都有可能會出現喔! 前兩類不常發生,往往都會合併一些身體的症狀,如腹瀉、頭痛、血壓變化等等。
「鯖魚中毒」偶爾會遇到,主要是在服用不新鮮的魚,造成全身皮膚潮紅、頭痛、心跳加速、拉肚子等症狀。大部分在服用的1小時內出現,持續到1-2天。是因為這些不新鮮的魚類散發大量的「組織胺」造成的。
「鯖魚中毒」不是只有鯖魚Mackerel才會發生喔,凡使用不新鮮的魚類如沙丁魚Sardine、鮪魚Tuna、鯡魚 Herring等都有可能出現喔。
*~*~泛黑到泛藍的膚色變化*~*~
膚色變黑的原因更多,最常見還是曬黑和皮膚發炎後色素沈澱啦!
只不過,有一些特殊膚色變黑的原因比較特殊,倘若你不常曬太陽,皮膚也沒有發炎。那可以考量是否合併以下的問題喔:
1. 荷爾蒙失調 : 通常會伴隨體重變輕、頭髮變粗等內科問題,如愛迪生氏症 、腎上腺功能不足、甲狀腺亢進等等。
2. 營養缺失:偶爾會在純素食的病人出現,是因為「維生素B12 不足」所造成的。因B12 主要來源為肉類,乳製品和蛋黃裡,幾乎不存在一般植物性食物中。因此純素食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維生素 B12 攝取,以免造成貧血、神經系統失調、記憶力下降,和膚色變黑的問題。
3. 腎功能異常: 因腎臟代謝不良,造成過多的黑色素刺激性荷爾蒙(MSH)滯留,刺激黑色素分泌,造成黝黑皮膚,此外因為黃色的蘿蔔素和尿素無法代謝,會造成深功能不佳病人的皮膚泛黃、同時伴隨著乾燥性皮膚和皮膚搔癢。
4. 藥物副作用:如四環黴素 minocycline、抗瘧疾 antimalaria、心律不整藥物 amiodarone、化療藥物等等
5. 重金屬/金屬沈積症: 如鉛中毒、汞、銀、鐵沈積等等。
皮膚不只是我們外在的表徵,更是我們內在健康的指標。很多內在疾病早期會在皮膚表現,透過醫師的仔細觀察、問診,可以幫助病人找到潛在的內在疾病。
皮膚是不是很有趣呢? (´▽`)
如果你/妳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白斑與黑斑、皮膚膚色的變化,以及「正確」的皮膚保養。
歡迎參考「黑斑與白斑 有話要說」
大塊文化出版社。
博客來 https://reurl.cc/o9ybQM
墊腳石 https://reurl.cc/qmvbZg
金石堂 https://reurl.cc/dVybe8
#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 #膚色變化 #黑斑 #白斑 #黑斑白斑有話要說 #健康訊號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 在 調皮女醫皮膚專科林昀萱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手總是會有超癢的小水泡,有時候還有小膿皰,甚至有點痛,看醫生都說是汗皰疹,但是吃藥、擦藥改善都有限,難道是汗皰疹稀有種嗎?還是根本不是汗皰疹呢?!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掌蹠膿皰症!
Q : 什麼是掌蹠膿皰症?
A : 顧名思義就是長在手腳掌上的小水泡跟膿皰,還會伴隨著皮膚發紅脫屑、又癢又痛,甚至指甲也會有病變,是慢性、反覆發作的疾病。
Q : 誰容易得這個病?
A : 中年女性較常見。
Q : 什麼狀況容易引發這個病?
A : 抽菸、感染(尤其扁桃腺炎跟牙齒發炎)、金屬過敏、藥物(anti-TNF agents)
Q : 如果我有裝金屬假牙,而且掌蹠膿皰症治療效果都不好,需要把金屬假牙移除嗎?
A : 文獻發現就算把金屬假牙移除,也只有少部分的人皮膚的狀況有改善。目前認為把牙齒發炎控制好,比把口內金屬移除來得重要!
Q : 病人容易伴隨其他哪些疾病?
A : 甲狀腺疾病(20~40%)、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關節炎(10~25.6%)
Q : 跟乾癬到底有沒有關係?
A : 文獻各說各話,有的認為跟乾癬是不同的疾病,有的認為是乾癬的親戚。然而目前的基因研究看起來,掌蹠膿皰症應該獨立出來為另一種疾病。
Q : 水泡跟膿皰裡面有細菌嗎?
A : 過去認為水泡跟膿皰裡面是沒有細菌的,但最新研究發現,有抽菸的人,水泡跟膿皰裡的細菌比沒抽煙的人來得多!
Q : 怎麼治療?
A : 外用藥膏(類固醇、維生素D、A酸、去角質、免疫抑制劑、保濕)、光照治療(紫外光、光動力療法)、口服藥物(A酸、滅殺除癌、環孢靈、四環黴素)、生物製劑。
Q : 除了常規皮膚治療,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皮膚狀況嗎?
A : 戒菸!如果扁桃腺很常反覆發炎,也可考慮扁桃腺切除,對皮膚也是有幫助。
Ref :
An Bras Dermatol. 2020;95(1):15---19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20) 21:355-370
#掌蹠膿皰症
#林政賢皮膚科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 在 甲狀腺亢進藥物過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可能副作用有皮膚癢,頭痛及腸胃道不適等。抗甲狀腺藥物嚴重的副作用有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因為白血球嚴重缺乏,抵抗力減少,最常出現發燒及口咽部感染 ... ... <看更多>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 在 甲狀腺亢進藥物過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可能副作用有皮膚癢,頭痛及腸胃道不適等。抗甲狀腺藥物嚴重的副作用有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因為白血球嚴重缺乏,抵抗力減少,最常出現發燒及口咽部感染 ... ... <看更多>
甲狀腺藥物皮膚癢 在 甲狀腺亢進藥物的負作用~令人生不如死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之前吃了一各月的藥,越下越重, 結果整各皮膚紅腫發癢,我就停下來了, 脾氣暴躁,我好像沒有,其他都有, 尤其那 ... ... <看更多>